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赏析及中考题汇编

时间:2024.4.20

《春望》中考备考专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中国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又因为他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二、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三、主题: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四、译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几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

五、句子理解:

1、首联

1

一个“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凉,令人满目凄然。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觉着内心的荒凉寂寞,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颔联

感伤国事,花也会流泪,怀恨离别,鸟也会惊心。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鸟以感情,移情于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批判了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另一种说法是:诗人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3、颈联

写战火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战争持续时间长,家书的弥足珍贵,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

4、尾联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六、艺术写法:

1、前两联以“望”字统摄,诗人俯瞻仰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2、借景抒情,情注全诗。开篇四句写景,写国都沦陷,一片荒凉,后四句直接抒情,诗人忧国思家。

3、格律严谨,对仗工整。

2

1《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2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2分)

3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4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

5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6对《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

B.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练习二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一个“深”字,表现了 。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3

5、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7、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8.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

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9、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

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

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

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

口的佳作。

10、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

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4

《春望》答案:一、1.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家书难得,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2.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3忧国思家的情怀。4. 望;山河;草木花鸟

5. 画面: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含义: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答案二:

1、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 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2、感时忧国、思家念亲 3、安史之乱

4、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5、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6、抒发了诗人对家破国残的感伤之情

7、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8.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9、C 10、A

5


第二篇:20xx至20xx年中考苏教版八上诗词赏析题汇编


2003至20xx年中考苏教版八上诗词赏析题汇编

(20xx年十堰训练题)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这首诗中的“蓬莱”是指 ,“小谢”是指 。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李云;谢眺。2、抒发了对时光易逝,自己怀才不遇,理想难酬而生发的无法排遣的 苦闷之情。

二、(20xx年咸宁)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答:

4、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句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与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的赏析。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二、3.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4.A

十三.(2004?四川)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3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4)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

十三.⑴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2)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3、破、深4、忧国思家

1

(扬州市20xx年)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2.“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答:

11.感时忧国,思念家人。 12.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二十三、(20xx年黄冈非课改区)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一12题。(16分)

春 望(杜甫)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到 。(2分)

8.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分)

答: 二十三:7.望(1分)山河草木花鸟(1分,每空0.5分) 8.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2分,画面描写、揭示含义各1分,意同即可)

二十九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0xx年咸宁市题)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答: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答: 二十九、1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2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十二、(20xx年沈阳市)5.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 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2

答案:D

二十四、(20xx年金华市) 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18—26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2分) 答:

19.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答: 二十四:(一)18.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19.忧国思家的情怀。评分标准:第18题2分。第19题2分,意思对即可。

二十七、(20xx年四川)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___ __,实际上是写______ __ 。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十七.(1)(共2分)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意思的可记分)(2)(共2分)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20xx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阅读《春望》,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1分)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

答:

5.(1)忧国思家。(必须答全“忧国”“思家”) (2)示例一:诗人触景生情,原本能愉悦心情的花鸟,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更烘托了自己“感时”,“恨别”之悲。 示例二: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如从修辞、用词等角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0xx年江苏省宿迁市)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6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2分)

答:

(2)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4分)

答:

3

7.(1)满头白发,愁苦不堪。(2分,每点1分)(2)①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碎,春天的凄凉景象。(2分)②诗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2分)(意思对即可,只抄写诗句不得分)

(2009山东滨州市)古诗词鉴赏。(4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8.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

7.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如此惨象,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8.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二十.(2004?绵阳)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者在诗的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其作用。

答: 二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权者不理国事,沉溺享乐的批判、忧虑,开篇两个“笼”字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奠定了全诗感伤、忧愁的基调。

十三.(20xx年扬州市)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答: ②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 十三:(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分)。(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

三十.(20xx年贵州省毕节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答题。

4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①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②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十、① 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2)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

(20xx年南京)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泊秦淮》的作者是_____,诗中的《后庭花》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是南朝的_____。(2分)

7.以下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第二句承上启下,网络全篇。“夜泊秦淮”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又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

C.“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达官贵人。“隔江犹唱”的“江”是指秦淮河。

D.本诗表达诗人对国事怀抱隐忧,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的写照。

6.杜牧 陈后主 7.C

一.(20xx年湖南娄底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一、1. (1)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2).忧国忧民(意思相同即可)

