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11---4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24.4.5

第一组    高尚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高尚”为主题,共五篇课文,有伟人的故事,有凡人的故事;有现代的故事,还有古代的故事,既包容了中外的无垠地域,又涉及了古今的广袤空间。这些人,所处的时代不同、身份有鳖,但他们身上的美德,却令人感动。本单元所设的五篇课文,分别从各自不同角度来诠释“品德修养”和“高尚情怀”的深邃内涵。

教学目标

    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一方面丰富学生的知识,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认识。采用精读、品读或者是自读的方式探究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并通过人物形象地理解高尚的含义。(不分地位、身份、职业、条件、环境等所表现的道德水平高的情操;有意义的,不是低级趣味的)。能用简练的语言准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在写作中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进行细节描写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学习选择小事例以小见大突出人物形象。激发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学习、尊重并成为善良诚实的劳动者。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简练的语言正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分配

               一夜的工作      2课时

               穷人            2课时

               白桦林的低语    2课时

               杨震暮夜却金    1课时

               尊敬普通人      1课时

               综合活动        5课时

一夜的工作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亲眼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并从中受到教育。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查找周恩来的故事,并开个故事会,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查找资料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周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俭朴。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谈感想。查找周恩来的故事,并开个故事会,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查找资料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构想:

    这篇课文写的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教学是要加强感情朗读。第二段是重点,可引导学生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来理解。注意抓住关键细节及重点词句,还要注意内容上的联系。查找周恩来的故事,并开个故事会,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查找资料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画出来。重点阅读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体会总理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崇高品质。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观看关于课文的录像片。

    2、教师简介。

    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知道周总理曾是我们的国家总理。他身居高位,每天是怎样工作的呢?有一位文学家何其芳同志把他亲眼看到的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写了出来,文章的题目是《一夜的工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3、板书课题。

    4、你知道关于周总理的那些事呢?(指名回答)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一夜的工作情况。

    二、检查预习

    同桌分别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第一段,说说讲了什么?(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回答)

    2、学生讨论、总结。(讲作者送稿子给周总理审阅)

    3、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读后学生评议)

    4、各自小声朗读,边读边想:这段讲了哪些内容?(可以用笔做记号)

    5、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讲作者在总理办公室亲眼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

    6、齐读课文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讲作者在回来路上的感受和激动心情。)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我”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其中“劳苦”一词作者是怎样得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有关词句回答。)

    (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到时候叫你.”

    a、“一叠、一摞、一尺来高”说明什么?(文件多)

    b、你从这段话中是怎样体会到总理工作十分辛苦的?(短短的一个晚上,要批一大摞文件,说明工作量很大,周总理工作十分繁重、紧张,工作十分劳苦。)

    (2)“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把稿子交给我。”

    a、“浏览”什么意思?(大略地看)

    b、周总理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文中用四个动词讲周总理是怎样审稿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看、画、想、问)是说周总理一句一句地看,看过用笔画出来,对每句话都要认真思索,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问个明白。

    C、总理这样审阅说明什么?(他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d、把这些都联系起来,可见总理一夜的工作又多么劳苦。

    (3)“喝了一会茶,就听见了……你也回去睡觉吧。’”

    a、“喝了一会茶”说明什么?(休息时间短)

    b、公鸡叫明说明天亮了。

    C、总理工作了整整一夜,工作时间长,下午还要参加活动,可见总理是夜以继日的工作,非常劳苦。

    2、“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简朴。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周总理生活的简朴。

    (1)“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如此而已。”

    a、“陈设”什么意思?(摆设)“极其简单”说明什么?(简单到了极点)

    b、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陈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一张、两把、一盏、不大的、小)

    c、“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仅仅这几样,再没有别的东西了)

    d、高大的宫殿似的房子和如此简单的陈设相比较,说明了什么?(周总理生活十分简朴)

    e、如此简单的陈设与身居高位相联系,使你想到什么?(周总理严于律己,与人民同甘共苦的高尚境界。)

    (2)“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a、从这段话的那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周总理生活十分简朴?

    b、“一杯”、“一小碟”、“数得清颗数”都说明周总理一夜工作后用来充饥的东西十分简单,表现了周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进一步突出了周总理的劳苦。特别要注意“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一句,其实已经增加了分量,两人吃,只有这么一点花生米,平时就更加少了。

    五、感情朗读课文

    1、各自读(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名按段朗读。

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查找有关周总理的资料。

板书设计:

                        工作劳苦:一叠、一摞、一尺来高

                                  看、画、想、问

        一夜的工作              公鸡叫                        

                        生活简朴:一张、两把、一盏、不大的、小

                                  如此而已

                                  一杯、一小碟、数得清颗数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旧课,巩固所学知识,重点学习课文第三段,讨论课文中心思想,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并交流查找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逐段读课文。(读后同学评议)

    2、请同学说说课文从那两个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并举例说明。(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段。

    2、讨论。

    在回来的路上我为什么“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不断地”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回答:表达了作者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的无比激动的心情,他有千言万语要倾吐,强烈的感情在心中激荡,无法抑制。因此“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

    “我”说了哪些话?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我们新中国的总理”表达了崇敬总理,并引以自豪的思想感情;“多么……多么……”表达了亲眼见到总理一夜工作后,赞扬了周总理崇高品德的发自内心的强烈感情。)

“我”有高声对全世界说些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高声对全世界说”是作者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强烈感情,他要告诉全世界,我们新中国有这么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表达了作者为能有机会亲眼见到周总理的一夜工作而幸福、激动的心情。)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之间有什么联系?(作者由一个夜晚联想到每个夜晚总理的辛勤劳动,几十年如一日为中国人民而操劳,鞠躬尽瘁,从而崇敬总理感情油然而生。)“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热爱总理的强烈感情。)

    3、感情齐读第三段。(要求读出热爱总理的感情)

    三、总结全文。

    1、默读课文,思考中心。

    2、讨论中心思想。

    3、教师总结。(作者通过亲眼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讲述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简朴,赞颂了周总理的崇高品质,表达了热爱总理的强烈思想感情。)

    4、教师出示投影:

       时间:1974年3月26日—27日(此时以身患重病)

       下午三时:起床

       下午四时:与尼雷尔会谈(五楼)

       晚七时:陪餐

       晚十时:政治局会议

       晨二时半:约民航同志开会

       晨七时:办公

       中午十二时: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二时:休息

   同学们,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了人民的事业日以继夜地工作,鞠躬尽瘁,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我们看一看周总理当年一天工作的日志,就可以知道周总理每天是怎样工作的。读日志,结合课文内容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给大家介绍你知道的总理的感人事迹。

   5、同学发言(教师启发鼓励)

   四、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1、这篇课文继续了周总理一夜工作,读起来感人至深。这和作者能够很好地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密切关系。这篇课文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呢?齐同学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谈谈自己的想法。

   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默读全文后,重点抓住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启发学生从以下两方面讨论:要对写的事情有感情;边叙事边抒发感情。)

   3、教师总结: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写出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意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来写。对于《一夜的工作》来讲,能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这是作者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另他刻骨铭心,不能忘怀。这一素材是写好《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的基础。此外,在写事的时候,要带着感情写,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边叙事边抒情,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真切感人。

   五、感情朗读课文,各自练习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交流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开个小故事会。

   1、自愿推荐周总理的事迹,其他同学谈体会。

   2、联系《十里长街送总理》谈体会,说说你心中的周总理是个怎样的总理?

作业设计:

   课外阅读一些关于周总理的文章。

板书设计:

一夜的工作

                                    工作劳苦(一丝不苟)

                             总理{                      }“我”赞美(发自内心)

                                    生活简朴(同甘共苦)

课后反思:

穷人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反映了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续编《穷人》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分析掌握桑娜的内心矛盾。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教学构想

   理解这篇课文,关键在于分析掌握桑娜的内心矛盾。为帮助学生理解,可以提一些辅助性的问题,让学生按这样的思路去理解课文,就可以逐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还可以抓住文章的几处细节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练习感情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联系全文深入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读过了《跳水》,这是谁写的文章?(列夫  托尔斯泰)

   2、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的资料,简介作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另一篇文章《穷人》。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一两个学生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即可。)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分小组练读课文,讨论:这篇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课文可分为三段:(1—2)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3—11)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经死了,便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12—结束)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来抚养。

   4、听录音,按自己的理解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跟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以及自己觉得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备下节课展开讨论。

   三、学生学习课文

   1、指导理解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从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样?怎么看出来?(生活艰难,学生读讲有关语句。)

   (3)桑娜家的生活艰难,课文中为什么说“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呢?(从两方面来体会:   a、“温暖而舒适”是对照屋外的寒风呼啸来说的;b、这个“温暖而舒适”是靠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和桑娜的勤劳能干来维持的。)

   2、指导理解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

   (2)桑娜在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个句子中看出来的。)

   (3)从“非这样做不可”这几个字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桑娜在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的时候,想也不想,只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充分表现了桑娜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4)把孩子抱回家以后,桑娜是怎样想的?(她觉得没法对丈夫说,怕丈夫不同意,可能会揍她。)她为什么这样想?(因为生活太艰难了,丈夫的担子实在太重了,在增加两个孩子,不是闹着玩的。桑娜这样想,是为丈夫担心。)

   (5)从“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只要丈夫同意收养两个孩子,自己宁愿挨揍。从这里,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桑娜的善良和乐于助人。)

   3、指导理解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是怎样想的?(孩子和死人呆在一起是不行的,要赶快把他们抱来。)

   (3)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熬”说明渔夫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在“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可以看出,渔夫已经下了决心,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这说明渔夫和桑娜一样,很善良,乐于助人。)

   四、感情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

   想一想,渔夫和桑娜收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会怎么样?

板书设计

穷人

                           渔 夫

                                  收养西蒙的孩子    勤劳、善良、乐于助人

                           桑 娜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感情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合理想象。复习课文,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学生学习过程

   一、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1、读课文,思考:本文有几位主要人物?桑娜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看出来?渔夫又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这些反映了什么?

