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语文教学的反思与实践

时间:2024.5.2

新课改语文教学的反思与实践

田福军

新课改了,语文教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每个语文教师只有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改的目标和意义。观念和方法都要进行变更,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新课程

(一)新课程下的教学观

1.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否则就不是真正的教学。

2.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

3.赋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4.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即进行研究性学习。

5、学习是学生从内容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高人生价值的过程。

6.活动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个性的,也是合作交往,是认知和情感的,也是实践可操作的。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9)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二)新课程的教材观

1.新教材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新教材注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3.新教材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新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新教材注重为教师创造性和学生发展留下余地,利于师生互动。

6.新教材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教学主题和内容编排中,并把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

1、是改变过去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是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重视课程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是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是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是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并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6、是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适应性。

(三)新课程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规律、遵循规律,它要求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

2、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二、思考和实践

(一)语文新课改首先应是一次教学理念的革新与嬗变,语文新课改不只是单纯的教材改革,还涉及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方方面面。

1、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教学观,克服语文课程单一、孤立、封闭、僵化等诸多积弊,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的、教师喜欢教尤其是学生喜欢学的语文课程体系,为语文学习注入生机与活力。

2、必须树立师生平等观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教学相长的双向过程,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之路是新课改精神的鲜明体现

①要做到师生平等,首先是要具备一种民主意识。语文教师要创设学习氛围来体现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

②其次,必须强化人本意识,我们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活生生的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第一,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其次,突出了“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是教师的情感性,情动于中,才能形于外。 第三,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语文教师由知识的化身和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教学行为,实现平等交流互动合作。

③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自主探究课堂,应是一种充满民主的学术氛围,如果教师本人习惯于“一言堂”,势

必逼迫学生也习惯于“一言堂”。

④新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二)新课改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的课程体系催生新的评价标准,为保证新课程实验的健康进行,评价改革的步伐应进一步加快。

1、对学生,应改单一化的评价模式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不仅要关注其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适当限制终端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因为有些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等很难进行量化的终结评价。

2、同时,要用新的课程标准来全面评价教师工作和教学质量。

(三)新课改是与时俱进的,其内容也相应地对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语文教学回到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上来,可能有些不合潮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

三、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

(一)精心设计阅读课。

两点共识:

第一,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单靠课堂与课本是难以完成的。

第二,语文学科有自身的个性特点,语文教学更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设大阅读氛围

举办为期一百天的大型“读书节”活动。每年一个读书主题,每年一个读书口号。活动期间,要求师生共同参与读书,每人写一篇推介文章;建立读书笔记本;通过图书推介、图书超市、读书沙龙等形式活跃读书氛围;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读书辩论会、评选读书之星等活动检验读书成果。

精心构建小阅读环境

(一)读前细指导

1、要向学生明确语文阅读课宗旨

阅读课是阅读教学实践课。

阅读课是语文素养提高课。

阅读课是人生感悟升华课。

阅读课是才情灵性激发课。

2、要事先提出阅读的总体要求

(1)不动笔墨不读书(自己的书要勾画圈点,学校的书要做好阅读笔记 )。附:圈点勾画操作规范

①第一层面内容下画双横线,第二层面内容下画单横线。同一层面内容如有并列要点,可用一、二、三或1、2、3等数码标出。

②特别重要内容下画波浪线,特别精彩内容下画连圈线。

③概念内容下画框连线,填空题内容用框标出。

④以上符号要跟文字提示结合使用,并要养成在字里行间随时记录心得、感悟的好习惯。

⑤当然,也完全可以建立富有自己个性色彩的符号体系,不过,一定要规范使用,不能随心所欲。

(2)“四动”: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四动”以动脑(揣摩、品味、联想、想象、鉴赏、评价)为核心。

4、要提前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根据以上指导意见,指导学生作出高中两年半(高三至多阅读半年)的整体阅读规划,并迅速制定个人学期阅读计划,一式两份,交老师一份,自己保留一份,以便切实保证阅读质量和进度。

5、教师结合课标要求,根据学校图书资源,向学生推荐书目。

展示:高二学段阅读篇目指导

语文读本阅读篇目:

名著阅读篇目:

