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

时间:2024.5.13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

教材内容:《不能忘记的屈辱》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需二个课时)

教材分析:

《不能忘记的屈辱》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的第一课。本单元设计是从讲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屈辱,让学生了解因为执政政府的无能、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发达,致使国家再三的被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人民陷入苦难之中,祖国所受的侵略史,为列强的惨绝人寰的行为愤怒、感叹,同时激起他们的爱国意识以和学习动力,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干不被人所欺侮,而这一切责任都在他们的肩膀上。所以,“讲述受侵略史——了解受侵略的原因——论述自身的感受——发生共鸣,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这课的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自身的见解,以和一定的区分客观事实的能力。这一单元衔接前面所学,从历史角度,一个较高起点切入,把历史的严酷、凄惨与实际所连接,让学生懂得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要从自身做起,不忘曾经的屈辱,奋发读书,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动力基础。

课前准备:

(1)查询了解“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等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收集图片、文字等资料 ,了解中国国宝流失国外的情况。

(2)搜集9.18事变、日本731部队和南京大屠杀相关图片,文字材料。

(3)知道旧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的悲惨经历。

学习目标:

1、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2、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4、论述自身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身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身的感受。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该如何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破碎的山河

1、图片展示我国古代的辉煌历史。

同学们说说感受

2、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展示清前期中国地图地图)但到了清朝末期它变了,因为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

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放大此地图片名称),你发现了什么?

3、聆听《七子之歌》

同学们听完之后按自己的感受

4、播放香港回归谈判纪录片片段

末任港督彭定康问什么久久不肯离去,这是他的祖国吗?我们的国土怎么在英国人手里?你知道鸦片战争吗?在你搜集的材料里能找到答案吗?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一下,然后派代表说一说。 5、出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你知道这些条约吗?你还知道那些条约?这些条约平等吗?是友好的吗?请你结合实际说说你的感受。

6. 【词语】租界

辞海释义: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旧中国在通商口岸划出一块租借给他们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地盘。

你对租借怎么理解,我们是自愿的吗?这说明了什么?我们能去他们国家划分租借吗?为什么?这说明什么?

7、这些屈辱的历史我们能忘却吗?

活动二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几次鸦片战争?

2、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图片对比,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考虑教材第33页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夺走我们的国宝呢?

3、 展示资料

旧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抢走的;二是当时有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偷运出境的。

.. 据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而且均是文物中的精品,它们大多是在旧中国时流失海外的。加上建国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可以推测,在全球,我国至少有数百万件文物流落异域。 .

结合上述资料联系现在,国家花重金从国外买回了许多国宝,说说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样?

4、小组讨论。

5、作业设计:

一、将自身所搜集的关于国土被瓜分的资料,分类整理

二、写篇作文,谈谈自身对于祖国屈辱历史的认识。

(第二课时)

活动三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1、播放音乐《我的家在松花江上》

听完这首歌,你是什么心情?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交流一下。

2、出示板垣征四郎图片

你知道他是谁吗?19xx年12月23日他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看来侵略这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3、展示日军日本人在华暴行的图片

日本占领下的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731”是恐怖与惨无人道的代名词,战争结束了,但战争的危害结束了吗?你手头还搜集了那些材料能说明?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4、有一部分日本人到现在还不承认侵略,你有什么看法?

5、历史不容篡改,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学生看教材35页日本老兵所说以和36页经历日军屠杀事实的中国百姓所说的事情)

6、在看到祖国母亲所受侵略屈辱以后,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何感受?(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情感)

播放音乐《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7、回到实际,现在有砸日本汽车的是爱国的表现吗?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日本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历史?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总是被侵略,被欺辱呢?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8、同学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一种幸福,勿忘国耻,警钟长鸣,落后就要挨打。谈一谈你今后如何学习。

9、作业设计:

一、将有关资料,做成一份手抄报。可以选择某一个历史事件做主题,也可以说说自身看法。历史与实际结合,真实、具有实际意义。


第二篇: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材、教学对象分析: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第一课。本单元设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走向文明---文明社会需要文明生活---文明生活应该是科学的、健康的、愉快的、幸福的---我们应向高质量的生活目标努力。单元编排从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入手,让学生了解科技成果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知道社会由此逐步走向文明。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而人类滥用科学技术,也会带来许多危害,因此要讲究科学伦理。

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紧紧围绕?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

2、围绕?科技是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来看,这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他们有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他们能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获得丰富的知识。可以说他们有能力将尚不清晰的有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并且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规范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习惯培养与明天文明素质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设想:

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是活动化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主要学习形式,发展合情合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活动二: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 活动三:科技是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

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 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尊重了他们的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

1、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师: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用什么做交通工具?怎样传递信息?吃什么东西?(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进一步体会在缺少科学技术的时期,人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活动二: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课前,老师布臵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积极发言;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其次,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

(1) 表格展示式

科技成果 采访对象 大家的感受和认识 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有了 电话

有了 电视

有了洗衣机

有了 冰箱

有了 电脑

有了 空调

有了消毒柜

(2)图文并茂式。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3)拟人表演式。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4、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会是什么样??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6、师结合资料库中的内容讲讲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活动三:科技是把双刃剑

1、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发现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因此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举例说说科技这把双刃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4页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发现、交流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如:电视机的诞生、手机的出现、飞机的发明、天然气的利用、洗涤剂的使用,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带来了什么问题?

4、组织辩论。

(1)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克隆技术这一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2)思考: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克隆技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全班交流

5、探讨并交流:人们应该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6、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内容,写一篇小论文。学生可选择一个或两个自己熟悉的科学技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具体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同时提出预防不利因素影响的措施。通过内容丰富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树立防范科技不利因素的意识,学会防范的方法。

教学反思:整个活动过程学生表现不够积极,究其原因是学生课前准备材料不充分,致使课堂上学生发言不够积极,但由于教师引导比较及时,整个过程效果还可以,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节的重难点。

2、社会文明大家谈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共三个专题。

在?文明素养面面观?专题的统领下,呈现的是在社区生活中一些人的言谈举止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现象,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例举了一些公民随意践踏绿地、随地吐痰、扔纸屑、说脏话、便后不冲厕的不文明现象,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小事去观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有无这些不文明现象。同时,让学生在实际考察中感受不文明人与文明社会的不和谐以及给大家带来的不愉快。

尊重他人的隐私也是现代人有教养的体现。教材从生活中的一米线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了解银行取款、接受机场安检的时候一米线的作用,体验假如自己的隐私被窥探的感觉,从而知道尊重他人隐私是尊重他人,是讲道德的体现。并且将生活中看得见的?一米线?延伸到生活中看不见的一米线,例举了?当别人打电话的时候?、?当别人在写邮单的时候?、?别人在交谈的时候?的情景,并提出问题,请思考讨论,我们该怎么做。目的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知道在遇见这些我们常见的小事时,不应超越?一米线?,应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二是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看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我们该怎样面对。

?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这一活动调动了学生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计形象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教材第13页

提供的是一份评说市民公德水平的信息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份资料,明白我们在每个公共场合的行为都在书写着社会的文明形象,我们应该用良好的规范的行为给我们生活的社会带来和谐和温馨,同时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看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产生了一定的想法,教学本课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习惯培养、明天的文明素质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一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3、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理念:

(1)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2)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3)在活动化教学,创设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难点: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论谈小事中的文明

1、播放课件(教材的第8、9页)

师:?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的要求:在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帮助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如: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

4、全班交流。

师:文明的人、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可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

6、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学校的清洁工阿姨,有什么比处罚或立标语牌更好的办法吗?

