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反思

时间:2024.5.2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反思

政治组 张梅

通过本课知识的教育活动发现有一下感觉:

1、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思想教育的内容高于文化知识的传授的内容。

2、应该尽可能多的利用身边的实例加以说明才能更有说服力。

3、应该有挖掘学生身边的例子,通过学生的自我表述才能更好的起到教育的功能。

现在先简单的说一下我的备课过程:

首先,从理念上进行构思。我在这节课中想做到两个有机结合,一个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结合,试着用引导学生自学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二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既用到传统的读书、写字、解说等手段,又借助多媒体视频、图片来给学生多重感官的直觉感触,同时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容量的知识展现。使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各显其能,各施所长,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生的特点,研究时事热点,。进而确定教学目标、找出教学重点与难点,研究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的办法。

第三,设计教案与课件。具体贯彻前面构思的理念与办法,分激情导入、指导预习、学习交流、梳理落实、效果检测、课堂总结等六个步骤来实施教学。基本方案出来后,我进行了反复推敲与修改,并按照方案做了教学前的准备,如备好奖励计分卡片等。

教学前,我面对陌生的课堂、陌生的学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但这节课的教学再次告诉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切合实际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第二篇:第9课第2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教学设计档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

1、识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2、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能力目标 :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 产 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坚定爱党、爱国信念,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

1、重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2、难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课前指导:指导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与儋州市石屋村创立我国第一所农村社区大学的相关资料(或整理在高一时去石屋进得社会实践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学习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

第9课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档

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那么,国家为什么要这样推行这样的计划呢?通过接下来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得到很好的解答。

(此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知道“”四有“公民的培育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0页的第二则探究材料,并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文字材料:“海南岛上的大寨”,儋州石屋的命运沉浮

课堂探究二:请同学们试着找出两则材料相同的地方?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两则材料都说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作用于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产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它会为社会主义特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指导方向、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离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文明建设将会一事无成。可见,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此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体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

设问:“四有”具体是指哪四有?

总结: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过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

1、发展教育事业

课堂探究三:展示材料:我国第一所农村社区大学——儋州市石屋农村社区大学

学生思考:结合本课的知识,试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创立石屋社区大学

教师点评:创立石屋社区大学的意义之一就是低成本满足农村成人学习的需求,弥补现有教育的不足,是我国发展教育的一个新尝试,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国民素质。也是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国家为什么要重视教育事业?如何发展教育事业?

(1)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因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

(2) 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发展科学事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课堂探究四: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2页“两个观点”内容,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所提出的问题,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发展科学事业要充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此活动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有正确的理解)

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提问:什么是和谐文化?(提示:学生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即可)

课堂探究五:同学们拿出我们手上的资料,在课堂上我们一起来寻找石屋青年志愿者们的足迹,结合他们的事迹,大家来谈谈如何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教师点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过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投身到这个过程中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例如: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提问:同学们能否列举我们学校进行精神文明创建的一些具体活动?你有没有参加过这些活动?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我们学校一直以来都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比如:政治处开展的崇尚文明、远离陋习一系列主题活动;团委成立了“爱心屋”、青年志愿者协会等。我们班上就有许多同学是学校的志愿者,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团队活动。积极参加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能使我们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积极影响。

所以,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堂课内容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知识,通过学习知道了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人们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青年学生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四)板书设计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要求:

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重要作用。

◇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明确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了解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9课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档

第9课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档

第9课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档

第9课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档

第9课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档

第9课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档

第9课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档

第9课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档

○就学情而言,学生通过《文化生活》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明确了:什么是文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了解了我们的中华文化,这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框题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所学知识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对于前面的知识点抽象性较强,要求学生能够由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实践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对本框题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对教材“探究活动”中的一些观点的评价,学生容易陷入片面性,即只看到了事物或现象的一个方面,看不到另一个方面,不能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的看待事物、现象,在这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学生用比较辨析法、系统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讨论法、知识迁移法等方法去学习,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设计思想】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突出时代特征,把多媒体课件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运用图片、视频资料等感性材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探究的兴趣,而且把教材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对具体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开放互动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相结合,教师负责整个学习活动,辅导和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辨析等方式交流观点、看法,促进彼此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对主题的深入讨论与拓展,增强教学多边活动的互动性,突出教师的指导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协作,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了解人民群众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活动形式。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教材提供的背景材料或设置的情境,主动地感知、感受、体会、体验,通过师生互动、探究交流,培养自主学习、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重要性问题的辨析,提高比较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通过了解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主动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成为“四有”公民;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和谐文化建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和谐文化的重要地位。

