现代企业的根本生存之道

时间:2024.4.29

现代企业的根本生存之道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哲学维度

(提纲)

解题:解释所谓“哲学维度”。对于我们的话题,我们首需问的就是:何为“企业--文化建设”?它与国家文化建设有什么关系?与经济建设又有无本质区别?“企业--文化建设”就像建设一座立交桥那样的建设吗?要回应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需要搞清楚类似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企业?什么又是企业文化?企业与国家关系如何?在一个特定国家或特定社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意味着什么?没有文化的企业意味着什么?将企业文化作为“建设”这样的对象性活动来操劳又意味着什么?等等等等。要想在几个小时内深彻地回答这些问题,显然是不自量力。我下面的演讲只是企图摊出或者不如说力图将事情本身推入一种“思考的深度”,以期为诸位思考这样的问题提供某种回旋激荡的思想场域。我下面的讲座主要围绕三个大的方面来展开:1、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现代性”;2、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生存的中国企业—文化;3、朝向作为一种现代生命态势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现代性”

我们首先必须追问的显然是:何为企业?如果不在相当的深度上追问这个问题,那么一切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谈论都是奢谈。我说“相当的深度上”是说,我们必须越出对“企业”这个概念的教科书式的理解。关于企业的概念,国内外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通常所说的企业,一般是指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经济活动的部门,如工厂、矿山、铁路、公司等(新华字典)。或者: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或:企业就是组合和运用各种生产要素,从事一定范围内的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取利润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一般教科书)。说得更具体点:一个企业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的要素:l、 拥有一定数量、一定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和资金;2、具有开展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活动的场所;3、具有一定技能、一定数量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4、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5、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地位;6、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获取利润。

这些定义虽然都不错,但显然都只是“外延式”(解释这个逻辑术语)的定义,就是说,

所谓“部门”、“组织”、“经济单位”等等,这些从外部描绘或外在的对“企业”的领会,其实都没有说出也说不出“企业”的本质。

如果是这样,那么通常对所谓“企业文化”(关于“质量”问题我在第二和第三部分会专门讲)的理解和解释也好不到那里去。一般而言,通常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一种亚文化,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企业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产品品牌和经营战略等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又如,我国学者刘刚在20xx年编写的《现代企业管理》一书中给出的定义为许多中国学者所接受。书中提出的企业文化的概念是:企业文化,就其本质来讲,主要是指一种经济文化,反映着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观念和方式;就其具体内容来看,它取决于企业发展的历史、社会和地理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取向等因素。还有认为企业文化指一种“组织文化”( 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以及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信念、行为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等等,等等。另外,还有更激进的理解,认为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涵,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或作为方法的内涵(即认为老总或管理高层的理念就是现实的企业文化)”等等边缘性的解释。

所以这些关于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这样那样地来自教科书式的领会和解释(而且实质上还是西方教科书!),虽然不能说错了,但都没有瘙到事情的痒处,或者说,都没有触及到企业以及企业文化之真正本质。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这种完全外延式的亦即表层的领会和解释上,那么,中国的企业就永远抵达不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就是说,中国的企业永远都只是“中石油”式的“亚企业”(无论其规模有多大),更精确点说,只是政治权力的延伸;而中国的“企业文化”却反而不是什么“亚文化”,而恰恰是标准的中国传统文化,只不过是这种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边缘”形式而已,一如这个传统文化本身也只是现代文化的“边缘”方式一样。

那么,究竟什么是一个真正的企业?一种真正的企业文化又如何可能呢?为了把问题问得更通俗,我这样问:《水浒》里的“水泊梁山”一个企业吗?当然不是了。那么,我们现在假设“水泊梁山”不是一个“替天行道”的造反组织,而是一个(以宋江为总裁、无用为总裁助理、由108条好汉为部门经理的)只“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活动的经济单位”,

