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诗四首》教学设计

时间:2024.5.2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诗四首》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归园田居(其三)》写的是田园之乐,实际表明的是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声。《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渡荆门送别》描绘的是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二、教学依据:背诵和默写是首要。着重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这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四、说教学设想:

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教学思路:通过反复咏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到翅膀,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1、导入新课: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3、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4、、研读与赏析: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l曰I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

1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着。语言?自然、通俗?。

5、齐背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使至塞上》 王维

1、导入新课: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2、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 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

3、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 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 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 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 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齐读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白

1、导入新课: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2、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

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

3、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2

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齐读背诵

4、延伸作业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着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登岳阳楼》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2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4激发学生灵性,陶冶情操,增加文化积累。5背诵并默写。教学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2背诵并默写。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

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法,点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二、 指导学生自读诗文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有《简斋集》《无住词》。《岳阳楼(其一)》定于高宗建炎二年,?靖康之变?发生,宋代诗遭遇到了天崩地裂的大变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天涯沦落。诗人在他逃难三年之际,登上了名胜岳阳楼。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4.指名1-2名学生朗读诗文。其他学生评介。

三、小组合作讨论,再读诗文,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 1、首联与颔联是景物描写,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2.颈联明显是学杜甫《登高》句?万里悲秋常用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但陈与义并不生吞活剥,诗中以?万里?对?三年?,表达出哪些信息?

四、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译: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雄阔壮观的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译:秋风紧,苍天更空远,两岸猿啼凄厉而悲凉;水中小洲清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白沙闪闪,鸥鸟低飞,往复盘桓。无边无际的层层落叶纷扬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下,奔腾不息的滚滚长江浩浩荡荡。 漂泊万里的异乡客悲秋怀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愁绪,人到暮年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 时世艰难愁苦遗恨令白发日增,潦倒困顿因病停酒更难排忧解难。

问:古今评家认为陈与义?喜仿杜甫宏阔之体?,诗风如老杜?宏伟苍楚?……除了颈联外,请再结合诗中意境作简析。

3

五、 课堂小结:陈与义与杜甫相同的人生现遭际,同时都有机会登临名胜-----岳阳楼,都为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这是历史的巧合。

六、 布臵作业

板书设计:归田园居 使至塞上

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 叙写出使经历(既言事,又写景)

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 刻画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

渡荆门送别

首联: 远渡的地点 此行的目的

颌联: 写景(远)

颈联: 写景(近)

尾联: 抒情(思乡)

30 课 诗四首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诗四首》。

二、学习《归园田居》

1、导入: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最能代表他诗歌创作成就的是田园诗。我们先来学习他的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

2、指导朗读,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要求学生用?/?给《归园田居》(其三)一诗划分节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节划分和意义划分相结合,如?种豆/南山/下??晨兴/理/荒秽?

3、师生共同赏读《归园田居》

①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②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

③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这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一个剪影,请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

教师提示: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

逐句解释如下:诗的前四句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第四句是说月儿初升之时才荷锄晚归。第五、六句写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第七、八句写沾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④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意境美。

(1)提问: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这是一幅多么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夕露沾我衣?,露水调皮而多情,他们给了辛苦一天的诗人温柔的抚慰,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

(2)提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⑤学生齐读,尝试背诵。

⑥深层探究:提问: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明确: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4

学生讨论,教师可提供另外两首田园诗帮助学生理解。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 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⑦课堂小结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崭新的面容、纯朴自然的诗风为我国诗歌领域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以至使?田园诗?从此成为一个流派在诗歌史上独树一臶,其影响经久不衰。

三、学习第二首《使至塞上》

1、诗人及写作背景简介

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出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田园、流连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少年时就有才名,21岁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触犯皇权而受牵连,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张九龄为相后,提拔他为右拾遗,后张九龄被罢相,他也被排挤出朝,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后又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诗人经历仕途挫折之后,他逐渐发现了社会的不平。他晚年对社会的恶浊采取鄙视的态度,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他皈依佛教,信奉禅理。朝夕徘徊于山水之间,通过对自然美的刻画来表达他对社会现实的态度。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的最大的艺术特色。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3、学生大声读诗,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1)教师提示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疏通诗句。