○难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教学方式和手段】

○教学方式:设置新的情境,以情境式导入,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重点探讨并弄清“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问题。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胡锦涛发展文化产业的讲话,并制成投影片;9.20公民道德建设的图片,群英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的图片;“十优”班级创建、爱心屋活动、告别不文明陋习签字活动的图片;“嫦娥一号”发射的视频的视频

○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大组中有小组)分别去查找、收集证实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材料;收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及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重要作用的数据。

【教学过程】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板书)

(投影展示)组图:学校多彩的精神文明活动:“十优”班级的创建;爱心屋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告别不文明陋习签字活动。

结合上述图文资料,探讨下列问题。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的根本目标是什么?

师生探讨,学生回答。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四有”公民。

1.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板书)

教师活动:“四有”公民指的是什么?

(投影展示)邓小平的论述: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

(投影展示)材料1: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见教材第100页) 材料2:农村的现状:08年上半年借助于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橡胶价格的上涨,许多农民生活富有了,上午割胶回来后就邀伴打麻将(赌博),收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半年橡胶价格从原来的20元左右/斤下滑到7元左右/斤;农民的生活一下子进入了贫困的状态。

学生活动:在阅读本框教材第一目内容后,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1:你认为实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对于培养“四有”公民有什么意义?

问题2:如果农民勤快些,不参加赌博而继续种其他的经济作物,下半年会造成如此贫困的状态吗?由此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归纳,提示如下。

问题1:实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一方面促进了贫困地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另一方面锻炼和提高了志愿者自身的素质,有助于他们成为“四有”公民。

问题2:从这则材料可见,借助惠农政策富起来的农民,由于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变为贫困,说明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板书)

教师活动:同学们,在你们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教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

教师活动::教育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活动:启发学生结合近代历史上率先进入现代化行列的国家重视发展教育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教育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

教师活动: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国家要迎头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应该如何做?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结合学生的讨论,并结合教材,启发学生认识到: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

教师活动:对于教育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那么,应该如何发展教育呢?

学生活动:探究教育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德才兼备还是只注重专业知识?

教师活动:1、研究和种植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就是为了解决世界上人口与粮食不足的问题,由于杂交水稻,无论是产量,抗病性,各种综合形状都要比不杂交的水稻要高,这就意味着杂交水稻粮食出产量的提高,为日益增加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解决粮食问题。(投影显示)

2、 “嫦娥一号”的升空。(播放视频)

学生活动:体会科学技术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影响,认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意义。

教师活动: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性问题,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投影展示)观点一:自然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算不上真正的科学。观点二: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真正的科学,也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它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

学生活动: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围绕两种观点进行辨析。进而总结哲学社会科学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说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教师活动:(理论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人们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执政、育人、服务社会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师活动:我们儋州市内或你所在的乡镇有哪些公益性的文化设施?能否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投影展示)

师生活动:体育广场、银河公园、中兴公园等,这些公益性文化设施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但尚未能满足当下我们居民的需要。

可见,发展公益性文化任重而道远,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学生活动:展示我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及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重要作用的数据。对比、了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教师活动:20xx年7月22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会议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投影显示)

学生活动:感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

3、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板书)

教师活动:什么是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哪些作用?(投影展示)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当中体验到和谐文化的存在及其发挥的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体会,结合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说出和谐文化的作用。

教师活动:你还参加过我们学校组织的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说一说参与这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体会。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爱心屋,到敬老院去探望老人,奥运知识比赛等。助人为乐的精神,养成文明的行为方式等)

本环节设计理念:对教材案例的整合是因为我校大都是农村的学生,他们对当下农村的生活比较了解;学校也曾经举行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许多学生都

参与过,有切身的感受,符合学生的实际。问题的整合,有梯度的设计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符合“三贴近”原则。

【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教师点评: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描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者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这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3、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

本环节设计的依据:是高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学习,他们可以归纳、总结出课堂学习的知识。

【学习效果评价建议】

1、课余作业 探究、讨论如何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参加一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比如,学校的青年志愿者、爱心屋;清扫公共场所,美化环境等。