这样一来,“水泊梁山”就是一个“企业”了吗?而由家庭、血缘、宗族以及江湖义气而形成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产品品牌和经营战略等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等,便是顺理成章地成为“水泊梁山”的“企业文化”了吗?应该也不是——但这个“不是”却没有那么“当然”了!中国目前“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活动的”类似“水泊梁山”这样的亚企业难道是个别现象?!——更有说服力的经典案例是清朝末年的“北洋水师”:它是一支现代海军吗?清政府改革开放的结果;从外表看,军舰的现代化程度、军队的制度等等——甲午战争之前,丁汝昌带队访问日本等等····。

于是,我们不得不再次发问:究竟什么是一个真正的企业?一种真正的企业文化又如何可能呢?企业之为企业,就是说,企业的本质在于它的“现代性”,企业本来就是“现代文化”的基本表达,更精确点说,就是“现代文化”的基本存在方式。说企业的本质在于它的现代性,这是什么意思?

解释:1、学界关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讨论(“现代”与“后现代”的问题,在世界学界是一个热门和深刻的话题·····)。

必须强调的是,所谓“现代性”不是也不可能是指时间性,而是指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不仅仅是狭义的“生活方式”,而是包括诸如分类、科学、自由、平等、法治、政府、竞争、信息、贸易、消费等等的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在内的整个“周围世界”——马克思:不是生产什么,而是如何生产)。

2、再举一例。什么是大学?····

为了更清楚也更深入地说明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现代性”,让我们来分析两个案例。

1、 立交桥的现象学分析。

2、 三聚氰胺事件的现象学分析。

通过对上面这两个案例的分析,已经很清楚: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本质,在于它的“现代性”。换句话说,如果这种现代性缺席,那么,即使你是专门“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活动的经济组织”,即使你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产品品牌和经营战略等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你也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从而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

二、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生存的中国企业--质量--文化

如果我们要讨论中国企业以及包括“质量文化”在内的企业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我们首先必须要搞清楚的是中国企业当下的“生存处境”。倘若对这个生存处境缺乏最起码的自觉,我们便无法真正处理诸如“我们是谁?”“我们应该超哪里发展?”这样的问题,更谈不上处理什么“企业质量文化”这样的问题。那么,今天中国企业的根本“处境”如何呢?

我的回答是:生存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这个回答对诸位来说,显然太抽象了。下面,我以对一个大家熟知的话题的分析来切入我说的这个“夹缝”。这个话题就是所谓“政企分开”······

站在今天的历史平台上,我们已经不难自觉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乃是一个极其深彻的改革!它远不只是应对诸如“亡国亡种”抑或“赶美超英”的某种临时的或应急的策略问题,而是触及我们几千年的文明现代性的创造性转换的问题。如果我们以这样的解释学视域扫过去,那么所谓“政企分开”就绝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个别的制度改革,而是触及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社会的“现代性”转换的深度的核心改革。

我们已说过,中国企业目前的根本生存处境是:政府与企业之间仍然处于一种必分又未分的生存状态之中。何为“处境”?处境就是我们的“周围世界”,用英语说,就是every where(here)和every time(there),这个周围世界在一切时间和地点都规定着我们的行为、思维亦即我们的存在。这个作为周围世界的处境会导致什么呢?很多事情的秘密都蕴藏在语言-词语本身之中:“战线”和“单位”分析······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当下的政-企业之间的这种必分又又未分的生存处境,绝不仅仅滞留在“战线”或“单位”这样的“名称”问题上,而是一种弥漫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为什么假货、Y货横行、山寨版遍地?(其实,又哪里仅仅是经济生活领域是这样,随便举我最熟悉的被认为是神圣的学术领域也如此,我常常被《红楼梦》里的那句名言所击中:假作真时真也假,无为有时有还无)。为什么政绩工程、豆腐渣工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涉及到了与诸位直接相关的所谓“质量--文化”。把“质量”称为“文化”,那就意味着我们要讨论的本质上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理念-文化问题。下面让我们稍微专题地来谈谈质量-理念的问题。