   2、这篇文章为什么写得那么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细节描写给人留下真实、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找出你认为写得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地方来读一读。

   4、各自根据录音带练读课文。提出思考要求:把整篇课文联起来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5、学生总结中心。(课文通过渔夫和桑娜主动收养邻居西蒙死后留下两个孩子这件事,赞扬了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6、指名配乐朗诵。

   7、思考: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的表达中心的?

   ①桑娜家生活艰难,渔夫出海打渔冒着风险。②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举动和她的心理活动。③渔夫决定抚养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

   8、这样一层一层讲下来,就是我们看到了这两个穷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看到了他们勤劳、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二、练习感情朗读

   三、练习续编课文

   1、这篇课文要求我们续编故事,在课外阅读时,老师曾经讲过续编的方法,谁还记得?

   2、总结续编方法。情节发展要合理;想象要合理,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主线不能变;人物的性格特点,中心思想不能有本质变化。

   3、分小组讨论续编内容。

   4、指名说说你的想法。

   5、各自练写,鼓励创新。

   四、教师总结

作业设计

   继续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

穷人

                            续编要求:  1、情节发展要合理;

                                        2、想象要合理:

                                        a、主线不变;

                                        b、人物的性格特点不变;

                                        c、中心思想不变。

课后反思:

白桦林的低语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表达对一位无名看林工人无限思念的抒情散文。

教学目标

    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教学构思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文章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通过自主质疑、探究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才能很好地感悟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文章中的“情”有时是讲不出来的,却能读出来。

教学准备

    查找诗人郭小川的一首赞美森林工人的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你知道大兴安岭吗?学生自由发言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关林业工人的文章?(《送往小木屋的信》《一双手》等)从这些文章中你觉得林业工人怎样?(他们的工作很辛苦.。)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林业工人的文章《白桦林的低语》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出易错之处。

    4、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5、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释题:文章我们已经读过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课题中的“低语”是什么意思?(低语:低声说话。这是具有抒情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朗读,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然后再理解课题“低语”的意思学生就会理解比较到位]

    三、指导朗读,感悟文章

    1、朗读第一段

    读了这段有什么疑问?(我为什么一直怀念你?“你”是指谁?看林人

    2、指名读2、3自然段

    思考:从这两段中你感受到什么?从哪写词句中感受的?(由远及近地勾勒出大兴安岭美丽的外貌及白桦林的美丽的雄姿。)

    重点指导第三段    你们认为哪个词语用的最有神韵?(找出 “绣”、“绿浪”“摇曳”等词语。“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表现大自然似乎用自己的花针在刺绣,绣出了那层层叠叠、浓淡相间的景色。“绿浪”说明林风吹过时动感。“摇曳”说明摇得很美,和一般的“摇动”不一样,有一种舞蹈和线条美。)

    感情朗读:读出白桦林的美丽。

    3、学习4、5、6自然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4、5、6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我一直怀念你——看林人?找出你们最喜欢或最能震撼你心灵的句子的语段,在书的旁边做批注。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你们喜欢的各种形式朗读课文,把你对文章的理解和同学们分享。

    交流:重点指导

    “……那颗纯洁的心,却永远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一句的含义。(“那颗纯洁的心”表现在对事业,对工作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上,那默默奉献的精神与情怀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社会上某些人对事业缺少热情,缺少追求的浮躁与狂妄灵魂,同时也时刻在鞭策着作者自己。)

    看林人那颗“纯洁的心”表现在哪里?(第五自然段,看林人的奉献。)

    看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颗“纯洁的心”?(第六自然段,看林人的心愿。)    

    (4)感情朗读:读出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4、指导学习第7、8自然段

    (1)指名读

    (2)默读,从这两段中你体会到什么?

    “白桦林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

    启发:“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白桦林在低语什么?看林人“同他们倾诉衷肠”倾诉些什么?你们小组能用戏剧和小品的形式表现絮絮低语和倾诉衷肠的内容吗?”

    (3)感情朗读:要读出赞颂之情。

    四、感情的朗读课文

    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或者谈谈自己学习本课的收获。

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摘抄本课优美的词句。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坚守岗位

                         看林人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品味语言的魅力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wān  yán  qū  zhé       xù  xù  dī  yǔ       

    (             )       (            )

    qīng sù zhōng cháng         dī  yín   qiǎn   chàng

    (                 )    (                      )

    学生写出这几个词语后,找出在文章的位置,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这些词语包含的深情。带着这种深情读有关的句子。

    2、请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1)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厉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      )

    (2)窗下是芒芒林海,随着山峦起伏,绣出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    (     )

    二、感情诵读,品味语言魅力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思考:“白桦林”和“看林人”“林业工人”有什么关系?

    (“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朴素的,是平凡的,也是美丽的,它是守林人的象征。“看林人”为了这篇大森林的安宁,为了保护好“这厚厚的绿毯”,强忍烟瘾,严控酒量,瞪圆双眼,时刻观望,甚至拒听自己喜爱的歌曲,用一颗纯洁的心,经年累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甘做牺牲,这难道还不伟大,不可爱吗?)

    2、看林人是平凡的,而精神是伟大的,所以我对他们充满敬意,深深的怀念你——看林人,你能将作者的这种感情用你的朗读读出来吗?学生自己试读,指名读。

    3、因此作者就有一种渴望,渴望什么?(学生接读文中的最后一段)  

    4、自由感情朗读

    三、小练笔

    请用文中的四个词语(蜿蜒、摇曳、绿毯、倾诉)再连缀一个新的画面。可以加点联想或想象。字数80字以内.。

    四、练习

    1、对下列句子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1)看林人啊,我的兄长……

    A看林人就是作者的兄长。

    B为了和看林人拉近感情距离。

    C表达作者对看林人的尊敬,爱戴。

    D称兄长是为下文抒情做准备。

    (2)你一定还在睁大双眼,警惕着邪火出现的征象。

    A “邪火”就是妖火。

    B“邪火”是指有人在放火。

    C受气温,干湿度的影响产生的火。

    D指人为的森林火灾。

    2、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你带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最喜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近异常的音响------哪怕有人偷伐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1)说说看林人为了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

    (2)这样牺牲表现了看林人的什么品质?

    (3)从看林人的品质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作业

    预习《杨震暮夜却金》

板书设计 

        白桦林       看林人        林业工人  ( 平凡伟大)

                      象征         代表 缩影

课后反思:

杨震暮夜却金

教材分析

    本文篇幅短小,内容简单。杨震是王密的上司,又是他的恩师。王密在夜晚趁没人时主动送来,带有感恩、谢恩之意,从某一个角度说,也带有人之常情之意。可是,就是这样杨震也是坚决不收。他认为,收受这“十金”天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可见,他是严于律己的典范,他是清正廉洁的楷模,人格高尚,品德高尚。就今天来看,杨震的行为和品德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目标

    反复吟诵,准确深刻理解杨震却金的教育意义。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能够对“高尚”有更多更深的理解,自觉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

    反复吟诵,准确深刻理解杨震却金的教育意义。古今译文对照,理解古今不同的词意。

教学构思

    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或者教师范读、领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对照译文,读懂意思。先自己读,读不懂的地方小组交流,再把问题集中起来,全班交流。接着配乐朗读课文(古文)并指导背诵。最后讨论《杨震暮夜却金》的意义。

教学准备

    查找体现古人高风亮节的小故事和有关杨震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

    你知道那些古人高风亮节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好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你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二、读通文章

    1.自读课文

    2.范读、领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反复的自由的朗读,读完古文,再读读译文。

    三、对照译文,读懂意思

    1、先自己读,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读不懂?在书的旁边做批注

    2、小组交流,再把问题集中起来。全班交流

    3、古文与现代文对照,你发现哪些词的意思不同?

    重点指导:却:不接受,推辞。遗:赠与、送给。迁:调任。知:了解、知道。举:举荐、推举。何:怎能。谒:拜见。

    4、指名自己试着练习说说故事的内容。

    5、讨论、理解杨震的高尚行为,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杨震的高尚行为表现在哪里?

    杨震“却”的是什么东西,多少东西?你体会到什么?(他却的是“金”,而且是“十金”,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拒绝接受巨额财产,可见他不爱财,更不贪财,为官廉洁,品德高尚。)

    这些重金是怎么来的呢?他为什么不收呢?

    (“十金”是经他举荐的做了县令的王密“暮夜”而“遗”,也就是说,是王密在夜晚趁没人时主动送来,带有感恩、谢恩之意,从某一个角度说,也带有人之常情之意。可是,就是这样杨震也是坚决不收。他认为,收受这“十金”天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可见,他是严于律己的典范,他是清正廉洁的楷模,人格高尚,品德高尚。)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这个小故事的教育意义。

    提示:从做人的角度

          从做事的角度

          从为官的角度

          从对待自己的角度

          从品质修养角度

    四、熟读、背诵课文,领悟、积累语言

    1.练习读熟;体会品质。

    2.练习背诵。

    五、给小故事换个题目

    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自己给文章换个题目。(例:拒贿的故事)

作业设计:

    1.练习:解释下列句中带颜色的字

    1故人知君    2何谓无知     3谒见至夜怀金十金以遗震。  4回迁荆州刺史   5杨震暮夜却金(1了解    2怎能    3拜见    赠与或送给   4调任   5不接受)

    2.预习《尊敬普通人》

板书设计

                                 杨震暮夜却金

                                   严于律己

                                   清正廉洁

课后反思:

尊敬普通人

教材分析

    本文以一个世纪老人的百年阅历,感悟到一个极其简单但又不易做到的做人道理:应该尊敬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理解本课的内容,并是学生受到尊敬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的教育。结合课文,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文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育学生尊敬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文章

教学构思

    预习中让学生找出疑难句,根据提示和要求,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尊敬普通人的教育。

教学准备

    寻找值得尊敬的普通人的事例。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回顾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围绕着“高尚”,学习了哪些人物的哪些高尚品质?(学生自由回答,可以是一个人物的一种品质。)

    这些人物中有像周总理这样的伟人值得我们尊敬,有像桑娜,看林人这样平凡的人也值得我们尊敬,我们应该尊敬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尊敬普通人》。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检查朗读,纠正学生的读音。

    3.默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质疑

    在预习中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者是难理解的句子?提出来

    四、学习课文

    1.自学的提示要求:

    (1)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尊敬普通人?这些普通人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简言之,我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创造者美好的未来。”?

