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行业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时间:2024.5.15

我国保险行业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我国保险行业的有效人力资源较少

企业的有效人力资源是指企业整个人力资源中可以有效利用的部分。如果企业拥有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没有利用起来,这是企业的人力资源,但不构成企业的有效人力资源。用公式表示为:

有效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使用率*发挥率

通过调查,保险行业从业人员80%的人从事的是非本专业工作,可想而知,人力资源的使用率有多么低。在此基础上,若想提高企业的有效人力资源,除了通过培训提高其使用率外,就是充分提高员工的发挥率,而这便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使发挥率达到最大,最终达到有效人力资源的增加。

认为只要建立起激励制度就能达到激励效果

通过市场调查,我国保险行业都已建立了激励制度,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是保险行业在激励制度上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例如,中国某保险公司于20xx年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励员工,将职工的薪酬结构定为:岗位工资+绩效工资+附加工资+奖金。其中只有绩效工资部分是可变动的,但绩效工资的系数也已事先确定好了,只规定每月考核不合格者,扣其百分点。然而“考核工作”也仅仅是形式主义而已。同时,由于没有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价值评价体系,并加强价值评价体系与价值分配体系的有机衔接,没有让员工的高绩效得到合理的组织回报。

认为薪酬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最有效因素

需要是激励的出发点,保险行业员工对金钱的需求已趋于满足,因此,薪酬对员工的行为影响降低了,但企业未意识到这一点。由于对员工的需求和价值观理解错误,并没有意识到员工对个人能力的提高、他人和社会对自己尊重、对组织的归属感、自我实现等许多其他方面的需要。即使薪酬对员工有一定激励作用,那么这种激励作用也会呈边际效用递减趋势的。而真正的激励是从全面的、客观的理解人的需要开始的。

员工未能得到与工作绩效相对应的回报

作为奖励的工资,属于PFU后果。获得奖励的期望是促使员工做出反应的一种激励因素,但是,这种期望还不足以优化他们的表现。正面-未来-确定(PFC)的奖励对于员工的日常行为不会有太大影响。因此,定时发放的工资不可能使员工的表现实现最优化。但是,工资对于表现会有帮助或阻碍作用。通过调查,当员工们工作时,他们期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公平和富有竞争力的报偿。然而,保险公司的工资方案实际上压抑了人的工作积极性。 员工努力工作但没有提高工作绩效

由于公司在管理层上没有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其权利与责任的分配没有科学的划分。同时,员工的工作程序不合理,工作职责不明确,这都使得员工工作效率受到阻碍。另外,人力资源的配置不科学,未建立科学的员工素质测评体系。

我国保险行业激励机制的对策

客观、全面理解员工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保险公司员工的需求分析及相应的激励机制 经济需要。总体来说,现阶段保险公司员工的经济需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工资性收入,包括月(年)薪、奖金、股息加红利及其他如各种补贴等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为各种福利保障,主要是住房、养老和医疗。两者虽然同属员工的经济需要,但是当企业的投入一定时,两者之间便存在着此消彼涨的关系。因此,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运用好激励机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个人发展需要。为一名保险公司员工,之所以投入到如此激烈的竞争和充满发展空间的领域,其满足自我发展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这种个人发展的需要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个人业绩的突破、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业务技能、职务晋升、各

种荣誉、对公司贡献度的肯定等等。对保险公司员工,尤其是对大批的年轻员工来说,要求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可能比经济需要还要强烈,他们渴望接受企业提供的更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以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渴望自己的工作业绩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可,渴望职务的晋升以便能够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领域内施展自己的才华,这些都是可供激励的因素。

