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于孝道的理解

时间:2024.4.13

浅析孔子的孝道观

——以《论语》为例

摘要:儒家文化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处于主导地位,孔子的孝道观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道德主流,但现今部分学者对其存在一些误解,本文通过《论语》关于“孝”的记载,系统阐述孔子孝道观的产生背景以及基本内涵,对孔子的孝道观进行初步探索,确定了它对后代孝道观的引导作用。

关键字:孝道观;孔子;论语

中华民族素来讲究礼仪,将“孝”作为追求人生完满的基本要素。孝道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随着文化的传承,历史的演变,俨然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一、 封建时期“孝”的产生

1、 政治需要

进入封建社会后,人类逐渐告别了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的提高极大改善物质生活水平。封建君主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继续享受骄奢淫逸的富足生活,统治者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稳定社会结构。由于家庭直接以血缘为纽带,天然的牢固性使其成为封建君主的首要选择。因此,封建社会大力倡导孝道有利于稳定家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然而,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动乱,出现了子杀父、臣弑君的混乱现象,危及君主的统治。“孝”源自于家庭,在这种伦常关系中,如果没有孝悌,没有上下尊卑,家庭失和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百家争鸣”,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许多不同关于治国的学术思想,虽然论述角度各不相同,但“孝悌”成为一种天然的共同点,如《管子·戒篇》:“孝弟者,仁之祖也。” 孔子论“孝”,也大都是围绕父子之伦,以家庭为起点推到“治世”,通过培育“君子”,从孝道入手灌输政治主张,使天下风气潜移默化地改变。春秋末年,孝道的思想已经逐渐成为了当时社会普遍流行的道德思想。而且,随着儒家文化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处于主导地位,以家庭为中心的“孝”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道德主流。

2、 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在政治上表现为王位和爵位的世袭,在经济上则表现为职业的继承,在文化表现为教育的继承。事实上,这种子承父业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国大陆企业中“接班”制度曾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更何况是在几千年前的封建社会。在古代,人分成三六九等,凡事都讲出生,家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因此宗法制度造就出来的就是“孝”。

二、 孝的基本内涵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思想由来已久,从当初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转向对宗神的崇拜,逐渐形成了孝的观念,这种思想到了孔子时代“孝”道已臻成熟。《论语》记载了大量孔子与弟子谈论“孝”的内容,是孔子的孝道思想较为系统的阐发。孔子在继承西周时期“孝”的观念的基础上,结合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给予孝道新的诠释,对“孝”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1、 养与敬

孔子沿袭传统的孝道观,认为“孝”就是要奉养父母。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养大,子女成人后应当不忘养育之恩,细心照料父母的生活起居,正所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时时将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记挂在心,极可能保证他们寿命,使其能安度晚年。

在物质上侍养父母很重要,但是孔子认为仍不够。他在《论语·为政》中提出了,“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所谓的孝,就是说能保证父母吃饱穿暖,无饥寒之虑就行了,当然这个固然重要,但这是连狗马都能做到的事。如果不诚心去敬爱父母,只是养活,这与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紧接着,孔子又对此作了更详细的陈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就是说要在父母面前保持愉悦的神色,但对于子女来说,是一件难事。他们大多不重视这一点,认为在衣食住行上满足父母需要就是尽孝了,很少考虑精神方面的问题。实际上,父母对子女的神色和态度,是最重视,也最易受到影响的。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子女将父母寄养在敬老院,常常忙于工作,对父母不理不睬,毫无关心可言。如果只是把父母当作家里的宠物,只是保证他们的物质生活,没有应有的亲情关爱,将父母置于孤单寂寞中,“孝”从何而来?我们所讲的孝敬,是对父母长辈的恭敬、敬爱和尊重,是对他们为子女辛劳一生的承认和尊重,是对他们曾给予社会历史的贡献的评价和认同,也是对他们人生价值的充分肯定。因此,孝不仅仅是指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还在于内心的诚敬,对父母怀有诚敬之心。 ①

2、 顺从与继志

孔子认为物质层面的“孝”是最低层次的孝道,它仅仅注重从经济上来奉养父母,满足其物质需求,而对于父母的精神生活缺乏足够的关注,不能体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孝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顺,孝顺。何谓顺,就是顺从,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无违”。

首先是政治上的无违,“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不冒犯长辈和上级。这样的无违,就是要“顺从”,所谓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

另一层面的无违就是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无论什么情况下,对父母都不能无礼,这是对父母在家庭中地位的坚决维护,并由此确立了强调父母权威和利益的价值取向。当然这里不是指盲目的维护父母的意见,事实上是指不违背孝敬父母的“礼”, 而并非是盲目顺从父母的全部意见。

孔子认为“无违”还包括继志,就要把父亲好的方面都继承下来,不能够改变。“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道”在这里表示的是善的、好的东西,并非父母全部的意志。当父亲还活着的时候要观察父亲的志向;当父亲去世时,就要考察他的行为;若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是做到孝了。古时候,许多所谓的孝子,对于父母的意志,是统统接受,认为凡是有一点点的怀疑都是不敬。其实这样的孝,只能说是愚孝,孔子是反对的。

