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最终稿 李鸿章

时间:2024.4.21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受命,作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日本要求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二十三日,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签字。光绪二十七年(19xx年)七月二十五日,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两。除此之外1871年8月《中日修好条约》;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1884年5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1885年4月中日《天津条约》等等李鸿章一生,作为请政府代表,代替清政府签订了30多条不平等条约,是晚清签订不平等条约最多的大臣。人们开始说李鸿章是汉奸,卖国贼,似乎他真的是十恶不赦,犯下了滔天大罪,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李鸿章真的是这样的人吗?

用现在的一句话来说,能承受的住多少诋毁才能担当的起多少赞美。“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这是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今天,我们小组就从才,识和遇三方面来介绍李鸿章。

李鸿章(1823.2.15-1901.11.7),晚清重臣,安徽合肥人,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世人多称“李中堂”。李鸿章是个有才的人,李鸿章[2]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1840年,中秀才入学。入京后,他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引领下,遍访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他们的器重和赏识;同时,由于科场顺利,使

他得以有广泛的交游和开阔的眼界1847年(道光27年)中进士,列二甲第13名,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通过其存世的大量墨迹,我们看到了他书法的非凡功底。但很少有人提及他是位素养颇高的文化人,更是位造诣甚深的晚清书法家。

《入都》是清朝大臣李鸿章的组诗作品,共十首。这十首诗是作者奉父命入京应试时所作的借以立志抒怀的作品,充分显示了李鸿章的胸魄气略。其中的名句为: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下面我们来说说李鸿章的远见卓识,主要说说洋务运动 林则徐、魏源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但是蹉跎20年,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付诸实施,直到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才开始发起以图谋富强为宗旨的、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在朝中有奕䜣、文祥等人,地方大吏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而经营时间最长、兴办洋务事业最多、贡献最大的则是李鸿章。

洋务运动初期,李鸿章是洋务派中最先从行动上向西方学习的人。1862年,他率淮军赴上海镇压太平天国,并很快升任江苏巡抚。叹于洋人武器之威力,惊呼“真神技也”,视为“攻城利

器”。他认识到,中国兵器不如人,必须引进西洋兵器。他认为,“我能自强则彼族不敢妄生觊觎,否则后患不可思议也。”在军费紧张的条件下,大量购买洋枪洋炮,派官兵向洋人学习技术,聘请外国教习训练部队。1863年,又创设“炸弹三局”,即英人马格里主持的先在松江后迁苏州的洋炮局及两个上海洋炮局。李鸿章的洋炮局“广觅巧匠,讲求制器及制器之器,击锐摧坚,业已著有成效。”李鸿章所办的苏州洋炮局买下了阿思本舰队的机器设备,开始用蒸汽动力和西洋机器进行生产。这比1861年曾国藩设立的安庆军械所全用手工劳动更为先进,而由手工劳动到蒸汽动力带动的机器生产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在中国是由李鸿章率先引领的。同时,他在上海设立了广方言馆,这是继在北京设立同文馆一年之后,地方上建立的第一所外语学校。他认为,学习西方长技必须从学习西方语言文字入手,只有通晓西方语言文字,才能将西人所擅长而又没有翻译过来的“测算之学、格物之理、制器尚象之法”学到手。他自信“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岀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技巧,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俾助。”广方言馆还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机器制造的技术。他在奏请中提出,语言学校的学生,仍可谋取科甲正途。这打破了视西文、西学为奇技淫巧的陈旧观念。

一般认为,在1872年曾国藩去世之前,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是曾国藩。其实,李鸿章对洋务事业的态度比曾国藩更积极。

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坐上了封疆大吏的第一把交椅,拱卫京师达25年之久,成为“疆臣领袖”,“真正宰相”。这期间,李鸿章大刀阔斧地兴办洋务,引领全国的洋务事业,成为洋务运动的旗手,洋务派的首领,作出了惊人的业绩。

1.创办军事工业。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企业20余个,而最大最有示范性的四大兵工厂,即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和天津机器局,其中除福州船政局为左宗棠所办外,其余皆为李鸿章创办或接办。

2.创办民用工业。在筹备军事工业之初,李鸿章就认识到“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并预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商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这种认识,显示了李鸿章的远见卓识。

3.创办民用企业。1878年正式成立的开平矿务局是李鸿章奏请设立的。它是中国最大的近代化煤矿,被李鸿章视为“富强之基,此为嚆矢”。中国第一个近代化棉纺织工厂──上海织布局是李鸿章于1880年创办的。1880年他主持修筑了中国第一条商业铁路──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此后又延长到天津,全长130公里。1886年李鸿章奉旨创办了“杜患防边”、“筹边兴利”的漠河金矿。

