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史书评

时间:2024.4.20

浅谈日本战国政治制度

——《日本战国史》书评

都知道中国有个战国时代,也都知道中国的战国时代是从春秋时代而来,我们的近邻日本同样也有战国时代,尽管日本的战国时代不能与我们的战国时代同日而语。当今的中国,一定要对我们中国的近邻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不可不洞察其历史,而战国这段历史,正是日本历史长河中的恢弘一笔。

通过阅读《日本战国史》(陈杰 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12-01),一窥到日本的战国时代是个什么样的历史镜像。陈杰将日本这段起伏跌宕的时代完好详细地展现给我们,并且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的顺序将这段历史复述,写的有评有据,从“风起云涌”,到“信长之野望”,再到“三个恶人”,最后到“中国之雄”,生动形象的再现英雄辈出、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战国岁月,在我们感伤缅怀英雄的同时,更应取其精华,深究其内在的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对日本这个民族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和体会。

在这里,我不想简单的叙述书中的历史记载,而是选择战国这段历史里面的某一特质——政治制度,来阐述一下我对这本书和对这段历史的看法。

一般所说的日本战国时代,起于1467年的应仁之乱,至于结束时间,一般认为在1573年室町幕府结束。在这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乱世中,日本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社会结构、文化精神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日本的方方面面都遗留着战国时代的影子。在战国这个乱世中,有过“桶狭间夜袭”、“严岛合战”那样惊心动魄的谋略交锋,出现过清水宗治、浅井长政那样凄婉壮丽的悲剧英雄,也留下了安土城、大坂城那样豪华绮丽的历史遗迹。整个战国时代,塑造了日本民族的文化和性格。

日本战国时期对日本整个历史的影响可以说是极大的,乱世中形成怎么样的政治制度,值得我们去深究。通过阅读《日本战国史》这本书,不是单单了解历史本身,虽然书中作者按照各个势力集团的兴衰次序一一道来,但我要透过历史的尘埃,详细分析一下这个战乱纷飞时代的政治制度问题。

一.城市的兴起

室町时代后期,随着农民起义和庄园崩溃,农民对封建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得到松弛,工商业经济获得了较大的自由发展,15、16世纪,工商业城市开始兴起。

这些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类似西欧中世纪城市那样的自治城市。从政治上看,这些城市拥有自己的武装,有自己的行政设施。他们都享有守护和领主不入权,排除了国家以及领主势力对城市内部事务的干涉。他们拥有独立的行政机构,和独立的检查和司法权力,建有独立的司法机构。

另一类城市称为“城下町”。“町”在这里就是“市”的意思,城是封建领主的驻地,“城下町”就是他们在城附近设立的市集。各地的大小封建主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为了吸引人口,增加财政收入,纷纷在自己的领地内建立了这一类城市。城下町数量特别之多,规模大小不一,他们虽然没有政治自主权,但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正是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经济力量,市民阶级的力量迅速增长。而城市的崛起为政治制度的逐渐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封建制度模式

日本的封建王朝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暂,近几百年的时间,发生了巨大的政治转变。

从经济结构看,日本封建庄园主要分属三个系统:一是皇室和朝廷公卿所谓的公家系统庄园;二是寺院神社所领有的庄园;三是以幕府将军为首的武家系统领有庄园,这是领主势力最强的一股,类似于西欧大大小小的封建主。

从政治结构上看,政治制度上采取双头制即“天皇与将军”。日本虽是君主制,却与中国的君主专制大有不同。全国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是天皇,中国的君主制中的君主是作为一个人参与政治,天皇制中的天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则作为神统治日本。天皇是公家首领,其家臣为贵族血统的公卿。也正是因为双头制,促使在幕府末年的时候各地大名以天皇的名义推翻落后的幕府体制,即明治维新。日本跨入现代化。同期的中国因为中央过于集权,导致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后,革命派全然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导致现在中国青年的迷失与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这种政治制度的差距可以说是中日如今文化差距的根本原因之一。

对于官职与役职,将军为武家首领,是全国政权的实际掌控者,掌管地方大名和诸势力,掌握全天下的军事经济文化。大名为各地的地方官,各有役职,如幕府管领、关东管领、奥州探提、羽州探提、萨摩守卫、伊贺守卫等。

双头制的好处是天皇可以不必对政治上的失败负责,即可“万世一系”,保证皇族的血统传承,日本人对天皇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感自来自于此。战国是个下克上的时代,不过谁也不敢挑战天皇权威。霸业的创始者织田信长、继任者丰臣秀吉、再到后来乱世的终结者德川家康都对天皇毕恭毕敬。乱世的风云儿三好庆次、松永久秀也不敢拿天皇开玩笑。各地大名如“军神”上杉谦信、“战将”今川义元都恭恭敬敬地需抬出天皇的旗子“上洛”,即“进京”,与中国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很相似,可想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

从附庸结构上看,家臣制度是层层效忠的。家臣只对自己主上负责:家臣的家臣不是家臣,主人只能管理自己的家臣。这和西欧时期“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极为相似。家臣数量的多少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定。家臣之首为家老。家臣有两种,分为谱代家臣与外样家臣。谱代家臣就是指数代侍奉同一个领主家族的家臣,这样的家臣一般更为忠诚,也更为自己的主子所信赖和重用。与其对应的称“外样”,指新近依附的家臣,或者是屈从于大领主的地方豪族。无论是织田信长,还是丰臣秀吉,或德川家康,家臣在他们面临危机的时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或献身救主,或起义叛变,或销声匿迹,影响着战国时期的历史风云变幻。

三政权和法律结构(总结)

由于纷乱的战国时代使得日本政治结构日益分散,这几百年的此起彼伏,各大势力的兴衰无长,堪比中国的五代十国历史时期,政权统治也表现出多元模式。公家与武家作为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二重政权长期并存,强大的寺院、神社势力也介于其间,地方上还有大大小小的所谓“国”。导致一元化的集权统治无法或难以维持,统一的政府和权力难觅踪影,各种法律并存,司法权严重分立——朝廷法、国衡法、幕府法、大名法、寺社法、分国法等,令百姓无所适从。在书中,作者从各大家族的崛起、兴盛再到衰落的过程,谁掌权谁就掌握着全国的政权和法律体系,统治集团的频繁更替让这个错乱的时代变得漂浮不定,直到最后的“吃日本战国麦子的人”——德川家康的当权,让战国的政治制度逐渐趋于稳定和统一。