3、 放心

孔子的孝,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让父母放心。用他的话来说,即“父母唯其疾之忧”,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不可抵御的疾病而发愁。也就是说做儿女的在一切方面都应让父母放心。这作为孝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只有子女有了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本事和能力、道德与品质,做父母的才能安心。

无论是孝养,孝敬,顺从还是继志,“孝”更深层的含义就是让父母放心,如《论语·里仁》记载:“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远游”指到远方拜师求学或谋求职位。说的是父母在世时,子女不应远离家乡。若不得已外出,也要安排好父母的生活,并要使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以免父母牵肠挂肚。孔子强调“游必有方”,出门在外要让父母知道子女的所②

③②③④⑤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2页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38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7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14页

在,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那才算是孝。

3、孝丧和祭祀

父母百年之后,作为孝子,有“致丧”、“守孝”的义务,并且,在以后还要不断进行祭祀,以尽孝心,称之为“追孝”。在孔子之前,对先人的祭祀,主要动因是灵魂不灭并能福祸于人,通过周全的祭祀活动,后代子孙就可以得到祖先赐福和庇佑。但孔子对此甚为不耻,他所倡导的祭祀注重的是情感培育和精神传承,而并非是为了得到庇佑,排除了行孝的功利主义动机。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子女生下来,需要三年的抚养,才能完全离开父母的怀抱,而守“三年之丧”正是为了报答父母三年的养育之恩,这样的孝行孝道都是源自子女对父母自然真挚的情感,而不是片面追求与重视丧葬之礼的周密与繁缛。

《论语·为政》记载:“孟彭子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活着,按照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他们去世了,就按照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对父母的生养死葬都要以礼为标准,合于礼的规范要求。因而,是否做到了孝,是以礼为其判定准则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孝”的思想的根本就是“守礼”,按照周公所制定的一整套宗法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即“周礼”。事实上,孔子孝道观便是在遵循“礼”过程中得以实现。

孝是从家庭开始的,但国家是由一个一个小家组成的,搞好国政离不开家政,家庭稳定了,社会也会稳定。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厚矣。”要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虔诚地追祭远代祖先,这样做,自然会使老百姓趋向忠厚朴实了。孝,可以使民风归于纯朴,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孔子的孝道观是儒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后来,孟子、荀子对孝的继承和发展,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孝经》才得以形成。孔子的孝道思想根源于家庭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协调家庭关系和维护社会稳定,是中国古人对道德伦理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的智慧结晶。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王恩来,今之孝者——孔子对“孝”的发明与引导[J],理论界,2009,5 ⑥

⑦⑥⑦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186页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6页

[3]万玲华,浅析孔子的孝理论及以“孝”治政观[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7

[4]郭祖炎,孔子“孝”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3

[5]宁业高 ,宁业泉,宁业龙,《中国孝文化漫谈》卷首语[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1995


第二篇:孔子论孝道


说明: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理解孝道的看法,我们特地从《论语》选出了孔子对孝道的主要论述。本篇取材自《论理·为政》、《里仁》和《子路》三篇。批注及翻译文字, 引用自苟承益、李亚东译注的《论理白话今译》(北京:中国书店,1992);章旨及短评则引用自常熟朱麟公振评注《论语白话批注》(台湾:天禧出版社, 19xx年影印本)

孔子论孝道(一)

以下孔子论孝之原文摘自《论语·为政第二》:

内容: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

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解: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孟僖子

临终时嘱懿子要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父命(学礼)。

3:樊迟:名顺,字子迟,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6岁。

4:御:驾车(指樊迟为孔子驾车)。

翻译:

孟懿子问:“怎样才算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仪。”

一天,樊迟为先生赶车,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请教孝道,我答覆他说,不要违背礼仪。”樊迟说:“这是甚麽意思呢?”孔子说:“当父母活的时候,应按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他们死了,应按礼的要求安葬他们、祭奠他们。”

章旨:

是言孝在不背於理。

短评:

所谓无违,便是人之事亲,自始至终,都要无违於理,并不是一味从亲之令,就算尽了孝道,这一点不可不辨一个明白。

内容:

1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懮2。”

注解:

1:孟武伯:仲孙彘,孟懿子的儿子,“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懮:其,他的、他们的(一说指子女,一说指父母)。“其”

取第一义,此句可解为:做子女的常能以谨慎持身,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使父母

只担心他们的疾病,其它方面都可放心。“其”取第二义,此句则为:子女竭尽

全力孝敬父母,倘若用心过甚,反使父母不安,故作子女的,宜只以父母的疾病

为懮,其它方面不宜过份操心。

翻译:

孟武伯问孔子怎样才是孝道。孔子说:“做父母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

章旨:

是言人能以父母之心为心便可为孝。

短评:

父母爱儿子的心,无所不至,惟恐他儿子有病,常以为懮,为人子的,能以父母

的心为心,那麽守身自谨,岂有不孝的 道理?

