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精髓题目范围整理

时间:2024.4.5

20xx年12月中国哲学精髓题目范围整理

填空选择:

克己复礼

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为西周之礼。“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这种解释。因此,可以把克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仁的定义。

【解释】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西周之礼)。

【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我们对孔子的这段话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何谓“复礼”

“复礼”的意思是要求我们的行为要回复到礼之质“义”上,按公义、公理来办事。

(2)“克己”的对象是谁

“克己”的己字应该是对天下每一个人说的,每一个人都作到“克己”,则“天下归仁”就顺理成章了。另一种理解,“克己”是专指居上位的当政者,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的思想理论,当政者“克己”作示范,老百姓跟着也“克已”,当每一个人都作到了“克己”,人们的行为都回复到公义上了,则当然“天下归仁”。

(3)“克己”之意

在《论语.里仁》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关于“自省、自责、自讼”曾子的名言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但一般人很少有自责精神,孔子就曾感慨地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仁者爱人

【解释】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出处】孟子《仁者爱人》

仁:“仁”是儒家管理的核心。

什么是“仁”?“仁者,爱人”,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仁”还有“忠恕”的意思,“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即好事要与别人分享,不可独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即坏事不可强加于人。“仁”还有“克己”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能私心、欲望膨胀,不择手段。“仁者爱人”,强调要善待人、友爱人。

忠是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

有人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

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

汉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天理

儒家把天理看作本然之性。 程朱理学将“天理”引申为“天理之性”,是“仁、义、礼、智”的总和,即封建的伦理纲常。他们还把“天理”与“人欲”相对立,成为一种禁欲主义的压抑人性的主张。

在明、清时,受到李贽、戴震等进步思想家的有力批判。《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处,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惑人无穷......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孔颖达疏:“理,性也,是天之所生本性灭绝矣。”

诚者天之道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出处】《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理论奠基人:孔子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 二是忠恕宽容,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 三是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 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

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天命之谓性

【出处】这是《中庸》开篇的一句话。

【解释】(1)天命就是本性(性本善)。 (2)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 分析:先秦“性”的概念很大。性命、心性、物性、人性、生性都是由此概念发展出来的。天命就是本性,可以理解成天命属于本性,也可以理解成天命等于本性。所以,聂文涛认为等于本性是孟子的观点而不是中庸的观点。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释义】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后泛指穷究事理。

【出处】《易·说卦》:“穷理尽兴,以至于命。”

涵养须用敬

【出处】程颐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二程遗书》卷十八)

【释义】前一句说了德性修养问题,后一句说了学问取得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朱熹晚年大加发挥,朱熹指出涵养与致知两种工夫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涵养高才能专一考究义理,明达义理可使涵养工夫更好,涵养致知是平行的基本修养方法。实际上朱熹所说的尊德性与问道学也就是这个关系,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两句话是要贯穿始终的,这个与陆九渊所提的不同,象山以尊德性即可,但朱熹以二者并行皆不可废,面上是这样分别的实际

上都是一个问题,就是道德修养问题,不过修行法不同而已。在他看来,德性修养与学问取得是相联系的,一项也不可偏废。

这两句话对现在还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应当注意道德修养与学问取得的关学问题,这个很值得我们深思。

格物论 【出处】“格物”指“格物穷理”。格物也就是“至”物,与事物直接接触而穷究其中之理,“穷”理是格物的目的,“格犹穷也,

中国哲学精髓题目范围整理

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矣”(

中国哲学精髓题目范围整理

《遗书》

中国哲学精髓题目范围整理

卷二十五)。

中国哲学精髓题目范围整理

【释义】格物之要,在于就待人接物的具体人事中,体认其中蕴含的“所当

中国哲学精髓题目范围整理

然之则”与“所以然之故”。

中国哲学精髓题目范围整理

对于道德修养的过程,朱子十分强调《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序,而在为学宗旨上又都重视对于儒家伦理的认知,故而“格物致知”的理论在其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按朱子的看法,《大学》本文提出的八条目中,对于“诚意”以下各章都有说明,惟独对于“格物致知” 未作解释。朱子认为此处乃系阙文,于是根据“程子之意”和自己的理解,为其作了《补传》,这个补传可以看做是朱子对于格物致知的概括总结,“格物”的概念,朱子的解释同程子一致,都是指“格物穷理”。

