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名句汇编(二)

时间:2024.5.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名句汇编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按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73分。

1、《<孟子>两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即中心论点)是: ,

2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也。故曰, , , 。得道者多助,。

3、《<孟子>两章》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 ,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 。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然后知 。

5、生,;义,;二者不可得兼,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6、乞人不屑也。 向为身死而不受, ;向为身死而不受, ;向为身死而不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孟子)

6、按原文默写填空。

(1)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故克之。《曹刿论战》

(2)吾妻之美我者, ;妾之美我者, ;客之美我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7。小 1

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 , ”这两句就是佐证。《关雎》一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语句是, 。

8、蒹葭苍苍,。《蒹葭》

9(杨炯《从军行》)

10、举杯邀明月,。(李白《月下独酌》)

11、兵戈既未息,(杜甫《羌村三首(之三)》)

12、花近高楼伤客心,。锦江春色来天地,(杜甫《登楼》)

1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一川碎石大如斗,。(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4、欲为圣明除弊事,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5 共看明月应垂泪,。(白居易《望月有感》)

16、,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春色里, 。半卷红旗临易水,(李贺《雁门太守行》)

17、。……。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8、归来日, 。(夏完淳《别云间》)

19、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物暗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是 , 。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2


第二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一)《从军行》

1、《从军行》中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句子/写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的句子是/表现作者投笔从戎的渴望句子是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从军行》中诗人不从正面着笔写战斗,而是善于用景物描写进行烘托的句子:“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3、从人的视觉、听觉出发,表现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场面的句子是。“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二)《月下独酌》

1、 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描写诗人孤独的句子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两句写 1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出李白旷达超脱的浪漫情怀,也写出了他的孤独和苦闷。

3、 李白《月下独酌》中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句则以神来之笔写出了自己寂寞无朋与明月和身影相伴看似热闹实则更加寂寞的处境。

4、诗人发誓与明月和身影结成知已的句子是: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三)《羌村(其三)》

1、《羌村(其三)》中,描写战争带来灾难的句子是“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但父老乡亲的深情仍可从“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句中体现出来。

2、《羌村三首》全诗只有一句写景:“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

3、杜甫《羌村三首》之三“莫辞酒味薄, ,兵戈既未息, 。”请为父老 2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歌, 。 ,四座泪纵横。

(四)《登楼》 1、 杜甫《登楼》中作者用“锦江春色

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两句写出了他登楼时的所见景象。

2、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的诗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呤

3、《登楼》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呤

(五)《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大胆运用夸张来表现边塞风大的句子:/揭示了风看似微弱实际无坚不摧的力量。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2、“回首千年前的国土西部,有古人 3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曾经留下其‘石大如斗’、 ‘戍客望边’、‘大漠穷秋’、‘平沙莽莽’的诗言词句。”这里的“石大如斗”出自本诗的“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平沙莽莽”出自本诗的“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六)《望月有感》

1、《望月有感》中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独在异乡的兄弟姐妹们自伤孤寂的感情的诗句是“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2、《望月有感》中写独在异乡的兄弟姐妹自伤孤寂的比喻句为“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篷

3、借月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诗句是“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七)《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卜算子》. ,山是眉峰 4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

2、中推陈出新、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的句子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2、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之句, “眉眼盈盈处”,

(八)《别云间》

1、《别云间》回忆诗人艰苦的战斗生

活的句子是三年羁旅客,今日又

南冠。; 写作者几年来的生活遭遇,表达无限哀

怨而又无可奈何心情的两句是三年羁旅

客,今日又南冠.

5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2、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

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表达深沉的亡国之痛的两句是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3、写诗人矛盾心情的诗句是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表达对故乡无

限依恋的两句是_已知 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4、表达诗人不停止战斗的决心的诗句是/诗人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坚决抗清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表达满腔怒火和死后仍念念不忘收复

山河的爱国精神或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亢,显示了诗人冲天豪情的诗句两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6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九)《雁门太守行》

1、“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4、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5、“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

紫。”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7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

死。”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渴望贤才,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8.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 8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

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

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

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

场,为君王献身。

9、 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提示: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

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

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

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0、“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

句,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11、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 9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12、对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两句诗,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甲光”,杨慎却称自己确曾见到过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压城守军到阵也未必有日光前来

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营造意境的手段。

13、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

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

10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14、由“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你联想到什么?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

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 /直言

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2、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它与李白《行路难》

里的

“ , 。”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从军行》

【简析】: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

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

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

11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

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 12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二)《月下独酌》这首诗约作于天宝三载(744),时李白在长安。诗人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 13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三)《羌村(其三)》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待到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古代黄河流域一带养鸡之法如此),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这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14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来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没有稍微年轻的人,这为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不一,各各表示着一家心意。在如此艰难岁月还这样看重情礼,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淳厚的民风并未被战争完全泯灭。紧接四句以父老不经意的口吻道出时事:由斟酒谦称“酒味薄”,从酒味薄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时世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 末了写主人致答词。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此外言“愧”,暗中照应“晚岁迫偷生”意。如果说全组诗的情绪在第二首中有些低落,此处则由父老致词而重新高涨。所以他答谢作歌,强为欢颜,“歌罢”终不免仰天长叹。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知,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内容。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 15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写到歌哭结束,语至沉痛,令读者三复斯言,掩卷而情不自已。