综合上面分析,立足于保险行业员工需求,应当采取以下激励措施:建立提高工资性收入与增强福利保障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根据对员工经济需求的分析,可以看到,就我国保险公司员工而言,其经济需求并非单纯地表现为工资性收入,由良好的公司保障形成的依赖和期望心理所产生的激励作用并不亚于工资性收入所产生的激励作用。这种情况下,作为我国保险公司,在力所能及地适当提高员工工资性收入,探索经营者年薪制的同时,应下大力气做好员工的企业保障工作。第二,建立公司与员工个人发展相结合的理想激励机制。我国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传统文化所形成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都需要员工的个人发展同公司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提供保健因素,并同时创造激励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双因素理论中认为,一个单位的政策、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职业安定等是保健因素,这一因素处理的不好会引发员工对工作的不满,处理得好可预防和消除这种不满,但它不具有激励作用;成就、赏识、认同、艰巨的工作、工作中的成长、责任感等是激励因素,这类因素处理得好,会使员工产生满足,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这一理论比较适合于受过较高教育的员工,这正适合于保险行业从业人员。所以,保险行业管理者应当一方面注意提供保健因素,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主要内容有:制定公平的政策,不能因人设“制”,切忌某一制度的制定就是限制某一些人,或是将一些人排除在某项利益之外;改善和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尽可能的配置有利于工作的现代化设备;解除员工后顾之忧,建立合理的医疗、养老制度和福利保障制度。

另一方面,要创造激励因素。保险行业管理者应及时表示出对员工的赏识,安排一些有难度的工作,加大某一岗位的责任,或让某一人负担起检查或监督的责任,允许员工参与一些问题的决策,也具有很好的极力作用。

努力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科学、规范以及公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是影响和塑造员工行为的最重要因素。这一方面是因为制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尤其是晋升制度、绩效管理制度、薪酬制度等)有利于摒弃管理过程中的个人主观偏见,确保管理过程以及结果的公平性,从而满足员工对于公平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对稳定的、导向明确的、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员工在企业中形成准确的预期,从而有利于员工形成稳定的和一致性的行为,提高员工的士气。所以对于我国保险行业来说,如何根据目标管理的思想和绩效管理实践的最新发展,同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建立起全面绩效管理与反馈系统是一个当务之急。

科学的创造价值,清除个人的努力向工作绩效转化中的障碍

现代组织行为学认为,员工的绩效是三方面因素的函数,即工作绩效=f(能力+个人努力+人事匹配)。因此,员工个人努力向工作绩效转化的之间媒介主要包括: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组织的人事匹配状况。

建立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培训使用激励机制 中资保险公司以往在培训上投入少、层次低,缺乏长期系统的培训规划,而且公司的培训多集中于岗前培训和险种条款培训,只有个别员工能够获得提高其综合能力和业务技能的高水平的国内培训和海外培训,难以形成强大的培训激励机制。而员工的自我培训则主要是以获取学历为主。对此,中资保险公司应当充分认识到培训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切实重视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公司特点的中长期培训规划,拓宽并逐步提高培训的途径和水平,在提高员工综合素

质的基础上,形成普遍的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员工素质测评体系 通过对员工的测评来准确把握每位员工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需求、动机和价值观,根据每个员工的能力与个性品质、职业倾向来安排其工作,从而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事匹配的效能,这是提高员工绩效的保证。 建立科学规范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公平合理的价值分配体系

建立科学规范的价值评价体系 保险行业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价值评价体系,让每位员工的投入和贡献都能够的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企业中的价值评价体系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管理工具,就是企业的人事考核制度。保险行业的人事考核制度不够科学、公平和公正。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通过工作分析为每个职位建立起具体的、可操作的考核标准。以绩效评价为目的的工作分析不仅是对工作的描述,更为重要的是对战略的分解和传递。通过对战略的分解和传递来实现员工的工作标准与组织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并实现员工的个人业绩标准的可量化和可操作性。

要求公司与员工进行积极的双向沟通。建立起管理人员与下属之间相互信任的心理契约,让每一位员工都知道它的上司会对它的工作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消除员工对于考核的心理障碍。

