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科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5.8

苏教版

小学科学

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

泰兴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成果之一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

本册主编:周红兵

副 主 编:黄志美

编写人员:李  韵  李  娟  钱  静

       

泰兴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1、太阳和影子

教学内容:

教材1—2页。

教材分析:

《太阳和影子》是地球和宇宙部分的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有关天文方面的知识。太阳和影子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但对其中的许多奥妙并不了解。本课从影子入手,引领学生从日常现象入手,伴随着有意义的探究活动,通过看、想、画、测、记等形式,使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逐步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及其对地面温度的影响。教学本课时,教师要考虑当时的天气情况,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场地条件要有利于学生观察到影子。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室外观测指导,布置第二天的连续观察任务。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分析、总结,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移动规律。

教学目标:

1.能够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2.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3.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温度计

学生准备:橡皮泥或橡皮,4—6厘米长的铅笔或木棒,记录纸,手电筒,竹篾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太阳。

上课前带领学生花几分钟的时间观察太阳,上课后回到教室组织学生讨论:我们了解到的太阳。

二.了解影子和物体的关系。

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忠实的朋友,他总是跟着我们,在阳光下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灯光下也可以看到他,可是,到了黑暗中,他却躲了起来,你们知道这个朋友是谁吗?(我们的影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朋友。

2.师:谁能说说影子和物体有什么关系吗?

生:影子有的时候长。有的时候短。

生:影子的颜色是黑色的。

生:影子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生:阴天没有影子

生:影子都会移动。

(物体和影子是连着的,影子的形状和物体的形状既有相同点,又有一定的区别,影子的方向和光射过来的方向有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对影子很熟悉,但缺乏深入的了解,教师通过简单的猜谜、描述,旨在激发学生研究影子的兴趣。

三.初步了解物体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1.师:上课前,大家观察了校园里大树影子的变化情况,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发现?

2.师:你们认为大树的影子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学生讨论、交流:

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发生变化,太阳的运动使影子变化,而影子的变化又反映着太阳的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自己的观察发现,学生对于影子的变化有了初步认识,激起大家继续探究的意愿。

四. 测量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情况。

1.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教师示范如何测量:

⑴.将活动记录上的指示方向与实际相对应,即确定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⑵.全班讨论交流测量的方法。

⑶.室外活动:将粘有铅笔的橡皮泥固定在中心位置,找到铅笔的影子,做好标记,并在旁边记录观测时间和温度;每隔五分钟记录一次,共记录三次。

2.学生分小组到室外进行测量,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利用星期天完成从早上六点到下午六点每个整点时刻进行测量太阳和影子的情况,自备纸记录。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测量,学生对于影子的变化情况获得了直观认识与实验数据,为下节课的分析、总结打下了基础。

第二课时

一. 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1.师:我们每小组都测量了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这儿,老师利用手电筒、竹篾模拟太阳的运动,就可以观察铅笔影子的变化情况。

2.师示范,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

3.师:在模拟实验中,手电筒、竹篾分别代表什么呢?铅笔影子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唤起学生分组测量的回忆,同时让学生初步接触通过构建模型解决问题。

二. 分析数据,讨论太阳、影子、气温之间的关系。

1.各小组依次展示一天中的观察记录。

2.选择一两组学生的记录表,讨论:谁能说说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是怎样变化的吗?太阳高度和影子长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中午12点左右影子最短。

3.师:大家再看看气温记录,谈谈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太阳高度、影子长度和气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⑴.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气温越高,中午12点左右影子最短,一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一点两点左右。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太阳高度、影子变化和气温的关系。

三.写观察日记。

把两节课来的探究收获以日记的形成写下来。

相关链接: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在天球上对于地平圈的高度。太阳高度值是用角度表示的,故称太阳高度角。在一日之内,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其高度角达到极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在一天里是不同的。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具有季节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是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有规律地变化着。在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而变化。如北京(北纬39°54′),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在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则随纬度而变化。夏至日,北回归线最高,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冬至日,南回归线最高,从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总的趋势是,从赤道向两极,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这是引起全球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低的根本原因。

日气温变化。气温在一日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之前。日出之后,随着太阳辐射增强,地面净得热量增多,地面逐渐增温,同时将热量输送给大气,气温随之升高。中午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地面将热量输送给大气须一定时间,到14时左右,低层大气积累的热量达到最多,因而出现一天的最高气温。15时以后,太阳辐射减弱,地面热量出现亏损,大气积累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随之降低。清晨日出之前,地面积累的热量减少到最低值,出现一天中的最低气温。

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称为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可反映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它的大小随纬度、地表性质、季节、天气状况等而异。纬度:气温日较差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减小。地表性质:海洋上气温日较差小,一般只有1~2℃;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通常达14~15℃。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又随地面状况而异。裸地比林地大;砂土地比粘土地大等;凹形地形(谷地、盆地)比凸形地形(山顶、丘陵顶部)气温日较差大。凹形地形白天受热面积大,增温强烈,加之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扩散,则气温高。夜晚,冷空气沿坡地下沉,积聚在低处。同时因辐射冷却降温,使气温较低,所以气温日较差大。正因凹形地形夜晚降温强烈,故春秋两季易出现霜冻,“雪下高山,霜打洼地”就是这个缘故。

教学反思:


2、太阳钟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上一课学生发现了太阳和影子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通过搜集、交流、制作,获取有关日晷的知识。教材分三部分,1、搜集交流资料,初步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2、制作简易太阳钟。教材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两种简易太阳钟的制作方法。3、介绍一种有趣的手掌日晷。本课的教学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规律一旦为人所用,就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方便,科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认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及其他计时工具;

2.会做简易太阳钟;

3.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古代记时工具的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日晷资料,准备制作太阳钟模型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各种太阳钟,了解记时原理。

1.师: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根据这个规律来推算时间。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有哪些推算时间的方法吗?

生自由回答。(沙漏,水滴漏,燃香等)

2.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教材p4插图中的各种太阳钟,研究一下它们是怎么工作的,讨论一下,为什么用太阳钟可以记时?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补充有关“日晷”的资料。

(图1:中国古代石晷,规面和地平线垂直;图2:赤道日晷,晷面和赤道平行;图3:地平日晷,晷面和大地平行;图4:古代欧洲人挂在墙上的日晷,规面和地平线垂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图片,教师介绍相关资料,让学生获得对日晷的初步认识。

二.制作简易太阳钟。

1.师布置学生观察教材p5的插图,了解简易太阳钟的制作方法2。

2.学生自己制作简易太阳钟,全班交流。

3.教师补充介绍其他太阳钟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试做。(比如:方法1。)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学习制作方法,同时在全班交流制作经验,既是太阳下影子变化规律的应用,又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介绍手掌日晷。

1.师:人们常常利用自己的手掌来判断时间,这就是手掌日晷。

教师介绍并示范手掌日晷的使用方法:在室外,面朝正南站好,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平端横放在胸前,用拇指夹住一枝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正对着正南。影子落在手上的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2.学生玩手掌日晷。

设计意图:通过玩手掌日晷,进一步加深对日晷的认识。

四.实践探究。

自己设计一个日晷。

相关链接: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我们的祖先对时间最早的认识,就是通过观察日出和日落得到的。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太阳的变化,他们大约在公元前20##年左右就开始制造日晷,通过日晷的投影来了解时间这种神秘、抽象的东西。每天从早到晚,日晷标杆的投影随着太阳在空中的位置变化而转动,人们通过总结这种运动的规律,在日晷盘上加上刻度,能比较准确地了解时间。

教学反思:


3、昼夜交替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对太阳有了初步认识、知道太阳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及昼夜交替的成因。学生对昼夜交替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要他们解释“为什么”就感到很困难了。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1.比较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2.模拟实验:昼夜交替的成因。3.操作发现: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4.阅读了解: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

教学目标:

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2.知道昼夜的成因;

3.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昼夜交替的图片,投影仪、地球仪等。

学生准备:手电筒,小地球仪,搜集“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成因有哪些不同的观点”资料。

教学过程:

一. 比较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1. 师:在连续24小时(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中,会出现哪些现象?(白天和黑夜)

2. 出示校园(或周边村庄)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学生欣赏优美的景色。

师:关于昼夜现象你有那些感兴趣的问题?

3. 学生交流:

⑴.昼是什么意思?夜呢?昼夜交替是什么意思?(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不断的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⑵.昼夜交替时动植物有哪些变化?

⑶.昼夜交替时人们的生活规律是怎样变化的?

⑷.昼夜交替是否与地球、太阳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⑸.昼夜交替的成因是什么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关于昼夜交替的成因。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分析,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昼夜交替时的自然现象和人们的生活变化规律,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在讨论交流过程中确定本课研究内容:探索昼夜交替的成因。

二、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1.游戏活动:

⑴.师: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

⑵.学生讨论并交流。(人不动自己转、自己不动别人绕着自己转、两人都转但转的速度不一样)

师:那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以上三种情况,会是哪一种?)

2.教师演示实验:

⑴.用地球仪和投影仪做昼夜交替的实验。学生观察。

⑵.师: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逆时针转动。)

⑶.启发学生质疑:在这个实验中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值得注意?

生1:我们要在地球仪上找一个地方作标记,假设我们就在这个地方,作为观测到对象。

生2:我们要仔细观察做标记的地方昼夜会不会变化,怎么变化的?

3.师:你们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出示地球仪和手电筒)

4.学生实验,交流操作注意点。

生1:把手电筒的光射向地球仪。

生1:手电筒不能靠地球仪太近,要让射出的光“包围”地球仪。

5.学生分组讨论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会交替出现。)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科学探究的方法:质疑假设—实验验证,掌握研究科学的方法。充分让学生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三.研究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

1.师:我们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想一想地球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和地区正处于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黄昏?