顿悟

【出处】佛教术语 明心见性”法门。 的“坛经”。

的实践而获得成就。

六祖在坛经里提出“顿悟”概念的内涵大致有几方面∶

第一 顿悟指人之思维的突变或飞跃。

第二 顿悟是悟自己的佛性,由于人皆有佛性,所以顿悟功能人皆有之。

第三 顿悟即是无念可见顿悟结果不染着一般的概念或一般的烦恼之法。

各性住于一世

【出处】《物不迁论》是僧肇的代表作之一。

【释义】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不动,故各性住于一世。

性即理也

中国程朱理学关于人性的重要命题。由程颐提出而为朱熹所发挥。程颐认为,理就是天,它赋予人即为性。其性存于人而有形者即为心。所谓有形之心,是指有事时“主着事时,便在这里”,无事时“便不见”,并非指可以看得见的形体,它只是比性更具体。从本质上来说,心、性为一,皆本于理或天理。程颐在回答心、性、天是否为“一理”时说:“自理言之谓之天,自禀受言之谓之性,自存诸人言之谓之心。”因为性禀受于理,所以说“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

良知

良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就是孟子所说的“不虑而知”,王阳明所说的“不假外求”,是生而知之,而且是“被圣灵充满”的优良之知。王阳明所谓“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也就是“天理”、“天则”、“道”。他说:“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良知即是道”,“良知即是天理”。

【释义】指天赋的道德观念。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基本解释 天赋的道德观念 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孟子·尽学》 “良知”:王阳明所指的一种天赋的分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良知”是伦理实践的出发点,修身的“功夫”就在于,用自己的“良知”去拒斥自己在意志行为中的恶的意向并实施或实现自己的善的意向。 知耻 知愧 知恩

大德曰生

【出处】《周易·条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释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还有什么比爱护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呢?都说如今物欲横流、人心不古,不图名、不图利是一种优秀品质,致力于实务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所做的扎扎实实的事情多,少炫人耳目的高论;他们又都是惠泽被来者的人,却不求任何回报。因此,他们都是大德无言的表率。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最多的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感动。

简答题: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仁”,“仁者仁也”。也就是说孔子的“仁” 是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础上的家国同构,是在农业文明为主的时代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天下。与这种家天下的谱系结构相平行的精神纽线是孔子的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仁学思想。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反映的是人的本质,或者说是做人的道理。

仁的基本含义应该落实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上面,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伦尽职。孔子以“爱人”解释仁,作为仁德的根本标志,“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孔子的“仁”离不开“礼”。

孔子的理想之仁,注重的是从个体的具体的事情做起,而后扩展开来,进入整个社会层面的变革。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是指他所推崇的周朝的礼仪制度。虽然孔子对“礼”的过分强调固然有其保守的一面和对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限制,但是从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培养人的社会道德感的角度而言,其积极意义也是不可言喻的。

仁与礼相辅相成。

在孔子看来,只有有了“礼”,在家敬(孝)父母,出门敬(悌)兄长,才能把“仁”这种主观理想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才能“泛爱众”。并且,“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仁学思想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制国家秩序及其生存基础的。最后,孔子为他的仁学思想这根

精神纽线画上了一个中止符,他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了“天下归仁”,他又提出一种办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把它作为“忠恕”之道来行仁。从“仁”出发到“归仁”,显然是孔子认为的一种完满的精神境界。

孔子在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从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出发,把春秋前期“仁”的思想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以“仁”和“礼”这两个哲学范畴作为支柱,构筑起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孔子仁学思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实践对象具有阶级局限性。

孔子的仁学思想不仅开辟了教育的先河,还对中国的文化、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孔子的仁学思想造就了中国人民注重亲情伦理的特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富有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荀子人性论的思想渊源