本环节设计的依据是: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的目的和归宿。通过这一环节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内化学生的行为,落实了情态目标。

六、板书设计(投影显示)

本环节设计的依据是:一目了然,便于记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2、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 产 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坚定爱党、爱国信念,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走进新课

复习导入。上一节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

(二)推进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0页内容,并体会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并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教师点评)这一内容说明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

一、培育“四有”公民的根本目标

1、什么是落后文化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1页“专家点评”内容,思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建设精神文明?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1、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1、发展教育事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2页“相关连接”内容,思考国家这一措施对建设精神文明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1)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因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 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发展科学事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2页“两个观点接”内容,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发展科学事业要充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要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

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4页两个“相关连接”内容,思考如何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过程。这一有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

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例如: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人们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正在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人们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青年学生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第一目内容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四有”公民。

(2)、通过第二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懂得:

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通过第三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懂得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断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过程,认识到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2、能力目标

(1)、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背景材料或设置的情境,主动工感知、``感受、体会、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和领会能力。

(2)、通过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重要性问题的辫析,提高学生比较能力和辫证分析能力。

(3)、通过了解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各种创建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认识到应当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作为当代中国青年,要使自己健康成长,锻炼成长、就必须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二、【新课教学】:

(一)、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课堂探究:你认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有什么意义?

◇探究提示: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使青年志愿者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经受了锻炼,提高了素质;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1.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社会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柑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切实搞好“二个文明”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注意:

正确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这三者之间就其主要内容来说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来说的,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

◇ 课堂探究:存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事例?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 探究提示:(1)事例:19xx年8月8日,杭州市武林广场的一把大火将5 000多双温州生产的劣质皮鞋付之一炬,温州几乎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代

名词。痛定思痛,温州人重整发展思路,竖起“质量立市”大旗。20xx年8月2日,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作出决定:从20xx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温州的“诚信日”。经过几年努力,如今的温州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鞋都”。

(2)启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作用于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它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指导方向、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离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文明建设将会一事无成。

◇ 课堂练习:

l某村有一“风水宝地”,村民担心耕种会引来灾祸。村干部不信邪,带头承包了“风水宝地”,不仅没有遭灾,反而获得了可观的收入。针对上述情况,当地政府应该( B )

A.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山政策 B.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完善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 D.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2.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落脚点就是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 拓展延伸: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足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每一项都包含着不同层次的内容。有理想,是指在全党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有道德,是指在全社会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有文化,是指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拥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有纪律,是指要遵守以维护全体人民共同利益为目的的行为规范。

四有”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四有”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理想是人们的主要精神支柱。有了革命理想,才能自觉运用道德和纪律约束自己,才能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强大动力。道德与理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理想与有道德是一致的,理想的破灭也常常伴随着道德的沦丧。纪律是理想和道德的表现,也是实现理想、遵循道德的保证。科学文化知识是坚定理想、遵守道德和纪律的重要基础。作为新时期培养人的目标,“四有”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全体公民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1.发展教育事业

(1)原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足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牛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大训。

(2)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峰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谢艮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汁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引入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继续普及几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币Ⅱ对农村教育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

◇ 课堂练习:

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改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 发展科学事业

(1) 原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力量;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 拓展延伸:“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于19xx年提出的精辟论断。这个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 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 课堂探究:(1)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

◇ 探究提示:观点一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是其可取之处;但否认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是片面的。观点二既承认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又承认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是正确的。

◇ 课堂探究:(2)在你看来,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 探究提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提供关于世界总体特别是人类社会的知识和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思想武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毒义物质文明的强大动力。

◇ 课堂练习:

20xx年3月28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xx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上述事实表明(B )

A.我国现阶段允许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 B.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C.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金钱不是万能的,但金钱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4.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 原因: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

(2) 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

文化项日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积极推进卫生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努力办好20xx年奥运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 课堂练习:

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前几年,美国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全国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C )

A. 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B. 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

C. 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三)、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

1、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文化的源头是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是改造自然的实践、改造社会的实践、人的自我改造的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因此,正如江泽民旧志在“七一”讲话中所说:“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 课堂探究:你参加过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上述观点进行说明? ◇ 探究提示:(1)参加过哪些活动,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明。如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创建文明学校、争做文明学生,我为学校添光彩’’的演讲活动;

助残扶贫、尊老爱幼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从我做起,告别不文明言行的“三讲一树”活动等。