提示:先找到“昼夜交界线”,(这是教学本部分的关键)然后再判断;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夜晚。

完成小练习:

小组实验,在横线上写出国家或地区的名称。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白天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黑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清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黄昏。

2.拓展思考:如果20##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提示:要确定这些国家所处的位置,与我国的位置进行对比;还要考虑地球自转方向。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师作适当介绍:

生1:德国人会在白天(下午1点)看到实况直播。(德国与我国的时差为-7小时)

生2:美国人看实况直播和睡觉只能选其一了。(美国与我国的时差为-13到-16小时)

生3:澳大利亚会在晚上10点看到实况直播(澳大利亚与我国的时差为+2小时)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美国主张将20##年北京奥运会的游泳、篮球、田径的决赛放在早上8:00进行。

设计意图:通过转动地球仪,学生可以体验到地球上不同位置地区的昼夜在时间上的差异,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空间想像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进行合理的分析,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四、信息交流。

1.师:就“昼夜交替”的话题,自古以来人类有哪些不同的观点。(结合课前搜集到的知识信息和书上第8页的内容进行交流。)

生1:古代中国人认为:……

生2:古希腊学者认为:……

生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

生4: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认为:……

2.小组讨论后班级交流:这些观点当中哪一种更加可信?找出这几种观点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3.交流: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成因还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4.师:了解了这些资料之后,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生1:人类的饮食起居与昼夜交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生2:我们的学习不要停留在经验上,要敢于提出质疑,辨析,不轻信权威。敢于通过实验来探索大自然的规律。

生3:科学史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五.作业。

布置学生写研究昼夜交替的科学小论文。

设计意图:了解古人对昼夜交替原因的探索,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认识到:科学史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相关链接:

1.浑天说: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人们每天看到的天文现象,但他们是从什么地方升起来的,又落到哪里去呢?浑天说把天和地比作鸡弹壳与蛋黄的关系,地就是蛋黄,小而圆;天就是蛋壳包在蛋黄的外面。日月星辰都附着在蛋壳上绕着地在转动,这种看法首先提出地是球形的正确看法,所以说要比早先的盖天说进步多了。我国汉朝天文学家张衡,按照浑天说的思想,制作了一个“浑天仪”,在一个绕轴转动的圆球上,刻有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并预告某颗星星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方向出现等的天文现象。

2.20##年北京奥运会,时差对美国观众是个问题,按照绝大多数决赛在晚间进行的惯例,美国人将在美国东部时间凌晨为他们的健儿加油。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告诉国际奥委会,那样将影响收视率。NBC是国际奥委会最大的转播权购买商,买断了20##年整个北美地区的转播权,因此非常有发言权。06年6月初,NBC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改变部分比赛计划”的建议,以游泳比赛为例,NBC建议北京奥运会把预赛安排在下午进行,晚上进行半决赛,而决赛放在第二天早上进行。

教学反思:


4、看月亮

教材分析:

本课从现象入手,指导学生进行模拟观察和实际观察,并能够进行有计划的、较长期的观察活动和记录,从而发现自然界的一些规律。本节课教师要充分提醒学生认识观察月相变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适时地帮助学生调整,从而提高科学观察的效率。本课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课堂教学。主要通过画月亮、排月亮、观察月相盒里月相的变化,对月相由初步的认识。第二部分:课外观察。通过连续观察一个月(或两个月)里的月相的变化,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通过交流日记,让学生体验观察过程,这个过程比他们得到月相变化的知识更为重要。

教学目标:

1.能够画出多个月相图,并能够按顺序排列,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连续长期的观察月相,养成实事求是观察记录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月相盒的材料,记录纸、月相日记表等。

学生准备:课前观察月相变化情况,要求记录下每天观察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月亮的变化等,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猜谜语:“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打一天体)

2.学生思考后汇报:月亮。

3.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月亮。(板书)

二.研究月亮的各种各样形状。

1.动手画月亮。

师:大家说说月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你们画出月亮的样子。

(条件允许的学校,老师可以给每组准备10张24开的白纸,发给学生画月相的纸尽量做到大小相同,最好能在纸上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这样可以方便比较、排序和发现规律。)

学生画月亮。

师:一眨眼工夫,一个个月亮在我们手中诞生了!哎呀,画得多美呀!谁拿自己画的月亮到上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2.组织交流。(教师可相机介绍不同的月相所出现的不同时间。)

生:我画的月亮是一个圆月,这是月半的月亮,很亮很亮的。

生:我画的也是圆圆的月亮,不过,我的月亮上有许多环形山。

生:我画的月亮是姜黄色的,很细很细,弯弯的,像一只小船,荡漾在银河里。(这是月初或月底时看到的月亮)

生:我画的月亮只有半个,还有一半我们看不见了。(这是初八左右或二十二左右的时候看到的月亮)

3.研究月相。

师:我们面前出现了这么多的月亮,同组小朋友互相看看,这些月亮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家画出这么多不同形状的月亮,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学生分组把10个不同的月亮排起来,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有不同的意见)

提醒学生:尽可能按时间排。

师生交流,得出正确的月相排列方法。

(可能会出现右蛾眉月在前还是左蛾眉月在前的争论,这个留在后面通过实际观察,给月亮做日记来解决)

4.制作月相盒。

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在一个圆形的盒子上开8个圆形的观察孔,盒盖的内部悬挂一只乒乓球,在盒上斜插入一支电筒,就可以从每个观察孔观察到模拟的月相的变化,就像天空中的月亮的形状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画月亮、排月亮两个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学生成为科学课堂研究的主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制作月相盒,使学生由感性的认识向理性的分析过渡,教给学生用模拟实验来发现科学道理,便于学生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

三.作业:连续观察月相。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画月亮、排月亮来认识月相的,你们认为,怎样才能更准确地认识月相呢?

生:实际看月亮。

师:看月亮需要很长时间的,能不能坚持到底?怎样记录?

教师提示:1、不同的日子月亮出现的时间不同,要适当了解当晚的月亮大约什么时候出现,做到定时观察。2、要注意天气状况,阴雨天看不到月相。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恒心,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观察,并填写下表。

设计意图:在学生亲自观察月相的过程中,学生最大的收获就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和月亮能够这样地距离亲近,他们亲身体验了月相的变化,这种经历是学生最为宝贵的财富。在这种状态下,科学课堂变成了一种交流的场所,学生在这里交换情报,收集信息,产生新的问题,同时也促成学生进行新的持续的探究。

相关链接:

月亮位于日地之间时叫做“朔”(新月),月亮暗的半球朝向地球,所以我们看不见它,这便是农历三十、初一。朔以后一、二天,傍晚时分,镰刀状的新月在西边天空露面,月面(凸面)朝西。到初七、初八时成了半圆形,这时的月相称为“上弦月”,日落时月亮在正南方天空。上弦之后,月球的亮面逐渐增大,我们叫它凸月,到初七、初八,便到了“望”(满月),月亮同太阳遥遥相对,我们看到一轮明月于傍晚升起,通宵照耀,在早晨时落下。满月后,月亮的圆轮部分日益亏损,但还是超过一个半圆,我们叫它凸月,到农历的二十二、二十三,月面呈半圆形,于半夜升起,和上弦月相反,月面朝东,黎明时挂在正南天空。下弦月后,半圆继续亏损,成为挂在东方的一轮残月。 这样依次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再回到新月。它们的周期叫做一个“朔望月”,等于29.5天。

教学反思: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材分析:

通过前几课的研究,学生对昼夜现象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揭示植物、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教材分认识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介绍林奈的花钟,认识到昼夜对人也有影响,了解昼夜对动物的影响这样几部分,本课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记录某一种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并认真作好记录便于上课。教学时要着力发挥教材图片的作用,研究郁金香、牵牛花开花过程和合欢树树叶伸展形态早晚的差异与昼夜的影响,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忆其他植物受昼夜影响的实例,尝试编制一个花钟。

第二课时:

教材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例,认识昼夜对人的影响。课文还列举出8种受昼夜影响显著的动物,要求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惯,力图让学生明白环境变化也会影响动物的行为,然后指导学生交流生物昼夜交替过程中的生活习性变化。

教学目标:

1.学会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并能做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2.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3.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并记录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活动记录p67),调查并记录在夜晚活动的动物情况;搜集有关昼夜变化影响植物开花时间的资料。

学生准备:观察并记录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活动记录p67),调查并记录在夜晚活动的动物情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1.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上生长着各种植物,昼夜的变化对它们有什么影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板书: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2.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书p11的插图。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观察图片。

师: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在白天和黑夜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呢?

生自由回答。

(郁金香:白天开花,晚上收拢花瓣;牵牛花:从深夜12点到凌晨4点逐渐开花;合欢树:白天叶子舒展,夜晚叶子耷拉下来,好像在休息。)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获得昼夜变影响植物的认识。

二.交流:身边的植物受到昼夜影响的变化。

1.师:我们周围有许多植物,它们也会随昼夜发生这样的变化吗?课前大家已经进行观察并做了记录,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生分组交流,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从植物的花、叶子的变化考虑。

师:哪组同学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调查的收获?

学生介绍,师简单板书。

3.师:昼夜变化对植物的花、叶子、放出的香气、分泌的花蜜都有影响,而且形成了一定的规律。谁能猜猜这是为什么吗?

生自由回答。

师提醒:①温度、光照、湿度;②植物为什么开花——吸引小昆虫,以便传播花粉,而小昆虫有的在白天,有的在夜晚活动;③叶子,白天舒展进行光合作用,夜晚休息——叶子的睡眠运动。

4.选择一种花草植物,详细记录它有一天当中的变化。

(每种植物的习性和生命活动都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的按24小时变化着,和时钟的变化周期一样,这就是植物体内的生物钟。)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进一步认识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并尝试着简单分析从而认识植物的生物钟。

三.了解林奈的花钟。

1.师:植物体内的生物钟调节它们的开花时间,许多植物会在一天的固定时间开放或闭合。200多年前,瑞典的生物学家林奈利用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编排出花钟。请大家阅读p12的资料,了解花钟。

生阅读资料。

2.师:谁能介绍一下林奈是怎样编排花钟的吗?

3.师:利用p12表格中提供的资料,请各小组尝试着编制一个花钟。

生分组练习,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了解花钟的编制原理,同时让学生尝试着自己编制花钟,以加深对生物钟的认识。

四.课后活动。

学生调查自己生活周围的小动物在昼夜交替过程中的活动情况。

第二课时

一.认识昼夜对人的影响。

1.师:昼夜交替,日复一日。一天中不同的时刻,我们都在进行不同的活动。谁能谈一谈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吗?

生自由回答。(师引导学生从白天、黑夜不同时段谈。)

2.师:到了深夜,我们会觉得疲劳,想睡觉,早晨没有闹钟,我们常能自己醒来,你们认为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和植物一样,我们人类身体内也有一个受昼夜变化影响的生物钟,它使我们的各个器官有规律地工作、休息。)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一天自身的活动入手分析,从而认识人体内的生物钟。

二.了解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师:请大家仔细观察p13的8种动物,小组讨论:这些动物什么时候活动,什么时候休息?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白天活动:公鸡、蜜蜂、刺猬,夜晚活动:蛾、猫头鹰、蝙蝠,猫、狗的活动时间并不绝对,但猫偏于晚上,狗偏于白天。)

3.师:为什么公鸡等在白天活动,而猫头鹰等在夜晚活动呢?它们都在干什么呢?