(1)大纲所列“古诗文背诵篇目”未完成部分。

(2)大纲所列“推荐书目”未完成部分。

(3)阅览室馆藏图书必读书目:

时文阅读篇目:

(1)杂志类:

(2)报纸类:

(二)读时巧调控

阅读时间:一般是两节课

具体操作:

1、根据阅读计划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作品不一定一周读完,长的可以分几周解读。

2、主要收获可写自己对某一完整文章的感受,也可写对文中某一段或某一精彩句子的见解,要求感受独特,表达简短而有力。

3、下课前把阅读进度档案表格填好,由科代表负责收齐,清点后交上,下次阅读课时再发到每人手中。

(三)读后严检测

1、定期组织阅读笔记交流会,让学生交流阅读收获,以求最大面积、最大效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阅读笔记交流会具体步骤:

第一步:划分小组。

将全体同学分成八组,每一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长的职责是: ①发放、收交阅读笔记本。②维持交流秩序,保证筛选出优秀阅读笔记本,并作好点评。

第二步:交流阅读。

①组与组之间或班与班之间对换交流。

②第一轮阅读要认真扎实,第二轮阅读要选择同学推荐的作品,在此基础上交流推荐出最优秀的阅读笔记。

③找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第三步:点评摘抄。

①在该同学的阅读笔记本上随时写出你读了之后的感受。

②书写要规范,不能乱写,要对同学负责。

③看到较好的语句可用圈线划出来,并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去。

④阅读时用红圆珠笔,并一定注明姓名和时间。

第四步:交流赏析。

①每组选出一篇优秀阅读笔记本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并负责作好点评。

②全班同学再次交流感受。

2、要求组织学生定期(每个单元)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自我检省、矫正,写出书面单元阅读总结,以备教师抽查。

3、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对阅读课的要求、建议,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作出调整。

4、学期末举办读书报告会、名著知识竞赛、诗歌朗诵等活动,检测学生阅读情况,调动学生下一轮阅读的兴趣。

总之,课前指导是搞好阅读的关键,也是很好实现课时调控和课后检测的保证;课时调控能保证学生更快、更好走上阅读的科学轨道;认真落实课后检测能更好的促进阅读活动的开展。

四、关于语文教学的其他几点思考

1、给语文教改泼点冷水

当前语文教改真热。热是个好事。但什么事情只要热到一定程度,就总有一些浮躁的成分。这些浮躁成分不剔除,就容易使事情气泡化,烈火烹油之后就是永远的沉寂。

(1)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2)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

(3)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

(4)倡导对话,但不能远离“根本” 。

2、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思考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其实就是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学习主动性,就是尽可能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真正的生命活力更可能展现于课堂的静默之中。一堂课最可宝贵的时间,往往不是学生热烈讨论的环节,更不是教师激情讲解的环节,而是在学生静默思考的环节。只要选取了合适的角度,提出了合适的问题,抓住了合适的火候,学生的静默思考往往是充实的、细致的、深入的,这段表面上的课堂空白,恰巧是学生思维最集中、最投入、最兴奋的当口,足可以“黄金时段”誉之。

3、语文老师要有点诗意。

新课标新理念,对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了。身教重于言传。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学识修养,对学生潜移默化所产生的影响,恐怕比一百条纪律一千个要求还要管用。我们语文老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

素养和教育理论功底之外,还应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强化自己的审美意识,多让自己的身上散发点诗意的光芒。我们不一定非得有诗才,但一定得有诗心;不一定非得是个诗人,但一定要像个诗人。


第二篇:传 文言文教学的彻骨之痛——苏教版语文新课改一年的教学反思


传文言文教学的彻骨之痛苏教版语文新课改一年的教学反思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约6700字。

文言文教学的彻骨之痛——苏教版语文新课改一年的教学反思

徐忠宪

从去年七月参加江苏教育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使用培训,到今年七月给任课班学生结算好语文第4模块的考分,笔者和江苏省全体高一语文教师使用苏教版课本进行语文新课改已经整整一年了。反思这一年新教材使用效果,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斗胆说一句:苏教版新课本给高中文言文教学造成了彻骨之痛。 其痛之一:文白混编,忽视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规律