天下大事,历来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这个几百年来的战国时代,日本这一民族的多元化、个性化、矛盾化的特点得以体现,一系列政权的更替,让政治制度激荡起伏,对后来的日本明治维新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通读《日本战国史》,带着对日本战国历史的兴趣,带着对日本民族了解的渴望,带着对日本政治制度的摸索分析,心中逐渐有了新的轮廓和印象。好个风云变化的战国,好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好个复杂迭起的政治制度,好一本《日本战国史》,扩展了我的视野,增广了我对日本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篇:日本战国史(断代)


日本战国史一(断代) 孙子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对于历来以久的老对手日本族,国人知之甚少,相对于对方,日本却对中国进行了几百年不间断的研究。 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它所发生的一切历史事件充满了贪婪和阴谋,争权与背叛,血腥的屠杀。里面有英勇的士兵,宏大的战役,卓越的天才,以及卑贱平民的发迹等,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一段眩目的历史,这一段历史至今仍然影响着这个岛国。

日本战国,一般是指从 应仁之乱(1467)到德川幕府建立(1603)这一百三十-余年的断代史。不过严格说来,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大约百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日本战国一词出自甲斐大名武田信玄(1521-1573)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头就记著“天下战国之上”。换言之,生处在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的人们,当时已有“如今是战国之世”的认知了。在这个时代,由于剧烈的政治军事斗争导致传统的贵族政治放权及依靠部属,也间接的导致其政治格局的最终土崩瓦解,土豪平民甚至浪人成为多国大名乃至于“天下人”都成为可能。另外此时日本与欧洲人之间的贸易交流逐渐开.基督教和火枪的引进改变了传统的冷兵器时代以骑兵为王的战争局面。

以织田信长为首的各国大名逐渐摆脱以往的兵农合一制度,改采以现金雇庸浪人为职业军人。这样产生了很多不事生产以作战为职业的武士阶层,他们的效忠来自于大名诸侯的封赏。以职业军人为主体的军队作战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早期各诸侯的国人土豪联合体制也越演越烈。

乱世英雄 起四方

“一个不断进行战争的年代”,欧洲人用这句话来形容这段时期。这

日本战国史断代

个时期社会秩序已经荡然无存,武力成为权威的唯一来源。各地领主互相发动旨在消灭敌人的战争,在逐渐的混战中,各地先后显示出统一的趋势。

武田家逐渐将势力渗透到信浓地区并向前发展,直到遇到强劲的对手上杉家。织田家在桶狭间突然一战成名,由此走向非常顺利的大道,直到本能寺事变。北条以坚固的城池夸耀当时,并逐渐控制了关东地区。毛利家起于安云郡,长宗我部和伊达家,南部家,岛津家,大友家亦表现不俗。

应仁之乱后,各藩国守护割据一方,并逐渐形成各地的大名。他们在自己的领地里拥有经济,军事等大权,拥有只听命于自己的军队,这样的制度必然导致具有优秀才能的野心家的崛起。他们有力量时他们可以自己的威望聚拢各地豪族并形成强大的联合势力。而他们衰弱时也往往就被人取而代之。

(大名--上古時好像是指拥有大片田地的田主,南北朝時代以后,大名就是指那些原本的守護的豪族或守護代。之后江戶時代的大名就是指有一万石領地以上有义务直接对将军家效劳的豪族。至第三代將軍家光時,約有二百六十至七十個大名家。按對將军家的親疏程度,分為親藩、譜代、外樣。按領國、居城的規模,分為國主、準國主、城主、城主格、無城。按俸給分為十萬石以上、五萬石以上、一期萬石以上。)

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人民的生活最为痛苦,不仅要担负杂劳役和兵役,而且要面对多如牛毛的盗贼和野武士的侵扰,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为了生存自保,一些平民组成地方势力团体以对抗来自外部的威胁,或反对本地大名的重税,也准备随时支持能给本地带来和平的强大势力,其中以越中等地的一向一揆最为骁勇善战。而当地大名诸侯意识到以自己的武力不足以扑灭一向一揆时,就转而加入并利用一向众门徒,其中有的大名甚至剃度来达到拉拢的目的。最为有名的是战国最负盛名的诸侯武田信玄,为了达到拉拢宿敌上杉领地的一向门徒的好感而剃度出家,大名大友也同样剃度过。

关于当时日本战国时代的最下层足轻,也就是我们了解的步兵,在短时间的征战中,他们自己解决食物问题,称为“手弁当原则”,只有长时间的合战才由大名诸侯派发粮草。《杂兵物语》记载,一名足轻一天的口粮是:水1升、米6合、盐1勺、味噌2勺;而《笼城守御之卷》中又记载,笼城也就是围困敌人城池期间一名足轻一天的口粮是:水1升、米4.5合、盐1勺、味噌2勺。战国时代还没有一日三餐的习惯 ,一般只

吃2顿 。他们的伙食也相当的差,一般是些麦、粟、稗、芋等粗粮。武士的则相对好些,可能是糙米和蔬菜一起煮出的菜饭,运气好的话能吃上白米。中国有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日本也不例外,通常在战争中最先行动的就是小荷托队。他们把粮食分给士兵,士兵则将其挂在腰间,称为腰兵粮,里面通常是煮熟晒干的干饭,炒米、山芋和味噌等等。它的吃法据说是由水煮加些盐就可以吃了。如果战场阴雨或缺乏足够的煮用具也会导致很麻烦的问题,战场士兵因为吃没煮熟的饭团而生病导致战力下降。它有个原则就是保证能尽量缩短吃饭时间,以应付战场突发的情况。但如果粮草不够的话那就只有吃野草啃树皮。曾经有个战国著名武将细川幽斋(藤孝)日记里说:桑果的味道很不错。想必连将领都不得已吃果实充饥,那么就不用说一般的士兵了,粮草的短缺成为当时很普遍的问题。

