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诗句

时间:2024.4.30

年代:宋 作者: 白玉蟾

《胡子嬴庵中偶题》

道人惯喫胡麻饭,来到人间今几年。

白玉楼前空夜月,黄金殿上起春烟。

闲倾一盏中黄酒,闷扫千章内景篇。

昨夜钟离传好语,教吾且作地行仙。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十一月五夜风雪寒甚燃薪取暖戏作五字》 束薪从涧底,及此不时求。

力比鹅黄酒,功如狐白裘。

分才具糜粥,余事暖衾稠。

复恐成骄惰,三更起饭牛。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拥炉》

急雨狂风暮不收,燎炉薪暖复何忧。

如倾潋灩鹅黄酒,似拥蒙茸狐白裘。

大泽羁鸿来万里,高城传漏过三筹。

明朝会看稽山雪,莫为冲寒怯上楼。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诗五首暴雨初晴》 秋后风光雨后山,满城流水碧潺潺。

烟云好处无多子,及取昏鸦未到间。

洛邑従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

(谓富公也。

)白汗翻浆午景前,雨余风物便萧然。

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

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客路三年不见山,上楼相对梦魂间。

明朝却踏红尘去,羞向清伊照病颜。

陆游

雪前雪后梅初动,街北街南酒易赊;身健不妨随处醉,有家未必胜无家。”

《和晨霞 此后在上都作。》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和晨霞 此后在上都作。》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

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

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

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

上自非相顶,下及风水轮。

胎卵湿化类,蠢蠢难具陈。

弘愿在救拔,大悲忘辛勤。

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

抉开生盲眼,摆去烦恼尘。

烛以智慧日,洒之甘露津。

千界一时度,万法无与邻。

借问晨霞子,何如朝玉宸?

年代:唐 作者: 王昌龄

《甘泉歌》

乘舆执玉已登坛,细草沾衣春殿寒。

昨夜云生拜初月,万年甘露水晶盘。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第二篇:黄酒的制造方法


《郧阳名粹》里介绍郧阳地区的民俗物产时说,竹溪出云雾茶,郧西长黄姜,房县的特产是黄酒和银耳,而房县黄酒又是房县特产之最为人知的。当然黄酒全国各地都有所产,叫米酒,外国也有,称之为rice

wine。但房县黄酒自有特色,它非常醇厚,甜美。

在《古今笔记精华?事原》中说,“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生味,久蓄生芳,本出于此。”朱翼中著《北山酒经》三卷曰:“古语有云,空桑积饭,醖以稷黍,以成醇醪,酒之始也。”由此可见黄酒产生之初况及历史之悠久。《本草纲目》中云:“(白酒)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而黄酒则“苦、甘、辛,大热。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现在市面上所出售的药酒大都是用白酒泡制的,这是与药酒本来所要求是不同的。用黄酒泡草药饮服有健体养生的作用,一般有枸杞酒、人参酒、茯苓酒、虎骨酒、鹿茸酒。枸杞酒具有“滋肝补肾,养血明目,益寿延年”之功效。鹿茸酒可“壮筋骨,长肌肉,强精神。”但

这些酒不是我们那里人所消受的,它们具有“有闲性”呢,跟拎只画眉鸟在河堤上遛弯儿,然后慢悠悠地打一通太极拳的那种人才配。优哉游哉,啧啧。农家人必备的是田七酒,治劳伤,收稻割麦,扭了腰腿,烫上一碗,迎着热气,眯嘻着眼,稀溜溜喝下,睡觉,出一身汗。好了,明天又精气神儿很足的把活儿干上了。真神。

在我们那里,你常会看见在绿瓦檐下挂着一串串汤圆般大小的白白圆圆的东西。“那是曲子,也叫酒母儿,是做黄酒用的,起发酵作用”。不用你问,看见你疑问的样子,热情的大婶就会告诉你,还要硬拉你到家里坐坐,尝尝他们做的黄酒也说不定。她们很好客,你可别小瞧她们,你信不信?没有她们,就没有房县黄酒。你不知道,那些甜美的黄酒都是从她们的手里做出来的。

做酒,首先是要把糯米泡好,一般从吃过早饭到午饭后的三四点钟正好。然后把泡好的糯米取出来放在笤箕中沥干,等到不再滴水了,就可以上笼蒸了。锅里添上水,以淹住蒸笼的下边三寸为最适。加热,至沸,把锅盖盖上,逼气。等到笼内雾气满满的,浓浓的了,就可上糯米了。上糯米这可是有讲究的,不能一盆子整个儿地倒进去,要一勺一勺地抖散,均匀地一层层铺开。这样,蒸出的“媒”(熟的糯米)才会受热均匀,不会夹有生团。这一步叫“蹿气”,要做出好酒,这一环节是很重要的。

