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者在传播实践活动中的进与退

时间:2024.4.7

同性恋者在传播实践活动中的进与退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新闻与传播硕士

1103班

肖遥

2011-11-19

Homosexuals' role in communication

practice

Jour.&Info. School of HUST

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lass 1103

Xiao Yao

19\11\2011

摘 要:媒介自诞生起,就参与到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当中,并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多元化和社会权力分散化,媒介的功能和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出现了缺位、错位。本文结合具体媒介事件,关注大众传播中典型的边缘人群体——同性恋者,分析同性恋者及相关媒介事件在传播实践活动中受到边缘化对待的表现和原因,进而探寻保护这一群体不受大众传播实践伤害的道路。

关键词:同性恋者;边缘人;大众传播实践活动;李普曼

Abstract:Media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since its birth. However,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environment,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human society and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the social power, the media keeps manifesting failure in its function.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homosexual who is the typical marginal group of the mass communication, illustrating and analysing the reasons behind the indifference toward this particular group. Through which, the thesis will probe into how to protect homosexuals from the mass media practice.

Key words:

Lippmann

homosexuals; marginal group;mass communication practice;

正文: 匈牙利学者本克尔特于1869年为“同性恋者”给出定义:同性恋者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那些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的人均被称为同性恋者。

通过网络搜索引擎不难发现,同性恋者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经大众传媒广泛渗透于社会中,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并造就诸多“媒介事件”。以“同性恋者”为关键词,BING搜索共给出2,510,000条信息,GOOGLE提供34,200,000 条,百度搜索约1,980,000条。在这些搜索结果中,既有CCTV、《环球时报》、南方网、凤凰网等等此类“社会公器”型大众传媒的身影,也有诸多演艺圈明星、商界精英牵涉入同性恋话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忆南认为,我国同性恋者已达3600万人甚至更多,已经到了我们国家政府、社会各界需要加以保护的时候。这种保护,兴许会违背大多数人的“看法”,但保护的却是对少数人而言极为重要的权利和利益。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剖析这一社会现象,阐释同性恋者在传播实践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与角色的进退,进而探寻保护这一群体不受大众传播实践伤害的道路。

一、有关同性恋者的著名媒介事件

传播学创始人韦尔伯·施拉姆指出:媒介一经出现,就参与了一切意义重大的社会变革。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信息传播领域逐渐从单纯的宣传时代进入了大众传播的时代。不断更新换代的信息传播技术载体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各个利益主体、信息传受双方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多样,这就对大众传媒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闻媒介吸引受众,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就不能仅仅是对现实进行简单的复制或再现,而是一种体现一定社会意识和经济效益的真实的象征。在这种背景下,诸多人为炒作出的“媒介事件”便应运而生。

“媒介事件”,即传媒(自身或与外界合作)通过策划、安排等方式,产生非自然发生的事件;或者介入正在发展的客观事件之中,影响该事件的原有进程与方向[1]。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用户数量的急速增长,很多媒介事件集中发现在网络中,因而又具有“扩散快、范围广、关注度极高”的特质。

刚刚结束的2011女排世界杯比赛中,巴西女排国家队成绩平平,昔日“王者之师”光鲜不再,但因其队内两名选手拥有相恋多年的同性恋情,被网络媒体抓住炒作,仍然引起极大关注,据传当事二人因此产生争吵,险些分手。

正在热映的电影《失恋33天》,也打了同性恋者的擦边球。电影作为一种用特定介质,针对限定人群进行传播活动的形式,在其限定范围内具有极强的传播感知力。关注《失恋33天》的多为青少年人群,电影中精心塑造的同性恋者“王一扬”一时间成为舆论热点,并在青少年人群中掀起诸多的热议、争议。

