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念佛修行心要

时间:2024.3.15

佛法正法自修心要

●空无住,染而净,无身意,若虚空。真心空寂不起意,心念耳闻绵密持。一切境缘不著相,径登极乐切莫疑。心若虚空,不著一物,无住无相无著,不起身意。即染而净,全染而净,见闻觉知,绵密密持。心空物空境空万法空,心净物净念净佛土净。一心不乱,即净念相继。无修行想,无度众想。三业(身口意)清净,不装垃圾。即境离境,即相离相,即事离事,不作做事想。将一切境缘作为考试,历事炼心,永离心意识,永无贪恋、瞋恚,心念耳闻不着相。心念耳闻,心声相依,管住意根,与意相连的只有阿弥陀佛。

●心念耳闻,心声相依,无念变熟。无知无相无印象,心念耳闻,心声相依,佛号声声清楚入耳,无一丝一毫妄念杂念。深知六根所缘皆不是,绝境绝物绝爱绝受,离幻即觉。一切妄相都是阿赖耶识心的妄想分别执著所感,业力所感,妄念妄识所变,真心其实一切皆空,真心自性本无一物,不著一相,无善恶、对错、男女、好坏、是非、人我、上下、内外、生死、时间、空间等。让无念无相无忆无身无印象由生变熟。时时觉中,万法皆空,保养圣胎,无念连续、无念而念由生变熟。念至纯熟,一切皆空,不知有心有身有世。念至佛即心,心即佛,心佛融为一体。佛号离止即觉,妄起即觉。纤疑永断,迷根永除,净念相继,系念不止,定生佛前。自性如屏幕如镜,不能有丝毫染着。至诚感通,能所两亡,连物相、修行、做事、念佛等一切做作的概念都没有,契入佛知佛见的自性真境界。一山不能藏二虎,非真即妄,妄尽还源佛道成。用真弃妄,感应道交,要用真心才能感应佛道不生不灭的无量光寿真心实相境界,妄心时时波动,时刻起心动念,感应的必是六道生生死死变幻无常的轮回虚妄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真心如如不动,以事(念佛、做事)摄(控制、牵制、管住)妄心、意识、思想、念头,不让其动,动必作业。不能在理上、真心上求,真心从来不动,不可思议,求不来,有求皆妄,无求而求是真求,理上无求,事上有修。只能在事上求,通过做事摄心,达到忘我,忘掉六根六道虚妄境界,完全没有着相和修行的概念和感觉,只在一切日常生活中的事上修,以事控心控念,心念耳闻,信心清净, 1

不理不碰不涉阿赖耶意识,不留种子,不留印象和记忆。不行而行,行而不行(不行是心是理,行是事是修),无求而求,求而无求,不修而修,修而不修,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求、作、修是事,无求、无作、无修是理是心,妙契佛理,相契而相感,不可思议,善巧方便,这是真修。故应知理体无,我们仍认真修行六度万行,从此感得菩提(真智慧)。不见有无,不著善恶,一旦缘分成熟,光明大放,亲证自性。即境离境、即相离相、即受离受、即声离声、即念离念,无三心无境无人我无我相我所有,无占有、控制、支配念头,波若无知,无所不知。觉心不动,觉心无住,真心、念头、思想不动,凡动、忆、想、念即是迷、染、疑,最重要的是完全忘掉记忆(阿赖耶)、不用记忆,用阿弥陀佛这个真心的佛号去代替妄心阿赖耶。六根中,最难控制的是意根,唯一的办法是,要通过心念耳闻来控制住摄住意根,心念时无声佛号一字一字从心中过,耳“听”得清清楚楚才如法如理。念起即觉,念起即知魔来,用见闻觉知的真心去感应感知妄念从何来,由何处去,念起不压不随,让有念连续由熟变生,无念连续由生变熟。日常生活中,想啥忆啥念啥,即啥未放下,啥都不想,真心不会起心动念,心空无住净念相继才是全放下。同类相缘相感相通,自性真心缘到感应到的是不生不灭的诸法实境实相、佛菩萨境界,妄心只能缘到六道生灭连续、生死不断、相续不断的妄境,地狱心缘到地狱境,真心缘到佛菩萨境界,各自真妄各自受用、各自受报。

●阿赖耶是虚妄心,是凡夫心,随缘随业随境随事起伏波动变幻生灭,缘尽即离即散即空。同类相缘相感相契相融相通,阿赖耶感应变现的是六道相,是六道内虚妄的轮回色身相、事境相,而菩提心是真心,非物质、精神、自然现象,其身是法性身,清净不生不灭,如如不动,能生能现,故其感得的极乐世界、佛菩萨身也不生不灭,光寿无量永恒,法性身无变化相、波动相、相续相,但能现万相,能生万法。阿赖耶能变能动,能生灭,善波动不稳定。我们可通过离一切言而只言阿弥陀佛,绝一切想专想阿弥陀佛。言久想久,阿弥陀佛真的现前。我们要做局外人,在日常一切造作中,似旁观者,似看客,无心无我,任其风云变幻,事过境迁,我自逍遥自在,心如虚空,不著一物,不动一念,超脱于一切事物境缘,忘掉自己色身,这样不知 2

不觉,则可以脱离六道、脱离自己这个色身的共业。不要为身口意转瞬即逝的虚妄而产生喜厌、爱恨等感受,继续用六根、身口意去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无量劫以来,我们由于迷惑颠倒,一直都在用妄心,用阿赖耶,阿赖耶识变现的宇宙世界也无量无边,我们以为为是实境真境是事实真相,错将阿赖耶作为自己、作为真心,以为这个色身即是我,不知阿赖耶是虚妄的、假的、错的,现在还在用,离开阿赖耶,我们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能,怎么办?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用阿赖耶这个妄心专缘(专想、专念)阿弥陀佛或极乐世界,这个方法虽不能即时大彻大悟,但妙极,无以伦比,决定得生极乐净土。真心妄心本是一,用妄心缘真心,让妄心与真心归一。阿弥陀佛是真心的德号,是诸佛的通号,专念阿弥陀佛圣号必因诸佛加持而得生净土。妄心起用时“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故念念离开了阿弥陀佛都是在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六道是妄念变现的,是假的、空的,贪瞋痴慢、财色名食睡也上假的,真能明白决定可以放下,放下决定可得好受用真利益,放下一分得一分利益,全放下即见诸法实相,一念阿弥陀,即见阿弥陀。若未得利益者、未得好受用者都是因为疑惑不信,未能放下,放下决定会有平等心(菩萨心),心空无物皆是我。

●即相离相、即染而净非常重要。要做到相而无相,这不是把这个相毁掉,你就可见到无相,不是的,这个虚妄相是毁不掉的,一定要在相里见到无相,当相离相,深知相是空相,且这个空相是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言语和思维必须完全放下。“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息下狂心,即是菩提,无相、无不相皆实相。

●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戒是守规矩,规矩即是一句佛号,一向专念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净念相继,这叫持戒。一切境缘造作现前,内心如如不动叫定,心里要舍得、敢于、能够将一切妄念、善恶记忆统统放下,息灭狂心,即是菩提,不著一事一物一境一相一念,让心清净,至纯至善,无相无著。六根在六尘中无贪瞋痴慢,无相无著,无执着分别,无控制、支配、占有念头,三昧就能成就。定慧即是佛,你向他请教,你提出问题,他从定慧中流露真实智慧来回答你。这叫感应道交,众生有感,有思有见,佛菩萨无思无见,用不可思议的性德来应你,帮你解决问题,来修正你的错误,性德流露出来的是 3

佛知佛见,决定没有错误。佛知无知,佛见无见。无知无不知,无见无不见,这叫妙。人的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也不在两头,非过现未,无所在,也无所不在,只在当下,不可说有不可说无,非时间空间,不能用妄心去找去求,只须放下,只须息心。

●众生万物是一体,无好坏、是非、人我,完全平等,犹如身上汗毛,拔一下即知痛,一切境缘人事中,无所谓喜欢这个细胞讨厌那个细胞。要将万物作父母,恒顺众生,“父母呼,应勿缓。”故细胞有不好的地方就要赶快去帮忙治疗救度。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仍有一物未忘,爱也;仍有一爱于怀,则念不一,则不得往生。娑婆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妄)心,众生有一(妄)心,则娑婆有一境,轻爱必杜其境,万缘寂灭,一念自成,一念既成,爱缘自尽。杜境非摒除万有,亦非闭目不睹不闻。万法本无,有之者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心空念息,万物空,情自绝,爱不生。

●心念耳闻,心声相依,心缘于声,声缘于心,心声一如。佛号如心,不生不灭,不内不外,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久久纯熟,功夫成片。如猫捕鼠,如影随形,绵密相持,心空物寂,清净无为,一相不著,一念不生,一丝不挂,万虑俱忘,不知有身、有世,也不知今日现时我所做之事,如是与道日亲,与世日隔,趋向净业。修净土法,不出专勤,如是颠沛于斯,流离于斯,行住坐卧,不敢背西,不急不徐,不求不理,不离不弃,自然打成一片。

●修行人,哪里都可去,要到一切境缘地方去修。直到知一切法皆佛法,知“圣人无常师”,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只有我一个是学生,没有同学其余皆是老师,对一切人诚敬,慈心于物,贤愚不肖全是老师、全是考官。

●八万四千法门,无非理入、行入两种。理入,即要信自己本来是佛,具如来一样智慧智能相好佛性,同一法身。由于自己无量劫来,由于迷惑颠倒,做作了无量无边的业障,覆盖了自己的真如本性,一直时时在梦中却毫无觉知,认假作真,以妄为真。从身口意修正自己,端身正念,不偏不倚,契入佛知佛见。修理入者,一般适合上上根人,如六祖。行入,一是“报冤行”,知自己过去无量劫来造作了无量无 4

边罪业,现在即使修行了,业因随缘成果也要受报,账也要了结,不能再冤冤相报,要忍辱,在一切陷害、冤辱、毁谤、灾害、痛苦、病痛、打击、攻击等等诸不顺逆境前,或是在一切赞叹、成就、快乐、荣誉、奖赏、表扬等等诸顺境前,皆要生感恩心、欢喜心、诚敬心,甘心受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恼怒、不平、不服、不满、傲慢、嫉妒、怀恨、报复、恶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得意忘形、庆幸、高兴、动心。恶梦不惊,美梦不恋。毁谤和赞叹是他们的事,我内心如如不动,不著相,决定不受他们的影响。做了好事,要别人知道、重视、赞叹、肯定,那个好事著相和夹杂,已经不是好事,你心不清净,名利没放下,仍修六道轮回。应知,一切皆空,自性如幻。要恒顺性德,做到内心如如不动,宠辱皆忘,深知凡所有相皆为虚妄。二是随缘行。知六道见夫皆随业随缘流转,祸福得失皆从缘,知足常乐,用一句佛号这个无上甚深微妙禅来自然而然地消除业障烦恼。三是无所求行,决断忿贪心,深知有身皆苦,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必息念无求,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秧。四是称法行。深知万法皆空皆寂皆净,能舍身命财,心无悭贪,利用身财智作自利利他的布施。修六度无所求无所修,度众生无所度无所求,修财布施不求财富,施法不求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修行入者,一般适合中下根性者。

●一心,即一念。一心也即清净心。“诸善之中,独有一心,最为第一”(佛经《那先经》),一心念佛是修善,则万善随之。一心的全体是佛。是定中之定,自性本定,觉心是真心。用杂乱心、妄心念佛不相应,真心与真心才相应,才能感应道交,以一念求,一念是真心自然相应。在日常生活一切造作中要念念离念,心念耳闻,念念清楚,念念契真,不分别不执著,任何境缘现前,都不改内心如如不动的初衷。

●若知自己与万事万物是一体,就不会与其对立,即使天天帮忙教化度化众生,心里也不存能度所度,清清净净,不著一相,一尘不染,所作的一切有善恶印象,都是阿赖耶种子,总会受报。没有种子,不留种子,才是真修净业。故日常一切造作,要与其实相相应,与性德相应,不与阿赖耶相应,故我们每天要将自己的功德和善根,全部迴向阿弥陀佛、迴向有情无情众生、迴向极乐世界,自己不留一丝一 5

毫,这样做就如法了,没事了,就不留阿赖耶种子。不著相的功德不可思议、无量无边,著相的功德有限。用妄心用阿赖耶的众生除六道众生外,十法界内全都是,真心是菩提心,是清净平等觉心,在待人接物上是真诚的慈悲,真实的爱心。真心在哪?就在现前,只是我们不认识,不会用。会用,当下就是。作而无作,作是事,不作是心。

●众生只要真正具足信愿持名,佛决定会来接引。佛时时在我们身边,佛洞视彻听我们一切,知道我们的信愿是真是假。因为佛菩萨是法性身,或说是“灵体”,不是物质、精神、自然现象,我们业障深重时,我们看不到,业障消得差不多,佛就会现身给你。发菩提心是成佛之本。见夫与佛的差别就在用心不同,佛用真心,其心对人对事对物慈悲真诚、永恒不变,妄心阿赖耶心则虚假伪善时时变幻。要成就佛法,就要用真心,真心要现前,必须放下善恶、无记(非善非恶),即菩提心真正发出,可成就一切诸法功德。我们修佛法,就是从事上修,修就是放下,八万四千法门,用一句话说干净,即是放下,我们现在用一句阿弥陀佛。但阿弥陀佛是用了,我们的放下是假的,仍未能放下,所以我们没法证得。如果我们用阿弥陀佛,真放下了,其他念头全没有了,那叫真放下,还有其他念头,你都没放下,天天时时念阿弥陀佛都还有别的念头,直至念到纯一无二,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了,那叫真放下。那叫真修,那叫功,那叫证。我们修而不放下,只修世间的轮回(善恶)福报、罪报。因为大家仍不知不信放下的好处,故不肯放下,放下我们即可以成就一切,不可思议,放下后,你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因自性智慧现前,德能相好等三明六通全部现前,证得大圆满。但凡夫由于烦恼习气业障极重,总是不肯相信,或是半信半疑,因而长期以来也得不到经上讲的利益,应知信为道元功德母。疑断掉了,那是真信,杂念、妄念没有了,故带妄修行不能成就功德。

●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是什么?是波动,为什么会有波动?一念不觉。一念觉波动就会停止,就会恢复正常现象; 一念不觉,就是迷是疑,所以迷是动的,觉是定的净的。故觉则定,定则开慧。如供佛的水,表清净平等觉心,可照见一切万法,故物质是一念不觉的阿赖耶妄心意念产生的,是波动产生的 6

一个动相,能变所变皆不可得,这种现象就在我们面前,万法不离当下。但凡夫觉察不至当下的刹那刹那的每秒1600兆的频率波动变化。法身菩萨(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才能亲证。这件事是由目前研究较前卫的仍未得到全体科学家承认的量子力学家提出的,量子力学家证实后,我们相信了,相信后、证实后,我们没有怀疑、没有疑情了,而佛法(尤其是禅宗)要因有疑情才能开悟,无疑情就不能开悟了,所以以后只有往生到极乐世界才能开悟。这种教法在佛教是不许可的。

