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言Word 文档

时间:2024.5.8

借我一双慧眼 看清这纷纷扰扰

——王春燕老师的《猴王出世》落选特等奖引发的思考

10月 18日,我来到了南昌,为的是亲临现场看看两年一度的小语盛会。两年了,小学语文教学有进步吗?哪里进步了?我不停地问,不停地想。

身为浙江人,对浙江的课,自然非常关注和期待。老实说,课还没上,很多浙江老师心底里都在问自己:浙江,还能延续上两届的辉煌吗?(王自文的《古诗两首》、蒋军晶的《月光曲》相信很多朋友不会陌生。)

直到在二会场看王春燕演绎了这节课,我才如释重负,心想,特等没问题了!有这念头的,不仅仅是我一个,问了好多浙江的朋友,都说没问题。这节课演绎得太棒了,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表现,都颇精彩!老师们认为最大看点是,课堂指向言语形式的品析,让人眼前一亮!

21日上午,为了听台湾赵镜中教授的报告,我赶到主会场听课。赵教授的报告,振聋发聩!其价值,是我以往所听过的语文教学报告所无法比拟的。听完,我感慨:大陆的语文生病了,台湾名医来开方,意味深长啊。听说这台湾妙医在两年前就开出了不少好药方,但是效果呢?有谁去真正抓药了呢?听完赵教授的报告,我离开主会场,回宾馆了。因为我对颁奖不是很感兴趣——再说,在我和很多朋友看来,浙江的课,特等是无疑的。

中午,在宾馆里休息。从各个方面传来让我震惊的消息:浙江的课,与特等无缘,颁了个“最佳设计奖”!

我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也不敢相信手机上朋友们传来的信息。怎么可能呢?于是打电话问还在现场的朋友,朋友们确认,这已经是无可更改的事实!朋友还告诉我,颁奖的时候,会场一片骚动。

我追问,究竟为什么没上特等?朋友隐约说起:有人说,这课把略读课文当精读课文讲了,违背了大方向!也有的说,有评委似乎隐约提到,有些课,朗读指导上技术痕迹过重,教师控制得太严,也许王春燕的课有这方面的嫌疑吧?

赛落下帷幕,所有的奖项都已各归其主。作为语文教学界的人士,我们能否跨越地域,超越功利,试着对有些问题做一些思考呢?也许,思考本身比奖项更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个问题:《猴王出世》的创新价值究竟在哪里?

在我看来,《猴王出世》一课,就其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取舍,以及彰显的教学理念,更贴近语文的本质。在“得意忘言”阅读课模式继续流行的今天,《猴王出世》这一力图体现既“得意”又“得言”的可贵探索,无疑是本届大赛的一抹亮色。还是让我们先回到课堂,回顾一下王春燕《猴王出世》精彩教学片段:

片段1

师:同学们读书姿势好,声音也好,哪一句写石猴?

生: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师:有同感的举手,一起来读读。

(出示句子,生读)

师:读这样的句子,仿佛看到什么?

生:看到石猴活蹦乱跳

生:在采果子

生:左走走,右走走

师:请好好读这句话,读出石猴的快乐和自由。

(生读)

师: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能读给大家听吗?

(生读)

师:发现了三百多年前的排比句,你叫什么名字?

生??

师:看看,写石猴的遣词造句上有很多秘密,谁发现了?

(出示: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生:都是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动词。

师:如果把句子读出来,应该是什么节奏呢?

(生读)

师:为什么这么读?

生:很活跃,要读得有激情。

师:很活跃,怎么读?

(生读)

师:有进步。

师:谁能让声音跳起来动起来?

(生读)

师:没听到石猴的奔腾跳跃,我也想读一读。 (教师范读)

(生读)

师:石猴跳起来没有?

(生齐读)

师:跳跃的节奏让我们的石猴跳起来,动起来了。 师:继续读,有什么新的发现?

(出示句子:与狼虫为伴??)

生:四个字的排比句。

师:是随便排列的吗?

生:前面是动物,后面是人与人的关系。 师:这些动物是——

生:亲戚朋友

师:有一个“虫”,知道是什么吗?是蛇。 师:谁来读读?

(生读)

师:往下读,更有意思了,你又发现了什么? (出示: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生读)

师:夜对——

生:朝

师:宿对——

生:游

师:谁能读出这样的感觉?

生:读(鼓掌)

师:谁能连起来读读?

