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1《竹林深处人家》教学案

时间:2024.5.4

11.竹林深处人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字词,掌握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读的顺畅,读出感情,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江南竹乡清幽的优美景色,了解竹乡人民热情好客、勤劳质朴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1、朗读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竹子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植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是谦逊和高洁的象征,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著名的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也写下了颂竹的千古名篇,请欣赏: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师范读,生齐读,在郑板桥先生的诗中初步领略竹子的品格。

师:同学们愿意领略竹子的风采吗?今天,我们请来当代画家、散文家黄蒙田先生带领我们去江南竹乡走一走。

二、走进作者:

黄蒙田 (19xx年7月——),原名黄草予,又名黄茅,广东台山人,现居香港,当代画家、散文家。19xx年毕业於广州市立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系。19xx年抗战胜利后,放弃美术创作实践,集中美术业务工作,同时进行写作。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晾( ) 沏( ) 隧道( ) 竹箬( ) ..

山岚( ) 竹坞( ) 山麓( ) 匾箪( ) ....

答案:liàng qī suì ruò lán wù lù dā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画家的话只说明了这里的竹林旺盛,是名幅其实的竹乡。

B.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密匝匝,把路的上空盖着。

C.回过头来,发现山麓的竹林上出现了镂镂轻烟。

D.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束手无册。

解析:A项“幅”应为“副”;C项“镂镂”应为“缕缕”;D项“册”应为“策”。 答案:B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气势:

(2)竹坞:

(3)山岚:

(4)匾箪:

1

答案:(1)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某种力量和形势。

(2)竹林茂盛的山间平地。

(3)山林中的云雾。

(4)盛东西的扁形竹器。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对字词进行圈点批注。

(2)分小组朗读课文章,找出不理解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写成小纸条的形式。

(3)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可以请教老师。

师:好了,现在就开始我们的江南竹乡之行吧!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要读的正确、读的顺畅、读出感情!

生自读课文,小组展开讨论,对字词进行圈点批注。

如:“沏”字应读“q ī”,而不读“q ì”,“岚”应读“l á n”而不读“lu á n”;“名副其实”不能写成“名符其实”等。

师:同学们刚才读的很认真,找出来的字词也是我们平时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词,希望同学们要注意。

面大家分小组朗读课文,找出你读的过程中不理解的句段,进行讨论,可以向老师请教。 (生前后六人为一个小组,开始讨论,生生讨论,师生讨论,在探讨的过程中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问题:

“竹子把路上空盖着,作者感受不到外面阳光的强烈,怎么知道外面阳光的强烈?” 题目是“竹林深处人家”我感受作者主要是写人家?为什么开头写那么多的竹林? 竹林深处人家是不是很穷?为什么那里的孩子放羊、捡竹笋,难道他们不上学吗? “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什么意思!等等。

(学生的问题很多,有的问题很简单,同学们经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争论会自己得出答案,稍有难度的应放在下面课文分析探究中解决,老师要告诉同学们这个问题要在下面的环节进行解决)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书读的很认真,问题也提的恰到好处,通过刚才的一番讨论,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江南竹乡的魅力呢?下面我们整体感知一下课文,请同学们看景、说景,把你看到的景色用恰当的语言叙述下来,然后结合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说的!同学们要边看边说,畅所欲言!

2、欣赏江南竹乡景色

(江南竹乡的美景:竹林,竹海,竹坞,“海底隧道”,竹楼,竹床,竹椅等各种竹器,配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领略江南竹乡的美)

学生边欣赏边说话,自主发言(也可以选一个代表边看边说),体会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五、合作探究

欣赏了美景,下面大家一齐来探讨两个问题:

A、细读前三段,说说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竹林的?写出了竹林的哪些特点?

B、竹林深处人家生活上有哪些特点?你喜欢他们吗?

(生分小组讨论)

资料备案:

A、从远望、近观、细顾三个角度描写竹林,写出了竹林的茂密、丰收景象。

B、生活环境优美、待人热情好客、品格勤劳质朴。(从作者遥见炊烟,听到禽鸣,闻到竹香,看到村民,吃到笋干,听到欢笑来体会)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说一说文中的哪些语句写的美妙?妙在何处?

