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赏析中考题综合

时间:2024.4.21

9.(2010四川省眉山市,11,3分)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1分)

【答案】(1)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1分)。

(2)苍、霜、方、长、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

19.(2012·贵州省安顺市)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10—12 题。(6 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0、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

1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分)

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

10、(2 分)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11、(2 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12、(共2 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 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 分)。

《诗经二首》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jū)(jiū)窈窕(yǎo)(tiǎo)好逑(hǎo)(qiú)

寤寐(wù)(mèi)溯洄(sù )(huí)坻(chí)荇菜(xìng)

2、填空题:

⑴《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305 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⑵《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⑶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C)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二、简答

1、《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2、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这一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它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0.

3、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关雎

一、练习

1.《关雎》选自《

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按音乐分类,编为“、“、“ ”三类。《诗经》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 ”。 《诗经》开创了我国 主义文学传统。(诗经 风 雅 颂 赋、比、兴、现实)

2.本诗围绕一个“对女子的 和 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 和求而得之的 。它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 和的追求和愿望。(求 思念 追求 焦虑、喜悦、 美好婚姻 幸福生活)

3.全诗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个青年

男子对女子的思念,感情发展由 ,到 ,再到 。 (一见钟情 日夜思念 幻想结合)

4.诗歌中描写禽鸟和鸣的句子是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5.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诗中的“”一句直接赞扬女

子的文静、善良,也交代了小伙子追求她的原因;描写思念心上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 ” ,现今已成成语。( 窈窕淑女 辗转反侧)

7.“”、“一幻想和淑女结合的热闹场面,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美好婚姻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钟鼓乐之 琴瑟友之 )

8.这首诗是用了“兴”的手法。“兴”的手法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首诗中的“他物”是,“所咏之词”指 。 (雎鸠和荇菜 男子对女子的相思)

9.《关雎》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例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几句中只换用了“流”“采”“芼”三个字。请说说这种表达方法的作用。

(使诗的内容递增,逐步深入地展现“君子”炽热的情怀,起到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10.“左右流之”中的“流”字用得妙,使

全篇生辉,试作分析。

(①描写少女采荇菜的忙碌和姿态优美,使作品充满动感和生机;②突现女子的勤劳;③更增加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和爱恋。)

11.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析说明。 (比兴。如开头由关雎说起,引出君子追求淑女,这种委婉含蓄又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在诗中多次运用,使全诗产生了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B 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C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D “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像之词。(B )

13、这首诗用了“兴”的手法。“兴”的手法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首诗中的“他物”是指什么?“所咏之词”指什么?(“他物”是指雎鸠和荇菜;“所咏之词”指男子对女子的

相思。)

14、文中哪些句子写男子对女子相思的情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5、文中有一个句子现今已成成语,是哪一句?意思现今有无变化?(辗转反侧,意思至今无变化)

16、对诗中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窈窕淑女”中的“淑女”是说这个女子很有道德。

B、“君子好逑”中的“君子”在当时是对贵族的泛称,可见“君子”的社会地位不低。

C、“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睡着和醒来,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D、“参差荇菜”中的“参差”,形容荇菜不仅长得茂盛,而且长得十分整齐。(c)

17、本诗以 、 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雎鸠、荇菜)

18、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窈窕淑女)

19、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

20、统领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21、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2.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23 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24.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

25.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

26.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_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7.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

28、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

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29、本诗所表现的内容是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运用的艺术手法是比兴手法

30、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

品行端正有修养的人 美丽善良纯洁的女子

32、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

1.本诗选自 ,是一首典型的 (内容)诗。(《诗经?秦风》 爱情)

2.本诗以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蒹葭)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选自《诗经·秦风》,诗经里的民歌属于“风”。)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5.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凄清而苍凉的秋景 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6、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7、对全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第一章起两句写秋天的景象。这是从怀念者

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怀念。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

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

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

8、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D )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

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一种苍凉幽渺的氛围和色调。

10、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1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3、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答: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

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答: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14.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2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第二篇:《诗经二首》赏析中考题综合


《诗经二首》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jū)(jiū)窈窕(yǎo)(tiǎo)好逑(hǎo)(qiú)

寤寐(wù)(mèi)溯洄(sù )(huí)坻(chí)荇菜(xìng)

2、填空题:

⑴《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

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305 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⑵《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⑶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C)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

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二、简答

1、《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2、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这一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它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这首诗还描写了河边道路漫长险阻、地势越来越高、迂回盘曲的景象,突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爱情的真挚和执著的追求。

3、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关雎

一、练习

1.《关雎》选自《》。它是我国最早

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

305篇诗歌。按音乐分类,编为“、“、

“”三类。《诗经》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诗经》开创了我国义文学传统。(诗经 风 雅 颂 赋、比、兴、现

实)

2.本诗围绕一个“对女子的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 和求而得之的 和的追求和愿望。(求 思念 追求 焦

虑、喜悦、 美好婚姻 幸福生活)

3.全诗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个青年

男子对女子的思念,感情发展由到,再到 (一见钟情 日夜思

念 幻想结合)

4.诗歌中描写禽鸟和鸣的句子是

“ , 。” (关关

雎鸠,在河之洲)

