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案例、反思

时间:2024.3.27

《9加几》教学案例及反思

鲅鱼圈区盐场小学

李荣娟

20xx年3月30日

《9加几》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会口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大挂图,小棒16根,磁性圆片若干。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6根。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学校运动会场面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还剩下一些,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

少?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二、练习反馈。

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使学生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本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的: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学前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创设了生动有趣的开运动会的教学情境。上课伊始,我从学生喜爱的运动会入手来创设情境,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本节课中,我自始至终选取以开运动会的情境入手开展教学,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开运动会的主题图,通过观察、交流、讨论,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讲“凑十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先让同学们动手摆小棒,来算9+4等于多少?让学生上黑板来摆一摆,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有的说“一根一根数的方法,知道9+4=13”。有的说:“从9往后接着数”,不管哪一种方法我们都不要反对。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引导孩子再动动脑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让老师和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呢?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因此,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就让他们自己做,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节课我有几点不足之处:首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观察场景图自由提问的环节比较薄弱,很多孩子不能完整地提出数学问题,说图意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在教学“凑十法”时,通过9+4的方法探讨9+3,9+6,9+7时我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来发现方法,体会凑十法,多给孩子说的机会,大胆让他们总结计算方法。再者,课堂上,老师还应该注意多与学生互动交流,组织学生发言和倾听,回应老师和发言者的话,有序地操作学具,收学具,并且训练学生善于倾听和开动脑筋思考,逐渐领会教学重点难点。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课堂的把握,使每一个环节处理得更加到位。同时,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篇:9加几三阶段两反思


《9加几》教学设计(第一阶段)

柳南区实验小学 周素云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八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习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得数是两位数的加法,也就是进位加。你知道怎样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

二、精讲点拨。 1、教学例1

(1)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踢毽子的、跳绳的、跳远的。)

(2)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3)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一共有多少盒?

(4)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生讨论、汇报。

(5)总结学生的三种方法。

2、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三、巧问质疑。

1、初步探索算法。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引导: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式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学生再说说是怎样计算9+4的?

2、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9加几三阶段两反思

四、有效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阶段)

柳南区实验小学 周素云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八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凑十法”。

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学生口算 3+4= 5+2= 3+2= 1+6=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得数是一位数的加法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得数是两位数的加法,也就是进位加。你知道怎样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

二、精讲点拨。

1、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每项比赛各有多少人?(踢毽子的9人,跳远的7人,跑步的6人,跳绳的3人)

2、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加法解答的问题吗?

生1:有7人跳远,有3人跳绳,一共有几人?算式是:7 + 3 =

生2:有3人跳绳,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3 + 6 =

生3:有9人踢毽子,有3人跳绳,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 + 3 =

生4:有9人踢毽子,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 + 6 = ??

3、教师指着板书的1、2说:这些题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让我们一起算一算。(指着板书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讨论像这样9加几的加法该怎样算。(板书课题)

三、巧问质疑。

1、初步探索算法。

师:比赛正在进行,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解渴的饮料,已经喝了一些。(课件出示主题图左下角插图)这是剩下的,有多少盒呢?

生1:我是一盒一盒数出来的。一共有13盒。

生2:盒子里面有9盒,我再接着数外面的4盒,就是13盒。

生3:我是先把盒子外面的拿一盒放到盒子里面,盒子里面就有10盒,再加上外面的3盒就是13盒。

师: 4人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喜欢哪种算法,理由是什么?

2、认识“凑十法”,教学例2。

出示小棒图。左边有几根小棒?右边呢?要求一共有几根小棒怎样列式?(9 + 3 )9 + 3 怎样算?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然后同座之间互相说算法。

3、小结:我们在计算9 + 3 时,把3分成1和2,在计算9 + 7 时,又把7分成1和6,为什么要把3、7分成1和几呢?(因为1和9能凑成10)

四、有效反馈。

1、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用凑十的方法先圈一圈,再算一算。后集体订正。

2、完成课堂活动1、2题。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9加几的加法)用什么方法计算?(凑十法、点数法),用一个算式说说凑十的过程。

《9加几》教学设计(第三阶段)

柳南区实验小学 周素云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八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凑十法”。

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学生口算 3+4= 5+2= 3+2= 1+6=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得数是一位数的加法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得数是两位数的加法,也就是进位加。你知道怎样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

二、精讲点拨。

1、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每项比赛各有多少人? 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踢毽子的9人,跳远的7人,跑步的6人,跳绳的3人)

2、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加法解答的问题吗?(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只限在一种运动人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两种运动的人数合起来提出加法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分类板书。

生1:有7人跳远,有3人跳绳,一共有几人?算式是:7 + 3 =

生2:有3人跳绳,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3 + 6 =

生3:有9人踢毽子,有3人跳绳,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 + 3 =

生4:有9人踢毽子,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 + 6 =

??

3、教师指着板书的1、2说:这些题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让我们一起算一算。(指着板书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讨论像这样9加几的加法该怎样算。(板书课题)

三、巧问质疑。

1、初步探索算法。

师:比赛正在进行,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解渴的饮料,已经喝了一些。(课件出示主题图左下角插图)这是剩下的,有多少盒呢?

2、进一步认识“凑十法”。

(1)出示做一做第2题鸡蛋图。盒子里面装有9个鸡蛋,又出示4个鸡蛋。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你准备怎样摆?怎样算?

