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时间:2024.3.23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十堰经济开发区白浪小学 王洪峰

设计理念:

《黄山奇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性散文,全文紧扣“奇”来对黄山松进行描写。文字生动,意境优美,适合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唤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发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能认识美、感受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出示媒体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山,它被誉为(跟说:“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跟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2、播放录象展示“黄山四绝” 特别是四绝中的“奇松”,人们对它更是(跟说:“情有独钟”)。

3、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黄山,我们再来齐读课题。注意老师用红笔写的字了吗,是什么呢?(奇)黄山的松,奇在哪儿呢?现在我们一起去感受一番。

设计意图:利用假想旅行的方式把学生带进神奇和秀美的情境之中:大屏幕上出现了云雾缭绕的黄山,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黄山松树??此时学生被多媒体课件带入了奇美的情境中,为黄山奇松所吸引,所倾倒??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

2、出示图片看 这就是玉屏楼,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

- 1 -

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

3、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指名说, 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4、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用两直线划出描写“三大奇松”的句子。

A迎客松

1、自己读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 出示句子: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想看看迎客松吗?

(多媒体展示迎客松图象)

瞧!这就是黄山第一大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和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地品读,并体会一下迎客松奇在哪呢?

句一:①“姿态优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

② “枝干遒劲” 借助形象理解“遒劲”,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

③“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体会它的茂盛,生命力顽强。

④“饱经风霜”体会它的古老顽强的生命力。你对这个词是怎么理解的?用这个词我们还能形容什么对象呢?(指名说:建筑、人物??)

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有800多年了,它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 正如文中说它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这一句话看能不能不用老师教,你就能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句二: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儿呢?(“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

① 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比喻、拟人)从这儿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热情的欢迎”体会迎客松非常热情”。)是啊!迎客松斜伸出去的手臂多像热情好客的主人啊!

②远方的游客慕名而来了,这位热情的主人会怎样欢迎呢?请同桌讨论一下,想一想,它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迎接游客呢。(交流)

- 2 -

现在你就是迎客松,你会怎样来欢迎游客呢?(指名表演)

③多么热情的迎客松呀,我们能把它读好吗?请同学们先练一练,呆会儿我们比比,哪棵迎客松最热情。练读第二句。(指名读、齐读)

句三:①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了――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你能用“不仅??而且??”把它的意思也表达出来吗。(指名说)

②(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 ),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 )

③谁能把这句子的意思读出来?(指名读句子)

迎客松小结:

1、看着这棵迎客松你想说些什么呢?(迎客松你真神奇,你真美!)

出示图片诗句 如诗句所写: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2、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大家试着来读一读。(齐读)

B陪客松

1、过渡:你还想看看什么松?(陪客松)。(多媒体出示陪客松图片)

2、瞧!这就是陪客松了,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图,再读读描写它的句子,说说你觉得陪客松奇在哪儿?

① “绿色的巨人”体会它的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② 是啊,陪客松高大挺拔,真像一个正陪同游人观赏黄山风光绿色的巨人。它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你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

C送客松

1、过渡:最后我们去看看送客松(出示送客松图片)

2、看了送客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觉得它的神奇之处在哪呢?

① 姿态独特,枝干蟠曲,就像“天然盆景”。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枝干是弯弯曲曲的,就像什么呢?(“盆景”。)

出示图片比较盆景 但盆景是经过园艺工人修剪出来的,而送客松却是(跟说“天然”)从这儿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它的神奇。

- 3 -

②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从“依依不舍”体会它的热情。

③ 送客松好像在说什么?(指名说)

④ 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呀!你能把它的热情读出来吗?练读送客松的句子。(指名读) D第二自然段小结:

现在,我们多么想登上玉屏楼去看看黄山的三大名松啊!我请一位同学带我们去,好吗?(指名)请你为大家美美的朗读第二自然段,把我们带上美丽的黄山,老师给你配上音乐。(配乐朗诵第2自然段)点评:谢谢你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黄山,让我们感受了黄山奇松无穷的风采。

E争当小导游

1“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工作委员会最近招聘导游,条件是:讲普通话,口才好,必须将三大名松的“奇、美”介绍到位,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组练习)

2、指名说。

设计意图: 教师适时出示本文重点语句和图片,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既渲染了气氛,又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之间的距离。特别在出示三大名松的图像时,能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感知三大名松的姿态,直观的画面唤起了学生记忆中已有的表象,此时的学生能用流畅的语句说出名松的特点。因此,多媒体的展示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其他松。

过渡:同学们,玉屏楼前的三大奇松是最有代表性的,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松树,真是数不胜数,咱们再去看看其他的奇松好吗?

1、请同学们自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2、“黄山的松千姿百态”。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

出示句子 (或??或??或??;或??或??或??有的??有的??有的??)

2、黄山奇松只有这些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省略号)

3、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

出示欣赏图片你觉得黄山松还像什么呢?(指名说)?

2、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出示媒体 谁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把刚才同学们说的连成一句完整的话呢?