●无念而念,无心,无我。一切境缘中,无心,无我,无念而念。守住真心,专修净业,定见弥陀。无心是真心,无我是真我,无念而念是正念是净念是真念。守住一,万事毕。时刻守住这个无相无住无念的本心。定见弥陀,动生娑婆。若能全放下,定见阿弥陀。物物皆是我,认一全是错。一切苦难因,全因错认我。仆人作主人,颠倒西酿苦果。法界虚空皆是我,执著假身苦日多。无心无念无一物,净念相继见弥陀。无我无爱无受无境无念无一物,有我有念有受见有境全是罪业。假我全放下,真我即现前。只有阿弥陀,才能阿弥陀。念念阿弥陀,定见阿弥陀。六根所缘皆妄心,唯有真心是弥陀。无我何来假色身,无身何来受想行?息下狂心,别再这假我假身造无量无边罪业。正定则觉,觉必无念(唯除阿弥陀),完全弃用阿赖耶心,不起念头,不用意识妄念,不留任何种子,不起波动,专修净业。真心必定,动、迷、疑是妄心阿赖耶。定则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苦乐喜厌,无大小内外时间空间概念。作而无作,做而无做,修而无修,看而无看,念而无念,听而无听,心若虚空,不著一物,无一杂念。自信清净,心如止水,自在无碍,只专注一句阿弥陀佛圣号,不知有相有境有事有世有我有身,不知有妄念,常住真心。起心动念是恢复本性最大障碍。情执是贪毒的毒中之毒,是最毒的,傲慢是瞋毒的毒中之毒,怀疑是愚痴的毒中之毒,此三毒可坏一切善法,成就一切恶法。真心能生万法,能生能现。真心是阿弥陀佛,真心是上帝是天主是耶稣,真心创造了宇宙万物。真心无相空相是实相真相,我相人相佛相都是真心显的假相。要用真诚心念佛,诚则一念不生,定功一定要深入直达本源根本,完全与自性融为一体, 7

感应道交,才能显现实相,才能亲见弥陀。此时,虽用妄心念佛,而全妄即真,烦恼即菩提。如果妄心念佛、带妄修行毫无效用,念佛时半信半疑将信将疑不痛不痒,仍是与阿赖耶同流合污,真心自性毫无感应,自然也不想作用,毫无效果,不得好受用和利益。世间最善功德最大的莫过于念佛,念念佛号都是念真正的自己,念醒自己本具的觉性佛性,一定要深信因果,深信念佛必见佛成佛,坚固不动,净定安乐,完全放下,定见弥陀。若深信弥陀,亲见阿弥陀佛现身接引必会毫不犹豫地跟去往生极乐,必定对这个娑婆极苦世界没有一分一秒的丝毫的留恋和犹豫,这才是真信愿真念佛真修行。不再颠倒,为这个虚妄色身服务造业是颠倒,遍法界虚空界才是自性真我,才是主人。要从有念巧入无念。念佛功夫成片后,无念而念成为自然,成为一种习惯,不是有心在念,而是无心在念,无心是真心,无念而念是真念正念,有心念是阿赖耶在念。要让无念而念连续,让其由生变熟,提高其纯度,提高无其他杂念的程度。

断掉用想法的习惯,见闻觉知不染著。(闭眼)忘记、放下、寂灭,无念而念。忘即死心、息心,妄心死,真心现。不住真心,必住文妄境。有一爱则有一相一境。有念因有我,无念是真心。息狂心,见菩提。想则离心,离真心必死。故在一切境缘、造作中,除了时时处处不离阿弥陀佛一事外,忘掉一切,莫将一丝一毫东西放心内。念佛、读经都是为架空妄念。全体妙空方是我,个体事相皆非我。心不存一事一物一相一见一心一疑一动。六根所缘皆妄,心里有丝毫牵挂皆不能往生极乐。忘掉一切善恶记忆,忘掉起心动念,忘掉这个虚妄色身,忘掉六根所缘,忘掉累生累劫一切及一切感觉感想感受,一切皆不放心上,连这个世界也忘掉,三昧常寂,没有物质、精神、自然现象,只有见闻觉知,无思无议,则心净如洗,心空无物,舒服,自由自在,无一牵挂,对这个娑婆极苦世界日渐淡忘,日渐陌生,直至完全忘记,毫无留恋,恍如隔世,而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则日渐逐渐熟悉,心生向往。平常一切随缘任运,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忘掉一切,放下一切,身心寂灭,安定徐为,自性光自然现前,光明大放,通达无碍。

法身菩萨常炼三观四运。三观即空、假、中,四运即一个念头有 8

四个阶段:无念、欲念、正念,念止。让念头保持在无念阶段,即可断掉起心动念。

心空无念相,心念耳来闻,六根所缘皆不是。心念耳闻净念继,一心一意证菩提。念起即觉,不压不随,观念从何来从何去,如猫捕鼠,绵密持。用空不用识,无念而念,心念耳闻。心空念息,不用阿赖耶,用则有,不用自然无。一切皆空,时时觉中。不著一物。不离自性,听声见境不起一念,如如不动。见性之人必定恒顺自性,见性(自性)里绝无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习气,不住自性,必住妄心。外(对人)慈内(寂),动念即乖,无损害心、无逼恼心、乐守护(正法)心、无执著心、起净意心、无忘失心、无杂念心、起随念心等障碍往生极乐的十心。离情执、傲慢、怀疑三个毒中之毒。

解行相应,解不透,放不下,解得透,放下放得全、放得干净彻底。迷时业报身,觉时觉报身。觉报身与智慧相应。迷时业报身与阿赖耶相应。寄身五浊世,心游清净乡。事事清楚不起念。从初地直至如来果地,一路走来,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又帮助看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放下、截断外缘,独缘自性,舍识用根。念念皆阿弥陀佛,一切念头中,只有阿弥陀佛一个念头,不论冥念明念,前念后念,都只有阿弥陀佛一念,除此之外,也只有阿弥陀佛一念。宇宙万物皆如梦境,是虚幻波动的相续现相,不可得,不迷惑不染着。看得清才舍得净,信心坚固,深信因果,纤疑永断,一念不起。时时觉中,念起即觉,如屏如镜,不起一念,不著一相,不离本心,心念耳闻,念而无念,绵密修持,见闻觉知,能所两亡,必证大道。放下才是真看破。人其实任何时候任何事都完全可以不用心念,不用起心动念,且用根性见闻觉知比用六根起心动念永远会更清楚更彻底更深入。用心念完全是多此一举,头上安头,毫无必要,是因累生累世来迷惑所致,捉错用神,以假作真,心念对人完全是多余的、无用的,是烦恼习气,必须用阿弥陀佛完全架空之、弃用之、代替之。要时时跟着感觉走,感是全心,觉心是佛,对一切事境无脾气、无主见、无看法、无思想、无念头、无要求,一切随缘,听之任之,一切永不放心上,直至永远断尽妄念,永不再用阿赖耶识,永不再起心动念,用自性作一切事。凡圣间不同之处在心在念在觉,时刻不离自性,如果是见闻觉知后还 9

起心动念,则又离开了自性,进入六道并同流合污。生生世世以来,我们已可悲地习惯顺从并屈服于业力的牵引,习惯使用多此一举的心念,迷惑颠倒,认假作真,认苦为乐,以错为对,自造地狱,自造三恶道,自掘坟墓,自寻死路,习惯臣服于极重的烦恼习气魔掌中,只会用阿赖耶,无时无刻不在起心动念造业,念起即入魔即入迷即下堕,时刻被业力牵引向三恶道,惯性地堕向三恶道的深渊,我们错得很深很久很惨,而一直毫不知情,从不相信自己做错,反而乐此不疲,毫无抵抗能力、反应能力。要永离六道,必须有强烈的出离心和愿力,才能真正彻底改变并化解掉万恶的业力,要从断掉和克服每一个起心动念开始,念起即迷即入六道,念起即觉,觉必无念,迷必起妄念,念起即提佛号,觉心不动,莫让妄念连续,时时在觉中,在定中,绵密持佛号,一心制意。睁眼所看到一切境相皆如电视节目如梦幻泡影。让无念连续由生变熟,能所两亡,直至养成永不再起心动念的习惯,深知每一个起心动念皆累生累世极重的烦恼习气的结果,是极重的业力,如强磁吸铁,如万有引力和地心吸力,让人沦堕六道,不能出离。我们很难一下全部断尽烦恼,但必须伏住烦恼,不让其起作用起现行,这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决定可生极乐。唯有深信念佛见佛成佛的因果,时时觉知,断掉念头,避免用念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定可以彻底断掉三恶道之根,彻底化解业力,将业力变为愿力,转地狱为极乐,才能与极乐世界和佛菩萨相感应,形成无念而念、身心净寂的习惯,与自性相应,才可永离生生世世自作自受的三恶道。

佛即觉,要离本心所无,顺本心所有。一是要明理和觉悟。必须划清真心与妄心之间的界线,正邪、对错、理事、性相、因果要样样分明,念头、想法、记忆、印象都是真心变现的假相,非人所本有,非人自性、本性、真心、性德所本有,全是烦恼,全是业障,全是障碍,全是将人綑死在恶道的绳索,是阿赖耶识,是用以前分别妄想执著形成的记忆,是完全的、十足的烦恼习气。凡完全明理、觉悟、见性之人绝不会再用念头、想法、记忆、印象,故一切境缘中,必须时刻明确和觉悟,用念头想法是心外之法,想念不论对错皆邪法,全错了,是行邪道,是魔法,想必离心,念必离心,是离经背道,是三恶 10

道的种子,是堕三恶道之因,是凡夫之想、之念、之忆,必须永离六根的受想行识,才能走向正法。二是要明确性与色、识区别,用性弃识。性本空、不动、无住、不生不灭、不分别不执著不妄想,色是心性之形之相,形相皆有识,念而无念是用性,念而不将念放心上,念而不起分别执著妄想是正念;用六根:眼见色、鼻嗅气、身触物、样样清楚明了但皆不起妄想分别执著,这是用根性,在用性见性后再起分别即性变识,识是分别。明理后起修。一是必须要知凡夫皆业障深重。起修则必须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起心动念,放下一切有违性德、本性、自性的东西。应知,累生累世累劫以来,凡夫因久离本性,烦恼习气业障极重,已到了真妄、正邪、善恶、对错、真假都不知不分不明不信不悟,再不会用真心了,时时处处在用阿赖耶识,妄心妄行大行其道,大行魔道、大行邪道,一切全乱套了。二是应知凡夫要一下子全放下,是极难极难。十法界内众生都仍有起心动念,最好的办法是用阿弥陀佛伏住烦恼,代替起心动念,不让其起现行起作用,以无量觉佛力化解无量业力。念是无明是黑障,用阿弥陀佛的无量无尽的佛光可轻易散尽起心动念的重重黑障。三是只从事起修,理上明了,如如不动,这是真修。以事系心,牵住妄心,不让妄心起心动念继续作恶。念佛、读经、做作等皆不放在心上,无住无念无著,是事上修,直至能所两亡,能念能作所念所作的概念皆无,皆不著心相,则大道日近。四是理事上必须保持完全彻底心定净念境空相无一段时间后,心念完全清净空尽,完全稳定之后才可能定久开慧,通过佛菩萨加持有缘契入实境。有妄念必死、必堕、必退转。有念未断是假修。理事都必须完全放下下空尽,一念不起,才能与自性本心完全一致。 事上虽未能一下全部空尽,全放下,仍时有起心动念著相,但理上应知一定要保持与真如本性完全一样,要全部空尽、久寂、永不起心动念,才能亲见实相本心境界,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全部放下,纤疑永断,应无所住,从事向理使其完全一致。要坚决杜绝未空以为空,未放下以为放下,时空时不空,时放时不放,半空半不空,半放半不放,以假当真,彻底杜绝假修、假空、假放、假念、假求、假发心、假愿等以假当真,有念有想有相皆为心不诚、不真、未肯放下、仍怀疑、仍在六道,必须死心踏地、毫无杂念,坚决彻底杜绝心念不净、夹杂、 11

胡里胡涂,得过且过等不精进造作。五是用真智慧不用阿赖耶识。波若无知无所不知。要活在无过现未的当下,用见闻觉知用感觉而不用阿赖耶识,不要再用再依赖过去习惯使用的造业累累的资料库档案室,自性里一切都有都不缺,断掉念头,忘掉过去和记忆,不用记忆不留记忆、痕迹、种子、印象,只修净业,不用思想、念头、想念、记忆、着相、染着,这是在继续走过去的老路、死路、六道、邪道、魔道,是在修六道三昧、死路三昧。不能活在过去,只用阿弥陀佛圣号,修念佛三昧,用感觉、自性、真心是走正道。

其实,学佛不难,要恒不忘失菩提心(度众生心),这是前提、基础和根本,否则纯粹只求出生死断烦恼离六道全是魔业邪业。心空意净无念无相无住,心内不存一事一物一相一境。心如虚空,清净平等觉,一物不存,万法皆空,啥也不装不存不放,即使装,也只装快乐、自由、自在、慈悲、觉悟、智慧,绝不装得失、是非、人我、贪瞋痴慢。只要将无念而念、净念相继落实好执行好,将其变成日常习惯和造作即可,只要看得破、放得下即可。声声放下声声声空声声唤醒主人公。念念弥陀,唤醒真我。念念不离自性,念念真我唤醒。亦无人亦无事,只是一种因缘业力变现的色相或心想境界。念佛法门只是求其心净而已,心净则佛土现、诸佛现。《华严经》云:“知一切佛及与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响。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

一切由心,如影如梦如幻。念,用则有,不用自然无。想则有,不想自然无。相也是,放心上即有,不放心上自然无。用脑力、思想,既辛苦又作业。一切不用,不用一切,无住无念相无心。迷人念佛求生西,悟人自净其意,自净其心。起念不住念,不执着外相。三业清净,非意根不想无想,非口不说话,非身不做事,而是用空想,想而不放在心上,不著心想,说做也不放心上不著相,身口意皆用空慧(真智慧),是在空性(自性)的体上去感知一切,是妙空而不堕不落于顽空、死寂、无想、死定上,非指定的某一事一物一面的想说做,顽空、死寂会让佛性变成石头瓦木。恒养圣胎,如鸟在手,不放不纵,不让圣胎扼死于手,保持佛性的生气、活力、活泼、自由。心恒住空 12

性,而又不住空性。无念时自性一片光明自由毫无障碍,有念时顿现宇宙万物万事万相万法。莫刻意主动去用脑想问题想事想人想物,要用不著遐相的空性、自性的真心,用下意识的观、觉、悟、感去想事想人想物做事,无意识中,妄念来时不压不随,要清清楚楚感知念来念去。阿弥陀佛如清珠投浊水,浊水自澄清,妄心自净。

历事历境炼心,炼心即炼念,炼好炼善炼无每一个念头。心如明镜,佛来佛现,魔来魔显。放下念头,把心定住,不思善恶。事境前一念瞋怒即地狱,一念贪爱饿鬼(炒股贪升、打牌贪胜、说时贪赢、吃时念味、景前屏前贪色等),去贪瞋痴慢即离三恶道,炼无念头,不起心动念即离十法界。故第一是事境前不起念,知万法皆空不可得;第二是事境前只起善念。一切境缘事相前,一切变幻前,心王作主,我自不动,心如止水,如屏如镜。众生皆因一念不觉迷惑而堕无明,无明即识是妄心,离开了觉性即离自性本体,随缘随业而入六道入迷道入魔道,与同道迷惑众生一起,变成全由妄心作主,不能自拔,认假作真。要圆成佛道,一定要回头,要全部放下,要时时念念厌离,回归自性本体。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必定要无上清净、住无上大定、、无上平等,要全部放下,无丝毫起心动念、著相、分别。自己要先觉悟才能教众生觉悟。己所不觉,焉能觉人?悟后起修,渐除习气,万法唯心,息下狂心,即是菩提,历事炼心,观念去念来,念头去得快来得也快,习气销得快,来得也快,净念相继,念起号提,绵密修持,心净佛土净,妄念相继轮回业,净念相继生净土。知性为本有,思忆乃迷后自找自信的习气。起心动念皆错,妄念相继错上加错。清珠投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乱心,乱心不得不佛。狂心乱心永远不会见佛,如浊水狂浪不会显影。真能无念,唯佛能做到,凡夫不可能无念。一念起为受生之缘,必有落处,不落六道,即落四圣,不落西土,即落十界。无念无相,非一个念头也无,是指念起即觉,不住念头不住相。用想用念用忆用思维皆错皆多余皆轮回,用无念无想,净念相继以对治,直至无是非人我,无时间空间,觉得无呼无吸,六根相而无相,能所两亡,根尘脱落。念在六道内皆为业力,业力必转为愿力才可离六道。其实,一切皆不可分,一念清净佛号,当下即是常 13

