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语言(new)

时间:2024.5.14

1.古代诗歌语言的特点

古代诗歌的语言new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

2.古代诗歌语言的种类

1.意象语言

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2.情感语言

“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还有间接表露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不堪”“强”写出了诗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之事,传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

3.象征语言

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杜甫《后游》),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了无私心的道理。

4.特定称谓语言

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鸿雁”指书信等。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诗文,这方面需要平时加强积累,提高文化修养。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又如《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3.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1.平淡

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2.工丽

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如杜甫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两句开头“红”“青”表示颜色的词语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

语言毫不隐讳,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直接写出。如《诗经·硕鼠》。

4.委婉

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

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自然

指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风格的自然。如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

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

气势雄伟,立意新奇。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

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滚滚长江与人物融为一体,凸现出了历史涤荡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慨

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壮志难酬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风格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10.洗练

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穷的境界的。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冰清玉洁的形象自然托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11.沉郁

用一种苍老道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杜

甫的《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需要指出的是,风格指的是艺术创作上的独到之处,每一个诗人都各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而同一个诗人也可能具有多种风格。

4.古代诗歌的语言表达效果

语言的表达效果往往和内容、形象相联系。

1.为形象服务

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或它)生动逼真,具体可感,形神兼备。

2.为主题服务

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3.为意境服务

能营造出一定特点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包括理想和追求)、感情及精神境界。

在具体的表述中需要结合具体的诗作来谈表达效果。

5.古代诗歌语言的题型

1.赏析炼字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赏析诗眼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的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3.分析语言特色

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的不同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恰当,答题规范。

6.古代诗歌的练字

(一)概念

古代作诗写词讲究炼字,以便生动传神。阅读古代诗歌,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技巧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

动的效果。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怜己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二)炼字规律

1.五言诗

(1)五言炼第二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2)五言炼第三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3)五言炼第五字:“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4)五言炼第二字与第五字:“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七言诗

(1)七言炼第二字:“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2)七言炼第五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3)七言炼第七字:“青枫江上孤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4)七言炼第二字与第五字:“雪霁山门迎瑞日,云开水殿候飞龙”“鱼含月影随云动,鸟吐花声寄树闲。”

(三)常见炼字类型

1.炼数量词

例1: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

例2: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并非富于诗意的数量词,在诗人的笔下,却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

例3:“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诗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2.炼形容词

例1:王维《观猎》第三、四两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这两句话共有四个形容词,“枯”“疾”“尽”“轻”,都是谓语。“枯”与“尽”是平常的谓语,而“疾”与“轻”是炼字。草枯以后,鹰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说“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尽以后,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轻”,“轻”比“快”又更形象。

例2: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壮观,他字确实难以代替。

例3:吴文英的“乡梦窄,水天宽”(《鹧鸪天·化度寺》),“窄”与“宽”形容与对照俱妙;周密的“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触觉,更是形容词锤炼中通感的妙用。

还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妙用,一种是表颜色的形容词于句首与句末的运用。

例4: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郭彦深就说:“?漠漠?“阴阴”用叠字之法,不独摹景之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悉在四字中。”

例5:《诗经》早有“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而黄山谷《咏雪》的“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可以说是后来居上。

例6:“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炼形容词置于句首或句末的:如杜甫的“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翠干危栈竹,红腻小湖莲”“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是形容词炼于句首,有如现代的印象派绘画,首先捕捉的是色彩鲜明的印象。王维的“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李清照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都是形容词炼于句末的范例,而元稹的“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李商隐的“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也是炼形容词于句末,本是表热闹的宫花的“红”,又以表冷清的“寂寞”形容之,炼字而运用矛盾修辞法,更觉含情深婉。

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形容词“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红”“绿”仍作形容词用,说成“樱桃红,芭蕉绿”,就会味同嚼蜡。又如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将莺雏与梅子的变化和风雨联系到了一起。由形容词转成动词的“老”肥”,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

3.炼动词

例1: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颈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野竹与云气相接,这本是一幅静景,但诗人用了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它使人联想到随山冈徐徐移动的云雾,不断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一线泉水,凌空飞泻,这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一个“挂”字,就由动化静了,它使人联想到山峰的陡峭和山泉垂直落下的图景。

例2: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使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

例3:杜甫的《曲江对雨》诗中“林花着雨燕支湿”句,“湿”字驳落,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分别以“润”“老”嫩”落”补缺,都不及“湿”字鲜明生动。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王勃《郊兴》)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例5: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6:秦观的“山抹微云,天粘衰革”,是取“抹”“粘”的动作勾画出的线条轮廓。

例7:洪瑹《阮郎归》词写春光:“绿情红意两逢迎,扶春来远林。”凭着一个“扶”字,我们感受到了从树林深处步步走近的春天。

4.炼虚词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周邦彦《咏蔷薇》:“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用了一个虚词“似”,便使蔷薇处于与人似和不似之间,显出无限情韵。阴铿写送行迟到,只见“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虚词“空”“已”若不经意进入诗中,对于描画诗人惘然若失的情状却有着画龙点睛的妙用。

7.古代诗歌的语言结构

1.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倒装

一般表强调,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正常表述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正常表述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3.意象名词罗列

使描写更像特写镜头,能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杨柳岸晓风残月”“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第二篇: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

形象生动、绚丽飘逸、明快简洁、

雄浑豪放、旷达俊朗、婉约沉郁、

自然流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问:这首诗的语言特征怎样?

答:①表现自然明快、词句清谈秀丽。②山谷秀美、山峦清净、空气清新、和润阴凉、自然幽雅。③表现了作者恬淡高雅、纯净脱俗的心境。

10.【问】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然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平淡质朴(平淡自然)的特色。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1.【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愁生白发,诗人在一、二句中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语言自然清新,明白如话。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一志向事业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引自韩非子喻志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王充东汉哲学家引自论衡别通篇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南宋词人引自论治体子甲...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精选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精选B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

古代名言名句大全

古代名言名句大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比喻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代替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用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产生的重大影响但愿人长久千...

古代名言精选

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淮南子不以尺璧为贵而看重的却是片刻光阴教育人要珍惜分分秒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尚书不注意生活的小节最终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喻指要善于弃其所短用其所长...

古代名言警句大全

古代励志名言摘抄名人名言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ltlt昼夜乐gtgt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ltlt迢迢牵牛星gtgt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ltlt与友人寻山gtgt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中国古代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到治学问题时曾借用三首宋词的意境加以形象地表述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3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3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39众里寻...

古代名言警句

古代名言警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

中国古代名言(翻译)

中国古代名言翻译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

修身古代名言名句

古代名言名句诗经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2不愧于天不畏于人3言者谆谆听者藐藐4投之以桃报之以李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7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礼记1来而不往非礼也2张而...

古代孝名言

古代孝名言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长幼有序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治国篇古代道德名言

治国篇1天下为公孙中山2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3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4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7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古代的名言(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