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才能

时间:2024.5.2

浅论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才能

——两个惊世之才之间的较量 都说乱世出英豪。在烽烟四起的三国时代,金戈与铁马的碰撞,智力与阴谋的比拼,一个个盖世猛将,一位位惊世之才,一次次佳丽倾城…… 纷繁乱世演绎出一幕幕璀璨历史。在三国诸雄里面,奇谋善策者并不少见,而在这其中拔其头筹者,当属两个惊才绝艳之人——“智绝”诸葛亮,“鬼才”司马懿。

他们两个同为托孤辅政之臣,他们两个同样聪明绝顶,他们两个同是显赫朝堂,他们两个同样统策一方……然而似乎是上天注定,他们分属魏蜀不同阵营。一个平定蛮夷,治蜀有方,一个奇谋善策,征伐有功;一个通晓兵法,挥兵北上,一个智克东南,决胜千里;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胸怀宇内,大业天成……小时候爸爸每次讲到三国故事总是会提到一句话“兵对兵,将对将,司马懿专对诸葛亮”。 诸葛亮与司马懿在三国中一次次精彩的对决,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他们胸中韬略。在此我就司马懿与诸葛亮各自才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较量,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军事篇) 司马懿与诸葛亮最为大家所称道的当属其用兵如神,他们深谙兵法之道,或火势燎原,或挑拨反间,或用兵犯险,或坚守不出……通晓兵法乃是他们扬名之根本。

从蜀汉这里出发,在得到诸葛亮辅佐之前,刘备在与曹操的较

量中完全处于下风,虽然手下有很多猛将,但是刘备始终缺少一个有智谋之人,屡次被曹操打得丢盔弃甲,四处奔逃,几乎未尝胜绩。

而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后,先后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两把火击退曹军的进攻,一站扬名天下。

后逢赤壁大战,又出使江东,以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力战群儒,游说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助周瑜在赤壁以火攻之势大破曹军。

在汉中之战里,诸葛亮趁曹军主力未到达,派遣大将黄忠和法正奇袭定军山,逼的夏侯渊不得不出战,结果定军山下双方激战,曹军主将夏侯渊阵亡,一举攻占阳平关,控制了汉中要地。曹操帅主力到达,与诸葛亮对峙半年之久,无法前进一步,被迫撤军,汉中之战以诸葛亮胜利占领汉中、上庸、巴西而告终。

自孔明出山至建立政权,蜀汉历经的大小战役大都由诸葛亮出谋划策,均已胜利告终,打下蜀汉江山诸葛亮当居首功。

从魏国这里出发,司马懿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

史书上说司马懿“每与大谋,辄有奇策” ①,救樊城借刀杀关羽,无疑是司马懿奇谋中非常精彩的一幕。

当时关羽正值勇猛之势,降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围困襄樊。司马懿向曹操建议:只需派人向孙权送一封信,让他乘虚抄关羽的后路,则樊城之围将不战自解。曹操对司马懿的建议甚是欣赏,立即照

办。正如司马懿分析的那样,孙权也在和吕蒙策划乘虚袭击关羽的后方,夺取荆州。曹操的书信一到,孙权立即响应。东吴白衣渡江一路夺取了荆州。关羽先头部队受挫,老窝被端,再也顾不得围攻樊城,只得败走麦城,结果被擒杀。至此,司马懿的计谋圆满实现,不仅彻底解了樊城之围,而且改变了三国的战略格局。

再说平定辽东。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司马懿的一句话。。魏明”

帝问:“往还需要多少时间?”司马懿说:“去百日,回百日,攻战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时间足够了。”成竹在胸,英姿勃发,尽显领兵统军之能。出发前司马懿曾说:“放弃城邑而预先逃走,是上策;凭据辽水抗拒我军,是中策;坐守襄平而单纯防御,是他成为俘虏的最下策。”后来的战事发展无不证实了司马懿预言的精准,不论是公孙渊的用兵策略还是征战所耗用的时间都未出司马懿所料。这足以证明,作为伟大的军事家的司马懿在出征之前对战争的胜局就已成竹在胸。而后出奇制胜司马懿百日取襄平,声东击西,利用天气等等,一年时间,从此东北方向辽东问题终於彻底解决。

