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反思

时间:2024.4.21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感受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表达方法。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大地震背景下,一对父子凭着心中对彼此的坚定信念,而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歌颂伟大父爱,赞扬深厚父子之情。整篇课文以人物语言、行动、外表特征描写为重点,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语言平实,内容浅显,内涵深刻,真切感人。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进行,我提交的设计是第二课时,阅读理解课文。下面结合本次学习所获作如下反思:

一、关于教材内容的分析把握

在教学设计时,基本把握住了课文的核心内容和训练重点,就是要抓住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的描写,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体会伟大父爱与父子情深。由于课文语言平实、内容浅显,虽然内涵深刻,但三维目标还是较易把握的,因此,学生对三维目标的认知和理解也较为容易,重点难点也显而易见。

但是,在难点的设计时,也有失误之处,那就是忽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本文讲述的是一对美国父子之间的故事,虽然在父爱子、父子情方面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差别,中国文化父爱子,更多地表现在一种亲情间的疼爱、关心上,而西方可能更多的是体现在一种责任和信任上,这样一些情感体验上的差异,使我们的学生对这种父子之间的责任感、信任感的体会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仅仅会停留在一种“爱”的层面上。

二、关于学情的分析把握

作为高年级的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积淀。同时,我也注意到了本班学生的特殊性,就是单亲离异家庭较多,这些孩子对亲情的感受有着别样的体会,既渴望、期待,又矛盾、复杂,所以教师在表情达意的引导上加强了引导,不能仅仅局限于父子情上,而要放大到亲情的体验和感悟上。

三、关于教学活动

课文按内容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两个部分,1-12自然段表现父亲了不起,13-24自然段表现儿子了不起。课文的语言平实,却句句内涵深刻,处处都能体现出那种伟大的父爱与深厚的父子之情。因此我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以抓重点句、典型句的阅读理解为主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反复触摸,加强体会和理解,同时也为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前后两部分,以第一部分为重心,以学生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也着重进行引导和帮助,第二部分则更多地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理解,达到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的教学目标。活动4、5部分,通过学生“对父子说点什么”和想象补白训练,达到了延伸和拓展学习空间,增强情感体验和理解,激发学习兴趣,以及进行能力训练的多重效果。

但在过程的安排上也存在不足,比如第一部分,体会父亲了不起时,注意了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行动、外貌等来感受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但没有给学生更多的余地,通过补白的形式来进行描述,失去了一次训练的良机。再如,在第二

部分体会儿子了不起时,课文对儿子的语言、行动等的描写较少,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如果能将活动5的内容与这一部分结合到一起进行,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会更及时、深刻,效果会更好一些。

另外在重点句或典型句的把握上深度还显不足,比如父亲对劝阻他的人说的内容相同的三句话,应该进行组合、比照地理解,第一句“谁愿意帮助我?”更多的是期盼和急切,渴求人们帮他救儿子;第二句“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既有请求,又多了些你不要阻拦我的内涵;第三句“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则更多了救儿子的坚定。还有“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一贯穿全文前后、牵挂父子深情的句子,也应该加强体会。

总而言之,这一教学设计其实也体现了我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一是能把握重点,但忽视细节,因此在重点的挖掘深度上显得欠火候;二是学生表达训练能与课文阅读理解结合,但忽视时机,因此在训练的形式多样化和留给学生实践的机会上显得欠火候。这次学习培训,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也有了很多新的收获,我想这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一定会给以极大的促动。


第二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hao doc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情,以及他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3、学习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教育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理解信念和父爱的伟大力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三、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教师和学生搜集有关地震的材料。

3、教师准备课件。(课件,《清晨》音乐、朗读音频,父亲在营救儿子时候的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20xx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都还记忆犹新吧!(播放图片)说说看过后有什么感想?学生说一说。

2、创设情境:是啊,大地震就更可怕了,我们快来看看。(播放地震视频)【百度视频】/v_show/id_XMjI4Nzk0ODEy.html

3.学生谈观看后感受。(生谈感受)