(不同的动物体内有生物钟,控制着作息时间与动物自身的生理特征有关:有些只在白天活动的动物视网膜上没有感受弱光的圆柱细胞,有些昆虫需要白天的光照才能飞行。动物体内也有生物钟。)

4.师:课前,大家已经调查了一些动物在昼夜交替过程中活动的情况,谁能说一说你调查的发现吗?你们认为蜜蜂和蝙蝠这两中动物在平时的生活中会相遇吗?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自由回答。(蜜蜂喜欢在白天活动,蝙蝠喜欢在晚上活动,两种动物不容易相遇到。)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结合学生自己的调查,认识动物体内生物钟的调节作用。对学生课前的调查情况做好检查评比,以培养学生课外科学探究的热情和持久兴趣。

三.了解改变光照可以影响动植物的生活规律。

1.师:你们认为白天和黑夜有哪些不同呢?(主要的区别:有无光照)

2.师:大家猜一猜,如果人为地将白天变成黑夜,黑夜变成白天,生物的习性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学生猜测。(影响开花时间、花期长短,影响动物的作息习惯等)

3.师布置观察p14的插图,补充介绍,加深理解。

(改变光照可以影响动植物的生活规律。)

设计意图:作为一个拓展活动,教师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引领学生向更深的方向探究。

相关链接:

花时钟的秘密。

18世纪,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经过对植物开花时间的多年研究之后,把一些开花时间不同的花卉种在自己的大花坛里,制成了一个“花时钟”。人们只要看看“花时钟”里种植在哪个位置的花开了,就大致知道时间了。因为每种花开放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蛇麻花约在凌晨3时开,牵牛花约在4时开,野蔷薇约在5时开,龙葵花约在6时开,芍药花约在7时开,半支莲约在10时开,鹅鸟菜约在12时开,万寿菊约在下午3时开,紫茉莉约在下午5时开,烟草花约在傍晚6时开,丝瓜花约在晚上7时开,昙花约在晚上9时开。林奈正是根据各种花卉的开花时间而设计“花时钟”的。

就一天而言(在植物花期内),植物的开花时间是大体固定的;就一年来说,植物开始开花(始花),进入花期的月份也是大致不变的。有人把始花期月份不同的12种花卉编成歌谣:

一月腊梅凌寒开,二月红梅香雪海;三月迎春报春来,四月牡丹又吐艳;五月芍药大又圆,六月栀子香又白;七月荷花满池开,八月凤仙染指盖;九月桂花吐芬芳,十月芙蓉千百态;十一月菊花放异彩,十二月品红顶寒来。

如果有人在一个适当的地方,把这12种花卉按一定的顺序设计,那么也可以组成一个“报月钟”。

为什么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开花时间,而且固定不变呢?这是植物长期在自然选择作用下获得的,以利于植物自身的生存。在海滨的沙滩上,生活着一种黄棕色硅藻,每当潮水到来之前,它就悄悄地钻进沙底下,以免被猛烈的海潮冲走;当潮水退去时,它又立刻钻了出来,沐浴在阳光下,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科学家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发现,这种现象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因此可以代代相传,形成一种习性。如果把硅藻装入玻璃缸里,拿回家观察,就会发现;即使已没有潮汐的涨落,它仍然像生活在海滩一样,每天周期性地上升和下潜的时间,与海水的涨落的时间完全一致。

植物也要睡觉。

人和动物都要睡觉的,有趣的是有些植物也要睡觉。

太阳花就是一个贪睡的小家伙,它在上午10点钟才刚刚醒来,绽开出五颜六色的花儿,可是一过中午,它的花就闭合起来睡眠了。碰到阴天,它似乎很贪玩,要到傍晚才进入“梦乡”。有些花白天睡大觉,夜晚醒来,昼夜节律颠倒了。如紫茉莉下午5时左右开花,到第二天拂晓时分,花就闭合起来开始睡眠了,好像怕见太阳似的。月光下含笑开放的花儿还有很多,如月光花、待宵草、夜来香等,都是昼闭夜开的花。更有趣的是番红花,它们在早春时节开花,一天之中,时而张开,时而闭合,醒了又睡,睡了又醒,—天之中反复好几次呢!

教学反思:


单元总结课

教学目标:

单元总结课既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延伸。太阳和月亮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与动植物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和规律。如果放开学生的手脚,相信学生获取的信息会更多。本课将以《白天和黑夜》单元学习成果展示会的形式进行,当然,要想使成果展示会开得成功,师生的课前准备要充分。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整理本单元学习过程中搜集的各种文字、图片、实物资料。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1、主持人:同学们,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大家对《白天和黑夜》单元的内容有了比较深的研究,了解到了大量相关信息。下面大家小组活动,把课前整理的单元学习成果进行小组分析、整合,做成果展示会的准备。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将搜集的各种文字、图片、实物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设计意图:经过一单元的学习,学生的收获肯定很多,但比较零碎,学生个体课前的整理也不很全面。这儿花时间让小组去进行整合,既提高了成果展示的效果,又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再提升。可能有的小组还无法下手,教师的指导很重要。展示的形式很多,可以用总结报告、日记、小报、图画、表格等。

二、成果展示。

1、主持人:经过刚才的准备,大家展示的内容一定非常丰富。接下来各小组依次进行成果展示。根据各组的情况,可以是小组选派一人,也可以是小组成员联合展示。

2、各组依次进行成果展示。

方法:可以以新闻发布会的形成展示,也可以以图片实物制成板快的形成展示,还可以以学习单元后的收获或制作成果展示。

(要求小组展示成员把本组的内容向大家讲清楚,让大家听明白。其他成员要认真倾听,对有异议的内容认真做好记录。)

三、质疑评比。

1、主持人:各小组都依次展示了自己的单元研究,下面我们进行问难质疑活动。小组成员对本组或其他组展示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疑问,被质疑的小组进行相应的答疑。

2、班级学生进行质疑和答疑。

设计意图: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师要注意组织协调,防止活动失控或走过场,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3、班级学生评比最佳成果展示小组,张贴优胜组的小报、日记。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1、光的行进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安排了三个教学活动:一是认识光源,二是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三是研究小孔成像。这里面包含两个概念:一是光源,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二是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有难度,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小孔成像实验盒的实验,在此基础上再组织思考、讨论,千万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

教学目标:

1.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盒,并能够用语言和简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实验;

2.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感受光学世界的神奇与奇妙。

教学准备:

教师——抄有单元小诗的小黑板、有关光的教学图片、手电筒、蜡烛、小孔成像道具。

学生——手电筒,三张带孔卡纸(两人一组)、制作小孔成像盒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光源。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首优美的小诗,好吗?

小黑板出示单元小诗,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问:“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学生猜猜。

3.光与我们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光与色彩”方面的内容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谈谈关于光与色彩都有哪些了解。

4.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会发光?我们怎样给这些光源分类?(我们可以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设计意图:以谜语小诗导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明确了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学生没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概念,因此,应由教师引出这样的概念,学生以此进行分类。

二、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从我们看到的现象中,猜一猜,光是怎样行进的呢?

2.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推测、举例,交流。

3.这只是我们的假设,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们的观点呢?

师生讨论实验方法和要点:怎样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

4.出示材料,小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5.交流:你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实验说明了什么?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设计意图:科学课不能单纯地传授科学知识,应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再设计实验验证,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三、研究“小孔成像”。

1.讲述: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18页的内容。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2.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

3.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

(1)学生阅读资料,了解制作过程。

(2)师指出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活动,交流,评比。

4.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指导学生画出小孔成像图。说出光的传播规律。

设计意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有难度,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看、思考、讨论,千万不要急于将原理告诉学生。

四、总结拓展。

1.今天科学课上,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实验中我们发现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光在水中是怎样传播的呢?请同学课后去探索!

教学反思:


2、照镜子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照镜子这一日常活动,引入学生对平面镜的研究,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光的反射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能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通过假想、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以及对物质世界中光的传播这种能量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本课教材分四大环节:1、认识光的反射现象;2、做玩镜子游戏,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3、用平面镜做玩具或游戏;4、照曲面镜,了解它们的应用。如果没有制作望远镜的材料,可组织学生制作万花筒。用三块小平板玻璃和一块塑料薄模以及一些线和纸即可。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图画、语言对镜子成像和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尝试制作潜望镜、万花筒;

3、体验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教学准备:

教师——镜子、汽车或摩托车上的凸面镜、万花筒,、潜望镜。

学生——镜子、蜡纸等各种反光物体,制作潜望镜的材料,不锈钢汤匙、小件玩具、彩笔、印有双层五角星的纸。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做光的反射游戏。

1.你们看,室外的阳光多么灿烂啊,老师能把它引进教室里,信吗?

教师演示用镜子把光反射进教室。

2.学生分组做光的反射实验。(除了用镜子,还可以用其他物体。)

3.讨论:这个游戏说明了什么?

4.看书中图像,思考:怎么让小女孩的脸亮起来?

5.交流方法:可以用镜子、蜡光纸等

6.出示19页两幅图,讨论:闪光的玻璃幕墙、皎洁的月光……是怎样产生的?

(当光线照射到一个物体表面时会弹回来,这就叫反射。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线,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要让学生用各种物体做反射实验,防止局限于镜子,从而为反射概念的建立奠定好基础。

二、探究镜子成像的特点。

1.看来,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玩镜子。大家拿出镜子照一照、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指导学生借助教材p20页提供的四种的方法进行实验。

3.小组实验。

3.交流: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

(根据学生的观察进行分析:为什么在镜子中能看到自己?镜子中的像有什么特点?改变两面镜子夹角,比一比谁的发现多。填好实验记录。)

设计意图:活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发现,使学生在尽情“玩”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随之得到培养。教师把学生对光学知识的一些零散、不完整的认识加以整合,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了解一定的科学道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运用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后活动。

布置学生准备下节课制作万花筒、潜望镜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室外活动:阳光接力打靶游戏。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1页阳光接力打靶游戏示意图。

2.游戏要领:在室外背阴处,选择有光线射进的地方进行;每组四人,一人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其余三人阳光接力。

3.学生室外小组活动。

二、制作潜望镜和万花筒。

1.指导学生制作潜望镜。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潜望镜,让学生玩一玩,仔细观察其构造。

(2)看书中图解,学习潜望镜的制作方法。

(3)分组制作潜望镜。

2.玩一玩做好的潜望镜。

3.小组活动:结合阳光接力打靶游戏,用语言或图画的方法试着解释用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

4.教师出示万花筒,让学生玩一玩,再介绍其制作方法。

(留给学生课后制作。)

设计意图:科学探究活动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以玩耍、游戏、制作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同学之间交流、参与、合作的精神。

三、了解曲面镜的成像特点。

1.刚才我们一直在玩平面镜,如果把镜面弯曲,用这样的镜子来照一照,会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猜想、交流。

3.实验:观察不锈钢汤匙的两面,并前后移动,看看有什么发现?

观察、记录。

4.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不锈钢汤匙的两面就是弯曲的镜子,一面是凸面镜,一面是凹面镜,而所成的像一个是放大的像,一个是缩小的像。)

5.分组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镜子?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发现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而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即可,不一定解释成像原理,可留下悬念。

四、课后拓展。

制作万花筒。

教学反思:


3.研究透镜

教材分析:

《研究透镜》是在学生了解了光的行进和反射的基础上,了解光的折射现象,认识透镜对光的折射。课文编排了三个教学活动。一是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为探究透镜奠定基础。二是研究透镜对光的偏折现象。包括四个小活动:比较凹透镜和凸透镜的镜片特点;用透镜观察物体;让阳光穿过透镜;观察透镜成像特点。三是拓展活动,自制望远镜。这个活动视条件而定,有条件的学校就引导学生进行制作,条件不具备的就让学生了解望远镜在各方面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尝试制作望远镜;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3.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学会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凸透镜和凹透镜应用的图片;凸透镜,凹透镜,蜡烛,或火柴

学生——凸透镜,水杯,吸管,筷子、白纸,尺子,搜集望远镜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折射现象。

1.小组活动:每生一个吸管(筷子也行),放入装了大半杯水的烧杯(可以用小茶杯或纸杯代替)中,观察吸管的变化,吸管在什么地方弯曲了?

2.学生尝试解释其中的原因,了解学生关于折射知识的已有水平。

3.讲述:老师这里有两块透明的镜片,我们可以叫它透镜,如果老师用手电筒作光源,想一想光通过透镜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猜测可能是光行进的路线改变了。)

设计意图: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导入。通过观察和提问,让学生回忆光的行进和光的反射,自然地提出当光遇到透明的物体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学生的猜测,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二、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特点。

1.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两块不同的透镜,请仔细观察它们的样子。(师表演)可以用手摸,但它们是光学仪器,我们不能直接用手摸它们,应隔着餐巾纸摸一摸它。注意透镜是玻璃做的,不能敲击它们,以免划伤手指。

2.学生观察、记录。

3.引导学生汇报:两个镜片一个中间厚、边缘薄:一个中间薄、边缘厚。

(一般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把中间薄、边缘厚镜片叫凹透镜。根据生活的需要,透镜会做成不同的样子,只要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都是凸透镜,只要中间薄、边缘厚的都是凹透镜。)

4.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凸透镜和凹透镜现象呢?