对每位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者训练。让其掌握科学的考核方法,提高考核能力,并统一不同考核者的评价信度,提高考核的有效性,增强考核工作的信誉。

建立公平的价值分配体系,并加强与价值评价体系的有机衔接 保险行业必须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价值分配体系,并加强与价值评价体系的有机衔接,让员工的高绩效得到合理的组织回报。在实际实施报酬系统时,首先确保良好的工作绩效应该同对个人的承认与赞扬、良好的绩效评估结果、薪金增加及其他积极的结果相联系;其次,确保良好的工作绩效尽可能少的同消极结果相联系;最后,确保不好的工作绩效将更多的与消极或否定的产出相联系。为了提高价值分配的公平性和激励性,应当建立公平的分配机制。

建立多样化、差别化、个性化的奖励制度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动态地把握员工的总体需求情况,使奖励和福利制度能有针对性地照顾到绝大多数员工的需求。其次,通过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促使每位上司与员工进行积极的沟通建立员工的个人需求状况的档案,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进行更新,作为差别化奖励的客观依据。最后,建立有效的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如员工满意度调查、意见箱等,以此来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并做出及时修正。


第二篇: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险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本质上讲,保险是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和社会互助机制,是一种用市场办法从容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 ,妥善安排人的生老病死的社会管理机制。

一、行业发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但是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晚,基础薄弱,覆盖面不宽,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充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由于历史和社会观念等原因,人们对商业保险的作用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保险行业逐渐成为我国新的朝阳行业。随着大量新主体的诞生及全国机构布局的需要,人才严重短缺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保险行业现在在监管力度上还有一定的欠缺,有很多保险人员为了拉增上业绩可以说是不惜一切手段,往往夸大其词!尽管我国在保险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保险专业人才匮乏的事实依然存在。能否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已成为保险业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加深,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必须开放金融服务业。外资保险公司看好中国市场潜力,纷纷抢滩国内保险市场。在资金运用上外资保险公司有明显优势外资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明显比内资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广得多,从而导致不公平竞争,不利于国内保险业的发展。

数据显示:20xx年在A股整体业绩下滑的背景下,金融行业表现却相对平稳,25家已经公布年报的金融企业整体业绩实现20%以上的增长,仅较20xx年下滑了5%左右。不过,在整体平稳的表象之下,保险业20xx年的境遇却大相径庭。寿险业遭遇最差时代对于保险行业而言,20xx年截至3月底,A股四大上市保险企业20xx年年报悉数亮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014.46亿元,同比增长9.61%;实现净利润522.66亿元,同比下降16.59%,同比增速较20xx年分别下降了13.53和25.2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中国平安表现最好,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增长了31.4%、25.89%和12.5%,而中国人寿这三项数据则分别下降了0.87%、45.31%和45.49%。受制于营销员增员困难和银保新规、银行销售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20xx年寿险保费增长显著放缓。年报显示,20xx年中国人寿已赚保费为3182.76亿元,较20xx年仅增长了0.06%,较20xx年15.64%的同比增幅明显回落。即使对银保渠道依赖程度较小,在寿险转型过程中受影响较小的中国平安,寿险新单增长同样不容乐观,其20xx年新单规模保费下降了6.7%,显示出其寿险业务增长主要依赖于续期业务。

在业务增长乏力的同时,各家保险公司还面临着退保大幅增加的问题。偿付能力普遍下降除了寿险业面临挑战外,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出现明显上升。一方面,四大险企20xx年的赔付支出较20xx年大幅增加,合计赔付支出达到1786.61亿元,同比增长了33.64%,而20xx年增速仅为4.02%。另一方面,四大险企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也进一步吃紧。虽然年报显示,四大险企的偿付能力均超过了保监会150%的最低要求,但偿付能力充足率整体下降趋势明显。年报显示,截至20xx年底,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70%和167%,较20xx年底分别下滑了42和31个百分点,逼近监管红线; 财险业在20xx年首度实现扭亏为盈后,20xx年迎来了进一步的强劲增长。根据保监会年初发布的20xx年保险业经营数据,受益于政策红利和汽车销量增长,车险盈利水平持续提升,财产险20xx年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4618亿元,同比上涨幅度达到18.54%,而上市险企的年报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成为保险企业年报中难得的亮点。

