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总结

时间:2024.4.20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总结:

“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大方面来划分,包括结构思路类、语意层次关系类、表达方式类、语句修辞类共四大类。其知识系统如下:

一、结构思路类:

谋篇布局上:起承转合 层层深入

首尾安排上:首尾呼应、开篇点题、卒章显志

中转过渡上:铺垫、照应、承上启下

先后顺序上:先叙后议、先实后虚、先写景后抒情、先抑后扬、先咏古后议论抒情

二、 语意层次关系类:

1、古今关系:借古讽今、借古自况、论古抒怀、引古用典

2、主次关系:欲擒故纵、欲扬先抑、正侧结合、对比、衬托(正衬、反衬)

3、虚实关系:虚实相生、化实为虚、以虚写实、化无形为有形。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比如《雨霖铃》上篇重点写不愿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比如姜夔的《暗香》,其中既有眼前景、又有回忆的景,虚实结合,写出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远方友人的怀念。

4、情景关系:触景生情、移情于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5、拓展关系:联想、 想象、 象征

6、动静关系: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三、表达方式类:

1、叙事方式: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直接叙事:“直陈其事”即“赋”的手法:如《氓》的开头,《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 “楼

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

值得纪念的往事。

间接叙事:写景中,暗示事件情节发展如《商山早行》(晚唐温庭筠)“鸡声茅店月??”

2、抒情方式: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直抒胸臆:《相见欢》(南唐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声声慢》(李清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叙事见情——《蝶恋花》(纳兰性德)“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借景抒情——《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触景生情)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寓情于景)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移情入景,情景交融)

借典抒情——《扬州慢》(姜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或“凭谁问,廉颇??” 借物抒情——《卜算子》(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联想抒情——《暗香》(姜夔)“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1

想象抒情——《雨霖铃》(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便纵有千种风情??” 议论抒情——《西塞山怀古》(刘禹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3、描写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直接描写:

五官感受——摹形拟声绘色、绘声绘色、形神兼备、明暗对比、化无形为有形。

如《念奴娇》(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远近位置——远近结合、长画卷、长镜头、近镜头、特写镜头。

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动静对比——如《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白描与细描——白描如《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细描如《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也叫暗示)——如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实际上是暗示自己单调寂寞的生活场景。

4、议论说理方式: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直接议论:

就事论事,就理说理。如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间接议论:

借人议论——《蜀相》(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借典议论——《泊秦淮》(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借景议论——《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修辞手法(修辞格):

1、比喻: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明喻:“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本体未出现,但是承前可知,语体和比喻词都出现了。

暗喻:“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这里本体为“洞庭山水”,喻体为“白银盘里一青螺”,没有比喻词。

借喻:“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是比喻小巧而且翠绿的柳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其中前一句不是比喻,是想象;后一句中在用“梨花”比喻落满树枝的雪。

2、借代: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具体代替抽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用特征代替人:“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缊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

3、比拟: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

2

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拟物:把人当作物,或者把此物当作彼物来描写叫拟物。“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其中通过拟物的修辞方法,把“愁”写得形象可感,把抽象的感情化为了具体形象。

4、对偶: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夸张: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6、用典: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用事: 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恢复中原的决心。

引用前人诗句: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7、反复(重复)为了加强语气,强调内容。

句子的反复:如《蜀道难》三次说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全文,形成线索,一唱三叹,增强感情。

字词的重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音词加重词义,舒缓语气,造成韵律。“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其中“凤凰”“台”都重复出现,韵律感强,自然流畅,表意自然,朗朗上口。

8、双关 ,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同时存在。表意含蓄,意味无穷。“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字一语双关。

9、设问和反问: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五、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的区别

一、定义的区分

1

赵师秀《约客》诗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其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3

2、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烘托用在诗文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此法引入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用笔,对事物进行描述、铺排,使被“托”之物更加突出。齐已有《早梅》一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诗以“禽窥素艳来”一句便用烘托之法,表现出早梅之素艳。

3、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用相同或相美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 白居易有《钱塘湖春行》一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此诗以西湖生气勃勃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此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

反衬: 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谢亭送别》 唐代 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此外,“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

二、用法的区分

1、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从正面着笔。

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2、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 从侧面着笔。(只写侧面一面)

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如柳永的《雨霖铃》,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

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写两面,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一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以苍凉秋景衬托诗人飘零之哀。

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出来。

4、对比:对举的双方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

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

4

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总结:

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

烘托和衬托:“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衬托”是用类似的、相关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对比和衬托: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5


第二篇:高考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总结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总结:

“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大方面来划分,包括结构思路类、语意层次关系类、表达方式类、语句修辞类共四大类。其知识系统如下:

一、结构思路类:

谋篇布局上:起承转合 层层深入

首尾安排上:首尾呼应、开篇点题、卒章显志

中转过渡上:铺垫、照应、承上启下

先后顺序上:先叙后议、先实后虚、先写景后抒情、先抑后扬、先咏古后议论抒情

二、 语意层次关系类:

1、古今关系:借古讽今、借古自况、论古抒怀、引古用典

2、主次关系:欲擒故纵、欲扬先抑、正侧结合、对比、衬托(正衬、反衬)

3、虚实关系:虚实相生、化实为虚、以虚写实、化无形为有形。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比如《雨霖铃》上篇重点写不愿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比如姜夔的《暗香》,其中既有眼前景、又有回忆的景,虚实结合,写出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远方友人的怀念。

4、情景关系:触景生情、移情于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5、拓展关系:联想、 想象、 象征

6、动静关系: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三、表达方式类:

1、叙事方式: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直接叙事:“直陈其事”即“赋”的手法:如《氓》的开头,《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

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间接叙事:写景中,暗示事件情节发展如《商山早行》(晚唐温庭筠)“鸡声茅店月??”