7、学生汇报交流。

活动二 文明素养面面观

1、组织班级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2、学生汇报

师:你对哪些不文明行为感到厌恶。

3、师生谈话。

师:?一点小事能折射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4、谈体会。

5、总结:是呀,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第二课时)

活动三 ?一米线?告诉我

1、师:你知道?一米线?吗?有什么作用?

2、模拟体验。你在银行取款时输密码,旁边有人站着看,你会是什么感觉?

3、学生表演。

4、讨论交流。?一米线?告诉了我们什么?

5、小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注意保持这种距离,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一个文明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6、探讨反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自己跨越过?一米线?吗?

今后应怎样注意给别人保留一定的空间。

7、活动:?给自己提个醒?。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跨越生活中的一米线。可以编儿歌,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可以画图等。学生先自己设计,然后再交流。

活动四 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走进瞭望台。看?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感想体会。

2、小结: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每个场所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在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

3、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

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美好形象。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

3、交流?形象设计?,请大家提建议。

4、讨论: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成为行动,成为现实。

教学反思:在这一课中,我把小调查直接改成了交流,因为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很容易举出例子,然后再统计一下?在学校校园自己最讨厌的行为?,并说出原因。在模拟演示时可以让学生互换角色,从内心感受不文明现象的可耻之处。

?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中除了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书中设计的讨论外,还设计了一个?动脑筋?问题,?如果你是学校的清洁工阿姨,有什么比处罚或立标语牌更好的办法吗??这样的问题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从人文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比呆板的教条更有效果。

3、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两个范例,一是学生调查关注自己生活的周围,人们休闲活动的状况;二是对?麻将?这一休闲活动方式是否健康提出讨论。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多种休闲活动方式,并从自己身边更多的休闲活动中学会认识健康休闲活动的益处和不健康休闲活动的害处,从而使学生明白:在休闲的时候,应参加健康的活动。

教材呈现的反映新风尚的社区休闲生活,旨在引导学生明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走向文明,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的休闲生活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同时针对小学生休闲活动中的一些流行文化而提供的信息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懂得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我们成长的影响,学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正确判断是非,净化我们的流行文化,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

承接?净化我们的流行文化?这一话题,展示了两个实践活动:新编童谣和自创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创编,进一步认识健康文化活动的含义,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会用健康的活动替代不健康的垃圾文化。让学生懂得休闲时光读读书、看看报,也会受益不少,引导学生要喜欢阅读,养成阅读习惯,与好书刊交朋友。

学情分析: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当今的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范畴都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正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更多的休闲活动中学会认识健康休闲活动的益处和不健康休闲活动的害处,从而使学生明白,在休闲的时候,应参加健康的活动。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与好书刊交朋友,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2、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3、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理念:

(1)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依托教材、超越教材、延伸教材。

(2)注重课堂师生情感的沟通、

(3)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重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难点: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我看休闲活动

1、师:课前,老师布臵同学们调查休闲时候大家在做什么?现在请在小组里交流。

2、交流: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

(1)每个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交流。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总,把全小组同学的内容合在一张表上。(注意:相同的进行合并。)

(3)班级交流。各小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汇总,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休闲时候开展了哪些活动。

3、讨论: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1)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2)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选出观点不一致的项目作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教材中提到的?麻将是非小辩论?。

(3)讨论小结。在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参加休闲活动应坚持一个原则,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任何活动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文明。

活动二 休闲活动树新风

1、课件演示:我们社区的新风尚

(1)师:各地人们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休闲生活的信息,看看这些新风尚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2)利用课前调查自己社区的人们有关休闲活动的情况,组织交流:在社区人们的休闲活动中,哪些是新风尚?这些新风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3)体验讨论。什么是高品质、高品位的的休闲活动?

2、师:让我们为社区休闲活动提提建议。

(1)交流。在我们的社区休闲活动中,你认为还有哪些是品位不高或不满意的?

(2)小组讨论。选择大家认为好的的办法给社区提建议。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建议。

(3)交流建议。一边交流,一边评价,这些建议怎样?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

(第二课时)

活动三 走进流行文化

1、师:流行文化是我们休闲活动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什么是流行文化吗?我们经历过哪些流行文化?

2、班级交流。你喜欢流行文化中的哪些形式?有什么感受?

3、读读教材中提供的报道,说说我们的看法。

4、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5、讨论。怎样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6、学生寻找多种办法。如:不参加;寻找其他健康的休闲方式;创编健康的内容等。

7、师:阅读,也是一种休闲方式。我们可以选择这种健康的休闲方式。你喜欢读的书有哪些?谈谈你的感想?

8、小组活动。用健康的内容抵制垃圾文化。各小组选择编童谣或做游戏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就近期学生中流行的玩耍形式进行内容创编,不只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形式。

教学反思:

一、以活动激发兴趣,培养主体意识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错,兴趣是小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的起点。学生对思品课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组织形式,而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组织形式.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麻将是非小辩论》由于形式新颖,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辩论赛中,在辩论中感悟、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在活动中感悟,突出主题地位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活动才是有效的,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亲自体验感受教学内容,领悟道德观念及师生间的情感、信息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获取知识及道德认识。

本节课中,我结合学生调查到的多种休闲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分析、总结,特别是麻将是非小辩论会的开展,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学

生们的参与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在辩论中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4、学会拒绝

教材分析:

《学会拒绝》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中我们将探讨社会文明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思考怎样去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充满着许多的诱惑和陷阱。我们青少年正在茁壮成长,怎样才能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避免踏入陷阱呢?所以我们要一起学习研究?学会拒绝?这一课。

学情分析:

1、从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可能有些认识有一定的偏向,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表现(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求),同时要有意识的进行正面引导与沟通。

2、从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状况分析,学生形象思维依然占主导,因此我们还是要通过一些形象、感性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思维。

3、从六年级学生的意志因素分析,他们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对于身边的诱惑确实需要教师、社会、家庭的关注与引导。

4、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拒绝不良诱惑,以成长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身心健康的人。老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网络?入手,与学生一起讨论它的利弊,一起探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辨别能力,并能运用正确实用的方法抵制诱惑。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目标:

(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生活;

(2)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3)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2、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

(2)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3)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

教学理念:

当老师难,当一名好老师难,当一名优秀的思品老师更难,我们的思品课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强,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我也深有体会。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说明不良诱惑对人有危害,所以必须要战胜诱惑。依靠勇气和方法是能够战胜不良诱惑的;借助勇敢的老船长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战胜诱惑的必要性,体验到战胜诱惑后的成功感;以情景活动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受到诱惑的现象;以提问题、出主意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战胜诱惑的方法;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拒绝毒品、烟酒。

2、难点:网络的诱惑。一难在不易辨别利与害;二难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生活中的陷阱

1、师: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都会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你会识别和判断吗?你能把握好你自己吗?你懂得怎样拒绝不良诱惑吗?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学会拒绝?。(出示图片)

2、在生活中都有那些陷阱?许多时候人们明知道它们的危害,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里跳?