- 4 -

指名说(黄山的松有的??有的??还有的??它们真是千姿百态啊!)

5、课件展示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是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学生跟说: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7、谁来能把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美美的读出来呢?(指名读)

8、我觉得,我们在读的时候还应放慢速度,这样才能把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它的神奇秀美给读出来。(齐读)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了几种姿态不一的黄山松。学生在和谐、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一幅幅的奇松图,脑中会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态的松树形象,此时就不难理解“千姿百态”的意思了。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黄山的松是神奇的,是黄山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风景。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我们可以记下这句话,回去后再上网查查有关资料,并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课堂是开放的,学生参与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课本,而是逐步延伸至课外。传统课堂上,教师 “课后我们继续交流。”这句话,很少有学生能理会。而在新课堂上,教师则会这样说:“请同学们课后到我们的论坛中继续交流你的想法。”或“请把你的困惑发布到学习空间上。”这种形式的课后拓展交流不再流于形式。在这种无处不在的学习氛围的浸染中,孩子们快乐地完成了对知识的积累。

板书设计:

迎客松

20、黄山奇松 陪客松

送客松

- 5 -

教学评价与反思: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它使传统教学变多元化、立体化,并使教学内容图、文、音、像得到了相得益彰的充分体现,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各种情感因素、心理因素,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意识,并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主动性、创造性。

一、以画想象 催化感知

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拓展视野,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促其思考。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利用课件出示三大名松的图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感知三大名松的姿态,说说各自的特点。直观的画面唤起了学生记忆中已有的表象,学生用流畅的语句说出了名松的特点。多媒体的展示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激情体验 激励想象

针对课文的重点,用多媒体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在教学“陪客松”时,创设情境,驱谴学生的想象。想象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中,又能超越教材本身,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还能培养学生不受制约、纵横思考的习惯。录像中迷人的黄山风光,优美动听的旋律,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火花,激起了学生畅所欲言的愿望。学生仿佛成了黄山上的“陪客松”,声情并茂地为人们介绍着迷人的黄山风光。同学们在侃侃而谈中真切地体会到了陪客松的神奇,大自然的壮丽。

三、以实引虚 放飞想象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勾勒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这一处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口。我利用课件展示了几种姿态不一的黄山松。学生在和谐、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一幅幅的奇松图,脑中会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态的松树形象,极大丰富了课文内容,再用语言激励学生放飞想象,补充在省略号处。此时学生扬起了想象的风帆,开启了思维的闸门,情绪高昂。课堂教学达到了“任情感激荡,任思维涌动,任想象飞翔”的高潮。

现代信息技术以形、声、色、情的优势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受到了美的熏陶,能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

- 6 -


第二篇:《黄山奇松》教案


16、黄山奇松

一、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 小学

2、 学科:语文

3、 课时:2课时

4、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黄山风光图片以及黄山奇松图片、

文字资料;搜集古人对黄山赞颂的诗句。

一、 教学课题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详细的刻画了黄山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黄山奇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材分析

本教案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本课写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为增加学习效果及感官享受,教学之前可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黄山风光视频及黄山奇松视频,以教参做基本点,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确立课堂教学形式及方法。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三大名松的“奇”是全文的重点。

1

教学难点是结合课文语言文字,以迎客松为突破口,感悟黄山松“奇”。

四、 教学方法及思路

充分利用视频以及学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踊跃交流探讨、感受黄山奇松的美,养成审美情趣,本课教学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 合作交流,学习课文。

5、总结回顾。

6、拓展运用。

7、完成作业,巩固训练。

8、课后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百度视频搜索:/video/2007/08/26/160592.html)

看了黄山风景的视频,你是不是想到黄山去看一看,下面我们学习16课《黄山奇松》。

(二)、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齐读课题。从中让学生知道,本文的重点是写——黄山奇松

1、你知道松树有哪些品种吗?

2、从课题看“黄山松”有什么特点?

3、质疑:你还想了解“黄山松”的什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

1、自读课文,思考讨论:

(1)课文中介绍了黄山的那些特点?重点写了哪一点?

(2)文中写了哪些松树?是在哪一节写的?

(3)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2、集体朗读课文。

3、交流自学的字词。

(四)、合作交流,学习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自读本段,交流。以学生自己设计提问、解答的方式进行。

1.四绝的“绝”是什么意思?

2.黄山以哪“四绝”闻名于世?

百度视频:(/show/OuAevuJH7QzLD2R-.html)

3.文中哪一个词语是表示人们特别偏爱黄山奇松的?

4、黄山奇松都“奇”在哪里?

(五)、课堂训练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黄山松( )。它们或( ),或( ),或( );或( ),或( ),或( )。

2、被誉为“( )”的黄山,以( )、( )、( )、( )“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 ),更是( )。

【二】、写导游词(要示写出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第二课时

(六)、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写了哪些奇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2、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指导)

3

【迎客松】:

(百度视频:/v_show/id_XNDU2MzEyMDg=.html) 看了黄山第一大名松迎客松的视频。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地品读,并体会一下迎客松奇在哪儿?