如果说前边提到的大战算是诸葛亮与司马懿间接打的仗的话,那么在六出祁山里面,两位军事天才可是真正面对面的较量。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军事的汇交点——六出祁山。

公元231年(太和五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四出进攻魏,包围祁山贾嗣、魏平部,并以木牛流马运输粮草。魏明帝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派他西驻长安,都督左将军张郃、雍州刺史郭淮等防御蜀军。

至此,史书上对今后的作战却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晋书·宣帝纪》、《资治通鉴》里分别有鲜明的感情倾向描述了当时战争实况(原文见注释)。但是史书对战争的总体趋势描述相同,都是司马懿保住陇西粮食,解了祁山之围,最终两军在相持中,蜀军粮草耗尽退兵。公元233年(青龙元年),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等叛,司马懿派遣胡遵等追讨并破降。

第六次出祁山,公元234年(青龙二年)二月,蜀丞相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攻魏。当时,司马懿屯兵渭南。司马懿以“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指示,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以待其变。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来“巾帼妇人之饰”,欲激司马懿出战,司马懿仍不出战。为平息部属不满情绪,故意装怒,上表请战。魏明帝不许,并派骨鲠之臣辛毗杖节来做司马懿的军师,以节制他的行动。诸葛亮一来挑战,司马懿就要带兵出击,辛毗杖节立于军门,司马懿便不出兵。蜀将姜维就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矣。”诸葛亮则说:“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於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诸葛亮遂分兵屯田,做长久屯驻之准备。

不久,诸葛亮遣使求战,司马懿不谈军事,问使者:“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使者说:“三四升。”然后对问政事,使者说:“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经过一番不经意的询问,司马懿对人说:“亮将死矣。”果然,诸葛亮于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

历时七年的诸葛亮北伐至此结束。有人评论说:诸葛亮不顾战②

略上的失策,以一州之地强攻中原之魏,纵使竭忠尽智,终因实力悬殊而难以实现其战略目的。而魏国则在司马懿、曹真等人的人正确指挥下,以优势兵力采取防御战略迫退蜀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虽是一家之言,但是我觉得以上评论还是以事实为基础的,由于先天军事力量条件不如曹魏,最终撒手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内政修明,识治良才(内政篇)

作为托孤辅政大臣,若是只有兵伐天下之能,没有勘正内务之力的话,那也是不能够胜任的。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个人在内政上同时也有相当不错的政绩。

从蜀国方面开始谈,入蜀之后,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治蜀是非常成功的,可以与管仲萧何媲美。法虽严但民无怨,其原因就在于诸葛亮赏罚分明,不论亲疏远近,都依法而办。为了有法可依,诸葛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励臣子”。

陈寿评价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③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

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

可见,诸葛亮在内政,法度,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做得相当出色。把一个托孤重臣的角色扮演的无可挑剔。而反观司马懿这边,虽然领兵打仗身兼大将军大都督之职,同样治下修明,但是如果以魏晋大局视野来看,那司马懿此时的精明就别有深意了。

除军事方面外,司马懿在魏明帝大修宫室之际他也加以劝谏,曹叡死後他奏请罢修宫室,雕玩物之人力,节用务农,使天下欣赖。识拔人才上,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了邓艾、王基、周秦等人才,如虞预所说,经略之才可谓远矣。

经济上,司马懿在上邽兴屯田,京兆、天水、安南兴冶铁,穿成国渠,筑临晋坡使雍凉足足食,并有余力供给关中不足。後来又大兴屯田於淮北,穿广槽渠,这些作为不但厚植了国力,也为日後统一华夏殿定基础。司马懿在推广屯田,特别是军屯事业上有很大的建树。 司马懿由转为丞相军司马后,向曹操建议:“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曹操行之。

在经济发展,兴修水利,大力屯田的同时,司马懿的宫廷内部的斗争也是巧妙而且凶悍的。

公元245年(正始六年)秋八月,曹爽废置中垒、中坚营,把两营兵众统交他的弟弟曹羲率领,司马懿援引先帝旧例制止,曹爽不

听。吴兵入侵柤中,有万余家百姓为避吴兵,北渡沔水,司马懿认为沔南离敌太近,倘若百姓奔还,还会引来吴兵,应该让他们暂留北方。曹爽不同意,驱令还南。吴兵果然击破柤中,所失百姓,数以万计。 曹爽族的行为不但违背了顾命大臣应有的本份,也使魏国国力衰退,而司马懿表面装病,实际上在暗中布置,准备消灭曹爽势力。不久,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但对曹爽门下的二流人物,司马懿特别宽大处理,如鲁芝,辛敞,王沈等人,后来还有人成为晋朝新贵。