3、小组讨论,再请每小组组长代表发言。

4、指明回答(举例说明)。

活动二 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1、师: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有哪些?青少年吸毒的诱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面对毒品的诱惑?(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的插图故事并思考)

2、小组讨论

(1)毒品是指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海洛因以及其它能使人吸食成瘾的,国家规定管制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一是严重摧残身体,使人精神颓废、意志衰退,严重影响生活、学习、生产、工作;二是使人道德沦丧,六亲不认;三是诱发多种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3)诱发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觉得吸毒新鲜、好奇、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品;二是盲目从众,往往看到同伴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保持与群体的一致;三是为了寻求自己的价值份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4)由于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不要因为好奇而吸毒,不要因为?免费?而吸毒,不要因为?快乐?而吸毒,不要因为?刺激?而吸毒,不要因为?朋友吸毒?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解乏提神?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治病?而吸毒,不要因为?追求时髦?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减肥?而吸毒,在吸毒的种种诱惑面前,我们要敢于说?不?。

(第二课时)

活动三 不和烟酒交朋友

1、师:老师布臵的?调查本地区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

2、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3、听到这些报道和看到这些现象时自己的说说想法和感受。

4、结合材料,思考:

(1)好玩、猎奇会造成什么后果?

(2)如果总想?吸两口没关系?,久而久之会怎样?吸烟是靠什么使人?提神?的?

(3)能吸烟、能喝酒,这种豪爽该不该要?

(4)大人们这样做是不是就应该?吸烟喝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更为严重的后果?

5、让学生在探讨中找答案

活动四 小心网络陷阱

1、师:我们应如何面对游戏机的诱惑?(板书)

2、电子游戏是不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应如何面对它?(教师提问并进行讲解)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开始借钱,然后可能逐渐发展到抢劫、偷盗、勒索。我们自己周围也有极少数这样的同学。我们应该劝告他,让他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性。

电子游戏是一种新型娱乐形式,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但是,由于电子游戏的画面变幻莫测,内容惊险刺激,使人一旦臵身其中就得全力以赴地进入?角色?,因而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力。当我们休闲时,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决不能沉迷于电子游戏,过度沉迷于玩电子游戏则有害无益。我们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3、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哪些严重的危害?

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严重的危害:一是长时间在网上逗留,会造成身心劳累,眼睛近视,影响学习;二是长时间上网费用高昂,会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又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诱发各种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治安;三是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许多垃圾信息对青少年的思想冲击很大,毒害较深。(可参考教参P129-130页的内容)

(教师展示?请你思考?)

4、小事例:

事例一:20xx年2月26日凌晨,浙江省华市区某中学的学生从东市大桥上跳入江中自杀身亡。据了解,该少年今年14岁,从上周五起三天三夜一直未回家,父母到处寻找,结果在市区某网吧找到儿子,在网吧里泡了三天三夜的冯某,被父亲批评后,在回家的途中突然从大桥上跳入江中。

事例二:新疆乌鲁木齐市的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偷拿了爷爷3900元钱,在网吧里呆了22天,渴了在网吧买饮料喝,饿了到网吧外的小饭馆吃饭,困了还有网吧里的沙发可以睡,连春节都是在网吧里度过的。

事例三:据调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网吧里的生意火爆让人惊讶,而中小学生则是网吧里的常客。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就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

请你思考

有的同学认为,通过玩电子游戏,开发了我的智力。因此,应提倡学生玩电子游戏;也有的同学认为玩电子游戏对我们有害无益。因此,应该禁止玩电子游戏。对此,你持什么观点?

5、学生讨论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很多的诱惑。有很多美好的诱惑,激励我们去追寻,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干扰我们成功、影响我们幸福生活、甚至严重危害我们身心健康的诱惑。那些不良诱惑有时就像?吸血蝙蝠?,让你舒舒服服的上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俘虏。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否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本节课上的成功之处表现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平等对话,教师还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也神采飞扬站在讲台上施展自己才能,让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讨论中允许学生与同学争论、允许保留不同于同学的观点、允许随时向老师质疑。这样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学习,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对一节课成功了,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失败了我们也要认真总结,找准症结所在,以便于弥补不足。在教学展示之前,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议一议看看题中所给的三种情况该不该拒绝,怎样拒绝等。同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几分钟后,全班许多同学举手,我点名两位平时爱上网吧的同学上台表演,结果效果相当差。两位同学用非常生硬的动作、语言,断断续续地说完整个过程,引得全班同学议论纷纷,我也觉得十分尴尬。课后我自我反思:学生表演时没有道具,凭空想象,加上没有对话描写,只能通过动作、表情等来表达;同时,题中所给的上网吧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同学根本就接受,没有拒绝。因此,这些学生表演起来违心,困难。所以以后还要多联系实际,给学生以指导,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不能忘记的屈辱

教材分析:

《不能忘记的屈辱》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的第一课。本单元设计是从讲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屈辱,让学生了解因为执政政府的无能、国家科技的不发达,致使国家再三的被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人民陷入苦难之中以及祖国所受的侵略史,为列强惨无人道的行为愤怒、感叹,同时激起他们的爱国意识以及学习动力,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而这一切责任都在他们的肩膀上。所以,?讲述受侵略史——了解受侵略的原因——阐述自己的感受——产生共鸣,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这课的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自己的见解,以及一定的辨别客观事实的能力。这一单元承接前面所学,从历史角度,一个较高起点切入,把历史的残酷、悲惨与现实所连接,让学生懂得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要从自身做起,不忘曾经的屈辱,奋发读书,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强在侵略时的所作所为。

2、体会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4、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理念:

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2、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他们各自的个性。在活动教学中教师只是教育的指导者、意境的创设者、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评价者。

3、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真理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而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4、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主要学习形式,拓展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尊重他们的自主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温历史,感受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破碎的山河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它的成长。(播放短片)

2、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展示地图)但是他们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放大此地图片名称),你发现了什么?