何为质量?在汉语里,质量是一个词组(字面意思是偏正的还是并列的,亦即是“质的量”还是质和量?含混的!),一般意指1、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2、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这两种含义最后坐实的其实都是“量”!严格讲来,质量之为质量,首先是它的

区别:质是质,量是量。在英语中,质量是两个字,质是quality;量是quantity;尺度是measure[me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不得不稍微讲讲黑格尔的《小逻辑》: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质与量是在存在论里面讲的。(质是直接给予的,某物失去了其质,就失去了其“存在”;量是扬弃了的质,不再与存在本身同一,而是“无足轻重的”;尺度又回到了质,只不过是有量的质;······)

这些内容都很学术,很复杂也很思辨,初听起来与诸位没有关系。但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在黑格尔和西方人的“质量文化”的理念中,质对于量,具有始终的优先地位——首先是作为质的“是什么”,然后才谈得上由这个“是什么”随身携带着的“量”(质与“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就是说,某物丧失了其质,就停止其作为这种质的存在等等)。这远不单单是一种“理念”,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比如,经典的红绿灯案例分析···又比如,应急通道案例分析···

这就是由“质-量理念”弥漫出来的“质-量文化”(质量文化出来就不仅仅是某种光秃秃的“产品”——产品实际上只是文化的冷却形态)。

正如前面的“战线”、“单位”已说出了中国企业的实质一样,“质量”这个词也说出了中国的“质量文化”的本质。我们对“质量”的基本领会是坐实在“量”上的。质被边缘化,被遗忘、乃至被摒弃,这绝不仅仅是一种企业中的“产品现象”,毋宁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除了前面已提到的假货、Y货、山寨版等日常现象之外,更突出的是全社会对GDP(量)的疯狂追逐(远不仅仅是经济上追逐GDP,而且政治上追逐政绩GDP,科研上追逐科研GDP,教育上追逐教育GDP,文化上追逐文化GDP,乃至股市GDP,罚款GDP等等,等等。如在我们高校:科研经费的多少,评职称的文章、专著数量——分析:从量到质的非法跳跃!又如:中国一年拍摄电视剧据说有2万多部!抗战片中的武功!股市GDP:10年等于西方100年;为什么不涨?吴晓求说是“基因不合”···关键是股市的质!赌场论;企业是亚企业!股市是亚股市,从不买类似作为亚企业的中石油股票····)

我们知道,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所谓“深水区”,不仅仅意味着要触动一部分人和集团的既得利益,更深刻的在于,它事实上关系到中国企业的现代性转型。诸如把权力关在笼子里、不断废除那些传统的、不合理的行政审批、容许民间资本、民营企业进入更多的经济领域等等,其实就是所谓“政企分开”的具体展开。当然毫无疑问,在我们这个具有深厚历史传统的国家,这个过程是很艰难和漫长的。但再艰难也必须分,因为这是重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必然的或本质的要求。科学是什么?是Science,是现代

意义上的“分类”: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就是说,让政府的归政府,企业的归企业。此乃中国目前最大的存在-发展态势。只有看清这个大势,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和管理者。

三、朝向作为一种现代生命态势的企业文化

哲学家黑格尔在其晚年的《法哲学原理》中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简单解释···关键是区分“现存”与“现实”。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处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亦即处在政企之间的那种未分又必分的根本生存状态之中,“未分”是现状,亦即黑格尔所谓“现存”,而“必分”是态势,亦即在其展开过程中表现为必然性的“现实”。这种“实然”(现存)与“应然”(现实)形成了一种张力(注意:实然不等于客观;应然也不等于主观——实然是应然的实然,应然是实然的应然——这才是真正“客观的现实”!),这种张力其实就是当今中国企业的根本生存之道。包括质量在内是所谓企业文化,只有奠基在此根本的生存之道上,才可能真正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起源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家知道,二战战败后,日本经过近30年的奋斗,在七、八十年代重新崛起,而且其发展势头似乎更甚于战前。比如日本的汽车工业(当然不仅在汽车领域),其竞争力不仅超过英国、法国等欧洲大国,而且直接挑战和超过美国和德国的霸主地位。于是,美国人不得不开始研究日本。美国人在研究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时发现:日本企业的成功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在起作用,而非技术、资源、设备等等这些因素,他们最后将这种无形的东西归结为企业文化。所谓“企业文化”,就是美国人在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后提出的一个管理学的概念。