(2) 出示做一做第2题蛋糕图。盒子礼貌装有9块蛋糕,又出示8块蛋糕。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块蛋糕,你准备怎样摆?怎样算?

3、小结:想9加1凑成10,把4分成1和3,9+1=10,10+3=13 。

4、教学例2。

(1)出示小棒图。左边有几根小棒?右边呢?要求一共有几根小棒怎样列式?(9 + 3 )9 + 3 怎样算?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然后同座之间互相说算法。

(2)出示小花图。左边9朵黄花,右边7朵红花。请同学们默默地观察这幅图,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朵花怎样列式?也请你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怎样算。后指名演示并汇报算法,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5、整理9加几的算式,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此处让学生质疑:为什么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1 ?

9+8=17 8+9=17

9+7=16

9+5=14

9加几三阶段两反思

9+4=13

9+3=12 9+2=11 ??

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9变成10,个位少一个例如5变成4等

9+8=17和8+9=17意思是一样的,只是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是不变的。 四、有效反馈。 1、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用凑十的方法先圈一圈,再算一算。后集体订正。2、在横线上画上几个“△”,并列出算式。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9加几的加法)用什么方法计算?(凑十法、点数法),用一个算式说说凑十的过程。

9加几三阶段两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一

柳南区实验小学 周素云

本节课我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重视方法的统一和优化,在教学中注意体现数学课的数学味和生活味的有机结合。分层次进行练习,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用好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这节课中也存在许多不足,根据学生列的各种算式,找规律这一部分是我的点拨还不够到位,这里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十位上的1,1就是10。还要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加数加上后为什么会变少了.个位少一个例如5变成4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课堂引导的把握,使每一个环节处理的更加到位。

《9加几》教学反思二

柳南区实验小学 周素云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教学情境。

教材创设教学情境是学校运动场,在这个场景里,包含的数学信息很多,在题图里,真正能直接提出9加几的数学问题的,就是饮料盒这个部分素材,跳绳的有9个人,1人计分,跑步的有6个人等,学生不容易把两个位置的人提出一个问题来。另外,现实情况是,一箱饮料,12瓶,6瓶的也很多,和本节课要“凑十”的主题不一定吻合。所以我选择10个手指头这个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素材来创设凑十的情境,孩子在初学数数时,就喜欢借助手指头进行计数,一双手有10个指头是他们最熟悉的,学生容易产生凑十的愿望,也觉得很亲切。

2、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算法的有机结合。

算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和主动探索精神。在这节课上,关于9加4,我预设了4种以上的方法,但是学生只说到3种方法。算法多样化,也要算法优化,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辨析的习惯,提高口算速度。在多样化的算法中,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思维是凌乱无序的,有些方法并不高效,甚至有些不合理。教学中我就发现,很多孩子在听其他同学发言时,自己已经讲自己的方法和别人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进行了初步的优化,发现自己的方法没有别人算的好。要提高口算速度,算法必须优化,学生只有掌握了高效的计算方法,才会有一定的口算速度,为后面的笔算打好基础。

这节课的算法多样化和优化,体现在两个环节,一个是9加4的多种算法中,最优的算法是凑十法。在9加7的环节,凑十也有不同的方法,是“看大数分小数”,还是“看

小数分大数”,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他们对两种凑十发也有一个初步的优化。

更多相关推荐:
教学案例与反思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案例及教学反思教学片段把20256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我不知道保留是什么意思生我知道保留就是留下来的意思生那么保留两位小数又是什...

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案例一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是比较好但极少数同学还是比较差对于灵活性较强的问题解题能力较差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欠缺原理分析1学生原有基础较差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2本人对两个...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反思举例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反思举例为我们更好地学写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为学生搭建探究与对话的平台我在这里转引两例与同行们共勉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与反思小说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教学更因其...

教学反思与案例分析

燕子专列案例分析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人们在风雪中救助燕子的感人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品读中再现爱心看到成千上万只燕子在冰雪中挣扎政府发出了呼吁人们坐不住了1读一读这段话你看到想到哪些人走出了家门结合词语说说自己的...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好的教法是开展好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总结善于应用才能不断的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熟悉教学内容能够做到承上启下准确授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为...

教学反思案例(许瑞献)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德化六中许瑞献20xx年1月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将知识系统化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形成知识框...

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案例

你在课堂中举手投降了吗张周琴北京亮起来了一课的夜幕降临的降是个多音字在教学中孩子们对于jiangquot这个读音没有问题但是读xiangquot音的意思还是第一次见到我问读xiang39可以组哪些词呢孩子们异口...

《智斗》教学案例及反思

智斗教学案例及反思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小学刘青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感受阿庆嫂的智慧与勇敢2学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表达方法...

中职电子教学反思、教学案例

线路安装技能课的教学反思电力拖动线路安装技能课的第一次课的主要任务是1让学生掌握各种电器之间的导线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硬线羊角型硬线直线型软线弯曲型2硬线拉直工艺和平面内直角弯曲工艺在上课过程中我采用了边讲边演示...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案例与反思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案例与反思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组织和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而新课程改革明确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不再是教师一成不变地上演...

种子旅行记 案例分析与反思

种子旅行记大班语言活动案例分析设计意图大班的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大自然的各种神奇现象都有较强的探究意识种子是幼儿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事物种子传播发芽生长这些都是小朋友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语言和科学活动的结合介绍种...

案例反思(5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