2、抒情方式: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直抒胸臆:《相见欢》(南唐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声声慢》(李清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叙事见情——《蝶恋花》(纳兰性德)“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借景抒情——《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触景生情)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寓情于景)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移情入景,情景交融)

借典抒情——《扬州慢》(姜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或“凭谁问,廉颇??” 借物抒情——《卜算子》(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联想抒情——《暗香》(姜夔)“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想象抒情——《雨霖铃》(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便纵有千种风情??” 议论抒情——《西塞山怀古》(刘禹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3、描写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直接描写:

五官感受——摹形拟声绘色、绘声绘色、形神兼备、明暗对比、化无形为有形。 如《念奴娇》(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远近位置——远近结合、长画卷、长镜头、近镜头、特写镜头。

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动静对比——如《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白描与细描——白描如《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细描如《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也叫暗示)——如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实际上是暗示自己单调寂寞的生活场景。

4、议论说理方式: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直接议论:

就事论事,就理说理。如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间接议论:

借人议论——《蜀相》(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借典议论——《泊秦淮》(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借景议论——《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修辞手法(修辞格):

1、比喻: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明喻:“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本体未出现,但是承前可知,语体和比喻词都出现了。 暗喻:“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这里本体为“洞庭山水”,喻体为“白银盘里一青螺”,没有比喻词。

借喻:“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是比喻小巧而且翠绿的柳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其中前一句不是比喻,是想象;后一句中在用“梨花”比喻落满树枝的雪。

2、借代: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具体代替抽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用特征代替人:“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缊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

3、比拟: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拟物:把人当作物,或者把此物当作彼物来描写叫拟物。“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其中通过拟物的修辞方法,把“愁”写得形象可感,把抽象的感情化为了具体形象。

4、对偶: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夸张: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6、用典: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用事: 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恢复中原的决心。

引用前人诗句: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7、反复(重复)为了加强语气,强调内容。

句子的反复:如《蜀道难》三次说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全文,形成线索,一唱三叹,增强感情。

字词的重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音词加重词义,舒缓语气,造成韵律。“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其中“凤凰”“台”都重复出现,韵律感强,自然流畅,表意自然,朗朗上口。

8、双关 ,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同时存在。表意含蓄,意味无穷。“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字一语双关。

9、设问和反问: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五、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的区别

一、定义的区分

1 赵师秀《约客》诗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其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2、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烘托用在诗文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此法引入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用笔,对事物进行描述、铺排,使被“托”之物更加突出。齐已有《早梅》一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诗以“禽窥素艳来”一句便用烘托之法,表现出早梅之素艳。

3、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用相同或相美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 白居易有《钱塘湖春行》一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

里白沙堤。”此诗以西湖生气勃勃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此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

反衬: 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谢亭送别》 唐代 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此外,“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

二、用法的区分

1、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从正面着笔。

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2、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 从侧面着笔。(只写侧面一面)

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如柳永的《雨霖铃》,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

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写两面,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一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以苍凉秋景衬托诗人飘零之哀。 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出来。

4、对比:对举的双方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

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总结:

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

烘托和衬托:“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衬托”是用类似的、相关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对比和衬托: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更多相关推荐:
诗歌鉴赏总结

诗歌鉴赏怎样读懂一首诗:①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②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③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④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⑤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特别注意:①认真…

诗歌鉴赏专题小结

诗歌鉴赏专题小结1考点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观点态度主旨2体裁题材3艺术手法4主要题型1意境2表达技巧3语言特色4炼字5关键词语6形象人景物一诗歌题材及思想情感鉴赏按题材的不同古诗词分为一咏史怀古诗对咏史怀古诗的...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总结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总结一、看背景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如20xx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春日即事①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总结(强烈推荐)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的分类一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1描写描写是进行绘声绘色绘形的描画和摹写的这样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能产生如闻其声...

诗歌鉴赏总结

诗歌鉴赏总结(20xx.1)(一)内容方面的命题1.人物形象?如:《塞下曲》:三戍渔阳再渡辽,騂弓在臂剑横腰。将军形象。又如: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②。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20xx诗歌鉴赏复习总结(笔记整理)

诗歌鉴赏复习总结笔记整理一考纲陈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象法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情二熟记一常见意象固定含义二常见意境氛围术语三常见表达技巧四常见的概括语言特色词语五常见题材主题一略二...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知识归纳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知识一本通笔者按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拥有灿烂的诗歌文化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散曲当代流行歌曲中华民族沿着诗歌的足迹从远古一步步走来诗歌涵养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高考中诗歌鉴赏属于必考...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总结

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一古代诗歌意象集锦一、自然意象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强化四思想情感鉴赏一、强化重点,聚焦考场。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其中一定蕴涵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是诗歌阅读过程中首要而且是最重要的环节。中国古代诗歌,就其表现的思想…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资料总结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资料总结,内容附图。

高考诗歌鉴赏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诗歌鉴赏必背知识点一常考意象及其含义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二意境特点常用术语1辽阔壮阔宏阔开阔壮丽高远深远雄浑苍莽渺...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复习总结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板块知识讲解对于高中阶段学习语文学习诗歌鉴赏是一个很重要的板块它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答题的方式方法很多能够运用到文学阅读中所以学习好诗歌鉴赏这个板块是很重要的诗歌中的考察最主要的就是意象和意境的考察...

诗歌鉴赏总结(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