4.创建近代海军。李鸿章重视海防。1872年朝廷内的顽固派提出裁撤轮船制造的意见,李鸿章坚决反对,他指出“国家诸

费皆可省,惟养兵设防、练习枪炮、制造轮船之费万不可省。求省费则必屏除一切,国无与立,终不得强矣。”在1874年的海防大讨论中,李鸿章强调加强海防,应“中外一心,坚持必办,力排浮议”,“历久不懈,百折不回”。清廷决定建设三洋海军,李鸿章接受督办北洋海军的任务。1885年李鸿章为加强统一领导,克服各自为政的弊病,建议设立统一指挥的海军部。1888年,拥有各种船舰25艘,总排水量4.1万吨的北洋海军正式成军。这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部队。

5.兴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在举办洋务活动中,李鸿章深感人才的重要性。他看到科举培养出来的人,“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不符合洋务事业的要求,必须变革科举制度,培养新人。1864年,他提出在科举之外,“专设一科取士”,培养懂得科学知识的“制器之人”,对这些人给予功名,视为正途。1870年曾国藩、李鸿章联合上奏,请派幼童出国留学,得到清廷批淮,自1872年开始,先后派遣四批幼童赴美,主要学习军政、船政、数学、制造等学科。这是中国首次派遣学生出国留学。此后,李鸿章还多次派员赴欧学习制船、造炮、驾驶、工程等技术。

李鸿章在当时财政困难、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等种种困难形势下,当仁不让,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大力兴办洋务,开创了中国近代化事业。这种开路先锋的精神,在守旧落后的中国是难能可贵的。

最后,我们来说说李鸿章的境遇以及我们小组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生活的时代三千年之大变局,海禁大开,强林环绕的时代。是中华文明受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份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中国人沿海岸修筑的所有整齐对称的炮台和花费巨银买来的位居世界第六的舰队,没有一次阻挡住“蛮夷”的入侵《辛丑条约》刚刚签订,外国联军仍在整个朝廷逃亡在外的情况下占领着大清国的都城北京。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但是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所有对外关系交涉的失败是因为当时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贫弱的经济基础和软弱的国际地位,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因为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皇室势力。这些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只能把所有的罪过都推给直接出面做事的下人——李鸿章。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一直到新中国建立这将近100年的时间里以李鸿章为首的一代又一代中国外交家利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尽一切可能的维持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维护了中国的国体大致完整使中国没有像南亚各国那样彻底的沦为殖民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保留的一份坚实的基础。

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不过,我觉得我们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不能只看到他所做的那些事,还要关注他的内心情感。要知道,他所做的并不一定是他愿意做的。“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此为李鸿章临死前所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从这首诗中,我们能读出什么?李鸿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李鸿章对自己的评鉴“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将”,说明晚年的李鸿章已经认识到西方制度的优越,而他没有也不敢去推掉那间‘破屋子’,再去建一座新的。说明他的软弱行和封建的本质同时也是在维护自己,在不触动封建体系的一切运动都注定是要失败的,封建体制下的洋务、海军都只不过是“披着狼

皮的羊”终究是打不过狼的。作为北洋舰队统帅慈禧为其自己寿宴挪用巨额军费,难道李鸿章不知道军费意味着什么,孰轻孰重难道他不知道吗?他没有劝谏、也没有阻止,这有说明什么,一个为军费而愁的北洋大臣死后而有巨额财产,这又说明了什么,难道这也是历史的错误吗?也是帝国主义的强逼吗?他的一切都是在说明一个共同的问题。不平等条约的签定让李鸿章背负了洗不去的污名,他也是受害者啊!我们想一想这些跳跃大多数是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而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也就是所谓的侵略者他们需求的是什么,是由谁向他们签订条约?答案同样是否定的,他们需求的是利益,假如没有李鸿章了这些条约就不存在了吗?答案同样是否定,难道这些条约都可以定身到他一个人身上吗?我觉得这样是不公平的,他的错不在于他。是历史的责任,不是某一个人可以承担的,也是他们承担不起的。(大家都看过王贵与安娜吧,你们说安娜没有考上大学是她的错吗?不是历史的错误,是历史的悲剧,)

历史就是一种探索,作为后来人我们没有资格把他定性为“卖国贼”。历史不是某个人所能左右的,对于他的功绩我们铭记在心,对于他的失败我们引以为戒。才算公正。史界奉行“盖棺定论”,举目试观历史,某人身亡业消、某事时过境迁数十年数百年而仍未有定论者,比比皆是。都说中国人厚古薄今成性,殊不知口口相传、人云亦云的怪僻更有甚于前者。历史有远近之分,功业有前仆后继之续,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也,处在今