寂光净土,即灭尽乱心贪瞋痴慢时,即度自性众生时,即横遍竖遍十方三世时,即见佛时,即成佛时,即往生时,即度生时。理事、因果、性相、体用、生灭,净妄、心佛众、先后、始终、内外生死、善恶等等皆不可分。让一生中每一个时空,让净念主宰、占领、形成习惯,让妄念无时无地无处生长生存。故只管因,莫究果,无欲无求,让心清净,净心显佛,因深果成,因切果速。心念耳闻,心声相依,开声听有声,默念听无声,以声系心,心声相依存,使之不起妄念。心不在佛号必在妄念。必须全部放得下,一切都无住,心才会在佛号。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在一切事相境缘中炼心,不让妄念连续。直至一物、一相、一事、一境、一感受、一看法、一惊、一烦、一悔、一思、一想、一忆、一考虑、一念、一法等全不存于心,净如虚空,一法不存不立,心无一事,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得大自在、大受用。莫将目前社会、人心一切乱象、乱伦、灾难、恶事等负面、逆境逆缘凡尘世事放心上,耿耿于怀,不要愤怒、怨恨、评论、计较、叹息、惊奇、惊恐,要忍辱,少说多修,绝欲去忧知足,吃苦持戒,因末法时的五浊恶世本来就是这样,对一切境缘、性相、理事、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迷惑,看破放下相依存,心净心空气平,尽快断尽凡尘俗气。六道内一切众生皆如游魂、似漂萍、似无头苍蝇,皆因迷惑颠倒、妄想、分别、执著而沦落在恶道,烦恼业障习气深重,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能出离、不知出离。念头、思想、记忆是凡夫作业受苦的元凶,必须时时警醒、明确、了解、深信,非常清楚地知道,梦境正是真正的阿赖耶、真正的妄心假我的真实反映,思维、念头完全如梦境,自己作不了主,不可得,是作恶累累的罪魁祸首,完全是杂乱无章,只将过去深藏在记忆库内的阿赖耶识资料胡乱组合,形成如电视连续剧般的影像,随缘依境生起无尽无边无量的份纷飞、无用、无意义的影像,至有人梦中惊醒,心有余悸,认假作真,这完全是业力,习气在捣乱的境象,故起心动念、思维不可用,不可碰,它们皆在作轮回业,不断增多、加重烦恼业障,故必须断绝用念、用想、用思、用忆,不能再继续把平常一切造作留下记忆并存放入阿赖耶库,必须净心净念,才能亲证自性。对有缘者相劝相度,对无缘者创造缘份做好样子让其学习或回头。习惯不用阿赖耶识,不用念头和思考, 14

知(看、见、闻、觉、做、吃、说……)而不思、不念、不想,用见闻觉知办一切事,返本归源。应知本来一切凡圣、境缘、事相、灵肉、善恶等皆为一体,不可分割,不可二元对立或分割。虚空法界是一体,烦恼即菩提,祸福相依,是一体的两面,凡夫一切事相不著有即著无,不著善即著恶,悟者则觉空觉无,空无不著,不住念相,空无这个概念也不著,真正清净。当(妄)心已死,(色)身已死,自性本有,不增不减。动中忘掉一切境缘事相,净坐时忘掉净念相继、心声相依,忘掉呼和吸,心系佛号。摄心净念,时时观念去念来,念生念灭,莫求效果,莫问前程。用自性的见闻觉知,则一切可为,一切圆满,净心念佛,时时观念,念起即觉,莫让连续,离此皆错皆邪。见闻觉知不起念,灵知了了见弥陀。

众生本来是佛,但因妄想分别执著迷惑颠倒而不能证得。众生本来是佛,皆有如来一样佛性,但因妄念相续、分别、执著、取舍、疑悔而不断轮回,而生出涅槃、佛、虚空、人我、生灭、先后、轮回、苦乐、是非、内外、大小、始终等无量无边的虚似空花、幻如迷梦的名词概念,这其实都是业障深重凡夫众生妄想分别执著的结果。有如眼疾见空花,疾好复问空花何时再有,空花何时开花、何时结果。众生这个色身、思维、念头等也如空花何时开一样,一切本无本空不可得,毕竟空,亦如醉汉说我是美国总统,现在快点送我回总统府开会。亦如转目摇湛(清)水、月运云驶、船行岸移、目观香火圈、人坐转椅等,所有物相似动非动,似止非止,亦动亦止,无动无止,动止是一体是统一的。亦如虚空,是妙有真,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有无是一体。亦如佛名,时称如来,时称金刚、时称佛性、时称自性,只是佛为恒顺众生、慈悲地教化众生而牵强起的一个本空本无的名词相,是个伪名词、伪命题。亦如先有鸡后有蛋,先有人类再有宇宙世界等等都是一样道理,这些名词和命题本无实体,本空本无,是迷惑烦恼深重、未明事实真相的凡夫无中生有、自编自作的伪名词伪命题,最后也只由凡夫众生自作自受,自寻烦恼。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杞人忧天何时塌。故佛教导众生不要执著名字相、名词相、心缘相,一切皆空,不可自作聪明,不能用凡夫心去妄测佛心、佛智、佛境,不可用迷惑心去自编自作本来虚妄不实的命题。对佛的教诲要生决定 15

信,深信因果,永无疑悔。要离苦得乐、证道,,只需全部放下,直至能所两亡,连能所两亡也不可得,能所两亡时也不惊不惧不疑,始终如一,机缘成熟,自然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亲证大道。

知足、能容、随缘。最重要是心量要大,大至无量无边,大至无所谓大小,连大小概念也没有也不著。能容一切不容难容之事,即大小、凡圣、性相、理事、善恶、好坏等全不放心上,完全与法界诸佛融为一体。平常一切境缘中,心王仍未能作主,仍受外界干扰,表明定力未够,心未够净,仍要加强动中、定中、净中、吵中、染中修定,见闻觉知吃做看中皆不起念,无思、无怒、无住。时刻记住,全体才是真我,凡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著即入六道,因迷惑、贪欲,脱离全体,局限于色身,错认小我,堕入娑婆轮回受苦。故要回头,不再认假作真,不断历练,坚固信心和定力,直至如如不动,如隔一墙,即使闹市中亦如观无声电影。真心完全无量无边、无界无限、无疆无域。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无虚无实、无生无灭、无住无念无相、无时间无空间、无过现未三世,无思无议,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心胞膜才能完全融为一体。全放得下 ,一切无住,无欲无求。要有信心,自己天一定可以克服深重所烦恼业障,尽早亲证自性。

别再傻,别再错,别再疑,真正的希望、未来、宝藏、利益、真相、正确都在一句阿弥陀佛圣号。没有想,不再想,没有念,不再念,心念耳闻,心声相依,系念不止。号停念必起,莫再起心动念。清净身口意,勤修戒定慧。

花开见佛的基础和前提是心灭心净,自性的境界是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凡夫带妄修行者最常最喜用妄心妄言妄测佛境佛智佛行,身口意不完全寂灭,很难见佛,绝不可用凡夫的意识、语言去分别揣测,即使是佛菩萨见性大德也只能用比喻去牵强地描述实境,能开示的佛法如爪上土,不能开示的佛法如地上土,但与亲证感受、语言比喻的拟境差得远,根性差修者往往会以指为月,故除非实证亲证,否则全是徒劳无功,全是障碍。佛性普泽,佛门洞开,心净佛显,殿内庄严无比,法乐无极,但唯真心可入,修者欲身入、意入、口入,心外求法,带妄著相修行散心懈怠修行者均不得其门其法,如数宝这次说食,永得不到利益、受用,空耗时日机缘,内必须死心踏地,依法奉行, 16

理上完全断掉妄念,达到功夫成片,自在见佛、自在往生才成为可能。必须全身心放下,三业寂灭,心里仍起一念即是障碍,一障即全障,一漏即全漏,漏掉自性功德,漏掉见性机缘,故真修善修者在信心坚定地依法修行时要常精进,要真正从心地上下真功夫,要吃苦持戒,绵密净念,要耐得住寂寞,不可存侥幸妄想,不要自作聪明,不要预想天开,天掉馅饼,最重要是抓住当下一念,保证当下一念清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否则万修万人去变成万修一人去或无人去,永远得不到受用。不要睁眼亲眼都是相、印象、概念、选择、考虑、取舍,这是著相,一分精进一分进步一分受用。凡夫的心总是二元对立的,是相对的,开口闭口、睁眼闭眼、起心动念,非黑即白,或黑白皆有,执著是非、对错、空有、善恶、佛众生、菩提烦恼,其实,都是相对的、对立的,没有黑的衬托白就失去了存在意义,这是我们凡夫世界,真修是无相行无念行,只要点亮心灯或带着觉悟的手电,就不怕迷境不怕夜路黑暗,时时处处恒觉。波若无知,无所不知,知是无里,知而不著知相,无也不著无相,不问不知,一问全知,众生不感佛不应,一感即应,自性流露出的是真智慧,靠自心自证,连修证的相或概念也无,得大自在。

学佛是学一种态度一种境界,学真诚直心(第一直觉心、不变心、平常心),做人上学随缘自在,一切不放心上。色身为意生身报身,六根缘六尘生六识心非真心。若以色见我,音声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即是见如来。相由念生,由色聚成,是假相执著相强名相。无始以来,众生因迷惑颠倒,信假作真,六根可缘六尘,以六根所缘范围为心的范围。凡夫的心有限的见闻觉知非真心全知遍一切处的见闻觉知,不要执著。不要以相为身,如手指月,应循指见月,而不以指为月。众生有见闻觉知,但众生有限的见闻觉知之心乃妄心分别心轮回心,为扭曲心,身心由遍满法界虚空界变成缩小至色身范围。凡夫以色身为自身,色身只是凡夫因迷错认的虚妄身轮回身局限身,众生因妄想分别执著,可悲地将遍法界虚空界的自性缩小至此六根范围内,心量变小,执著妄心,将妄心打破下真正的遍法界虚空界的自性完全融为一体才是亲证自性,才找到真正的自己。

17

要离苦得乐度众生,必先度尽自性众生,度尽自性内(自己)的起心动念、迷惑、三毒、相、非相等,乃至相、非相等烦恼众生,起一个烦恼众生即度一个,发现一个即觉即是度了一个,直至度尽,度尽会亲见自性实相。净平觉对应戒定慧、贪瞋痴,这是一种境界和有状态,保持清净平等正觉境界和状态。佛性本大自在,无住无所,一法不立,一法不存,来去无碍,佛道顿成。此心从来不动,此情此景幻空,莫问过现未来,无欲自在知足,对人做事要宽容不刻薄不计较。自性本妙空,随众生识心,应所知量,若识心起念灭念相续不止,则永堕轮回苦海。睁眼闭眼,一切所见之境之相之声,皆是元始以来凡夫众生六根见病所致,是空花水月假相,是随众生识心而起的假相空相,故佛菩萨一直在苦口婆心地教化众生,都是要众生先放下一切虚妄、颠倒、错误的,认本来虚妄色身为我、我外为彼的知见,陷入本无的相对境界和概念之中。一切境相都是因识心分别而起的的镜花水月。不能有意识地停止妄想,不能强压,不能著全空相,强压妄想本身就是一个妄想,止而无意,止而不知是正定,这才是真止。世界万物各安其位,是平等的,但因妄想即生起种种虚妄错误的相对概念,如生死、善恶、始终、来去、内外等等,回归自然本源,破我相、我执、我心、我见,无我则无我识,无我境我相,大地虚空无寸土,始知真我本妙空。因为众生执著一切六根缘六尘生六识,此知见都是错的,假的、空的、迷的,是因自性心生万法而起作用的妄心无中生有的一种原理、现象而已,不能死死执著这个镜花水月的空相,认假作真。这六根缘六尘的见闻嗅味触思作用,正是自性作用的显现,这正说明我本是佛,具佛性,在觉中在定中。时时觉中,绵密观照,如猫捕鼠,念起即觉,即用觉性度之,觉则此自性内妄念众生已度,永远保持觉性,保持连无念概念亦无的清净心。只要净念佛号停止或顿失觉性,妄念即会应缘而起,觉在佛在。只需息心,即是菩提。没有二元对立的相对的概念,不思善恶,心绝见闻,无一切概念,不著相非相、境非境、想非想、做非做、净非净、动非动等概念。凡夫外迷诸相,内著空境,见境著相著空而起的妄念邪思。禅那,即静虑,静即止,虑即观,静至极点,却不同木石,木石无知无觉,但此静有知有觉,朗照万物,无所不现,当中无一丝妄想,如明镜如秋水,如朗朗 18

晴空朗月大日,至此境界才能观察宇宙万物变化真相及本源。所见所闻一切色相,即一动念起时,妄想妄境即如朗朗晴空下的漫天浮云,完全掩盖遮蔽了自性,浮云吹开散尽,自性方显。迷人口说,智者心行,自净其意。口诵心行为转经,见相闻声不著不迷为转境,若能转境即同如来,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相闻声不著不迷能转境,心不著空相能转心。一切可用,但不可攀缘,不可贪著、控制、占有。故须外不迷诸相,内不著空境,内外皆不著。断掉六根之思及无根之思,见相闻声不起思不起念,断佛号、失念、念起未知时,觉取变迷。自性本无念,元始也无终,无过现未。凡夫全是弃自性而用妄心妄识,而一直在乐此不疲地、执迷不悟地、毫无知觉地用本无、强行横加入来的妄念。一念起,念有念起和念灭,一个妄念即可完全长久地遮蔽迷惑本性自性。故有念即有相有识,以识为我,即有生灭,即入轮回。烦恼即菩提,妄念即自性,自性可生起妄念,无妄念不显自性本有,故妄念可起,但起则必觉,不可认妄为真,不可让妄念相续,相续则完全掩盖掉自性,使自性成迷,如乌云盖朗日。自性本活活泼泼、充满生气、来去无碍,若强压有意识地压断念头著空执空,则会使人下世会到别处受生,或成为木石。念头觉中当下即是佛,即是见性。时时觉中,时时见本性,外净内寂。念即今心、现在心、当下心,念起不存心内,不著心相,不让妄念相续。外无一境于心,外无一切概念,一切清净,内心寂灭,如如不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迷惑。时时体验感受眼根的见性及耳根的闻性等的不生不灭、无始无终,同时体验感受著相、用识、用想、起念的多余、无常。离一切相即佛,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于相离相,于念离念,于空离空,于境离境。知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为真。念念不住,见一切法,地心不染,用遍一切处,但不著一切处。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无忆无著,不取不舍,来去自由,行住坐卧,纯一直心,六根本只是见闻觉知,不相互传递意识,但因妄心而见境起心动念、著相。度尽乱心者,倱道自然成末法重自度。有缘则度,无缘莫强求,减少障缘,成就后再度。

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自性)成体。阿赖耶识是诸识中精华,先来后走作主公,含藏一切万物,能生一切功德,能起一切作用, 19

但因受识风业力鼓动而产生波浪,此波浪本空本虚妄,但它能缘万物,独不缘自身自性,如眼可视外,不能视脸面和眼睛自身。不能因六根缘六尘成六识,而起分别心,而思维六尘的含义意思。内迷动身为已,外迷动境为真,只认永远流转不息于生灭变化中的“客尘”,而舍弃、不认得本无生灭的“主空”的真正自性,故永堕生灭轮回中,六根能缘所缘皆病,皆水月镜花泡影。要断根病,于有相中悟无相,于有声中“听”无声,归于寂定本性。修行人在平常思维中、无思维时、梦中、修定中也会有绵细的妄念、心意识存在,仍未能完全断尽妄念,未能全离心意识,故要佛号不停,净念相继,心念耳闻,心声相依,不容任何识心进入的空隙,不让识心有任何作恶的机会。把妄心、分别心停歇下来,就会证入无生法忍(忍即信),即证入无生法忍才能深信一切法本来、从来不生不灭,证入后,原来妄心妄识显现的妄境即时全全部消失迨尽,实相实境现前。

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一切时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保持纯一直心境界,不动道场,真成净土,直至如来果地。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自净本心,使六识出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碍无滞,即般若三味,名无念行。悟无念行者,万法皆通,见诸佛境界,至佛地位。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真信深信万法皆空者,不会再用思起念执境著相。一切境缘,一切事相皆虚妄,皆镜花水月,非真非实,为何再逐境攀缘?有何可思?有何可想?

