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北师大版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5.2

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元谋人

时间: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点: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

2、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黄河流域)

二 、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人

时间 :距今约六千多年。

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

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水稻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2、半坡人

时间: 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市半坡村

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三、神奇的远古传说

1、华夏族的形成 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发展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

2、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尝百草”,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3、黄帝——人文初祖 (后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有许多发明创造:做兵器,造车、船、宫室,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

4、尧舜禹: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当时采用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禅让的依据:有德有才)

尧:节俭、朴素、爱民。

舜:吃苦耐劳,孝顺父母。

禹:治水有功。

考点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知识清单—— 明确考什么

一、夏朝

1、建立: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了夏朝。

2、政治制度:启开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二、商朝

1、建立:约 公元前16xx年,汤建立商朝。

2、政治: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约公元前10xx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三、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xx年,牧野之战大败商军。灭商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2、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土地国有制。

3、灭亡:公元前7xx年,西周灭亡。

四、东周

(1)春秋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

齐桓公:最先称霸:管仲改革,“尊王攘夷”,葵丘会盟。

晋文公:“退避三舍”。

楚庄王:问鼎中原。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形势图) (东齐、西秦、南楚、北燕、赵魏韩在中间。)

(3)商鞅变法:公元前3xx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

2、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3、影响: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付出血的代价;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同时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和他的献身精神。

考点 3:统一国家的建立

知识清单—— 明确考什么

一、秦朝的统治与秦末农民战争

(1)秦朝的统治

1、统一时间:公元前2xx年秦王嬴政统一。(秦始皇图)

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建立中央集权;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控制思想。

3、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考图)

4、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秦朝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陈胜吴广起义

1、地点:大泽乡(安徽)

2、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次起义的推动下,刘邦项羽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起义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二、汉朝的统治

1、西汉

时间:前2xx年,刘邦建立,都城长安。

汉初:郡县制,分封制,休养生息政策。

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统治时出现大一统局面。

2、东汉:时间:25-----2xx年。建立者:刘秀。都城:洛阳。

三、秦始皇,汉武帝

(一)秦始皇——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第一个皇帝。

功劳:1、实现统一,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4、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开发南疆。

过 :统治残暴: 赋税繁重,刑法苛严,兵役徭役繁多,加速了秦朝灭亡。

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背景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措施:1、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思想: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任用儒生做官。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4、军事: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规模攻打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结果:出现大一统局面。

四、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西域:汉朝时,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新疆地区。

目的: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受汉武帝派遣,公元前1xx年、公元前1xx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影响:第一次了解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像和汉朝交往的愿望。

第二次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丝绸之路

开辟时间:西汉汉武帝时。

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西亚,再转运到大秦。 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第二篇: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长安一中初中部 张超

专题一 地图(第一章第二节)

地图的三要素:

①比例尺(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a、比例尺的大小,如1:10 000>1:100 000 ;

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如北京地图,内容详细;

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如中国地图,内容粗略(P9 图1—16)

b、比例尺的转换:厘米变千米,去掉5个0

如1:5 000 000即表示图上一厘米等于实地距离50千米

②方向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看指向标(P10 活动题图1—18)

③图例 :P10 图1—17

专题二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章第一节)

1、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专指赤道)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纬线: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横着),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即0°纬线)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North;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South。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且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竖着);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West;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East。

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P19图2-11)

4、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东西半球分界:160°E, 20°W ;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第四章第三节)

1、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周期:一天

2、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3、与地球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 (南北半球的季节和昼夜长短情况相反)

气节日期 北半球季节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

春分 3月x日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6月x日北半球夏季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秋分 9月x日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x日北半球冬季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

4、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地球绕着地轴自己转)

5、公转的意义:(地球绕着太阳转)

a、一年中太阳直射纬度的变化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夏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北极圈内极昼;冬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北极圈极夜;南北半球情况相反)

C、四季和五带的划分: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66.5°—90°);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南北纬23.5°之间);热带与寒带之间是温带(23.5°—66.5°)。 (五带划分参考P70图4—22)

专题四 大洋和大洲(第二章第二节)

1、七大洲(按面积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欧洲、大洋州;赤道穿过

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亚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的群岛。

2、四大洋(按面积顺序)

3、“水球”: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 ; 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5、半岛: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如山东半岛、印度半岛)

专题五 地形(第二章第三节)