孔子最早论述了人性的问题,“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是指人的本性,“习”是指习俗, 孔子只指出了人人有相近的本性, 并未明确性善性恶, 但实质上也包含了性善性恶两种可能。正是“性相近”与“习相远”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孟子与荀子的性善性恶论之争。孟子认为人性善, 荀子认为人性恶。

孟子荀子的思想

孟子注重于个体对群体生活的渴求, 并由此而来抑制自身个体欲求的理性判断; 荀子则强调人有与生俱来摆脱群体准则束缚的倾向, 并由此而来追求自身满足的感性欲望。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各自揭示了人性的一个侧面, 荀子补

充了孟子对个体欲望的忽视, 孟子则补充了荀子对理性的怀疑。孟子强调了自我完善的可能性, 而忽略了必要性; 荀子强调了自我完善的必要性, 而忽略了可能性

孟子荀子人性论的互补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在形式上是相互对立的, 但两者在内在逻辑上又是互为补充的。两种理论首先对立于各自人性概念的内涵不同, 孟子将人性规定为人之为人的原因, 而荀子则将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两人的认识态度也有所不同, 所以也有了不同的论断。孟子和荀子在论述人性时出发点其实是一样的, 都是人这个物种特有的规定性, 两人分别揭示了个体在群己关系中的两种心理, 在逻辑上相互补充。两者互为补充, 叙说了孔子未曾提及的内容, 共同深化了孔子的修己之道。

道家如何论道

朱熹与陆九渊的差别

一、道德的最终根源与善的可能性

道德的最终根源是道德哲学的首要问题。朱、陆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标明了理学和心学的根本差异。

比较起来,应该说朱熹的道德本体论要比陆九渊的完整且精密得多,他区分开了道德本体与道德主体,陆九渊则将二者合而为一。可以这么说,朱熹主张的是一种先天他律道德,而陆九渊主张的是一种先天自律道德;朱熹强调的是道德的规范性,而陆九渊强调的则是道德的主体性。

二、恶的来源与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朱熹认为,禀受天理而成的天命之性是纯善无恶的,造成人性恶的是禀气而成的“气质之性”

陆九渊的哲学体系里,“气质”并非决定人的善恶贤愚的根本或唯一因素。 陆九渊因力主人性本善而更易于承续孟子性善论的传统,但为了维护道德主体的纯粹性而牺牲了现实人性的复杂性,这种道德学说终将因缺乏道德自省的机制而误入自以为真理在握的狂妄之途。

三、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由于朱陆二人对善的最终根源和恶的来源问题都持不同看法,这就导致了他们在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问题上必然也是各有主张。

朱熹的“理”乃是外在于人心的,而且天下万物莫不有理,所以道德修养首先是一个道德认知即“格物穷理”的过程

而按照陆九渊的学说,理具于心,心即是理,故不必心外求知。

从二人各自的论述可以看出,朱熹以道德认知作为道德实践的基础,陆九渊把先天的道德良知和道德意志当作道德行为的根据和保证,其实是强调的重点不同,并没有对立性的冲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道德认知的内容经常因时代变迁而变化,缺乏永恒普遍性;而道德良知和道德意志因内在于个人,受时代影响较小,反而具有另一种意义上的普遍有效性。

质而言之,朱陆二人的道德哲学从道德本体、修养路径等方面都分别呈现出知识型和意志型的不同特点,这对学术思想的丰富是一件幸事,对于塑造现实的道德心理却应当注意取长补短。而缺乏对“恶”的深入探讨并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则是两家的共同盲区,使得此后的道德哲学难以为继。值此对传统哲学进行现代性反思之际,这当是一个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

朱熹的思想体系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

佛教的空的思想

“空”是佛教教理中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不管是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 都将“空”作为理解世界的一个基本概念。他们在解释“空”的时候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因缘和合”。“因”是原因, “缘”是条件, “因缘合, 诸法即生”。