孔子论孝道(二)

内容: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2。至於犬马,皆能有养3;不敬,何

以别乎?”

注解: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的学生,小孔子四十五岁。

2:养:供养、赡养父母。

3:至於犬马,皆有能养:一说犬马也能侍奉人、养活人;二说犬马也能得到

人的饲养而活着。今从後解。

翻译:

子游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道,仅仅是把养活父母都算上了。就是狗、马,也能够得到人的饲养;没有对父母的一片敬爱之心,那养活父

2

母与饲养狗马,有甚麽区别呢?”

章旨:

是言孝亲在敬。

短评:

孔子以为人的一言一行,重在动机,动机不善,一切孝弟礼乐,都是虚文、都无价值,敬是孝亲的动机,养亲不敬,是和养犬马无异,那麽有甚麽孝价值可讲?

孔子论孝道(三)

内容: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2服其劳;有酒食3,先生4馔5,曾6是以为孝乎?”

注解:

1:色难:有两种解释。一说孝子侍奉父母,以做到和颜悦色为难;一说难在承望、理解父母的脸色。今从前解。

2:弟子:年幼者。

3:食:食物。

4:先生:与“弟子”相对,指年长者。

5:馔:吃喝。

6:曾:副词,竟然的意思。

翻译:

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子女在父母面对总是和颜悦色,是件不容易的事。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仅仅是这样)就竟然可以认为是孝吗?”

章旨:

是言事亲之际惟色为难。

短评:

孔子和人讲孝,因了各人材分的高下,缺点的所在,而加以指示。武伯人多可忧的事,就告他惟其疾之忧。子游能养而或失於敬,故告他不敬何以别乎,子夏或少温润之色,故告以色难,因材施教,和现在盛倡的个性教学,适相吻合。

3

以下孔子论孝之原文摘自《论语·里仁第四》:

内容:

子曰:“事父母,几谏1,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解:

1.几谏:几,轻微、婉转。婉转劝戒和批评。

翻译:

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当婉转地劝谏,把自己的意见表达了,父母没有听取的意见,应当照常恭敬,不要触犯他们,虽然忧心操劳,对父母并不怨忿。”

章旨:

是言谏劝父母之道。

短评:

谏劝父母,用了这种方法,父母的心。自然会得感动,养亲之道,不但仅仅肉体上的供养,就算能养,一定要注重精神。精神的养亲之道,最要只在一个孝字。

孔子论孝道(四)

内容: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

注解:

1:远游:主要指游学游宦,到远方拜师求学或谋求职位。

翻译:

孔子说:“父母在世时,不作远行。若不得已要远行,也该有一定的去处。

章旨:

是言孝亲不可远游。

短评:

4

远游他方,不但自己要思亲,恐亲也要念我。即使为了衣食所迫,不得不出游,必定要有一定地方,使亲知己所在,父母的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做子女的,只要以父母之心为心,那便是孝。

内容: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俱。”

翻译: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时时记在心上。(因其逐渐年迈),一方喜欢,一方面又忧惧。”

章旨:

是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短评:

做一个人,能够记忆父母之年,一喜一惧,想到光阴似箭,事奉父母的日子,一年少一年,这样自能朝朝暮暮恪尽孝道。

以下孔子论孝之原文摘自《论语·子路第十三》:

内容:

叶公语孔子曰:“吾觉有直躬1者,其父攘2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觉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解:

1:直躬:坦白直率。

2:攘:偷窃。

翻译: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那里有个坦白直率的,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便出来证明。”孔子说:“我们那个地方坦白直率的人跟你们的不一样;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所谓直率就在这里面了。”

章旨:

是言直的真义。

短评:

直是中心的情,父攘人羊,儿子竟去做证明,这是沽名买直,怎可说他是直?

5

更多相关推荐:
孔子关于孝顺的名言

孔子关于孝顺的名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

关于孝道的名言

关于孝道的名言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箴言愚妄人藐视父亲的管教箴言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箴言当照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申...

关于孝道的名言警句

关于孝道的名言警句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13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15...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长幼有序孟子老吾老以及...

关于孝道的名言警句

关于孝道的名言警句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2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3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6君子有...

关于孝的名言和孝的故事最佳答案

关于孝的名言和孝的故事最佳答案关于孝的名言警句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

有关孔子的名言

有关孔子的名言1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4见得思义5学而不思...

关于孔子孝道思想初探

关于孔子孝道思想初探郝小琴化工学院0910711131论文摘要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孝道的根本是子女伴随着对父母的感恩心理自然流露的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孔子因此视孝为德之本...

关于美德的名言警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长幼有序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1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2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3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

有关道德诚信的名言警句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2厚德载物周易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关于道德礼仪的名人名言

文明礼仪名言录100句1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2不学礼无以立孔子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4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5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6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

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