关于军队里占多数的足轻兵种的介绍

足轻通常在军队组成部分数量最多,装备也很差,由于日本是资源匮乏的国家,金属的产量很少或不足以装备数量众多的军队,众多足轻的装备以削尖的长竹为武器。防具金属铠甲很少由诸侯大名分发,除非自己随身携带,一般步卒防具是竹制的或是构造简单的轻甲。这也表明当时诸侯对足轻的伤亡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但是随着足轻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其低成本使得很多大名愿意装备更多的这种低级步兵。

足轻的盔甲被称为御贷具足(意为借来的盔甲),构造简单,只是胴(护身铠甲)与草摺(裙),加上叫做阵笠(战盔)的简单头盔。几乎所有的御贷具足上都有大名的家纹(徽记),印在胴的前方。有时足轻还会携带另一件印有家纹的物品:飘扬在盔甲后方的指物(旗),可用于辨识身份。

装备的低下导致日本军队在后来朝鲜半岛与大明朝部队进行军事作战时付出很大代价。日本步兵竹制的防具和轻甲使得明军的金属武器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例如朝鲜半岛碧蹄馆中日遭遇战,日军以数万军队始终不能围歼明朝三千先锋骑兵。反而对自身造成极大

的伤亡。装备就起了很大作用,据说当时奏报朝廷的章文就称:"时敌围数重,臣几困,甲被数箭.军士死战得脱" 而往往明军很容易就击毙日军士兵,相反日军则费很大力气.。虽然日本武士(武士在军队里只占少数,大部分是征召的农民)的太刀很有杀伤力,但是明军几乎都是铁制铠甲,甚至着棉甲.。普通足轻的或许带有金属尖头的长矛实在很难造成杀伤力。

为了达到征召的数量和拉拢足轻的奋战,很多大名诸侯都默许军队在敌人领地内进行掳掠,在当时以“乱捕”来称呼这样的行为。在日本战史最为乐道的第四次川中岛之战,上杉谦信的部队就曾对附近的村庄进行劫掠式的补充给养。换句话说为了保证军队的物资供应对附近的民众进行强行征取。《太阁记》中就有过这样的记载,“天正5年10月30日,山中鹿介在夜袭三保关之间就对手下的士卒讲:‘参加这场战役的,都是我鹿介的兄弟,攻下的土地也都是你们的,凡是诸位看中的东西尽可以随便拿取,直至天明。’一般来说足轻很难获得封赏,除非是关键或很高的战功。而封赏主要是以首级来换取赏金,获取敌军首级的身份越高则赏赐越厚, 所以战场上为了抢取敌军将领的首级常常出现混乱的争斗和武斗局面.

足轻部队缺乏足够的训练,而且很容易溃散,主要由农民和下等人充当,他们没有信仰,作战也缺乏效忠的对象,他们很容易逃跑或参加敌人的部队.。日本战国最为传奇式的人物丰臣秀吉就曾经是一名足轻.,他的父亲也是,据说他成为织田信长的杂务兵时,曾在冬天怀抱鞋子以保持温度。织田信长也心知肚明,最后提拔了他。由于他本人的出身卑微,足轻部队对其有来自本身的好感。

武士阶层则不同,他们的装备要豪华的多。需要介绍的是一般武士通常佩带2把刀,长的为太刀,短的刀为肋差.,既用来搏斗也用来战败剖腹。他们往往组成军队的主力并具有一定的格斗技巧,并以奋勇的作战精神为荣。对于他们,大名诸侯通常是支付现金薪水的。

对于当时的骑兵部队,日本并没有广阔的草地畜养大批的马群,也没有很广阔的平原地区以适合大规模的骑兵团作战。对于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模式的国家,日本人骑兵的规模和作战力也远远不能与当时的中国边疆的少数族人相提并论。(据考证日本的马并不够高,很难想象矮马可以骑着进行作战)他们更注重骑兵的冲击力,配备长枪或战刀,由于单手挥舞战刀还需要一定的骑术,所以短时期内并不能组成数量规模较大的骑兵部队。由于作战冲击的对象大多是敌国的农民组成的足轻部队,所以骑兵的冲击作战无往不胜。

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其预见高于所处时代的风云人物,他英明,富有远见和野心,敢于肆无忌惮的使用武力。他的一生成为当时日本社会政治军事斗争的一个缩影,极大的影响了日本这段历史发展的进程。

织田家属于尾张藩国的大名之一,可能以前是藩国有力的家臣。据说织田家来自越前国的织田氏,曾担任神社之职。织田氏后人迁移繁衍至尾张,出仕于当地大名,成为当地的地侍。尤其是信长父亲信秀作为当时尾张斯波氏的重要军事将领,成为权倾一时的人物。尾张藩国其他大名势力也逐渐被织田家所取代。

(b地侍又名地士、或国侍,即日本中世時期的土豪武士。他們并非都是任职于幕府的武士,而是在乡土当地拥有势力的武士。镰仓末期,随着幕府权力的衰退,他們便在乡村掌握着支配權,并逐渐走向小领主化,最后成为战国大名、或为其家臣、或为乡士,这样的现象一直延续至江戶时代。)

