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9教学反思

时间:2024.4.20

“十几减9教学反思

王秀梅

“十几减9” 是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起始课,它是学习十几减几的基础,因此学好它非常重要,但计算课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特别是一年级小朋友。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计算教学融入具体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 .将计算教学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整节课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小白兔到小猴的水果店里去买桃)为主线展开教学,而这些情境又是学生所喜欢的,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根据信息轻松地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这一教学新理念。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把握新知。

在学习新知处,我组织学生自主探索13-9,然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尊重差异,体现算法多样化,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生在探究13-9的结果时,由于学生间的差异,结果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1)将剩下的小棒个数数出来,算出13-9=4(2)想加算减:9+4=13 13-9=4(3)破十法:10-9=1,1+3=4,13-9=4(4)平十法:13-3=10 10-6=4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我将每一种方法都展示出来,并一一予以肯定,让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探索成功的愉悦,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教案及反思汇总


怎样的课堂教学最有效——《十几减9》的案例与反思

在新课程标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有“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验”、“观察”等。新课程反复出现这些,我想目的就是强调要加强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过程性,以改变原来单一的学习方式。这种让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地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那么对于《十几减9》这节计算课,我该怎样来体现上述理念,上好这堂课呢?在备课之前我就有点担忧:

第一、 十几减9对于现在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没教学之前要一个得数不是问题,甚至有的学生还喜欢在老师面前大肆炫耀。那怎么样让这些个别学生在知道计算结果、已形成初步计算技能的同时,对计算过程感兴趣,对课堂教学本身感兴趣呢?这是本节课设计的一个重点。

第二、 操作环节的设计。要让学生了解计算过程,必定要展示其过程,那么操作的材料是选择传统的小棒还是其他?操作的形式是个别示范还是合作交流?

第三、 在既没有教学挂图又没有投影片的同时,怎样更好地利用主题图,让学生更主动地学?

那么别人是怎样来创设本节课的情境和设计新知的探究部分的呢?我翻阅了一些资料,现部分摘抄

案例一:教学情景的创设部分

1、(出示宠物皮卡丘)你认识它吗?你们喜不喜欢皮卡丘?今天皮卡丘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皮卡丘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10的拍手游戏。

2、拍手游戏:10的组成。(同桌边说边对拍)

(1) 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拍5,我拍5,两数凑数不马虎。

(2)“十的组成”对口令游戏。(略)

3、复习十几的组成。

同学们干的真棒。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抢答得快,

17可以分成10和几?

12可以分成10和几?

15可以分成10和几?

4、创设情境。

皮卡丘夸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它决定带大家一起去参加新年游园会。大家快来看看,游园会上有什么好玩的? 反思:

教师一开始就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拍手游戏、抢答竞赛,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更熟练地掌握和巩固十和十几数的组成,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生探索新知,在知识和心理上做了积极的准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是很有兴趣,那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地建构吗?

案例二:引导交流,探究新知部分。

1、(出示主题图引入,提出数学问题,列式12-9)

师:你们的桌上已经有你们解决问题需要的用具,现在你们就可以用你们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2、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1) 数一数

一个一个的数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2) 摆一摆

① 把12根小棒分成2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先从10根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② 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先把2根拿走,再从10里面拿走7根,剩下的就是3根。所以12-9=3。

③ 想加法算减法

以为9+3=12,所以12-9=3。

反思:

这是一节全国性的公开课,这位教师的教学素质是我所不能比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了探索的过程,学生通过独立的计算尝试,不断地发现与别人有所不同的算法,再通过交流,使头脑中那些初步的计算思路得以清晰、明确起来,或者在倾听同学的陈述中获得启示。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而我的学生能吗?他们能主动探索,能把自己的发现同别人、一起分享吗?