单车:使者的代词。李陵《答苏武书》云:?足以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原意是说使者没有带许多人马,只用一辆车就前行了。后世诗文家就把?单车之使?简化为?单车?,作为使者的代词。

属国:是秦汉官名?典属国?的省略,这个官掌管投降归顺的蛮夷部族。因此,?属国?就成为外交官的代词。

居延:古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酒泉一带,在汉代,此地与匈奴接境,?过居延?即?出汉塞,进入胡地?之意。

(2)选两位同学概述诗意,其余同学点评。

明确: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觉得自己好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好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自己一路跋涉,看到的沙漠中特有的景色。?萧关逢侯骑?,进了萧关却没有遇见将官。?都护在燕然?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作战呢。总言之,诗歌叙述了作者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边塞奇丽壮阔的景象,也写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

4、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诗情画意。

5

(1)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

多媒体显示边塞奇丽风光,帮助学生想像。

选两位同学描述诗中的画面,其余同学点评。

明确: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2)名句赏析

提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体会。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提问:《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有道理。香菱虽没能说清楚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

(3)体验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提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沉吟品味,明确:?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以自比,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受命赴边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圆??直?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四、指导学生学习《渡荆门送别》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李白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的古代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影响与熏陶。25岁时,李白结束了蜀中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16年漫游生活。半个中国的奇山异水,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高昂强烈的时代精神,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胸怀,增长了他的社会阅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奠定了丰厚的基础。李白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节奏划分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

4.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诗中的写景句,通过想像诗中的形象,把握景物描写的特征。

诗中的写景句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现、变换,作者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山随平野尽, 6

江入大荒流?写山势和流水,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一个?随?字给山野以动感,一个?入?字写出了江水奔腾的气势。

写完山势、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法从不同角度写长江的近景、远景。?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慢。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视所见。白天,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颔联从正面描写。颈联采用衬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2)诗中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颔联、颈联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大江时那种新鲜、欣喜、激动的感情。诗的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发了思乡的情感。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诗人称其为?故乡水?,诗人此次远行,怎能不留恋自己的故乡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乡,而说故乡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抒发了诗人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

(3)这首诗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提示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说。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像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①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②?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③?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5.齐背《渡荆门送别》。

五、学习指导学生自读《登岳阳楼》(其一)

导入: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之交的大部分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也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记其事,本诗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1.作者简介。

2.指导学生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思考下列问题:

?北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表达了诗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登岳阳楼》(其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六、拓展

这四首诗你最喜欢哪一首?说说理由

学生齐背两首诗,默写两首诗。

(2)、《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两首诗都写了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试比较它们的异同

1.学生齐背《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7

2.比较鉴赏。《使至塞上》和《渡荆门送别》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流露了诗人孤寂的心绪,《渡荆门送别》写出了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写景灵动,情韵悠长,意境高远,风格雄健。流露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以及初次远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七、课堂小结:

八、布臵作业:

背默四首诗

30 《 诗四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背诵、默写四首古诗;感知诗歌的内容。

2、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计划课时:2课时

预习导读: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和节奏。结合课本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这四首古诗都以景传情, 交融,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 卷。让我们随着诗人的笔触,走进那色彩 、形象 的诗境之中。《归园田居(其三)》表现的是 辞官归隐乐于农耕的思想;《使至塞上》的作者 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这首诗写的却是边塞的风光,体现了王维诗中有 的特点;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的是初次离乡时那种 之情;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的《登 楼(其

一)》,凭栏?吊古?,勾起诗人满腹的家国之恨、身世之愁,苍凉悲壮,堪称得杜(杜甫)调。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

一、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1、范读、齐读、自由读……自背,互背,指名背。(4-5分钟背熟并检查过关)