4.教师导入: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多么地惊心动魄,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它给人类带来多少灾难!但是面对这样的灾难,有一对父子却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指名读课文,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述了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旁人相劝,执着挖掘,经过38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救出了瓦砾堆底下的儿子及其同学。)

2、在正常情况下,埋在废墟下的人生还的可能性大吗?是的,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然而这篇课文讲的一个儿子与十四个同学在废墟下支撑了38个小时,一个父亲不顾危险坚持不懈地挖了38小时,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呢?(板书:父 了不起 子) 1

3、出示并朗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品读课文,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

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哪?儿子的了不起又体现在哪?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1、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

(1)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父亲了不起的相关的语句。

①生汇报,师相机出示: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从“冲”这个动作,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担心的心情,他迫切想知道孩子的情况。从“安顿”中看出父亲很爱家人,因为混乱中仍然能安顿家人。)

②生汇报: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体会父亲失去儿子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心情。)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父亲的绝望。(指名读2句,评读,齐读。)

③学生汇报: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1)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板书:坚定)

④学生汇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说说你从这一段话里读懂了什么?(挖的时间长)从哪看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2)同样表示挖掘的时间,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第二句更能让我们感受父亲寻找儿子过程的漫长及艰辛?)

比较:读读这两句,哪一句表达的效果更好。【课件出示】

A: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B: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3)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父亲寻找儿子过程的漫长及艰辛吗?读第4句。)

(4)你还读懂了什么?(父亲挖的范围很广,从“到处”体会到的。)指名读出范围广的感受。

(5)父亲挖得很艰难、辛苦(从“挖”字看出)。这里的“挖”还可以写成什么词?(掰、抱、拣)

(6)一个“挖”字包含了这么多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挖掘的辛苦)

2

(7)还从 “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看出父亲挖得很艰难、辛苦。

(8)都成这个样子了,他还在苦苦挖掘。引读12自然段

9)指名读:多么伟大的父爱,多么惊人的力量!就让父亲的高大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心里吧,

【配乐】

⑤学生汇报: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1)联系上下文,想这句话出现了多少次?(3次,体会到很想救儿子,也很无助。其他父母看到废墟,痛哭一番后绝望地离开了,而父亲却坚持挖掘也看出他的了不起。)

2.为什么说儿子也了不起呢?

(1)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儿子啊?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出你的体会。

学生汇报①“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2)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勇敢、冷静、有坚强的信念、信任爸爸)你抓住了儿子的语言读出了儿子的自信。)

(3)带上你的感受读读16自然段吧。

学生汇报 ②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没被砸着。(懂得求生意识)

学生汇报 ③“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1)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不!”从感叹号可以看出儿子说得斩钉截铁,危急时刻,他仍有谦让精神,一心想着同学,让同学先出去。)

(2)你也抓住了儿子语言读出了儿子的勇敢。)请你读一读这句话。

(3)“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课文为什么反复出现这句话?(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父亲的责任感表现了崇高的父爱,儿子对这句话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4)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让我们把父子幸福相拥的境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父子终于团聚,是信守承诺让他们团聚,是亲情使他们这样幸福,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声,你们也感受着各种各样的爱,爱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愿我们都能成为故事中了不起的人。

3

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坚定 语言 信任 执着 动作 坚强

坚持不懈 神态 先人后己

4

更多相关推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贺艳妮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贺艳妮,内容附图。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邹能鑫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爱的伟大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你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xx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歌颂了父爱的伟大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五里镇中心小学白小勇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xx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文章真挚感人读后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在教学中体现了以下几点一教学思路体现了一条主线两个场...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通过学习课文认识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给孩子的真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在品读文本中感悟作者刻画人物...

小学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教学认知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3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充分体会和感受亲情的可贵4...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在教学时我紧紧围绕情景的感染形象的感悟心灵的感动来教学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情景的感染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