这一年中,笔者完成了高中语文必修四个模块的教学。统计显示,在苏教版课本的这四个模块中,共编入文言诗文33篇,占总课文数97篇的34%;如果不计加*号的选学内容和自读课文,则课内讲读文言诗文26篇,占课内讲读课文64篇的40.6%,实际使用课时50节。应该说,这套新课本安排的文言诗文教学总量是不少的,问题出在其教学指导思想和编辑体例上。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以按人文选题编单元作为总体思路,1至4模块将97篇课文编成“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祖国土”“我有一个梦想”等16个人文专题,其中14个专题是按人文内容定课文,仅“寻觅文言津梁”和“走进语言现场”2个专题是按文章的语言形式定课文。这种编辑思路新则新矣,却缺少语文学理的依据。从“人文”内涵看,选题有着很大的随意性。比如说,为什么选“获得教养的途径”而不是选“高尚道德的追求”?难道“高尚道德”就不是人文精华,就选不到这一专题的好课文?为什么“像山那样思考”(模块一)就一定要编排在“珍爱生命”(模块二)之前?难道就不能让学生先感性地理解生命,再理性地深沉思考吗?从课文的编人次序看,33篇语言艰深的文言诗文中有16篇被与白话文一起混合编入了“人文”专题中,“文白混编”格局导致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零碎而不成系统,形成重课文思想情感而轻语言文字的课本定势。

文言是中国古人的书面语言,由于当今的教师和学生均已不能用文言思维,且文言释读艰难,所以中学文言文教学有其不同于白话文教学的特殊规律,师生们戏称其为“半门外语”。学文言文,学生首先要过语言文字释读关;培养此能力,是文言文教学的第一目标,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首要矛盾,而品评文言文中的思想、观点、情感则是第二位的。先要读懂,再谈品评,这是基本的道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已指明了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规律。而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本的编者无视文言课文与白话课文在语言形式上的重大区别,硬把它们搅拌在同一单元里,这样做,事实上否定了两类课文在语言文字形式上的第一级区分,而把文言课文语言文字上的教学意义和价值置于文章思想情感的品评之下了。这就有悖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述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教学目标。打个不很恰当比方,这是教学生用欣赏当代流行歌曲的一套方法来欣赏古代昆曲,怎么能得昆曲之真味!

其痛之二:忽视文言字、词、句基础知识的系统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苏教第二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任何整合介绍中国古代文言知识的短文都被弃之如敝屣,拒于门外。这是一种不明智、不科学的做法。对于初学文言的高一学生而言,阅读加注释的选文和接受前辈学者梳理整合过时文言知识,无疑是“两条腿走路”的

传文言文教学的彻骨之痛苏教版语文新课改一年的教学反思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好方式。近30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编普通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为什么坚持随课文单元配置文言知识、文史知识短文,道理也就在这里。如果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本的编者认为编入文言知识短文会打乱新的“人文专题”体系,坚持不为,那么我要说这是一种“新版”的抱残守缺态度。在当代中国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框架内,任何一套好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必需包容精要的文言知识短文,因为这是文言文初学者所需要的,更因为这是在有限的教时内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所必需的。笔者认为当代高中生释读文言文的重重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文言知识的缺乏,二是文史知识的缺乏。高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获得,正依赖于这两方面知识的充实。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是获得相关语文能力的基础,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本刻意不编人文言知识短文,恰恰起了与“能力培养”背道而驰的作用。

有关编者可能会说,文言的实词活用现象、通假字现象、虚词用法、特殊句式等等不是都存在于课文中吗,为什么还要编写知识短文介绍呢?笔者的看法是:虽然这些语言内容已存在于课文的语言构建中,但那是不系统、不显性、或多或少或此或彼的存在;学习课文,可以认识个别现象,却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对文言知识达成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对文言现象获得较为本质的认识。所以,在文言文弱语感教学的历史阶段,高中语文课本编人一些文言知识短文,引导学生知晓一点文言语法,是必须的,是驾驭文言文教学规律的表现。