天的中国,怎能不饮水思源?回眸历史,灯下漫笔,不求合肥含笑九泉,半夜托梦于我说“孺子知我”,但求无愧于案上经史腹中点墨:知而不言,视而不见,我所不为。


第二篇:李鸿章功过是非近代史作业


评李鸿章的是非功过

摘要:对于充满争议的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李中堂,他的一生中有许多功绩也有许多过失。镇压太平天国、开办洋务运动等一系列事件是他的功绩,而指挥北洋水师失误导致全军覆没、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是他的过失。 关键字:李鸿章;功过;是非;

对于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李中堂,不同人对他有着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由于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他跟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称他为卖国贼。也有人由于在近代兴办洋务运动而说他是近代一名了不起的功臣。不过以上两种观点未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让我们看看李鸿章的功与过。

一、 功绩

1. 开办洋务运动

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李鸿章在与列强的交往中意识到富国才能强兵,故积极推进官办、商办军工企业的发展。他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坐镇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天津,既积极筹划北方防务,戍卫京级,又进一步拓展洋务,以增加财赋收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的“洋务运动”开始。 “洋务运动”初期,是在“自强”的口号下,以筹建近代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军为主的。

在中日战争以前,李鸿章呕心沥血,专办洋务。前人心血,不可丢弃,今列之于下:

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 同治二年正月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四年八月 设机器局于天津 同治九年十月 筹通商日本并派员往驻 同治九年闰十二月

拟在大沽设洋式炮台 同治十年四月 挑选学生赴美国肄业 同治十一年正月

请开煤铁矿 同治十一年五月 设轮船招商局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

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元年十一月 请遣使日本 光绪元年十一月

请设洋学局于各省,分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诸门,择通晓时务大员主之,并于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 光绪元年十二月

派武弁往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 光绪二年三月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 光绪二年十一月 始购铁甲船 光绪六年二月 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光绪六年七月

设南北洋电报 光绪六年八月 请开铁路 光绪六年十二月

设开平矿务商局 光绪七年四月 创设公司船赴英贸易 光绪七年六月 招商接办各省电报 光绪七年十一月

筑旅顺船坞 光绪八年二月 设商办织布局于上海 光绪八年四月

设武备堂于天津 光绪十一年五月 开办漠河金矿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

北洋海军成军 光绪十四年

设医学堂于天津 光绪二十年五月

尽管后来的历史书对于洋务派多有贬低之词,但回到历史现实去考虑,洋务派在工业、商业、军事以及文化的近代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已属不易。而无论是办机器局、招商局,设电报、修铁路,还是派留学生和陆军海军的近代化,这些大事件,都与李鸿章密切相关,都和李鸿章的支持和努力分不开。作为改革家的李鸿章曾经发过这样一段议论:“我辈若不破群议而为之,并世而生,后我而起者岂复有此识力?”这正是一个改革家应有的精神和风骨:我们现在若不能顶住压力,把事情办好,那后来的人恐怕都不一定想得起来要这样做呢!且不论他兴办洋务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单就他创立了中国近代早期军工企业和中国近代的民用企业这点来看,他的功绩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是他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2.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咸丰初年,他在原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并去江西、湖南投靠了曾国藩,又奉其命回乡招兵买马,编练成7000名淮军,由部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吴长庆等分带,沿江而下,到上海镇压太平军。

虽然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助纣为虐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内战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建 1

设与发展。无数的史实证明只有先保证国内局势的相对平稳才有机会实行改革使国家休养生息并逐渐走向富强。而李鸿章正是这么一个结束战争的人之一。是他使清朝那本已摇摇欲坠的政权又延续了近百年。

二、过失

1.签订不平等条约

1同治十年(1871年)七月二十九日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个双方平等互惠的条约,但李鸿章从签约过程日本人的姿态中,看出日本“日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

2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出兵侵台,此事最后虽以签订《中日台事条约》而暂时平息,但后来日本还是于光绪五年(1879年)乘隙吞并了琉球。

3李鸿章还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与秘鲁签订了《中秘通商条约》旨在保护华工

4光绪二年(1876年)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源于“马嘉理案”导致的中英间的严重交涉。条约也因增开了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个通商口岸,并允许英国人可以进入西藏,损害了中国主权。