(引导学生看课本插图,一滴水就是一个凸透镜;有酒(或水)的瓶子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触摸透镜,了解其构造,认识其区别,准确区分不同透镜,为学生进一步研究透镜做好铺垫。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进行学习,使学生明白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三、用透镜观察物体

1.同学们,如果我们用这两块透镜分别去观察物体、观察书上的文字等,想一想会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猜测。

2.真的会这样吗?那就请你们用这两块透镜分别观察各种不同的物体,看看跟你们的预测是否一样?把你们观察到的发现记录在表格中。比比将是谁的发现最多,研究得最好。

提醒学生可以参考教材P24页四幅图片资料。

出示表格:

3.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记录看到的现象。

4.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

(凸透镜有放大功能,人们常常把它叫放大镜;用凹透镜观察报纸上的字所发现的现象正好与放大镜相反,大家千万不能把两种现象混淆。)

设计意图:学生先猜测,再观察、记录,然后开始进行探究活动。科学课重在“动手做”,让学生观察、记录、讨论交流,力求操作与思维、现象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使实验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研究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二课时

一、了解望远镜。

1.同学们,你们见过望远镜吗?说说你了解到的望远镜?

2.学生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有条件的可以安排学生带上实物望远镜。

3.你们知道望远镜为什么能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吗?

4.师生讨论。

二、两种透镜的综合利用。

1.告诉大家一件非常神气的事情:把凹透镜和凸透镜放在一起会看到远处的物体,想试试吗?

2.学生实验,教师发放凹透镜和凸透镜,提醒学生轻拿轻放。

(学生活动的结果应该是通过两种透镜的联合利用,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物体,也就是望远镜了。)

3.组织学生交流怎样才能看到远处的物体?

(把凹透镜放在眼前,凸透镜放在凹透镜前,对着远处的物体看,并不断地移动凸透镜,直到看到远处的物体。)

三、制作望远镜。

1.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如何制作望远镜。

2.师生讨论制作望远镜的具体方法。

方法:

(1)把一面凹透镜用一小块橡皮泥固定在尺的零刻度位置。

(2)把凹透镜放在眼前,把凸透镜放在凹透镜前,对着远方的物体观看,移动凸透镜,直到影像清楚为止。

(3)也可以根据透镜的大小,做两个双层的黑纸筒,并把小纸筒放进大纸筒内,以没有空隙但伸缩自如为好。

(4)可以移动大纸筒调整焦距,直到看清楚为止。

3.学生作品交流。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拓展作业。首先是组织学生了解望远镜,进而提出把凹透镜和凸透镜组合起来,观察其中的结果,为学生制作望远镜进行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相关链接

光源】一般指能够发出可见光的物体。热光源(例如白炽灯、弧光灯等)。冷光源(例如萤火虫的光),光致发光(如荧光灯)。激光器是一种新型光源。

会发光的生物】身体会发光的生物称为发光生物。如萤火虫由它体内所含的荧光素、荧光酶和氧气相互作用产生了光的结果,不会产生热。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在均匀介质中,光线为一条直线。例如从门或窗的狭缝里射进较暗屋子里来的阳光,在有尘埃悬浮的情况下,清楚地显示出一条细而直的光带。可以用“小孔成像”的实验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平面镜成像】反射面为平面的镜子叫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虚像,大小和实物相等。物与像分居在镜面的两侧,且离镜面的距离相等。物与像的位置对于镜面是对称的。我国古代用打磨得很光滑、精致的青铜当做镜子使用。

透镜成像】从物体发出的光经过透镜后形成与原物相似的图像。由光线实际会聚而成的像称为实像,由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称为虚像。

望远镜的发明史】1609年,荷兰有一个眼镜商叫利波塞,他的儿子汉斯拿着镜片玩耍,无意之中,举起两个镜片向前一看,远处城堡上的大钟好像跑到了眼前。利波塞从中得到启发,造出了一种奇妙的“窥管”。伽利略从中受到启发,制造了一架能放大33倍的望远镜。他观察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木星的4个卫星和土星的光环。最早的反射望远镜是牛顿1672年发明的,现在世界上使用的巨型望远镜都是反射望远镜。1970年安装在苏联高加索塞米洛特里基山上的一台反射望远镜,直径达6米,全长79米,可以看见2.4万千米外的蜡烛光。

教学反思:


4.七色光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包括分解阳光和混合色光);第二部分是滤光实验。

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先由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彩虹颜色和成因,引导学生制造彩虹光影——分解色光,再通过陀螺的旋转做色散的逆实验——混合色光,分析其中的光学原理。时间许可的话,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颜色的排列顺序、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看到的效果”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求观察与研究的结合。

滤光实验是让学生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观察由不同颜色线条构成的图案:一些线条隐去了,另一些线条则凸显出图案,呈现不同样子。这里只要求学生观察,不要求学生解释,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做光的色散实验,知道光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能对此进行观察研究;

2.使学生学会做光的合成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3.使学生认识色光可以被过滤掉,感受滤光纸下的神奇世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爱好,并能从中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

教学准备:

手电筒、镜子、硬币,水盆(装水)、陀螺(涂上七种颜色的圆形纸片)、红、黄、蓝3色玻璃纸和白纸。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牛顿与七色光的故事。

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7页的“牛顿和七色光”材料,仔细观察两幅插图(根据条件,可利用实物投影图片)。

思考:大家读懂了什么?说说这两幅图各表示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内容?

2.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由故事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光的分解与组合,为新知做铺垫。

二、做彩虹光影实验。

1.你知道什么时候常常能看到彩虹吗?谁能说说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空中的水气反射阳光)它有几种颜色组成?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3.你们想制造彩虹吗?

4.教师介绍人工彩虹的制作方法:在盆中倒一些水,把镜子斜放在水中,可用硬币抵住镜片,以免滑动,把一张白纸斜立在镜子前方,用手电筒对着镜子照射,调整镜子和手电筒的角度,很容易在白纸(或墙上)发现彩虹光影。

5.学生制造彩虹活动。

6.学生汇报活动情况。

7.制造彩虹的方法很多,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现象?

(晴朗的白天,喷泉旁边的水雾中就能看到彩虹;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将会在水雾中看见一道彩虹。)

设计意图:用水和镜子分解阳光,简单易行,利于学生操作。联系生活,使学生知道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三、玩陀螺。

1.制作陀螺。

学生上课前能够带来现成的陀螺最好。如果没有现成陀螺,教师分发准备好的圆形纸片(稍硬些)等材料,让学生装在铅笔上,指导学生制成一个简易陀螺。

2.指导学生猜测:陀螺旋转后会产生什么现象?

3.学生活动:旋转陀螺并进行观察,填写好实验记录。

4.师生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这是光的混合,是光的色散的逆实验。

5.拓展思考:陀螺旋转的方向、色彩的排列、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白色光合成的效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玩陀螺,做光的混合实验,对七种色光混合形成白光,产生新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课余时间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爱好。布置学生课后操作并思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彩灯的图片,同时问:这些彩灯美吗?可这些彩灯的光大部分都来源于白光,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学生猜测讨论。

教师小结: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滤光镜把其它颜色的光过滤掉。

二、学生做滤光实验。

1.学生看插图做好准备工作。①将三支手电筒各罩上红、蓝、黄3种颜色的玻璃纸。②桌上放一块白布或白纸也可以选用任何一个白色物体。

2.拉好黑色窗帘(必须在黑暗中做实验,没有窗帘可在傍晚做实验)。

3.分别用3支手电筒照白色物体,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填好书后活动记录。

5.学生讨论交流,说说手电筒的光为什么只剩下这一种色光?其它的色光哪里去了?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颜色的透明纸可以滤去不同色光,只允许这一种色光通过,因此只能看到这一种色光,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彩灯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造出来的

设计意图:实验验证是为了检测学生事前的猜测,也是为后面继续观察图案作准备。

三、游戏活动:惊奇的发现。

1.如果我们用不同颜色的纸看这些五颜六色的图案,猜想一下,你们会有什么发现?(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玻璃纸和五颜六色的图案。)

2.学生猜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插图并讨论。

3.学生小组活动,进行实验观察。

4.活动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5.你们能够解释这是什么回事吗?你们还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们的假设吗?

(课上思考交流如何设计实验,课后完成各自设计的实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滤光纸下的神奇世界,观察图案能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光的过滤知识,了解科学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学生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体所吸收和反射的光是不同的,他们会自然想到光射到透明的物体上,不同物体吸收和透过的光也是不同的,他们有能力用类似于教师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课上,还可以现场组织学生用水彩笔作画,再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进行观察,让学生充分感知滤光效果。

相关链接:

光的色散】即把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太阳光、日光灯发出的光等称为复色光或白光。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电  和  磁

1、简单电路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用电池与基本器件连接成简单电路进行电学的初始研究。本课教学活动有四个部分。1、提供一个问题情境:圣诞树上的灯泡是怎么一个一个亮起来的?2、使用电池、导线、灯泡连接一个简单电路,渗透由实物图向抽象的电路图过渡的思想。让学生在了解一些电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发亮。电不仅是让灯泡发亮,还可以做很多事情。3、学生探究出灯泡的大小、导线的粗细等不影响灯泡的亮度。4、拓展活动,制作红绿灯。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取材,让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操作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目标:

1、能够画出电路图并连接简单电路,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

2、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认识常见的符号;

3、与同学一起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小灯泡的圣诞树,红绿灯的录像,开关,小灯泡等。

2、学生准备:电池和导线若干,小喇叭、小电机、小电珠、木板、金属图钉、回形针、生日贺卡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圣诞树,学生质疑。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圣诞老人吗?每年12月25日,五彩缤纷的圣诞树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翻开课本观察书上的圣诞树图片,上面挂满了许多小灯泡。),大家有什么问题可提吗?

学生提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把课堂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疑惑由学生探究解决,利于学生接受。

二、动手操作:利用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1.观察了解灯泡。

师: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请你们观察一下小灯泡,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灰色的小圆点叫连接点,一共有两个。)

师:刚才我们观察的是小灯泡的外部结构,还想继续观察它的内部吗?老师把小灯泡外面一层金属壳剥开了,你们看看它的结构,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每小组发一个剥开了的小灯泡。金属架支撑着灯丝,又与两个连接点都连通了。)

2.观察了解电池。

师:我们生活中用到电池吗?谁能说说电池的外在构造。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电池。

师:你能说说你见过哪些型号的电池吗?

3.合作尝试,点亮小灯泡

师:大家观察了小灯泡、电池,现在想不想点亮小灯泡呀?每个小组的桌上已经准备好了材料,先尝试一下,好不好?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几组亮了?我们请接亮小灯泡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

师:你们能把接亮小灯泡的方法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吗?