然而,企业文化仅仅是一个管理学的范畴吗?一个区区的管理学,容纳得下“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吗?海尔的老总张瑞敏,很推崇道家学说。他在谈及海尔管理经验时曾引用《老子》第一章第一句和第四十章的最后两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深透地读解这两句话,需要很多时间——我给学生讲第一个深渊般的名句,就至少要六个学时——我们这里只涉及这两句话的字面或语文学含义)这两句的大致意思是: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天下万物都源于能看得见的“有”(A来自,B来自C,C又来自···),而“有”本身却生于看不见的“无”(有派与无派——无的源始性:混沌、宇宙爆炸等等)。

美国人是不会满足于所谓“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有玄,众妙之门”这种说法的,因而直接将幽深之极的“无”坐实为“有”,亦即直接将“企业文化”化为了一个极具操作性的“管理学的范畴”。企业文化传入我国企业界也有几十年了。大部分企业甚至很多学者仍不能了解它的真谛,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诸多具体的管理工作之一。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有些企业,一方面由于其存在方式一直是“战线”和“单位”式的,导致企业疏于基础管理,内部管理水平很差,没有战略规划,没有良性机制,沟通、协调存在一大堆问题,但另一方面却舍本逐末地以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不高,可以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弥补,强调要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文化,仿佛企业文化成了包治百病的仙丹妙药,仿佛一个经营和管理水平都很差的企业也可能具有很好的企业文化似的。因此摆了许多花架子,企图让人感到,我在搞企业文化,而“搞企业文化”就好象我的企业就真有了文化内涵。这从多数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工作划到党委、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企业文化总结中都是一些员工文体活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为员工办生日活动,学雷锋之类的字眼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企业并没有找到企业文化的真谛,只是将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党的建设的一些内容都装到了企业文化这个“大筐”里,由于没有抓住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在这些企业里,企业文化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与此相应的是学术界的认识:有的学者直接把企业文化规定为企业的“意识形态”,或者极功利地将之规定为企业的管理手段或管理方法,甚至干脆说成是“老总的意思表达”——这不仅浅化了企业文化,而且严重地误导了企业文化的建构方向。即使将企业文化界说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明显窄化了企业文化,因为这是让“文化之实体”滞留在了“道德”层面(道德始终是派生的)。

战后日本的成功意味着,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由简单的产品竞争推升到了企业文化的竞争,也就是说,现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的竞争。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呢?这取决于究竟什么是“文化”(在汉语中,“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偏正词组)?大家知道,源始的汉语是一字一词,就是说,文化乃“文”和“化”。如果要真正讲起来很复杂,超出了我们的话题。这里仅仅作一字面的介绍。“文”字是象形字,源始含义是纹身(甲骨文、金文和篆文都是这个意思),文化之文是一种派生意义上的“人文”。“化”字乃会意字,甲骨文为两个“人”,一个为“正人”,一个为“倒人”,会“变化”之意,《说文解字》:“化,教行也”,解释为教化人,显然是派生意,化的本义为变化。这样,“文”和“化”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由纹身而来的变化,或化入某种特定的纹身。当然了,这显然是直接的粗浅含义。所谓纹身远不是指一种浅表的、随意的、标新立异(像当代人的)的纹