同年二月,皇帝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增繁昌、鄢陵、新汲、父城为其封邑,前后其计八县,食邑二万户,特许奏事不名。司马懿固辞丞相之职不受。十二月,诏命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又固辞九锡。 可见司马懿在朝堂之上仍然有些许危机,不得不费尽心机去处理,而对比之下的诸葛亮,统领一朝,无人犯其威者。相较之下,司马懿的权利是受到曹氏子弟的限制和挤兑,但这个限制被司马懿巧妙地化解了。反观诸葛亮蜀国无论内政外政,军事大权均握在诸葛亮一人手中,但是他如汉朝霍光一样,专权但并弄权,一心只为助蜀汉恢复中原,个人克勤克俭,终日操劳国事;如自己在军事上有所失误,也自愿自贬,并不居功自傲;侍奉后主也是忠心耿耿,上表劝谏,无任何不臣之举,直至去世,也在为蜀汉的将来所担心,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胸有韬略,计定天下(策略篇)

前面讲的司马懿与诸葛亮都在谋略和内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是一城一池的得失毕竟不能够左右全局,正如兵家所言“胜败乃兵家常事!”真正的赢家往往着眼于大局,统筹于全程。但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位置,目标不尽相同,他们征伐天下的策略也是相差甚远。

先来看看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第一次在三国历史中出现是在刘备屯兵新野时,受到师兄徐庶的强烈推荐,并言“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于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教于诸葛亮并请其出山匡复汉室,传为一段佳话。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更是凸显了卧龙的谋略与远见非常人能及,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功绩也在于此。

诸葛亮在答刘备问策时言:“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此段话明确的阐述了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方针,即取益州荆州两地立足,安抚少数民族,对外联吴抗曹,伺机分两路进军,一统天

下,定下了正确的进军路线和外交策略。后来的历史进展完全按照隆中所预测的进行,直至关羽失荆州,三足鼎立的局面诸葛亮在草庐之中早已料定,蜀国的兴旺完全离不开诸葛亮的隆中谋划。个人认为,诸葛孔明其才确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尚,旺汉四百年之子房。

三分天下是其第一策,为了开国立业所设。而后的六出祁山,实是以攻为守之计,为了守疆扩土所设。

蜀汉灭亡时官方数据是28万户,92万人,10万5千军队,4万官吏。实际人口估计多不了多少。别忘了人家曹魏也在发展,而且无论家底和人才都是你的多少倍,这样的休养生息只能让差距越拉越大。诸葛亮之所以要北伐,主要原因确实是转移国内矛盾,增强国内凝聚力。其实,还有一些原因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更具价值。第一,掠夺魏国人口财货,这在第一次北伐时特别明显。第二,杀伤魏国人才,大家算算魏国在北伐中死了多少将领。第三,牵制了魏军在雍凉诸州,甚至是京师洛阳的主要兵力,使得魏军根本没有好好的修整时间,这其实是一招很妙的以攻为守之策,魏国至此之后再也无力发动进攻。无力进攻也正是蜀汉修养之时啊。

诸葛亮两条妙计为蜀汉前期和后期都铺设好了道路,但毕竟底子太薄,是先天之过,不是人之祸。而司马懿在诸葛亮一心兴复汉室的宏愿下,他又做了哪些策略呢?

首先便是规划人生,胸怀宇内。屈节曹操后.司马懿随机应变.调整自己的计划,要在曹操身边作个“隐于朝”的“大隐”.继续等待

时机。他即不能拒绝合作,招致孔融之祸,也不能毫无建树,遭曹操

冷落,更不能锋芒毕露,蹈杨修复辙,他委曲求全隐匿在曹操身边.凭借自己高超的权术和略谋,不即不离地周旋在曹操左右.一次次避过凶险。在隐忍中.他经过仔细观察和周密思考.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蓝图—— 第一步:投效曹丕,放弃在曹操面前立功,这也许就是作者没有在三国前部分提及司马懿的原因.