(生读)

师:谁能读读,自告奋勇也行。

(生读)

师:还要读得跳跃一点。读完三个字以后,还要吸一口气,这样就会读得好一点。 生读(鼓掌)

师:读得特别好,我们一起读,我读前面

(生接读)

师:读到这里,你读到一只怎样的石猴呢?在这里写下批注。写过批注吗? (生写批注)

师:自己写自己的,我来了解一下。

生:活泼可爱

生:活灵活现

生:有亲和力

生:友善

师:老师也写了,(板书:顽皮可爱),就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一只顽皮可爱的石猴,语言与内容高度融合就叫做经典。

片段2

师:我建议大家读读猴子的语言,谁再来读?

生:我进去,我进去

师:男孩子读

生:我进去,我进去

师:可以看出什么?

生:很自信。

生:好像无所不能,我进去,我就能出来,我就是个猴王了。 师:换一下,变成“我进去吧。”

生:感觉到强人所迫。

生:犹豫不决。

生:被逼进去的。

师:再读课文中的句子。

(生读)

师:难怪有一位大师说:一流的作品和二流的作品,往往只差几个字。 师:还有哪里?再读读。

生:“大造化,大造化”

师:什么意思?

生:运气。

师:不用受老天之气了,怎么读它呢?

(生齐读)

师:还有哪里?

生:没水,没水

生:都随我进来,进来

师:建议加上动作。

(生加动作读)

师:就读石猴的话,

(生读)

师:再来读,可以加上动作。

(生加动作,齐读)

师:读到这里,你又读到怎样的石猴呢?把批注写到边上。

生:有勇气,毛遂自荐。

生:大胆。

生:勇敢。

师:王老师也写了,(板书:敢作敢为)我们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不只是一只猴子,更像一个人。走进《西游记》,你会感觉到他是一个神,喜欢这样的猴王不需要理由,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语言的珍珠随处可见,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生:读师:我想上了这节课,大家一定发现了,读经典一定要注意写什么,还要注意是怎么写的。(出示:“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生齐读。

下课。

不知道各位朋友看了这两个片段,有感触?当时在听课现场,我的感觉是一阵惊喜!多少年了,我们一直在呼唤“课文内容理解与表达形式高度融合”的阅读课。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大部分公开课,一直在走分析课文内容的老路。教师所提的问题,大部分都在围绕着内容做文章,走的都是“内容——意义”的套路。很少从“形式”入手,探究“内容”如是何承载或表达“意义”的——这是典型的“得意忘言”。其实,语文课很重要的一个维度,是要引领学生揣摩课文是如何表达的,如果没有了研究表达能力是如何提高的,语文课就不再是语文课,因为很多课,都可以在文本中获得意义。读历史故事,可以获得意义;读《国家地理》,可以获得意义;上科学课,也可以获得意义。这样的钻在内容死胡同里的课堂,模糊了语文的面影,耗费了宝贵的时光。这也许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高耗而低效的重要原因。

而今天,在这样的全国大赛上,王春燕老师将此课的着力点放在研究语言形式上,研究经典名著的语言魅力上。这是一次认识上的可喜飞跃,又是一种课堂范式的大胆探索,更是一份值得好好总结的实践智慧。

细读王春燕老师的课堂用语,不难看出王老师在课堂上的苦心孤诣。她时时处处不忘引领孩子们“在语言中出生入死”(语言学家王尧语),通过朗读,通过想象,通过适度的表演,通过批注,反复玩味语言。教师引导学生“知其然”,更重视引领学生“知其所以然”。课堂上,师生快乐地徜徉于古典白话文的殿堂,孩子们在学故事,更是在饮一杯语言的琼浆。

尤为可贵的是,王老师不是自己一股脑儿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告诉孩子们,而是引导孩子们自己去破译语言的密码,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的精深隐秘处,认真爬梳,细细玩索,穿行在串串闪光的语言珍珠里,发现着文本的“妙秘”(潘新和语)。

在我看来,此课最让人激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高年级孩子渗透了重要的学习策略——“文本细读”。文本细读,其实不仅仅是教师的事,同样是孩子们的事。很多时候,语文教师总是在提问和等待学生回答中度过宝贵的四十分钟时光,课文内容分析完了,教师的使命便宣告结束。而真正的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策略的传授,却被教师忘个精光。对于文本,尤其是经典的文本,细读,是一种姿态;细读,更是一种策略。只有细细地读,才会读到独特之处。我相信,在现场听过课的老师,一定会为王春燕老师发现的文本中藏着大量猴子的重复言语(如“我进去!我进去!)所叫好!这个细节的发现,是王老师(或者她背后的智囊团)建立在文本反复细读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去寻找这一独特的语言现象,并引导孩子们去思考,这不是最好的细读示范和策略传授吗?当下的很多阅读课,文本细读的缺席非常严重,很多老师对如何通过适当的形式(语言对话形式)将自己的课堂预设变成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缺少思考,因而也缺少策略。课标指出,“阅读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否高质量,首先建立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设若学生还没有真正开始与文本对话,课堂对话只能是肤浅的、低效的,乃至无聊的。