上了糯米,把蒸笼的上沿围上毛巾,不让其透气,加温加压。等到热气遏不住,拼着命把锅盖朝上顶着往外钻时,差不多已经好了。打开盖儿,用筷子搅划一下,如果不散,粘,呈柔和的亮色,说明是已完全的熟了,就可以出笼了。这熟的“媒”拌上糖,很好吃。它和肥肉一样,吃多了也会腻人。取出一些这样的“媒”,加糖,使劲儿揉,搓,捏,碾成饼状贴到锅里炕,这就是“糍粑”了。有斤实,有韧性,斤拽拽的,好吃。把这些“媒”晾到温热,和碾碎的曲子一起拌均匀,装进坛子里,注入适当的水,这水要冬温夏凉。如果在冬天,最好在坛子外面围上稻草、米糠或破棉絮什么的用以保温。一切就绪,就只等它酿成后吃甜糟子了。

过不了几天,就可以听见坛子内的“咕嘟咕嘟”轻悄悄地吹水泡的声音了。打开一看,

哇,真好了呢。糯米都化成了酒浆,一嗅,嗯,扑鼻的香,这就是酒糟子。甜滋滋的很好吃。趁着这几天赶快一饱口福吧,要不,再过几天,它就变酽了,有劲儿,醉人,吃起来的感觉就不那么软和了。把这些酒糟倒入酒篓子(一种竹笺编织的滤具),把汁液控出来。那控后的酒糟可掺到煮汤圆的水里,和着汤圆一起煮,这样汤圆更好吃,汤也好喝。还可以把它兑到面里和,代替做包子的发酵剂,这样做出的包子白净,泡乎,好吃也好看。

那控出来的酒汁是特等的,极品,一般不喝,是待贵客的。它喝在嘴里的感觉可不是液体,而是浆状的,很粘,用手指沾一点,能拽出丝来。也有劲儿,用火柴点得着。这种酒,一次做不了多少,两三升米也只能做出那么一丁点儿。这可是“琼浆玉液”,天上才有的。这酒啊,喝两三小碗足矣,晕了,飘飘然,舒服。据《房县志》上载,唐中宗李显受武则天之贬来到房县做庐陵王,初,是“何以解忧,惟有房县黄酒,”可后来,却是被这里的美酒所折服,渐生出了“日饮黄酒三小杯,不辞长作房陵人”的情怀,于是就颇有些“乐不思唐”的意思了。现在房县产的酒大都冠名“庐陵王”,典出于此。

我们那里的人都喜欢喝黄酒,也都能喝,一天三顿,少一顿不行。一顿没喝,就空荡荡的,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心里没着落。这是喝出了习惯,喝出了人文心理的缘故呢。他们不喝白酒,说它“太暴了,辣心”,也不喜欢喝啤酒,说“有一股尿骚味儿”。黄酒劲儿软,但是,你若喝个七碗八碗的,也照样能将你放倒。蹴在墙角酣睡的汉子多的是,他们倒潇洒,心无挂碍,随地而卧,还真让人眼羡。我们那里的人对请喝酒是不大拒绝的。——“吃饭没?来一起吃吧?”“不了,不了,不麻烦,不打扰了。”“那喝两碗酒吧?尝尝我们的酒做的咋样?”于是欣然就座,主人咕嘟嘟斟一满碗,客人端起来,一仰脖子,咕咚咚一口气竖了,抹一抹嘴,拈几颗花生米朝嘴里一扔,边叫“好酒,好酒,多谢,多谢”边飘然而去,绝了。菜可以一般,但酒要好,“怪酒不怪菜”,“喝酒不吃菜,各自心里爱”嘛,酒是要好的,不好那就是主人的不周了。红白喜事,也喝黄酒,酒壶下面垫着旺旺的炭火,酒香就从壶嘴里飘出来了,香飘十里,好远都闻得到。

在冬天,萝卜炖猪蹄儿,加白菜心儿,香蕈,平菇,再加上几碗热烫烫的上好黄酒,这永远是房县人最美丽的记忆。每年春节,一家人围着红木圆桌坐好,每人倒上一碗老黄酒,这时父亲就喜欢一脸得意的要拟出一句上联,让我和哥哥姐姐来对下联。他的上联是“看雪花飘飘寒冬已去”,我们不行,对不上。于是父亲最后端起碗,慢悠悠地抿一口酒,还是自己徐徐的吟出下联——“望柳枝青青暖春早来”。是啊,寒冬即去,暖春早来,全家举杯,酒醉脸红。好美。喝,还未入口,热的酒气已顺势扑进肺里,香,醇,好爽!真是“此酒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啊!这“闻”字不是“听见”的意思,而是“用鼻子嗅”