真修离三心。无过去心,不再起记忆、想念、思念、印象,不再翻起阿赖耶藏识,去尽尘劳垢(旧)习;无现在心,无当下心,六根缘六尘,永不再起六识;无未来心,不对未来作预测,未来之事不放心上。真正顺自性,用自性,无概念,无我无相无念无境无相对无二元无对立。

恒觉自然障碍,是心即是菩提心。自性亦强名,恒觉,遍一切处,恒无障碍,恒自由自在,自性非一切、离一切、显一切、成一切。觉而无思无想、无念无相、无欲无求。寂静心行是正路,心外一切皆梦 20

幻。众生因一念妄动,本无分别寂净恒觉的自性即被无明妄动摇动,由清净体变浑浊,光明觉性即被遮蔽。“无明不觉生三细。”由自性妄动生出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几乎同时生出三种细微现象,即一是因无明一念妄动生出蔽盖自性的动相;二是无明动,生出能所;三是能所分,由于分别识心,以能见的见分为主我,以所见的相分为客物客尘。修行路上,要先断粗的起心动念、再断细的起心动念、再断极微细的起心动念,最后再要断最后一品无明,才真正登佛地。六根缘六尘起六识,用思起念,伤元神费精力,如荷重登山,极苦极累,,弃之则得大自在大解脱。用思起念,即凡夫自钻六道圈内,弃用思起念,即自动出离五浊恶世。睁眼闭眼,见相不起心动念不起分别识心,六根缘六尘缘境不起识,不起二元对立概念,见而离见,见相如无相,见物如无物,见境如无境,心中清净平等。

意根入灭,息心,止净,行寂静行,与世无争,与世无心,当下无念,,意如木石不起念,觉心恒照如朗日。恒觉无念净念。要断掉深层次里潜意识的疑惑,断掉烦恼业障习气种子发芽起用的一切缘、环境和条件,不让深藏的烦恼习气种子发芽起用。心念耳闻,净念相继。要靠阿弥陀佛,圣号要扫除一切烦恼业障习气种子发芽起现行,直至如来果地。当知,自性之外一切万法,七大十八界,皆为妄心识心所生,为真心自性所显。众生以六识为自心,故称颠倒,以四大为自身,随缘起识,识盖自性,迷失真我,以妄为真,随缘作业,轮回不止。四大六根本无主,六尘六识本空。无欲无求是真求,是真修,凡有想、思、欲、求、希望、喜好、厌恶等皆带妄带识修行,如缘木求鱼。修者若带妄带识修行,起一念妄心,有求、有欲、如欲(求)明白真实义、度众生、离苦得乐、断烦恼、清净心、见相非相等,均属弃真用妄,非真修。若真明白自性,断尽深惑的种子和习气,则识心不起,妄识妄境自灭,实相现前。净平觉的自性,觉而止净,无静绝不显实相,,用妄根缘六尘依六识,若继续跟随妄识妄动不止,则如浊浪排空,清净自性永远被盖藏遮蔽,永无感应的时处。平常在一切境缘中,一切事相中,保持纯一净心、直心、觉心,时时处处从根源上、意识上,完全杜绝生起无明、受欲、喜厌、起念、用思、用想、考虑、发怒、爱恨情仇、与人不善等深层次潜意识烦恼习气种子,无 21

三相、三心、三见,不迷不贪不疑当下的镜花水月、梦幻泡影,断尽意根起妄用妄的习气、冲动、可能性,入佛知见,入佛境界,不再与凡尘俗世意识为伍,让意识、念头、思想完全归于寂灭寂静,回复如如不动的自性。

众生守住本无生故无灭的真常自性,一念不生,即可入不生不灭佛位,若守的是生灭不已的妄念,妄念相续,则随妄念生灭而生死轮回不止。故终须守住真常自性,永离生灭念头,永舍弃攀缘妄尘的识心。息下缘心,自成佛道。识性是真妄和合而成。自性可发挥六根见闻觉知等全部功用,但若再在眼的见上生见相、见的想法,即入轮回。习气以妄熏真而成结,以真熏妄即解结。使凡夫速成佛道是因六根,使凡夫轮回受苦不止的也是六根。收摄六根,不让起意起识可速成佛,放纵六根,任其起妄相续则永堕轮回。根尘同源,相互依赖,都无实体,成凡成圣,皆依之六根而修,顺修恒顺六根不另立知见成圣,反之为凡。尘能引根显妄相。故知见和境相皆因前尘(前五尘)生起的虚妄相,无真实何性。故众生不能在自性的见闻觉知上,再建立一个知见,在见性上再起意起妄心,如头上再安一个头,这是无明的根本。“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知,斯即涅槃。”若也悟到真知真见,不在觉性知性上再另立知见,见上再起见,耳性后再起闻(相、识),此即涅槃,是无漏真净,真净中绝对容不下其他任何东西,正知正见中不能夹杂其他任何妄知妄见。自性湛然常寂,是有真空。一即一切,一丝一毫妄念都会全部遮蔽掉自性。唯自性本定,其余全动,动则妄。其实连自性亦强名,自性本非有非无,连有无概念名相都 没有。观察识心从缘起,真妄因相对而有而存在,皆一心所显。小乘制身,身识寂然不动,大乘制心,故心识灭而不生。佛知佛见即如来藏心。自性本无一法生灭,因最初一念分别起,能所分别开,分为能观这智,所观之境,能以为主身我,所以为客尘物,三细生智境相等六粗相,能所本为一,身尘无差别。如来藏在眼曰见,在意曰知,在耳曰闻,六根之用,皆同一体,本无分别。解六结达“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闻性犹存,进而功渐深,尘无所缘,要亦无所偶(相对性),此时根性不存得“人空”,六根互通,一根返元,六根解脱。六根中,最易修行的法门是从来本无生灭的耳音听声的闻性上 22

起修,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阿弥陀佛”圣号,念佛法门,心念耳闻,心声相依又为末法时期易修法门中之最易成道法门。修任何法门都必须先断烦恼,第一步要先断淫心淫根,否则都如欲煮沙成饭,永不可得道。断淫先断淫欲初萌之念头,次断淫身心,后连断性也不可得,将欲火化为智慧,此时既无能断之心,亦无所断之境,才是断性俱无。

自性本具见闻觉知,非通过六根才可起用,六根的见闻觉知是假的是虚妄,故不应习惯和执着六根的见闻觉知。一切法由心想生,只要仍未放得下妄想,未伏得住妄想烦恼,都不可能脱离六道。当下(觉而)无念是真修。只有身心完全放看空至无,至空无概念亦无才有可能脱离六道。自性本无生无住无相无念,但众生因不明本具有的圆明净妙本性,不知不明也不会用,故最初一个本无原因无因缘的妄念(无明)生起,欲求明白本性,有头找头,欲求菩提,反致缘木求鱼,空花求果,有欲有求皆妄非真,因性不真,妄中求真,无由是处。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自性随缘不变,自性真心随缘起用,动相一起,自性被蔽,因性仍起用,能所即分,成真妄结合的有能阿赖耶识及所见相,动相一起,见分即生,生出本妄的世界及众生,其实能所及世界众生之因之相皆妄,无根本亦无实体,毕竟无成毕竟有。一念根本无明初起,劫浊形成初相时,见虚空,空见不分,真妄相织而妄成,此时坚执坚固妄想,遂致结成色相。真心本不动,动则非真,故为颠倒。因手捏而有乱花显相、发生,故有8万4千颠倒妄想烦恼发生,花虽无实,然欲灭花只需放开捏手,妄想非真,除妄只须离念。

若阿赖耶识不动,当下离念,以其反闻之功,忘其所缘尘缘,心住根性,动静忆忘等相皆不生,分别念虑之心自然销落,尘忘则念尽,离念念尽则根性现前,契入三昧。一念不生,心相及无之概念皆亡,即同本觉。此时见分寂然,根除尘销,觉体圆净。全空即是全真,证道者见真不见空,未证道者见虚空仍在,如一满器水,取去一分,器中之水,皆应动摇,故一人发真返本归元,世界振裂,即是此理。当在色阴未破将破时,若住于此境,精心研究六根之性妙明,觉知四大和合相入之色身不织(色与自性不和合一起,是假合妄合)短时间内, 23

身即能出离四大之碍,会觉色身之外另有一个清虚之身(精明、意生身)出离四大之碍,但这并非真实的,此境非真,不过是妙明自性功用的暂时显现,仍未到家,不能至此即止步,不可以为已登圣位,否则此时阴魔会乘虚而入,因若在此关键时刻用功稍亏,执假暂妄境以为证果,则此善境会即刻消失,此境仍因未能常住故妄。此时,更应继续精研这个妙明的能观之心(性),使其向内的观照之功日深,不著外境,舍外向内,不复外溢,一味反闻闻自性,致其身内澈,精明内流。此时此人(另觉有之清虚之身、精明)忽然可从色身由外向内,观肉身如木偶,故可从色身由外向内拾捡出身内的蛲蛔虫,而身相如故,形体毫无损伤毁坏,这是因修持精进,暂时的现象,但不可以为此善境已登圣位,否则马上会遭群魔攻击。此时又以此清虚精明之心,内外精研(初时精明之心可暂出色身之外故称精明外溢,现将此精明之心,微杂向内之念,到致精明内流,内外两种境界都不著,仍以能观之心,于色身内外两处精研),使妙明通融,致身内六气(魂、魄、精、神、智、志或意)互涉互入,互为宾主,忽听得空中有说法声,因妙明本自周遍,佛法由来现成,佛之圆音预显,这要继续精进以此善境成就将来善种,此时亦仍未是真常圣境。此时应继续精研观照,保持内外精明澄明,致内光发明,一切化为如来。继续以慧观察之,以定研麿,依本修治,不得随妄心念外境界,此时会见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时会于夜半见暗室内种种物,室与暗均不能为碍。此时应继续精研,致内之身心与外之世界完全忘掉,内外合一,空洞无碍,四体忽然同于草木,致刀砍火烧毫无知觉,刀砍身如砍木,火烧无碍,与尘并合,此时四大之性仍未全忘,继续精研排遣四大之性。此时,会突见十方山河顿成佛国,光明遍满,又见恒沙诸佛如来遍满虚空,楼殿华丽,上观天宫,下见地狱,全无障碍,此为应欣求净心,厌弃前境,凝心作想,想久作化,以成真净,达净染无碍之境。继续深研不止,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是功力逼迫至极,似觉有自心飞出之相,暗不能隔,境不能闭。此时,会见平常亲近熟识的善知识等,形体变移,短时间内,千变万化,此为邪心招引群邪,或遇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似乎通达妙义,实为魔力所持,心若不作登圣之想,久久魔事自然稍歇。上十种皆修禅入 24

定中所现的魔事,都是色阴将破未破时正邪念交织的现象。因众生赋性禀性顽钝,触境成迷,乍现圣境,不自忖量,以为已经登圣位,大妄语成,终堕阿鼻地狱。故修者应透过前境,继续精研,潜修三昧,永绝异念,以成深止,于此中心精湛朗朗,超出空昧,名为色阴尽,此时空色俱忘,心光遍圆,相似同佛,而受阴仍在,自心仍为受阴所覆,此时于自心中,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虽若有所得,蛤仍未能取用,如梦魇人,手足仍在,也能见闻,但心触客邪未能动,受阴(即见分受用,色阴破后十方洞开,无复阴暗,心光遍满,但此只是暂时现象,旧心自然消失,,正好增修本定,以换新心,色阴破后,是受阻再破,因有照用,就有领受,是根本受阴,故揽色成根而起身见,若受阻未破,身见亦未破,身见未能全忘,故初见道者,见山非山,见水非水,既见道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破后,,魇咎销歇,才能脱离色身,故其心离身,能反观自己色身面目,而得意生身,此人至此可超越风浊,性与大不织,身见亦忘,回观受阴之所由生,即因见分照用,虚妄领受。此后,仍会有见蚊如子,见众生皆生悲心入悲魔、狂魔、忆魔、下劣易知足魔、一分常忧愁魔、一分喜乐魔、一分大我慢魔、一分好轻清魔、空魔、欲魔等,故须魔起即觉,一直至如来果地皆要任运随缘,如如不动。受阻尽时,虽未漏尽,但心可离体,成就意生身(意生身即是能离根之体,是第八识,一切诸法皆依此变现,既得此识,即能觉了一切诸法自性如幻,此是觉了诸法自性性意生身)。动念是第八识所含的六识种子,因有微细动相,故称动念,动必有想有相,是根本想阴。动念尽,浮想销除,想阴尽,烦恼浊除。直至破尽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越过五浊。

贪爱著相必轮回下堕。爱生水,如人忆酸梅美食、忆父母恋人恩人、忆金钱宝物、忆淫欲性事,皆于口、眼、命根、肌肤等处出水、起血色充盈有光泽等异象,水性向下堕下流。但若能观想佛界正法修行,则胜景冥现,并产生向上飞升超脱之胜气,可超脱凡尘俗世。临命终时,一生善恶境顿现,求生避死,二习相交,无福之人此时观见十方如墨,有福之人慧净愿之人,暂昏即悟,纯想即飞升,自然心开,亲见弥陀。观想令飞升,情欲令下堕。想多情少生为飞仙,鬼王、夜叉。罗刹;情想均等生人道,人中重想则人聪慧,小则愚钝;想少情 25

多生畜生饿鬼,纯情无想即沉下地狱。菩萨见欲如避火坑,菩萨见贪如避障海;菩萨见慢如避巨溺,菩萨见嗔如避诛戮,菩萨见诈如畏豺狼,菩萨见诳(狂妄自大),如踩蛇蝎,菩萨见怨如饮鸠酒,菩萨见邪见如过毒蛇谷,菩萨见诬枉毁谤如遇雷劈,菩萨见隐己之过如戴高山走于海上。念起即是魔扰,住见闻觉知相办魔扰,以识为自性为真常为己为心为归为真亦属魔扰,应反闻闻自性,不可忘身观识,以识为己为身为体。忘身观识,久久观成,唯见识体无边,不见有身,不知识阴由无明转变,本属虚妄无实体,仍在微细生灭中,识阴尽才得真常心,识阴未尽,即以为已灭生灭,是既迷不生也迷生灭,安住沉迷中,却作殊胜想,是既不知识阴仍在生灭中也不知识阴犹在微细生灭中,故不可以身为体。佛说三界唯识,万法唯(妄)心,唯心唯心,能生能化,三界万法为所生所化。其实,一切法由心想生,果能一念不生,不但了却前生十业、现业之妄习,六业不交,六报何在?故佛详述地狱之相,是为使众生转恶为善,变众生心为佛心。