(3) 参加活动后的体会可围绕提高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等方面来谈。

(1) 多彩的形式:

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例如,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2) 伟大的意义:

这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也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人们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正在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3) 必然的选择: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 拓展延伸: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英雄模范,像孔繁森、张海迪、徐洪刚、韩素云、李国安、徐虎、李素丽等,在全社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提出的一些响亮口号,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单位做个好职工,社会做个好公民,家庭做个好成员”等,不断激励着人们

◇ 课堂练习:

20xx年7月,全国60万大中专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展开。他们开展千村科技扶贫、万户健康普查、扫盲、法律宣传进万家等活动。温家宝总理对他们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通过“三下乡”活动,能够使青年学生(C )

① 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②物质生活得到充实,生活水平得到提高③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④精神生活得到充实,精神面貌得到改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本课小结: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实现培育“四有”公民为根本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

【教学基本思路】

1.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尝试对学生的学习资源(教材、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资源)进行整合。

2.在尊重教材的基本结构基础上,细节部分进行适当的调整。

3.引导学生进行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尝试。

4.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部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了解党和国家为推动我国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发展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明确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知道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亿万人民参加的创建活动,了解近年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形式。

2、能力目标

○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升华学生的道德境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创建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教学准备】

○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和研读教材的内容。

○收集与教材“情景导入”内容相关的资料。

○制作课件(文字,视频,图片等资料)。

○布置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课题和要求。并按小组共同合作学习课题,并准备展示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上一节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因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

(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标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进行新课

一、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1、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播放一段视频:一名随地吐痰的人被居委会大妈抓了个现行,罚款1元,被罚者拿出一张2元钱,大妈没钱找,双方僵持不下。“要不我再吐一口痰算了,别找了。”

(文字说明)侯宝林的这段相声,形象地讽刺了中国人爱随地吐痰的毛病。如今在北京,随地吐痰的罚款已经涨到50元,但不少人的这个毛病还没有改。在一项题为“文明差在哪一点”的国人陋习调查结果显示,87%的民众认为“随地吐痰”是中国人身上最普遍存在的陋习,加上乱倒垃圾、不排队、不遵守交通规则,可以算得上是“四大陋习”了。我们郑重提醒国人:别把你的痰吐向全球!

探究问题:视频中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什么启示

(学生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分析:视频反映了部分公民身上存在的随地吐痰的“陋习”,这一“陋习”正是素质低下的表现。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切实搞好“三个文明”,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过渡)建设精神文明,总是以人为对象,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那么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呢?请同学回答。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学生回答问题: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师: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请大家看101页“相关链接”的内容。为什么邓小平提出了“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呢?理想真的很重要吗?相信大家都看过《西游记》了。那么有没有同学们有这样的疑问呢?在唐僧师徒五人中,他是法力最低的一个,但是他却带领着四个法力比他都高的徒弟,历经磨难达到西天取经,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师:原因就在于唐僧在取经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是好的,还是危险的,他始终是那样一句话“赶路要紧”,他的理想,他的目标是到达西天取经。正是因为他知道“赶路要紧”,所以他能成为他们的师父。很多时候我们话费太长的时间在别的事情上,比如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花太多时间修饰自己,结果我们忘记了最重要的事和我们的目标:赶路,前行。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出理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第9课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档

教师总结: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要求: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过渡:多媒体展示课本102页的探究,“观点一”VS“观点二”,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远离落后文化必须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拓展:多媒体展示:《逃出克隆岛》是美国梦工厂在20xx年拍的一部大戏,导演用虚构的手法,演绎了一群“克隆人”的生活。这些克隆人住在一个小岛上,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给他们的“原型”提供各种更换用的身体零件,他们死后的价值远比生前更高。后来有“克隆人”发现了这一秘密,便带着岛上的克隆人逃出了岛,从而出现了极为混乱的现象。导演用电影的手段,指出了“克隆人”存在的伦理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所在。总之,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应该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3、当前,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如何发展?

