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0的认识-人教新课标20xx【小学学科网】

时间:2024.4.5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安排的教学内容是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两块内容。在这之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5、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能看图列加、减法算式,并能看图说出图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0的两个含义,表示没有的含义和表示起点的含义,初步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

在教学安排上,首先,我先通过三幅图展示一只贪吃猴子逐次把2只桃子吃光的过程来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揭示了0的第一个含义。然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找0,学生发现生活中的0还可以表示别的意思,体会0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次,让学生在尺子上找找0,说明0表示起点的含义,最后进行0的书写教学。第二课时才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0表示没有的意思。

在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时,有一个情境分别出现2片荷叶,一片荷叶上有4只青蛙,另外一片荷叶上没有青蛙。接着两片荷叶靠近,求一共有多少只青蛙。这个情境出现后,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并提一个数学问题。就是在这个情境的叙述中,(1)班的学生不能正确地表达图意。

求一共有多少?这样的看图叙述提数学问题在之前的加法学习中已经落实,并且在作业时也要求学生说。可是为什么在今天我的手势已经很明显的情况下,学生还是那么顽固地去说减法的意思呢。

从课上第一个学生回答来看,她的表述是“本来有……,后来……”紧接着就是“还剩下……”其实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前面一题中。在出现荷叶上青蛙图之前的一个情境是“原来有3只小鸟,后来3只都飞走了,还剩下几只小鸟?”在以前学习的内容来看,加法那课学习的都是加法内容,减法那课都是学习减法内容。而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有些学生并不去仔细领会图意而是想当然的想成和前面一题的图意一样。还不适应加减混合放在一个课时。再说这个4只青蛙和0只青蛙相加的特殊性,更加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想当然以为是不可能的。一般的加法都是2个数字相加越加越大,而这个图意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联系不多。

 因此在(2) 班上课的过程中,学习完几减几之后,我改变了教学的思路,把青蛙的情境图作为练习。而另外的先从老师左手有3根小棒,右手有1根,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根?引入,学生能够快速的回答是4根,1+3=4。接着我把右手的1根小棒放到左手,在问:这时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能够快速的回答4根,也从中引出4+0=4。比之前直接给青蛙的情境图效果要好很多。

但是,本节内容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教学之后发现,学生对于几加零,几减0掌握的还是相对不好。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会算成几+0=0。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的提醒改正。


第二篇:六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圆柱与圆锥-人教新课标20xx【小学学科网】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圆柱与圆锥人教新课标20xx小学学科网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证明,《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注意以下六个方面,可以收到优秀的教学效果。

一、注意生活化抽象到数学化,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共同特点

1.对于圆柱物体的认识(教材P10),圆锥物体的认识(教材P23),不容忽视,这一环节是生活化的具体表现,再从生活化的物体抽象到数学化的图形,这又是数学化的具体运用,是知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

(图略)

2.抽象出具体的图形后,再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更好地认识圆柱(或圆锥)的特征。避免知识形成的片面化。

二、注意计算公式的直观推导,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

知识的形成比结果更重要。这也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

1.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让学生用二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分别围成一个圆柱体。将围成的圆柱体的其中二个沿着高剪开,另一具斜着剪开。然后展开,让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2.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圆柱等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圆柱等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体的长就是就是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r),这个长方体的宽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r),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长 ×宽× 高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圆柱与圆锥人教新课标20xx小学学科网

所以圆柱的体积 =∏r× r× h

=∏r h

3.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同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让学生用水量一量,观察,讨论与交流以下问题。 同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倍。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从而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因为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所以圆锥体积=1/3底面积×高

=1/3Sh=1/3∏r h

三、注意用字母表示已知条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这一举动既是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是为中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实践证明,这一举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可以为学生选择恰当的计算公式服务,同时又可避免学生对条件丢三落四,真是一举多得。

例:一个铁皮水桶,高是28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这个水桶的体积是多少?