色身元无所有,举体全是妄想所成,因于父母想生,再由自己想心与父母想心,感应和合,传续命根,若自己无想,自体不能成,亦如想醋出涎,思崖足下发酸软,色阴此妄居五阴之首;如临高心荒,惟因受生,苦乐之受离身即无,故觉知虚明,根本受阴,受为第二妄想;色随心动,心念一生,根亦随之趣境,所有诸识,同一虚妄念虑,无有实体,随念取像,生起眼识缘色、耳识缘声等,想念摇动妄情,想阴为第三妄想;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悟觉,此身假如不是你,为何会变迁?若是您为何无感觉、察觉?行阴念念不停,是第四妄想;根本识阴,体通如来藏性;在众生位中,离此别无真体,以其微细难知,故于目(视)为恒常,于身不出见闻觉知,所谓元以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妄识即此。五阴为五种妄想所成,随业所感,受此五种,阴覆真性;双依此五种,受现世报,酬前世业,依将来因,自相阴覆,难出离故,又依此五种,取境起业;集聚有为无为、有漏无潳种子,为来世因故,五阴不尽,不出轮回。从识至色,彼此相因的界限,及其中浅深之义,唯色与空,是色边界,有相为色,无相为空;唯触与离,是受边际,触兼苦乐三受,离即舍受,触离皆亡为受阴尽;唯记与忘是想边际,有想为记,无想为忘,若舍记认忘,犹隔 26

一层关,尚未出想阴边际,故凡一切无想,皆非究竟,必至记忘俱舍,乃为想阴尽;唯生与灭,是行边际,散心粗行为生,定心细行为灭,一切灭定,皆非究竟,必至生灭俱亡,乃为行阴尽;由有念入无念且无住,归于识边际。故五阴各有边际尽除仍分浅深,浅而住,果未圆,尽其际而不知才功成。五阴之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已得圆通,即齐佛果,五阴妄想顿然俱空,但无始习气,遇事即兴,非可顿除,故须安住本性,历事炼心修造,方可除灭,如佛祖示现解开五个巾结的道理一样。因无明不觉生三细而有识,识即有作名行,行必有动名想,由动则有见分虚明各受,由见则有空色形相名色,皆一重一重叠生,由细向粗以至于色,如人穿衣必由内向外而穿。灭从色除,心由粗及细至于识,如人脱衣,心由外而内渐脱。三昧中解结是用定力研磨,故是伏妄达空,禅定中解结兼用事行修治,故能断妄证真。者妄想根元不除,五阴终不能尽,心得开通,了知诸法唯心所现,唯识所生,离心无体,离识无性,唯心无体,唯识无性,根元本虚,枝末更真实,不可认妄为真,知而不随,应深厌自主,不恋三界,五阴既尽,自性现前。

首楞严王译为究竟坚固,以不动不坏为义,七趣唯自业所招,五魔皆缘邪思所致。五阴皆以妄想为根,五阴覆而万行颓,了义亡则正解不固,万行颓而真修必堕,是始终不坚而究竟必坏,业不造而七趣空,邪思所致,思无邪则五魔遁;妄想为根,想离妄而五阴销,五魔遁则了义现前,正解可固。五阴销则万行无滞,真修能成,妙证必克。

自性本无物,凡夫自造之。自性本性本来无一物,但凡夫因妄想执着颠倒,而自造山河大地、人我、是非等人事物境相,要成佛道,不可著丝毫的概念、心相痕迹、意识,只须返本归元,将一切放下即可。觉即佛,觉即见佛,觉即不离佛。但一念迷即离佛,即使是在念佛号或打坐中,一失正念净念佛号即离佛法即非佛法,佛法遍一切时、处、人、事、物、境、相中,佛法在一切行住坐卧中,非仅仅在念佛号、念经修禅时,在喧闹中、顺逆境中、醒梦中等一切人事物境相中。内觉无诸妄念,外觉不染六尘。般若非意识思维,而是意识除掉执着后的东西。自性是空性,如没有零的数字,但若起一念无明妄想,则在零的前提下有了累积,是在骑牛找牛,将心捉心。亦如学数学画坐 27

标轴,本来无轴,在凭空的轴上画出空间。般若在一天24小时的任何一个交汇点上都是空性,都是无量无边的本性的妙有。大彻大悟的人认为自己是凡夫,只会去改变自己,不会去干涉别人,不会给众生带来烦恼。境不重要,随缘就好,妙有为用,用慈悲心、智慧心去处事,心才是最重要的。般若是诸佛之母,般若从心而生而来,保持坚如金刚的定慧才是正修。悟道者在行住坐卧中就能见到佛的法性。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遇缘则施,缘散即寂,不假修证,本自具足。若见性,即无妄念,既无妄念,即是降伏其心。心起念即生灭心,即安坐道场。芥子纳须弥,如芥子小的一念觉即可将须弥山大烦恼化为清净。理即顿悟,事即渐修,要历事历境炼心,一点一点地磨炼,磨尽外尘内妄烦恼,有时为了恒顺众生,入乡随俗,在人事境相上随大流,表面上不得不起分别心,不得不说或评论一些人事物,但分别、评论亦非意,内心上不见他人过,内心上无自己的任何意见看法,一切境缘如镜像空相,凡夫境上住心,如猿猴捉(水)月,病眼见(空)花,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不照而照(灯要点要打开才照),空相全不放心上,一切皆空,空也不住不著不可得,不起妄念,不留心识相,不留阿赖耶识种子、落谢影尘种子,绝不将任何人事物境相缘中皆如如不动。是心即佛,更无别心,万法唯心,如拳作掌,是不正常的精进),不得怠(即要行中道)。目前很多法师劝人行善吃素,这非讲经讲道,这只是助缘,未可究竟解脱,波斯实相才叫道,释迦牟尼佛说过,不会归实相者亦是外道。息念忘虑,佛自现前。如六祖解释的胎卵化湿等一切类众生,全因念头而生。胎生者如人,是因习性,触景生情,产生执着起邪念;卵生者如鸡、鸟,是迷性,执着一个无明烦恼,无明是一个壳化生者,如天人、鬼、地狱,无因突起妄想烦恼;湿生者如臭水沟里的虫子,因贪瞋痴而起恶念。凡夫不可以有相的色身见无相的法身如来,不可以意识心修行带妄修行求法见佛。佛以法为身,法即无形的真理、智慧、福德。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指人的本性、自性,不非释迦牟尼佛)。圆悟禅师伶俐汉(聪明人,脚跟须点地,脚踏实地、清清楚楚),脊梁要硬似铁(要有空性的思想,不被境界转,觉性定力要象金刚一样坚固,摧毁一切妄念烦恼)。傅大士: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圣人除心不除境, 28

智者除心不除事,如一杯子,说有说无易皆执一边,有无皆不可执著,如水中盐味。菩萨心如虚空,内外身心,一切俱舍,随方应物(恒顺众生),随一切缘。人空、法空、空空。觉空空,(妄)无起落。一切境缘中,不惊不怖不畏,心如虚空,湛然清净。

所有法门都必须得三昧才究竟和归宿,万法归一,凡夫从无始最初一念根本无明后,无明妄念烦恼会无故起无故销,来去无踪,无缘无故,要恒觉,必须绵密修持,知念去来,心念耳闻,净念相继。心佛颂: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怎样想都想不到过去里的任何事”此即无过去心。佛佛佛,无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不动不静无往来,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指望,内外圆明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净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有无,便是人间大迦叶。

感情本无,本性无情执。佛性本有,本自具足,当下即是,有求有想有找皆不现,清净无念无求佛性显,清净则不入(轮回)。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之即觉,觉之即无。不来亦不去,没有事。天地之间未曾发生过任何事。一颗灵丹大似拳,服来平地大似仙。尘缘若有纤毫在,蹉过蓬莱路八千。不需经过思维、语言,当下即可完成解脱之道。让净念相续成为唯一的兴趣和爱好,所有时处,让净念相继成为全部,直至不会再用意识心,去思惟、计较、分别、回忆等。六根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不解返源,随名逐相。目前很多人是修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修道。体取无生,成道速矣。若体悟到这个无生,无一切法,便会很快成道。眼耳鼻舌身意,若起心动念处处尽皆净土。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因果元是妄心起,自作自受。凡夫除心不除境,圣人除境不除心。故凡夫要学习六祖,一切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眼见耳闻口说,言必称(自)性,凡夫六根所见皆尘皆识,圣人六根所见皆性。自性本定,无生灭,亦无出定入定,性定与修定,性定非修来的,若修来的不修后也会退失,某一天当你照见五蕴皆空时,本定现前。若自性喻为眼,识为眼镜,凡夫原本健康的眼可清楚地看见外面世界,因眼有近视(烦恼业障习气深重)或有喜欢戴眼镜的习气,戴着眼镜才能看见外面世界,久而久之,以为眼镜能看见外 29

面世界,而忽视了自己健康的眼睛,不知真正可以看见外面世界的是自己眼睛,是迷惑颠倒愚痴。

历事见境连想的概念亦无,有一想起一念著一相即全是障碍,自性全被遮蔽。起念与杀人害身命无异,起念是杀人法身慧命,故比杀人重无数倍。断掉业因爱、取、有,断一项即解脱轮回,凡夫只能从爱上断。净空法师讲心经:所有法门皆要断烦恼才能往生,唯独念佛法门只要伏住烦恼,即可带业往生。知见立见,即无明本。有能证之智及所证之理,能所未亡,无明不断,故无智是真智,无得是真得。世间最大恐怖即生死,离开法我二执则离开恐怖,远离恐怖即了断生死出三界。梦有两种:一种凡有妄想必有梦,另一种是鬼神等托梦。

南怀瑾师:修行有成就菩萨,因修成了方便力,随时随地在行六度,但外表一般看不出来。境界上的无明烦恼要用定力破除,得如来大定(自性光明定)的人,昼夜长明,但仍未解脱,解脱靠智慧,要修足够的福德和功德,而真智慧又从定生。无明又是从明而来,“觉明为咎”(楞严经),以为明是咎,一念灵知,觉性长明,久之复生无明,在知上立知,自性觉明上复求自性、欲明自性,如骑马找马,头上安头。万法因缘生,缘起性空,自性非缘起。天女散花,花飘到菩萨身上毫不粘着,但飘到大阿罗汉身上则粘着,因大阿罗汉虽然已证得空性,但阿赖耶识里还喜爱花爱漂亮。有些人修行用功,在睡眠中或定中会听到说话声或有人回答修者遇到的问题,这时一是不要执着声音相,不要理它;二是不要以为这些瑞祥、感应是好境善境界(即使是好境界著相即非变魔境),听而不听,见如不见,不要理会它, 样修行才会离魔才会进步。一念有两种解释:一呼一吸是一念,凡夫一念有八万四千烦恼;从无念到欲念到念结束为一念,凡夫一念中三十二亿百千细念。从表面看,佛也有分别,是善分别,分别亦非意,分别而不起意不著相。无我无造无受者,这是佛法讲性空最重要的三个要点。凡夫任何事境缘中都要警惕“无我”,很多凡夫都经常打有我这个大妄念妄语而不自知,妄语并非反指起心动念。反闻自性,心念耳闻,若有人打坐时听到有人对他说话,那往往是魔界,音声是现象,我们不要听外面的声音,要听自己没说话、念头未起时的净心,慢慢进入自性法性之流之所,把能念佛之心、所念佛号的声音、念头全部 30

空掉,自性现前。有人以为打坐修定是图清净舒服安祥,看起来象是定,但其实没有一念专一, 不算真定。禅师教人修定是一切不用心,这不用心是不用妄心,并没有叫你舍去正念。若啥心都不用,何必学禅?那是学睡觉学金木土石,故真正禅定是摄心不乱,把一切妄心杂念收回。不仅调心还要调身,使身也不乱,气脉自然调和。绵密观自,不用意识。绵绵密密自在,空无的概念也无。要做六根六尘六识的主人,不要被内外尘迷惑。用自性觉性代替六识,行住坐卧、走路、说话、吃饭骂人都用自性觉性,恒住灭尽定中,不起意念,弃用六识。斩根尘,断六识,见自性,绵密观自在,不著心意识。自性为主人,不再时刻为这个虚幻不实的色身六根六识服务,不再为其左右,被其颠倒迷惑,在凡夫位中不起凡夫意,不著凡夫相,一切镜缘造作,如幻士向幻人说法,截断六根与六尘联系,使之不起六识,时时处处见自性。一切起心动念是唯识故,起分别是识,不起分别是智,转识成智即可。菩提不在身不在(识)心,但不离身不离心,身心皆相,只要身心不随相走,当下即是菩提。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若人说我息下狂心,一心想修佛道,这一念想修佛道之心即是狂心。每起一念等于轮回一次。万法皆空灭尽定,当下清净即菩提,灭是无形无相不存在,尽是一切概念皆无。知性觉性是真性是真圆满,其余一切皆空皆假皆漏,知而不起妄想分别执著,连无亦无,忍辱柔和,仁慈包容,不好为人师,寂定安乐。凡是不起念头,还有生理心理上感觉的,一切皆妄,万缘放下后,这个剩下的“缘所遗者”才是真正的主人。真修者只要无念必会有念,无相必会有相,清净必会染污,这仍住于相对境缘,只有连有无念、有无相、有无净等概念都没有都不著,才是真净。直心是道场,直心即直入自性之心,时时处处下自性融为一体之心,毫无分别执著妄想之心,而不入、不经眼耳鼻舌身意“六入”,不依六根著六尘起六识,没有攀缘、谄曲、虚伪、烦恼、迷惑。

佛法乃心法,一切皆自性。度尽自心魔,烦恼自然尽。时时无亦无,自性必现前。空亦空、无亦无乃自性,无分别心。活在自性不著假,无假无真无真假。分别心亦为空,佛道自然成。学佛要解脱,学道要学逍遥。五蕴皆空,皆不可得。 厌离并丢掉这个色身及王浊恶世。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自心放 31

下是直放下,自心解脱是真解脱。

分清妄想、念与自性。妄想如水面油来去不定,念如底层水如如不动,,念是想之根。如人生病时,即使啥也不想,但那个痛苦的感受即是念,有个不痛不想的是自性。想如空中漂萍,念如地上有根草木,拔尽草木烦恼即是菩提。断想要用无分别心,不理会即无,念要用阿弥陀佛净念相继一一拔除。真念佛人,心里连阿弥陀佛四个字的佛号也不著。念佛人应时时守住空无相无作,一专念净念,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不生爱见,不著佛魔。时刻觉中,保持不离自性的觉知之性,不知即是无明妄念迷惑生起,即离觉性,故要直入自性见闻觉知,而不入六识区宇。恒知即觉,恒知则无妄无念,念起必迷。觉即自性即太阳,妄即无明即乌云,无乌云,乌云不起,则朗朗觉性太阳恒照。乌云可起可盖可蔽,但必须恒知,不知则迷则入无明则入妄境。长住本心,恒观本心,不离觉性,知而不攀识,知而不起妄念,知而无著无相无作。守住本心自性的太阳,不让妄念乌云遮蔽,云起即知即照。不生爱见,不著佛魔。时刻觉中,保持不离自性的觉知之性,不知即是无明妄念迷惑生起,即离觉性,故要直入自性见闻觉知,而不入六识区宇。恒知即觉,恒知则无妄念,念起必迷。觉即自性即太阳,妄即无明即乌云,无乌云,乌云不起,则朗朗觉性太阳恒照。乌云可起可盖可蔽,但必须恒知,不知则迷则入无明则入妄境。长住本心,恒观本心,不离觉性,知而不攀识缘,知而不起妄念,知而无著无相无作。守住本心自性的太阳,不让妄念乌云遮蔽,云起即知即观即照。知性失,必是被无明烦恼遮蔽,故任何对处都要绵密保持觉知性。

学佛是学放下、解脱,要放下色身的感觉、感受、境界、概念,最初最基本的是远离身心,远离身心所依的空境、空境概念。妄想如漂萍,本来无,亦无根,不用除,自消失。只不过是新的妄想会替代后一个妄想。三界众生一切无常,若说有常,不过皆依业力缘生而存在,业力尤其是定业不但不会因众生思维、希望等妄念妄想而改变,一切屠劳无用,故众生唯一可做的只是息下狂心,停止妄念,死心踏地,积功累德,真修真行,自证解脱才是正道。要学会分别亦非意, 32