第二步:辅助曹丕上台,获得举国兵权,巩固势利。

第三步:进一步巩固势力,把握军政大权。

在司马懿顺利制定人生蓝图后,他的另一策略便应运而生。那边是大智大慧之“忍”。不论是在刀光剑影的军事斗争中.还是在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斗争中,他都能处变不惊,隐忍求全,韬光养晦。

第一次“忍”是曹操第二次召司马懿出山.司马懿以“风痹”相辞.为探真假.“魏武使入夜往密刺之司马懿坚卧不动”。他眼睁睁看着利剑直刺下来,竟然一动不动,装得太象了!骗过了刺客,骗住 了曹操。这是大智带来的大勇,因为他知道这是曹操的奸计。

第二次是曹睿中了诸葛亮的离间计.以“谋反”贬司马懿驻屯苑城,他父子三人又“忍”住了。不但没有沮丧,“反倒更忙了,舞剑演兵,下棋谈阵。”养精蓄锐,待机东山再起。始终充满信心,保持乐观开朗,变坏事为好事,反败为胜。这是大智慧带来的豁达。

第三次是在五丈原.诸葛亮使激将法.激司马懿出战,送他一件红色织锦女衣,羞辱他,他又忍住了。并且“身着红装,簪花敷粉,不怕三军吐舌,阵前嬉笑”.这反倒让诸葛亮哭笑不得,心惊肉跳,一

病不起。司马懿转败为胜,这是大智产生的大度。

不得不说,司马懿的隐忍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忍,沉默是金,在沉默中默默积蓄力量,最终定鼎天下。

在这一回合,诸葛亮和司马懿没法比较。因为他们都为自己的目标设计了最为符合的道路。唯一不同的是,司马懿成功了,而诸葛亮却失败了。

四.公道人心,彪炳史册(评价篇)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而对待同一历史人物,历史上的评价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下面看一看先辈们对司马懿和诸葛亮的评价。

陈寿:“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③”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王通:“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④”

这些都是称赞诸葛亮有管仲,萧何之才,善于处理内政,兴礼仪,知荣辱。

“才较仲达胜一筹,业比司马输三分。”这是一部分人对他们俩的看法,而我认为论才华司马懿其实一点都不输于诸葛亮的。他们棋逢对手,各有千秋。

何去非对司马懿的忍耐、气度和用兵能力,都给予分析:“仲达

提秦、雍之劲卒,以不应而老其师者,岂徒然哉!将求全于一胜也。然而,孔明既死,蜀师引还,而仲达不穷追之者,盖不虞孔明之死,其士尚饱,而军未有变,蜀道阻而易伏,疑其伪退以诱我也。向使孔明之不死,而弊于相持,则仲达之志得矣。或者谓仲达之权诡,不足以当孔明之节制,此腐儒守经之谈,不足为晓机者道也”。评其“制其兵,出奇应变,奄忽若神,无往不殄,虽曹公有所不逮焉” ⑤。

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是相当之高的,即使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到晋朝初年,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人们对推动三国统一的司马懿还是相当推崇。乃至司马遹被传像司马懿,而能在当时‘誉流于天下’。

《晋书》对司马懿都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但是自宋以来,司马懿的历史地位渐被湮没,明清至今,尤其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戏剧小说、说唱文学更是把司马懿说成了无能甚至是反派人物。这种演变,同尊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诸葛亮被神化是一致的,同步的.

司马懿的名声毁败,是从永嘉之祸以後开始。其不肖子孙自相残杀带来诸多浩劫,南方的东晋,又长期被世家大族把持,司马懿在人心中的地位也逐渐下降。晋室南渡,情况与当年蜀汉类似,以蜀汉为正统的呼声日高;东晋灭亡後,情况更加明显,到隋唐时代,民间说书戏曲日盛;而唐代官修的《晋书》,以帝王的立场更不鼓励效法。