六、精读品析:(课件展示)

1、你觉得哪些语句写的美妙?妙在何处?(从语句的内容、修辞、表达效果上加以分析!) 2

教师举例:

我觉得“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住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这句话写的好,这是作者心理的活动描写,展示了竹林的浓密与情趣,”屏风的比喻,诗句的引用,都增添了语言的想像力和趣味性。

我觉得“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这个句子写的妙,这是个比喻句,承接着上文“海”的比喻,抓住风吹草动的特点,用“浪”来描述竹林在“一阵风吹过”时的动态特点,非常形象生动。

(生讨论,品味,有感情的朗读,齐读)

2、课堂小结:

作者的文字朴实又善用修辞,不事夸饰,情随景生,达到了情境交融的境界,同学们在以后写作写景作文时,要注意向黄蒙田先生学习。

同学们,正因为竹子美丽、生命力强,所以才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而且,历来的文人墨客也以“竹”为主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诗画经典。

希望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些资料,欣赏竹的美丽,学习竹的精神,做一个像竹子一样有气有节、谦逊高洁的人!

七、拓展延伸:

收集有关竹子的诗: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百花虽佳无久艳,翠竹长青四季贤。”

“一节复一节,千技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雪压竹头低,低得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板书设计:

写竹海之景

远望:无边无际

近观:深不可测 移步换景

四顾:密不见底

教学反思

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积累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和方法,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而在课堂展示中,不仅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精神,如对“咬定青山不放松”诗句的理解,对“胸有成竹”成语的解释,等等。 提出的具有探究价值的中心问题。将学生带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去。

反馈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饼饵( ) 山麓( ) 山岚( ) ...

3

2.课文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作者不惜笔墨描写了竹林的茂盛和竹乡人家丰收时的喜悦,想一想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从三个观景点描绘了不同的竹林景物,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远处所见:

深入竹林所见:

登临竹坞所见:

5.作者对竹子的描写很有特点,按下列要求从课文中找出同竹子相关的句子。

从色彩上找:

从声音上找:

从气味上找:

6.把下列词填入空缺中,依次是 。

⑴其实,在她那江南女子的秀气中,却蕴含着几分 。

⑵不知是喘息了一会儿,还是来了一股 ,招娣练球练得完全忘我了。

⑶小李也冒火了, 一上来,就不顾一切了。

(备选词语:愣劲 野劲 邪劲)

7.你能在下面句后括号内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此种类型的人吗?

例如: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⑴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

⑵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

⑶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

⑷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 )

⑸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 )

⑹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 )

⑺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

⑻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

1.略 2.引出下文 3-5.略 6.野劲、邪劲、愣劲 7.依次是:笑面虎、铁公鸡、井底蛙、丧家犬、地头蛇、替罪羊、老黄牛、千里马

4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11 竹林深处人家课件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1竹林深处人家课件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1竹林深处人家课件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1竹林深处人家课件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1竹林深处人家课件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1竹林深处人家课件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1竹林深处人家课件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1竹林深处人家课件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1竹林深处人家课件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1竹林深处人家课件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1竹林深处人家课件语文版

更多相关推荐: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整体教学反思冯宝莹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工作已经结束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有诸多不足针对本学期具体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如下反思首先对语文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细致对于刚刚步入语文教师行列的我来说由于缺乏...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学反思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学反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xx1012172841阅读1536评论1字号大中小订阅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人教版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全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全集新闻两则新闻两则是毛泽东为著名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战所写的新闻两则报道目光如炬高屋建瓴今天读来那场惊心动魄气吞山河的战争犹历历在目令人荡气回肠两则新闻在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为了让...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班和4班的语文教师与其它年级相比七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一总体看法七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如1从七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七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如1从七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2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一对新课程理念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反思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中的第三条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聂堆一中李翠丽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5班的语文教师与其它年级相比七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总体看法七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如1从七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蜡烛》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蜡烛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人教版教学分析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伤仲永》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伤仲永教学设计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伤仲永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从而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正式接触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快一年了在这两个学期我发现了以下问题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将是我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一学生方面1学生基础差错别字多拼音错误多一些知识点没有掌握所以在教学中仍应重...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广州市第九十一中学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期中考试半个学期过去期中考试成绩已公布我就做了深入的分析通过思考我感到首要改革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首先说说阅读教师应有独特的个人阅读体验和独立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