5.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

“。 (窈窕淑

女,君子好逑)

6.诗中的“”一句直接赞扬女

子的文静、善良,也交代了小伙子追求她的原因;描写思念心上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 ,现今已成成语。( 窈窕淑女 辗转反侧)

7.“、“”这一

幻想和淑女结合的热闹场面,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美好婚姻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钟鼓乐之 琴瑟友之 )

8.这首诗是用了“兴”的手法。“兴”的手

法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首诗中的“他物”是 ,“所咏之词”指 。 (雎鸠和荇菜 男子对女子的相思)

9.《关雎》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例如:“参

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几句中只换用了“流”“采”“芼”三个字。请说说这种表达方法的作用。 (使诗的内容递增,逐步深入地展现“君子”炽热的情怀,起到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10.“左右流之”中的“流”字用得妙,使

全篇生辉,试作分析。

(①描写少女采荇菜的忙碌和姿态优美,使

作品充满动感和生机;②突现女子的勤劳;③更增加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和爱恋。)

11.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析说明。 (比兴。如开头由关雎说起,引出君子追求淑女,这种委婉含蓄又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在诗中多次运用,使全诗产生了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B 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

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C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

句。

D “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像之

词。(B )

13、这首诗用了“兴”的手法。“兴”的手法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首诗中的“他物”是指什么?“所咏之词”指什么?(“他物”

是指雎鸠和荇菜;“所咏之词”指男子对女子的相思。)

14、文中哪些句子写男子对女子相思的情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5、文中有一个句子现今已成成语,是哪一句?意思现今有无变化?(辗转反侧,意思至今无变化)

16、对诗中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窈窕淑女”中的“淑女”是说这个女子很有道德。

B、“君子好逑”中的“君子”在当时是对贵族的泛称,可见“君子”的社会地位不低。

C、“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睡着和醒来,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D、“参差荇菜”中的“参差”,形容荇菜不仅长得茂盛,而且长得十分整齐。(c)

17、本诗以 、 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雎鸠、荇菜)

18、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窈窕淑女)

19、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

20、统领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21、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2.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23 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24.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

25.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

26.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_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7.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

28、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

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

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

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

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

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29、本诗所表现的内容是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

苦,运用的艺术手法是比兴手法

30、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

女”的理解。

品行端正有修养的人 美丽善良纯洁的女子

32、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关关雎鸠,在

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

1.本诗选自 ,是一首典型的 (内容)诗。(《诗经?秦风》 爱情)

2.本诗以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

苦恼心情。(蒹葭)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执著地

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选自《诗经·秦风》,诗经里的民歌属于“风”。)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5.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凄清而苍凉的秋景 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6、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7、对全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第一章起两句写秋天的景象。这是从怀念者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怀念。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

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

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

8、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D )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一种苍凉幽渺的氛围和色调。

10、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1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3、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答: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答: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14.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

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2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更多相关推荐:
诗经名句赏析

诗经名句赏析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翻译你的衣领色青青我心惦记总不停2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翻译江水长长有支流新人嫁来分两头你不要我使人愁今日虽然不要我将来后悔又来求3桃之夭夭...

诗经名句赏析(作文)

关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赏析原文诗经小雅车辖间关车之辖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陟彼高冈析其柞...

诗经名句赏析

诗经名句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

古诗名句、佳句赏析

古诗名句佳句赏析1回乡偶书贺知章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侧面表现了诗人离乡之久变化之大2夜雨寄北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诗人把思念深情化为重聚希冀3淮上与友人别郑谷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名...

诗经名句赏析

高中课外名句赏析诗经楚辞部分20xx10020117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桃夭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卫风硕人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

诗经楚辞名句赏析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桃夭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卫风硕人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

《诗经》名句赏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

《诗经二首》赏析中考题综合

诗经二首一基础知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jji窈窕yotio好逑hoqi寤寐wmi溯洄shu坻ch荇菜xng填空题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的句式以四言...

课外古诗文名句注释赏析

课外古诗文注解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2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译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李清照渔家傲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

唐诗名句赏析之八: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唐诗名句赏析之八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是唐代女皇武则天腊日宣诏幸上苑中的句子此诗又名催花诗作于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是武则天建立武周的第二年关于此诗有两种说法在全唐诗中这首诗之前附有一篇小序说...

唐诗名句赏析之三八:将军奉命即须行,塞外领强兵。

唐诗名句赏析之三八将军奉命即须行塞外领强兵将军奉命即须行塞外领强兵是柘枝词中的句子作者无考全词如下将军奉命即须行塞外领强兵闻道烽烟动腰间宝剑匣中鸣柘枝词属于舞曲歌辞的一种据宋代晏殊在晏元献类要中讲柘枝词是柘枝词...

唐诗名句赏析之五:风轻水初绿,日晴花更新

唐诗名句赏析之五风轻水初绿日晴花更新风轻水初绿日晴花更新出自唐德宗李适的三日书怀因示百僚全诗如下佳节上元巳芳时属暮春流觞想兰亭捧剑得金人风轻水初绿日晴花更新天文信昭回皇道颇敷陈恭己每从俭清心常保真戒兹游衍乐书以...

诗经名句赏析(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