反观《猴王出世》,教师正是通过《猴王出世》这个文本,渗透文本细读的方法。我认为,阅读课上,策略永远比内容本身更重要。这是本课最大的创意和价值所在!

有网友提出,像《西游记》这样的古白话文,和现在的语言表达习惯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教师有无必要花大力气去“死扣”?这里不想展开论述,只想对提出这样质疑的朋友说:《诗经》和唐诗宋词里的语言,离孩子们的生活更遥远了,我们还要不要引导孩子们细细品味呢?我想答案不言而喻。既然如此,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且孩子们最为喜闻乐见的《西游记》,引导孩子们关注品味其语言,让孩子们感悟经典的魅力,进而激发阅读经典的热忱,这怎么会“没有必要呢”?什么叫传统?什么叫传统文化?如何引导孩子感受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师,首先想到的是语言。作为语文学科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语言。世上还有比语言更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吗?没有了。

第二个问题:《猴王出世》的“硬伤”究竟是什么?

听课之初,我和朋友们的眼睛,被《猴王出世》精彩的设计和出色的演绎所包裹,来不及细细地反思这节课的“硬伤”所在。其实,所有的课,从不同的角度看,

都是有硬伤的。不完美,才是真实的课!正如季羡林说的“不完美就是人生”一样。补读了崔峦先生的发言,再和一些朋友细聊,研究了这一课的实录,我认为《猴王出世》可能的“硬伤”,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1.将略读课文上成了精读课。

这也许是这节课“意外”落选的主要原因吧。那么,这节课,是否就像评委们说的那样“略读课文精读化”?我们还是好好回到课的本身中来。解读此课设计者在教学预案中的阐述,再对照课堂演绎,似乎不能完全将此课定位为“略读课文精读化”。请看王春燕老师在教学设计中的表述:

【设计理念】

在阅读理解方面,第三学段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在阅读方法方面,继续加强精读和略读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出了浏览能力的习得。

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可指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语言文字的规律,从而达到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

作为略读课文的近代白话文小说,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不理解的词句,可以结合注释,或略作讲解,但不逐字逐句地解释。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文前“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用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品位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从文本的解读、设计定位以及教学目标来审视,我认为教者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首先,她关注到了,这是篇略读课文。由于课文是一篇有一定难度的古白话文,所以在处理的时候,教者关注了“在阅读方法方面,继续加强精读和略读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出了浏览能力的习得。”,这样的清醒认识,决定了她的教学演绎。所以,将此课上成了“介于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之间的一种样态,这种样态,不妨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述“整体框架,是略读课文的教学框架;但是在推进过程的个别细节上,又具有精读课文的某些特质”。我认为,这是王老师基于略读课文教学要求和《猴王出世》这一有一定难度的文本教学策略上的选择。

细看整个教学过程,不难发现,教者让孩子们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孩子们圈圈画画,交流的时候,揣摩重点。因为,本篇课文内容很多,教者只选了两个“点”和学生一起深入研究(就是我上文引述的两个教学片段)。教师试图用“以点带面”的策略,精讲部分精华,将更多发现的权利和空间,留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课内习得方法”,“课外迁移运用”(这话,好像是崔先生在一次会议上说的)。

2.朗读指导技术化倾向。

细看实录,确实发现朗读指导有比较重的技术化倾向。这不可否认,如果教师换一种引导策略:比如,谁来读读这段文字,读着读着,你脑子里冒出了哪些猴子活动的画面?来,通过你的朗读,让这只猴子在我们眼前跳起来?(而不是让孩子们一味读得快一点,跳跃一点!)这一点比较认同崔老师的讲法,故此处不再展开。

3.教师牵引过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不够。

这节课,从整体看来,确实存在教师牵引比较严重的现象。教师布置孩子们去研究语言,并给孩子们留下适当的自学空间。交流的时候,教师来不及等孩子们充分汇报,就急不可待地将学生的思路牵引到自己预设的两个点上来,进而按着自己教学设计,层层推演。导致课堂的开放性不够,控制得过于严密。我想,如果能花个三五分钟,让孩子们先放开来谈,谈得稍微充分一下,然后聚焦到教师预设的点上来。那么,“硬伤”也许就不复存在了!这也警示我们,语文课堂上,我们要给孩子们留下适度的空间,尤其是自得自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经历发现的过程,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阅读。

上述三方面的“硬伤”,应当说,这样的缺点不是王春燕老师这节课所独有的,本次比赛的大部分课,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具有普遍性。

第三个问题:如何认识教师的创新探索和课堂表现的“硬伤”?我们对两者应抱怎样的态度?