在一切分别中,灵知了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毫不起意念,不著心相,无见闻觉知,不离见闻觉知。一切时处处境中,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作在说话在思维,有做作说话思维的念头概念皆著相。

不离直心,不著诸境,不离诸境。觉者当下即佛,凡夫只需保持一念觉即入佛境,绵密观照,克服杂念浮想纷飞的惯性恶习,凡夫所有时处本来在不可思议之中,与佛无异,对身内身外之事,甚至下一秒另一处之事,皆不可思议,皆不可知,但总在起一念欲知欲明一切的无明,不断地层层地自遮自蔽自性,是可怜悯者,放下妄心妄念即没有这个五蕴四大和合的假身。空妄念,不是我去空思维妄念,而是思维妄念来空你,妄念自来也自去,任其自生自灭,本完全可不用理会,是被空,不理会即空即无妄念,妄念来去无踪无根无因无缘,求不来,硬要去掉也去不掉。平常修行有无进步,可看你自性作主的程度有多少,一切顺境逆境缘来时是否可作主始如如不动,不动不住不著不怖不慢不迷,不昏沉、不失念、不迷惑,完全放下一切,完全洒脱解脱,不著一境一物一相一心,恒处比熟睡还解脱还舒服的境界中,也境界也不可得不著。众生自性本来是佛是觉是悟,本来没迷过,何用再求成佛开悟?舍利佛因修至无所得(了无所得,什么境界、概念都不著了),故佛印证他证得阿罗汉果、是无所得故得,凡夫都是以有所得之心修道以求个无所得之果,故背道而驰。未成佛道,先结人缘,随缘做一切善事。念念佛号,念念离六根六尘六识,不理会,无根的妄想慢慢自然无。放下放开忍欲忍辱。心不动气息平顺则无念,无念则无分别。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起有相念佛之心,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达摩祖师: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净极光通达。六根六尘六识是插入无漏自性的六个漏斗,六根尘识无漏则自性现前。五代张拙悟道后作偈:光明寂照遍河沙,凡灵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破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苍雪师: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六根中,意为元凶其余为帮凶,意性本无贪瞋痴慢,亦无喜厌等五欲六尘分别,但因意有分别心故有贪瞋痴慢,如心恨某人,眼会帮忙用瞪眼作帮凶,若喜欢某人,眼则会用笑眯眯做帮凶。能受天磨真硬汉,不招人嫉是 33

庸才。佛道常在魔道中,莲花长在淤泥中,淤泥越是脏地莲花开得越好。佛道清净如性,魔贪玩,多情。即使成佛亦仍有意识,但此时的意识(第六识)已用觉悟智慧将其转为妙观察智,再无贪瞋痴慢、杀盗淫妄酒、财色名食睡等诸恶诸相。清净平等觉,必须是性上的平等才真正究竟,而非相上事上境上的清净平等觉。一念不生谓之诚,一念不生是真清净真平等,无喜无厌无悲无昏沉无散乱是真清净,以内如如不动,这也是检验学佛程度的标准。宋欧阳文忠公问蒿山老和尚今人为何不能坐脱立亡?答:古人念念在定慧,今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定?常求无念,实相智慧。无念指没有烦恼,没有杂想,而非没有思维思想正念头,是清净中什么都觉都知的境界。六祖说:无念为宗。无者是无妄想,念者是念真如。无念是有正念、善念、净念,是正念常在,是正思维常在,而凡夫一生都在昏沉散乱中,离此二境即是定境,是妄念清净,净念现前,是无念。全部放下,妄想、快乐、痛苦、痛感、烦恼、清净、空境等感受、境界都是受阴未尽,是业障习气深重的原因。证空性的人,不仅理上了解,最重要是必须全身心投入,受阴(包括生死)对他绝对不起任何作用。心里还存啥即时放下,发现什么还没放下即放下,提起的只有一句佛号,要有代受众生苦的责任感。空即无相。无相则无作,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于一解脱门即三解脱门。相都没了,还会有我、我之能所吗?修者达到无相无作,则心意识自然空了,自然解脱了,自然入道了。心中永远有个如如不动的无量光寿的自性佛性。佛佛及佛与众生之间感应道交是自性间的交流,是无相无念无作的交流;众生间交流是五蕴的交流,是识及有相有想的交流。修者先要转变观念,转变、放下或不可有时间、空间、意识、白天黑夜、明暗、有无、男女,眼看耳听等颠倒虚妄的相对境界的概念、观念、念头,内空、外空、心空、人我空、法空,直至空空。去浮想妄想,存正念净念。要先度尽内心全部冤亲债主(妄想、烦恼、动念、昏沉、散乱等),妄想、烦恼是真正的且隐秘的冤家、寇仇、敌人、屠刀,仍有能想所想、见、听、得、舍、有、空、法等,都是烦恼未尽,要时刻避之度之去之不理会之,回复觉正净。念佛号时相想像一个如如不动的无量光寿自性佛。身口意无作无念无相,要持心斋心戒,直心,彻底伏住起心动念这个生灭法,要念 34

念在定在空在无,连空相亦空,长期熏修。学佛是学解脱学自在,作主作心主心王役烦恼,烦恼是仆人是奴隶,为我所役所驱使,转识成智,让智代替生灭。因空、不动,果空、不动。空诸所有,勿实所无。禅宗说:佛是无事的凡人。学佛的成效在于修者对于放下、解脱、空的程度。时时觉中,绵密观照,直面烦恼,不要惧怕、回避烦恼,有勇才会有大智,烦恼敢起,自性即知,一觉如太阳普照大地烦恼即自然全消,无烦恼不显菩提,故烦恼即菩提。要深信因果,有自信真修前行,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学佛这是参与一场迷与觉的战争,开始是迷占主动占领识心空间,觉多后迷变少,直至全觉不迷,迷妄不再起,以恒觉全胜告终。一切妄念幻觉总会有天完全消失去尽,妄起至无所可起,放下至无所可放,生灭至无所可生灭,空至无所可空,再也起不了,无可放、剩下的那个再也无可空、无可放,无量光通达彻照,诸幻即除。自性本定本空,思维念头亦如空花水月自生自灭,自去自来,不用你去空他。世上本无事,迷人自扰之。只要我们自己不做烦恼迷惑制造者,不在知上立知,见上立见,明上立明,觉上立觉,烦恼迷惑自然无。任何法门,修者都要从智慧上先悟,跟住都要先依如来修止(奢摩他)修观,坚持禁戒,安处众徒,宴坐静室。止后要转变心念,让心清净,心清净先要让见清净,后六根清净。后再转化肉体,后影响到物质世界跟着转变,这是成佛之路。学佛最重要的是信心,念佛号时即当自己是无量觉、无量光寿佛,则不会起邪恶杂念,一切人事物皆是佛菩萨,都会令凡夫觉悟,这样就没有相对、比较分别妄想。诸佛菩萨亦有意念,但所起的皆是至纯至善的,无一点恶、无明、无记。妄想无根无常,念起即自知是觉者。一切境界中不起念,是指心清清净净,不起妄念邪念贪念,而非不起念头,不起念头非佛法,无念是无妄念不起妄念,起正念善念净念是无念。无念不是不起念,不是无念头,而是不起妄念,六根起受用是正念,如眼能见得清清楚楚,耳能听得明明白白,舌知味,鼻知气味,意能知,这是正念,吃饭穿衣是正念无念,科学搭配饭菜是正念,为自己、自私自利之念是妄念,利益他人的是正念无念净念,随顺清净净寂灭的性德本性。切记人生如梦,不可当真,念头如二步毒蛇,念起必觉,若连续二念三念而不觉,法身慧命(等于)已死已 35

被遮蔽。学佛是学放下,但一般人是求效果,是做生意心理。佛说“当知轮回,爱为根本。”永离贪欲,先除爱根,先除事障。事障是贪瞋痴慢疑见悔,理障是内心一切所知障,放不下自己知见,先伏再除。破一切相,成一切法。学佛最重要是时刻要认清主客,性为主,相是客,是一个去假存真现真的过程,是一个在冶炼金矿中,去除杂质炼出真金的过程。初修不离观照,观即发现、寻找、捕捉自己的妄想妄念生生灭灭、来来去去,发现自己是否失念。照则如太阳出来朗照大地,没有妄念杂念的境界,是照着等待着妄念的境界。

圆觉经: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这是迅速成佛之法。末法众生,保持平常心,不去幻想,坦然而住,是真修者观心法门。深信心即佛,一切时处,识心平静不起虚妄幻想,平常心即佛心;不怕妄来,妄本无根无因缘,自来还自去,要留也留不住,不理会它,知是妄时,其实妄早已离去,但能知的觉性从未动过;不怕妄想,妄想就妄想,不去研究或辨别它究竟是无明、业力还是因缘;只要大智若愚,傻乎乎地坐在那里即可,听到了、看到了,内心很平净、自在、解脱,坦然面对。不用去分辨这是不是清净境界、空、无明、枯禅,不用理会是对是错,只要回归平静,清净、自在即是道。念佛也是使内心回复清净平等觉,此时应知,本无佛可成,亦无众生可度,人本皆佛。净定安乐,不取不舍,深信因果,能看者非眼,能听者非耳,用六根根性感知一切,舍妄返感返觉,修至一切如梦如幻。 不用思维,不思善不思恶,心内净如止水,净极光通达,只用净念正念善念,妄念起时也不怕不理不分辨,体验一片空灵空寂。六道是众生共业别业所感,实假似真,亦梦亦幻,因妄成相成形,六根也是众生的六个妄念而成,分能所成人我,因妄想立规则风俗习惯而称之科学、事实,诸旋未息,不出轮回。未换佛心,不成佛果。所有方法都是对治生灭心,观止齐修,亦不分先后顺序,到最后,前念已灭,后念不起,就是空,就是寂灭。不迁怒(于人),不二过。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妄想是暂时的。身体是身体而非我。修者不能认为有:一、作病。认为佛道是修来的或造作来的,有修有证,有佛可成,有意去修成一 36

个佛,是著相,自性本无生灭,修不增,不修亦不减;二、任病。认为佛道是任来的,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不作功夫,没有禅定功夫,是狂禅狂妄,若著相,修也不能成佛,不修也不能成佛;三、止病。认为完全熄灭妄念,永息诸念是枯禅;四、灭病。认为永断一切烦恼或念头,身心完全空寂,如石头压草,即可成佛,这是断灭。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念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知幻(苦乐)即离,不作方便(不去管它,其中亦无方法可用),离幻即觉,亦无渐次(顺序、步骤)。平常心于事即道。心念随时要空,无事心心,无心于事。先观心,自己本心善恶念念清楚,要作心主心王,甚至可作梦主梦中要变个山来玩玩也可以,关键时才不致被业力牵引。佛性如小偷,你一叫他,他就跑了。你不找他时,其实它一直在你身边。清楚自己的每一念,作每一念的主人。要能使身心分离,产生意生身,才能真正能够自己脱离生死六道,在行阴区宇修行的人,会清楚地看到一股能使心物结合的生灭的动力(业力),临终时才能解脱,意生身修不成功,修持便不会成功。任何修持亦离不开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修持至暖的人浑身柔软如婴儿,顶指与虚空为一体,忍指断一切妄想,至修至世第一法的人,如庄子说的真人,否则凡夫是假人。断掉攀缘心这个障碍出生死的根本,不要想相为身。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修行功夫到时,会觉得有个东西回转身上来,既非灵魂,又非物质,绝对唯心,它能生万物,这个来了,你要如何则如何,心境绝对可以控制。修者要先度尽自己心内无心烦恼苦众生,起必动,动必知,先息掉主动起念,再去掉无根无明浮想,时时观照,直至五蕴皆空。凡恶念必违戒,违戒必违性德,则必增业障,业障不尽不出生死轮回。

学佛最重要是靠智慧成就,要转识成智,转业力为智慧力愿力,别人气你是别人想你早成就,要关于将所有业力转为愿力智慧力,烦恼转为菩提,娑婆转为极乐净土,一切要从智慧出发着眼,此即度尽自心烦恼众生,度尽则得道则道成。起心动念过后即了,用正思维,不起恶念,深明本心,深信因果。达摩: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不必守住心,人本无心,应无所住,念念清楚即可。修者的行最重要,行愿是功德,功德不圆满,智慧不会成就。理明而 37

果未证,是因智慧力、修定功夫不力的缘故。

真正的主人(真我、真正的自己)是觉,是个永不露面的无位真人,(识心)能起所起皆不是,主人从不起心动念,如如不动,主人总逍遥自在解脱地安坐家中,时刻觉知一切,洞视彻听一切,不去理会来来去去的过往客人及其感受,有时会适当安抚一下客人,永远冷眼闲看红尘滚滚、风云变幻、世情冷暖、花开花落,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看法,只作主人永作主人,更绝不会自寻烦恼自作颠倒去做客人所做的一切凡尘世事,绝不参与作客,从未弃主为客,从无一丝一毫的烦恼无明迷惑失念。从无生死生灭轮回。其实,既无众生无佛无涅槃,亦无罪、无不安、无业力、无业障、无烦恼、无习气、无结无缚、无恐怖,放下即是,不要自制牢笼,自建地狱,自性亦强名。观止调心,无念寂灭,不住诸境,不问世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识心仍在,佛号不离。世间本无物,唯有一真实。莫将人人有,不识无价宝。莫将容易得,便当不是宝。无量劫来,烦恼役我。醒后作主,我役烦恼。

很多修者偷心不死,一边打打坐修行念佛,一边频起妄想要成佛,要得清净,要度众生,要得道。妄念仍起难逃初禅劫火,人逗一下或见到曾有过节的人,一念瞋心即起,八万障门即开。善恶过分分明是瞋心重,有自己主见、知见,不容别人意见、做法、活法。有一点放不下都是痴心重,认为我肯全部放下修行一定会成功是慢心重,边修边疑求见好境界求现神通求感应等是疑心重。故要入道,调身的身体地水火风都调不了如何调心转境?听看一件事,眼耳鼻舌身意若动用了执著的识心、念头即是起了妄心妄念。要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众生要离水火风劫出初、二、三禅天不易,必先修空熄灭体内水火风三毒,贪欲情欲性欲爱火导致身体出现口水淫水等水;心内发怒、仇恨、不平、有喘、急躁、看不惯等导致身体心跳脉象呼吸加速,身体发热,心不清净等属火;因心慌惊怖导致呼吸急速不畅,呼吸粗大速乱属风。故要熄灭空掉自体内的水火风三毒三大,再无欲无求无事无念,清净平等觉,攀缘或有求要速速成道之心则易入魔,自然清净才可入道见道,被人称赞或见道见圣境亦绝不可起一念。一切事相境缘不著不离,不著不离的概念高亦无。在有声中体验无声自性, 38

动中体验如如不动自性,动中体验静,知有声无声、动静是一,在动静、有声无声中不著相,不离不著。呼吸中,吸气则满时容易起妄念,净后开始放松(放纵)后易起失念,在这时都要觉照保持如如不动本心。人充量只不过是一把泥或土灰,泥土会有什么知见?其实连泥土也不是。自性因无明、业力,被五蕴和四大假全禁锢在一个假身牢房,不能动弹,迷惑颠倒,连自己也错认,不能离开五蕴、四大魔掌,永无出头之日,故必须借假修真,大智大勇大愿力可摆脱业力牢笼魔窟。自己仍是泥菩萨都仍未可涉水过河。任何时处都在觉正净中,本心作主,不动识心,自性不被识心障碍遮蔽而无明、失念、昏沉、散乱。