(学生画图。学生完成教材73页的实物图,导线用记号笔画线代替。学生把多种连接方法画到73页的空白栏内。)

4.学生探究小灯泡电路的连接方式。

①师:小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过小灯泡了。想想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电从电池的正极出发,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回路。这条路一通,小灯泡马上就亮了。提醒学生注意:电线应该碰到灯泡的两个连接点)

②③出示几种错误的连接方法,要求找出原因。(师生共同归纳小电珠接亮的正确方法:用导线吧电池正、负荷小电珠的上、下两个接触点连接起来,小电珠就发光了。)

5.如何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师:现在我们要让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可以吗?请同桌一起配合一下。用四根电线,两个电池,两个小灯泡,把两个小灯泡一起接亮,你有几种方法?接出一种,就请你在记录纸上画出你的接法。

学生试接,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各电路元件的画法以及一个简单电路的画法。

师:要使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怎么办?(教师发给学生几个灯泡和导线让学生链接。)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材料,合作中开展研究,动手操作,学生尝试使小灯泡亮起来,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探索出灯泡亮的道理,养成良好的探究的习惯。

三、试一试:将小灯泡换成其他电器。

师:同学们,你们收到过生日贺卡吗?说说你见到的贺卡的特点?

老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发光和发声的生日贺卡。

师:谁能说说这个贺卡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贺卡的光是怎样发出来的?推拉的纸有什么作用?(相当于开关的作用)

师:同学们,把小灯泡换成小电机,它能转动吗?试试看。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能说说小电机的工作原理吗?

学生交流小电机的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电的用途很多,认识还有其他一些电源形式,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探究出所有用电器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探究开关的功用和使用方法。

1.回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2.师:我们有没有办法加上一个什么装置控制小电珠的亮、灭?

3.演示并介绍开关的功用和使用方法。

学生交流:用来控制电流的通、断。当开关合上,电流可从开关上流过;当开关断开,电流不能从开关上流过。

师:我们是如何使用开关的呢?

生:导线连在开关两端的接线柱上。让电流通过时合上开关,不让电流通过时断开开关。

讨论得出:如果电路中有缝隙,电就不流动了。开关就是电路上一个很容易连接的缝隙。当开关合上时,电池中的电就会从导线、开关、小电珠中流过。

4.学生分组做开关控制小电珠亮、灭的实验。

设计意图:探究开关的使用方法,为下面研究小灯泡更亮,以及制作红绿灯中的开关使用做铺垫,扫清学生探究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此环节的设计,使探究活动有易到难,探究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从而提高探究的质量。

二、怎样使小灯泡更亮?

1.师:怎样使你们的小灯泡更亮?老师事先给大家准备了两只灯泡、两只电池、开关及导线,试试看。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老师巡视。做好的小组将连接图画到黑板上。

2.汇报交流方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3.探究:灯泡的明暗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想一想,灯泡的明暗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充分提出各种可能性:如导线的粗细、长短、曲直、电池的大小、品牌等都能影响小灯泡亮的程度。更换新电池和增加电池个数等方法可以使小灯泡更亮。)

4.验证结果。师:同学们的发现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进行验证?并将你们小组研究的方法画到书上73页的表格中。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儿童对于可以使小灯泡更亮的想法有许多种,教师鼓励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在黑板上板书,针对儿童好表现的特点,提高学生积极性。通过交流比较,再动手做实验,并归纳结果,利于学生很快形成正确的概念。

三、制作红绿灯。

1.看录像,谈感想。(或引导学生回忆:你见过交通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吗?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它是怎样变化的吗?)

播放一段我市鼓楼广场前国庆路口红绿灯的录像。

师:看了录像后你有什么收获?你们想不想也来制作一个红绿灯呀?

2.动手操作。

(1)材料准备。涂上红色与绿色的灯泡,导线若干,木板,金属图钉3根,电池与电池盒,回形针1枚。分析讨论各种材料的作用。

(2)制作开关。注意:三枚图钉的位置不能太远,不能超过回形针的长度。安装图钉时不能碰伤手指。

(3)安装电路。

注意:电线的连接要牢固。连接方式是并联,并分别用回形针控制,在制作过程中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安装方式。最好用绝缘体移动回形针的位置,尽量不要用手,以减少电量的损失。

3.小组交流、展示、评比。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生活中的电路实验,科学探究的活动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诱发学生在生活中创造的欲望。让每一个小组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交流展示,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四、拓展延伸。

1、课后思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电铃是如何按时响起来的吗?

2、撰写科学小论文。

师:同学们已经探究出了制作红绿灯的方法,想不想把你们制作的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呢?老师希望同学们写出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观念,我们将选出好的科学小论文发表在班级的小报上

设计意图:拓展活动是生活中科学知识的反馈,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伸并运用于课外,形成课内课外相互补充的科学探究的一体化。

相关链接:

1、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

2、富兰克林生在美国,一生中具有许多发明,而且是电学的开门鼻祖。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

3、电路:我们把电流所走的路线就叫做电路。电路是一个闭合的回路。这样,电流才能在闭合的回路中流动,电路是由产生电能的发电机(电池)和用电器具,如电灯等,以及电气辅助设备,如开关等组成。要想让电流通过电路,必须合上电路中的开关;要想让电流停止通过时,只要打开电路中的开关就可以。

教学反思:


2、导体和绝缘体

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习了简单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各种物体放到电路中去检验其导电性能,从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本课主要教学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制作一个检测物体导电性能的检测装置,学会用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认识人体和大地以及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并发现他们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用电知识,规范自己的用电行为,注重用电安全。

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在作出预测的基础上检验自己的预测;

2、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3、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准备:

同上节课。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趣。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请一个学生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学生观察:说说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你能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吗?(老师让学生操作,学生操作过程中,发现老师设计的电路中,电线不够长,无法连接。)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将为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操作性概念做铺垫。

二、检验活动:哪些物品连接在两条电线间也能使小灯泡发亮?

1.探究:简单电路演示中,灯泡亮与不亮的原因分析是什么?

学生交流。

2.预测:同学们带来的物品中,哪些能连接电线使小灯泡亮起来呢?

学生填写教材74页《我的检测报告》中的预测现象,并在相应的格子里打“√”,记录下自己的预测结果。

3.学生操作:实际检测。

小组长拿出老师课前为同学们准备的检测器材。

(1)将所带物品有序地放到桌子的左边。(以免重复、或遗漏操作,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习惯。)

(2)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亮。

(3)用两个检测头接触实验物品的两端,看看灯泡是否发光。

(4)重复检测一次。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失误。

(5)把检测时灯泡是否发亮记录在记录表上。

(6)检测其他物体。

(友情提醒:不能用电池以外的电源来测试,以免发生危险!)

4.讨论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把你的想法填到书上74页的记录纸上。

5.交流探索结论:像铁钉、硬币这样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木头、塑料、橡皮泥这样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设计意图:检查原来的电路通不通电,是为了检查检测工具的准确性。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而不是把两个检测头叠在一起检测,这是检测的方法。活动中提供足够多的材料,让学生建立充分的感性认识;用温馨提醒强化每个学生的行为,创设良好的科学探究氛围。关注每组学生每个孩子活动的参与性、兴趣的持久性、探究的有效性、思维的深刻性,能依据检测一个物品的的思路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三、拓展活动:研究水是否能导电

1.将检验器的两根导线放入水中,观察灯泡有什么变化。

如果变化不明显,提醒学生:(1)、增加电池的数量。(2)、多放点盐再观察。同时提醒学生导线的另一端需要连接正确。

讨论探究并交流:你有什么发现?说出来与全班同学共享。(加盐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水中的电解质,突显现象。)

2.介绍人体、大地是能导电的。

3.思考发现: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人体的导电功能。

师:人体导电功能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呢?人的手指能碰到电笔下面的金属杆吗?为什么?(容易触电,引发危险。)

师:你认为大地能导电吗?

4.探索研究:绝缘体一定不导电吗?

师:万一有人触电,能否用湿竹竿去挑电线?说说理由。

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设计意图:在探究中不断产生新问题,并相互启发解决。学生将构建适合自己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操作性概念,初步形成尊重事实的实验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

四、探究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1.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你能举几个例子分析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吗?打开我们带来的导体或绝缘体,分析推测各种材料的作用。

2.探索导体和绝缘体不同的用途。

在电器中,凡是需要电流通过的部分,都要用导体,导体外部或导体间需要隔离的部分一定要用绝缘体,以防漏电。因此,在各种电工工具中,凡是直接与人体接触的部分必须用绝缘材料做成,这样人在操作时才能安全。

3.讨论:怎样做到安全用电?

(1)分析现状: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必须注意安全用电。因为人是导体,如不注意,当有强大电流流过身体时,就会把人电伤或电死。

(2)布置学生看课本第35页的图,讨论: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师:在生活中,许多容易引发用电危险的地方,都有明显的标志。

认识教材P35页“小心触电“的标志。

(3)讨论探究: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落实科学的用电方法,形成对科学进行探究的态度,获取科学探究的技能,使教学贴尽生活,散发生活气息

相关链接:

1、电解质:凡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者称为电解质。例如: 酸:硫酸……碱:氨水……盐:硫酸铜……

2、电笔:是电工的必需品,用于测量物体是否有电的一种笔。电笔的外型有的象钢笔、有的象圆珠笔、还有的象螺丝刀。不管外型如何其构造原理基本相同:其外壳多为塑料绝缘体,里面由金属导体、小灯泡和电阻丝组成。小灯泡中充有一种无色惰性气体(氖气)在电场激发下能产生透射力很强的红光,当物体带电时,用电笔测试氖泡发红,否则氖泡不亮。

教学反思: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教材分析:

本课仅仅围绕检测暗盒里的电路这一个活动展开,让学生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记录的过程、解释的过程、反思的过程。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解暗盒的一种方法、一种思想,即:当我们遇到如此的暗盒,我们有时无需打开它,只要借助外显的一些现象就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提出问题,揭示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二是让学生用简单的电路检测暗盒里的电路情况;三是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通过学会判断未知电路的方法,检测暗盒里电路,记录检测结果并画出电路图等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学会解暗盒的方法;

2、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电路,并根据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并利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检测结果;

3、引导学生尊重证据,实事求是,养成周密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未接好电路的各种暗盒,每组至少一份,记录纸等。

学生准备: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电珠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揭示方法。

1.引导猜想,判断电路的连接与断开。

师:同学们看,老师的两只手里分别握着一根电线,但是其中有一根是断开的,如果我不松开手,你们知道哪一根是连着的,哪一根是断开的吗?

学生猜测。

2.验证猜想,揭示判断方法。

师: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吗?

师:如果我手里握的是一只小灯泡,或是一节电池,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起他们的探究兴趣,使学生进入到问题的情境中。

二、探测暗盒的秘密。

1.设计一个简单的暗盒让同伴来检测。

(1)师:如果给你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要求组装一个暗盒电路,你认为最少可以用几根导线?为什么?