“空”的解释则大致可以归结到一句话上———“色即如空, 空即如色。”具体可在四个层次上来理解:(一) 有其不多, 无其不少。(二)无“自性”(三) “诸性无常”

(四) 感觉无定性

大乘空宗所说的这种“空”显然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一无所有或者等于零。所谓“空者, 无形无象, 无分畛, 无限量, 无作意,故名空。非空无之谓。”

无可否认, 佛教的“空”观思想尽管在逻辑上有相当的严密性,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运用当代的科学概念去发现其理论上的不圆满。

乾坤变化各正性命

厚德载物

出处:《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意:“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论述:

圣人本天,释氏本心

论气不论性不备

二程人性论中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理论建构,并非原始儒学的自然延伸,而是受到了当时的道教学者陈景元、张伯端老学思想的影响。可以说,老学为二程理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二程同时指出,在讨论性的时候,“须看他立意如何”,不能笼统论之,而应把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互相结合起来细加考察:“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3](卷6)只注重天命之性而忽视气质之性或只注重气质之性而忽视天命之性都是不行的,因此,二程在强调天命之性的基础上,又对气质之性加以阐发,从而较圆满地回答了人性何以有善恶之分的问题。每个人先天的人性都是善的,只是出生时由于禀气不同,因而才呈现出不同的具体人性,气有清浊偏正之分,后天的人性也有善不善之别。

天只是以生为道

程颢早年受父程珦之命,与弟程颐和周敦颐问学,由此立志于孔孟之道,又泛览诸家。由于他和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亦被称为洛学。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他把理作为宇宙的本原。就天道的内容来说,程颢形容它是“生”,谓世界生生不已,充满生意,提出“天只是以生为道”,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他认为生是天道,是天地之心,于是称天道为仁。按程颢的说法,在生生不已的天道之下,通过阴阳二气的絪缊化生,产生天地万物,人只不过是得天地中正之气。故“人与天地一物也”。因此对于人来说,要学道,首先要认识天地万物本来就与我一体的这个道理。人能明白这个道理,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即为“仁者”。故说“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他并不重视观察外物,认为人心自有“明觉”,具有良知良能,故自己可以凭直觉体会真理。程颢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学说。他追求所谓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在方法上是通过直觉冥会,达到所谓物我合一。

更多相关推荐:
古代哲学名言名句

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名言名句背诵篇概论零1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

中国传统哲学名言名句简介

中国传统哲学名言名句简介考研政治试题中经常涉及中国传统哲学的命题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等考生对此应有所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它们之间又有许多相似或相通之处特别是后者中的朴素辩证唯...

中国古代哲学名言名句汇编

中国古代哲学名言名句汇编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哲学名言名句

哲学名言名句汇总哲学的意蕴就在于它以简单明了的词句表达深刻的意义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叔本华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苏格拉底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

中国古语哲理名言新解

人之初性本善此孟子的观点代表了中华的乐观民族性乐感太平感文化而西方为罪感文化日本为耻感文化西方日本皆为危机感文化它与人治非法律非监督虚伪道德阴谋诡计以及正心修身明君清官兴公灭私自觉自律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等观念紧密...

哲学名言名句汇总

哲学名言名句汇总20xx1229155349哲学的意蕴就在于它以简单明了的词句表达深刻的意义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叔本华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苏...

处世哲学名言语录100句 精辟经典

处世哲学名言语录100句精辟经典20xx1230150315来源休闲阅读网浏览724次1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

中国名人名言大全639

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红楼梦3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西游4一登龙门身价百倍5人过留名雁过留声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7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罗大经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吴承恩9可望而不可即刘基1...

俗语、名言中蕴含的哲学道理

俗语名言中蕴含的哲学道理1存在即被感知主观唯心2物质是观念的集合主观唯心3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客观唯心4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恩格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华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哲学名言名句

哲学名言名句汇总哲学的意蕴就在于它以简单明了的词句表达深刻的意义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叔本华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苏格拉底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

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1名言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解析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2...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科学家的故事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4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5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7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美国8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波...

中国哲学名言(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