1、区分:海拔高度指该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两地间的海拔高度之差。

2、五种陆地地形:地表起伏较小的3200米)边缘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平);地表起伏较大的2种: 山地(海拔高>500米) 、丘陵(海拔较低)

3、海底地形:从岸边向远洋依次为——大陆架(较浅,200米以内)、大陆坡、海沟(较深, 如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4、地形图:将等高线图涂上颜色,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棕、黄色表示高原

5、世界地形之最:最大的平原-最大最高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P32图2—45)

专题六 海陆变迁(第二章第四节)

1、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2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在板块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活跃,拉伸可能形成海洋(如红海),碰撞挤压则可能形成山脉或造成火山地震,所以火山地震带、山脉带的分布带与板块边界相近(参考P35图2-48与P36图2-54)

两大山脉带/

专题七 天气和气候(第三章)

1、天气与气候概念区别:天气是短时间概念、多变;气候是天气长时间的平均状况、稳定。

2

3、气温分布规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②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③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叫最气温的日较差;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叫做气温的年较差。

④等温线的特点: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4、降水的形成条件:①

5 水少 ③锋面雨

6、降水分布规律:赤道最多,南北回归线附近(如撒哈拉沙漠)和两极最少(P65图4—12)

7、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地球的形状(近似球体)大、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极地相反 ②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见专题二)

③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海洋气温比陆地高;海洋的最热月和最冷月都比陆地晚一个月; ④地形与地势: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⑤人类活动:改变地表面貌,如植树造林、修水库或者滥砍乱伐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排放氯氟化合物造成臭氧层空洞等

8、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⑴最冷月均温>15℃则为热带: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②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③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 (非洲大陆最多)

④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撒哈拉沙漠)

⑵ 0℃<最冷月均温<15℃则为亚热带: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 ②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地区最典型,各大洲都有分布)

⑶最冷月均温<0℃则为温带: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中国北方) ②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降水均匀(欧洲西部最典型)

③温带大陆气候:距离海洋越远降水越少、温差大(亚欧大陆

此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以俄罗斯、加拿大分布最广);苔原气候(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南极洲、格陵兰岛)

专题八 世界的居民(第四章)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如果出生率>死亡率,则该地区人口增加,反之减少;

2、人口密度:该地人口数/该地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

3、人口分布:①密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

原地区

②稀疏区:沙漠、雨林、高原、山区、高纬度地区

4、人口问题:①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矿产等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

漠化,人均耕地减少造成粮食危机,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自然灾害频发

②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

5、城市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

7、六大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范围最广)、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

9、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乡村又可以分为集镇和村庄

10、世界文化遗产保护:①控制工业污染对文化遗产的破坏②减少旅游活动对遗产的破坏

专题九 世界的国家与国际组织(第五章)

1

2、世界人口居前10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

3、发达国家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亚洲)、澳大利亚、南非(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为主(注:拉丁美洲不是七大洲之一,是北美洲南部+南美洲全部,是拉丁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小技巧:白种人、英语、基督教、发达国家的分布地区相似,都有欧洲、北美、大洋洲,这与欧洲向外扩张的殖民主义有关)

4、发达国家购买廉价原材料制造高技术产品,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出口资源或者对资源进行初步加工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5、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6、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合作,经济联系紧密,产品分工协作。表现:跨国公司和经济贸易组织

7、联合国:①成立于19xx年,现在包括192个成员国 , 总部:美国纽约

③俄、中、英、法)之一

④联合国职责 关注问题

8组织(欧佩克)、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

教师寄语: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更多相关推荐: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东西方的造人传说西方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东方女娲wa抟tuan土造人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3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4远古人类表格...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P134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P2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P134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5北京人...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东西方的造人传说西方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东方女娲wa抟tuan土造人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3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4远古人类表格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

初一历史上册人教版重要知识点[1]

初一历史上册人教版重要知识点初一历史复习资料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文化代表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火的使用观念社会组织生产活动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2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注意1东西方的造人传说西方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东方女娲wa抟tuan土造人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3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4劳动在从...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人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距今年代约一百七十万年生产生活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人类是...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文化代表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火的使用观念社会组织生产活动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东西方的造人传说西方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东方女娲wa抟tuan土造人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3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4远古人类表格氏...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原始社会时期从事农耕生活氏族有哪些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最早的人类名称元谋人时间距今约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会制造工具情况知道用火社会组织原始人...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P134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文化代表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火的使用观念社会组织生产活动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