信长于1534年7月2日出生于尾张国那古野城(今名古屋市,另有一说是胜幡城),幼名为吉法师。母为信秀正室土田御前,在他出生时,织田家已经是一个很有权势的家族。他本人是第三子。因为哥哥是庶出,信长成为当然的继承人选。其家族通过与当地传统豪族的联姻,在当地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力。童年时代他自然是一个贵公子,接受的教育是上层的传统智术,茶道和武术教育,侧重于格斗技巧。如果试图找到他与众不同之处的话 .他少年时就曾带人到清洲织田家进行间谍破坏活动,而此时他的父亲在表面上是臣服清洲织田家的.。当时织田家分成几个支派,互相有点亲缘关系,但是各有各的地盘。 从后来的史书所记载织田信长具有开明的创造性眼光以及富有机智勇敢的故事。包括机智的赢得未来岳父斋藤道三的嘉许,我们本着极其谨慎的态度不能对当时富田圣德寺谈话妄加猜测。但是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双方达成谅解并结成牢固的军事援助同盟。天文18年,公元1549年,尾美浓的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双方展开了停战谈判。为了缓和敌对关系,美浓大名斋腾道三将女儿归蝶许配给尾张的浪荡子,这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婚姻。归蝶嫁入织田家后,斋腾又约了女婿见面,这场见面似乎为织田信长本人的霸业增添了浓重的预兆色彩,双方在富田圣德寺相见。据说道三为女婿的端庄和礼仪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所折服。事后家臣言谈此事,对其女婿大加赞赏:“「呜呼!我儿只配为上总介(信长)拉马为奴矣!” 此后,由于岳父军事势力的支持,织田信长在尾张 获得了稳固的地位。 年少的信长贵公子与历史上描写的传统贵公子也并无不同,行为放浪,衣杉古怪。他经常身着奇怪的服装,目中无人的横冲直撞,并没有表现出谦逊的姿态以招揽人心,并且喜欢欧洲传教士带来的南蛮物品,特别是种子岛传来的火枪十分感兴趣。他的母亲包括很多有力的家臣如柴田胜家等都明确表示不支持只田信长继承父亲的事业。时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纨绔子弟 称其为“尾张的大傻瓜”。只有少数人对其有坚定的信心,他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要求更换继承人的呼声此起彼伏,但是信秀不为所动。在1552年,织田信秀

因中风去世,他的一生都在为自己家族的生存而奋战,常年的操劳和忧虑使得他过早的撒手人寰。在出席父亲的葬礼上,信长身穿异服姗姗来迟,走到父亲的灵位前,抓起一把香向牌位一扔,掉头就走。在少主继位,决定未来走向的家族生存时刻,家臣们对少主的不庄重和傲慢的姿态大为不满。信长的老师,平手政秀对于自己的这位学生更是难堪不已,留下劝谏的文书自杀。

后来信长在其父亲的葬礼上荒唐的表现使家臣团大为不满,柴田等许多人当场就表示请信长的弟弟主持葬礼并接管织田家的家业,许多家臣结成反对信长的联盟。信长在未来赖以统治的家臣团因此发生了分裂,很多家臣转而支持信长的弟弟并造成后来的尾张内战。信长这种无视一切人性的跋扈性格也为以后的败亡埋下伏笔。

美浓巨变

织田信长的继任能力引起其家臣广泛的质疑。弘治元年,公元1555年,美浓国爆发了战乱。美浓大名道三宣布由其子孙四郎继承家督位置,对这一安排不满的长子斋腾义龙立刻召集万余大军讨伐并斩杀孙四郎,道三得知后仓促之间以三千军队在鹫山布防,并招女婿织田信长前来助战。弘治二年,1556年4月,斋藤道三写下遗书,「旧之恶果今报矣,明日之战将五体不全,战死或不是错误,或许有我最後的住处,但在哪里?」,且让国状中写道「美浓一国现由织田上总介所有,信长得此让状,必需遣兵渡此」,道三与其子大战于大良川,由于兵力悬殊,其军队迅速溃败,虽然织田信长得讯后立刻亲自引军救援,但是时间紧迫加之道路被泥石流所阻,未能赶到现场。道三首级被义龙方大将小牧道家讨取。斋藤道三享年63岁,葬於长良福光寺旁的首塚。

信长平定国内的“稻生合战”

随着其岳父的突然倒台。1556年8月,信长也终于迎来了严峻的考验,顾虑信长的岳父插手尾张事务的家臣和豪族终于公开举兵支持其弟。当时织田众臣分为两派,支持信长的有织田胜左卫门、织田造酒丞清正、佐久间大学盛重、森左卫门可成、佐佐孙介等;而家老林佐渡守秀贞、猛将柴田权六胜家、林美作守、津津木藏人、桥本十藏、角田新五、佐佐内藏助成政等三分之二的家臣却支持信行。道三战死的当年八月,织田信行召集以那古野城主林秀贞为首的支持者,悍然掀起了反旗。织田信行为了这个时刻准备很久,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叛乱。双方爆发了所谓的内战,日本史书上记载为“稻生合战”。

织田信行的叛军主要由林秀贞和柴田胜家负责指挥,在集结四千军队后直接进攻清洲城并陆续攻破春日井、守山等要隘。对于织田家由来以久的分裂,使得内战的爆发似乎人人皆知,织田信长召集了支持他的部队约六七百人,双方在清洲城东、庄内川附近的稻生地方相遇,这里筑有为了躲避洪水而修建的名冢砦,由于连日大雨使得河川泛滥,切断了名冢砦与清洲城的联系,而信行军抢先占领了名冢砦附近的稻生原,使其更陷于孤立状态。

信长的部队在庄内川以西的平城集结,为了救援名冢砦,对敌人发起了进攻。佐佐孙介所部一百二十人作为先锋,首先突击柴田胜家的本阵,遭遇将近三倍于己的伏兵阻击,孙介战死。初战不利,信长被迫退往名冢砦,第二个倒下的,是殿后的山田治部左卫门。 时人的笔记中这样描述:“在遭遇到令人难以想象的打击后,上总介大人(信长)被织田胜左卫门、织田造酒丞架在中间。森三左卫门随后带领四十个御中众手持着长刀护卫,匆忙向名冢砦退却……” 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荒子城的前田家,一个当地的豪族率领着由武士和大部分农民组成的近六百人的部队前来支援。织田信长纠合军队猛烈进攻驻扎稻生村作为叛军主力的柴田军,据说由于本人的鼓舞使得己方士气高涨而击溃了柴田军,柴田军的溃败是决定性的,其余各部叛军在得到消息后纷纷溃逃,林美作守本人战死,织田信行