末法时期,很多人自己间、夫妻、同事、团体、国家间不和,皆为各持己见,无见,不强行改变人见,则天下太平,处处极乐净土。故一切境缘前,要从心里说:我无意见。众生皆有三身,但凡夫报身化身不净,法身不知,返归清净三身即是回到家,要有离开报身的能力才可脱生死出轮回,靠清净平等觉的坚固愿力才可离开报身,来去自由无碍。睡眠、念佛时,采用阿弥呼气,陀佛吸气之法,(心念耳闻),心念佛号配合呼吸节奏。沙永远煮不出饭,因饭的因是米而不是沙,同样自性本净,也不会被染,不起贪瞋痴慢等烦恼,能著心起烦恼的皆非自性。如楞严七处征心,不在七处不离七处。凡夫的根性是恒顺呼吸而非呼吸恒顺念佛号,时处要忘掉自己及色身。学佛无非求其心净,心净由佛土国土净,净至忘我忘掉一切,净至识心完全不动,则佛道成。学佛除净外,还须放下执着,执著清净、无念、空灭、不动、忘我、空空空…、无无无…都不可入佛。空无中、净中时时处处恒顺众生,恒顺一切事缘境,不离一切不著一切。自性无能所、无对象,能看所看、能爱所爱、能恨所恨、能烦恼所烦恼等都是妄想分别执著识心。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在众生位叫五阴,八识转识为大圆镜智后,五阴名相全消失,转其名不转其相其体,则五阴本佛性,故五蕴皆空,当体即空,佛性即显,佛转五阴身为不坏金刚身,转性不转相,相上仍有生老病死,性如如不动。

学佛的基础是识得本心,转识成智,将识心转为觉心佛心,将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识即观念、感受、知见,转生灭为如如不动的自性、感觉、观念即可,守住本性自性佛性本心,一切称性唯性,言语 39

道断心行寂灭,根性机缘成熟,则可见意生身,可脱离业报身来去自由无碍,先转内四大假身,再转外四大环境,所转是识而非相,性无生灭,相有生老病死,但已无关系无妨碍,即亲见法身,三身成就。知见立知,为无明本,知见无知,斯即涅槃。六尘不恶,如同正觉。凡夫六根造业无数,佛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受用无穷。性本中庸中道,守住中道即是正道正法,如南北极为绝地,天空地下不比地球安稳,做最高领袖和做最低层的穷人同样苦,钱、身体等都应走中道则一切合性合道。把握自性,不离自性,不离净念。一切唯心净,心在自性,净如止水,如如不动,心净则佛土净,心净程度反映修行效果和境界高低,净极光通达。修者要成功,必先解六结,六结解其一则全解,结从识始,解从色始,也可从动、静、根、觉、空、灭依次解,后结比前结难解。动即起心动念,禅宗从下手,得定算则结解。舍识用根(性)用真心。六根中耳根最利。六根中眼看耳闻等皆因心起妄想烦恼,故一根修成,六根圆通。六根缘六尘起六识皆非真心,只是识心在扰乱真心,与真心其实毫无关系,真心不因六根少走尘识而起念而动。念佛是心斋、心行、心修,一切唯心,离心即迷、即邪。

恒知无见,平常心,无能所事事。要无能无所(住),无能看能听能见能想;无所事事,亦无所见所闻所想,无所喜厌,无苦无乐,诸根寂灭,心光净光恒照,心无恶念暗念。

修者如鸟,鸟脚绑上重于体重的石头则难以飞起,两石即我执、法执。总以为有个我,以为有六根六尘六识,以为有正法邪法,以为有规则,只有放下我、法两执,不强压强伏,令自己身心清净,令一切皆空,令万法俱灭,令自己烦恼不起,若仍是意识心在起作用,都 不可离三界也六道,唯有有正知正见正观正念,用智慧,放下一切,明心见性,才是正路。止观中,止是无止而止,观是非观而观。除诸法实相外,皆是魔事。内心无贪爱取舍,放光、见佛、见光、闻香、见天堂地狱、见身内物、见他人说佛法、见他人显神通、自见宿命等都不作圣解,见如无所见,闻如无所闻,完全放下,不动一念,不喜不恐不动,时刻觉知万法皆空,本无一法可得可修,无清净心、无涅槃、无证果。唯有放下才得究竟,境界现前,即是用功真修时,境界来,即魔来考验时,必须不起任何七情六欲,直至忘身。不要反复翻 40

起或呈现自己以住任何的阿赖耶识含藏的知见种子、记忆、印象、身见、知见、想法、情绪,让其反复呈现即是轮回生起,如佛陀所说:不要随自己知见建立观念。时刻观照,过往不记,未来不理,现在心不可得,三际托空,信心清净。平常的色受想行识、起心动念、贪著都会障碍妙明本性,使自性失定失念,遮蔽自性。心内必须绝对的清净,净至不可思议,净至毫无知见,不著不存一物一事一境一见一念。轮回的根源在于众生知见立知(自性本有觉知性,但却再立一个个人的识心妄心上的知见)后,不断翻起过去经历过的知见种子,故出轮回必先熄灭不断翻起的旧知见阿赖耶识的含藏种子,让佛号、咒语、经声等正知正见正念恒存,由生变熟,直至熄灭妄念。止观双运,不让生灭妄念有出现存在的机缘,妄起即知,失(正)念即觉。用觉感知,离身见。知见无见,斯是涅槃。在相离相,在见离见。内外四大平等清净,不要起与色身有关的身念、旧记忆,万相万境前都要本心不动,保持冷静,不要起情绪上的变化,因生死的根本就是生灭的情绪作用,是妄念连续生起不止的结果,恒觉加上断尽情绪即离生死,自己可以作主,临终后受生即可作主和自由自在。故影响生死的都 要放下。动物冬眠入定是昏沉定,因智慧不够难出六道,且枯禅久更愚痴,真定是觉知了了。神经系统种种感受似真实假实虚妄。识心白天为想心,梦中为梦境,只有深心仅存 一想阿弥陀佛,其他妄念不再来扰乱,才算真清净真正自由。佛陀说:一切功德,来自一颗欢喜的心。生因色有,灭从色除。要将习惯向外的六根调为内向,眼只看自己过失,耳只听自己心念无声的佛号。法无定法,台湾离岛寸草不生,2千居民唯靠打渔为生,慧律法师从不杀生角度也只能叫其岛渔民打渔时抓大放小。黄檗禅师:学道人万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所住。看见好坏境界、听到各种声音都不入心著相,不起想法念头,不起身意,不落阿赖耶识种子,无情绪反应,亦即不贪著、不缘、无取无舍、不住、不忆、不念,才是真修真功夫。

学佛是智慧成就,不明本心,学道无益。修者本是佛,普具佛性,只因一念根本无明,由悟入迷,执著能所、我法两执,自性迷分为色心二法,自以为识心色身为自己。要回归自性,则要将染污迷惑的识 41

心思转为清净觉悟佛心,看得破,放得下,知万法皆空本寂,让攀缘逐境分别执著的识心变为无所住的佛心,转识成智,真正入于大定得三昧,回归自性,与佛菩萨自性融为一体,亲见诸佛及佛净土,自心清净显现十方佛国净土。心、佛、众生本是一,从相上看皆用六根六识,但佛心直接纯一,至纯至善,佛睁眼看境闻声皆见性,知万法皆空不可得,众生睁眼看境闻声第一念即自性分别,见山是山见男人是男人,见女人是女人,第二念是意识分别,对看见的境界产生分别心,喜厌心,引发情绪。佛心清净觉悟,众生心有无量结。众生要成就,除根性利外,必须觉明佛理,以智慧成就,解开全部心结,心归无所得,心如止水,妄念不起,佛道自成。故修者要回归无住心,六根向内,恒观内在自在心,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知一切皆自己自性显现,亦是自己业报所感的境界,一切烦恼迷惑皆为自己识心妄心之所感所错觉,起心动念烦恼皆因自己的忍辱忍耐力未够,未能真放下全放下。浮想、贪、爱欲等众生深重的习气或本能,凡夫最好的办法是回避,杜绝正面过多接触,用佛号去替代之,让其变谈直至自然消尽,回归觉正净。修者应大舍大悲,在真修中,即使在大舍中也不会觉得有所舍去、有所失去的概念或痛苦,在被别人羞辱时也不会因被羞辱而生气瞋怒,大舍中内心上却是一个非常舒服、快乐、安乐、毫无痛苦瞋怒、毫无觉得有所失去,不瞋不怒,无怨无愁。学壁虎断尾,彻底舍弃放下一切烦恼习气和这个业障深重的轮回大患色身。舍识用根(性),与佛心心相印,一切造作中,无法亦无我,无心无所住,无知见无情欲,(在自性知见中有自性显现的知见但)无任何个人自己的知见、观念、感觉、感受、看法、概念,一切境界现前,不起七情六欲,无情欲无念无知见。修者恒常寂灭安乐舒服中,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很净定很舒服的感觉,只有定境,无顺逆境,顺防诱,逆防瞋。万法唯心,众生都是佛,一切皆可为,行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内心切莫评论、揣测别人的修行境界。

意识全无,灭尽时处境缘意识,不用意识心,彻底转识成智,彻底将识心心识转为智慧,转凡心为圣心,转颠倒心为正心,将奴仆转为主人,要在一切时处境缘中转、磨练,直至销尽凡尘俗念,灭尽凡恼,一切如佛如性。对外界一切不能存有任何一个概念、定论、印象、 42

评价、要求、目的、看法,如喜厌、烦乐、好坏、错对、明暗、冷热等等,只存第一知见、第一直觉、第一念,自性如如不动,从不起念。无己见身见,外界一切声色香味触法完全与自己无关无碍,无发表个人意见、见解、观点,无反驳别人观点,世上本无事,心上本无事,世事从不系心,心内从无事,无一事一人事一物一境一缘,一切本无我,何来我我我?我自无心于世事,何妨世事常缠绕?釜底抽薪断烦恼,是心即佛何用求?无修无求亦无证,一念回归道自成。烦恼如釜锅上热水,欲除热水,仅凭口吹扇扇无用,唯釜底抽薪究竟,从因根上除才彻底。养身仅养一口气足矣,超过之养皆为贪。一切皆了,烦尘即销,佛道自成,夫复何求?极苦娑婆,无心无我;念念牢笼,处处结缚;息下狂心,歇即菩提;一切归零,回归自性;无处不定,佛道自成。佛法是心法,一切唯心,保持本心如如不动是一切法门修行的目标,能否保持本心如如不动是检验修行的成效的标准。本心一动即离正法,即入生死轮回,一切色心造作或修行都围绕不可起逆念、不可违性德。转识成智是将一切有违性德、离本心转为顺性德、归本心,将贪瞋痴慢等转为觉正净止息停寂灭乐,使一切归心归定归零。时刻要记住,所有一切修行皆是为了亲见(证)本心,即法身三身成就,而非肉身。对境寂然,常不离佛。 心如如不动的人即是见佛;心入寂灭,即是见佛。无念非没有念头,只要执著、著相,无论有无念头皆是有念、皆非正念。正念净念皆是无念,是一,即念念不执著、不伤人、无瞋念,是慈悲念、喜舍念,是无分别、无执著、无颠倒的念,念念不著、不住、不杂、不染、不乱、不失,念念波若即念念无念。佛学是内学心学,心向内求内观,若著相向外向境向身心求,皆离本心属外道,无我我所,无我法两执,恒觉无所住。

念即心即力,念即众生受生之所。遍法办虚空界皆念力所成,是一个念力组成的无量无边的能量海、引力磁场,一切皆是力,一切离不开力,如念力、愿力、业力、又如佛力、魔力、人力、贪欲力、烦恼力、心力、生力、气力、定力、活力、物力、重力、财力,无不是力。物质在地球受地心引力和重力牵引,离一切力,离一切相,不被习气业力牵引,即成一切法,即见诸佛。念力即牵引众生造作并受生的源动力。故念即力即能量,从净染角度,净即性海,染即法界虚空 43

界。遍法界虚空界皆恒常存在着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动力能量,是看顾不见、摸不着的能量海。该能量海由众生业力所成,无念净念正念则脱离业力海,则不生不灭不显现相,有念(善恶念、染、迷、邪念)则显相,则生灭轮回不止。念力是一种动力、能量、牵引力,又称正念力、邪念力、业力。此能量海实有实无,动力起处用则有,不用则无则隐似无。众生的念头是自性的影像显现,念头恒带动力、能量,亦即念力。念力即心力,即念力、愿力、业力,三即一,众生要修的正是这个,让念力成正念净念无念力,念力无所住,即超越一切善恶,与自性融为一体,实即回归不生不灭的本性佛性,佛道自成,若念力成为邪念有念,念力则变成无明、迷惑、颠倒、执著,成一种带动众生入六道生死轮回的业力;念力若着力于发起无上菩提心,则成带动众生直入佛地净土之力;念力若常如脱缰野马,放纵不羁,则易失正念,念力乱撞,时正时邪,时善时恶,不能控制,则于修道无益。念力若时时着力于贪瞋痴慢见我等五欲六尘,则永堕六道轮回生死苦海。故修者所有一切功夫皆在于控制念力,使其改邪归正,使此动力能量皈依自性,顺乎性德,不违逆性德性海,且使之全部放下,即长期无所住,不生不灭,控制自如,长期修行薰修,自得心开。念力如一把刀,为所有众生使用,但觉悟众生会随缘全任运使用,平常一般不用,缘起则将其作为救人用的手术刀,但绝不用作伤人工具,用作害人害已伤已,人刀合一。修者一切目的和功夫应用于无力,回归无力即觉者,无所控制,使自己不用力,不用心力念力,连概念也无也不著。无力则能量动力归零无损耗,无力则不生不灭,使内外四大无水力、火力、风力、地力,则虚空法界,娑婆即佛国。念力即受生所,修者念力动力是念念指向缘向阿弥陀佛,则一定受生极乐,若念力动力是念念指向贪瞋痴慢、我法两执则受生恶道。凡无念力无相则不生不灭、无量无边。有相有念则有生死轮回生灭不已,有边际范围三际。。众生、众生心、众生心力如水泡,受生不出色身、六道。若无念无力无所住,则水泡破裂、虚空粉碎,尽此报身,当下即见佛,即入自性海。众生欲出门生生死轮回,必断六道缘、绝六道想。无所住,即见、知一切境缘相,但不用识心去分别、执著、妄想,本心如如不动,不被业力牵引,则受生自在,生死自如自定自主。见相不著,离一切相, 44

则内心不乱,即入禅定、即是坐,即见诸佛。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若见诸相非相,即见诸佛。若能转境,即同如来。五八六七果因转,第五八识要成道证果后才能转,故凡夫众生要先从第六七识转,先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即成道即转识成智。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用不生不灭的因去修行,必得不生不灭之果。情绪思维念头不跟境界转,即是真修,即是近佛。知见中,无众生自己知见、思维、情绪,凡有三心、四相、四见等皆有范围、边际、时间,皆有违性性德。心无所住,修一切善,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多贪众生(应修)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多痴众生因缘观,多执众生无我观,多散众生数息观。六祖:元是臭骨头,何须立功课。五八六七果因转。

随缘修善守佛性,一切言相无实义。欲离娑婆有好法,一念回归是归极乐。时刻要觉知永恒佛性,守住佛性,不住佛性,其他言相皆无实义。虚空法界离不开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如幻三犘提,弹指超无学。即观一切法如幻,万法不可得,缘起如幻不被迷,切莫当真,心如如不动,用不生灭心性观照,佛性即现前,弹指超阿罗汉。觉知凡相皆幻,不迷不贪无欲。法无定法,要根据各人情况,时时用智慧提高修行效果。佛学是心学内学,万法唯心,心即一切不离调心、黑心心、变心、换佛心,直至无心无得失取舍、无动静、无高低、除去内心一切杂染浮想、躁动、不平,使内心识心与佛心一样,归于无心、空寂,如如不动,恒定不动,清净平等觉,寂灭不动不著不相无念无贪瞋痴慢疑悔见,人生(心)处处皆道场?心动即知,念起即见,种子起即觉。境界为缘长六粗,如缘光生眼,缘声生耳等。自性为缘所遗者,八识缘不到,但放下识心,自性即现前。寂常心性是成果觉之密因,即用人人具足的寂常心性,即永远用大波若智慧,破无明烦恼,永不分别执著,天大事也当无事,乃至死亡亦放得下,因凡名相(精神、物质、自然)皆妄。佛法如一座内藏无量宝物的宫殿,但绝活人得其门而入,此门即是定。可从不生灭之因得不生灭果,深信因果入这从六根解结,将六识转为智慧,生死、烦恼皆从六根起,现转为增上缘,六根所缘皆智慧,皆销烦恼。六结指平面的六根缘境起烦忧和深的动、静、空、觉、根、灭。动静放下变成能空、所空,空灭则赏光现前即佛。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脱落。 45