2、补充注释。(参考课本和?百度百科?等改编。)(请填所留之空)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本义,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hè), 。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长,现书注zhǎng。我尊重之。但我认为读cháng更好。理由:①与下文意更相符。草木如短,衣不易沾露。②草木的生长是非瞬间不可觉察的过程。—H)

沾:沾湿。 足: 。 但: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 。

3、参考译文:(我)种豆于南山之下,杂草茂盛豆苗稀稀。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粗布衣裳。 衣服沾湿了并不值得可惜,只要意愿不违背(就OK了)。

4、理解欣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劳作的地点: ;劳作的?成果?:草 豆苗 ;把?盛?与?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 的特点。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从? ?到晚,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 ,"带月荷锄归?一句极富诗的意境。试闭眼想象之:劳作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为后文写?衣沾不足惜?做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陶渊明其实写的归园田居是自己理想的故居。

8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

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

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

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

生辉,柔和完美。

5、请默写本诗于下:

二、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sài),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jì),都护在燕(yān)然。

1、齐读、自由读……自背,指名背。(4-5分钟背熟并检查过关)

2、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曾官至尚书右丞。王维又是一位著

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并创造了

水墨山水画派。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专

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3、补充注释。(参考课本和?百度百科?等改编。)(请填所留之空)

①题解: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这是一首 言律诗,选自《 集笺注》,是

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途中所作。 ②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 。 ③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

边疆的官兵。

④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

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⑤居延:

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

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

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⑥征蓬:随风飘飞的 ,此处为诗人自喻。⑦归雁:雁北飞,也应是诗人 。(实

虚解皆可)

⑧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

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

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

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

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⑨长河: 。 ⑩候骑( )(请注音):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

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4.参考译文:轻车简从视察边疆,要去之地远过居延。 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

入了胡天。 大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落日正圆。到萧关恰遇骑马的侦察兵,说前敌统帅正在

燕然前线。

5、理解赏析: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

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诗人觉得

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

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

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

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

9

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适时引导看课后练习三)

6、请默写本诗于下:

三、巩固练习:1、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

感情?

2、《使至塞上》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你能用画笔描绘出来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

一、学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1、范读、齐读、自由读……自背,互背,指名背。(4-5分钟背熟并检查过关)

2、注释:(1)荆门:荆门山,在现在 宜都西北长江南岸。楚国: 。(2)平野:

平坦广阔的原野。江: 。 大荒:广阔无际的 。(3)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 。海楼: ,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4)怜:爱。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 。万里:比喻行程之远。

3、参考译诗: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漫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成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4、理解欣赏:(阅读,体会,学习鉴赏诗歌等文学作品)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

篇。

公元725年,二十五岁的李白初次出蜀漫游,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

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

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

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

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处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

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 10

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

时的新鲜感受真切地写了出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

次离别的他不可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

穷。

5、请默写本诗于下: 6、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7、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二、学习《登岳阳楼(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jīng)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xǐyǐ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nàn)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cāng)波无限悲。

(一)范读、齐读、自由读……自查,互查,指名查。(4-5分钟背熟并检查过关)

(二)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

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又是一位爱国诗人,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陈与义诗作最逼近杜诗的是七律。像《登岳阳楼》之一、《巴丘书事》、《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除夜》等,雄浑悲壮,感慨多端。

创作背景: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

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

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1113年登进士第,授

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后卷进了

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

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

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该诗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中心思想:这首诗写了登临岳阳楼的无限感慨之情,表现了作者满腹的家国之恨和身世

之愁,发出了对国家对民族的未来命运的呐喊和呼唤。

(三)补充注释:

①《登岳阳楼》共二首,这是其中一首。江南三大名楼是 , , 。

②帘旌( ):酒店或茶馆的 。 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 。③

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 。

④徙倚( ): 。(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⑤三年多难( ):