在我国人口红利减弱、老龄化社会加剧的大趋势下,存在较多的历史欠账。我国养老金不仅需要做实账户,还在物价、通胀等形势下,面临着保值增值的巨大压力。另外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各省社会保险基金积累很不平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在劳动力流入较多的省份,其社保基金积累规模大,增长也较快;而在经济落后或者劳动力流出较多的地区,其社保基金积累规模就较小,甚至经常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截至20xx年底,

近半省份社会保险基金收不抵支从整体来看近十几年来,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获得的收益率平均每年不到2%,而2001-20xx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14%,面临巨大支付压力的社保基金资产实际处于不断缩水中。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民保险意识薄弱。例如美国的保险业非常发达,人均保费480美元;而中国人均保费只有46美元。美国人一般都拥有六章到七张保单。而中国每100人当中只有6张保险单。代理人方面也是差别很大;中国没4000人当中有一位保险代理人,而保险业发达的国家90多个人中就有一位寿险代理人。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中国政府已通过各种政策来保证经济和金融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保监会.各项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反复强调保险业理性回归保障,稳健经营的重要,也传达出一项讯息: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通过相关措施,促进保险机构规范经营及保险业的长期稳定。国内那些将大量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的保险公司亲历了金融风暴带来的损失,也逐渐从前一年疯狂追逐资本市场的奔跑中冷静下来,实施新的经营策略。可以说,这次金融危机对保险业来说,是一个调整的契机,中国保险市场将迎来新的持续稳定发展阶段。

二、保险业竞争优势

成熟保险业的经营是依靠保险和投资两个轮子共同驱动和协调发展,通过保险融资,投资创利的方式来实现保险公司总体收益。投资是保险业的核心业务,没有投资等于是没有保险行业。保险行业的主要存在目标是风险的转移。保费是风险转移的价格,但由于市场的竞

争,使得这个价格往往不够支付转移的成本,承保亏损己成为保险公司的普遍现象。所以,没有保险投资,没有投资绩效的提高,整个保险行业的经营是不可能维持下去的。

从市场结构上看,保险业属于垄断竞争型市场。所以保险业同业之间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力,但它们之间又存在激烈的竞争。保险业的竞争优势也主要来源于它自身与竞争对手在价值链上的差异。在保险人员、保险产品方面的比较存在的经济效益。保险业是市场潜力比较大的行业,其成长空间较大。处于行业的成长型。其产业关联度强,成长空间也大,保险业中企业组织不断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保险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也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售后服务。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客户制定相应的保险产品。并且细分客户市场,不断地研发创新新型保险产品。提高了保险市场的市场占有率。

三、保险业特征

1、保险业务持续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务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保险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2、主体不断增加,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目前保险从业人员达到150多万人。多种保险机构并存、中外资保险公司竞争的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形成。3、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运行机制逐步完善。4、功能不断丰富和深化保险功能不断丰富和深化。保险功能从传统的经济补偿,拓展到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5、建设得到加强,保险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初步形成。6、管体系基本形成,监管力量不断加强。保险监管手段

得到加强。保险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偿付能力监管迈出实质性步伐7、开放逐步深入,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提高。

从20xx年-20xx年的5年间,中国保险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绩,保险公司从93家发展到146家,中国保险全行业高管人员由1.45万人发展到2.94万人,营销员由156万人发展到330万人,精算、核保核赔、投资等专业技术人员日益成长,为行业更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规模增长迅速,20xx年保费收入已达到11137.3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保险业“十一五”规划列出的保费收入超万亿的目标。20xx年,我国保费收入达到14500亿,20xx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超过5万亿元,是20xx年的3.3倍。