3、对,都是特别行政区。

4、是的。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因为它们都曾被英国和葡萄牙所占领。在著名的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家更是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请大家互相讨论。

5、学生互相讨论。首先,让学生先要弄清楚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然后再互相讨论其所带来的伤害。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补充完整自己的资料,如:分别有那些国家进行瓜分,再在每个国家下方写出其所做出的侵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不同的形式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6、在同学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更深入的讨论,比如:?我们的国家还有被强占或租借的地方?让学生知道,国土曾因为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被瓜分,中华民族饱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

7、在班级交流基础上,让一些学生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

活动二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师: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铁蹄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2、在学生所讲事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图片对比,让他们从真实的图片中感受当时列强的可耻行为。从而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教材第33页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夺走我们的国宝呢?

3、联系现在,国家花重金从国外买回了许多国宝,说说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样?

4、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活动三 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1、师:19xx年9月18日晚,是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夜晚。就在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2、播放电影片段(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然后展开讨论:你所了解的日本侵略事件,你的看法以及你的感受。

3、日军惨无人道的杀戮、对我们国家的沉痛打击、南京大屠杀的耻辱是国人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

4、联系时事,日本篡改教科书一事,你有什么看法?

5、历史不容篡改,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引导学生看教材35页日本老兵所说以及36页经历日军屠杀事实的中国百姓所说的事情)

6、在看到祖国所受侵略以后,你有何感受?(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情感)

7、回到现实,说说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么做?大家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除了可以说出自己的愤怒之情,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自己要不断努力学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事实。不仅可以再次认识所学课文,也可以将其联系到自己的平时生活,用实际行动反映自己所想。

教学反思:今天,上了《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主要讲述了英法侵略者抢夺圆明园、焚烧圆明园,揭露侵略者残酷的行为以及旧社会的中国受尽了屈辱,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残酷的历史事实的了解,体验和感受做为一个中国人是不应该忘记那段历史的,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更不能忘记那段屈辱。整节课学生能较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显得特别活跃。

但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到不足的是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太少,应该提醒学生课下多阅读一些历史类书籍,了解中国的历史,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教材分析: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的第2课。本单元主要反映了我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史,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

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以及为祖国强盛所走的探索历程,其中重点阐述了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所以,按照?遭受欺侮——奋起反抗——寻求救国之路?这样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爱国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

3、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

教学理念:

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

2、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3、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主学习形式。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尊重他们的自主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难点: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林则徐与虎门硝烟

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近百年来祖国屡遭劫难、倍受欺辱的历史,谁能来谈一谈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2、师: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是什么态度,有没有反抗呢?又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起来,不做奴隶的人们》,让我们从1800年开始来回顾历史。(出示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影片资料)

3、师:(出示1800-1840年的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请同学们通过这张数量图,思考急剧增长的鸦片数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4、小组交流:

图文并茂式:通过在鸦片馆吸鸦片的图片,证明鸦片极大的摧残着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表格展示:通过对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下小字,说明外国列强利用鸦片每年大量地掠夺的钱财,致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

在小组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来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5、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6、让学生阅读39页的故事,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如果中国的国民吸食鸦片成风,会是什么情景?

7、谈一谈你多林则徐的看法?

活动二 英雄故事会

1、师:课前,老师布臵同学们看看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的故事。现在谁能来讲一讲这两个故事。

2、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我们知道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意义,值得后人纪念,激励后人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黄海海战体现了邓世昌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将生死臵之度外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3、分小组讨论:你从邓世昌的话和歌颂他的诗文中读懂了什么?想象当邓世昌指挥军舰冲向敌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时他想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4、全班交流

5、爱国故事交流会,请同学们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英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通过倾听不同的英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

第二课时

活动三 寻找抗日的足迹

1、师: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了解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抗争精神,也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书中学习到的,那你们还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中国有那些有名的抗日英雄? (学生汇报)

2、同学们都花了心思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的抗日资料。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故事。(课件出示)

如:有关日本侵略者的人和事、抗日战争的一些遗址和反映抗日战争的图片和故事。

3、中国受到外国侵略者侵略的一幕幕到现在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应该追寻着抗日英雄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活动四 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1、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书中42-43页的抗日故事。

2、思考:当祖国面临危亡的时候,中国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汇报)

3、结合教材内容讲述的故事,假如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听到胜利的捷报和抗日官兵不屈不饶、奋勇作战的英雄事迹是什么心情?(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观看抗日影片,了解国歌的来历,理解体会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体验当时人民的心情。

教学反思: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资料,很多内容只是我来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效果不太好,同时也无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而这部分的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孩子们基本不了解,学起来有点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好。

因此,我组织学生观看了相关的影片,通过直观的教学,来提高教育效果,其实了解历史的途径很多,只要能让孩子从历史事件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就可以了。

3、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教材分析: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3课。本课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

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让学生知道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 产 党的情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爱国情感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让学生了解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以及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 产 党的情感和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2、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3、让学生知道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 产 党的情感。

4、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难点: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救国之路

1、结合前两课的学习,分析思考: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总是被践踏和侵略?

2、分小组研讨: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并说明理由。

3、结合45页和资料库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归纳改革方案和措施,并与自己?方案?相比较异同。

4、这些改革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哪些积极作用?但为什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活动二 革命先驱故事会

1、用讲故事、表演、图片介绍等多种形式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再现当年历史。

2、读一读,议一议秋瑾等革命先烈的诗文,感受与祖国共存亡的革命气概。

3、把感受写在日记中。

活动三 五四青年节的来历

1、知道5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2、读47页的介绍和资料库中相关资料,了解五四爱国运动。

3、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年,为什么要游行,提出了什么口号,都有哪些人参加?

4、比较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参加人员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四 中国共 产 党的诞生

1、听歌曲。听《没有共 产 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边听边想:歌词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2、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共 产 党的知识。如果家人有党员,向同学介绍他们是哪年入党的?

3、读48页和资料库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共 产 党诞生的过程。

4、 用多种方法再现史实。如,把资料整理成小故事在班上演讲。 (第二课时)

活动五 战斗在井冈山

1、师生一起找反映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斗争的歌曲。

2、组织观看反映井冈山斗争的电影。

3、想象当年革命者的生活情况,并演唱当年红军唱的歌曲。

4、以故事会的形式讲讲当年朱德、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的生活和斗争情况。

活动六 寻找红军长征足迹

1、收集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图片等。

2、看图片,讲故事,听长征组歌,了解和感受红军在长征中的故事及革命精神。

3、观看红军长征的有关影片。

4、查看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数数红军经历了哪些省,并标出来?

5、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

活动七 革命英烈故事会

1、放开国大典的录像或录音,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读碑文,思考:为什么要在天安门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你知道哪些牺牲的英雄?

2、讲江姐、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英雄的故事,他们共有什么样的信念,具备什么样的精神?