学生回答。

(2)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两个小灯泡、一节电池还有一些导线,请同学们在各自小组内先商量一下,然后组装一个暗盒电路。

(3)学生组装暗盒电路,并画出连接图,完成后贴上标签。

教师要合理引导分工:一部分学生在盒子里连一个小灯泡,另一部分学生在盒子里连进去一节电池。

2.判断暗盒里的电路。

(1)师:这些暗盒的秘密都在里面,外面只有一些导线头,你认为想要知道暗盒里面的电路,可以怎样做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他们的一些意见和想法。

学生回答:设计验证的方案,明确在验证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关键是:在检测中要一边检测,一边填写75页的电路实验记录。

(2)各组选择一个暗盒进行检测,并在75页画出暗盒里电路连接图。

强调:检测过程中不能打开暗盒。(多试几次,防止接触不好,导致误测;检测器的两头可以交换过来检测,防止内部的电池与外部电池的两极相反,导致电路不通而误测。)

3.活动记录的整理与交流汇报。

(1)学生的验证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研究和记录进行整理,画出暗箱中的电路图。

学生的交流主要是依据检测器中小灯泡的变化来判断暗箱中的电路。

(2)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要让学生说出他们是怎样检验的、在检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暗箱内的电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等。

4.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

(1)组织学生观看暗箱的电路设计。

(2)检验学生刚才所做的判断是否正确。

教师要明确,这不只是检验学生判断的对与错,而是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有深刻的思考、反思与领悟。

学生反思:为什么我们的解释有的不合理?是不是我们的检测出了问题 ,还是我们解释的时候出了问题?

(3)组织学生看教材P37页的图片,结合自己的感受说说图片中的学生在想什么?干什么?

设计意图:解暗盒教给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它带给孩子的不是结论,而是寻求结论的途径。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感官观察暗盒,收集感官事实,形成较为科学的判断,做到有理有据。

三、知识拓展。

1.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电路作一些假设性的推测,然后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得到正确的解释。

教学反思:


4、研究磁铁

教材分析:

磁铁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好多学具和玩具中也有磁铁。学生对磁铁并不陌生,也比较感兴趣,但对于磁铁的一些性质还比较模糊。本课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和制作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磁铁,感受探究发现中的喜悦和制作的乐趣。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研究: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探究磁铁的性质;利用磁铁的性质进行制作;调查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磁铁的欲望,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并探究发现磁铁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

1.认识、探究、描述不同形状的磁铁以及性质,感受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够制作指南针及磁铁玩具,并利用简单图形记录检测结果;

3.乐于探究,善于发现,尝试制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各种磁铁,条形磁铁、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若干、回形针若干或大头针若干,调查表等。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磁铁,卡纸、铁钉、细线、水彩笔,缝衣针、泡沫小球、盘子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磁铁能够吸铁。

1.师(出示磁铁):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玩意儿,是什么? 想玩吗?在你们桌上的信封中有一些材料,大家拿出来玩玩,看有什么发现?

3.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只有铁制的东西才能被磁铁吸起来。板书:能够吸铁。)

4.师:磁铁能够吸铁是磁铁的一个性质,除了这个,磁铁还有很多性质,你们想研究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磁铁。(板书:研究磁铁)

二、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师:磁铁有很多种,今天老师把他们带来了,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1.展示各种形状的磁铁。(用比较科学的语言来描述他们分别是:条形、马蹄形、环形。老师做适当的补充:指南针上的小磁片。)

设计意图:通过大头针“跳舞”这一教学环节,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磁铁的认识上来,使学生对磁铁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三、研究磁铁的性质。

1.探究磁铁不同部位的吸铁本领。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磁铁能够吸铁?那么磁铁各部位吸铁的本领一样吗?你们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呢?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看回形针吸的多少;小组代表交流实验方案,其他学生根据其方案提出疑问。)

学生实验,观察比较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填写实验记录表。

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实验记录表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探索、互相交流的时间较长,有利于学生通过倾听、交流获得实验的经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活动过程中氛围比较宽松、自由,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才高。

2.初步探究磁极。

师:磁铁各部分的吸力相同吗?磁铁有几个磁极?

学生看教材38页,认识磁极的概念。磁力最大的部分称为磁极。

师:磁极是一个点吗? (讨论得出:磁极是一个面,除两端外,中间也有磁力。)

师:磁极有方向吗?同学们看教材38页的图片,说说是怎样证明磁极的方向的。

学生思考、议论。悬浮法和悬挂法。

师:我们学习书上的样子将磁铁吊起来或放在水面,我们也来探究一下吧!

学生小组内验证探究:①用细线把条形磁铁悬挂起来。②将磁铁放在泡沫上悬浮在水面。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磁铁成什么方向?(磁铁可以指南北方向)

师介绍:我们把磁铁指向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

3.体验活动:探究磁铁的其他性质。

师:了解磁铁吸引铁的本领后,现在我们加入另一块磁铁,看看你是否有新的发现?

老师示范实验。学生观察、交流。

师:同学们自己做一次实验好吗?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怎样找出其中的规律?重点要体会磁力的大小,观察磁铁移动的距离。

学生讨论实验的方法和实验所需要的工具。

分组实验:每种方法都实验3次以上。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附表:两块磁铁靠近的结果

在实验的过程中,把观察到的磁极相互作用的结果填写在教材P76页的实验记录上(如上表)。

归纳得出: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设计意图:好奇心是科学的起点,但好奇心是建立在未知概念的基础上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与表现的机会,更加使学生陶醉于探究磁铁的神奇之中。

4.深化了解磁极。

师:打开教材,看教材39页关于指南针的描述。

理解分析:

(1)指南针为什么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

(2)勺柄指向哪里呢?他跟磁铁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3)司南是什么形状?怎样做成的?

(4)司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我们要珍惜她,向古代劳动人民学习,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科技创造之中。

设计意图:同学们在玩磁铁的过程中,了解了磁铁的各种特点,激发学生利用磁铁的特性发明创造。

四、探讨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1.认识磁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师:磁铁吸铁的本领很大,人们是怎样利用它的呢?请说说它的名称、用途以及应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学生带着问题讨论后汇报。(磁铁的用处非常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磁铁的作用会更加广泛。)

2.避免磁铁给我们带来的不便。

(1)软盘、磁卡、磁带等都是通过磁体的粉末记录信息的,如果将它们与磁铁放在一起,将有可能被磁化。

(2)千万不要将磁铁放置在电视机、电脑、软磁盘、录音磁带等物品旁边;不用时,将一块铁放在磁体两极之间,或将一对磁体吸在一起。要保管好磁铁,不要把它们弄丢了,或随便摆放。

设计意图:活动通过磁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利弊的分析,教育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从而养成科学地分析问题的习惯。

相关链接:

1、磁带录音原理:话筒把声音变成音频电流,放大后送到录音磁头。录音磁头实际上是个蹄形电磁铁,两极相距很近,中间只留个狭缝。整个磁头封在金属壳内。录音磁带的带基上涂着一层磁粉,实际上就是许多铁磁性小颗粒。磁带紧贴着录音磁头走过,音频电流使得录音头缝隙处磁场的强弱、方向不断变化,磁带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个个磁极方向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铁”,声音信号就这样记录在磁带上了。

2、录音机放音头的原理:当磁带从放音头的狭缝前走过时,磁带上“小磁铁”产生的磁场穿过放音头的线圈。由于“小磁铁”的极性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它在线圈内产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断变化,于是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放大后就可以在扬声器中发出声音。

教学反思:


5、电磁铁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电和磁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电磁铁与电和磁的关系。电磁铁实际上就是在通电状态下具有了磁性的装置。本课主要让学生研究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不同之处,如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磁极位置可以改变等。本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探究:制作一个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磁铁的两极变化;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在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意识到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目标:

1、了解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2、自己做一个电磁铁,发现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异同点,探究电磁铁的磁极变化;

3、主动对电磁铁现象进行研究,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电池、铁钉、电线、回形针,电磁铁、指南针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趣导课。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准备了一个小魔术。(出示纸盒,用纸盒靠近回形针,把回形针吸起来。)猜猜里面是什么?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边说边打开纸盒,拿出里面的电磁铁,放在讲台上。)

师:这是电磁铁。顾名思义,当合上开关通电后,绕着导线的铁钉就能产生磁性,所以能吸住回形针。(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以小魔术引入新课,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从而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点燃了儿童的探究热情,有效地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打开了局面。

二、制作电磁铁。

1.提出问题并选择问题。

师:关于电磁铁,你想研究点什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要研究这些问题,首先得会制作电磁铁。

2.制作电磁铁。

师:在咱们每个小组的桌子里面,老师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制作材料。同学们把它拿出来,参照课文P42做一个电磁铁的方法制作一个电磁铁玩玩。(电磁铁是一个短路电路,通电时间长了会发烫,不能用手去摸长时间通电的电磁铁。)

小组成员合作,制作电磁铁。

师:大家制作好了吗?向老师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制作的,好吗?

师:电磁铁好玩吗?那么,刚才你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呢?

3.小比赛:

师:电磁铁真好玩,那咱们各小组进行一次比赛,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一数吸引了几根,看谁吸引得多。

师: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吸了几根大头针。

设计意图:在重视小组内研讨的同时,小组之间的多元交流也得到加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探索电磁铁的特性。

1.观察装置特点。

师:下面老师请每组同学将电磁铁标好号后拿到讲台上,大家观察有什么特点?

生交流:第  组的电磁铁有两节电池。第  组电磁铁导线缠得多。第  组用的导线细,第  组导线粗。第  组用的铁钉粗,第  组铁钉细。

2.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大家想一想,刚才我们各小组制作的电磁铁,为什么吸引的大头针不一样多?

(1)预测假设。

师: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你能预测一下吗?

学生讨论,将假设的因素填写在书77页的实验报告上。填好后班级交流。

(2)实验验证。

师:刚才我们猜想磁力大小与这些因素有关。究竟有没有关系,我们得用实验去验证。你们小组想怎么做这个实验?小组协商一下。(学生分组讨论)

师:来说一下你们想怎么做这个实验。

学生填写:(书77页的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设计:

不变的因素:                 、       

改变的因素:                            

师:现在你们会做这个实验了吧!咱们小组讨论选一种情况实验吧!老师为同学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需要什么器材,组长到老师这里来取。(组长到前面拿材料和实验计划表)研究时注意:每个问题至少要做几次实验,才能比较?

学生实验,要求四种因素中每一种不变的情况都要有学生做。填写教材P77页的实验报告。

师:大家实验完成了吗?把研究的过程汇报一下。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引领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测、大胆假设、设计实验的探究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尤其是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儿童考虑问题更周详、更全面。

学生汇报交流

四、探索电磁铁的磁极。

师:磁铁有南极和北极,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吗?

学生讨论。

生:可以利用小磁针。把电磁铁的一端和小磁针的南极相接近,如果相吸引,电磁铁的这一端就是北极;如果相排斥,这一端就是南极。

学生实验。

汇报交流。(有的小组电磁铁钉尖那端是南极,钉帽端是北极;也有的小组电磁铁钉尖那端是北极,钉帽端是南极。)

师:为什么有的组钉尖是南极,有的组钉尖是北极?大家互相看一看,你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小组观察、比较。(电池的正负极改变了,电磁铁的磁极也就改变了;线圈绕的方向不同,电磁铁的磁极也就不同。)

设计意图:电磁铁的两极是可变的研究,采取了两个小组面对面做实验的方式,利于学生互相观察、比较,防止学生做实验时粗心,不注意观察,这样容易发现造成电磁铁磁极变化的原因。

五、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1.学生观察P44页的图。

师:电磁铁用处很大,你们看什么地方应用了电磁铁?