也只得退往居城末森。

信长乘胜进军,很快包围了末森城,在兄弟双方的生母土田夫人一再求情下,信长终于答应饶恕同胞兄弟,于是信行开城投降。此后,出乎众人意料之外,性格一向凶暴的信长,竟然饶恕了所有跟随信行谋叛的家臣。当林秀贞和柴田胜家前来请死时,信长走上去提了提胜家的腰带,拍着他的肩膀说:“权六,一副死相的,这还是你吗?!”这一举动使两人如释重负,同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信行的叛军出人意料的被彻底击败了,并随同大伙一起缴械投降,但是他显然是极不情愿的,信长破例的原谅了这次反叛行为,因为许多家臣和本地豪族采取了观望的态度,信长本人的支持势力又太过虚弱。 第二年(1557年)十一月,织田信行可能联结上四郡守护代织田信安,再度谋划起事。可惜这一次,没有那么多人肯跟随他了,柴田胜家出首告发了信行的阴谋(另一说是因为信行宠信家臣津津木藏人,津津木为人骄横无礼,胜家难以自处,遂投奔信长,信行的阴谋因此败露,此说不近情理,柴田无论其个人还是家族所部都是信行赖以依靠的主力,信行不可能不善待柴田胜家本人。此说可以判定为假)。 信长对国内势力的平定 采取了许多将领用过的血腥手段,谋杀了可能再次叛乱的弟弟。据日本史料记载,信长瞒过母亲土田夫人,假装患病,秘密把信行骗到清洲城中杀害。 尾张藩国的统一

据说织田信长的父亲只是织田信友旗下三奉行的其中之一,而下四郡掌握在系出同门的尾张守护代织田信友手中,傀儡守护斯波氏已经沦落到可以随时被消灭的地步,由于双方都是傀儡守护斯波氏的家臣,在斗争中标榜正义时还需要利用下斯波氏,它才得于继续存在一些时期。各地守护的权力从来都是由当地大小武士集团联合支撑起来。

织田信友对迅速壮大的同门织田信长感到恐惧,令信长愤怒的是织田信友一直支持自己的弟弟与自己作对。织田信长继任家督后成功扫平其弟的叛乱所表现出来的英

勇和谋略得到下层足轻和上层豪族的信任和拥护,许多本地豪族都向信长本人表示臣服,其叔父(守山城主)织田信广也宣布支持这个起初他并不看好的侄子。而傀儡守护斯波义统也不例外,向信长提供很多重要的情报包括信友对信长本人的谋杀计划,处于下风的织田信友派人刺杀了这位名义上的主君,斯波义银与其弟毛利秀頼、津川义冬等斯波一族则逃往信长之处寻求保护,这给了织田信长起兵讨伐很好的借口,信长公开宣布织田信友谋杀主君斯波的罪名,强大的织田信长已经不需要亲自出马,指派叔父进攻信友的居城清洲城。织田信友战败被迫自杀,于是尾张下4郡的守护代清洲织田家灭亡,织田家庶家的信长成为织田家的首领。

织田信长势力迅速壮大和下四郡织田信友的灭亡使的上四郡守护代织田信安感到害怕,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信长与同族犬山城主织田信清等,与清洲织田家的宿敌织田一门宗家的上四郡守护代织田信安方大战,史称浮野之战.。织田信安战败,遭到放逐。而被立为新傀儡守护斯波义银也随着上下四郡织田2宗门的灭亡失去了利用的价值,据说织田信长指责傀儡守护斯波义银参与了一场针对自己的政变阴谋,出于家臣身份的考虑将其放逐到其宗主足利家所在的京都.。1559年,信长实现了其父梦想未完成的事业,尾张的统一。

三河 松平与织田家的纷争

三河藩国位于尾张的东南,骏河的西边。三河藩国土豪林立,互不统属。以后统一日本的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13岁就继任家督并据有安祥城,只据有西三河的一小块领地。同样怀有野心的其叔父松平信定得到三河大多数豪族和武士集团的支持,清康出其不意的击败其叔父的军队,并陆续攻占山中和冈崎城,其叔父被迫表示臣服。清康将居城迁往冈崎城后向三河东部发展,以强力手腕打击不服从的豪族和同门的反抗势力。东三河牧野家和原三河守护户田家以织田家为后援,出兵与清康战均遭击溃,被迫表示臣服。年仅

19岁的清康,在继任家督之后5年正式制压了三河一整国的反抗势力,将织田家势力完全赶出三河。享禄二年(1529),清康攻陷了今川氏窥视三河藩国的前进基地吉田城,大破今川军。东三河的豪族纷纷叛离今川,倒向松平氏的伞下,总数达到50家之多,松平氏在三河国内的独尊地位,由是底定。很快,清康将目光投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尾张藩国上。对三河怀有野心的织田家和今川氏不得不由进攻转入防御。 此时的松平清康可谓意气风发,壮怀激烈。

同年,清康率领叔父信定等势力攻下织田方的品野城,并把他赏赐给信定。当时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出兵与清康战于边境,清康率三河军迅速击溃织田军,进围信秀居城清洲城,在1535年底在尾张守山和信秀对阵中的清康遭到家臣阿部弥七郎的误杀,人称“守山之崩”。“如果活到三十岁当可取得天下”这是后人对他的评价。“这来自于家臣团的评论难免有溢美之词。

织田军对进围的三河军展开追击,而失去指挥的三河各豪族军顿时全面溃退,各豪族军队纷纷叛变,清康的独子松平广忠(10岁,德川家康之父)从居城冈崎城亡命流落至伊势,清康一手统一的三河至此完全大乱。史家称清康误斩事件为“守山崩溃”。清康死时年仅25岁。

三河松平家由此走向衰落,辗转各地,并一再遭受家臣的背叛。织田军大举反攻,围住其居城冈崎7天7夜。至此松平家失去清康后的软弱被表现的一览无余,年仅10岁的当主广忠,无力驾驭各势力,原本聚集在松平家的各豪族势力作鸟兽散。而以后接连兴起的今川,武田,织田也不免同此下场。犹如耀眼的流星划过,虽然美丽却很短暂。。