3、看反映革命英雄的电影或电视剧,就近参观革命遗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曾经出现了哪些英雄或英雄的故事。

4、开展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征文评比活动。

活动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出示五星红旗,问:为什么每个星期一的早晨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为什么每天早上天安门国旗班的战士都要将国旗同太阳一起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由谁升起的?学生带着问题了解调查。

2、观看开国大典的影片,当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人们为什么会欢呼雀跃?此时此刻他们想到了什么?

3、总结:回顾本单元,谈感受。

活动九 缅怀共和国的缔造者

1、哪些人是共和国的缔造者?

2、选择其中一位领袖,调查了解他的事迹,并整理成笔记。

3、办一个?我们心中的领袖?图片展或一份墙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教学反思: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孩子们感到非常迷惑,因为这些运动提出的主张都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为什么行不通呢。品德与社会课毕竟不是历史课,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没有一个系统的介绍,但孩子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是学生认真思考后的成果。我给孩子们讲了当时中国的现状,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形态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产生资产阶级。所以要实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行不同的。直到共 产 党成立后,调动了工人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才开辟了新的救国道路,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教学中,我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并不感兴趣,而且这类学生对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常识相当缺乏。这固然与学生的年龄小有关,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变革和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父母普遍认为,孩子只需学好数学、语文等文化课程,长大后能够找工作、会赚钱就行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了解和感性认识,我结合自己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给学生讲述了许

多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生动感人的事迹和故事,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明白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通过教学,我也更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对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有极为迫切的现实意义,并使学生真正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自觉地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奋斗。

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的第一课,以体验为基点,通过新旧社会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认知→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道德行为实践中。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生活体验? 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xx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播放申奥成功录象)

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 (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竟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

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证据吧!

活动一: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

师: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从1896年至19xx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记录?。

谁搜集了资料,请小组出示图片等资料汇报一下:

中国参加19xx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即被淘汰。

(教师随即访问:假如你就是刘长春或者就是看台上(遭人耻笑)的中国人,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中国参加19xx年奥运会,中国队被称为?鸭蛋队?中国队全军覆没。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中国参加19xx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困顿他乡,比赛结果无一进入决赛。可叹的是,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代表团连回国的路费也没有着落。

师:从中国人参加这三届奥运会的情况,你看到了什么?

(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

师:你能从中领略到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败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活动二:在说唱体验中激起情感波澜,陶冶道德情感。

师: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然而,事过半个世纪,中国人民重返奥运会,同样是在奥运赛场,同样是中国人,所不同的就是:这是由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请小记者汇报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情况。

(学生开展?小记者在行动?)

年 份 金牌总数 奖牌总数 名次 19xx年 15 32 4

19xx年 5 28 11

19xx年 16 54 4

19xx年 16 50 4

20xx年 28 59 3

20xx年 32 63 2

师:对,新中国国力昌盛,运动员训练和参加比赛的条件得到极大的改观,就可以取得好成绩,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盛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师:(激昂地)当运动会上一次次奏响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当中国运动健儿一次次骄傲地站在领奖台上,有谁还会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有谁还会嘲笑我们?让我们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学生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

师:(播放孙楠歌曲《红旗飘飘》flash并与生齐唱)

师: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请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

(我骄傲,我为奥运健儿勇于拼搏为祖国争光的行动而骄傲!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雅典奥运会获32块金牌, 32次奏响的中国国歌, 再一次肯定了我骄傲的中国心!

我们中国人可以挺直腰杆,在世界各族人面前大声的说?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你的名字比我生命还重要。) 活动三:在历史剧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形成道德情感

师:当国际体育运动场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感动了世界,中国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已经崛起的民族。但同学们知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建立在国家富强、昌盛的基础上。(哀怨地)这与相隔100年的屈辱史──《辛丑条约》的签定,简直天渊之别。《辛丑条约》的签定离我们太远,可能同学们对这件事情都不太了解,现在,让我们重现这一段受辱的历史吧。

出示图片,老师讲解:

(1)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亿5000万两白银,其中沙俄得1亿3000 多万两,以海关和盐税作抵押;

(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沿海炮台;

(3)各国留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城镇;

(4)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5)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和运动;

(6)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清政府与11国代表签定《辛丑条约》。

学生谈感受,愤恨清政府之感跃然纸上。

四、在?国事论坛?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养成道德行为

师:《辛丑条约》的签订是清政府屈服于列强而交出的卖身契,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同学们不要悲哀,受辱的历史过去了,中国人站立起来了!我国已经成为国际重大事务中的不可缺少的负责任的大国。

出示参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的图片:

亚太经合组织是讨论加强亚太地区相互经济合作的一个组织,图为20xx年10月21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身穿唐装聚集上海,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各国领导人身穿唐装体现了对我们中国人家的尊重,讨论主题是?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从这些字眼中,我们看到的是平等、合作的国与国之间关系,对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与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样的报道越来越多了。现在我们开展?国事论坛?活动。

学生报道一下我国参与国际活动的一些情况,也发表个人观点,以体现论坛的自由与多彩:

1.我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大事行使否决权。

2.我国在海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

3.至今为止我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建交。

4.我国中国加入WTO。

5.我国上海申博成功。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有实力、有影响的国家才能举办综合性博览会。

师:从?国事论坛?活动中,你感受什么?

中国成了外交的大赢家。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

怪不得国际上在渲染?中国威胁论?。

祖国富强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师:对,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醒了,中国人腰杆硬了,中国人说话的分量重了,中国人说?不?地球也会抖三抖……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高昂地)让我们以庄严的姿态,无比自豪地喊一声:我们是──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师:(指着课题):中国人──站立起来了!

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

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生活体验? 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

我精心地通过播放申奥成功录像使学生喜悦的情感萌动,在已经萌动喜悦的情感中把学生带入旧中国国力衰败而被讥笑为?东亚病夫?的资料汇报中,让学生自觉地通过这一喜一怒的对比进入一种体验学习的境界,自然而然地通过体验来让学生得到?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认识。这是第一次对比。

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力量,积极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在课堂上汇报《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强烈体验到旧中国国力衰败中国人不但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而且连人身安全也难以保证。通过再次强化了的情感体验,与刚才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相比,促使他们道德情感转化和升华: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道德情感。这样的道德情感体验效果就大于空洞的、干瘪的灌输与说教。 以演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二次对比。

在?国事论坛?自豪感体验中把符合品德规范要求的"理"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的?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动力和行为的价值尺度推动爱国道德行为的形成。这与签定《辛丑条约》的软弱无能清政府相比之下,学生能不激起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并为之努力吗?以论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三次对比。

通过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并结合表达对奥运会美好期盼与嘱咐,设身处地把学生带入这种激昂的氛围中,学生就成为体验的对象,并从中领悟和把握品德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情感就进入学生的心灵。这是第四次对比。

2、日益富强的祖国

教材分析:

《日益富强的祖国》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的第二课。本课是从了解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十时微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知道中国共 产 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生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体会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的自豪情感。

2、知道中国共 产 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更加努力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从吃饭看变化

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吃些什么?----是呀,民以食为天,人们每天都要吃饭,那么,从我们的餐桌上能否看到我们祖国的变化呢?我们一起做个小调查。

2、餐桌上的小调查。首先确定调查对象,了解对象的相应年代,如:爷爷奶奶等。其次设计调查提纲:如调查平日、节日的食物。再次进行调查活动、整理资料、完成调查报告,并提出问题。

3、小调查大讨论。先组织小组讨论,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有什么问题和感受。如:为什么50年代粮食那么紧张,而现在人口多了反而不紧张了。接着可请同学的爷爷奶奶等老人做顾问,开展对话,从而了解那时人们吃不饱的原因。

活动二:农业发展小探究

1、确立专题研究主题。如:粮食、蔬菜为何越来越丰富等。

2、确立研究主题后,让学生分组调查、采访、查资料、阅读等方式进行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交流。

(1)观察65页图,谈谈了解的信息,体会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2)学生分组对粮食产品、蔬菜、水果、蛋等供应情况进行调查。完成调查表。

(3)分组汇报调查情况。粮食类(介绍袁隆平的贡献)、蔬菜水果类(介绍一年四季能买到的,出示种植基地的图片)

介绍肉、蛋、禽、水产品的丰富。

3、教师总结,介绍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有关事情。

第二课时

活动三:中国工业发展小探究

1、教师出示实物火柴、钉子并问:请大家看这是什么?你知道它在解放前叫什么吗?(洋火、洋钉)

2、问:解放前不仅火柴叫洋火,钉子叫洋钉,那时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建筑上用的水泥叫洋灰。为什么在这些东西名字前头都加个?洋?字呢?读教材资料

3、师:解放前的中国,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那时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为此我请同学们自己回家采访家里的老人,请大家说一说你家里的老人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

4、找找家中的?中国造。开展调查—举办中国造产品展示会。

5、?洋?字头是怎样甩掉的。阅读教材并讨论交流,通过熟悉的工业用品的发展,引导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来我国的日益富强。

6、总结:

活动四:关注科技中的?中国第一

1、?中国的第一?

(1)阅读教材70-71页,引导学生关注的思考我国在科技技术方面的?零?的突破。分组收集有关?第一 ?的数据、图片资料。

(2)小组汇总,举办展出。

活动五:展望未来

1、师: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已经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xx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xx年翻一番,使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那时,人民生活和国家会怎样?

2、学生展望未来。

3、小结:到那时,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4、师:让我们共同对祖国说出我们的心愿:腾飞吧,祖国!腾飞吧,东方巨龙!

5、师生共同说出对祖国的祝愿,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

1、教学必须以现代的教学理念来指导。

本课教学主要以现代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过程。学生通过必要的教学环境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发挥?穿针引线?的导向作用,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让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资源不仅为学生打开了思维的窗口,也使学习过程充满情趣。在耳濡目染的实例中获得教育,更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尝试自主探究型教学成为可能。使学生顺利地解决问题,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完美结合,也使本课教学充满了现代气息。

2、教学必须确定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的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从学生发展出发确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落实基础知识;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自读分析问题,综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知识图表发现新的知识的能力;培养学习比较分析的能力;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坚信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的远大信念,坚定只有共 产 党领的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的信心。

3、教学中从部分学生的身上也暴露了三个问题:(1)、个别同学缺少主动与人交流、协作的意识;(2)、缺少独立钻研的主动探索知识的习惯,遇到不会的问题马上问老师、问同学,不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来解决问题老师指到哪学到哪,不敢越雷池一步;(3)、自学意识不强,还是习惯老师传统的讲授,从老师那里获取定论式的知识。

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将来的不断实践中继续研究探索。从教师角度来说,知识层次上及驾驭、把握课堂的能力上的要求也更高。上了这节课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对今后的教育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启发和促进。

3、告别贫困奔小康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第三课。?走出紧缺的年代?展示了很多过去的票证图片,对产生票证的原因和票证的作用作了简单的介绍,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票证?这一窗口去了解物资紧缺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教材中还插入了一幅?用票证购买粮食的图片?以及一段用票证买菜的小故事,提示教师可以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讲述从长辈那里听到的有关票证的故事。教材71页呈现的是一组反映过去日常生活的照片,意在通过今昔对比,找一找过去生活的影子,感受今昔生活的变化。教材72页通过两代人的账本和国家统计局的图文数据,反映人们生活发生的变化。小主持人的问话是引导学生谈感受,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感受党的正确领导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教材73页安排了一个?我家今昔小调查?实践活动,意在引导学生从住的房子、用的家具、家用电器几个方面对自己家里的三代人进行调查,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向小康迈进?呈现的是人们向小康迈进的种种可喜变化。?小康?是人们心中的一种蓝图,一种构想,每个人都会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教材用一组图片展示了物质生活改善后,人们正在从锻炼、选择住宅环境、参加有意义的活动等方面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引导学生也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周围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教材最后讲述了?西部大开发?计划和目前的进展状况,旨在引导师生共同感受小康建设之路任重道远,

并立志投身到祖国建设中去。信息点击链接的是西部开发网,提示师生可以上网查阅更多的资料。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课所讲的内容知道得非常少,因为学生从懂事之日起,已经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对五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间,人们生活状况及当时特有的计划经济产物—票证,更是知之甚少,学生没有生活经历,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探究社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收集各种票证、照片、实物以及票证背后的故事,学生在一系列事物的比较中,感受到在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人民走出了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生活水平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对学生进行爱党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往生活的艰辛,少年儿童必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2、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

3、认真学好各门文化课,切实打好知识基础。在学习中发扬勤奋刻苦的精神,不怕困难。

教学过程

一、运用实物,激趣导入

1.票证展示 (课前布臵学生通过与长辈交流、收集一些过去的?票证?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了解各种票证的用途)

2.举事例:讲讲关于票证的来历和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小组学习,交流感受

(一)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质量、数量、颜色、款式等。要求:

1、对比图册上三个不同时期人们的服装。

2、讲讲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两代人的帐本?和?我家今昔小调查?

1、通过两代人的收入和支出消费对比,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从刚维持温饱到小康)。

2、调查自己家祖孙三代人生活条件发生的变化,完成调查表。

3、你对怎样看待过去的生活?

三、畅谈向小康迈进

(一)师: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每个人眼中的小康生活各有不同。

1、谈谈你眼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的 ?

