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

时间:2024.5.15

汶川地震后反思城市生命线工程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汶川地震对城市供水系统、交通系统和能源输送系统的破坏程度,指出了目前我国生命工程研究规划方面的缺陷,并提出了提高我国生命线系统工程的抗灾性能的建议。

关键词:汶川地震 生命线工程 反思

引言 :20x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7.8级(后修正为8.0级)地震。地震对城市生命线系统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本文将从地震对供水系统、交通系统、能源输送系统的破坏来探讨对我国的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反思 。

1.汶川地震对生命线系统的破坏

1.1地震对城市供水系统的破坏

特大地震对四川省及其周边地区的供水系统造成了极大破坏,水厂建筑物倒塌, 爆管、漏水等事故瞬时大量发生, 部分地区的供水管网系统完全瘫痪,地震对供水管网的破坏在整个供水系统损失中最为严重地震造成的管身折断、接口拔脱、水表损坏不计其数。从青木川镇的情况可以看出, 地震对供水管网的破坏具有延续性和滞后性。地震在造成大量管道瞬时破坏的同时, 也使供水管网出现大量的暗伤及薄弱点, 这些暗伤及薄弱点是日后发生管网事故的隐患。例如地震后的余震使青木川镇管网薄弱处发生破坏或者暗漏变为明漏, 震后的天气变化使绵阳市供水管网事故发生率高于往年同期, 汉中市地震后的管网维修次数是去年同期的3倍。

防灾减灾

【】1

由表1及汶川地震现场调查可得出:①地震对水源地、输水渠道、管网和水厂等供水系统均有可能造成强烈破坏;②5级以上地震就可导致城市停水,7级以上会对城市供水系统造成巨大破坏,8级左右就可导致整个供水系统陷入瘫痪;③进一步调查发现,地震对输水管渠工程的破坏主要有直接破坏、间接破坏和由次生灾害造成的破坏等3类,直接破坏主要包括断层作用引起的地层拉伸或压缩造成管道断裂、扭曲,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压缩作用使管道接口断裂或管体薄弱部位出现渗漏;间接破坏主要包括建筑物倒塌造成的破坏、山体滑坡造成的破坏以及地基土壤液化造成的管体上浮或接口松动,管道断裂;次生灾害造成的破表1 供水系统组成部分的震损形式

坏主要指由地震引发的火灾、有毒物质泄漏、设备损毁等。其中地震对输配水管道破坏最为普遍和严重。从震后数据分析看,地震对管道破坏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工程地质条件。管线经过地区的地质条件是影响管道破坏程度的最主要因素。同一管道,在杂土回填、土质疏松的地段受损严重,而在土质坚实、不易液化的地段则受损较轻。②管材及连接方式。采用柔性接头的管道能够吸收较多的场地应变,因此抗震性能比采用刚性接头的管道好得多其次,由于管道刚度可以抑制土壤的变形,因此韧性好的管材比脆性管材的抗震效果好,大口径管道比小口径管道的抗震效果好。③管道的弯头、三通、阀门以及和构筑物的连接处,由于运动相位不一致,易产生应力集中,造成破坏。此外,管道的设计、施工及使用年限对管道的抗震能力也有一定影响。

1.2汶川地震对城市交通系统的破坏

此次地震的突出特点是巨震发生在人口相对密集、地质环境本身就比较脆弱的四川西部

的中、高山地区。地震触发的滑坡、崩塌和滚石等地质灾害数量之多、分布之广超出了人们

的想象。大型滑坡堵塞了江河,还形成34个具一定规模的堰塞湖。在此次汶川地震中,灾区随处可见的滑坡和崩塌、大规模的断层错动以及强地面运动,对交通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严重阻碍了震后救援。在汶川地震的重灾山区,由于进入山区的通道唯一,其它生命线系统如输气和给水管道、输电线路、通信线路均沿公路两旁铺设,该“咽喉要道”一旦遭遇滑坡或者滚石,各生命线系统的链路将同时受到破坏。例如,进入什邡市红白镇、蓥华镇、八角镇以及绵竹市的金花镇等重灾山区的必经之路为洛水镇的象鼻子山口,在该狭窄的通道上,公路、铁路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通信光缆杆路均通过此处。震后山上滚落的巨石砸毁了铁路,同时砸断了所有的通信杆路,部分巨石又滚落到公路上,影响了抢险交通。