大众传媒是一个社会的中介者、控制者和调节者,借助媒介事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文化结构、教育发展、精神世界等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2]可以说,一个社会的媒介化程度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上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那么,如果我国的大众传媒在传播实践活动中热衷于制造种种“媒介事件”,则必然会引导和改变我国社会发展方向。具体到同性恋者,诸多关于同性恋者的带有嘲讽、猎奇色彩的传播行为,必将伤害同性恋者的感情,必将损害同性恋者的权益。

二、有关同性恋者的媒介事件中大众传媒的表现

传播学研究表明,“媒介事件”有两种传播实践模式。首先,提炼社会现实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经媒介的聚焦、主观扭曲等处理,造就出一个受众喜闻乐见的媒介景象、媒介奇观;第二,某些社会组织、大众媒介乃至公众人物出于某种特殊目的(多为商业价值),人为安排或导演某事件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引起大众媒介的关注,促成短时间内的集中报道,产生爆炸式的社会效应,从而形成一个媒介事件。[3]

以“容祖儿何润诗事件”为例,其本质上应该是香港女星何润诗敢于打破禁忌,坦诚公开自己性取向的一次普通事件而已。然而,因其本身所具备的明星属性,难免逃离大众传媒广泛关注这一传播事实。这一事件在短时间内引来诸多网络媒体甚至传统媒体的关注,百度搜索“何润诗容祖儿”这一组合词可以获取1,820,000条相关结果,事件发生当天(20xx年10月25日)新浪微博相关话题共有11393条新微博发布。可见,何润诗的言论一经大众传媒扩散,便一发不可收,成为了典型的一次“媒介事件”,或称公众“话题事件”。该事件另一当事人容祖儿不得不委托经纪人出面澄清。但显然,容祖儿究竟是否与何润诗有同性恋关系,已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在这个传播实践活动中,大众媒介已经获得了自身影响力与关注度的提升,公众满足了猎奇心理,皆大欢喜,唯有当事人进退维谷。

该事件中何润诗、容祖儿所扮演的角色,是诸多同性恋者在大众传播实践活动中无奈、无助、进退维谷现状的集中体现。

三、同性恋者在大众传播中的“边缘人”角色

边缘人问题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所谓边缘人就是具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比如一个人出生在本文化中, 在本文化的环境中长大,后来迁居异域, 在一定程度上又获得了异文化,这样的人就是边缘人。边缘人所拥有的两种文化是并存的, 不存在一个取代另一个的问题。如果两种文化有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 那么拥有这两种文化的人就叫过渡人。[4]

根据上述定义,同性恋者正处在社会的两种并存文化背景的交集中。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异性恋,主流价值观也正如此,主流文化排斥“同性恋”,但并没有取代同性恋文化。同性恋文化仍然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虽然狭小,却与主流文

化背景存在交集。同性恋者,就存在于这个交集之中,堪称典型的边缘人。

边缘人意味着边缘化,意味着弱势群体,其言语只是社会的非主流话语。大众媒介更喜欢关注和造福社会主流受众与精英阶层,而非同性恋者这样一种边缘人群体。这个群体在传播实践活动中,即使不“退”为受害者,也不会“进”为受益者。

纵观大众媒介对同性恋者的一些媒介事件不难看出,媒体报道的目的,不应是自以为作为社会的公器,则必然有责任充当社会猎奇的眼光,以冷漠的眼光对他人的灾祸、敏感性话题进行所谓的俯视型报道,甚至肆意的以各种揭秘为噱头,以提升收视率、点击率为目标,扼杀平民的隐私权,践踏公民的人格权利。传媒真正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是通过新闻文本,告知公众他们的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防止受访者权利受损,保护其隐私、知情、人格等基本权益。

四、李普曼的理论与“边缘人”角色的进退

著名传播学家李普曼曾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作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

李普曼对公众舆论有如下论述:舆论的客体——事实,其本事是复杂的,在通过一系列渠道传输以后,会完全走样。因此人对事实的接近是无限的,人的认识与真相的距离也是永远存在的。舆论的主体——公众,几乎不可能用一种完全客观的眼光打量事件。他认为,与过去相比,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整个外部环境和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超出自身感知的事物。所以,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机构供给的“拟态环境”的反应。然而,这种拟态环境并非是对社会单纯“镜面式”的反映,因为新闻供给机构总是会带有主观的对信息进行筛选,拥有自己的主观思想,引导作用。