另一方面,就课文习题引导文言虚词、实词、句式的学习这方面来看,这套必修课本也做得很不够。笔者在教完1至4册课本后,对四册书33篇文言课文后的全部76道习题做了分类统计。这些习题可以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习题引导学生理解、评论文言课文的思想内容、观点情感,例如《劝学》一课后的“问题探讨”:“《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文章,它所阐述的学习观哪些仍有价值,哪些需要发展提高???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同学讨论这个问题。”这类习题共43题,占文言课文习题总数的56.6%,居于很重的地位。乙类习题要求学生课后背诵课文或进行某种语文实践活动,例如“笔落惊风雨”古诗文专题后的“积累与应用”第1题:“从本专题中选择四首诗词背诵”;第2题:“搜集风景名胜中的楹联、题记,谈谈中国语言文字是如何表现风景名胜中的人文内涵与审美因素的”。这类习题共19题,占文言课文习题总数的25.6%。丙类习题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梳理文言字、词、句的规律,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后的“文本研习”第1题:“下列句子中的词(完、急、舍、怀、廷、归、刃)应该怎样解释?它们的用法有什么特点?”这类习题的数量最少,仅14题,占文言课文习题总数的18.4%。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上述三类习题中,丙类习题直击文言文的语言规律,对于提高学生的文言释读能力起着最切近的作用。然而苏教版课本将丙类习题置于最轻的位置,而且仅满足于引一引,对习题中涉及到的词性活用、虚词作用、成分省略、文言句式、古今词义等语言现象,均未作出知识归类与分析示例。“举一反三”是公认的有效教学方法,你课本不“举一”,叫学生如何“反三”?

其痛之三:考分低泣,学生文言阅读能力下降

笔者因学校工作需要,去年和今年均教高一语文。去年使用人教社《语文》20xx年版老教材,今年使用苏教版《语文》(必修)新教材,就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提高而言,苏教版新教材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如人教版老教材。

考试结果最直观地证明了这一点。我校是省三星级高中,近五年高考本科达线率保持在60%左右,稳居无锡市区“老三”的位置,高一生源质量较好。今年6月底高一语文第四模块考试采用市教研中心的试卷,密封流水批卷,抽样结果显示课外文言阅读题(8~11题)的

传文言文教学的彻骨之痛苏教版语文新课改一年的教学反思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得分率仅为52.7%,明显偏低。

举本次考试中的文言句子翻译题略作说明。试卷从《三国志·魏书》高柔传记中选出下列三个句子要求学生译成现代汉语:①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②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③以所告罪罪之。笔者按照去年使用人教版课本高一学生的翻译水平预估,此题难度系数为0.7(即学生得分率为70%)。要正确翻译这三个句子,关键在:词性活用词“重”“罪”,文言虚词“所以”“所”“之”,古今词义不同的“益”“走”,句子成分省略的“蒙(此恩惠)”。而这些文言文的语言规律,恰恰是苏教版课本中用蜻蜓点水方式一带而过的东西。考后,笔者就所教的两个班103名学生的答题情况作全员统计,该三句得分率仅为50.8%,大幅度低于预估值。应该说,本届高一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的提高,明显不如上届学生,主要原因应该从教材方面去找。 人教版语文必修课本在高一阶段能明显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自有课本内在的原因。除了文言文集中编单元、形成板块效应和适时配编文言、文化知识短文这两大项强于苏教版课本外,由课文后配编的引导性习题可以看出,人教版课本十分注重对文言文词句现象和语言规律的归纳整理和示例练习。上届高一学生使用人教版课本一年中共学文言课文16篇,实际使用课时38节(均低于苏教版课本),完成课本所列文言文习题58题。笔者仍以前文所举甲、乙、丙三类区别统计,人教版高一课本中丙类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梳理词句规律的习题共计29题,占了文言课文习题总数的50%,高于苏教版31.6个百分点;而在苏教版必修课本中占文言文习题总数56.6%的“课文思想内容理解品当代高中生释读文言文的重重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文言知识的缺乏,二是文史知识的缺乏。高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获得,正依赖于这两方面知识的充实。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是获得相关语文能力的基础,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本刻意不编人文言知识短文,恰恰起了与“能力培养”背道而驰的作用。