织田信秀趁势深入到三河腹地,此时的松平家被迫向东边的今川家求援。今川家实力雄厚兼有两个藩国,对西边事务一直密切关注的今川家在得到求援借口后迅速出兵三河,1542年,松平今川联军与出西三河安祥城的织田军遭遇于小豆坂,史称第一次小豆战。 织田与今川家争夺三河的两次小豆坂合战

织田军军势自安祥城出动,渡过矢引川,通过现在新干线东海道线冈崎町附近地域,向马头原方向东进。而今川、松平军也从生田原向西运动,两军迎面在小豆坂相遇。随即开始激烈的战斗,正面一进一退的攻防战持续了数刻时间,长驱而来的织田军人数少的短处开始体现,渐渐不支向盗木方向败退。 呈现败势的织田军,其后队眼看就要陷入崩溃的境地。就在这时,织田信秀的弟弟孙三郎信光、侧近织田造酒丞信房、下方弥三郎贞清(匡范)、中野又兵卫一安(忠利)、冈田助右卫门重善(直教)以及佐佐(木)孙助胜通、佐佐(木)隼人正政次(胜重)兄弟这七名年轻武士,持枪跃出,担当起殿后的重任,他们大声呼喝,率先奋战今川前锋,他们的带动下,织田军重新整队,力战敌军。战局发生了奇迹般的逆转,织田军一举击败今川、松平势,迫使敌人全军溃逃。

第一次小豆坂合战,凭借七武士的奋战,织田军反败为胜,重挫了今川军的西进意图,对于希望依靠今川势力来夺回安祥城的三河松平氏,也是一记重创。 织田信秀大张七武士的勇名,称之为“小豆坂七本枪”,后来的“蟹江七本枪”“贱岳七本枪”“上田七本枪”“八滨七本枪”等等,就是对这一称号的模仿。现在,小豆坂附近,丘陵之上,仍然立有古战场的石碑,七本枪武士战后洗刷枪刃上的鲜血的池子也还留有遗迹,不远处,耸立着一棵松树,据说就是当年七本枪武士靠枪之所--“枪立之松”。

紧接着又发生了第二次小豆坂合战。织田家意欲一举吞并三河藩国,这与抱有同样目地的今川家形成激烈的矛盾。织田信秀于天文十六年再次率军进攻三河的松平氏。松平氏不得不为了家族的安危向今川家求援。今川家当主提出条件必须送叫人质才肯出兵,(今川实力可见一斑)广忠只得将竹千代由当地的豪族田原城主户田康光送往骏府。谁料康光起了异心,反将人质送往织田家。今川家勃然大怒,于天文十七年(1548)三月,再次大举出动,总大将为今川义元的军师、东海智将太原雪斋和尚,部将有朝比奈泰能、冈部真幸等宿将。数千大军直逼西三河,于御油(现丰川市)、藤川(现冈崎市)布阵。

三月十九日未明时分,全军向上和田砦方向进击。织田信秀此时也已统率四千军队,在上和田砦布下军势。十九日未明织田军再次渡过矢作川,两军再次在小豆坂相遇。双方静静的对峙,等待对方的行动,织田军前锋织田信广(信秀的长子)终于按捺不住,开始向山坂道的制高点攀登,相对的,今川军前锋朝比奈泰秀队也向同一方向机动,两军的前锋部队树起旌旗,吹响号角,开始战斗。人喊马嘶,两军的战斗从一开始仿佛就是高潮,敌我方战线犬牙交错,很快就陷入了混战。今川军利用有利地势,逐渐占据上风,织田军勉强维持住队列,但仍然被向西击退达一公里之远。由于织田军的武勇和投入后备军,很快打退今川军,但在随后的追击中却遭遇今川军部将冈部真幸的伏击,织田军渐渐支撑不住,向后溃逃。织田信秀率本队向上和田砦败走,留下儿子织田信广驻守安祥城,自己率军退回尾张古渡城。今川军却没有攻下安祥,进军西三河,但一次战役的胜利却彻底改观了敌我态势,今川家夺取三河全境指日可待。

第二次小豆坂合战的次年,天文十八年(1549)三月六日,冈崎的松平广忠,突然离奇死去,据说也是为家臣所杀,他只活了二十四岁,比他有同样命运的父亲还要短暂。 今川家的兴起

今川家族兴起也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到今川义元时代达到了最高峰。在今川氏亲时代,尾张守护斯波氏,甲斐武田家和北条家族与今川家展开混战。今川军勾结甲斐豪族大井氏反叛,氏亲率2000余援助胜山城(今山梨县西八代郡)的大井,被甲斐的武田信虎击败。远江的豪族大河内贞纲勾结斯波氏趁此机会反叛。

1517年,氏亲为免两线作战,与武田的信虎达成和议。亲自率军向挂川城进发,在六月即占领挂川城,并向引马城发起攻击。引马城地势险要,环城而过的天龙川河水形成天然屏障,时值雨季,河水暴涨。氏亲以三百余艘船搭成浮桥发起强攻,并让坑工挖掘坑道阻绝城内的水源,八月引马城陷落,大河内贞纲自杀。由此远江藩国基本底定。

此战今川家威名大震,控制了骏,远两大藩国,尾三河的小豪族纷纷表示臣服。今川氏亲重修了挂川城,在滨名湖西岸修筑了宇津山城,在尾张藩国修筑了那古野城。 在内政方面,今川氏亲实施检地并发布了《今川假名目录》,标志着今川家族对藩国的控制力得到了强化。今川氏亲于1526年因中风去世,即位的是14岁的今川氏辉。 花仓之乱

今川氏辉由于本人的体弱多病,大多由其母亲寿桂尼进行统治。1535年,今川氏辉亲率大军与甲斐的武田信虎在甲骏交界的万泽口对峙,武田信虎勇猛善战,数次攻击得手。今川氏辉请求北条家出兵进攻甲斐东部,北条家派遣了大约3000余人配合作战。武田信虎同时也致书扇谷上杉朝兴进攻北条家居城小田原城,北条氏纲不得已抽回兵力与上杉朝兴交战。而今川与武田信虎相持不下,到了秋收季节各自撤军回国,对国内都声称自己打了胜仗。