5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在越南境内初起。李鸿章在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十七日与法国代表福禄诺签订了《李福协定》,五月,随着法军进攻谅山,协议又被撕毁,直至清军在广西和台湾战场分别取得胜利后,李鸿章才最终与法国代表巴德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结束了战争。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中越边境对法国开放等特权。因此,时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6光绪十年(1884年),朝鲜爆发“甲申事变”,对朝鲜时存觊觎之心的日本,乘机出兵。时候,李鸿章与日本专使签署《天津条约》时,规定朝鲜若有重大事变,中日双方出兵需要事先知照。为甲午战争爆发结下祸胎。

7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受命,作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二十三日,马关条约签字。 清政府的外交政策由“以夷制夷”转向“结强援”。二十二年(1896年)四月二十二日,李鸿章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密约》,中俄结盟共同对付日本,并同意俄国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经过中国的黑龙江、吉林直达海参崴。

9 二十七年(19xx年)七月二十五日,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向八国联军求和签署了《辛丑条约》,

2. 指挥失误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廷协助镇压,日本便乘机出兵侵占朝鲜。7月下旬,日本军舰公然击沉了中国驶往朝鲜的运兵船“高升”号,清政府被迫在8月1日向日本宣战,日本也在同一天向中国宣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

9月17日,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遭遇日本联合舰队,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北洋海军参战的大大小小十三艘军舰当中,有两艘逃走,其中一艘还撞沉了自己的一艘舰,有三艘被日军击沉。其余7艘,包括旗舰“定远”号在内,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创伤。“致远”号管带(舰长)邓世昌、“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壮烈殉国。这一战,可真的使李鸿章吓破了胆。

1894年9月,北洋舰队退回旅顺港修理。一个月以后,李鸿章等舰队修理完毕,就命令它开到威海卫躲起来,不许出海。旅顺遭日本军队进攻时,丁汝昌曾经请求李鸿章,让他带领舰队去援助,不料被李鸿章大骂一顿。李鸿章说:“你只要在威海卫好好地守住你的几条船,别的事不用你管!”就这样,北洋舰队只好躲进威海卫军港内,轻易地丢了制海权。

第二年1月下旬,当日本人探知北洋海军的动向后,就出动舰艇二十五艘,军队二万多名,从成山头登陆,然后兵分两路,向威海卫大举进犯。面对日军的攻势,负责山东防务的巡抚李秉衡,防备不足,使得威海卫南北两岸的炮台相继失守。

在这同时,日本舰队也从海上对威海卫军港实施围攻。停泊在港内的北洋舰队完全处于日军南北夹击的劣势,几乎成了瓮中之鳖。面对危急的形势,北洋舰队的爱国官兵在丁汝昌、刘步蟾等指挥下,奋起抵抗,开始了艰苦的刘公岛防御战。

日本舰队司令伊东佑亨见正面强攻没有效果,就冒险利用鱼雷夜袭。2月4日晚,一艘日军鱼雷艇以夜色作掩护,进港偷袭,抢在“定远”舰发现前施放了一枚鱼雷,把这艘旗舰炸成重伤。第二天晚上,日军如法炮制,“来远”、“威远”舰中弹沉没。

北洋舰队接连失去了几艘舰只,实力大大削弱。伊东佑亨见围歼北洋舰队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在7日向威海卫守军和北洋舰队发起总攻。这一天,双方的激战惊心动魄。北洋舰队和炮台守军苦战一整天,终 2

于打退了日军的进攻。然而,就在这一天,北洋舰队的十艘鱼雷艇和两艘汽艇冲出西口,自顾自逃命,结果有的触礁沉没,有的中弹炸毁,有的被日舰俘获,严重地动摇了守军的士气。

还在威海之役打响之前,伊东佑亨就写信给丁汝昌,劝他率舰队投降。丁汝昌在复信中斩钉截铁地说:“我决不投降,今天惟有一死报国”,并将伊东来信上交朝廷,表明心迹。

在日军围攻的日子里,丁汝昌没有丧失抵抗的决心。他相信,只要陆上援军赶到,还是可以转危为安的。为此,他还派了一名水性好的水手拿了密信潜水去烟台求援。

11日,是战斗最为艰苦的一天。丁汝昌接到水手的报告,说是李秉衡由烟台撤往莱州,陆路援兵已无指望,丁汝昌固守待援的希望破灭了。这时,日军水陆两路的进攻更加猖狂,炮火非常猛烈,刘公岛简直成了一团火球,威海港也成了一片火海。北洋海军苦撑几天,伤亡日益增加,弹药也已供应不上,实在难以支撑下去。

事已至此,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来个鱼死网破。当夜,丁汝昌召集各舰管带和外国顾问开会,命令残余舰只全力突围,但遭到外国顾问和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chǎng)炳等人的抵制。他又下令用水雷将“镇远”等舰炸沉,以免落入敌手,还是没人响应。

会后,牛昶炳勾结洋顾问指使一些兵痞,拔刀逼迫丁汝昌同意向日军投降。牛昶炳甚至冲了上去,持枪对着丁汝昌,狂叫道:“你身为提督,置北洋舰队万人生命而不顾,你想死,我们还想活哩!你再不下命令,我牛某人就不客气了!”