1.2.1公路系统震害

根据交通部统计的数据,汶

川大地震共造成24条高速公路

受到影响,161条国级、省级干

线公路受损,8618条乡村公路

受损,6140座桥梁受损,156

条隧道受损,其中道路受阻、桥

梁损毁的现象最为严重。[2]

地震灾区受破坏的国道有

3条:G317、G213、G212。其

中,国道G213都江堰一汶川段

由于受大面积滑坡影响,震害最为

严重(如图1所示)。地震灾区破坏较重的省道有5条:S105、$205、

$210、S302和$303。同时,数量众多的县道、乡道也遭受严重破坏,有些乡镇道路目前尚未抢通。例如,绵竹沿山公路因滑坡中断;青川县县道凉前路关庄镇发生大滑坡,道路中断;崇州市鸡冠山、龙池旅游路大面积塌方,交通中断;彭州市彭银路小鱼洞大桥垮塌,交通中断;银白路路基损毁严重;德绵路茂县方向,汉旺绝缘桥一清平蔑棚子受阻于K60+100至K97+400,受阻里程37.3km

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

。大面

积、大规模的山体滑坡使得抢修灾区公路的任务异常艰巨。

1.2.2铁路系统震害

汶川地震造成灾区铁路干线——宝成线4处、成昆线4处、成渝线7处塌方,沿线部分车站房屋设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地震还造成宝成线34个车站的通信系统供电中断,移动通信不畅。据铁道部初步统计,31列客车、149列货车因受地震影响而在中途滞留。[3]

对于铁路支线,特别是靠近主发震断层的铁路支线,大量、大规模的山体滑坡使得铁路

支线就恢复困难。以什邡铁路支线为例,山体滚落的巨石和滑坡中断火车运行达2个月(如图2所示)。

1.2.3航空系统震害

鉴于震后应急救援的紧迫性,航空系统相对于其它交通系统承担着一些更重要的震后救

援任务,包括国内外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运输、灾区伤病员的转运等等。在一些地震的极灾区,由于道路完全中断,直升飞机是通往灾区的唯一选择。然而,汶川大地震首次对我国的航空系统造成了影响,成都双流机场在震后曾被迫关闭了17个小时。成都双流机场的新塔台为剪力墙简体结构(高57m),与航管楼为连体结构,震后塔台结构基本完好,但是位于塔台顶部的指挥室晃动强烈,航空指挥系统部分设备跌落地面损坏,其它设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之震后余震频繁,空管人员无法在塔台继续指挥飞机起降。航管楼为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结构的连接处破坏严重。成都双流机场包括2个候机楼。支线候机楼为苏联援建的60年代左右的老建筑。地震发生后,支线候机楼天棚脱落,天花和龙骨变形,候机厅梁下口及柱与墙体结合部出现裂缝,被鉴定为危房;T1候机楼主体结构基本完好,主要是附属结构和设施遭到损坏,例如,屋面多处渗水,强弱电线管脱落,室内消防管网多处受震爆裂,建筑物的伸缩缝下沉,玻璃门有开裂损坏等震害现象。即使不统计地震导致机场关闭和航班延误等造成的间接损失,机场的主要设施和设备的直接经济损失也不低于由机场建筑破坏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