十.(20xx年襄樊市)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十:D

二十八.(20xx年四川省内江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 答: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①本诗作者是(人名),诗中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 ,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

②梁启超对本诗作者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品格?结合具体诗句谈谈感受。

答: 二十八、陆游 僵卧、孤村 不自哀 2、忧国忧民,报效国家的强烈感情至死不渝;处境凄凉、艰难也“不自哀”,即使梦中也在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能结合诗句谈,意合即可)

(20xx年十堰) 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 。第二句中的“尚”字表现出诗人

(2)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 ,全诗抒发了强烈的 。

答案:(1)凄凉(悲凉);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2)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岌岌可危 ; 爱国(或抗金保疆)情怀

一、(2006成都市)阅读下面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 (4 分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 “ 风飘絮” 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 , 以 “ 雨打萍 ” 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对尾联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 分 )

答: 一、1.(1 分 )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 2、(3 分 )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1 分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1 分 ),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 分 ) 。 ( 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

四、(2006泰州市试题B)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两题。(5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

答: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答:

四.⑴儒家经典(1分)(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 6

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

五、(2006湖北省黄冈)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2题。(15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___________的悲哀;借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

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答: 五、1.国破家亡 惶恐滩 零丁洋(2分,第1空1分,第2、3两空各0.5分) 2.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2分,意近即可。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或对于一位爱国者来说,个人的命运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令人肃然起敬。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建功立业。(2分,意近即可。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

十四、(20xx年河源市)(6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第 联。(1分)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7.律诗中的第二联又称颔联、第三联又称 联。律诗对这两联在形式方面的特殊要求是: 。(2分)

十四、5. 1分 第二联(或颔联) 6. 3分 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7. 2分 颈联对仗

三十三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

答:

2.写出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并举一个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答: 三十三、1 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是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2 D(颔联) 3 略举例如岳飞、邓世昌、朱自清等

7

六、(20xx年镇江)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 7——8题。(共5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诗歌颔联通过两个自然景物,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颈联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了诗人 的心情。(3分)

8.结尾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怎样的生死观?(2分)

答:

7.(3 分) 絮 萍 (“风飘絮”、“雨打萍”亦可) 忧虑不安(“惶恐零丁”亦可) (每空1 分)8.(2分)舍生取义 ( “为国而死”或“以死报国”均可。答“宁死不屈”给l 分)

十七、(20xx年四川省资阳市) 过零丁洋(4分)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 ,以“雨打萍”比喻 。(2分)

22.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十七、21.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 (2分,意思对即可) 22.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2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十四、(20xx年襄樊市(非课改区)

城阕辅三泰。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对壬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剥开生霹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剐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剥而悲伤。

B.遮酋诗聪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睡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古深情而富有哲理。

2、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 十四:1、B 2、D 3、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8

20xx年连云港7.读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川》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品味:“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答: 。

8.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答: 。

7、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8.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一、(20xx年潜江)

己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此诗第一句写诗人离别的忧伤,。(1分)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一:1.浩荡(1分) 2.D(2分)

十七、(2004?青海)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 。

(2)“落花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 比喻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想继续为 效力的思想感情。

十七.(1)鸣鞭、挥鞭 (2)落花 自己 国家(或民族)

二、(20xx年南通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 。

二:寄托了为培育人才以及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情怀。(能从“为培育人才而献身”,或从作者思想、著作对后世的影n向,或从作者的理想、事业等方面作积极的思考,得2分;语言通顺,得1分。共3分)

9

十八、(20xx年恩施市)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思为国为民效力,他图的是什么?(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 ,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

7、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2)从三、四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8.请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略作赏析

答: 十七:6、卸甲归田的惆怅 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7、(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花的生命并未终结,而是获得了新生。它化作春天的泥土,为培育新一代的鲜花发挥作用。“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言之有理即可)(2)略(言之有理即可)8、诗人以拟人化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归隐离京,仍然要像落花变春泥一样对社会、对国家尽心尽力。比喻新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炽热的爱国热情。(后两句用比喻,表示自己虽然已成“落红”甚至“化为春泥”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并不因此减退,今后仍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责任。境界高远,比喻精妙。)

一、(20xx年梅州市)赏析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 ”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2分)

(2)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2分)

我的感悟:

一、(1) 浩荡离愁(离愁)。(2) 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十五、(20xx年沈阳)对《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十五、D

五、20xx年四川省遂宁市

下面对《望岳》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

A、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所见所感。

B、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结合起来,情景交融。

C、颔联前句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有的“神秀”,而后句则形象的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

D、全诗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格调高昂,气势磅礴,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五:A

六.(20xx年四川课改实验区)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⒈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分)

答: 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言无二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2分)

答: 六:⒈(2分)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计2分;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

⒉(2分)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思相近计2分,不够准确 酌情扣分)

二、(2006徐州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__________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1.(2分,每处1分)望 高大雄伟 2.(2分,意思对即可)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十五、(20xx年广西百色实验区) 阅读杜甫的《望岳》,回答19—20题。(5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下面是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3分)

11

答: 十五: 19.D 20.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十六、(20xx年沈阳市)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十六:C

十九、(20xx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0—21题。(共4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深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2分)

答:

21.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 十九:20.雄伟高大(2分)21.示例:1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 2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3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答出一点即可。2分)

一、(2009广西贵港市)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①齐鲁青未了( ) ②会当凌绝顶 ( ) ....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7.①不尽②终要,终当 8.D(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

七、(2009湖北省襄樊市)阅读古诗《望岳》,完成10-11题。(4分)

望岳

杜甫

12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 样,突山了泰山 的形象。(2分)

11.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2分)

答: 七、10.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高大雄伟”)。(2分)11.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2分)

十四、(2009山东省枣庄市)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5-6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十四、5.“阴阳”分别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6.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意愿,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一.(20xx年哈尔滨)对下面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一)C

十六.(2004?河南)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唐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3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本诗第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 ,燕啄春泥,乱花迷眼, 。

②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十六.①早莺争树(莺争暖树) 草没马蹄 ②可以让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见于方外”的效果。或:诗贵含蓄,这样含蓄地结尾,常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七、(20xx年河池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 7——8题(6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 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3分)

答: 七:7、D8、开放题。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评分标准:能抓住“乱花”、“浅草”进行赏析的给1。5分;能抓住“浅欲”、“才能”或“迷”、“没” 进行赏析的给1。5分。能全面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赏析,语言通顺的给3分。答得不完满的酌情扣分。

二十四、(20xx年资阳市)品读下边这首诗,按要求作答。(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14

(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

二十四:(1)C (2)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该题4分,(1)题2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

三、(2006泰州市)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完成下列三题。(5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2分)

(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________________”。(1分)

(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2分)

三、.⑴“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 ,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2分,写出词语1分,品析1分)(2)绿杨阴里白沙堤(1分)(3)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 、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也可。(2分)

二十六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诗中的钱塘湖指的就是现在的,诗人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其美丽的早春景色?

答:

2、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钱塘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钱塘湖美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把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二十六、23、1 西湖 暖树 新燕 乱花 浅草2 C

六、(20xx年新疆乌鲁木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凡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吸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15 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B.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 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 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2、本诗写了什么?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

答: 六:1、C 2、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七、20xx年河南非课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1~22题。(共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 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2分)

2. 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2分)

答: 七:1.喜爱钱塘湖春天的美景 爱(最爱)(一空1分。共2分)

2.“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言之有理即可。2分)

十五、(20xx年黄冈市)欣赏下列诗歌,完成7~8题。(4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全诗以“行”为线索,从“起,到“”终。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分)

8.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7.孤山寺;白沙堤;春;最爱。(2分,每空0.5分)

8.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2分,意近即可)

(20xx年十堰)赏析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4分,每小题2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6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3.全诗以“_______________”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4.诗的颔联“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非常精美,请你任选角度(或内容,或炼字,或修辞,或情感)对此联进行赏析。

答: _____ _

23.行,喜悦(欢乐、快乐、愉快等,意同即可)。(2 分,每空1分。)

24.①内容:从动物的变化,写出了早春景色。②炼字A“争”、“啄”: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活力;B“几处”不是“处处”,“谁家”不是“家家”,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C“早”、“新”: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学生举出单、词分析恰当也右,不苛求成组分析。)③修辞:A拟人,见②之A例;对偶:使用对偶句,句式工整,琅琅上口。④情感:表达了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

(2007十堰训练题)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12~17题。(1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4.作者在行进中写景物,中间四句写了四种常见的景物,它们分