    (3)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综合出有价值的讨论。学生默读文章,独立思考,在书的旁边做相应的批注。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内将自己读书的感受,理解提出来,小组内共同探讨。

    3.全班交流。

    注意将学生中小组内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自学课文。]

    五、拓展:写自己尊敬的人

    1、在文章中有“……”它的作用是什么?(还有很多的普通人也值得尊敬。)你还知道哪些人也值得尊敬?(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从他们身上找到值得你尊敬的地方,事例要合情合理。)

    2、学生自由写

    六、总结

作业设计:

    1.练习

    请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1)因为从童年到老年,经过慢长的岁月,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应该尊敬普通人。(     )

    (2)相信有真情,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甚至上当受骗,也从不思诲改的人。(     )

    2.结合课文,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文章。

板书设计:

                                尊敬普通人

                               善良             诚实

课后反思:

综合活动:出墙报

教学内容:

    走进普通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可以发现许多普通人的高尚精神。让我们办一期墙报,主题是“我身边高尚的人”。

教学目标

    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共同办墙报的能力。要求融入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情感感染、打动别人。用简练的语言准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在写作中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进行细节描写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学习选择小事例以小见大突出人物形象。能够正确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并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用几件事来写一个人,注意详略得当。

教学构想

    综合活动是以学生为主,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准备材料,自己整理材料,设计版面,教师在此过程中只给予相应的指导。活动可以是小组合作,也可以自己做。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材料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准备材料    整理材料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走进普通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可以发现许多普通人的高尚精神。让我们办一期墙报,主题是“我身边高尚的人”。可以是一个人独立办,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办。

    二、准备材料(提前布置人物让学生去调查采访)

    提示:

    1、稿件内容要真实。

    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可以是自己的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人:同学,老师,邻居等;也可以是自己接触过的人:售货员,邮递员,街道主任等。

    3、做好采访准备:例如采访提纲,采访相关的材料,录音机,照相机,采访本等。

    4、采访后要将材料迅速写成草稿。照片配上简练文字。(注:小组合作办板报的要注意做好分工。)

    5、也可从报纸上剪下有关普通人的事迹。

    三、整理材料

    筛选、整理,修改稿件的内容。要求:体裁多样,内容精彩感人,版面要图文并茂,书写要整洁。篇幅过长,还要进行缩写或改写。

板书设计:

                             我身边高尚的人

        内容要真实,体裁多样,内容精彩感人,版面要图文并茂,书写要整洁。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设计版面

学生学习的过程

    一、引导学生设计版面

    1.设计草图,排排版。

    2.题目要醒目。

    3.版面上下左右要平衡,色彩搭配要协调,形式要活泼。

    4.合作的同学要注意分好工。

    二、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

板书设计:

                          题目要醒目

                      版面上下左右要平衡

                        色彩搭配要协调

                          形式要活泼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评价

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展示学生的手抄报

    二、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提示:

    内容范围是否广泛。表达是否多样化。装饰排版是否合理。整体的效果是否吸引人。书写是否整洁。手抄报的命题是否正确。是否有创意。……

    学生根据以上提示,用心观看,填写评价表

    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

板书设计:

评价

内容范围是否广泛。

表达是否多样化。

装饰排版是否合理。

整体的效果是否吸引人。

书写是否整洁。

手抄报的命题是否正确。

是否有创意。

课后反思

第四、五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我身边高尚的人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综合活动中采访了许多普通人,了解的普通人也有很多高尚的情操,那么现在就用你手中的笔写下来吧。

    二、明确要求

    1、题目:我身边高尚的人。

    2、看了题目后,你觉得在写这篇习作是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注意:首先是写人,写人离不开写事,要通过几件事来写,注意选择的事情要详略得当。其次,选择的事情要突出人物高尚的品质。最后,写的人要是身边的人,也就是说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学生列提纲,理清写作的思路

    四、学生打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五、修改作文

    1、大声的朗读自己的习作,自己修改。

    2、小组内按照要求,互相修改

    六、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

我身边高尚的人

要通过几件事来写,

要详略得当,

要突出人物高尚的品质,

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美与丑”这一主题,编选了五篇文章。有散文、有随笔、有寓言、有戏剧;有古代作品、有当代作品;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在这五篇作品中,既有传统名篇,又有新人新作,内容都比较浅显,贴近学生的生活,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感情。《做一个最好的你》告诉我们:人人渴望成功,成功需要自信,自信须建立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上。《唯一的听众》通过讲述“我”在素不相识的老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获得成功的故事,赞颂了老教授美好的心灵。《寓言二则》中《东施效颦》通过东施盲目效仿西施病态,反增丑态的故事,告诉人们不切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楚王好腰细》通过达官显贵们束腰以求楚王宠信的丑陋举止,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耻下场。《有些人》通过记叙作者生活中的几段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感悟。《丑公主》通过丑公主“相亲”的戏剧场面,赞美了公主和王子追求心灵美、不以貌取人的美好品德。

教学目标

    学习本单元的新词,掌握并灵活运用。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文章脉络,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努力学习表达技巧,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真思索“美与丑”这一人人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激发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提高生活品位,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文章脉络,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努力学习表达技巧,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真思索“美与丑”这一人人不可回避的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美与丑”的人或故事;有“美与丑”的含义有一定的认识。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激发学生追求、表现、创造美的热情;努力成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课时分配

                       做一个最好的你      2课时

                       唯一的听众          2课时

                       寓言二则            2课时

                       有些人              1课时

                       丑公主              1课时

                       综合活动            5课时

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了建立起孩子们的自信心,培养成功意识,先是以“罗森塔尔试验”的结果点明:如果一个人有自信心,对自己怀着期望,他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直至成功。接着课文出示问卷,让学生进行自测,检查自己的心理状态,最后文章对如何树立自信提出了几点建议,并以富有哲理性的段落作结,深化主题,发人深思。纵观全文,层次清晰,深入浅出,情感发展由弱渐强,结尾令人心情激荡。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文章的最后一段。理解课文内容,明确自信心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学习运用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确自信心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学习运用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构想

    教学本课时,应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让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得出结论,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讨论那些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的潜在问题,使学生通过学习成为具有健康人格与品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接班人。

教学准备

    搜集自信的名人名言。搜集自信或自负的事例。准备召开辩论会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交流名言,学会生字;在讨论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做一份心里测试的问卷调查,请同学们做好准备。

    2、出示心理测试题:

    我觉得自己有不少优点。( )

    我喜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与陌生人相处,我很少局促不安。()

    我的小伙伴很喜欢和我一起玩。()

    无论学什么,我觉得自己经过努力,一定能学会。()

    我常常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我比较容易成为别人的朋友。()

    我知道有些人不太喜欢我,但我并不为此而担忧。()

    每次坐在考场上,我总是信心十足。()

    如果我做了件傻事,我会同在场的人一起大笑,不觉得有多难堪。()

    我心理觉得我会成为一个很棒的人。()

    尽管我还有不少毛病,但我肯定能改掉。()

    3、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测试呢?请同学们带着疑问去阅读书第十四也倒数第二自然段。

    4、有这么多的同学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你们一定能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板书课题:做一个最好的你。

    二、自由朗读课文。

    1、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交流自己了解了课文的那些内容。

    3、读一读罗森塔尔的资料。

    4、指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

    三、探究学习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明了什么?

    作者列举了美丽容貌却依然“灰心丧气”的这一怪现象,引出自信对人的重要性这一观点。

    2、罗森塔尔的试验是怎么做的?快速读2—3自然段说一说。

    大家注意罗森塔尔说的这句话“其实,我对这些学生一无所知,完全是随意挑选的。”进一步印证了自信心的神奇作用。用事实开头运用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同时设悬念,引人入胜。

    3、罗森塔尔的实验做完后,得到了什么结论,在第四自然段中找到。这个结论对你有什么启发?

    怎样才知道自己有没有信心,我们看第二部分的测试题,看看这些是刚才的测试题,哪一条选否了,为什么?决定怎么做?

    我们看第5自然段的调查结果,哪些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怎样才能树立自信心呢?我们看第三部分,指名个人读,有几种方法?

    5、第7自然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在你失去信心时你是怎样做的?(姚明的故事、高红的故事……)

    四、结尾的部分

    1、文章用诗一样的语言作结尾,谁愿意读一下?注意诗的韵律。

    2、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谁愿仿写

    五、教师总结:

    我们的生活等待我们去学习,我们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创造,可这需要我们有一颗愉快而且充满自信的心,需要我们坚信自信的自己将格外引人注目、格外的美!祝愿同学们,每个人都拥有各自的美丽人生,像那条小路、那条小鱼、那颗星星,永远做一个最好的你!

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完成“我的视角”中的续写练习。

板书设计:

做一个最好的你

                                     要喜欢自己 

                                     要做好每一件小事

                                     要认真做事

                                     成功是最好的鼓励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课文,感悟作者写作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怎样才能变得自信?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使自己自信起来的方法。

    2、同位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

    3、全班交流。

    4、板书:   要喜欢自己  要做好每一件小事

    要认真做事  成功是最好的鼓励

    5、齐读,请没自信的同学谈谈自己此时的想法。

    6、交流:还有哪些是自己自信的方法?

    7、指名读丁丁的话。

    8、指名大声朗读这一部分。

    二、指读最后一段。

    1、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2、以读代讲:这段用怎样朗读?