生:电铃、电动机、电扇、电话、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继电器、喇叭……

2.拓展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关注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在教学的收尾阶段,和学生一起回味一下课堂学习的经历,从学生的反馈中检测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与此同时,保持并拓展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课堂探究延伸到课余探究,从实验探究延伸到生活探究。鼓励学生关注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学以致用,服务生活”的科学思想。

相关链接:

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并不深奥。它是运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使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悬浮”。科学家将“磁性悬浮”这种原理运用在铁路运输系统上,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成为“无轮”列车,时速可达几百公里以上。这就是所谓的“磁悬浮列车”,亦称之为“磁垫车”。

1911年,俄国一位教授曾根据电磁作用原理,设计并制成一个磁垫列车模型。英国于1984年在伯明翰建成低速磁力悬浮式铁路并投入使用。

我国从70年代开始进行磁悬浮列车的研制。1995年5月,我国第一台载人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空平稳地运行起来。1996年7月,国防科技大学紧跟世界磁悬浮列车技术的最新进展,成功地进行了各电磁铁运动解耦的独立转向架模块的试验。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和心跳

教材分析:

人的呼吸和心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时刻伴随着我们的生理现象。但学生对心跳和呼吸对人很重要的认识是十分肤浅的,只有在运动的时候,剧烈的生理变化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因此学生对心跳和呼吸的认识几乎总是和运动伴随在一起的。本课就是以测量和心跳次数的活动为主线来组织、引导学生认识运动前后的呼吸和心跳变化的。教学本课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活动进行。1、交流感受,平时在激烈运动后和平静时呼吸和心跳有什么不同。2、测量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分别测量安静状态下和剧烈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3、找出规律。引导学生归纳出心跳和呼吸在运动前后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测量自己在平静时、运动后、运动后休息3分钟三种情况下1分钟内呼吸、心跳的次数;

2、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呼吸和心跳的规律;

3、通过研究,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教学准备:

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课前观察心跳和呼吸在哪些情况下会发生明显变化。刘翔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交流感受活动。

1.师(出示刘翔的照片):老师这儿有张照片,大家看看是谁?

2.师:大家都知道要想有刘翔那样健康的身体,就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你们喜欢哪些体育运动呢?

3.组织猜测:同学们,我们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4.师:人的心跳和呼吸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那么我们在运动后呼吸和心跳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和心跳。

设计意图:在亲切、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交流自己所观察了解到的呼吸和心跳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体验自己身体的变情况,激起寻找这种变化的规律。

二、测量呼吸和心跳活动。

1.测量活动指导。

(1)测量呼吸的方法。

①认识怎样才算一次呼吸(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②讨论测量呼吸的方法。

(看口鼻的呼吸,威力偏于观察明显,可以在观察时用一张小薄纸放在口前,看纸的变化,一呼一吸为一次。还可以看腹部的起伏,一起一伏一次。)

(2)测量心跳的方法。

①师: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测到自己的心跳?(用听诊器听,用手摸。)

②师:你们能用手摸到自己的心跳吗?(学生用手摸自己的心跳。)

③师:但是有的时候用手摸自己的心跳也很麻烦,像冬天衣服穿的多。老师这儿还有有一个简便的方法,测脉搏。

④教师讲解测脉搏的方法。

⑤左右同学互相测脉搏,并在找到的脉搏处画圆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其实是指导学生掌握测量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的多种方式,为后面的测量活动正常开展奠定基础。

2.测量结果预测。

师:根据你们平时生活经验和了解,请预测一下,你们静坐时一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是多少?激烈运动后休息一分钟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是多少?运动结束休息三分钟后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又是多少?在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3.开展测量活动。

(1)测量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方法: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给自己和同学测量1分钟呼吸心跳的次数,并做好记录。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心跳次数。测量结束后交换。

(2)测量激烈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方法:三分钟热身活动,做1分钟原地高抬腿跑(或下蹲30次)。活动一结束,在进行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并作好记录。

(3)测量休息三分钟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每次测量活动都进行两次,然后求出平均值。

4.汇报测量数据,分析热身运动后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几种不同状态下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通过数据具体地说明人身体变化的因素,可以体会并加深学生对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的印象。

三、找规律。

1.学生阅读活动记录表,师: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几组数据,有什么发现?

(人在安静状态下较低,激烈运动较高;运动后呼吸的次数增加了,心跳的次数也增加了;休息一会儿,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都减少了。这儿可以相机介绍各种年龄阶段的人的正常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

2.小组内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大家有什么发现?调查:哪些人在休息3分钟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已经接近平静时的次数了?(体质比较好的人。)

(人在运动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比原来要多得很多,所以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都会比原来增加。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所能够承受的运动的负荷也不同,于是会出现有些人运动后呼吸与心跳的次数变化非常大的现象。)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身体恢复平静的同学都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通过锻炼,我们可以逐步改变自己身体的素质。)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学生们可以认识到一些他们以前所忽视的现象和明白所不清楚的结论,意识到数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四、拓展延伸活动。

1.师:通过上面的测量和比较,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

小组讨论把想研究的问题记录下来。

2.师:呼吸和心跳随着人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着,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下一节课来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相关链接: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平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参照数

【说明】资料来源:德国综合理科教材(初中版2)。编者感觉这些数据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所以利用资料卡的形式向学生作推荐。

教学反思:


2、肺和呼吸

教材分析

本课指导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系列。

本课的思路是:先突破难点,指导学生认识呼吸的意义,然后指导学生认识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接着测一下肺活量,最后向学生进行呼吸卫生教育,并设计一份戒烟小报。

教学目标:

1.会做有关实验,会选择一定的方法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2.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氧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3.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石灰水、塑料袋、水槽、吸管、玻璃杯、气球、软尺。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呼吸器官。

1.师:我们人体不停地进行着呼吸。这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调工作。我们身体有哪些器官属于呼吸器官呢?它们是怎样进行呼吸活动的呢?

学生讨论。(人体的器官有鼻子、喉、肺、气管、支气管等)

2.组织学生看教材中插图,进一步认识呼吸器官。注意:嘴不是呼吸器官。

3.师:大家通过观看插图,对自己的呼吸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能在自己身体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分组活动,指名演示。

4.师:你们通过刚才的了解,认为哪个呼吸器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汇报。

5.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肺和呼吸的关系。(板书:肺和呼吸)

设计意图:活动从平常司空见惯的呼吸行为引入新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呼吸的意义”。

二、研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1.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我们呼出的是什么气体?

(二氧化碳气体)

2.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种与我们人息息相关的二氧化碳气体。

(1)实验1:先收集一塑料袋空气,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观察有没有变化?

(2)实验2:收集呼出的气体,同样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后观察有什么变化?

(3)实验3:用一集气瓶装满一瓶水倒扣在水槽中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住移出水面。现在老师点燃火柴,你们仔细观察火柴在两个瓶子的燃烧现象。发现了什么?

(4)交流实验结果:实验1,溶液没有变化;实验2,溶液变浑浊;实验3,在呼出气体的瓶子里火柴灭了。

3.师:以上三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人吸进的氧气与吃进去的食物发生反应产生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设计意图:3个实验,目的是通过观察,了解人体呼吸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那样效果会更好。

三、测肺活量。

1.活动:吹气球比赛

(1)师:老师带来了两个泡泡,想请两个同学来吹。但老师有个要求:每人先深吸一口气,再一口气将气球吹大,中途不能换气。

(2)学生吹气球活动。

(3)师:大家看谁吹的气球大?

(4)老师用皮尺测出两个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是多大。

(5)师:为什么XX同学吹的大?

(6)人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肺活量。周长越大就表示呼出的气体量就越多。我们动手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2.学生测量肺活量。

(1)学生按教材P50的提示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教材P79上;

(2)各组找出肺活量最大的同学;

(3)各组同学将自己的肺活量与前面P79上的记录的呼吸次数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汇报:肺活量大的同学呼吸次数少,肺活量大说明肺功能好,身体好。)

师:怎么样才能增大肺活量呢?

(加强锻炼等)

四、研究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1.师:呼吸是人体生命特征的体现,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中的图示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说说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呼吸器官,为什么?

2.学生自学教材,分组讨论。

3.班级交流。

(我们要为保护呼吸器官做些积极的事情,比如平常打扫卫生先洒水,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吸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

五、拓展活动:

1.师:平时,我们看到许多成人有吸烟的习惯。根据我们今天的研究,你们认为成人吸入的烟到那里去了,都经过人体的哪些器官?你们对吸烟有什么样的看法?

学生汇报。

2.讲述:课后请每个小组收集资料,设计并制作一份戒烟小报。

设计意图:这一拓展活动,可以另安排一节课组织学生去讨论、研究、出小报。

教学反思:


3.心脏和血液循环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心脏的跳动这一主题来展开的。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心脏。教材通过皮球这样一个富有弹性的模型和反复握拳松手的模拟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从而很容易理解心跳其实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第二部分,认识心脏的功能。教材利用塑料瓶泵水这样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认识心脏功能的模型,让学生测定1分钟的脉搏与心跳次数,使学生认识到两者是一致的。第三部分,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首先,教材引导学生讨论“心脏不停的跳动是在干什么?”然后介绍血液循环的作用。再思考:为什么运动时,呼吸心跳会同时加快。第四部分,制定一份锻炼计划。教学本课时,可以通过感觉心脏的跳动、认识心脏、了解心脏不停地跳动的原因和血液循环的意义等活动开展教学。

教学目的:

1.会利用模型来研究心脏的功能,能准确的测定自己的脉搏;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认识血液循环器官及其作用;

3.体会到利用模型研究问题的乐趣,并认识到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4.意识到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脏健康。

教学准备:

心脏模型、人体血管分布挂图、小橡皮球、水槽、计时器或秒表、空塑料瓶。

教学过程:

一、活动1:感觉心脏的跳动。

1.谈话:今天我们先来一次比赛,比赛就叫“看谁找得快”,要求大家在老师说完比赛内容后,迅速去找,然后做端正。

(比赛内容是:在身体上找出一处有血管的地方)

2.教师讲解: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却很细,最细的毛细管10根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千米,血管里装满了血液。血液在血管里是静止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3.提问:那么是什么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动?

4.教师小结:血液要想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动,必须有一个动力源,这个动力源就是心脏。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的吗?

5.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心脏模型一起来认识心脏。

(出示心脏模型,没有实物模型的,可借助书本上的心脏模型的图片)

师:现在你能再说一说心脏的形状像什么吗?

学生回答。

(心脏的形状近似一颗桃子,这颗桃子的尖端称做心尖,指向左前下,底朝右后上方。如把手掌放在左侧乳头附近,可以清楚地触到心尖的搏动。心脏重约300克,约占人体重量的0.5%,其大小相当于本人的拳头。)

6.师: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你知道什么是心跳吗?

学生试着回答。

7.师:看来同学们对心跳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但这还不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心跳。

师演示并讲解:一只手握住皮球,有节奏地反复挤压与松开皮球,连续做20次,来模拟心脏的跳动。请你仔细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

(若皮球数量有限,可让学生反复地把拳头握紧与松开。)

8.学生分组实验、交流。

9.全班交流、汇报。

(手有节奏地握紧与张开,手臂上的肌肉也随着一起紧张、放松。心脏也是由肌肉构成的。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设计意图:心跳是这部分的重点,充分利用小皮球的作用,借助它体会心跳其实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三、活动3:认识心脏不停地跳动的原因。

1.师:我们的心脏始终处于跳动的状态,这也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可是心脏为什么要不分日夜地跳动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先一起来做个实验。

师示范讲解:在水中反复挤压塑料瓶,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

(可事先在塑料瓶中滴几滴红墨水,这样现象会更明显。)

3.全班交流、汇报。

4.师:谁知道心脏把血液运输到哪里去了?通过什么来运输的?