在上述两篇教例的启示下,我开始设计了《十几减9》,其教学过程

一、创情境,提问题

课前在讲台上放上13瓶墨水(10瓶的一盒和零散的3瓶)

师:刚才下课前,小朋友围着这个盒子非常好奇,纷纷问我,这盒子里是什么呀?现在你知道是什么呀? 生:是墨水

师:(故作惊讶状)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盒子外面写着“高级碳素墨水“

师:太厉害了,那你猜猜里面有几瓶墨水呢?

生:10瓶。

师:又怎么知道的?

生:外面不是写着“10瓶装”嘛。

师:观察得真仔细!现在老师准备拿走9瓶(板书:拿走9瓶),你想老师会怎样来考你们呢?

生:我知道老师要问我们的是:还剩几瓶墨水?

师:跟老师想到一块儿去了,那还剩下几瓶墨水呢?(板书:还剩几瓶?)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13-9=4

师:这个“4”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4”表示剩下的瓶数。

师:(演示:指着外面的3瓶)要拿走9瓶不够,怎么办?你能帮助李老师吗?(故作为难状)

生:从盒子里拿呀

二、引导交流,探求新知。

师:你们能用自己手中的学具代替墨水瓶试着拿一拿。(学生独立操作)

师:把你的拿法能展示给这么多小朋友看吗?

(生上台操作)

生1:我先从外面拿走3瓶,不够,再从里面拿6瓶,盒子里还剩下4瓶。(板书:9-3=6,10-6=4)

生2:我与他的拿法不一样,我直接从盒子里拿走9瓶,在把剩下的1瓶与外面的3瓶合起来是4瓶。(板书:10-9=1,1=3=4)

师:我9瓶墨水拿不过,怎么办?

生:用一只塑料袋装呀

师:可我今天没带。

生:老师我知道了,你只要取出一瓶,连盒子一起带走不就得了。

师:(教师学着示范)这个注意不错。

生:老师我不拿,也能算。

师:你有这么大本事,那是怎么算的呢?

生:我是想加法的,我们不是学过4+9=13,那13-9=4(板书:想加法 算减法)

师:很不错。你们太了不起了,想了这么多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算起来最快?(生答略

三,在解决问题中巩固计算方法

师:你们喜欢游园活动吗?现在我们一起跟着书中的小朋友去参加游园活动吧,请把书本翻到第10页,看小朋友们玩的多开心呀,他们在干什么呀?

生1:他们有的在套圈,有的在买气球。

生2:还有,他们有的在猜字谜,有的在买风车。

师:玩着玩着他们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帮助他们吗?(愿意)看看谁遇到困难了? 生:套圈的和买气球的

师:我们去看看卖气球的阿姨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有12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

师:能列式解决吗

生:12-9=3

师:“3”表示什么意思呀?

生:“3”表示剩下的气球

师:那“3”是怎样得到的?

生1:我是从图中数出来的

师:对,这也是一种方法

生2:10-9=1,1=2=3

生3:我是想加法的,因为3+9=12,所以12-9=3

师:那套圈的小朋友碰到什么问题了?

生:我投了14个圈,套中了9个。有几个没套中?

师:你会帮助他解决吗?

生:14-9=3

师:你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师:观察板书:13-9=4 15-9=6 14-9=5

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它们的减数都是9

生2:我还知道被减数都是十几

师:对,这些算式都是十几减9(板书:十几减9),十几减9这样的算式还有吗?

生:有

师:你还知道哪些算式呢?

生1:11-9 12-9 16-9 17-9 18-9 19-9 20-9(学生回答,教师有意的随意板书:11-9 12-9 16-9 17-9 18-9 19-9 20-9)

生2:20-9不是

师:为什么不是呢?

生:因为老师的要求是“十几减9”,被减数必须是十几,不能是20。

师:你觉得有道理吗,我能否擦掉?(学生点头,教师擦掉20-9)

师:现在没有了图画,也不能摆小棒,你能算这些题吗?(学生点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道题算一算。 (学生自己算)

师: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算的很快,你能算得快的秘密告诉大家吗?