身。在传统的汉文化中,“文”涉及“天文”、“地文”和“人文”;并且进一步到涉及所谓“圣人”的“观天之道”以及所谓“神道设教”等等(《周易》中有著名的观卦彖辞: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个话题太大,这里不能展开。因此,“文”意味着某种特殊的生存方式,而文化因而意味着化入这种特定的存在方式。这与英文中的文化culture(有文化、文明、修养、文雅、培养、教化、教育、耕种等含义)一词的意思是大致一致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真正源始意义上的所谓“企业文化”,说的是现代企业的基本存在方式,这其中当然包含着诸如政企关系、管理方式、核心价值等等内涵,但又不等于任何具体的关系、方式、价值等等。为什么我要强调“现代企业的基本存在方式”这个似乎很抽象的说法,而摒弃诸如“管理方式”、“核心价值”这种显得相对实在的说法?如果简单地回答,那是因为前者是“道”,而后者只不过是“可道”而已。还是让我们用三个“案例”来说话吧。

第一个案例是乔布斯······

乔布斯启示:成功不是偶然的。这句话表明,乔布斯的企业是一个奠基很深的企业——来自古希腊的源头,这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做一个有思想的管理者,做一个有思想的员工,这才是成为一个伟大的现代企业的根本之道。(撒切尔说:中国不可怕,因为中国人没有思想。如果将这话反过来讲:一旦中国人、中国的企业家有思想,那么加上中国人的勤奋,中国企业难道不会横扫世界?)

第二个案例是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案例的启示:由比尔·盖茨体现出来的“微软文化”:坦荡、自信和包容-大气(应试者坦荡,考官也坦荡——对比我们的拼爹、拼关系,从暗处、台下用力量;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就是美国的社会文化——坦荡的基础是自信——微软的存在不会由一两个有野心的人来决定;自信的存在方式是包容-大气——也不会因为一两个人的离开而垮塌等等)更重要的是,微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代企业,不再仅仅是员工谋生的手段,而是完善和实现自我的平台和场域。(企业不单单是生产产品,产品之生产就是生活本身——大学不仅仅是“工作的预备阶段”,就是黄金岁月的生活本身——发对工具化,手段化!)

第三个案例是“质量”案例: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和一个法国农民的奔驰案例······。 启示:上个世纪基本上是德国人的世纪。这两个案例仅仅说明德国人的产品的技术质量高吗?仅仅是德国人的比如“诚信”之类的道德水平高吗?中国的企业有要成为“百年老店”

的冲动的有几家?!

我们常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话绝不只是一个比喻。从来就没有光秃秃的“产品质量”(经济学的常识:产品质量绝不等于“使用价值”的质量,实现不了其“价值”的产品,就没有任何使用价值,遑论这种使用价值的“质量”!)。作为使用价值的产品质量的深处,是企业的“文化质量”,就是说,“质量文化”的深处,是企业的“文化质量”!正是这种文化质量簇拥着企业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售前与售后等等,等等,没有这种文化质量的簇拥,再标准、再合格的产品,都是“无质量的”!从这个层面上看,所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就根本不是一个类推(把企业比喻为人的类推),而毋宁说,这话说的是现代企业的根本生命态势,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现代企业的根本生存之道,亦即企业—文化的生存之道。

最后,我想说,一个伟大的企业,必是一个现代企业,而一个伟大的现代企业,必是一个有真正文化的企业。对于中国的企业,我想强调指出的是,企业文化不应该只是政治文化的延伸,更不等于什么道德说教、文体活动、标语口号之类的东西(例:评川大所谓校训:海纳百川,有溶乃大——就等于“川大文化”?)。化入骨髓的才是“文化”,或者说,在企业活动的最深处作为源泉不断涌动着的,才是文化。说得更通俗点,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现代的源始生命态势,或生命朝向,这种生命朝向作为企业文化最源始的给予方式,虽然通常以弥漫的方式在暗处,但却始终作为“灵魂”或“精华”而牢牢掌控着一个企业根本命运。中国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从那种前现代的企业形态,来到了这样一个命运的十字路口:构建起真正的有强大生命力现代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不再仅仅是政治的延伸(而应该有乔布斯那样独立的思考,也不再仅仅是员工谋生的场所,而是一个让你的员工实现自我的平台(而不仅仅是完成他的“养家糊口”),一个让你的员工魂牵梦绕的家园(一个让员工干完活就赶快逃离的企业,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现代企业的)。我以为,企业文化的这种构建,也许比100个空洞的口号甚至比100所大学,更能切实地重塑并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转型。