不难看出,同性恋者群体在大众传播活动中,长期陷入了一种“将其视为边缘化群体、区别对待并多带有揶揄、讽刺情感”的信息拟态环境中,因其边缘化地位而被媒介所区别对待,又因长期受到区别对待而地位更加边缘化。长此以往,同性恋者不可能持续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也不可能获得在大众传播中扮演核心角色的机会。

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每个个体都有可能在大众传播中担当传者,而并非只是单纯的受者。同性恋者群体既然被社会主流的新闻供给机构所制造的拟态环境所束缚,退无所退,不妨以退为进,突破主流信息拟态环境,有组织、有规划的集合群体力量,发展自己的网站、论坛、SNS页面等等,以达寻求更多话语权与社会地位的目的。哈贝马斯有观点“平衡的社会群体沟通促进社会心态的平衡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研究表明, 个体之间的相互包容度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群体通过沟通可以形成一致意见;实现全局沟通可以达成清晰集中的意见,当话语资源集中统一时,话语渠道更容易畅通,此时话语效果显著提升,群体的话语权力便可凸显。

此为同性恋者边缘群体在传播实践活动中扭“退”为“进”的策略。

注释:

①陈奕.“媒介事件”研究[J].中国知网.

②黄永林.大众传媒与当代大众世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1999.3. ③刘自雄.解析“嫌介事件”的内涵[J].辽东学院学报,2005(5). ④唐戈. 文化边缘区·边缘人·双语现象[J]. 哈尔滨学院学报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董晨宇.提升新闻报道中弱势群体的尊严指数[J].新闻实践2010(5).

[2] 曹开旺,《新闻侵权的抗辩及其预防》[J].《法制与社会》,2008(9)

[3] 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102

[4] [ 英] 格雷姆伯顿, 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 批判的视角》[M]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刘洪 张龙.群体沟通意见模式涌现的因素和影响分析[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10)


第二篇:进与退


?预测题一

【文题一】

1855年黄河改道北行至今,山东省的渤海湾海岸线向海方面推进了19公里,黄河泥沙的造陆面积达2827平方公里。而在江苏省北部从双洋口至小丁港150公里的海岸线上,黄河的冲击却造成了1320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流失。

有人认为,可以疏通明清黄河故道作为引黄工程,利用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于黄海沿岸,以减缓江苏北部黄海海岸线的后退,还可以预防黄河泥沙沉积造成山东渤海淤积。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给材料作文,材料本身是一段客观陈述,没有任何情感倾向。那么面对这段材料就可以有不同的立意角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比较稳妥的方式是概括一下材料的几层主要内容,从中提炼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观点。

例如,有的同学看到材料中第一段谈到了黄河使渤海海岸线推进,而使黄海海岸线回退。

第二段则谈到如果疏通明清黄河故道作为引黄工程,就可以减缓黄海海岸线的后退,防止渤海海岸线过度推进。一进一退,一退一进,进进退退,都可以造福于人。

还有的同学从第一段看到了自然的伟大力量,黄河奔流,移山填海。从第二段看到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利用。利用故道,趋利避害……

立意的角度很多,不拘一格,重要的是言之成理。

【优秀例文】

进与退

黄河奔流不息,它把黄土高原上的泥沙裹挟到渤海海岸,堆积出沃野千里,却又把黄海边的土地蚕食劫掠到大海。黄河故道的引黄工程阻挡了黄海边土地的流失,也减缓了渤海畔泥沙的堆积。海岸线一进一退,一退一进,进进退退,都可以造福于人。细细想来,在生活中的进与退不也很多吗?有人喜欢只进不退,我看大可不必。进与退都是行动,很多时候它们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行动的方向。