学生活动:自由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原因: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要求:要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究地区和中西部的文化发展。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 点拨:“相关链接”图文并茂介绍国家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方针和实例。

三、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

学生活动:(课前将全班分为七个合作学习小组,布置合作学习的课题和要求。并按小组共同合作学习课题,并准备展示学习成果,要求学生将学习成果制作成PPT,由代表上讲台展示。)

第一组展示国家开展的精神文明活动

第二组展示本市开展的精神文明活动

第三组展示所住小区开展的精神文明活动

第四组展示家庭生活中的精神文明活动

第五组展示学校开展的精神文明活动

第六组展示班级开展的精神文明活动

第七组展示自己参与的精神文明活动

教师总结:亿万人民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着丰富多彩的形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当代青年的必然选择。

具体分析:

1、形式: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执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2、意义: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人民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道升华。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正在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3、必然的选择: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本框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投身社会实践,努力使自己成为“四有”公民。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2、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 产 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坚定爱党、爱国信念,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0页内容,并体会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 这一内容说明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

一、培育“四有”公民的根本目标

1、什么是落后文化呢?

教师活动:思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建设精神文明?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1、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1、发展教育事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1页“相关连接”内容,思考国家这一措施对建设精神文明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1)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因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 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发展科学事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2页“两个观点接”内容,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发展科学事业要充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要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

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

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3页两个“相关连接”内容,思考如何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过程。这一有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

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例如: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人们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正在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人们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青年学生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2、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 产 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坚定爱党、爱国信念,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0页内容,并体会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 这一内容说明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

一、培育“四有”公民的根本目标

1、什么是落后文化呢?

教师活动:思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建设精神文明?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1、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1、发展教育事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1页“相关连接”内容,思考国家这一措施对建设精神文明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1)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因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 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发展科学事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2页“两个观点接”内容,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发展科学事业要充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要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

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

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3页两个“相关连接”内容,思考如何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过程。这一有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

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例如: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人们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正在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人们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青年学生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更多相关推荐:
反思文学篇目

反思文学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三走严庄春暖时节如愿里程关大妈澄河边上三走严庄草原上的小路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焕生上城漏斗户主解约钱包鱼钓绳子飞磨方之内奸李国文月食花园街五号改选危楼记事冬...

中国古代文学反思

中国古代文学的反思姓名林伽班级人文1307学号3130104764历史的车轮轰隆隆的碾过中华五千年的岁月飞雪与阴霾在太阳东升西落的轮回里湮没成已逝的的沧桑时空的隔阂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将不同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学分割成...

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反思与展望

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反思与展望摘要中国当代文学最根本的弊病在于缺乏理想性超越性和精神性长期以来我们都渴望伟大作品的出现和文学大师的出现中国新文学经过近百年的积淀也应该是能够出现大师的时候了大师的真正标志其实只有一个...

文学翻译反思

MyViewandReflectiononLiteraryTranslationMyviewandReflectiononliterarytranslation摘要文学翻译种类繁多评判标准各不相同翻译方法和步骤...

日本文学阅读赏析及对比反思

日本文学阅读赏析及对比反思摘要在日本文学的翻译工作上开始发掘日本文学与中国的联系及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日本俳句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对比揭示文化的互相作用文化间营养的互相汲取由日本文学作品的悲哀之美带出无常和美意...

聚焦课堂《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反思

交流合作完善自我促进发展聚焦课堂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反思宁夏育才中学翟国毅本次聚焦课堂活动由来自上海进才中学的李慧与我校历史组刘帮庆周丽媛张小亚老师在勤行学区参加了辉煌灿烂的文学同课异构聚焦活动活动分为两个环节上...

网络文学与反思参考书目

研究专题网络文学与反思书目1保罗莱文森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M译者何道宽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译者何道宽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3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译者...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是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是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影响较大的一门学科我们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胡时候尝试做一些教学改革以期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学习兴趣...

英美二十世纪初文学反思

荒原上的救赎浅谈二十世纪初英美文学的艰难探索引言当二十世纪的大幕徐徐拉开人类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却又迷惘的时代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富于戏剧性变化的世纪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共产主义革命民族主义运动等等注定让这个世...

《狂人日记》对文学革命的反思意义

狂人日记对文学革命的反思意义姓名李春考号320xx3100086考区丽江市古城区指导教师定稿教师内容摘要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第五卷上这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酝酿期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民...

当下中国文学需求的培植和文学教育问题的反思

当下中国文学需求的培植和文学教育问题的反思杨文虎当下中国人对文学需求的萎缩有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原因要重振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必须培植人们的文学需求文学教育是培植文学需求的重要途径但我国目前的文学教育本身还存在...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自19xx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

反思文学(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