1536年今川氏辉病死,也有人认为是被暗害而死。由于今川氏辉没有子嗣,继承的人选落到了2个人的身上。一个是花仓村遍照光院的玄广惠探,另一个是富士郡濑古善得寺的梅岳承芳。惠探为侧室福岛氏所生,承芳为正室寿桂尼所生。

双方的后台为了继承人选的问题展开了激战,福岛氏是今川家的重臣,实力雄厚。但梅岳承芳的军师一个神奇的和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用联姻的方式成功的拉拢了许多重臣,使得局势变的非常微妙。双方最终开始摊牌,福岛军集合攻击骏河,却遭到击溃。福岛军甚至勾结了武田军为外援。但是直到福岛军败走,武田军始终没有露面。武田信虎为了免去南边骏河的后顾之忧,集中兵力向北边的信浓发展,与梅岳承芳达成了和议,出卖了福岛军。

梅岳承芳决心斩草除根,拒绝了惠探请降,率大军陆续攻克福岛家族所占据的各个据点,惠探被迫在普门寺自杀。史称为花仓之乱的争夺战落下帷幕,梅岳承芳正式继承家督,并改名为今川义元。

蚕食三河藩国

由于甲斐地处山地,物产稀少,这使得甲斐的侵略性很强,而物产丰富的骏河藩国吸引了武田家的注意,双方一直处于交战状态,互有胜负。长期的战争状态使得甲斐精疲力尽,迫切需要达成和议,以集中兵力攻取容易攻取的藩国。今川和武田都意识到双方对峙除了消耗军事资源外不会取得任何实际战果,达成和议水到渠成。武田将注意力投向北面稻米之乡的信浓藩国,而今川将注意力投西面的三河和尾张藩国。

与此同时甲斐的巨变以子驱逐父的和平方式达成了家督的权力交接,武田家新家督武田信玄登上了历史舞台。

西面的三河藩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大小豪族牧野,西乡,奥平基本被今川家控制。而西三河为松平氏控制,但是却处于内乱的状态,这给了今川氏很好的机会插足三河藩国。西北的尾张藩国斯波氏却被下克上的织田家取代,织田信秀勇果善战,于1532年率豪族军队成功袭取那古野城。织田信秀野心勃勃,极力向四周发展。但是由于其分散了注意力,导致贪多嚼不烂,对四周各势力都处于交战状态。

在甲斐的继承问题上今川家支持了武田信玄的行为,并收留了武田信虎。这使得2方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方为了加强这种关系,还进行了政治联姻。2方的友好关系使的反武田的北条家不满。北条家开始向今川家进攻,与今川家在骏河东部展开了交战。

大战在际

1545年(天文十四年)北条氏康为骏河河东之地出兵与今川军对阵之际,关东管领-山内

上杉家当主上杉宪政,联合上杉朝定及关东公方足利晴氏,集结号称八万大军,包围仅有三千北条军驻守的河越城。通过甲斐新国主武田晴信(日后的“信玄”)的斡旋,氏康以放弃河东之地为条件与今川义元和解,从而得以回师关东。同年,北条家打败关东联军后,趁今川军攻入三河与织田家交战时出兵骏河河东之地,以期夺回河东之地。

作为同盟的今川家随即向武田家求援。武田信玄亲率大军作为后援来到前线支援今川军。三方对峙于骏河富士川东部,今川家重臣太原雪斋从中进行了斡旋,北条氏康与今川义元及武田晴信于善得寺会商,史称“善得寺三国会盟”。终以迎娶晴信之女(黄梅院)为嫡男氏政正室,及将其女(藏春院)嫁与义元嫡男氏真做为正室等条件,成立了“甲相骏三国同盟”。

三国同盟后,三家均免去了后顾之忧。北条专注于关东的蚕食,武田将注意力投向北面稻米之乡的信浓藩国,而今川将注意力投向西面的尾张藩国。经过多年的渗透和征服,此时基本控制了三河藩国,而尾张藩国的织田家因为小豆坂合战失利,势力完全被驱逐出三河。

鸣海城的山口左马介教继、山口九郎二郎父子在信长的叔父织田备后守死后也投靠了今川义元,并引今川军进入鸣海城,知多郡归属今川氏领下。山口教继又在爱知郡内筑笠寺砦,由今川方冈部元信、葛山长嘉、浅井小四郎、饭尾丰前守、三浦义就负责守备。继教将鸣海城交给儿子山口九郎二郎,自己驻留笠寺砦附近的中村乡砦。

尾张豪族都首鼠两端,与今川家暗通款曲。织田家已经渐渐处于了下风。到了信长时代今川家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织田家的尾张境内,织田家在尾张南部两郡的统治被今

川家严重的动摇了。因此信长采取积极行动,主动调动部队对尾张境内的今川氏诸城进行攻略。在这种情况下,东海道的霸主今川义元决定调集今川家的全部军事力量,对织田家的尾张进行攻略。 桶狭间之战

今川家族的兴盛达到了顶点。由于北面武田和东面北条的同盟,今川野心勃

勃,打算一路打上京都,控制幕府将军,号令群雄。而尾张织田家正好位于路过的第一站,今川义元为此付出的冒险代价使得自己也无法承受,直接导致了家族的灭亡。此时的松平元康(后来的德川家康)作为臣服今川家的豪族也独自率领一千余人为先锋。

今川义元调集了庞大的兵力(一说三万余,一说4万),而当时织田仅能动员3000到4000的兵力,实力相差及其悬殊。据说今川出征的时候25000余人,一路上各豪族军队纷纷加入,军队人数到达尾张境内时,人数遽增到40000余人。今川义元曾笑道,织田信长这个乡巴佬估计这辈子都没见过如此众多的军队。但是结局告诉我们决定胜利的主因往往不是你所占据的明显优势,不到最后1刻都要小心翼翼。

织田家面临的抉择要么投降,要么拼死一战。此时织田信长在召开的军事会议上也一言不发,只说到”命运就如同蒙上雾气的镜子,叫人看不真切啊。”结束军议。 信长此时也对局势持悲观态度。但是最终织田决定一战,在随后召集等待人马的有限时间内,织田在热天神宫祈祷胜利,并跳了为后人乐道的一支舞,“人间五十年,与天相比,不过渺小一物。看世事,梦幻似水。任人生一度,入灭随即当前。此即为菩提之种,懊恼之情,满怀于心胸。汝此刻即上京都,若见敦盛卿之首级……”可见织田信长本人英雄气度的镇定。随后织田信长率陆续赶来的大约1500余人到达桶峡间战场。与此同时守卫丸根、鹫津砦的织田军全部战死,而桶峡间的织田军先头部队大约300人向今川军本队大约5000人发起攻击,在伤亡百人后不得不撤退。今川义元得报后笑道,“就算天魔鬼神前来又能如何!”