(血液能被运输到全身,因为全身分布了很多血管)

5.组织学生通过出示挂图认识人体的血管情况。可借助课本上的人体血管分布图。

(人除了依靠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引起心跳外,全身分布了动脉和静脉供血液流动,保证人体的正常活动。动脉是从心脏运送血液到全身器官的血管。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脏的血管。我们看到的条条“青筋”就是静脉。)

6.前面我们已经学会测量1分钟脉搏的方法,是怎样测量的?今天我们要测量1分钟心跳的次数,你们会测量吗?

(测量脉搏常选用浅表的大动脉,最方便和常用的是最靠拇指侧手腕上的桡动脉。其次是靠近外耳道处的颞动脉和颈部两侧的颈动脉。测量脉搏时应该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排按在动脉上,压力大小以能摸到脉搏跳动为准,每次要测量1分钟,一定要在安静的情况下测量,不能只用拇指进行测量,因拇指本身的小动脉搏易与被测量的脉搏混淆。)

7.学生两人一组,测量1分钟内的心跳和脉搏次数。并将结果记录在书上表格内。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能找不到动脉或“搭脉”方法不妥,不能准确地得出结论,老师要注意行间指导,不能一带而过。)

设计意图:通过在水中挤压塑料瓶的活动,学生将建立认识心脏功能的模型,使学生认识到心脏不停地跳动的原因。通过同时测定1分钟的脉搏与心跳次数,学生将认识到两者是一致的。

四、活动4: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1。师:现在,你能推测出心脏不停地跳动是在干什么吗?

小组讨论、汇报。

2.师:你们的回答是否正确呢?让我们来看看科学的研究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第54页,阅读最上面的两个小节。

3.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心脏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4。师:为什么运动时,在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随着人体活动加强,呼吸频率和心率都会相应增加,这是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的缘故。)

5.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心脏?

小组讨论、汇报。(加强锻炼)

设计意图:活动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让学生自己解决“运动时心跳呼吸为什么同时加快”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5:制定一份锻炼计划。

1.师:心脏是身体上重要的器官之一,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心脏呢?大家思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锻炼计划。

2.学生分组讨论锻炼的计划、目的、内容、要求、注意事项等。

例:目的:通过适当适量的体育运动,增强自己的体质,保护我们的心脏。

内容:(1)跑步

(2)扩胸、振臂等徒手操练习

(3)游泳

要求:定期测量和记录。

注意事项:注意安全,像游泳等项目一定要有家长陪同。

3.课后完成锻炼计划。

设计意图:制定一份锻炼计划,巩固单元学习的卫生保健知识,促使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相关链接:

人的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氧气,运动时,由于新陈代谢的加强,对氧气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因而呼吸器官奋力工作,呼吸肌尽力收缩放松,肺组织随之最大可能扩大缩小,这样一方面呼吸肌工作负担重,但同时也从运动中得到更多氧气和养料,从而使呼吸肌得到锻炼,使之强壮有力。对增强呼吸功能效果最佳的运动项目首推游泳,游泳由于在水中进行,水的密度较空气大数百倍,因此给胸腔更大的压力,在水中吸气要克服这些水的压力才能进行,这无异是呼吸肌的“负重练习”,因此游泳可使呼吸肌变得强有力,肺活量就大为增加。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 释

教材分析:

本课是《解释与建立模型》单元的第一课,也是苏教版科学教材“过程与方法显性化训练”的重要一课。本课教学要让学生理解解释的含义,理解解释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弄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解释是正确的,是事实,在什么情况下解释是错误的,不是事实。这些必须通过教师组织学生亲身经历一定的活动去体会和理解。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的事实进行思考、分析;

2、知道什么是解释,理解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

3、激发学生正确运用解释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图片。

1、师:同学们,请你们观察图片,(教学中教师用投影仪出示教学挂图,没有条件的学生直接观察教材P56页的两幅图片。)思考,你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2、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

(第一幅图是几位同学的身高曲线图,让学生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来。第二幅图是雪地上留下很多脚印,可能是一个动物的,也可能是几个动物的,或是从不同的方向来回的。)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两幅图,让学生说出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对图片的意思教师不要进行解释,尽可能地让学生说,发挥他们的想象,在学生充分的想象中理解如何去观察图片,去对图片的内容进行解释,也就是我们对某些现象的接受来自于观察获得的事实。解释是根据事实推理出来的。

二、活动二、观察苹果。

1、师:刚才大家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了解释,那么解释与事实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教师出示一个腐烂的苹果图片)这儿有几句话,哪几句是事实?哪几句是解释?

a苹果表皮渗出了水

b闻起来有异味

c捏上去发软

d温度30度

e苹果变坏是因为温度太高

f苹果变坏是因为被捏来捏去

g苹果表面细菌在繁殖

2、学生汇报、讨论。

(看到的东西是事实,想到的是解释。大家一般认为a、b、c、d、g是事实,e、f是解释,但要注意我们现在只是看了这幅图,我们没有真的闻到气味,也没有去捏它,不能认为这两条是事实。这儿要让学生讨论出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解释,有的解释不是事实,因而是错误的。)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如果组织得好,应该是非常精彩的,其讨论也是激烈的。关键是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讨论的矛盾点,哪几句话是对事实的描述,哪几句话是对苹果腐烂现象的解释。

三、做彩色水点实验,研究“毛细现象”。

1、学生了解实验方法。

师:同学们,教材中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有趣的彩色点水实验,看一看具体的实验方法是怎样的?(教材P57页上部分有详细的实验步骤。)

2、学生实验。(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安排小组实验,没有条件的,安排学生观察教师实验。不过,教师实验一定要让班级学生都看清楚。)

3、师:同学们,大家观察到什么了?你们怎样来解释这种现象呢?

(这个活动要让学生明白:要想对现象作出正确合理的解释,有时还需要一定的资料。老师一方面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查找一些关于纸遇到水会怎样的资料。)

四、活动四、研究“人的眼睛是怎样看到东西”的各种解释。

1、师: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们认为一个正常人的眼睛是怎样看到东西的?

2、学生思考讨论。

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 58页的四幅图,讨论交流教材中介绍的有关“人的眼睛是怎样看到东西”几中解释。

(这一过程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资料,了解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人们对事物的解释。)

4、拓展思考。

师:你们知道有关日心说、板块说等学说的结论是经过怎样的途径得出来的吗?。

设计意图:活动四是在教材的引导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和熏陶,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一个科学结论就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一个解释。这样的科学结论的形成有时需要很长的时间,乃至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有的还要经历许多坎坷和曲折。

(说明:组织拓展活动,要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此外,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组织活动需要的时间较长,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两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反思:


2、建立模型

教材分析:

学生在《解释》一课通过图表、图画等模型进行解释能力的训练,相信学生的分析、判断、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形态、图画形态和数学公式形态三种形态的模型,了解其类型,认识其意义,并能进行实际的研究。学会做一个简单模型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解释是本课的重点,特别是制作肘关节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教师要将着力引导学生依据教材认识模型、理解模型,制作模型,并运用模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为便于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对教材中的内容顺序做了一定的调整。

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图示、数学三种形态的模型,认识建立模型的意义;

2、能运用三种不同的模型解释各种现象;

3.学生在生活中能乐意运用模型、制作模型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寻找能制作肘关节模型的材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一、玩“黑盒子”。

1、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密封的小盒子,匣子里面有一个能够滚动的球,和一些用硬纸板作成的障碍物。障碍物是是固定在黑盒子的某个位置不动的。现在请大家玩黑盒子,思考一下,在不打开黑盒子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怎样对你的判断进行解释。

2、学生小组活动玩黑盒子。

3、小组交流黑盒子中障碍物的位置,并解释各自的理由。

4、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障碍物的位置,现在请你们再用图画的方法把障碍物的位置画下来。

教师要提示学生尽可能画出障碍物的位置以及形状等。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小组活动用的黑盒子,学生的研究兴趣一定很浓,他们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探究,来实施他们的想法,并释放他们的情感。

二、活动二、了解模型。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玩了不能打开的黑盒子,根据自己的判断画出了黑盒子障碍物的位置。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类似不能打开黑盒子的情况需要我们去进行解释说明,你们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吗?

2、学生自学教材P59页,科学家建立模型进行解释的方法:三球仪、植物细胞模型、圆周长数学公式模型、水循环模型。

3、师:你们学习了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模型,你们认识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我们了解了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解释“黑盒子”,用图解释植物细胞的样子,用模型解释太阳、地球、月亮的关系用动画演示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

三、拓展活动。

师:大家虽然已经用画图的方法解释了黑盒子内障碍物的位置和样子,相信大家还想对黑盒子进行研究,你们能否根据本课刚才学到的各种模型解释方法,,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来解释黑盒子内的障碍物?我们下节课来交流大家想到的好方法。

第二课时

一、活动一、继续研究黑盒子。

1、师:同学们,想到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接受黑盒子内的障碍物位置和形状了吗?

2、学生汇报。

(可以用一个黑盒子和硬纸板,通过搜集到的有关黑盒子的信息,再做一个黑盒子,用这样的实物模型来解释黑盒子内的障碍物。)

3、学生依据画图制作模型,并对自制的模型进行解释。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沉下身去倾听学生的讨论,与学生一起交流,尤其对学生的解释,他们表达的可能不完整,思路不清晰,教师要切切实实地成为他们的伙伴。

二.活动二、探究密封纸筒里的秘密。

1、教师出示大纸筒,师:我们拉动露在纸筒外面的四根绳中任意一根,其他的绳一根都会缩进筒里。你们能用学习到的模型方法解释其中的原由吗?

2、学生活动:画出纸筒里的结构,并进行解释。

三、活动三、制作肘关节模型。

1、熟悉肘关节的运动。

组织学生在课上摸肘关节是如何活动的。

2、建立肘关节模型,要求学生小组设计好各自的模型。

3、讨论制作肘关节模型的方法步骤。

4、小组活动,制作模型。制作完成后,和其他小组的设计进行比较,比较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三.拓展活动。

学生学会建立肘关节模型后,组织学生每小组选择肩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等其中一个建立关节模型,最好,在分组研究的基础上,合作完成班级有关人体关节的实物模型。

设计意图:这一个拓展活动有利用帮助学生对所学建立模型的巩固,使学生对模型解释的科学概念和方法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全班学生合作完成人体关节的实物模型,能够使学生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交流与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永红小学尚双虎一、主要工作(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层次把握科学教学的真谛1、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二年级上册一学生基本情况二年级学生这是第二学期学习科学课基本了解了这门学科的特点及学习方法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了解了实验课中应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并能努力去做需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

20xx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20xx20xx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明德学校潘跃霞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为了普及实验教学加强教育装备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效益我校将扎实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采取多项有效措施使我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教学教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一建立机构...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小学科学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20xx第一学期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0xx20xx第二学期文苑小学刘爱琴1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文苑小学刘爱琴一指导思想以郊区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自主探究为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发展大计和教科研的工作要点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苏教版20xx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和进度(有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内容)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赫章县白果镇中心小学陈招培一教材分析本教材内容主要是生命世界和物质科学两方面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特点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这和科学家工作没什么两样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科...

20xx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0xx年春季学期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

20xx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20xx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

(大象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98吕相秋20xx一教材分析大象版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

20xx年上学期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xx年上学期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课程目标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