生1:我算的是18-9,先算10-9=1,再算1=8=9

生2:我算的是11-9,我是想加法算的,因为2+9=11,所以11-9=2

师:(指着板书)对于老师的板书,你有什么意见吗?(学生摇头)老师却对自己的板书有意见。

生:老师我也有意见(很多学生纷纷在下面说)

师:说说看

生:老师你的板书太乱了。

师:那你说应该怎么办呢?

生:应该按顺序排。

师:你们能帮助李老师吗?动笔把算式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学生在自己本子上写算式)

师:谁来说一说

生1:我是这样排的11-9=2 12-9=3 13-9=4 14-9=5 15-9=6 16-9=7 17-9=8 18-9=9。(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生2:老师我还有,我是这样排的18-9=9 17-9=8 16-9=7 15-9=6 14-9=5 13-9=4 12-9=3 11-9=2

师:我发现在这些算式里有一个算式很特别,你们发现了吗?(学生齐说,他们也发现了)那么你们说是哪一道呢? 生:我找的是19-9

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因为这里有2个9,而其他算式没有。

生2:我也认为是19-9,因为只有19-9得数是10,是2位数,其他的得数都是只有1 位数。

师:你们跟老师想到一块儿去了,不过理由不一样,(指着板书)只有19-9,个位9-9够减了,而其他算式不够减,都要向十位去借。(学生观察板书,也非常赞同)

师:小鸟们看见我们小朋友学得这么好,也想请我们帮帮忙,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家,你们愿意吗?

生(齐):愿意。(学生打开书,完成第13页第3题)

生:老师,这里有一只鸟找不到家。

师:是哪一只小鸟呢?

生:是12-9的小鸟

师:你们认为它应该找几号家呢?

生:3号。

四、课堂小结

师:马上要下课了,这节课你最开心的是什么?

生1:我最开心的是会算了使几减9的算式。

生2:能帮助别人,是我最开心的。

师:是呀,能掌握数学知识我们应该开心,我们更高兴的是能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老师相信,随着我们知识的增加,我们能帮助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

教后反思:

1、注重关注学生思维的动态发展。

学生思维发展的程度不是一节、两节课所能达成的,而是一个持续、动态发展的过程。本节课我设计的目的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而更想关注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探求的过程,更想培养学生对数学、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如在本节课情境的创设部分,我在课前有意识地把13瓶墨水(一盒加3瓶)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在课前不自觉地产生好奇:这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呀?用来干什么呀?然后上课一开始我就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从外包装“10瓶装墨水”中找到答案,培养学生的猜测、观察能力,并且也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贯串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如当板书出所有十几减9的算式后,提问:老师发现这里有一个算式很特殊,你发现了是哪道吗?

2、对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再思考。

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新知思维程序和方法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必须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亲自去体会,去发现。但是,本节课学生的实际操作效果并不理想,课堂中学生把注意力观注在”动”中,忘记了”思”,反而不利学生思维的开拓。那课堂中如何给学生的操作思维以导向,怎样来组织学生的操作才最有效?都是我今后应该值得思索的。

3、对最优化方法的思考

算法多样化、算法优化既是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特别是算法优化,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本节课以及后面的几节课,根据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提倡学生采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而实际教学中学生更多的喜欢采用“破十法“,只有个别优等生。那么何为”最优“?书本的经验总结为“最优”?还是让学生在应用中比较、在比较中感悟,符合学生思维的方法为“最优”呢?

一年数学下《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去过游乐园吗?还想去吗?今天,黄老师就带大家到游乐园去玩一玩。学生开火车口答、抢答,复习9加几的内容。

创设学生熟悉的游乐园情境,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出示P11——P12的主题图。

这里人真多呀,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呢?