到明代《三国演义》之后,“空城计、火熄上方谷、见木雕魏都督丧胆”等不实的司马懿形象就被演义广传于民间了。

以上就是我对司马懿和诸葛亮的自己的一些看法,从主观来看我更希望大众能够真正的认识司马懿,不要歪曲,甚至篡改一些历史人物。毕竟这是尊重历史最起码的一点。

注: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市温县人。而我便是来自司马故里的温县,对司马懿有一种亲切感,但是本文也是一家之言,如有不当,欢迎指正。温县是太极拳的发源地,太极拳讲究“四两拨千斤”,司马懿救樊城借刀杀关羽,正有此妙。

①:出自《晋书·宣帝纪》

②:《资治通鉴》

③:出自《三国志?蜀?诸葛亮传》

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

⑤:出自《魏氏春秋》

⑥:百度百科

李德功 1253340 工程力学实验班(本部)

更多相关推荐:
司马懿的阅历

从司马懿的成功阅历看人生加减法大凡世间能举大事获大成功者皆属非常之人正如陈琳讨曹操檄中所论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在三国众英雄中能与诸葛亮对峙七年最后终胜亮而得...

司马懿形象的当代解读

司马懿形象的当代解读摘要自古以来由于受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正统思想的影响司马懿被塑造成阴险狡诈的形象他虽有克日擒孟达力阻诸葛亮百日平辽东等军事功绩但终因是蜀汉的对立面并在曹魏后期发动政变掌控军政大权使得古人对其评...

《三国与九型》之司马懿的性格与命运

三国与九型之司马懿的性格与命运司马懿的性格特征比较明显属于典型的恐惧型性格九型人格的六号司马懿的外在特征被曹操称为虎视狼顾就是走起路来像老虎一样头的位置略微前后伸缩的头能够摆到后面来因此曹操对司马懿多少有些防范...

笑到最后的司马懿

笑到最后的司马懿浅析司马懿的人性之忍笑到最后的司马懿浅析司马懿的人性之忍摘要司马懿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也是在三国演义中笑到最后之人之所以司马懿能笑到最后不仅仅与其卓越才干智勇双全处事谨慎的性格特点有关...

《跟司马懿学管理》1——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

向司马懿学管理1无悔的选择是好选择画外音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关键的时候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然而在当下很多人在为不知道如何做选择而焦虑甚至痛苦那么选择有...

司马懿教育孩子的方法

司马懿教育孩子的方法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成功是子女教育的成功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失败是子女教育的失败司马懿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一母爱教育培养孩子的性格司马懿在孩子小的时候重点让夫人张春华教育孩子张春华在性格上果断坚韧勇...

《向司马懿学管理1——无悔的是好选择》

向司马懿学管理1无悔的是好选择画外音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关键的时候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然而在当下很多人在为不知道如何做选择而焦虑甚至痛苦那么选择有规律...

奇才司马懿的智慧

司马懿智慧奇才司马懿河南省温县人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尽管三国演义尊刘抑曹神化诸葛但仍然掩不住司马作为诸葛主要对手的光芒否则诸葛亮的对手不堪一击何谈诸葛亮之神机妙算司马懿的生平事迹集中载于晋书宣帝本纪散见于晋书三...

测一测你是三国杀中的哪个人物——我居然是司马懿。。好吧,我是 ……

测一测你是三国杀中的哪个人物我居然是司马懿好吧我是1比起循规蹈矩但有理可据的常规工作你更喜欢去做些含有风险性但收益可观的创造性活动A是跳转至第2题B否跳转至第3题2当你对一个约会觉得放心时你偏向谈论A未来关于改...

三国人物司马懿

司马懿司马懿是三国演义里头罕见的长寿者他活了73岁他到40岁的时候才当上曹操的主簿其实司马懿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有才学很有才干远近闻名曹操那个时候早就听说这个人很有才干就派人去找他要他出来做官司马懿拒绝了为什么拒绝...

百家讲坛司马懿学管理语录

跟司马懿学管理百家讲坛语录1比字两把刀伤人又伤己2皮裤套絮了棉花的裤子一准有原故3西方人没谱儿就找心理医生中国人没谱儿就找算命的4以往的人是饿死的如今的人是吃死的5舆论要刊发不可以出气也不可以排泄6高调做工不张...

励志名言

励志名言1我之所以能是因为我相信能2拼一个春夏秋冬换一生无怨无悔3让刻苦成为习惯用汗水浇灌未来4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5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6忘记失败的疼苦铭记失败的原因7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

司马懿的名言(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