"进"可以是积极进取、迎难而上、百折不回的精神。

在赛场上争胜夺标的运动员们,无一不是经过艰苦努力的,无一不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他们在"进"。

华罗庚、李四光、蒋筑英……,科学领域的一座座丰碑。他们的成功正是建立于"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的进取之心。他们在探索科学奥秘的征途上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最终超越自己,成就了一番事业。他们也在"进"。

漫漫人生路,决非尽坦途。当困难的高山,挫折的波澜挡住了你前进的步伐,请你记住卡耐基的一句名言:"百折不回的信念是成功的根本。"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他们更是在"进"。

"退"也可以是沉着冷静、审时度势、顾全大局的气度。

在司马懿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之际,城门大开,安坐抚琴的卧龙先生,不逞匹夫之勇,凭借沉着冷静吓退敌兵。诸葛亮是在退。

当敌军摇旗呐喊,声威震天之时,不顾鲁庄公的一再催促,坚守不战的曹刿,不急于出击,审时度势耗尽敌军锐气。曹刿也是在退。

秦王廷上,渑池会中敢于寸步不让指斥秦王的蔺相如,在朝廷内部面对廉颇"吾见相如必辱之"的"恶言",竟"称病不朝","引车避匿";一味退让,顾全大局。实在是不忍看到内部

矛盾激化,外人渔翁得利的结局。蔺相如还是在退。

漫漫人生路,进进退退中。进,就要开疆拓土,创出一片全新天地,成就一番无愧于己的事业;退,就要胸襟开阔,让出一片柳暗花明,成就更多长远利益。

进是进,退也是进,人生正如九曲黄河,就是在这看似不同的进进退退中奔流到海的。

更多相关推荐: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观后感兰州的解放标志着西北解放的开始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戴的红领巾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是革命战士从敌人的虎口夺下的兰州坐落在大西北她已有两千多年...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局按照省委厅党组及省局党委的部署在省局第一督导组的有力指导下历时6个月180天组织局党委班子4个党支部党员干部50余人全面贯彻...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根据省市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城联社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规定动作,通过召开会议,深刻学习、领会精神,组织号召支部党员干部要走在学习、行动的前面,将教育…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摘要)——必须相信群众、敞开大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读后感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这个星期我读了一本书它名叫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这是一本关于放飞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的书读了这本书是我的爱国激情剧增让我受益匪浅走进人文中国哥德堡市人民对哥德堡号的热爱之情让我我感动让我增强了...

我的梦,中国梦 读后感

观我的梦中国梦有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在雄伟壮观的八达岭长城脚下开始了它的主题同样影响着所有的人我的梦中国梦节目分为我的梦坚持梦想探索梦想中国梦四个篇章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梦想梦想一个人怎能没有梦想...

关于中国梦的感想

铸梦大国重器精选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机床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电气装备重型装备通用装备港机装备船舶关键零部件节能装备等10余个重点领域18家行业领军企业用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镜头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通过人物...

关于中国梦的感想

关于中国梦的感想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中国梦我的梦梦想是什么在卖火柴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邓亚萍眼里梦想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

关于中国梦的感想

关于中国梦的感想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中国梦我的梦梦想是什么在卖火柴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邓亚萍眼里梦想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

读《我的中国梦》有感

读我的中国梦有感今天我读了我的中国梦这篇文章后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大概因为我是中国人吧所以我更有一种自豪感我的中国梦这篇文章深刻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的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探索不...

我的梦中国梦读后感

我的梦中国梦读后感五4班陈雨婷20号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隐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化作一股发人奋进的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让我们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去追求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其文化内涵中饱含着中国人民勤劳朴实...

关于中国梦读后感1000字

关于中国梦读后感1000字我读中国梦这本书后我深深懂得中国梦的由来怎样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后该怎样办中国梦就是民簇复兴国家强大人民安康和幸福这一梦想我们祖祖辈辈朝思暮想艰苦奋斗了几千年都难以实现到一八四零年鸦片...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读后感(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