师:你想提问题吗?(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各种各样的有关加法或减法的问题。)

师:阿姨的气球好漂亮呀,走,我们去看看,阿姨和小朋友在说什么呢? 请大家读一读。

师:是呀,究竟还有几个气球没卖?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让学生在游乐园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小组交流,探究算法。

师:15-9怎么算呢?孩子们,想想看,以前进行计算的时候咱们用过那些方法?

对学生进行算法的指导。

15-9等于几,怎么知道的呢?(或者怎么算呢?)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小组的小伙伴吧。比一比,看哪组的孩子说的认真,听得仔细,方法最多。

给学生小组交流的时间,教师参与倾听指导交流。

3、集体汇报

师:孩子们交流的特别好,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向全班同学展示吗?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其他组的孩子,你们和黄老师做什么呢?(认真听!)

算法一:9+6=15 15-9=6

算法二:10-9=1 1+5=6

算法三:15-5=10 10-4=6

算法四:15-10=5 15-9=6

??

新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计算15-9的多种算法。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初步掌握探究的方法,知道解决问题非策略的多样性,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

4、小结:刚才,小朋友用了摆小棒,看图数数,用加法算减法,还用了从15里面拿出10减9,再加的办法,知道了阿姨原来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6个。

5、应用方法:

过渡:游乐园里还有套圈、买风车、猜字谜的小朋友,你还想到那里去看看?想去看套圈的举手!想去看买风车的举手!想去看猜字谜的举手!

数一数,这个小男孩投了几个圈?套中了几个?有几个没套中呢?

谁有办法很快知道有几个没套中?

三、课间活动

孩子们学得很认真,下面咱们来轻松轻松。小火车为咱们送来了这么多好朋友,让我们一块儿唱起来,跳起来。

四、巩固练习

过渡:轻松之后,咱们继续学习。

1、例1

请把书翻到第12页,请孩子们自己学一学例1: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

师:书上画的风车图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小朋友用什么方法计算12-9的?他们俩你喜欢谁的方法?

过渡: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做一做吧!!!

2、做一做

第一题。大家齐读题目要求。11-9怎么摆,怎么算的?板书:11-9=2。16-9=7等于几?

第二题:请大家看到第二题。师读题。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怎么算的?请拿着书上来告诉大家。

3、出示课题: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黑板上的这些算式。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对了,被减数

都是十几,减数都是9,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十几减9的减法。

五、游戏:

过渡:孩子们学习得真不错,老师要奖励你们一个有趣的游戏——打气球(十几减九的题目)。愿意参加的小朋友都可以站起来抢答。

六、回到主题图

刚才在游乐园里,我们去看了卖气球,又去看了投圈,孩子们一定还发现了好多数学问题,请下来后再仔细观察书上得第10页和11页,把你的问题告诉小伙伴,告诉老师,告诉爸爸妈妈。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用探究出的办法回到现实情境中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导”,要适时介入交流之中 ――“十几减 9 ”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非常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更新观念,大胆地将新的教育理念融注于实际教学中。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他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在我的课堂中,氛围融洽、民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对此,我颇有点儿自得。直到有一次区教师进修校的数学教研员来我校指导工作,听我上了一节课题为“十几减 9 ”的课。自那节课后,我开始冷静下来,客观地反思

自己的课堂教学。

“十几减 9 ”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于这一理念,我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而我作为教师则重在关注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片断: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能干!”

在游园活动的情境下出现例题: 12 - 9 或 15 - 9 ,教师揭题并展开以下的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的桌上已经有你们解决问题需要的用具,现在你们就可以用你们的方法来算一算 12 - 9 的差是多少,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生 1 :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 1 、 2 、 3 ?? 9 拿走 9 个, 1 、 2 、 3 ,剩下了 3 个风车,所以 12 - 9 = 3 。

生 2 :把 12 根小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摆 10 根,另一部分摆 2 根。先从 10 小棒里拿走 9 根,剩下的 1 根和 2 根合起来就是 3 根,所以 12 - 9 = 3 。