2、生活条件改善后,人们的平均寿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二)生活改善了,我们周围的人们都在进行那些文化活动?(生自由回答)

四、情感升华 拓展交流

1、对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域经济差异,国家采取了什么政(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

2、你们心中的理想是什么呢?可以说说你对未来的构想。

教学反思:

1、《告别贫困奔小康》这个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对过去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如今的孩子已经很难体会饥饿、灾荒给人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力了。

2、结尾处的感情升华还不够到位。

3、教学语言略显随意。

4、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这一点上较成功应该继续发扬。

4、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教材分析:

《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第四课。本单元设计是从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来入手,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变化,认识到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

学生对祖国的日益变化认知还是比较肤浅的,本单元将从资料探究入手,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发生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感受祖国打开国门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及成就,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2 感受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的国家繁荣昌盛,并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

教学理念:

1、在教学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元发展为核心为主要学习方式。?

2、教师拓展课堂知识,让学生搜集图片或文字资料,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提高重要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趋势,认识中国将从开放、多元、国际化方向发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

1、师: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现在我国的很多产品,走向了世界。(播放课件 )

2、阅读第78页关于圣诞节玩具的叙述。让学生谈一谈西方圣诞节许多饰品都是中国制造的。(举例说明)

3、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中国产品到海外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4、汇报:中国的产品到海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5、总结:我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和世界各国进行互惠互利的贸易往来。

6、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我国的出口品种有哪些?) ( 出口方式是怎样的?)

7、师:是呀!中国打开国门后将会走向世界。

(在小组交流和讨论汇报中,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确实让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 第二课时)

活动二:走出国门的中国人

1、师: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请阅读第80页的报道。

2、谈感受和想法(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加深印象)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中国人在国外工作、学习、生活的图片,同时,也请同学上台讲中国人在海外学习、工作的故事。

(师生共同参与课堂,从教师自己搜集的图片入手,使学生明白,教师也是他们学习的伙伴,学生的学味更浓了,积极性也更高了)。

活动三: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

1、师:中国人走出了国门,那外国人是不是也走入了我们中国呢?请看课件

2、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外国人的情景。(创设情景: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

3、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人的想法?

4、汇报

5、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中国,这都是祖国的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

6、请阅读第81页材料,从我国接见留学生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什么呢?(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中国有世界,世界有中国?中国正走向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社会有了更深的感悟)

7、师:那外国人在中国是怎样过节的呢?请看第82页资料,谈一谈你的饿想法吧!

8、总结: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咱们国家越来越繁荣了,它将一步步走向国际化。老师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添砖加瓦。

9、结束课文。播放歌曲《走向新时代》。

教学反思:上课伊始,我让学生们交流自己调查的情况,在综合讨论交流之后,总结出了一些用的比较多的品牌。综合比较得出海尔是家庭物品中用的比较多的品牌之一。运用多媒体播放了海尔的发展之道,如何走出的国门,现在的发展趋势等等。通过举例海尔之后,让学生讨论还有哪些国内品牌成为国际知名品牌。通过课本上的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利弊有哪些?这些问题提出后,我就让学生们们分组讨论。以前上课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我在讲,学生们在听,学生说的少,互动性比较差,也不知道学生们掌握了多少,上课效率比较低。这节课我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交流,自己总结结论,最后我在他们讲述的基础上作出点评。没想到学生们讲述的还比较详细,总结出的结论也比较全面。最后拿出一点时间对本节课做一个全面的复习,上课的效率比较高。这是我没想到的。

在老师根据课本的内容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自己通过查找资料寻求问题答案,这样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单纯的老师讲学生记效果要高的多。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一提问,底下学生一片沉默,没人举手

回答问题,有的甚至一问三不知。通过这节课试着让学生们自己讨论,自己交流总结之后,学生们开始主动回答问题了,而且上课学习也变得积极起来。

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

1、到周边去看看

教材分析:

《到周边去看看》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的第1课。本单元整合了地理、历史、品德等教育方面的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在介绍事实的同时,突出了对人类智慧的欣赏,并对人类的创造精神、进取精神和道德文明加以宏扬,以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知识技能的训练相结合。世界上有许多反应人类智慧和创造的文化遗产,他们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人类伟大的创造精神。所以形成了?地球村里的邻居——去邻居家瞧瞧——邻国互访活动——古往今来话邻国?的学习研究思路。

学情分析:

当代少年儿童都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以及相互联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密切,儿童们接触世界的机会比较多。让学生从小能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2、以亚洲一些国家为例,初步了解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能借助资料、事实,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过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与其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

3、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教学理念:

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

2、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的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3、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在活动化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为教育的指导者、场境的创造者、活动的评价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难点: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地球村里的邻居

1、师:同学们,谁能说说在我们中国的周围都有哪些国家?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需及时纠错。

3、小组讨论,在地图中找到我国的邻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4、巩固练习。教师任意指定我国周围的某个方位,让学生说出处于这个方位的我国邻国的名称。

活动二 去邻居家瞧瞧

1、师:关于这些周边国家,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

2、学生自由发言,也许有些学生会有回答错误、片面的,教师要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这些国家。

3、根据学生找到的周边国家的信息以及教材第85~86页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名或别称的角度,把握该国的一些特征。

4、学生根据其他国家的信息概括出别名,充分尊重学生的概括。

5、师:同学们,我们来以一个表格的形式做一个小结吧。

第二课时

活动三 邻国互访活动

1、开展互访交流活动。

师:同学们,现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国家,自己扮演这个国家的?公民?,用各种形式把国家的风土人情展示出来,向大家介绍你所在的国家。

2、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准备,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其他邻国的了解。

3、参观出访。选择自己想去参观拜访的国家,跟着当地的?导游?参观了解,在次过程中可提出问题,当地?公民?热情招待并介绍当地的特点。

4、师:我们去了这么多热情的国家,现在咱们在做一块交流展板。展板上图文并茂,可以有照片、文字、绘画、画出该过的地图轮廓,写声一写祝福的寄语,发挥你们的智慧,做出非常有特色的展板,还可以互相留言。

活动四 古往今来话邻国

1、课前学生搜集了古代关于邻国的故事,让他们讲给大家听。

2、师:同学们,通过听这些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生:我国和邻国从古代起就有交往。

4、师:除了古代的故事,从现在的生活中你能找到什么与邻国相似的东西和生活习惯吗?