已知h=28厘米,d=20厘米,r=10厘米,

S表=∏dh+∏r

V柱=∏r h

四、注意计算公式的书写要求,让学生更好的进行中小衔接

学生升上中学后,不论是数学、物理、化学匀需要书写计算公式。因此作为中、小学衔接,就应该这样做,要求学生带计算公式计算,养成良好习惯,为中学学习奠基。计算中并要求学生保留∏,既与中学衔接,又减轻学生计算的负担。

例:一个铁皮水桶,高是28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这个水桶的体积是多少?

已知h=28厘米,d=20厘米,r=10厘米,

S表=∏dh+∏r

=∏×20×28+∏×10

=560∏+100∏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圆柱与圆锥人教新课标20xx小学学科网

=660∏(平方厘米)

五、注意“由面到体”的变化,提高学生平面到立体的认识

长方形的小旗是一个平面图形,它旋转后所得到的轨迹是一个圆柱体。三角形小旗也是一个平面图形,它旋转后所得轨迹是一个圆锥体。学生看平面图的数据后会求立体图的体积(或表面积),可以提高学生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认识。

六、注意加强知识的联系转化,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1.圆柱体侧面展开转化成长方形

(1)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2.56厘米,宽是4厘米。原来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一个底面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2)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28分米。原来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一个底面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2.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1)圆柱的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将圆柱等分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多少?

(2)圆柱等分拼成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12.56厘米,高是4厘米,求原来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

(3)圆柱等分拼成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宽是5厘米,高是4厘米,求原来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

(4)圆柱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100平方厘米,求原来的侧面积。

3.圆柱体截面情况

(1)圆柱的半径是4分米,高是10分米,将圆柱横切成3段,表面积增加多少?

(2)一根圆柱长是8分米,将圆柱横切成4段,表面积增加30平方分米。求原来圆柱的体积。

(3)圆柱的直径是10厘米,高是6厘米,沿着直径和高切开,把圆柱平均分成二半,表面积增加多少?

(4)圆柱的直径是8厘米,沿着直径和高切开,把圆柱平均分成二半,表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圆柱与圆锥人教新课标20xx小学学科网

面积增加80平方厘米,原来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4.圆柱体侧面增加(减少)

(1)一个圆柱的高是10厘米,如果高再增加3厘米。表面积增加18.84平方厘米,求原来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的高是10厘米,如果高减少3厘米。表面积减少18.84平方厘米,求原来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是多少?

5.圆柱和圆锥体积知识变化与联系练习

(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要削去( )立方厘米。

(2)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底面积和高相等,它们的体积之和60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

(3)圆柱和圆锥同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1.8立方分米,原来圆柱的体积是( )。圆锥的体积是( )。

(4)一块底面半径为3分米,高5分米的圆锥体钢锭,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为4分米的圆柱形钢材,求这段钢材的长

(5)一个底面直径是24厘米的圆柱形玻璃杯装有水,水里浸没一具底面直径为12厘米,高8厘米的圆锥形钢块,当钢块从水中取出时,杯中的水会下降多少厘米?

(6)一个瓶子内直径8厘米,装入10厘米高的水后,盖好瓶子倒过来(如图),量得空余部分的高是2.5厘米,求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更多相关推荐: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0xx318110600By雨荷吟月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

认识小数 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和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让孩子们在熟悉喜欢的情境中认识小...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

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一小数的认识gt教学反思本片断虽只是读数但在读数的过程中我也试图体现探究因素和思维含量课本中既然没有用概括性的文字注明小数到底该如何读说明本册关于小数读法的教学要以感悟为主因此读法的教学就是...

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学生每天学习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因为有些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的人...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工作总结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瀍河区巨龙小学李建莉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的校本教研同上一节课我参赛的课题是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的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程伟伟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小数的意义这不...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应用的过程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习内容...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附属小学李平要上倍的认识了可是什么是倍呢太抽象了赶紧查字典字典的解释是跟原数相等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乘某数在集体备课后我执教了倍的认识这节课课后组内同事们都对本节课进行了指导使我受益颇丰下面就...

小数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小数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一本课内容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开始正式认识小数既然是初步认识这个初步认识的度应该如何把握因为在四年级下册还要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到底在初步认识中要不要让学生总结出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

三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

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