目前,中国保险业呈现出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相互协调,中外资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到20xx年底,国内有7家保险公司资产超过千亿元、2家超过五千亿元、1家超过万亿元。专业性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健康险公司、养老险公司逐步成长并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地区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区域协调水平呈现阶梯状格局,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已被提上日程,保险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首先是保险业务水平不平衡。保险业务水平呈东中西梯度分布,且差异性有扩大的趋势。保险

业务水平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区域差异上。东部保险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其次是市场主体区域布局不平衡。保险供给主体在地区分布上明显集中于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我国保险市场的供给主体在数量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在地区分布上明显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

四、未来三年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 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未来我国保险业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完善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丰富保险产品创新、营销渠道,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东中西部保险市场的协同发展。

我国也对保险业有好的导向政策,如我国保险业享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某些特定的险种,保险公司可以免缴营业税。除此之外产业技术、保险品种、服务都会有很大的进步,未来中国保险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10级投资与理财专业

组长:郑力源

组员:袁雪生、韩连刚、夏宇

张兆红、赵文娜、杨辉 赵桃红、于燕燕、杨亚芳

更多相关推荐: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预测及分析报告保险行业是指将通过契约形式集中起来的资金用以补偿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业务的行业保险市场是买卖保险即双方签订保险合同的场所它可以是集中的有形市场也可以是分散的无形市场按照保险标的的不同保险可分...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保险行业分析小组基本结论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保险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保险市场业务收入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放缓一方面是因为经营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缘于宏观调控的影响虽然中...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保险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保险市场业务收入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放缓一方面是因为经营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缘于宏观调控的影响虽然中资保险公司凭借地理优势在...

保险行业20xx年度研究报告

保险行业20xx年度研究报告前言我们将保险行业归为后周期行业即保险行业对经济周期的反映存在滞后性就其自身行业特点而言保险业与银行业虽然同属于高负债重资产行业但保险公司对资产的处置存在更大的主动性保险业与证券业最...

20xx 互联网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20xx年互联网保险行业分析报告20xx年3月目录一互联网保险的兴起41传统销售渠道困局41传统保险营销员渠道增长乏力42银行渠道收入增长贡献有限性价比低52互联网已经不可忽略6二互联网保险的特点简单低价社交私...

20xx年互联网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一互联网保险的兴起1传统销售渠道困局1传统保险营销员渠道增长乏力2银行渠道收入增长贡献有限性价比低2互联网已经不可忽略二互联网保险的特点简单低价社交私人定制1保险产品趋于简单化标准化2保险产品定价更低3有一...

中国信用保险行业运行现状及投资分析报告—灵核网

中国行业研究门户灵动核心产业研究院20xx20xx年中国信用保险行业运行现状及投资分析报告报告编号A00031244中国行业研究门户httpldhxcncom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险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本质上讲保险是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和社会互助机制是一种用市场办法从容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妥善安排人的生老病死的社会管理机制一行业发展与现状改革开...

中国农业保险市场格局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xx-20xx)

中国农业保险市场格局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xx20xx出版时间20xx年正文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代替直接补贴对我国农业实施合理有效的保...

海上保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灵核网发布

中国行业研究门户灵动核心产业研究院20xx20xx年中国海上保险市场现状及投报告编号A00031260中国行业研究门户httpldhxcncom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

20xx-20xx年中国再保险行业市场盈利预测报告

本报告完成版请联系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博研咨询常规行业研究常规行业市场研究介于产业研究与市场研究之间糅合二者的精华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一般来说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研究行...

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保险行业研究报告第四小组李佳钊陈汝钿李楚殷刘晶莹刘独伊邱淑怡张驰张观红万恬李松峰梁竹瑾何嘉欣一保险行业简介保险insurance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