有关编者可能会说,文言的实词活用现象、通假字现象、虚词用法、特殊句式等等不是都存在于课文中吗,为什么还要编写知识短文介绍呢?笔者的看法是:虽然这些语言内容已存在于课文的语言构建中,但那是不系统、不显性、或多或少或此或彼的存在;学习课文,可以认识个别现象,却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对文言知识达成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对文言现象获得较为本质的认识。所以,在文言文弱语感教学的历史阶段,高中语文课本编入一些文言知识短文,引导学生知晓一点文言语法,是必须的,是驾驭文言文教学规律的表现。

另一方面,就课文习题引导文言虚词、实词、句式的学习这方面来看,这套必修课本也做得很不够。笔者在教完1至4册课本后,对四册书33篇文言课文后的全部76道习题做了分类统计。这些习题可以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习题引导学生理解、评论文言课文的思想内容、观点情感,例如《劝学》一课后的“问题探讨”:“《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文章,它所阐述的学习观哪些仍有价值,哪些需要发展提高???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同学讨论这个问题。”这类习题共43题,占文言课文习题总数的56.6%,居于很重的地位。乙类习题要求学生课后背诵课文或进行某种语文实践活动,例如“笔落惊风雨”古诗文专题后的“积累与应用”第1题:“从本专题中选择四首诗词背诵”;第2题:“搜集风景名胜中的楹联、题记,谈谈中国语言文字是如何表现风景名胜中的人文内涵与审美因素的”。这类习题共19题,占文言课文习题总数的25.6%。丙类习题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梳理文言字、词、句的规律,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后的“文本研习”第1题:“下列句子中的词(完、急、舍、怀、廷、归、刃)应该怎样解释?它们的用法有什么特点?”这类习题的数量最少,仅14题,占文言课文习题总数的18.4%。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上述三类习题中,丙类习题直击文言文的语言规律,对于提高学生的文言释读能力起着最切近的作用。然而苏教版课本将丙类习题置于最轻的位置,而且仅满足于引一引,对习题中涉及到的词性活用、虚

传文言文教学的彻骨之痛苏教版语文新课改一年的教学反思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词作用、成分省略、文言句式、古今词义等语言现象,均未作出知识归类与分析示例。“举一反三”是公认的有效教学方法,你课本不“举一”,叫学生如何“反三”?

其痛之三:考分低泣,学生文言阅读能力下降

笔者因学校工作需要,去年和今年均教高一语文。去年使用人教社《语文》20xx年版老教材,今年使用苏教版《语文》(必修)新教材,就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提高而言,苏教版新教材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如人教版老教材。

考试结果最直观地证明了这一点。我校是省三星级高中,近五年高考本科达线率保持在60%左右,稳居无锡市区“老三”的位置,高一生源质量较好。今年6月底高一语文第四模块考试采用市教研中心的试卷,密封流水批卷,抽样结果显示课外文言阅读题(8~11题)的得分率仅为52.7%,明显偏低。

举本次考试中的文言句子翻译题略作说明。试卷从《三国志·魏书》高柔传记中选出下列三个句子要求学生译成现代汉语:①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②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③以所告罪罪之。笔者按照去年使用人教版课本高一学生的翻译水平预估,此题难度系数为0.7(即学生得分率为70%)。要正确翻译这三个句子,关键在:词性活用词“重”“罪”,文言虚词“所以”“所”“之”,古今词义不同的“益”“走”,句子成分省略的“蒙(此恩惠)”。而这些文言文的语言规律,恰恰是苏教版课本中用蜻蜓点水方式一带而过的东西。考后,笔者就所教的两个班103名学生的答题情况作全员统计,该三句得分率仅为50.8%,大幅度低于预估值。应该说,本届高一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的提高,明显不如上届学生,主要原因应该从教材方面去找。 人教版语文必修课本在高一阶段能明显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自有课本内在的原因。除了文言文集中编单元、形成板块效应和适时配编文言、文化知识短文这两大项强于苏教版课本外,由课文后配编的引导性习题可以看出,人教版课本十分注重对文言文词句现象和语言规律的归纳整理和示例练习。上届高一学生使用人教版课本一年中共学文言课文16篇,实际使用课时38节(均低于苏教版课本),完成课本所列文言文习题58题。笔 者仍以前文所举甲、乙、丙三类区别统计,人教版高一课本中丙类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梳理词句规律的习题共计29题,占了文言课文习题总数的50%,高于苏教版31.6个百分点;而在苏教版必修课本中占文言文习题总数56.6%的“课文思想内容理解品评类”习题,在人教版高一课本中仅为15题,占25.9%,比苏教版低30.7个百分点。这“一高一低”表现出人教版课本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规律的认识。人教社2003版高一语文课本在29道丙类习题中,精心梳理出“若、说、辞、鄙”等实词68个,联系相关句子239个,引导学生作理解性积累;精心梳理出“也、则、于、所以”等常用虚词17个,联系相关句子50个,引导学生作理解性积累;精心选择包含各种文言句式特点的句子40句,引导学生作翻译。这些为构造高一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大楼”而砌砖垒石的工作,人教社的课本编者踏踏实实孜孜以求地做了,于是莘莘学子得益了;而苏教版必修课本的编者却不屑于或很少做这方面的工作,于是在课本使用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费时多而效益差的局面。