    3、指名朗读。

    4、评议朗读情况。

    5、仿写这一段。

    学生仿写。

    交流仿写的情况。

    评出最优美的仿写。

    三、指名朗读全文。交流自己的收获。

    四、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1、运用了比喻。

    2、运用了拟人的方法。

    3、分别找出有关的句子品读。

    4、出示“建立信心大厦------”

    把什么比做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出示“左合理一条最活泼的小鱼;作林中一颗最挺直的小树,-----从这个排比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讨论:如果一个人,过分的自信会怎样?用身边的事例加以说明。

    五、建立自信:找自己的优点。

    六、教师小结

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2、积累好词佳句。

    3、预习《唯一的听众》

板书设计:

                     做一个最好的你

                喜欢自己

                做好每件小事

                为自己喝彩

                再坚持以下

课后反思:

唯一的听众

教材分析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人们: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理解了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能用“美”组成词语形容课文中的人、事、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用“美”组成词语形容课文中的人、事、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构想

    教学本课时,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并以举例的形式导入本课。在学生自由朗读,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明确自信心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学习运用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深入讨论那些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的潜在问题,使学生通过学习成为具有健康人格与品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接班人。

教学准备

    课件出示重点语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建立自信的方法有哪些?

    2、同学们学习得很好,下面,我们要学习一个建立自信的成功案例,看看到底是谁帮助作者建立了自信。

    3、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二、学习新课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下列词语,读读写写。

    诅咒  难以置信  介意  潜滋暗长  沮丧

    3、再读课文,用前面组成的词语造一个句子,赞美文中的老妇人。

    补充句子:这是一个(          )的老妇人。

    4、自学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体会老妇人独特的教育技巧和美好的心灵,说说你这样补充的理由。

    5、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在书中画一画,写一写

    6、同位交流自己的自学成果。

    7、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出示老妇人的几段话。

    (1)出示:我猜想你一定拉得很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老妇人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从课文中我们到这位老妇人的身份怎样?她听到我刺耳的拉琴声,看到我要离开,老妇人会想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听了老妇人的话。我会想什么 ?指名朗读这段话。

    (2)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着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老妇人为什么说这番话?她此时会想什么?从“每天”一词你能体会到什么?听了她的话,我会想什么?齐读,感受老妇人的美好心灵。

    (3)出示:我停下来时,他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老妇人说这话的用意是什么?这句话对“我”有什么作用?

    (4)出示: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

    老妇人为什么这样说?此时我会怎样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讨论:在老妇人的鼓励下,我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妹妹告诉我,老妇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时,“我”会想什么?

    三、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读后评议朗朗读情况。

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抄写生词。

2、找出文中的修辞方法。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老妇人   鼓励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看课文中的彩图,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美好的心灵。

    二、学习最后一段。讨论“老妇人的言行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三、指名朗读全文,说说作者前后发生了设么变化?从他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交流讨论:

    1、“我”初次遇到老妇人时,如果老妇人告诉我她是音乐学院的教授时,我的情绪将会怎样?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认为文中的中心人物是谁?

    3、文中妹妹一角色是否可有可无?

    小组交流讨论这些问题。

    全班交流。使学生感受到从妹妹的表现中更能体现老夫人的人格魅力。

    五、摘抄优美语句。并进行交流。

    六、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七、教师小结

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搜集讲究教育技巧的故事。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消除顾虑

                        树立信心

           老妇人       肯定鼓励        独特方法

                        (教育)        再次鼓励

课后反思:

寓言二则

教材分析

    这两篇寓言均有讽谏意味。东施效颦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楚王好细腰则讽刺那些阿谀奉承、投其所好者的下场。

教学目标

    读懂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美感,明确寓意,认知什么是真正的美。理清思路,提高阅读能力。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知什么是真正的美。理清思路,提高阅读能力。并将所学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教学构想

    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领悟主旨,领悟后指点背诵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查找与这两个故事类似的社会现实,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美。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庄子和墨子的资料。课件出示重点语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东施效颦”反复诵读,疏通词义,明确寓意。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两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美。真正的美到底是什么呢?学了寓言二则,我们对美就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板书:寓言二则

    二、学习“东施效颦”

    1、理解“效”和”颦“的意思。(课件出示)

    2、然后理解题目的意思。

    3、对照译文,读懂古文的意思。

    4、古文中还有那些词语你不理解?

    出示:亦见之  去   解释这些词语。

    5、集体解答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词语。

    6、再读古文,理解寓意。

    东施是怎样效颦的?东施效颦的结果怎样?从那里可以看出来?西施皱眉捧心的样子为什么美?丑女皱眉捧心的样子为什么不美?东施错在哪里?从东施身上你明白了什么?(让学生明确:不切合实际的照搬,效果一定适得其反)

    7、齐读古文,进一步体会寓意。

    8、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1)生活中是否也有东施效颦的事例?能将给大家听听吗?

    (2)边交流边评议。

    三、背诵古文

    1、用各种形式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2、检查背诵情况。

    四、教师小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作业设计:

    背诵古文,默写古文。

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

不要不切合实际的照搬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楚王好细腰》,反复朗读,弄清意思,体会寓意。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东施效颦”的背诵情况。

    二、总结学习“东施效颦”的学习方法。

    三、学习“楚王好细腰”

    1、理解“好”的意思。

    2、出示古文。用学习第一则语言的方法,学习这则寓言。

    3、检查自学情况。

    (1)理解“胁”“带”“扶”这几个动词。指名演示一下,并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绘出这几个动作。

    (2)检查古文的朗读情况,读后集体评议。

    4、知道楚灵王喜欢细腰后,大臣们是怎样想的?说说看。

    5、大臣们在细腰的过程中是否痛苦?他们会有思想矛盾吗?猜猜他们怎么想?(通过体会大臣们的心理,感受大臣们阿意奉迎的丑态?

    四、体会寓意。

    讨论

    1、楚王细腰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2、你认为出国的可悲指出在哪里?(在讨论交流中明确阿意奉迎的危害性。)

    五、补充结尾,加深理解寓意。楚王看了大臣们的脸色,会想什么?说什么?

    六、用各种形式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七、教师小结(根据学习情况小结)

    1、自由朗读这二则寓言。

    2、说说这两则寓言分别写了什么?

    3、提出预习中遇到不理解的词句。

    4、交流有关庄子和墨子的资料。

作业设计:

    1、从生活中找寓言中的人物。

    2、背诵默写古文。

    3、推荐阅读《邯郸学步》

板书设计:

楚王好细腰

(阿意奉迎危害无穷)

课后反思

有些人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几个普通人给自己留下人生感悟的事,描述了他们对自己的触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课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学会给本文加小标题。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人性美的魅力,品味在小事中蕴含丰富的感情。学习本文以情感为线索连事成文的方法

教学构想

   本篇课文是一片拓展阅读课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多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学习本文以情感为线索连事成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张晓凤的资料

    臧克家的《有的人》   魏伟的《我的老师》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些人有些事情往往会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人和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有些人》。

    3、简介作家:张晓风: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中国江苏省铜山人。她是一位多面手,著作有散文、小说、杂文、戏剧等。

    生平简介:(1941—  )女,作家。笔名晓风、桑科。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讲授中文、小说,戏剧、诗词等课程。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作品富有人道精神,并蕴含爱国怀乡情感,近年因笃信基督教,流露出浓厚的宗教情绪。有小说:《白手帕》、《红手帕》、《梅、兰、竹、菊》;科幻小说:《潘渡娜》;散文:《初雪》、《孤意与深情》、《她曾教过我》、《常常,我想起那座山》、《那部车子》、《绿色的书筒》、《爱情篇》、《饮啄篇》、《衣履篇》、《春之怀古》、《步下红毯之后》、《圣经之拓片》、《一个女人的爱情观》、《只因为年轻啊》、《地毯的那一端》、《大型家家酒》、《花之笔记》。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识记生字:

    肋lèi  恍huǎng惚hū 吝  lìn  褴lán褛lǚ 伫zhù  眩xuàn  榉jǔ 扼è

    3、识记字词:

    恍惚:神志不清,或精神不集中。

    恒常:平常、经常。

    吝惜:过分爱惜。

    褴褛:破烂(多指衣服)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心领神会:深刻地领会。

    愚鲁:愚笨。

    三、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自读,发现问题。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2)讨论,筛选、整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3)课堂讨论,确定思考题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课文讲了几件事情?

    作者从这几件事情中体会到什么?

    3、总体感知(拓宽与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四、给课文每个故事加个小标题

    挖出自信   敬畏自律   陷入自责    君子谋道

    五、教师小结

作业设计:

     预习《丑公主》

板书设计:

有些人

挖出自信   敬畏自律   陷入自责    君子谋道

课后反思:

丑公主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丑公主“相亲”一事,歌颂了丑公主诚实、善良、勇敢的美德。告诉我们:以貌取人的思想要不得。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习人物的思想品质,了解戏剧的特点,学习编课本剧。

教学重、难点:

    正确评价公主和王子的美好心灵。

教学构想: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人物的思想品质,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试编课本剧。聘选优秀表演者,在全班表演,并进行评价。

教学准备:

    米尔恩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外国作家写的儿童作品?请同学们交流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米尔恩的《丑公主》。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交流字词。

    2、再读课文,交流探究:

    (1)本文讲了哪两部分内容?

    (2)你认为卡米拉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哪些语句来表现人物品质的?

    (3)你认为西蒙是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哪些语句来表现人物品质的?

    3、学生交流学习本文的感受。

    4、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戏剧的特点?