剖析了《猴王价值》的主导价值和它的“硬伤”,对这个课如何评价,当引起我们的思索。我认为,这是一节具有探索意义,富有巨大创新价值的好课。这节的出现,是对长期以来以内容分析为核心的课堂的一种境界上的超越。同时,这节课并不完美,在课堂演绎上,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是,瑕不掩瑜。这节课的创新价值,远远大于它在枝节上所出现的问题。这节课,得不得特等奖,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人站出来承认其巨大的创造价值!当然,不承认也无妨,我们可以通过这节课,来思索一些问题。

奖项,总是过眼云烟。真正的价值,在于课本身。历史上,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但是至今文学成就超越一些平庸的获奖者,大有人在!因而,我们说,这节没有获得大奖的课,也许其意义远胜获大奖的课!

第四个问题:“ 略读课不能上成精读课”是铁的定律吗?

撇开王春燕老师的《猴王出世》是否“略读课文精读化”不谈。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命题——“略读课文不能上成精读课”是铁的定律吗?

我的观点是,一个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完全有自己处理教材的权利。只要他有把握教材全局的意识,只要合理地规划课时,他完全可以将略读课文当精读课文讲,也可以将精读课文当略读课文来讲。再说,所谓略读精读,究竟是谁说了算?在国外、包括香港的母语课本,都是没有精读略读之分的。在我的语文课堂上,经常有一节语文课上两课书的时候,甚至有些课文,生字读一读就可以了;而有些课文,我认为很经典,值得再三品读(比如《小音乐家杨科》等优秀的翻译作品),完全可以上4-5课时。很多教师有时候干脆选一些优秀的童书,在课堂上人人共读。共读的时间哪里来?从一些不值得精读的课文中节省下来!仔细想想,教材中的很多政治倾向浓重,而文字并不美的课文,值得我们花两课时精读吗?(这样的课文不胜枚举)。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这是课标的理念。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他(她)有自主开发课程的权利。因为课时所限,也因为学生阅读能力培训的需要,编者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对这样的编排,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能否对编者设定的精读和略读,做出自己的微调呢?比如王春燕老师所上的《猴王出世》,她认为课文很经典,这样的经典文字,远远比本单元的其他文章更值得教。王老师将之当作精读课文来处理,将这个单元的其他课文,当作略读课文处理,这难道就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了?

因此,在没有规定“略读课文必须按略读课文的上法来上”的前提下,看一节公开课的成败,主要看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以为,看一节课,没有必要以先验地、人为地的制定一个僵死的框架。语文课的旨归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这是语文教学的主流价值。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段话充分地阐述了语文学科的地位和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我们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要从“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这一维度着手。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教学行为,就是“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这凡是有利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语文课堂,就是“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我们看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是,要看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真正为学生着想,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任何跟提高学生素养

无关的教学环节,虽然看起来很美,虽然能取得看起来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应当弃而不用。而当今的公开课上,教师恰恰很少去思考学生的发展,而是想着如何展示自己的才情,如何张扬自己的个性。至于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什么,似乎不是老师所要考虑和关心的问题。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语文教学的主流价值,永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这是语文教学的底线原则,这一原则普适于任何年代。任何偏离这一主流价值的语文课堂,都不可能是高效的。

在《猴王出世》这堂课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精彩表现(即使学生本就精彩,至少王老师给孩子们搭建了展示精彩的舞台);我更愿意相信,孩子们经过这节课的点化,今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关注名著中的语言,并对《西游记》的探究由故事情节,转向故事与语言以及人物形象并重。这,就够了!