凡无常皆放下,守真常本性,一切不著心归零,久之烦忧自然无。凡夫必经空性忍辱修行这一关,一下了要全部放下是不容易。佛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要得定,要从闻性入,从耳根听取声音的生生、灭灭、生灭里,觉知并守住这个不生灭的闻性,一根性修成即全部成,在一切音声中,一切动静中,妄念、分别、执著的种子通通不起,如如不动,在音声中保持清净心,保持本心不动,觉知闻性,完全超脱于音声幻相之外,连能闻所闻也放下也超脱,知而不著,完全洒脱。人生宇宙皆一大幻剧,缘起如幻,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无可追求,唯觉知喧闹中闻性这个寂灭场才是真的佛境界,真正的清净道场元在心中,能体验觉知闻性的本心心性才是真正应时刻用功修行的地方。律宗:有法有食地方则可安住,即有正法可闻,有饮食可养身活命的地方即可安住。自性之定是真定,是不加意识心克制之定。佛性圆融,不假修成,因悟而入。楞严全经不离一“定”字。楞严大定是佛定,教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佛知见是众生六根中本具的见闻觉知之性。不离烦恼,不入佛见,不显法性。别取功夫(用意识心,离智慧,硬压使其清净)者,皆非妙定。亦无出(进)退,非常途(一般意识心修的定,有入定、定中、出定之分,入定则有,出定则无)之定。修行就四个字:绵密观照。绵密观照,寂(体)照(用,起用,观照)双行,止观双运,不浮不沉,不散不昏,定慧均等,(念念)中中流入(妙庄严果海)。佛性是一个无位真人,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起大妙用),因(六)根而发,眼见色见性即发,耳闻声闻性即发,意根知这个法。众生要开示悟入佛知见,要反闻闻自性,不再心光外泄(外漏,向外攀缘追求不息),反观照到一心本原,惑净智满,转识(识的功能是妄动、妄执、妄想、妄缘、往外攀缘)成智,识是精神、意识、念头上的妄动、妄执、妄想、妄缘、往外攀缘、生灭。八识(八种识)五十一心所(贪瞋痴慢属心所的),等于王出去跟着一班大臣,时刻不离起心动念。阿难自恃多闻忽视定力,境界现前即倒,故修者用心处是在境界现前时能否守住如如不动的本性,能否有离染拒污的定力,此乃真修真功夫真成就,佛法靠忍辱成就。要闻(听正法)思(观照)修(断习气)三慧并重。即使历劫以来,经典倒背如流也比不上一天实修真修无漏业, 46

屈于欲魔,无力敌苦。定为不烦大将军,定是断烦恼大英雄。妄心是前尘相之想,逐境起念非真心,能推测者非真心,无心才是真心。外境为尘引出意识心,如见花、美女、财宝起贪爱识心。离生灭的才是性。打坐时六根收摄,内守幽闲,仍时有起心动念,实际情况非真心。第八识是带少许妄染的真心,若知妄本空,真心即显,但其向内缘不到如来藏(未开发起用的真心),便向攀缘演变成第七识。凡夫执石为玉,不肯放弃。定才可显真心自性。见境闻声不起贪爱,亦无有声无声、好听不好听之分别,凡相皆妄错觉。自性可随缘起万用,但不可起贪爱分别。专注耳根闻性,从闻起修,在声音中“听”无声佛号,闻知而不贪爱念、不动不分别,知音声仅生灭空相。经云:终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凡动、声、相、念皆妄,全放下,空空,无无。净听声尘生生、灭灭、生灭,冷观观念头来去、有无、起落,毫不理会,身心俱寂,全部放下,与自性融为一体,亦无自性可守,无修无证,无欲无求,一切皆空,空空。本心圆满具足安定,离心皆苦皆妄皆动皆不安。自性不在而又不离色身和虚空法界,才能脱生死离色身出轮回。念念相续是轮回本,众生念头从第一念无明起,如第一滴水第一个念头,经无量劫,慢慢汇成如漫长河流的滔滔江水,后念推前念,浩浩荡荡,日夜时刻奔流不息,不可停歇,故从源头起念处停歇,故从源头起念处停歇才是断流的究竟法,于事无心,歇即菩提。不对外境、造作主动起念用心,境缘人事物,来则应,不来则寂灭。心境宽广无我,佛看一棵树会认为:我是一棵树,但一杯水中放入一根针(有我)则不相融,水中放入盐或白糖(无我)则相融。无缘(无条件)大慈,同体大悲,众生障深业重久受苦极,当下必须无条件息心歇念观止,今生才可能出五浊恶世苦海。无住不随一切生灭而生灭。六祖:万法无有真,离假一切真。永远守护好、保护好这颗清净心,不使其起涟漪。必先转心再转境,转识成智,转正报,佛力加持下,打开自性心光,即开光,如黑夜中,心光打开才见实相实境,正报转依报自然转,心境转外相外境自然转为佛境界。

身靠物质,命靠元气,食补保不了命,但元气可保身,如辟谷。 六祖:万法无有真,离假一切真。守心为第一。永远守护好、保护好这颗清净心,不使其起涟漪。必先转心再转境,转识成智,转正 47

报,佛力加持下,打开自性心光(开光),如黑夜中,心光打开才见实相实境,正报转依报自然转,心境转,外相外境自然转为佛境界。

本性自具妙明,无明不觉生三细,不需明上加明,知见立知,见上想见,明上想明,头上安头,因明立所,明成能明所明,见成能见所见。回心息念,歇即菩提,别让念头生起相续和向外,明上加明即加另加一个念头,即起念,即向外攀缘,遮盖违背本性,本性成妄境。众生从无量劫到今天一直在这样过着日子,妄见妄知后起相,然后追这个相,转相成见分攀缘现世界、众生、虚空等法界妄境。无明不觉生三细(业相、转相、现相),成虚空、世界、众生、再生六粗(相待生劳智相、七识思量相续相、六识著境执取相、依业受报业系苦相)。永远觉知,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性),时刻不离闻性,时刻净听无声佛号经声,净念净听相继,系心于闻性,不失闻性。一根清净则六根净,一根修成则六根修成圆通。佛觉悟之定是恒久大定,欲入佛定,必勤除无明(无因)烦忧、尘沙烦恼、见思烦恼。众生追逐名利如大沙漠边深井的青蛙,往里跳有水吃但出不来。六根中,不缘外则元气充足,回归本性本自具足,缘外多的根较辛苦、不健康,故歇即菩提。断能缘世界、众生、业果之心,此三因不生,则能生三种相续之因亦不生。学佛不可带四种病:认识(执著心、分别心、推测心、意念心、计较心、比较心)为心;恃闻忽(视)定;求他加被(自性必须自度,众生不自度佛也度不了,佛只能给增上缘、亲因缘,不可违因果、四大,故有病也要靠医生);恃性忘修(真虽本有,不方便显之终不能见不能受用,妄虽本空,不方便破之终不能觉)。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在一切音声中亲证体味觉知不生不灭的闻性本心本体。空掉妄念则梦无妄境。梦境是念念相续形成,如录像视频,心境如相片,歇即菩提,息下狂心,无梦境无心境。醒时念念觉知,心可作主,则梦中也可作主。

深信因果,歇即菩提,放下狂心,息下动念,不用思想思维妄想。内外缘中,凡动、生、相皆妄,守住如如不动本性本心,不著不离,定因必得定果,净因必生净土。佛说:我灭度后,佛弟子当依四念处观,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凡相皆不可得,无所有。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平常系心于音声中,听有声无声、 48

好声坏声、人声我声物声皆不起妄念,起即有生即灭无起心动念即无生无灭,清净寂灭,如如不动。凡夫最易犯的是反复的知见立知,夯实无明本,反复回忆、揣测,不停地由一个搞跳进另一个坑,如知见坑、名利坑、贡高我慢坑等,还以为自己很有修行,时刻防无明本,无明则无。能所两亡,无能缘所缘、能念所念、能见所见、能听所听、能触所触等;所见非眼非色非相,所听非耳非声非响,所触非身非物;有念起念生即有生,有生必有死,故一妄念不生则根尘脱落。一切皆梦皆幻,不可当真。

心净自然相显,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知幻心净实相显。依识心的清净程度,在内心清净,身心万缘万念放下,无分别妄想执著时,自得心开,自性本心即会如镜影现梦幻妄相,如肉眼所见假相,心境越清净,所见相越持久赵清楚,完全清净时则现佛菩萨相,心净现相对声音最敏感,妄念起或声音干扰,心影顿失,故要在平常即历事炼心,不被妄念分别执著干扰净心,更莫在声响起时受干扰。

佛涅槃前说:自修才应自住定慧,不舍悲心。得定的人,回归性本圆融,身口意全因果,不伤人损物,故要反复在心性上磨掉垢习。放下屠杀法身慧命的屠刀(妄念、尘劳垢习),立地成佛。止观不可舍离识心,止观是方便说,立知见,因止观能所不断,直下无心,道即现前。转识成智,是无所住,性就显现,一样起精神作用,一样有见闻觉知,一样有行住坐卧,但不住相,歇即菩提,性即显现。烦恼来或境界现前时,用克制、压制的方法不能见性,因压制本身是一个意识心,是妄念,这是有为法。佛道是绝对的,不容语言、文字、心缘相,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如你说别人执著,别人也说你执著,吵来吵去最后象轮回一样没有结果,故有修行者少言不与人诤,不会理会别人说话、观点,不在乎输赢,也会收摄身口意,绝不会出口伤人,内外圆融,早应抛却一切相,包括色身相,只有佛相是清净心所感,连佛相也不著相,完全无推测心、比较心、计较心、分别心,念不相续,自住定慧,无贪欲,无挂碍,当下无心,不舍悲心,歇即菩提,永远时刻恒在享受真如本性如如不动的无上快乐、永恒的生命。

深信因果,因是小种子,果是大果实,因为不生不灭真心念佛,果是极乐净土,平常一切造作皆用真心本性,因好果报。三藏十二经、 49

一切正法法师讲经都离不开“缘起如幻,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离此即外道。直心(不拐弯之心、无分别之心)是道场,仍能分别真妄者皆识心,仍有我有知有见有我有有有空有无之心意识感觉皆妄,保持纯一直心真心,直至果地。恒知恒定,绝欲去贪,一切如幻。永远要时刻知道,婆婆世界本无一物为你所有,本无一物属于你,色身也只暂时借用,你只有暂时的使用权,缘尽要离开时,唯一一条路是跟阿弥陀佛到无量光明的极乐世界佛国净土,同时,必须立刻无条件放下一切,归还一切,全部归还,全部放下,绝不能带走一物,绝不能带走一丝一毫,绝不可有丝毫留恋牵挂,绝不可执著或存在有任何一个念头、思想、意见及要求。这色身内本无一物,想、见、闻皆非色身特性。末法时期,凡夫最易造的口业,今生不往生极乐世界,必下地狱。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地,不说不看不想世间过世间恶。净空法师:修行即是把身口的贪瞋痴慢疑见悔修去掉,回复清净平等觉心。所有一切境缘、身口意每一造作、每一个贪瞋痴慢念头、色身每一个细胞皆业力所感,这些正是要度的冤亲债主,业力即冤亲债主,一切都不贪恋不对抗,恒顺一切,随缘任运,一切真心作得了主,则业力(冤亲债主)也耐何不了,全部要度尽放下去掉,才可往生极乐,否则念佛念破嘴,拜佛断腿都不能往生极乐。不再造业,广结善缘。时刻警觉,当下正是往生进行时,当下放不下,临终决定走不了。最重要的是真放下,境界来时,乱境、动境,险境中能放下才是真放下。念佛即觉悟,念念觉悟,灵知了了,全放下,无迷惑无无明,色身毫不执著,身心内外每一个细胞都放下,每一个细胞都张开,完全放下,全身放松,每一个细胞都自由在呼吸,无惊慌无留恋,如入佛大定。

有声无声闻佛性,真心念佛永不停。守住闻性不夹杂,回归本性正道成。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声。舍识用根,用真心念佛时,除净听无声佛号外,一切不粘着,不粘着境相境缘妄念。从闻性入,口出声时(口念经念佛、说话)时,在音声中体味闻性的清净纯一,体味是否存在无明妄念等夹杂;口不出声时,在平常一切造作中,净听无声佛号,体味是否存在夹杂。不让无明妄念夹杂逃过法眼,修掉夹杂,速得念佛三昧,回归清净闻性本性。体味闻性,生灭境相不粘心,不著境相,恒在定中,恒在一心,不著闻性。在一切境相中体味这个如 50

如不动的闻性本性,体味无念境界,与人接触时体味并修正身口意过失,心空无物,不著境相,知缘起性空,皆无对象,恒中定中觉中。时刻观照自己是否在一心念佛中,心是否在佛号,心是否可作得主,可作得主是一心念念在佛号,除佛号外一切不存心内,不著相,不著贪瞋痴慢。让佛号相续成为唯一深入本性的习惯。众生能念能想的、所念所想的对象都是虚幻不存在的。无明是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把法身慧命炸得粉碎,故要克制情绪,慢慢去掉无明习气。没有比放下更重要,但仍有妄念执著分别,仍未见性都是未肯放下,未肯放下就是仍有贪念,解仍未透,学佛来不得丝毫虚假,临终时即可分辨。真心念佛是无所念,无所不念;妄心也能念佛,是能念和有所念。

反闻闻自性,无念不夹杂,全部都放下,停下相继妄念,一心念佛号,不再留恋这个梦幻泡影世界。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无能所,无对象。无我无法,如梦如幻。念头不死,法身不活。息下狂心动念,当下即见菩提。

51

更多相关推荐:
经典修心语录

经典修心语录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2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之韵3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4小人以己之过为人之过每怨天而尢人君子以人之过为己之...

75则经典修心语录

窗体顶端75则经典修心语录20xx09261416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4小人以己之过为人...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所以佛法不一定在高山在清净的地方或在庙子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

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大安法师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大安法师发布时间20xx88213403繁體版世间有一类修行人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也发心修行但是他不了解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要究明自心我们自心真如自性具足一...

佛教有哪些经典语录(一)

佛教有哪些经典语录一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2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3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5凡所...

佛教的经典语录众多

佛教的经典语录众多纵观而言佛教的经典语录众多纵观而言归纳下来最通俗流传最广的大概就是以下十句了句了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二不可说经典二不可说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四人...

佛家经典语录

佛家经典语录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去管别人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

佛经语录

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2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3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所以佛法不一定在高山在清净的地方或在庙子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

佛学经典语录集

佛学经典语录集一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二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由自己的付出三尽多少本分就有多少本事四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五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六一个人的快乐不是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

星云大师佛学语录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xx年生十二岁于南京礼志开上人出家大师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可说厥功至伟现选摘星云大师佛学精选一书中的一些经典语录和大家共赏一微笑1微笑使烦恼的人得到解脱2微笑使疲劳的人得到...

佛教名言语录

佛教经典名言语录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本意是凡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都是佛性的妙用没有佛性也就没有五蕴好比人咽了气哪还来的五蕴所以又有一切诸相惟心所现惟识所变这个心就是佛性所有有相的事物其实都不是真实的相佛家讲的...

佛法修心语录(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