一奇在模样: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

二奇在饱经风霜,却仍然??

三奇在顽强的精神。

3、看着这棵迎客松你想说些什么呢?

4、本段采用的什么样的结构方式?(总——分)

【陪客松】

过渡:你还想看看什么松?(陪客松)。

(百度搜索:/tupian/33064 ) 瞧!这就是陪客松了,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图,再读读描写它的句子,说说你觉得陪客松奇在哪儿?

【送客松】

过渡:最后我们去看看送客松

百度搜索(.cn/v/b/16742769-1559895780.html)

(1)看了送客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觉得它的神奇之处在哪呢?

(2)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用意何在——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那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黄山

5.这一段的一、二两还告诉了我们去黄山要观赏三大名松首选何处——玉屏楼。因为——

6.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

(七)、细读品赏

4

1、过渡:同学们,玉屏楼前的三大奇松是最有代表性的,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松树,真是数不胜数,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请同学们自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2、 “黄山的松千姿百态”。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出示:

(或??或??或??;或??或??或??有的??有的??有的??)

这是一句什么句式?用排比句好在哪里?可是作者觉得啊用排比句还不足以充分反映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故而又??

3、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

(百度搜索.cn/v/b/21668997-1480151350.html)

你觉得黄山松还像什么呢?(指名说)?

4、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谁能用“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有的状如??它们??”把刚才同学们说的连成一句完整的话呢?

5、谁来能把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美美的读出来呢?(指名读)

(八)、总结回顾

黄山的松是神奇的,是黄山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风景。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黄山全有。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确实神奇美丽。

(九)、.课后实践活动:

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课文仅介绍了一绝。课后请同学们借助网络、图书查询资料,模仿《黄山奇松》,将另外三绝任选一绝写下来,还可以配上图片,通过Email信箱发给我。让老师无需亲到黄山,一览黄山胜景。

5

附板书设计:

详写 主写 迎客松 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

次写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

送客松 独特、蟠曲、天然盆景、展“臂”送客 略写 其他 千姿百态

六、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美之情。

本课的训练重点及难点是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过程中,揭示课题后,我启发学生:读了课题后会想到黄山松有什么特点?你还想了解黄山松的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我趁势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要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介绍黄山有哪些奇松,各有什么特点?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检查自学效果。

通过视频、图片的观看,更加清楚的了解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奇特,抓住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教师及时点拨和提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探讨,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对文中的排比句引导学生用此句式说一段话,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课后实践让学生借助网络,查阅资料把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学生的兴趣高涨,学习效果不错。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能一味的灌输。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 学校: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界首小学

6

姓名:陈作海 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通讯地址: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界首小学 邮编262605

联系电话:3636093

陈作海,男,参加工作20年,工作中认真负责,教学活动合理有序,积极参与教研教学改革,坚持业务学习,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努力提高自我素质,教学工作上踏实进取,责任心强,时刻高标准严要求。撰写的论文多次受到市、县业务部门的表彰。

7

更多相关推荐: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首先我认为教学黄山奇松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松树的奇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对奇松的情主要是从奇上产生的所以在教学本课重点三大名松中的迎客松时我首先向学生质疑迎客松奇在哪呢学生通过看图读课文之后畅所欲...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黄山奇松一课主要通过对三大名松的具体描写和对黄山松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表现了黄山奇松的奇黄山奇松这篇课文虽然不是很长但是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还是很多的比如学生必须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能读写本课的相关词...

《黄山奇松》设计理念及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设计理念及反思一设计理念本课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先让学生独自完成自学记录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同时教师认真检查孩子的自学情况及时发现在生字书写词语理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重点研究问题质疑问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认真检...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黄山奇松课堂教学反思江山路第二小学张美玲20xx1120黄山奇松课堂教学反思20xx年11月15日我执教了黄山奇松一课现结合实际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以下课堂教学反思一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思...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实现生命增值激发课堂活力黄山奇松教学反思丹阳市吕城中心小学汤玉平活力课堂要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实现学生生命的增值那么我们在教学黄山奇松一课时将如何实现学生生命的增值呢一研读文本找准生命增值点黄山奇松是一篇状物写景...

自主感悟 培育智慧(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自主感悟培育智慧黄山奇松教学反思永定小学丁建芳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一篇写景的课文这篇课文作者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全文共3...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ltlt黄山奇松gtgt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词语来分析感受事物的特点更有效的提炼出相关的信息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学生对整体美感的想象与感悟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让学生有选择性的朗读课文但学生...

上传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十六课《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学生字词初步理解词义标出自然段教学课题黄山奇松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

国培计划《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是呀课文就是从这几个方面介奇黄为什么让那么多人请同学们读把你认为表现黄山松奇它可能是一句话也生读书师巡视汇报交流1五百里的黄山奇松无数有一棵周恩它就是找找文中描写它的句子做2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虽然饱经风霜却仍...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河南省孟州市韩愈小学姓名王立萍通讯地址河南省孟州市韩愈小学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