附1 余平教授情况简介

余 平 ,男,19xx年12月生,哲学博士,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教学名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全国现代西方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哲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现象学(海德格尔哲学、宗教现象学)、阐释学、符号学等。

已在专业权威刊物《哲学研究》上发表论文5篇,在《世界哲学》等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教学、专著及论文获省级二等、三等奖。

另外,已为各类副处以上的党政干部、企事业高层以及企事业一般管理层等,开出各类讲座200多场。

附2 余平教授已开讲座主要题目

1、《老子》之道

2、中国现代化的命运与思想的创造性

3、思的创造性与创造性地思

4、哲学与人生

5、大学与人生

6、大学与哲学

7、哲学与思想

8、良知与责任之思

9、哲学与妇女生活

10、宗教现象学引论

11、死亡之思

12、良知之思

13、科学与科学精神之思

14、走向《存在与时间》

15、 海德格尔的栖居之思

16、现代企业的根本生存之道

更多相关推荐:
生活名言中的至理名言1

1电话打一次没有接就不要再打第二次短信发两次没有回就不要再发第三次没有这么卑微的等待如果你重要迟早会回过来的没有必要为不懂得珍惜你的人犯贱如果一个人开始怠慢你请选择离开保持一份自信保住一份尊严宁可高傲到发霉也不...

生活中的至理名言

生活中的至理名言微笑不累生气才累单纯不累复杂才累相思不累单恋才累相守不累独守才累相爱不累相残才累专情不累滥情才累友情不累私情才累真诚不累虚假才累纳友不累树敌才累无私不累自私才累得失不累计较才累身累不累心累才累分...

不能错过的人生名言

值得珍藏的82句名言1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2生气是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3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4生活中门有朋友就像生活们有阳光一样5生活若博取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是一纸空架6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

生活名言的句子

生活名言的句子生活生下来活下去本来是如此简单但是要过得简单比登天还难人生总是带着残缺的美我们总是有太多的抱怨太多的不平衡太多的不满足犹如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总是向生活不断索取着越是拥有越是担心失去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一...

关于生存的名言警句

关于生存的名言警句1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2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经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5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6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7靡不有初...

50条超经典的狼的生存格言

50条超经典的狼的生存格言1没有捕捉不到的猎物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捕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做2没有猎物我们就去寻找猎物发现猎物我们就去追逐猎物寻找发现追求获得这就是狼的生活要素3尽管面对上万只的黄羊...

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

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章宝驹整理名人名言关于生活的生活它是自然对人类雕刻的宝石诺贝尔从生活和呼吸生命是活动卢穿梭生活是一个危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从锅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

关于生活的名言警句

关于生活的名言警句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门捷列夫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爱因斯坦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高尔基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

Reason of life 人生哲理名言

EnglishAdages英文Lifeissweet中文人生是美好的英文life中文人生是美好的英文中文人生真实出处英文中文人生好比是一次航程出处英文中文生活若无波折险阻英文中文生活就是斗争Lifeisfine...

执着追求的人生哲理名言名句

执着追求的人生哲理名言名句执着追求的人生哲理名言名句放弃理想的那一刻人就会凄惨得像泄了气的皮球执着追求理想即使一辈子都没有实现理想但我们都体验到其中的快乐与充实感风风雨雨是我们人生的洗礼凄凄惨惨是我们勇气的根源...

受用一生的哲理名言短语精选

受用一生的哲理名言短语精选涤荡心灵智慧人生我一直深信并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属于我们的生命就好比旅行也许在旅行的途中我们会拥有有些东西但是究竟不能带走它当你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金钱和物质上的回报室一定可以得到等值的精...

人生哲理的格言大全 人生处处风景

人生哲理的格言大全人生处处风景生活处处诗意一人生就是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平淡的重复生命匆匆不必委曲求全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是每一天都需要去拼命的奋斗也不是每天都要反省昨天的过失...

生存之道的名言(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