1.3地震对能源输送系统的破坏

汶川地震中,作为都江堰市生命线的天然气供应链遭遇了严重破坏。门站输气管道在地震时发生扭曲震动,地震后管道未发现有破坏并且基本恢复震前状态,但部分管道支撑与下部的混凝土台座发生一定的错动。加气站储蓄罐底部支座混凝土被压碎,高压储气罐闸门和输气管焊接处断开,震时燃气发生外泄。中压配气管道和低压配气支管破坏情况在这次地震后管道恢复供气的过程中,

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

已停止使

用管道三百多处,停止使用管道大部分是由于地震后该区域房屋无法使用导致,而配气管道本身的破坏并不严重,破坏管道中PE管的破坏程度小于钢管。在地震中燃气管网的地面设施受损严重,主要是由于地震中建筑物的变形、破损、渐塌导致大量的地面低压配气管道和调压设备的损坏。阀门破坏情况在恢复供气过程中检测出的阀门破坏状况主要有阀门与管道连接处断裂,由地震引起的阀门的内泄,不能启动,其中内泄占阀门损坏的大多数。[4]

2. 汶川地震后反思城市生命线工程

通过我国生命线系统在汶川大地震遭受的破坏程度分析表明,对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破坏,可导致城市部分功能瘫痪、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惨重的严重后果。当前,我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人口、财富、各类基础设施等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城市发展对生命线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就我国城市发展及其安全防灾减灾现状而言,多数城市的基础设施缺乏自我保障能力,城市生命线系统不完善,带来的城市安全隐患大为增多,灾害后果产生的损失也逐渐增大,因此,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性日显突出。

生命线工程在城市基础设施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关系到灾时对其他工程的破坏影响大小和灾后重建程度难易。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是推动生命线工程的抗震防灾研究由“被动”抗震阶段向“主动”抗震阶段发展,建立相应的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防灾减灾决策系统,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工程减灾领域中的优势,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减灾的理论和实践将会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尽管国内外在生命线地震工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这次汶川地震给我过生命线系统造成的危害上看,我国生命线工程系统的研究与建筑结构抗震分析相比仍处于“被动”的、相对“零散”、未成“体系”的发展阶段.目前在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如缺少实用的分析方法,每年仍有大量的生命线工程系统在各种灾害作用下发生严重破坏.

从本文分析介绍的生命线系统震害的情况看,结合我国国情,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以减弱生命线系统的震害。

第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一般较低,在防灾抗灾能力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损失将要严重得多,生命线系统将首当其冲。鉴于我国城市生命线的防灾问题基本上还属空白状态,从现在起,就应当把这个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从阪神震害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在城市综合防灾的总目标下,认真开展对城市生命线系统防灾的研究,并落实到规划、计划和措施。

第二,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和气候条件均较复杂,许多大城市面临多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威胁,因此城市生命线的防灾应当在针对主要灾害进行防御的同时,考虑对可能发生的其他灾害,包括衍生灾害和二次灾害,实行综合的防治。

第三,应当在综合与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城市生命线防灾减灾规划,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使生命线得到可靠的保障,使城市在安全的前提下得到可持续发展。

[5]-[7]第四,除在物质上做好生命线防灾救灾的准备外,还应加强组织和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 卢金锁.汶川大地震对西安市安全供水的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22):17—20.

[2] 刘爱文. 汶川地震交通系统震害及震后抢修[J].震灾防御技术,2008,3(3):243--250.

[3]王洪明.伍炜 ."5.12"汶川地震灾区的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4] 高乃辉,赵鸣.汶川8.0级地震都江堰市天然气系统震害分析及救灾过程[J].灾害学,2010,25(3):71-76

[5] 李宏男. 生命线工程系统减灾研究趋势与展望[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45(16):932-936

[6] 童林旭.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减灾问题[J].城市防灾减灾,2000(3):7-12

[7] 余翰武,伍国正.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保障对策探析[J], 中国安全科学报,2008,18(5):18-22


第二篇:防灾减灾试卷答案


防灾减灾笔试试卷答案

(80个空)

1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 70% )以上。

2 防御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

3 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由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平均每年5000人左右,下降到本世纪平均每年(2000)人左右,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目前的1%-(3)%.