5、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找到各国之间的共同之处。

6、师:是啊,这些共同之出可以看出我们与邻国之间的文化一直都有友好的交往,通过这些交往,促进了我们的共同发展。

7、新闻调查。

(1) 通过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新闻报道,记录我国与邻国友好往来的新闻报道。

(2) 课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些事例。

(3) 将这些事例进行整理分类,看看各属于哪些方面的交往。

(4) 想一想这些友好往来对我国和我们的邻国有什么好处。 教学反思:

2、环球去旅行

教材分析:《到周边去看看》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的第2课。本单元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小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时,尽量以学生的视角去认识、观察及思考问题,设臵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同时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历,能够自己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获取知识,本设计希望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这种能力继续深入学习,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增加对世界的了解。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它们有的反映了世界古代悠久的文明,有的体现了浓重的现代文明,旨在让学生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并为他们今后进一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欣赏的态度。 教学理念:

1、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 教学难点:

让学生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世界、认识世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神秘的世界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次?我向往的特色城市?世界之旅吧!去感受世界古老文明和现代文化的魅力。(课件:出示?世界之旅?几个大字,并附有旋转地球)

师:看,首先我们来到了充满神秘感的埃及的古玛雅。

(课件介绍:说到世界奇迹,人们都会想到埃及首都开罗附近的金字塔。这些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坟墓,默默地耸立在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上,向人们展示了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的智慧,成为古代奇迹最为典型的代表。)

(课件介绍:在中美洲的密林中有一座保存了数千年的古遗迹,它就是被人们称之为?丛林中的神殿?的玛雅文明。从呈现在现代人面前开始,它就像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给人们带来一个个震惊,又留下一串串令人迷惑不解的疑云……)

师:课前,老师布臵同学们查找资料,现在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小组交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

自己介绍收集的资料;每位同学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组内小结。 用各种方式展示探究成果:故事、叙述、表演、智力答题、科幻小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深入探讨

探讨题:想象一下,建造金字塔都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你能作出怎样的猜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金字塔的难解之谜?

师:除了神秘的金字塔和谜一样的玛雅文化,在人类的文明史中,还有许多人类之谜。它们展示了千百年来人类和智慧,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今天,我们来探寻古遗迹中的人类之谜,也许,将来揭开谜底的,就会是我们中的一个。

活动二 追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师:你知道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话和奥运会的来历吗?它们都来自古希腊,一提起希腊,西方人就会有一种家园之感,希腊也因此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课件介绍: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海神波赛冬欲争夺一座城市保护神的位臵,最后二神决定每人给市民一份礼物,然后由市民选择谁来做保护神。最后市民选择了献出橄榄树的雅典娜,于是这座城市就叫做雅典。)

(课件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两千七百多年前的古希腊,它是希腊各城邦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运动会期间,各城邦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战争行为,所以,通往奥林匹克会场的道路,人人自由往来。这就是奥运会的起源。)

师:同学们,希腊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原因呢。你们手中的资料,就是凭证。拿起你的凭证,和伙伴们一起畅谈一番吧。

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96面的内容

讨论:通过阅读,你知道了哪些古希腊的历史名人?

全班交流:以主持人讲述的方式介绍

(毕达哥拉斯(前580-前500年)希腊数学家和哲学家,父亲是宝石雕刻工匠。生平事迹材料不多,据说曾在埃及向当地的祭司学过数学,后来移居意大利南部。他认为数是数学中的基本元素,把数分为奇数和偶数,还提出几何学上点、线、面和空间的概念。最大贡献是?毕达哥拉斯定理? ,即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国商高很早就提出过这个论点,而毕达哥拉斯用数学逻辑的方法证明了这个公式。)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深深地体会到希腊众多文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了不起。你还知道哪此希腊神话传说和古希腊科学家的故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交流,谈谈感想。

(第二课时)

活动三 跟我来吧

师:同学们,有句话是这么说来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确,当今的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丰富多彩。今天,就让我们跟随XX小导游,一起走出国门看世界吧。

一位学生上台: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今日,我们的行程是这样的:首先从亚洲出发,访问欧洲国家——法国,重点参观巴黎卢浮宫,欣赏艺术瑰宝。然后前往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最后抵达美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纽约,漫步国际大都会。记住哟,途中有什么想交流交流的,可以大胆地畅所欲言。准备好了吗?出发!

(课件介绍:卢浮宫的三件镇宫之宝、埃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中心、维也纳歌剧院、维也纳著名音乐人物、纽约时代广场、华尔街)

交流、探究:

名作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

分享所了解的音乐家故事

你还知道美国的哪些事情?谈谈你所了解的美国。

导游作结束语:旅客们,今天的行程结束了。预祝各位今晚有个好梦。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XX同学的带领下,游历了世界各国,其实,书中第100——101面的瞭望台也向我们介绍了各国城市花絮,大家可以去看看。下节课,我们再去了解各国风情吧。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

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3、文化采风

教材分析:

《文化采风》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的第3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世界名城及它们的悠久历史;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艺术,有各种各样的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2、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3、能够借助资料,在分析比较中发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联系、民展地认识一个国家。

教学理念:

(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是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

(2)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3)教师拓展课堂知识,让全休学生搜集图片或文字资料,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难点: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快乐的节日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搜集一些有关世界各地节日的图片、节日饰品,了解各地节日的时间和意义,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传说、习俗和庆祝活动,看看从节日中能发现什么有趣的文化现象。

1、让学生谈一谈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

(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西方节日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3、汇报:圣诞节在西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4、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5、总结: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就像中国过春节一样。

第二课时

活动二:礼仪中的世界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待客方式、礼尚往来等,同时知道其中的一些礼仪习俗。

1、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不同国家人拉在相互赠礼物时有哪些礼仪习惯。

2、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到外国人的见面礼仪情景。

(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国外见面礼仪的方式)

3、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的想法?

4、汇报

5、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中国,这都是祖国的对外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6、在中餐、西餐他们的饮食礼仪是怎样的。

7、请阅读P107页材料,馈赠礼品时我们要?入乡随俗?吗?

(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世界中的礼仪有更深的了解)

8、总结: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中国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不断的了解国外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俗和礼仪,想互尊重各自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

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收集的资料特别丰富,既有文字资料,又有照片资料,体现出学生热情参与、动手收集能力的提高,从他们跟我的亲切交流中,无不流露着喜悦与自豪。当我让学生把他们收集的资料讲给大家,把收集的照片展示给大家时时,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世界文化的由衷赞美

之情,更是一种感情的升华,实现了思品课中的品德教育理念。

更多相关推荐: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20xx至20xx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赵俊飞小学品德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本人承担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转变观念,树立…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十一小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20xx年x月x日杨光云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了方便以后的教学工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了方便以后的教学工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本学期,本人承担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转变观念,树立课程观﹑学…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承担了六年级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1、教…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本人承担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转变观念树立课程观学生观教师...

山东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山东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课题1废墟上崛起汽车城活动目标1了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和发展2了解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3能采用多种形式探究新中国的辉煌成就4感受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中国共 产 党的伟...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1课我的课余生活)

第1课我的课余生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要使学生懂得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儿童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2情感学生乐于在课余时间里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3能力学生要学会合理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江南学校李翠玉第一单元走向文明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教学目标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

山东美术出版社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腾飞的中国1废墟上崛起汽车城活动目标1了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和发展2了解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3能采用多种形式探究新中国的辉煌成就4感受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中国共 产 党的伟大加深对中国共 产 党的...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计划一学期目标为了更好地做好本学期的工作对教学做了一定安排在本学期通过本科目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