1126年(宋钦宗 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 年。⑥凭危:指登楼。

凭, 。危,指 。⑦吊古:凭吊,即对着遗迹等怀念古人或旧事。⑧ 沧波:青绿

色的湖波。沧,(水) 色。

(四)参考译文: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因无风)楼阁上的帷幔不动,夕

阳缓慢地下沉。 登上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黄昏时湖光山色之中。 为避战乱

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斑白,

望着古树青波,勾起无限的伤悲。

(五)诗词鉴赏

本诗是一首 言 诗。全诗紧紧围绕? ?字展开。

首联第一句?洞庭之东江水西?,横空出世,从 处着笔(二选一:A.大B.小),

将 的地理位臵直接点出:在烟波浩淼的 的东边,在奔腾浩荡的 之西。

不由得让人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看到这

11

气势非凡的语句,让人不由得心驰神往。但第二句却笔锋一转,不再是空阔无边的壮景,而是描绘出一副宁静的画面。?帘旌不动夕阳迟?,举目所见的是苍茫的暮色,帘旌一动不动,夕阳缓缓西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有些惨淡,有些苍凉。景之凄迷衬托人之悲愁。此句乃以景传情也。

颔联由上句平静的景物描写转而进行强烈的抒情。?登临吴蜀横分地?,既说登临的地理位臵,也在回顾历史,当年吴蜀争夺荆州的历史似乎再度重现,吴蜀两军相争,互相厮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声,马蹄声,兵器撞击声……声声不绝于耳。历史的辽远、战场的血腥似乎又出现在眼前,战争,战争,战争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思及此,?徙倚湖山欲暮时?,面对满眼的湖光山色,诗人却无心欣赏,独自徘徊,是因为有满怀的愁绪,有满腹的心事啊,而在这苍茫的湖山暮色之下,徘徊的身影拉长,拉长,正如作者理不清、剪不断的愁情,更增添了几许怅惘、落寞之感。忆历史,思往事,感时世,心悲切。

颈联?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诗人发出了痛苦的呐喊,为什么偏偏会忆起吴蜀之战,那是因为诗人在历靖康之变后饱尝战争之苦:万里逃难,南奔襄汉,颠沛湘湖,流离失所。这正是诗人悲之所在啊。?万里?、?三年?分别从时空的跨度来叙其遭遇之悲,读之让人感慨万千。登高望远不但不能减轻心中的悲苦,反而更添几许愁绪。这无边无际的愁绪当?望远??凭危?时更如一江秋水滚滚而出。如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如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高望远怀乡思家,乃人之常情也,更何况饱尝无限家国之痛的诗人呢?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早已深入骨髓了啊?此句将诗人的悲、伤、哀、痛推向了极致。

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似乎是诗人顾影自怜的喃喃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何尝不像自己呢?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楚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臵,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能为之奈何呢?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如何能忍受呢?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苍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登岳阳楼 其一 翻译

杜甫《登岳阳楼》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2

更多相关推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1篇

教学反思小学数学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段兴芳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吉埠镇中心小学黄小芳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整数读写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整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小结与反思经过这一阶段数的认识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亿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教材在安排具体内容时一方面图文并茂地提供教学的丰富素材另一方面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

一大数的认识这个单元以读数和写数为基础我按照教参进行了教学由于有了去年的经验我在读数时特别注意了读数的要点强调每一级的数都按照各级的读法读只是读完后在后面加上它的计数单位通过这样的教学全班一致攻克了读数这难关写...

最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整册教学反思[1]

第一单元小结与反思经过这一阶段数的认识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亿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教材在安排具体内容时一方面图文并茂地提供教学的丰富素材另一方面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2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

小学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图形的拼组是在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编排的其目的是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拼摆出新的图形体会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但这部分内容稍不注意就容易...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对应与比较教案 沪教版

对应与比较教学反思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疑中探索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如课开始将教材中的图片改成生动的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动画故事并提出碰碰车到底够不够正是这样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交流与反思让孩子们探索出了各种比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的教学反思平湖二小刘朝梅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