4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着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臵)工作。

5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到20xx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比“十一五”期间降低(50)%,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20)%以上。

6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内涝、干旱缺水、高温、(霾)等灾害日益严重,城市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以及其它导致人居气象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7 (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

8 每年平均有( 7 )个热带气旋(含台风)登陆我国,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9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主要任务:(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发布)能力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二)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三)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10 规划到20xx年,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90)%以上。每天向公众提供未来

(10)天天气预报,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警信息至少提前(15-20)分钟到达受影响地区的公众。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气象灾

害预警信息迅速及时准确地“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

11 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完善防灾法规和标准,充实气象灾害防御队伍,有效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12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以(政府)主导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 13 加快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气象卫星体系,构建满足业务需求的气象卫星遥感应用体系,满足我国的天气预报、数值预报、气候监测与预测、生态环境与大范围自然灾害监测、灾害防御以及( 军事 )应用等业务服务的需要。 14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机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建设专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15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预防为主、科学高效。依法规范、协调有序。分级管理、(属地)为主。

16 气象部门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前,要及时通知相关地方和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公告)。

17 信息报告,有关部门按职责收集和提供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损失以及防御等情况,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逐级向上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信息,要向国务院报告。

18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最高)预警级别灾种启动应急响应。

19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均没有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损失和影响时,根据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影响在综合评估基础上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20 国务院应急办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分析研判、综合协调等各项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21 应急终止或解除,气象灾害得到有效处臵后,经评估,短期内灾害影响不再扩大或已减轻,气象部门发布灾害预警降低或(解除)信息,启动应急响应的机构或部门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终止)响应。国家应急指挥机制终止响应须经国务院同意。

22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与解释。

23 多种灾害预警,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达到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各自预警级别(分别)预警。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均没有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一定影响时,视情进行预警。

24 台风是指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系统,其带来的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常引发洪涝、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25 暴雨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50)毫米或以上,或12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30)毫米或以上的降水,会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26 暴雪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10)毫米或以上,或12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6)毫米或以上的固态降水

27 (寒潮)是指强冷空气的突发性侵袭活动,其带来的大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大风是指平均风力大于(6)级、阵风风力大于7级的风

28 沙尘暴是指地面尘沙吹起造成(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的天气现象;低温是指气温较常年异常偏低的天气现象。

29 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现象;(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天气现象。

30 冰雹是指由(冰晶)组成的固态降水;霜冻是指(地面)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或以下导致植物损伤的灾害;冰冻是指雨、雪、(雾)在物体上冻结成冰的天气现象;

31 大雾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水滴或(冰晶)使能见度显著降低的天气现象;(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使能见度显著降低的天气现象。

《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部分

32 四级气象业务单位均开展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国家级和省级业务单位针对区域和本省主要农事活动,开展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市、县级业务单位针对当地(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主要农事活动的需求,细化、释用并订正、补充上级业务单位指导产品。

33 在年度气候背景预测基础上,逐步发展基于统计模型的三类农业年景预报(农业整体形势、粮食产量形势、单项作物年景),用于决策服务。

34 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技术研发主要有:(1)农用天气预报技术研发(2)作物(产量 、特色)农产品产量品质与物候期预报技术研发(3)土壤墒情与灌溉预报技术研发(4)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技术研发(5)牧区牧草产量和载畜量预报技术研发

35 现代农业气象,着力加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与预警。开展不同时效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预测预报

36强化决策农业气象服务,提高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意识,增强决策农业气象服务的(主动)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

37 到20xx年,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38 依托气象信息系统,发展“(政府)主办、部门承办、涉农部门协办”的农村经济信息网。

38 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强调“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39 现代农业也是一种具有科学发展观及具有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绿色产业。

40 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某一层级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发生范围在该层级所辖(3)个行政区域以上,或发生范围虽不足(3)个下一级行政区,但对农业造

成重大影响和危害的气象灾害。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规范部分

41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是深化气象为农服务、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