大凡在房县出身,或在房县居住过的人都知道,房县有酿制

黄酒的传统习惯,一年四季常备不缺,婚、丧、嫁、娶必不可少,逢年过节更是家家酿酒忙,户户黄酒香。

房县的黄酒历史悠久,别具特色。相传唐高宗之子李显,被其母武则天贬于房县为卢陵王时,最喜欢饮用这种酒,常到县城西河酒楼喝酒消愁。据说,一次,卢陵王微服私访南山一姓陈名西的老道,卜测以后的福禄官运。老道蹙眉闭目掐算片刻,道:"相公一生多灾难,唯有福星来护佑,眼下官运正行"。卢陵王听之喜形于色,便搀邀陈西老道至西河酒楼雅座,痛饮相谢。陈西老道的神机妙算果真有灵,不久母后被迫退位,卢陵王运转宏钧,复返皇位。房县的黄酒亦随之抬高了"身价",得以世代沿袭,广为流传。到清朝更为普及,据清乾隆53年所修的《房县志》载:"房县人皆爱喝糯米酒,一人喝十几碗不算稀奇,大多喝酒后皆不食饭,有自晚喝到天明者。"可见房县黄酒的独特及酒风之盛。

房县的黄酒,味道甘美,营养丰富,酿制方法十分简单易学。欲酿酒,先制曲,制作黄酒曲事先要采摘一些寥子,除去茎叶,只留花,把浸泡四至五个小时的大米(手用力一搓即碎为宜)捞起沥干水分后,随寥子、甘草等一起碾碎,再把曲母(就是过去做好了 的曲子)撒在里边,搅拌均匀,捏成核桃大小的圆球,放在既通风又保温的容器里,盖上香椿树枝,若室温低于摄氏27度,则需盖棉被加温发酵二十四小时,然后晾干即成。为了便于保管,一般用线绳穿成串串挂在梁上。每到夏末秋初,在房县城关和乡间到处都可看到一串串

散发着酒香的黄酒曲。

酒曲做好后,随时都可用它酿制黄酒。其步骤是:先把糯米(粘性很强的梗米)蒸熟,晾冷至摄氏二十七度左右,称为"晾糜"。也有浇冷水降温的,称之为"淋糜"。然后把黄酒曲碾碎撒在熟糯米上面反复拌和(酒曲的用量,视其酒曲的能量而定,先可作一下试验,一般常规每十斤生米,有三至四粒即可),拌时用温开水将其熟米中的疙瘩搓碎,温度一般以一捏成团,一放即碎为宜(水多后一是酒不发热,二是酒成后味淡),再把已拌和的熟糯米装进预先洗净晾干的盆子里按紧,盆子正中掏按一个圆窝。室温若低于摄氏二十七度则用一棉被加温发酵,一般二十四小时后可闻到酒香,盆中圆窝涨满了"腹水",酒糟就大功告成了。待酒糟挨盆的地方离开后,将其舀进坛子密封存放。欲喝则将酒糟画出适量七度左右的温开水(夏天用凉水)稀释发酵(叫投酒,糟与水的比例为1:3为宜)二十四小时左右,待酒糟全部浮起,除去酒渣(即酒糟),即是香醇可口的黄酒。 这种酒颜色清亮微带黄色,故取名黄酒。其酒,全系米汁醇化而成,营养丰富,味甘甜、性平稳、有活血、散淤、健胃、催奶之功能。为当地百姓"送祝礼"(给生孩子的妇女送的贺礼)的必备佳品;对跌打损伤、妇科杂病也有一定疗效;还可活血舒筋御寒、提神。因而是群众普遍喜爱的一种饮料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诗词名句精选

中国古代诗词名句精选中国古代诗词名句精选一天地山水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5一夫当...

中国诗词名句大全(1)

中国诗词名句大全序号名句出处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凤所破歌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

中国经典诗词名句

1天地山水雄鸡一声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

古诗名句集锦

1表达雄心壮志的古诗文名句曹操的quot烈士暮年壮心不已quot陈胜的quot王侯将相宁有种乎quot陆游的quot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quot范仲淹的quot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quot2包含...

经典古诗词名言名句大全

经典古诗词名言名句大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经典古诗名句

1水滴涟漪终消散木记轮回恋此生这句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史湘云所联诗句中的绝唱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宋代李之仪的lt卜算子gt3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古诗名句集锦

古诗名句集锦文思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白居易琵琶行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元翁森四时读书乐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唐李白偕友登黄鹤楼见崔颢题诗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

古诗名句情景型训练题示例

古诗名句情景型训练题示例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化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语文教材所以选择了一些优秀的诗篇授于学生其重要目的是通过这一枝枝红杏让学生感受古文化的满园春色笔者近年来尝试...

古诗名句300句

古诗名句300句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8高山仰止景行行...

古诗名句

古诗名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借问酒家何处有...

古诗名句

古诗文名句集锦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5有志者事竟成南朝范晔后汉书耿龠传6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

语文中考必背诗文名句

古诗名句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曹操的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又能反映他博大襟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王湾的...

诗句名句(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