生 3 ;把 12 根小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摆 10 根,一部分摆 2 根,先拿走 2 根,再从 10 根里面拿走 7 根,剩下 3 根,所以 12 - 9 = 3 。

生 4 :把 12 根小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摆 9 根,一部分摆 3 根,把 9 根拿走,剩下就是 3 根,所以 12 - 9 = 3 。

生 5 :想加法,算减法,因为 3 + 9 = 12 ,所以 12 - 9 = 3 。

生 6 :先用 12 减 10 ,得 2 ,多减了一个,要把多减的一个加回来,所以再用 1 + 2 = 3 ,所以 12 - 9 = 3 。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一边板书,一边把学生的话复述给全班小朋友听,并且反复用:“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聪明!”“真能干!”等语言组织交流,用“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引导发言的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计算 12 - 9 ,黑板上的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在今后的计算中,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那种来进行计算。

课后,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不但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整堂课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同组的教师也点头称赞,有位教师说:这堂课,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精神,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另一位教师说:这堂课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交流尤其充分,教师不仅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流,而且还能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算法,而且还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教学民主,使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得到了较实在的体现。一旁的教研员也肯定了这堂课的优点,同时还提出了一大串疑问:学生交流似乎很充分、很热闹,但在请学生发言时,却又出现了学生与教师一对一的局面,似乎这个学生只是和老师在交流,教师倒是理解了这个学生的发言,但是不是学生之间

也相互都听懂了呢?这节课“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教学形式是有了,但实质呢?学生的各种算法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学生想出的方法很多,要不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另外,有些学生的发言在重复别人已说过的内容,还自认为想到了新的算法,说出来却是已交流过的,是学生不注意倾听吗???我愣住了,教研员的意思是指我注意了教学形式的表面,而忽略了实在的东西,甚至未加考虑,也就是说学生的交流没有实效。我有些不服气,为了验证教研员的问话,我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和教学效果检测,结果出乎意料:多半学生只知道自己的方法,对其他同学的算法不怎么明白,有的学生由于受老师的夸奖,选择了自己的算法进行计算,而未把别人的好方法接受。另有一小半的学生掌握了两种或三种算法。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个别学生仍然在借助扳手指计算。这些问题令我汗颜,看来这堂课的确是形式上的热闹,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也就是说交流在形式上是发生了,而学生的理解并未有实质性的思维碰撞。“让学生充分交流的目的是什么?”“交流中教师该做些什么?”教研员的话不时地在我脑海中回荡。看来,我应该好好静下心来,客观地反思一下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了。

我又重新翻开了《数学课程标准》,一段话跃入我的眼帘:“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我的目光停留在“引导”二字上面,同时,头脑中上课的一幕又重新出现在我眼前,我仔细搜索我在学生交流时的“引导”,哦!我恍然大悟,这堂课学生没有实现有效交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的“引导”无方。当学生把多种算法探究出来的时候,我只是不停地重复“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聪明!”等一些不能引导学生沟通的话;另外,在板书中也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整理的暗示;在总结中没有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优化的判断。我翻阅了大量的数学教育理论方面的资料,里面都有强调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相当关键,失去了教师对学生有价值的引导,剩下的往往是虚假的主体性。我明白了,我知道该怎样做了,正如叶澜教授说过的:“没有聚集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集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在教学中,当学生探索出多种方法时,教师的作用应是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梳理,使学生了解多种算法,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同时,利用与同伴比较异同的办法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理解,并培养优化意识。

找到了问题所在,我立即改进教学,在另一个班上了同样一节课。这节课中,我注意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我引导的语言有:“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和他的方法一样的有哪些同学?”“与他的算法差不多的有吗?”“没有听懂的小朋友还有吗?能不能提提自已的疑问?”“谁再来解释一下?”“有道理,有与他们不一样的方法吗?”“为什么要把小棒分成 10 和 2 呢?”“你真行,你发现了自己的办法与××同学的是一样的。”“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在我适时介入的适当的引导下,学生不仅了解了算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流中知已知彼,智慧的火花在不断地闪现,碰撞。课后,我再次进行了访谈和检测,效果不言而喻,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同伴的算法,能掌握两种或三种算法,学生的交流有了实效。