42 按照“六个有”的基本条件在每个乡(镇)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六个有”:有 (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

43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的规定。

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建设规范部分

44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是指通过当地气象部门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认证,具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意识,能自动自发进行(灾前、灾中、灾后)各项灾害防御工作,能降低气象灾害发生的机会、承受气象灾害的冲击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损失的乡镇。

45开展乡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全面掌握乡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防灾减灾资源、对乡镇影响较大的若干种气象灾害的隐患、绘制(乡镇气象灾害风险图)。 46制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发放给防御(责任)人和信息员,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发放给乡镇(居民)。 47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产量预报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气象综合保障能力。

气发?2010?93号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

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部分

48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

49 建成乡镇自动气象站观测网,每个乡镇建设1套2要素以上自动气象站,实现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和局地小气候的观测。

50建成农村自动雨量监测网,在暴雨和地质灾害频发的村建设1套2要素以上自动气象站,实现对可能诱发(山洪 、泥石流)等灾害的暴雨的自动监测和报警。

气发?2011?57号文-国办发33号部分

51 县级要建立气象部门和乡镇、行政村、中小学校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乡镇要建立通知到村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村级要建立通知到户的预警信息传递机制。

52 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作用,建立和完善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县级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各单位预案联动、(信息)联动、措施联动。

备注:

防灾减灾试卷答案

防灾减灾试卷答案

防灾减灾试卷答案

防灾减灾试卷答案

防灾减灾试卷答案

防灾减灾试卷答案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防灾减灾宣传口号

附件3防灾减灾宣传口号1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建设和谐美好家园2安全知识进社区减灾意识入人心3防灾减灾从我做起4灾难可以预防生命不可逆转5防灾减灾造福未来6防灾减灾你我同在7防灾减灾创建平安8治病于无病之日防灾于无灾...

“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

第六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参考宣传标语1防灾减灾和谐平安2防灾人人抓幸福千万家3全民动员防灾人人参与减灾4参与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5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6家事国事天下事防灾减灾是大事7爱护地球减少...

防灾减灾总结

防灾减灾晨会小结谈起自然灾害人们总是不寒而栗没错灾难的损失极为严重带给社会和人们的是破坏和毁灭自然灾害是不可阻挡和不可改变的但是面对天灾人们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我想不是的只要明白一些防御灾害的常识就一定能在各种灾...

防灾减灾总结

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工作总结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根据XX府办20xx84号文件精神我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突出安全工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

关于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提案

关于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提案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1692号案由关于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提案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民政部办理提案人丁广治主题词救灾提案形式个人提案内容近几年来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地震火山...

防灾减灾知识歌

防灾减灾知识歌公众安全不马虎事关稳定与幸福防灾减灾莫疏忽各种方法要记住突发灾害降临时沉着应对心有数一遇到地震你知道如何逃生吗遇地震先躲避桌边床边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二发...

防灾减灾材料

虽然地震是人类目前无法避免和控制的自然灾害之一但当地震来临时掌握了一些应对技巧我们就可以将灾难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大地震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时首先应顾及...

贯彻落实防灾减灾活动情况

办公室贯彻落实防灾减灾活动情况经国务院批准自20xx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认真贯彻落实的通知精神提高干部职工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推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结合局XXX工作实际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周...

防震减灾宣传标语

防震减灾宣传标语1依法防震减灾建设和谐左云2居安思危防震减灾防患未然3做好地震应急预防自救互救减少伤亡4依法防震减灾是全社会的义务5加强法制建设促进防震减灾6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努力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防震减灾

明德小学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实施防震减灾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活动探索中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

推动防震减灾文化“接地气”

推动防震减灾文化宣传工作接地气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防震减灾文化宣传工作要主动作为率先响应在推广普及防震减灾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认真践行群众路线要推动防震减灾文化宣传进基层接地气防震减灾文化宣传内容要...

防灾减灾名言(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