(四)《登楼》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颔联从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登楼所想。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个人怀抱。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体现着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中心思想:此诗抒写诗人对国家灾难的深重忧思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感伤。

(五)《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中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运用了比 16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全诗句句用韵,除开头两句外,三句一转韵,这在七言古诗中是不多见的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

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谏佛骨表》)的精神,则虽遭获严惩亦无怨悔。

17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三、四句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富有胆识。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如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和愤怒。

后两联扣题目中的“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远贬,严令启程,仓淬离家;而家人亦随之遣逐,随后赶来。当诗人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到,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作者在《女挐圹铭》中追述道:“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之。女挐年十二,病在席。既惊痛与其父诀,又舆致走道撼顿,失食饮节,死于商南层峰驿。”了解这些情况,便 18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知“颈联纯作景语”、“境界雄阔”之类的赏析并不确当。颈联上下句各含两个子句,前面的子句写眼前景,后面 的子句即景抒情。“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雪拥蓝关”,前路险艰, 严令限期赶到贬所, 怎奈“马不前”!

(七)《望月有感》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中断根的蓬 19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 20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八)《雁门太守行》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 龙为 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 21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九)《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着重写人。以眼波和眉峰比喻水和山。“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即写江南水的秀美,同时又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的脉脉含情,语带双关,扣得天衣无缝。可看出手法的高明。

下片着重写季节。而这季节又同归家者的心情配合得恰好。暮春时节春归人也归。结尾两句中的“春”,不仅是指季节方面,不要辜负大好春光,一定同它同住,而且又是指人事方面的。所谓人事方面的“春”,便是与家人的团聚,是家庭生活中的“春”。语带双关,聪明俏皮。

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十)《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 22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

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

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

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

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

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

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

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

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

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

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

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

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

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

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

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

23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

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

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

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

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

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

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

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

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

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

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

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

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

24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 课外古诗文默写 2010至2011学年(2011、1、4) 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

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此诗是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

时所作。全诗以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在对山河的一片深情中,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25

更多相关推荐: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

20xx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导学稿三第一模块积累与运用第三课时古诗文默写复习复习目标复习七九年级古诗文进行名句默写训练加强对古诗文识记和理解知识的巩固复习过程一识记型默写八年级下册1巴山楚水凄凉地怀旧空吟闻笛赋...

古诗文名句默写

九上古诗文名句默写123于殿上45之中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话来说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6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不追求名利的句子奉命出使前的处世态度的句子是苟全性...

初中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初中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一古诗文背诵填空1陶渊明归园田居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

人教版语文高考古诗文名句默写

1又前而为歌曰2子无良媒秋以为期3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4桑之未落于嗟鸠兮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女也不爽6兰泽多芳草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忧伤以终老7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我有嘉...

古诗文名句默写100句

20xx年高考古诗文名句复习100句1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夫仁者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3子曰仁者不忧4子曰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5子曰志士仁人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8...

高考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训练(答案)

高考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训练1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登高中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

20xx中考语文古诗文名句默写及答案

20xx中考语文古诗文名句默写及答案1不亦乐乎2思而不学则殆3是知也4勿施于人5三人行其不善者而改之6若出其中7江春入旧年8几处早莺争暖树乱花渐欲迷人眼9夕阳西下10我寄愁心与明月11却话巴山夜雨时12商女不知...

八年级语文古诗文名句默写

古诗文名句默写1怀旧空吟闻笛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适席上见赠2怀旧空吟闻笛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今日听君歌一曲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文天祥过零丁洋5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6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0xx届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易考名句总汇

20xx届福州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易考名句总汇一论语十则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0xx年福州市中考已考7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20xx120xx年福州市中考已考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

20xx届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易考名句总汇

20xx届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易考名句总汇长乐市教师进修学校李鼎20xx届中考文言文重点精读课文写法特点与理解题总汇已挂在语文学科网页上请下载一论语十则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知之为知之不...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资料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资料编写郭群英审核陈飞一上下句填空12对影成三人4黍地无人耕57锦江春色来天地西山寇盗莫相侵9一封朝奏九重天10云横秦岭家何在好收吾骨瘴江边骨肉流离道路中12吊影分为千里雁一夜乡心五...

7-9年级古诗文名句的默写

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默写学习目标搜索1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文言诗文但推荐的只有50篇2其余30篇在不同的考区可能有所不同考生必须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以便及时进行复习自学方法点击1要重视三名的背诵在名篇...

古诗文名句默写(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