“十几减 9 ”这课教学,让我感触颇深,首先最直接的是我知道了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应怎样适时介入引导,其次,我悟出这一做法不仅仅适用于计算部分的教学,它还适用于整个数学学科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各个学科都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因此,我认为这样的做法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我想告诫我的同行们,千万不能像我一样满足于现状,被一些形式上的蒸东西所迷惑,华而不实,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品读各类教育教学理论,绝不能停留在对新课程理念的泛泛理解上,在教学新方法上不仅要掌握形式,更要注重实效和本质。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常常教后才知不足,毛主席曾说:“从实践到理论,还要从理论到实践。”要想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必须要使我们的教学经历“实践-反思-再实践”这一过程,我想,这不仅仅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自己负责,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负责,对国家负责。

《十几减9的减法》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理解十几减9 的退位减法

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2、 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3、 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 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 能正确地、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快速口算

9+5 3+9 9+()=12 9+7 9+9 8+9 9+()=15 ()+9=17

9+2 9+6 9+4 2+9 9+( )=14 6+9 ( )+9=13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引:小朋友们都已经放假了,一些小朋友在公园玩呢!我们一起去瞧一瞧他们在干什么? 出示主题图

生:有小朋友在买气球,买球??

1、 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有些小朋友在买气球,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13只气球,买走了9只。

师: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有13只气球,买走了9只,还剩下几只?

师:那你请一个小朋友帮你解决一下。

生:13-9=4(师板书)

师:13在这副图中指的是什么?

生:本来有13只气球。

师:减9在这副图中指的是什么?

生:买走了9只气球。

师:13-9解决了哪个数序问题?

生:买气球的问题。

师:就是说解决了“原来有13只气球,买走了9只,还剩下几只气球?”这个数学问题是吧!

2、 出问题

师:告诉你的同桌你想解决哪个数学问题。

同桌交流

反馈:

A生:本来有15个球,被小朋友买走了9只,还剩下几只?

师:谁能把他刚刚的问题重复一遍?

生:本来有15只球,小朋友买走了9只,还剩下几只?

师:谁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生:15-9=6(板书)

B师:你们还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本来有11个圆,其中9个(师补充:投中了)还有几个没有投中?

师:你问问小朋友谁能解决你的问题。

生:谁能解决我的问题?

生:11-9=2(板书)

3、揭题

师:从这些活动中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而且解决了这些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减法

生:减数都是9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板书课题)

三、合作交流,探讨方法

1、 师:15-9=6你是怎样算的,和同桌说说。

A生:9+6=15所以15-9=6

师:谁听清了他的方法,把他的方法再说一遍。

生:因为9+6=15所以15-9=6(师板书)

师:谁再来说说这种方法?

师引:15-9我是这样算的——生说因为9+6=15所以15-9=6

一生说——同桌说——生齐说

师:再数学中我们把这种方法叫想加算减

B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15可以分成9和6,9减9等于0,所以15-9=6

师:那你的方法也是先想9+6的,是吧!

生:把9分成5和4,15-5=10,10-6=4

师:他刚刚是怎么想的,谁再来说一说?

生:他是说先算15-5=10,10-6=4(板书)

C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15里面去掉5就是10,10减9还剩1,再加上5就是6。

师:问问小朋友谁知道你是怎样想的。

生:15-5=10,10-9=1,1+5=6。

师:用小棒来表示表示就是这样的。(师示范边说边做,从1捆里去掉1个一放在5根的地方) 板书:10-9=1,1+5=6

师:和你的同桌说说这种算法。

同桌说——抽1生说——生齐说(我是这样算的先算10-9=1,再算1+5=6)

小结:我们用了3种方法来算15-9都是等于6,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11-9和你的同桌说说看。

2、 同桌交流

反馈:生:11-9我是这样算的因为9+2=11,所以11-9=2

师:用这种方法我们来算算(生齐说)

师:13-9谁愿意来算一算?