第五个问题:中国语文教学何时才能出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虽然说,不以成败为英雄。但是全国小语会的评奖,还是起到比较大的引领作用的。但是,大家反响颇好的课,缺席特等奖,这可不是个好信号:想获大奖吗?乖乖地,你就按四平八稳的套路来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看看这次比赛的课吧,不管什么年级,不管什么体裁的课文,不管学生事先是否熟读了课文,几乎所有的课的设计和实施都似曾相识,好像一张脸克隆出来的,又仿佛同一个师傅指导出来的。第一课时的设计一般是这样的:

第一个环节:教师板书课题,让孩子们跟着看教师板书或者书空。(据说,这是为了体现重视书写?其实,很多课题,不是生字,为何教师不能课前就板好?要示范板书,难道只有一种板书方法?)

第二个环节:齐读课题,于是大家把课题读得震天响(课题都必须读吗?) 第三个环节:初读课文的时候,老师们总是说:请大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废话!这样的公开课上,孩子们早就读过很多遍了,有的还能背诵课文了,还需要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需要这样走过场地读一遍?)

第四个环节:.??

太多的雷同,太多的相似,多得不想枚举!为何有那么多的雷同?朔本追源,还是在于比赛机制本身——

比赛的目的是什么?获奖!

怎么获奖?揣摩评委口味!按评委的口味上课!于是,评委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课就成了什么样。而那些真正敢于创新的课,却在这样的机制面前灰头土脸。于是,可以预见地,在今后的类似教学比赛中,大家越来越不敢创新了,课也就越来越雷同了,越来越雷同,也就越来越没有个性了。

中国语文一张脸!可悲!

想起了奥运会上,两度与金牌擦肩而过的埃得蒙森说:“只不过是一场比赛嘛??”

也想起了金子美玲的一句诗:“有些东西看不见,但是它们存在着。” 我相信,时间,会让我们看见很多!

更多相关推荐:
发表感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家抽出了宝贵时间来参加公司专为我举办的荣誉见证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面对时光于现在的成就我总是会想起那些曾经在保险行业走过的路真实历历在目我也常常的坐在会场聆听走在前面...

感言

感言现在的四川比以前更美丽虽然四川经历了地震的灾难但是现在的四川比以前更美丽19日20xx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汶川县水磨镇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的600多位嘉宾分两路参观考察了水磨镇映秀镇茂...

十年员工感言

十年员工感言他们是致敬的标榜五年十年长期服务员工感言在一个团队集体里以团体集体为家坚持奉献非常重要什么叫坚持坚即意志坚强坚韧不拔持即持久有耐性坚持是意志力的完美表现坚持常常是成功的代名词而对于在荣超长期坚持在工...

我的感言

我的感言在那里有我遥远梦想我向往那个地方因为那里将是我的归宿蓝天白云青草是我的衣被我爱这个地方自由是我的梦想无拘无束是我的追求在那个地方有我爱得和爱我的我们一起快乐的生活没有世俗的追求只有简单的理想我们要一直快...

经典人生感言

看驴生起伏感人生态度一头驴掉到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废弃的陷阱里主人权衡一下认为救它上来不划算走了只留下它孤零零的自己每天还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驴很生气自己真倒霉掉到了陷阱里主人不要他了就连死也不让他死得舒服点每天还...

人生感言经典语录

人生感言经典语录1你的生命非常有限所以不要浪费在重复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不要被他人喧嚣的声音掩盖你内心你要有勇气听从你心灵和直觉的指示你的内心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的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2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

人生感言经典语录

人生感言经典语录1你的生命非常有限所以不要浪费在重复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不要被他人喧嚣的声音掩盖你内心你要有勇气听从你心灵和直觉的指示你的内心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的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2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

学习感言

学习感言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什么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学习是改变一切的动力有书云人之所贵在于思人之所能在于行学习改变观念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其实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作为...

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感言

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感言曾在哪个书上看到过一位老教师说过选择当教师是个永远年轻的职业因为选择当医生是和病人打交道接触基本是愁眉苦脸的人心情总是一种压抑而选择当教师都是和小朋友打交道天天都是早期蓬勃的少年儿童生活在一...

转正感言

转正感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叫唐佳龙于20xx年5月20号进入公司现担任战略规划部方案设计师一职进公司这三个月以来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公司半军事化的管理制度和远成为家团结为上的家文化管理理念我非常认可远...

读《一百岁感言》有感

读一百岁感言有感刚刚看到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的时候它留给我最有印象的一句话是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20xx年会获奖感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你们好很高兴能够拿到优秀管理者这一奖项真心的感谢大家因为这个奖项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代表了公司领导对我以及我所在团队在过去一年里工作成果的认可感谢各位同事一年来对我工作...

感言(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