    (1)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2)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3)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三、课外活动

    1、分小组试编课本剧。

    2、动手制作道具,辅助表演。

    3、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评选优秀表演者,在全班表演。

作业设计

    把表演的剧本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丑公主

                            公主——诚实、善良、勇敢

                       王子——勇敢、机智、谦逊、诚实、不以貌取人

课后反思:

综合活动:话剧演出会

教材分析

    本次综合活动包括编写课本剧、扩写练习、修改作文。

教学目标

    了解剧本的编写形式,会编写剧本。在表演中,辨别美与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剧本的编写形式,会编写剧本。

教学构想

    要求学生在学习《丑公主》的基础上,了解人物个性,在表演中,辨别美与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

    搜集生活中美与丑的故事。了解剧本的编写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读《丑公主》,回顾剧本的编写特点。

    1、戏剧: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综合了文学、表演、绘画、雕塑、舞蹈等多种艺术,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2、其特点为:

    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用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

    二、小组同学一起回顾生活中可以编成剧本的事例。

    可以使用以下事例:

    送受伤的同学回家;为残疾人提供方便;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三、遵循编剧本的原则小组编写剧本。要求:

    1、用任务的对话串成故事。

    2、写法参考《丑公主》

    3、可以一边排练一边修改剧本。

    四、选出导演,排练剧本。

    要求: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口齿清楚、动作的题大方。

    五、组织演出。

    六、评一评演出情况,对优胜小组颁发奖状。(奖状见课本)

    评出最佳作品;最佳导演;最佳主角;最佳配角;最佳剧务

    七、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小结。

作业设计:

    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剧本,课后再排练表演

板书设计:

编写剧本的要求

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

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用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

课后反思:

扩写《楚王好细腰》

教学内容:

    扩写是一种常见的习作练习。把短小的文章加以合理想象,写成生动具体的长文章。它需要对原文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以《楚王好细腰》为例,学习扩写就是学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教学目标:

    知道把短小的文章加以合理想象,写成生动具体的长文章。它需要对原文准确地理解、概括。学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扩写中明确怎样把事情描写具体。加深理解《楚王好细腰的》寓意,认清阿谀奉迎的害处。提高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知道把短小的文章加以合理想象,写成生动具体的长文章。它需要对原文准确地理解、概括。

教学构想:

    首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再由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说清楚什么是扩写,再练习写文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练习扩写《楚王好细腰》。

学生学习过程:

    一、简要讲解学习扩写的目的,唤起学习动机。

    二、明确缩写要求,提示缩写方法

    三、指名读古文《楚王好细腰》,再读译文。师:古文的语言很简单,我们还想了解详细的过程怎么办?

    四、用课件出示译文。

    1、指名朗读。

    2、从文中你还想了解什么?

    3、你认为那些地方还可以写得再详细写?

    4、学生交流。

    五、教师提示:

    1、楚王喜欢细腰的人,他会说什么?做什么?

    2、大臣们知道后,会怎样想?他们每天都怎样做的?(详)

    3、当他们难受的时候,心理会是什么?

    4、当楚王看到满朝文武的脸是黑黄黑黄时,会想什么?说什么?

    5、楚国会发生什么事?

    六、自主习作,教师因材施教,动笔缩写

    1、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

    2、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根据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3、教师对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好典型习作,准备引导学生评议,指导修改。

作业设计:

    学生继续作文

板书设计:

扩写《楚王好细腰》

尊重原作,内容完整,体现寓意,想象合理。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交流习作,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习作。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评议指导

    1、谁能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请同学评议一下。读一篇评一篇,按前面提示的缩写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评议。先学生评议,再教师点评。

    2、小组评议。注意听取同学们的意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二、自己修改、誊抄

    1、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巡视,注意发现缩写优秀者,同时对缩写困难者进行指导。

    2、选择一、两篇条理不够清楚的习作,组织学生当堂评议修改。

    (1)指出本文的优点。

    (2)指出不足之处。

    (3)提出修改方案

    三、佳作欣赏

    指几名缩写优秀者朗读习作,引导学生按要求品评欣赏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作业设计:

    1、学生继续修改自己的作文。

    2、学习《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习作讲评

                                   优点:事情叙述较清楚。

                                   不足:想像不合理,条理不清楚。

                                   修改: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母亲河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以“长江”和“黄河”为主题。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们哺育了数以亿计的华夏儿女。作为中华儿女,要热爱长江与黄河,让母亲河随着时代的变迁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教学目标

    学习本单元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提醒人们要爱惜黄河和长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要有危机意识。

教学重、难点

    提醒人们要爱惜黄河和长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要有危机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外资料。

课时分配

                         长江之歌                    2课时

                         三峡之秋                    2课时

                         古诗二首                    2课时

                         黄河之水天上来              1课时

                         最后的淇淇                  1课时

                         综合实践                    4课时

长江之歌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构想

    学习课文前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长江之歌的内容及作者,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再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从而学会唱这首曲子。

教学准备

    《长江之歌》课件、长江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懂诗句,了解诗歌的大意,领略词语的语言美和感情美。指导感情朗读。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查找长江资料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依恋  荡涤  磅礴  灌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深入理解诗词,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深入体会诗中词语,并进行诗词扩展延伸,并学唱这首歌。

学生学习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交流、讨论。

    5.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3)默读第一小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

    6、精读第二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作业设计:

    学唱《长江之歌》。

    办关于长江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地理特点:一泻千里,滋润两岸

时空角度:充满活力,勇往直前

反复抒情:感情真挚,催人奋进

课后反思:

三峡之秋

教材分析:

    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本文的作者方纪对三峡的秋景的描写更是美丽动人,读了之后,仿佛置身其中。

教学目标:

    能领略三峡之秋的美景,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并体会作者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特点,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自读自悟、观、读、想、写四结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使用媒体、课件《三峡风光》或教学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领略美景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语:

    1、课前播放歌曲《三峡情》。

    2、导语:一曲《三峡情》情真意切,勾起了我们对三峡的向往。现在,就让我们欣赏几幅三峡的自然风光图片,从视觉上感受三峡的美丽。(投影打出图片)令人遗憾的是,三峡这条古文明的大通道已经在20##年永远地消失了。可幸运的是文学作品保存了三峡的美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峡之秋》,去重温那已逝去的三峡神韵。

    二、领略美景

    1、布置学习任务(投影):用你喜欢的、习惯的方式自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绘三峡之秋的?请按课文描写的顺序重新排列下列插图。

    (2)请各用文中的一个形容词、用“    的三峡之秋”的形式为每幅画面配一个标题。

    2、学生活动:

    (1)自读课文,圈点勾划、做批注。

    (2)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投影)

    三、品析美点

    1、布置任务(投影):请用欣赏的眼光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提示:欣赏文章,可从语言、修辞、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着手。

    2、学生活动:

    (1)精读课文,批注。

    (2)同桌之间相互说给对方听,并认真听取对方的建议。

    (3)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

    四、朗读美文

    1、布置任务(投影):比较起来,你最喜欢一天中哪一段时间的“三峡之秋”?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入情入景地读出三峡之秋的神韵。

    2、学生活动:

    (1)各自放声朗读。

    (2)学习小组内相互朗读、评价,并推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

    (3)个别学生上前进行配乐朗诵,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带着欣赏的眼光作出评价。

    (4)全班集体朗读课文片段,再次感受文章的美。

    五、畅所欲言

    1、布置任务(投影)对比今昔,你更喜欢什么时候的三峡风光,为什么?

    2、学生活动:

    (1)或说或写。

    (2)个别发言。

    3、教师总结:(投影)三峡过去是我们的骄傲,今天它仍是中国人的自豪!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作业设计

    1、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领略到的三峡美景介绍给爸爸妈妈。

    2、办一期主题为《奇丽的三峡》的小报。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学习写作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学生交流利用从网络上或图书馆等到地方搜集、整理的长江三峡的有关资料。

    二、再读,深入理解。

    1、提出要求:读全文,选最喜欢的部分自学,在书上圈圈、划划、注注,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写作方法。

    学生发言可抓住以下要点:

    (1)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

    (2)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丽。从晨露闪亮到露水渐逝,再到一片明丽,读者在感受变化时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3)中午的景色,表现了热烈的特点。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蟒,咆哮奔腾、呼啸而去,所过之处,一片金黄。

    (4)黄昏景色,抓住了平静的特点。倒影林立的长江仿佛变成了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温柔可爱。

    (5)在写夜景时,作者用两个自然段的笔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的图画。从入夜时的沉沉入睡到圆月高悬时的恍入梦境。渔火、灯光、光晕、汽笛,有光有声;月光、山影,有黑有白。再加上比喻手法的运用,呈现出一幅大写意的三峡夜景图。

    四、朗读比赛。

    可采用推荐、指导、教师参与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朗读,加上及时的评价,使学生在有感情(表情)的朗读中再次感受三峡之秋的神韵。

    五、教师小结:

    三峡,以它那迷人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中外来宾,而三峡工程又会给三峡带来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展开调查,并相互交流。

作业设计:

    三峡,以它那迷人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中外来宾,而三峡工程又会给三峡带来些什么呢?请在课后展开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早晨:新鲜而明净

中午:热烈

下午:平静而轻缓

晚上:沉沉欲睡

课后反思:

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戍边士兵的还乡之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边不得还乡的怨情,但没有丝毫的颓废消沉,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刘禹锡的《浪淘沙》,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学习课文前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诗歌有关知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两首诗,从中学习诗词、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诗人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也是早于长江之前就成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一条古老河流。黄河奔腾不息,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古代歌咏黄河的诗歌很多,我们要欣赏到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和刘禹锡的《浪淘沙》,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凉州词》。

    二、学习新课

    1、介绍作者:王之涣,字季凌,盛唐著名诗人,至今享有盛誉。天宝间,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2、学生自学理解下列词语:

    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3、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可用齐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初步掌握。

    4、感知诗歌内容。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描写戍边士兵的还乡情,但没有丝毫的颓废消沉,表现诗人的广阔胸怀。

    5、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三、教师小结,总结中心

    四、推荐阅读

    1、王翰的《凉州词》

    2、王之涣的诗歌

作业设计:

    1、背诵默写
    2、搜集描写黄河的诗句、传说、谚语、歌曲。

板书设计:

凉州词
王之涣
远眺 黄河、孤城 环境
豁达、开阔的胸怀
近听 羌笛声 心理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凉州词》。指名背诵《凉州词》。评价并导入,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