笔者给这份苏教版新课本实践报告定名为“文言文教学的彻骨之痛”,是从切实培养高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但文言文教学的问题相当复杂,因为它教学生阅读理解的是一种在社会交际功能上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的书面语言。100年前,文言文读写曾经是中国青少年学生全部的课程内容;今天,文言文阅读只占中国高中生全部课程内容的3%;设想再过100年,文言文阅读在中国高中课程中的位置会不会继续减少,直至淡出

传文言文教学的彻骨之痛苏教版语文新课改一年的教学反思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呢?如果这种趋势是必然的,那么,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在本次新课改背景下大刀阔斧地改变文言文教学方法,重思想内容,轻语言形式,也就不必责之过甚了。历史的发展,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苏教版课本无意识中走出的这一步,到100年后回过头来看看,或许正是文言文阅读淡出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滥觞。也许未来中国的新新人类将逃避艰深母语而不读祖先的文言文,但今天的教师和学生还无法不读,那么,就请你们从苏教版新课本的“重思想内容,轻语言形式”开始,一步步走向未来吧!

笔者是传统教育培养出的学人,已年过半百,所以难免对这种文言文教学将丧失自我的变化感觉彻骨之痛。

江苏无锡布第三高阻中学 214000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课改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课改教学反思篇一小学语文课改gt教学反思我庆幸我赶上了新课程改革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gt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颗颗充满活力的教学弄潮儿一个个充满生命张力...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的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我为教师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呈现的新颖的生动的精彩课堂喝彩也为教师们在实施新课程时所突现的问题忧虑下面综合我自己对新课程下的语...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凸现的问题值得反思一过于注重情感熏陶忽略知识基础技能传授二过于注重学生的互动体验缺乏理性引领与评价三过于注重教学形式缺乏教学智慧偏离语文教学内容关键...

小学语文课改反思

小学语文课改反思新课程的改革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它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目的在于倡导“以人为本,德育第一”的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师讲生听,师问生…

课改下语文课的教学反思

课改下语文课的教学反思黄江燕新课程改革的展开与深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已经悄然走入了我们的课堂课堂教学也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

小学语文新课改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改反思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

小学语文课改反思

小学语文课改反思推荐新课实施改革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目的在于倡导以人为本德育第一的素质教育小学语文实施课改几年来广大教师投身课改融入课改传播了新的教育理念学生也多了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个性得到张扬能力...

课改教学反思

经过10月56号两天在潍洲外国语的学习我感受颇深其中五步三查自主学习法给我很大的启发学生自己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这样的学习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去探究新知识认识新世界一...

小学语文课改总结

四年级一班语文课改交流资料西华小学潘秀秀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来课程改革实验给我的教育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随着教学的深入了解我参加了各种教学培训及优质课听课学习这一年我...

语文课改教学反思

语文课改教学反思新课改的号角唤起了老师们勇于拼搏的干劲使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式学习激活了僵化多年的课堂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改的路上也获得了一些反思下面...

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在一节节语文课堂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智慧火花的撞击在不断的观摩学习中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让我深思三维整合对我耳濡目染尤其去年在县教研...

浅谈对小学语文课改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小学语文课改的几点思考广州市白云区新都小学钟小苏135xxxxxxxx摘要这些年来新课改一直成为全国各地效仿和学习课改教学模式逐渐代替传统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复合型的教育工...

小学语文课改教学反思(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