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花、草。(2分)

25.认真体会第三联中的“渐欲”和“才能”两个词在表现湖上勃

勃生机的作用。(3分)

24.莺 树 25.这两个词极富动态地表现了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体现了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能够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对景物加以描绘和渲染。

(一) 20xx年广西崇左市请你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8、9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品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2分)

答:

9、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分)

答: 。

8.(2分)野花开得十分杂乱,令人眼花缭乱;野草生长得相当茂盛,已经可以遮住路过的马蹄了。(意思对即可)

9.(2分)春日郊外,花繁草盛,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景色美丽。或:西湖早春美丽、热闹的景象。(意思对即可)

20xx年襄樊市阅读古诗《钱塘湖春行》,完成10-11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7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⒑这首诗描写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2分)

⒒“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写诗人所见的景象,请说说这样的景象会给人们这样的感觉?(2分)

⒑早春(春天) 喜悦(2分。一空1分)

⒒会给人们带来生机勃郁(生机勃勃)的感觉。或:给人们的感觉是生机无限(生机勃勃、一片生机等)(2分)

十一、(2009徐州市)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十一、10.(1分)最爱(爱) 11.(2分,描写的景物和表现出的春的特点各1分)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 十六、(20xx年四川省凉山B)(6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2.诗中有一个词语直抒作者胸臆,请你指出来并说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3.“乱花渐欲迷人跟,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请你从具有表现力的用词上加以品析。(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4.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以“春行”为题眼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并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D.诗歌在景物的描写中还重点突出了白沙堤的美。

十六、22.(2分)爱(最爱) 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23.(2分)开放题。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只要能分析出其中一点即可) 24.(2分)D

五、(09辽宁沈阳)对《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春望

18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首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

B.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九.(2004?海淀)对诗歌赏析有误的是(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九、B

四.(20xx年南通)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3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

答: 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答: 四:①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1分)②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

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2分)

九、(2006浙江省金华)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2分)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2分)

19

九、1.指困难、挫折、障碍等。2.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五.(20xx年孝感)对夏完淳的诗《别云间》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A.诗的一、二句是写作者在狱中度过了三年的囚徒生活。“南冠”运用了典故,暗含作者虽然被捕,但要像钟仪那样忠于故国。

B.诗的三、四句中的“泪”与“天地”构成了极大的反差,通过这种反差,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亡国之痛。

C.诗的五、六句承上写亡国之痛转为写别故乡的感受。诗人预感死亡将至,要永远地去了,然面,故乡之情又怎能割舍得了呢,一个“难”字,浓缩了诗人对故乡的多少深情!

D.诗的七、八句是诗人情感发展的自然升华,更是诗人矢志不移抗清决心的自然张场。它与陈毅的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所表达的死后仍要坚持斗争的决心是相似的。

五、A

20

更多相关推荐:
八上诗词名句赏析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名句赏析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赏析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赏析这是说大自然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句...

诗词赏析训练题《春望》

诗词赏析训练题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的强烈思念答案抵万金妻子儿女2你怎样理解感时...

春望.赏析

八赏析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的强烈思念答案抵万金妻子儿女2你怎样理解quot感时...

《春望》赏析

忧国思亲满腔愁情春望赏析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篇...

春望赏析精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为什么在诗人看来这一封薄薄的家书要比黄金万两还要重要呢相聚的难家书传递的难得到亲人平安消息的难这一切都是连日来的战火造成的诗人思念自己的亲人盼望着和亲人团聚已经到...

春望诗词赏析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背景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

春 望 古诗赏析

春望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

春望诗词赏析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背景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

《春望》赏析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诗题春望会让我们浮想联翩春天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是充满活力希望的眼前自然地出现了春天的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姹紫嫣红心中不...

古诗词名句赏析(修改版)

古诗词名句赏析七上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日与春作为新生...

古诗名句赏析

1钱塘湖春行作者朝代首联点明观景处所写西湖远景颔联描写西湖早春景象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出了春天来临的气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早莺春燕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颈联描写西湖的花草美景乱花勾画出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浅草...

初中语文版诗词名句赏析

配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九年级古代诗词名句赏析七年级语文上诗歌赏析1赏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年轻时离开家乡年老才回来一口乡音未改两鬓已是疏落苍白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

春望名句赏析(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