    二、学习新课

    1、介绍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2、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3、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4、牵牛、织女:即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5、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用齐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初步掌握。

    6、感知诗歌内容。这首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黄河的 雄伟瑰丽。

    7、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8、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三、教师小结,体会思想感情。

    四、推荐阅读

    1、刘禹锡的《陋室铭》

    2、刘禹锡的诗歌《西州乐天杨州初逢》《竹枝词》《乌衣巷》

    五、拓展训练

    1、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诗句、传说、谚语、歌曲。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黄河。

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古诗二首

板书设计:

浪淘沙
刘禹锡
黄河壮阔雄伟的景象
博大的生命力
伟大的精神
达到美好境界

课后反思:

黄河之水天上来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壮丽的景观以及对两岸的恩泽。在抒发对黄河之爱的同时,还警醒人们要爱惜黄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教学目标:

    了解黄河的自然情况,感受黄河的美丽景观。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进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以朗读感受黄河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用空间与时间顺序来介绍事物的方法。学写解说词。

教学构想: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的结构层次。要引导学生感受拟人句比喻句的作用应该把爱国情思迁移到环保进而引入亮点教学:教育爱护母亲河,关注生存环境。

教学准备:

    黄河及其环境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黄河吗?请交流黄河的资料。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是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中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之为“河”。河水经黄土高原,遂成黄色,故得名“黄河”。

    黄河全长5464千米。从源头的涓涓细流,沿途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成千上万条溪川,形成每年平均约480亿立方米水量的滚滚洪流,一泻千里。他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由此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其间,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风光绮丽的崇山峻岭,有广阔无垠的肥土沃壤,有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有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有历史悠久的三大文明古都,有丰富的物产和地下宝藏。整个黄河流域,生息着1.1亿各族儿女。

    2、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河之水天上来》。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交流字词。

    汩汩gǔ 北麓lù 湍急tuān 穿梭suō 塑造sù 枢纽shū 气势磅礴pángbó 沟壑hè 步履lǚ 积淀diàn 清澈chè 繁衍yǎn

    2、再读课文,交流探究:

    (1)你认为本文哪一部分最精彩,为什么?

    (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黄河的?

    (3)面对黄河目前的状况,你有什么感想?

    (4)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你能找出并说出它的作用吗?

    (5)交流学习本文的感受。(本文由黄河的源头开始,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全面介绍了黄河。)

    三、课外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2、让学生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和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布置一次展览。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小导游,为大家解说。

    3、随着黄河输入下游的泥沙不断增多,在下游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地上悬河”现象,如河南省开封市。针对这种日益严重的情况,请你查找有关资料,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作业设计

    写一篇关于黄河问题的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发源

              黄河之水天上来        重要性

                                      危机

                                      解决措施

课后反思:

最后的淇淇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让人读过后心情十分沉重,作者运用严峻犀利的笔锋,通过白鳍豚濒于灭绝的现实,告诉人们要保护长江,保护环境,要有危机意识。

教学目标:

    了解“淇淇”的艰难生活经历。唤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引发人们对长江流域环境问题的深深思索。教育学生要有环保意识,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教学重点:

    说明方法的运用和作用

教学难点:

    采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来阐释道理

教学构想:

    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要点,还要让学生了解本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和作用。摘抄精彩段落,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组织“我爱母亲河”主题队会。

教学准备:

    淇淇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了解了黄河的过去和未来,今天我们去看一看长江水域遭受的严重污染,这种污染导致许多生物生存危机,白鳍豚就是其中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介绍白鳍豚的文章。

    2、交流资料:

    1980年1月11日,渔民在长江洞庭湖城陵矶捕到了这只体重36.5千克、体长1.45米的雄性幼豚,取名为“淇淇”。

    20##年,7月4日,白鳍豚“淇淇”在武汉去世,人们了解白鳍豚的生活的这一窗口就这样关闭了。“淇淇”由人类成功是养了22年,是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4头淡水鲸类之一。去世前,“淇淇”已体长2.07米,重达98.5千克,约25岁,在淡水鲸类已属老龄,相当于人的70岁高龄。

    二、学习新课:

    1、这篇文章用许多方法来介绍“淇淇”,你能找出来吗?并说说它的作用。

    2、对白鳍豚这样的孑遗生物造成生存威胁的因素有哪些?(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航运和乱捕滥捞。)

    3、如果白鳍豚灭绝了,那么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4、为了保护仅存的这些白鳍豚,你认为长江流域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自然地理环境?

    5、除了白鳍豚之外,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濒危动物?你想为它们做点什么?

    三、展开联想

    据有关报道,“淇淇”已经死去,想一想“淇淇”去世前的生活情景,写一写“孤独的淇淇”。

    四、召开“我爱母亲河”主题队会。讨论怎样保护环境,保护长江与黄河。

作业设计

    继续写“孤独的淇淇”。

板书设计:

                                     白鳍豚现状

                     最后的淇淇      呼吁保护

课后反思:

综合活动  朗诵会

活动内容:

    学生学完了本单元课文后,对母亲河、对中华文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产生了为它方格的激情,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激情去搜集材料,去自己创作。在朗诵会上再现母亲河的风采,同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活动目标:

    再现母亲河的风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活动准备:

    查阅有关描写母亲河的诗歌和文章。朗诵《长江之歌》《黄河大合唱》的歌词。朗诵故诗等。能背诵朗读的内容。认真揣摩作者的情感,确定朗读的语调和速度。可用加重语气、提高语调、停顿等来突出重音。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做到入情入境。

    1、你上网查找了哪些关于母亲河的作品?

    2、自由朗读。

    3、朗读彩排。

    可在小组中进行个人朗读,可以小组式自由结合集体朗读。

    朗读指导:根据文章的内容,既可以娓娓道来,又可以慷慨激昂。认真揣摩作者的情感,确定朗读的语调和速度。可用加重语气、提高语调、停顿等来突出重音。集体朗读者,可采用领读、男女对读、轮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表演。可适当加动作,动作要自然、大方。

    二、激情配乐朗诵。

    布置好朗读会场,创设氛围,放黄河、长江的照片等。

    三、交流心得

    评议朗诵会。评出最佳朗诵、最佳作品、最佳观众。

    说说自己的感想。再写下自己的感想。

    四、以“保护母亲河”为题,写一份倡议书。先确定倡议书的内容,再按格式写。

作业设计

    继续写“倡议书”。

板书设计:

诗歌朗诵会

课后反思:

写“倡议书”

教材分析:

    向社会各界提出自己关于“保护母亲河,治理母亲河”的倡议。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内容,可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要求:

    对本单元内容认真进行思考,真诚地留下自己的倡议,创设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教学重点:

    对本单元内容认真进行思考,真诚地留下自己的倡议。

教学难点:

    讲评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构想:

    先让学生读题,明确作文题目要求,再分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交流,由于这是篇想象作文,因此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教学准备:

    保护母亲河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明确作文要求,交流作文内容,鼓励学生认真思索,真诚提出倡议。

学生学习过程:

    一、明确习作主题

    作为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对社会问题应有一些严肃的思考,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本次习作,就是要求学生对本单元内容认真进行思考,向社会各界提出自己关于“保护母亲河,治理母亲河”的倡议。

    二、明确倡议书写作要求。

    1、我们已经学习过写倡议书,还记得倡议书的意义和格式吗?让我们再来练习一下写倡议书。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再进一步调查了解一下,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解决这个问题要通过哪些人或哪一个单位。根据你调查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写一份倡议书。要讲清楚倡议的具体内容和提出倡议的原因,还要注意倡议书的格式。

    倡议书写好以后,如果倡议的内容是关于改进学校工作的,可向学校黑板报、广播站投稿;如果是向别的单位提出倡议,可将倡议书誊抄以后寄给有关单位,使你的倡议书能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产生一定的作用。

    2、倡议书是提出做某些有意义的事情的具体办法的意见。这次作文训练的目的,一是复习倡议书的写法;二是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要有强烈地参与两个文明建设的意识。

    要想写好建议书,一是要在调察了解的基础上,抓住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写;二是要写清楚建议的具体内容和提出建议的原因;三是要注意建议书的格式。建议书的格式是怎样的呢?怎样才能写好建议书呢?

    (1)标题,要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或“关于……的倡议”,也可不写标题。

    (2)标题下空一行顶格写明发“倡议书”的对象。也就是文中的称谓。这称谓要写接受倡议书的单位名称或人的姓名。

    (3)正文。在称谓的下一行空两格写起,转行顶格写。要写清倡议的内容、目的、意义和具体做法。一般要分行写明。重点是写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做到的具体事项。在提倡议时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拓宽自己的思路。例如:学生对班级的工作或学校工作提倡议,就可写“倡立班级图书角的倡议”“美化绿花校园的倡议”“丰富课余生活的倡议”等等,也可对社会上的环境保护问题、交通安全问题、儿童服装玩具的生产问题,游戏娱乐场所的管理问题等等提出倡议。一定要选择能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发展的倡议提。

    (4)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希望,一般要用带有很强的鼓动性的语句写出。不写敬祝的语言。

    (5)署名和日期。在结尾的下一行后半行写清倡议者的名称及提倡议的日期。

    总之,要想把倡议书写好,选择要提什么倡议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留心观察、细心调查才会有一定收效。并且选好倡议,其具体内容要讲述清楚。使人真正明白其目的所在,真正使倡议书在社会中产生一定的作用。

    三、展开思路,确定写作内容。

    1、请大家回忆一下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你所查找的内容,作些调查了解。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1)结合你所查找的内容,你发现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你认为该怎么做?

    (2)通过你所查找的资料,你了解应该怎样去保护长江和黄河?

    (3)与同班级的学生进行交谈,了解了他们对博湖黄河与长江有什么意见?