一切都显的大势已去,但命运就是如此不可捉摸。此时,桶狭间一带突然下起了

大雨。织田信长抓住时机发动突袭,信长说道,“大家听好!敌人从昨天晚上开始,先是大

高运粮,后又经丸根、鹫津苦战,已是强弩之末。我军以逸待劳,岂有不胜之理!无须斩取

敌人的首级,敌人撤退我们就追杀。出发!”

由于今川上下的轻敌,本队大约5000人的连基本的放哨岗都没有,队伍散乱。

而桶峡间山路狭长,5000人的部队也无法展开。这给了突袭很好的机会。今川军在遭到突

袭后陷入混乱和崩溃状态,前卫部队很快败散。由于大雨造成路面泥泞,各队之间无法互相

支援。今川义元本人则往东海道方向逃跑,护卫部队越来越少。织田军紧追不舍,信长本人

亲自下马步战,敌我双方陷入混战。最终今川义元被斩,义元的首级被服部小平太春安、毛

利新介良胜两人合力讨取,同时战死的还有今川家的大将松井宗信等人。士兵们大叫,“义

元讨死了!”之后,织田军开始退出战场,并于当日晚回到清州城。

得知今川军总大将战死的消息后,鸣海城的冈部元信投降。大高城、沓悬城、池鲤鲋

城、鸭原城等处的今川军开始全面败退。

此战成为时代的标志,织田家由此迈出了武力统一天下的步伐。

更多相关推荐:
日本战国武将语录

只要别人做的事我绝不会跟着做对我自己所喜欢的女孩我绝对不告诉她说我喜欢她当我想哭的时候也绝不流泪当我该高兴的时候却不会高兴当我失意的时候我绝对不叹气我的人生绝对不盲从别人织田信长这句话听起来虽然的确很是有点装B...

6条日本名人名言

日本名人名言6条1一日貴一生空費内村鑑三一日一生一日珍贵如一生莫空耗时光内村鉴三一日一生内村鉴三UchimuraKanz1861年19xx年日本作家基督徒传教士以及明治时代及大正时代的无教会主义之创始人他超越近...

日本の名言

日本名言人信百倍自信手塚治虫相信别人更要一百倍地相信自己人生第一志望歩必第一志望道歩自分最良言渡辺和子人并不总能按第一志愿行走而且第一志愿并不一定对自己是最好的人間人間生一番大切頭良悪心良悪中村天風人作为人存在...

日本战国名将辞世诗句

明智光秀顺逆无二道大道贯心源五十五年梦醒时归一眠足利义辉梅雨如露亦如泪杜鹃载吾名至云尼子胜久决断渡都之路差之千里历经四方终归故乡毛利元就求得知己便如迟开的樱花尚存有昨日春天的花香无夜月入鹫山令吾名至云高处天野隆...

最快速简洁了解日本战国历史

一般认为日本战国史起于1467年应仁之乱应仁是日本天皇的年号相当于中国康熙乾隆之类的玩意儿这个应仁之乱就是日本两股武士集团之间发生了矛盾其中一边的老大是细川家另一边是山名家双方纠集了各自的阵营在京都当时日本的首...

从日本战国看人生哲理

从日本战国看人生哲理A09行政1班曹亚捷090901109首先为什么是从日本战国而不是从中国战史看人生哲理呢作为一名中国人想必每个人对我们的历史都有着明确清晰的认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争雄秦末乱世楚汉争霸谁与争...

日本战国武将绰号与称号一览表

日本战国武将绰号与称号一览表本多重次鬼作左波多野宗高丹波鬼保科正俊枪弹正北条氏康相模的狮子北条纲成地黄八幡赤井直正丹波的赤鬼柴田胜家破竹柴田池田辉政姬路宰相长野业正上州猛虎上州的黄斑长宗我部元亲姬和子土佐之能人...

细说日本战国の往事之应仁の乱

应仁之乱又称作应仁文明之乱发生在日本应仁元年1467年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室町幕府的统治之下我们的故事就从一场家督之争开始要说家督之争就要先说说室町幕府的结构当时日本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依然是天皇但是天皇并没有实权所有...

日本战国相关游戏

日本战国相关游戏信长之野望系列信长之野望是日本KOEI光荣株式会社公司发行的游戏软件是以日本战国时代作背景的战略游戏自19xx年推出至今已经历了13代产品在东亚一带有相当多的玩家群体钟情于此游戏目前已有信长之野...

日本战国三杰对日本国民性的影响

日本战国三杰对日本国民性的影响日本是个岛国历史上共经历过三个封建幕府政权镰仓室町和江户从整个日本史的维度和历史对国民整体性格的影响程度来看介于室町幕府和江户幕府中间时期的日本战国时代对日本的国民性格影响最大然而...

日本战国编年史

日本战国编年史西历年号事件公元1467应仁元1月18日应仁之乱爆发山名家的西军与细川家的东军大战都1467321468211月13日足利义视加入西军1469141471文明3本愿寺莲如在越前国设立吉崎道场147...

日本战国游戏 20xx

必须升职之后才可以招募浪人的哦猴子的话开始一段时间后会触发墨股筑城的剧情可以招到第一个手下蜂须贺小六之后宁宁会提示你去收猴子的弟弟秀长再之后是一代牛人竹中半兵卫也是有剧情的招募浪人的话需要去各个町转转看看民屋里...

日本战国名言(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