局面坏到这种地步,丁汝昌悲愤万分,但又无可奈何。他不愿意活着落入敌手而玷污了自己的名声,更不愿意向日军举手投降,在遥向京城跪拜之后,便服毒自尽。

第二天,美国顾问浩威和民族败类牛昶炳,盗用丁汝昌的名义向伊东佑亨求降。

17日,日本舰队由威海卫西口耀武扬威地进港,太阳旗随之飘扬在刘公岛上。牛昶炳像条哈巴狗,在伊东佑亨面前乞怜摇尾,率残存的十艘北洋海军舰只和五千多名中国陆海军官兵投降。至此,李鸿章耗费巨资、惨淡经营的威海卫基地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作为晚清一代重臣和权臣,李鸿章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作为实力最强的洋务派淮系集团的首领、清政府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一,为了因应不可抗拒的时代变局,他在中国早期的洋务——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有人曾用八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他:“权倾一时,谤满天下上所述,李鸿章作为清政府派出的议和代表,不顾国家及人民的利益,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条约,为加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他开创的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使中国的科技、工业、军事等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看待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史不无夸张的说就是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历史,他们两个人的悲剧不完全是个人造成的,是历史的悲剧,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在后来着看来都有他的历史局限性,其实我认为对他们不能轻下结论.

而我认为李鸿章的过大于过 我们应像评价毛泽东一样把李鸿章的功过分开,既有功绩也有过失 人不可能只有功绩而没过失 所以评价具有两面性。

黄波《李鸿章传》

20xx年第20期《南方人物周刊》刊出《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李鸿章传》,梁启超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xx年;

2、《晚清七十年》,[美]唐德刚著,岳麓书社,19xx年;

3、《伟大的中国革命》,[美]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xx年;

4、《外国人评点李鸿章》,张明林著,吉林摄影出版社,20xx年;

5、《清史稿·李鸿章传》,赵尔巽等纂,中华书局,19xx年;1同治十年(1871

3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近代史总结新

专题总结中国近代史(一)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xx年鸦片战争到19世纪60、xx年代,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1.…

中国近代史总结

20xx级近代史纲要考试重点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6)P16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1(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

高中世界近代史(总结)

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1.欧洲文艺复兴定义:14-16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思想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兴起。文艺复兴运…

对中国近代史的总结与反思

16xx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推翻詹姆士二世的光荣革命,次年,伴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正式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世界近现代史也翻开了第一页。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揭开了序幕,英国率先完…

中国近代史大总结

通史板块综合中国近代史大总结一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农民阶级的领导者洪秀全发动并领导了这场农民运动运动中建立了以天京为中心的政权形成了与清政府对...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

以专门人才培养为中心改革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历史系赵立彬何文平邱捷吴义雄曹天忠谷小水摘要历史学本身是一门面对现实充满生机的学问历史学收集材料判别真伪归纳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原则上是完全一致...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

以专门人才培养为中心改革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历史系赵立彬何文平邱捷吴义雄曹天忠谷小水摘要历史学本身是一门面对现实充满生机的学问历史学收集材料判别真伪归纳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原则上是完全一致...

中国近代史总结

正文字体大小大中小水栽富贵竹叶子发黄怎么办20xx0319075935转载标签叶片叶尖基部硫酸亚铁黄叶家居1富贵竹基部要有12厘米深的水便可生根2富贵竹性喜温暖湿润及较遮荫的环境喜散射光忌烈日暴晒也不要在暖气上...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

以专门人才培养为中心改革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历史系赵立彬何文平邱捷吴义雄曹天忠谷小水摘要历史学本身是一门面对现实充满生机的学问历史学收集材料判别真伪归纳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原则上是完全一致...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总结归纳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总结归纳,内容附图。

学习中国近代史有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姓名班级土木本20xx02学号20xx8561中国近代史有感那一段血泪的历史那一段峥嵘的岁月有幸阅读了中国近代史后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中国近代史使我们知古鉴今教会了我们以史为镜来提高自身的理论...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林学院环境工程农村环境治理121姓名贾楠楠学号120xx1700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为振兴中华力量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

近代史总结(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