    2、挑选一两件你认为重要的,自己感受深的事情,写成倡议。

    3、先把了解到的问题陈述清楚,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倡议。倡议要实在,不要空谈,能解决问题,还要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作业设计

    继续作文

板书设计

学写倡议书

打开思路

体验习作乐趣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评作文。

学习过程

    一、展示优秀习作,反馈领导、教师意见

    1、习作批改完毕后,将写得好的倡议信呈送有关领导、教师、语文教师收集反馈意见。

    2、分别请这几位学生宣读自己的倡议信。

    3、大家对倡议进行评价。

    4、教师介绍学校有关领导的反馈意见。(也可请有关人员到场答复。)

    5、对这些关心学校情况、积极为学校提倡议的学生表示感谢。

    二、展示存在问题的习作,共同修改

    挂出抄有一两篇习作的小黑板(或投影出示),大家默读后加以评论,肯定写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修改意见。

    三、阅读本人习作,撰写自评意见

    学生阅读自己习作,留意教师是如何批改评点的。阅读后可在教师的评语下方写上自评意见,谈谈自己本次习作的优缺点及修改想法。

作业设计

    继续修改自己作文

板书设计

学写倡议书

优点:格式正确

    不足:内容不够充足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体育

教材分析:

    体育是一项融艰心间深经济师美和娱乐为一体的活动,是力与美的集中体现。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作为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全民健身运动,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体育又是人类文明的体现,相互交往的桥梁,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单元的课文在充分展现体育运动“力与美”之魂的技术上,颂扬了伟大的体育精神,在没了体育精神的伟大。

教学目标:

    学习本单元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掌握各种表达方法的运用,注意文言文的朗读和停顿。教育学生体会课文所蕴含的体育精神。学习孙晋芳刻苦训练,勇于拼搏的精神。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所蕴含的体育精神。学习孙晋芳刻苦训练,勇于拼搏的精神。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外资料。

课时分配

                       体育颂                    2课时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2课时

                       学弈                      2课时

                       足球史话                  1课时

                       手拉手                    1课时

                       综合实践                  4课时

体育颂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一篇赞美体育精神的散文,文笔优美而昂扬,语言简洁而工整。高歌了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

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会文章主旨,理解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理清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系;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准确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构想:

    学习这篇课文,要从作者对体育精神的赞颂着眼学习奥林匹克精神。在语言风格上与拓展阅读中的《手拉手》作比较阅读,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理解体育精神。鼓励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配上音乐,读出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资料、顾拜旦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会马上就要在中国举行,你了解哪些关于奥运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奥林匹克运会给你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同学发言)谁又能非常准确而全面的说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精神呢?

    那好,我们一起来学习奥林匹克之父、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写的《体育颂》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找出值得留心的字词。

    1、易读错的字板书并注音:

    欢娱 塑造 匀称 协调诡计 矫正 畸形 桂冠 警惕 较量 堕落 卑鄙 逾越 灰蒙蒙

    2、根据语境理解词义:

    容光焕发 绞缢 猝然晨曦

    三、分析课文:

    1、交流顾拜旦的资料。

    2、体感知文章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说说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文章高歌了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 )

    3、这是一篇赞美体育精神的散文,全篇由9个自然段构成,每段都由“啊,体育”开篇,使文章浑然一体,看似不可分割,可是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并不相同,下面同学们根据段落之间的关系给这篇文章划分段落,并说说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段:(1、2自然段)赞颂了体育的力与美。第二段:(3—6自然段)赞美体育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第三段:(7—9自然段)赞美了体育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业设计:

    1、查找奥运精神和奥运宗旨的资料。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体育颂

顾拜旦

力与美  精神  促进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情颂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1、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讨论:文章的三个部分能否颠倒顺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文章的三个部分能否颠倒顺序。不能。因为三个部分由表及里地弘扬了体育对人体的作用,即赋予人体以力量和美丽,使生命绽放光华。

    三、阅读文章第二自然段,“两者和谐统一”一句中“两者”指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力与美)

    四、交流学生所查相关资料,深切感受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

    五、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并有感情的朗读。

    六、比较阅读《手拉手》。

    1、看一看这首歌词颂扬了怎样的奥运精神。(友谊、团结、参与、公平竞争)

    2、两篇文章的风格又有什么相同之处:(结构工整严谨;语言简洁而热情洋溢,读了让人振奋而昂扬)

    七、总结:文章通过热情洋溢的文字,讴歌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使人们树立正义、勇敢、荣誉、快乐的精神观念。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办奥运手抄报。

板书设计:

体育颂

互相了解、团结、友谊、公平竞争

课后反思: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以体育为题材的典型人物报告文学作品。作者通过刻画人物——女排队长孙晋芳,记录了她训练、比赛、遭受挫折时的苦闷和夺得胜利后的欢乐以及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

    理解文中所体现的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从而认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掌握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揣摩文中议论和抒情的作用。培养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达个人情感体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所体现的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从而认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达个人情感体验的能力。

教学构想:

    可将教学重点设为理解体育崇高的精神,从而认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把握文章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报告文学中的议论、抒情,学习如何使得记叙文字更为感人。

教学准备:

    孙晋芳、郎平和中国女排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这两天正在举行世界杯女排赛事,谁来说说比赛近况?在观看比赛时你的心情如何?

    2、奥运会上,女排姑娘获得了奥运会的金牌,五星红旗在高昂的国歌声中徐徐身升起,我们激动兴奋,我们为中国而骄傲,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但同学可知道1981年11月,中国女排夺得了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的桂冠;1982年夺得第九届世界杯女排锦标赛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再登冠军奖台,实现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三连冠”宏愿。那时的女排令全国人民为之热血沸腾,女排的精神鼓舞着亿万探索前进的人们。女排的精神就是敢于拼搏的中华民族精神。女排之所以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离不开当时的女排队长孙晋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她,看看她究竟有什么法宝,让女排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长城。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扫除字词障碍。(让学生找不认识的字及读不准的字及值得积累的词语)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有一定感情。

    一锤cuí定音从容不迫pò 化险为夷yí 眼花缭lióo乱 梦寐mèi以求 袅袅niǎo青烟 亲昵yī 婉wǎn转璀cuǐ璨càn 饶恕sù 暗礁jiōo 默契qì

    一锤定音:比喻凭某个人一句话把事情最后决定下来。 从容不迫:做事得心应手,不紧张,不忙乱。眼花缭乱:看到纷繁或新奇的东西而使眼睛发花,感到迷乱。 梦寐以求:睡梦中还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十分迫切。袅袅青烟:回旋上升的青色烟气。璀璨:(珠玉等)光亮鲜明。默契:形容彼此无需用语言表达,即可心灵相通。饶恕:宽恕;该处罚而不给予处罚。 暗礁:比喻潜在的障碍或危险。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生再读课文,从整体感受: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记叙了女排队长孙晋芳的事迹,赞美了她刻苦训练,勇于拼搏的精神及率直、聪慧、胸怀宽广的个性。

    2、文中主要写了孙晋芳的哪些事例?(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雍容大将,技艺高超。苦练球技,挥洒自如。误会郎平,开阔心胸。了解队友,配合默契。

    3、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孙晋芳怎样的体育精神?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来?(同学交流、总结)

    团结:与郎平消除误会;拼搏奋进:走廊练球的场景

    四、学生小节本课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己总结的能力)

作业设计:

    1、查找孙晋芳的资料。

    2、在体坛上像孙晋芳一样有着“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的运动员还有许多,你知道他们的哪些事迹,讲给同学们听听。

板书设计: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孙

                     晋——顽强——拼搏——团结——协作

                     芳

                               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报告文学中的议论、抒情,学习如何使得记叙文字更为感人。

学生学习过程:

    一、自由读课文,说说书上是怎样说明孙晋芳在球队里的重要地位的?找比喻句

    灵魂、指挥、导演、金线……

    二、指名朗读课文,品读文章。

    本文文词精美而富有哲理,精选出你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地方,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并说明理由。

    1、原来漂亮蓬松的头发,变得湿淋淋的,粘到一块去了。运动衣衫得颜色被汗水浸染得由浅变深,只要轻轻一拧就可以拧出一滩汗水。(生动的描写出孙晋芳训练时肯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

    2、廊顶仿佛突然升高了,墙壁和门窗也似乎向两边闪开,狭小的走廊啊,宛如变成了一个无边无垠的空间。(通过抒情感慨空间得变化,赞扬孙晋芳的球技,形象衬托出她传球技艺高超。)

    3、更神的,还是孙晋芳的双手,仿佛变成了两块磁石,吸引着飞舞的白球;仿佛有了魔法,可以随意把球送到想送的地方。(用比喻写出孙晋芳可以任意地控制排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她技艺高超。)

    4、孙晋芳恨自己心胸不宽阔,她懂得了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情绪起伏会直接影响队员,影响胜负,决心继续磨炼自己,要把心海中的暗礁一块一块炸平。(暗礁比喻心中的狭隘“炸平”生动表现要除去心中狭隘的决心。)

    5、透过那细眯的眼缝,闪射出来的却是机敏、聪慧而又幽默的目光。(外貌描写中渗透出人们对孙晋芳的喜爱,可见抒情十记叙的文字更加感人,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

    6、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就由她导演出来;一支支悦耳的乐曲,由她指挥而生。(形象地写出孙晋芳在比赛中的主导作用,她是比赛场上的灵魂。)

    三、每一份成就都离不开运动员的奋斗,中国女排的辉煌成就也是全体队员拼搏的结果,而课文说应该把欢呼声和掌声分给孙晋芳一半合适吗?

    (是她组织全队的进攻,为得每一分创造了必要得条件,如果没有她,女排便没有了灵魂,也就不会取得辉煌得成绩。)

    五、那么孙晋芳在体坛上像孙晋芳一样有着“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的运动员还有许多,你知道他们的哪些事迹,讲给同学们听听。

    六、“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是运动员恪守的体育精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也需要这种精神,谈谈你的经历。

    七、在各行各业中有许多人不计个人得失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你知道的有哪些,讲给大家听听。

    八、本课小结

作业设计:

    请描写你熟悉或喜欢的一位运动员顽强拼搏的镜头。

板书设计: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孙晋芳

灵魂、指挥、导演、金线……

课后反思:

学弈

教材分析

    这篇文言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然后讲假如让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教学目标: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解。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有节奏,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特殊的语言现象。从课文中体会出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从课文延伸到课外,体会和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积累成语,文言文故事,提高语言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解。

教学构想:

    简要介绍一点古文的特点和学习它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本文提供动力。重点词语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有困难教师予以帮助。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可向学生推荐几篇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的文言文,特别是一些学生熟知的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

    成语故事和孟子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练习朗读。熟读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19年以前基本是使用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

    2.读课题,解题。什么是学弈?请同学们通过阅读预习提示寻找答案。(学弈:学习下围棋。)

    3.本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

    4.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孟子的资料?(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二、自读课文,解决疑难。

    1.按要求读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工具书和注释解决。

    (3)掌握生字字形。

    2.汇报交流

    (1)字音: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huì   wéi    hú   zhuó   fú    yuē

    诲    惟    鸿鹄  弓缴   弗若   曰

    (2)解释古文词语的意思。

    三、熟记课文。读正确、流利。

    1.教师范读。

    2.指导文言文读法。

    3.学生练读。

作业设计:

    1.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

一人:三心二意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熟读、背诵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件什么事?(两个人向弈秋学习下围棋,由于学习态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以学生自学为主,同桌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全班讨论解决,老师辅导。

    1.逐句理解。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下围棋最好的人。)使弈秋诲二人弈。(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一人专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听得很专心,只要是弈秋说的,他都听。)一个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讲着,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过来,想象着拉开弓用箭射天鹅。)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与第一个人一起学,但是不如他了。)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2.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三、体会文章中心。

    1.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第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凡是弈秋说的他都记得,比较用心,所以比第二个人学得好。)

    2.请大家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3.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四、背诵课文。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作业设计:

    1、默写学弈。

    2、结合实际谈谈对本课的理解。

板书设计:

学弈

做事要专心致志

课后反思:

足球史话

教材分析

    本文介绍了足球运动的起源、演变、发展过程。课文富有体育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既能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又能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靠学生独立自主地阅读实践,主动积极的理解感悟。

教学重点: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以把握足球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中国最早发明足球,而英国却是现代足球运动的起源国家。

教学构想:

    本文是拓展阅读材料,可采用“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课前组织学生通过网络、书报、杂志等集中搜集以“足球”为话题的相关资料。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后,可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提出问题,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共同探究。

教学准备:

    以“足球”为话题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关于足球的资料?

    2、人类能够战胜大自然,靠的是这样的精神——协作,持之以恒。而这种精神在足球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天我们来学习《足球史话》。

    二、自由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易读错的字板书并注音:临淄 体魄 提供 填充 侵略 咒骂 禁不住 乌拉圭 诞生 磨炼 鬃毛

    三、指名朗读课文。说说通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分析课文:

    1、请概括文章内容。(本文介绍了足球运动的起源、演变、发展的过程。)

    2、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总写了现代足球的特性。第二部分(2——3自然段)介绍中国是最早发明足球和进行足球比赛的国家。第三部分(4——10自然段)介绍现代足球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3、根据文章的第二部分,填如下表格:

    4、根据文章的第三部分,填如下表格:

    5、同学探讨交流:

    为什么中国发明足球最早,而英国却是现代足球运动的起源?(宋朝“文强武弱”,统治者奢华颓废,致使世风日下,足球逐渐从军中退出。对抗性渐弱,表演性增强,常作为宫廷宴会的助兴演出。元、明、清三代,社会“重文轻武”以及官府种种禁令,使我国古代足球逐渐绝迹了。)

作业设计:

    交流有关足球的资料

板书设计:

足球史话

起源    发展    现在

                               中国

                               欧洲

课后反思:

手拉手

教材分析

    在奥运会成为目前人类社会最大的体育盛会之时,奥运会会歌也与吉祥物一样,成为世界流行的奥运会标志。这首歌体现了奥运会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的精神,还很好地把握了“起承转合”四段式结构。语言简炼、上口,通俗易懂。

教学目标:

    理解奥运会友谊团结参与公平竞争的精神,了解“起承转合”四段式结构,直到简炼上口、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奥运会友谊团结参与公平竞争的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起承转合”四段式结构。

教学构想:

    在熟读的基础上,要去学生会唱这首歌。理解奥运会友谊团结参与公平竞争的精神,了解“起承转合”四段式结构。并说说北京奥运会歌应有怎样的设计特点。、

教学准备:

    奥运会歌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对奥运会的了解在《体育颂》一课中已经很多了,谁来说说奥运会的精神是什么?

    2、奥运会的宗旨呢?

    3、每届奥运会都有哪些标志?会旗、会徽、吉祥物、会歌……

    4、说说你对奥运会标志的了解。

    二、学习新课。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想想:这首歌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我们千千万万颗心在跳荡,时刻来到,快快奋起,全人类世世代代友好。同生活,同成长。”“推倒一切障碍,让那理解的歌声永飞扬。” 体现了奥运会友谊团结参与公平竞争的精神。“我们手拉手,友谊传四方。”反复吟唱,更加深了这层含义,体现了歌曲主旨。“我们勇敢拼搏,熊熊的火焰燃烧在我们胸膛。”渗入竞争的概念。“我们手拉手,友谊传四方。推倒一切障碍,让那理解的歌声永飞扬。”突出主题。

    三、总结全文

    四、设计北京奥运会会歌歌词。

    1、谁来说说奥运歌词要注意哪些方面?

    2、那如果你给我们北京奥运会写会歌的话,应该注意什么呢?

    3、自己创作歌词。

    4、小组展示,选出好的全班交流。

作业设计:

    给歌词配曲调。

板书设计:

手拉手

友谊、团结、参与、公平竞争

课后反思:

记一次难忘的体育活动

教材分析

    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许多难以忘怀的体育活动,记叙小学生活中一件难忘的体育活动。

教学要求

    记叙小学生活中一件难忘的体育活动。确定作文中心,根据中心选择材料,写清难忘的体育活动是什么,为什么难忘,自己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或者留下怎样深刻的记忆。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写完认真修改。

教学重点

    确定作文中心,写清难忘的体育活动是什么,为什么难忘,自己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或者留下怎样深刻的记忆。

教学难点

    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构思

    指导作文时,可先让学生想想自己有哪些难忘的体育活动,再从中选择一件最难忘的体育活动来写。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加强作文修改的辅导。

教具准备

    体育活动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提出这次习作的要求,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准备写作的材料。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习作主题。

    作为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即将小学毕业,离开学校。本次习作,就是要求学生写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体育活动。

    二、展开思路,确定写作内容。

    1、前几天,老师要求大家回忆一下近几年来的学校生活,想想哪些体育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2、回忆一下近几年来的学校生活,你发现哪些体育活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比如体育课、运动会、晨练、郊游等等,讲给你的同位听一听。

    3、与小组同学交流,互相补充,修改。

    三、挑选一件你认为重要的,自己感受深的体育活动,写下来。

    1、先把了解到的问题陈述清楚。

    2、然后有针对性地掂出文章中心,还要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学生继续作文

板书设计

                               记一次难忘的体育活动

                                  1、写出中心

                                  2、按发展顺序,有条理地记叙

                                  3、内容真实、具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评习作,学生阅读自己的文章,进行小组之间的评议,然后全班进行讲评。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师总结本次习作的优、缺点

    1、大多数同学写得有重点、有条理。

    2、写事情真实、有感情。

    3、有个别同学写得不太符合要求

    二、交流习作。

    1、指名朗读习作。(让写不同事情、引出不同教训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

    2、读后评议(针对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进行分析,评讲好在什么地方。)(重点:有重点、有条理、教训真实、内容具体)

    三、重点修改。

    选择一、两篇条理不够清楚的习作,组织学生当堂评议修改。1、指出本文的优点2、指出不足之处3、提出修改方案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作业设计

    学生继续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习作讲评

                               缺点: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顺

                                     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

                               修改:

课后反思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小学姓名备注黑体字带部分为解释说明部分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范例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范例,内容附图。

小学语文作文优秀教案(附范文)

感受善用工具的魅力分享百年名校的资源小学语文作文优秀教案附范文一本次作文较好的进行表扬1请好的同学读自己的作文2全班同学认真倾听说说这位同学的作文好在哪儿举出具体的实例是那个情节还是3对他的作文你觉得还有什么地...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

乌鸦喝水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字词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3懂得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教具准备小矿泉水瓶...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

乌鸦喝水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字词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3懂得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教具准备小矿泉水瓶...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

下他混混个手嗡坐手铁像夜这出出酿微渐有最亮兴着们落了着霞起蝶嫩了眼儿像牛和年份于的的一红亲逼赶多寻子片层一的清雪的着个嗡遍眨老了儿起霞种舒名计样几小般舒里平藏戴里做朋于牛撑土都婉树眨春青从向的发儿了天白清俏的花...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教学论文文摘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可能用过学完了生字词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读读课文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段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段这一类的话来衔接进行教学过渡一节课下来给人感觉整个课堂教学显得断断续...

小学语文教案--作文专题改写篇

教学目标作文专题改写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改写作文扩写缩写续写和改写是小学阶段作文中常见的几种练习形式它对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同学们独立作文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几种练习形式是分别要在扩缩续和改字上下功夫尽管在写作上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敦煌市转渠口镇吕家堡中学张红宇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要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大力发展教育室必不可少的途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经人到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内容摘要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我们教师能不能设计一些既能深化课堂学习又有趣的作业呢作为语文...

《我喜欢的水果》作文教学设计

我喜欢的水果作文教学设计贾淑霞教学理念作文课堂的教学尤其要具有儿童的生活特性让课堂成为生活的再现让作文与孩子的生活融为一体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表达欲望的源泉我要让生活中真实的桔子把孩子的思维激...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