生:13-9我是这样算的先算13-3=10,10-6=4。

四、熟练算法,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口算

12-9 14-9 18-9 17-9 16-9

生独立完成,一生报答案

师:你能说一说12-9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12-9我是这样算的,先算10-9=1再算1+2=3。

生齐说他的方法

2 口算

a同桌赛算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还想再算一算吗?

生:想

师:那我们同桌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同桌一起站起来,看谁先报出答案,好信心赢吗?

12-9 15-9 11-9

18-9=4师:同意吗?

生:不同意,18-9=9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这样算的因为9+9=18,所以18-9=9。

16-9 15-9 13-9

b开小火车

3、 师:小朋友想的算的真棒,那能帮帮>、<找家吗?

12-9()4 11-9()11+9

16-9()6 13-3()13-9

18-9()9 17-9()18-9

生独立完成

校对

a师:猜猜他在做11-9()11+9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生11-9=2,11+9=20所以是“<”

生:加法是大的,减法是小的。

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比减法大呢?那在什么情况下是大呢?

生:就是两个数都是一样的时候。

师:说的真好。

b师:做13-3()13-9你怎么想的

生:前面都是13,后面是减3和减9,3比9大(后面生有一点说不下去了,师:那么减的少的肯定比减的多的——生:大)

c师:17-9()18-9如果老师做会怎么做呢?

生:17比18小,9一样

师:也就是说减数一样,被减数大,差就(大)。

4、 和苹果赛跑

师:老师还带了一个游戏过来想玩吗?

先估计一下大概有几个苹果

师:每个苹果后面一个算式,要回答快又正确苹果才会长在树上,不然要掉下来的。

14-4 12-9 ()-9=4 6+9 15-9 10-9 18-9 14-9 17-9 19-7

16-9 11-9 9+2 6+7 13-9>()

13-9>()师:这里可以填什么?

生:0、1、2、3

师:填4可以吗?(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

生:13-9=4,如果是4就是等于号了。

五、总结

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教材分析: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这节课所在的单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些内容既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可以迁移类推到20以内的其他退位减法,因此教学好这节课就非常重要。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前知识的学习,有的孩子已经能算出十几减九,但计算方法说不清楚。因此,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能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且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精灵也来了,它带来了三关游戏,你敢挑战吗?(出示课件——复习题)

二、探究新课:

(一)学习P10主题图。

1、你们回答的非常棒,老师很满意,小精灵也非常开心,他决定带你们一起去参加新年游园会,快来看看都有什么好玩的?(出示课件)

他们有的在干什么,有的在干什么?还有的在干什么?你最喜欢哪个活动?你观察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

气球图列式:15-9=

套圈列式:14-9=

2、观察所列出的算式,引导学生,我们原来学习的是9加几的,那今天学得是什么?

揭题: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十几减9。(板书课题)

(二)探究计算方法

1、想一想15减9怎么算?有需要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来摆一摆。

(学生独立探索,摆小棒,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2、讨论交流

学生各抒己见。

可能出现的算法:a、先算10-9=1,再算1+5=6

b、想9+6=15,所以15-9=6

c、先算15-5=10,再算10-4=6

……等等

根据学生汇报的算法,一一板书,展示思考过程。(重点强调“想加算减”和“破十法”)

方法一、想加算减。因为9+6=15,所以15-9=6

方法二、“破十法”:边请学生口述 ,边板书:

再集体边动手摆小棒,边口述过程。(必要时老师示范)提问:为什么算1+5=6?1是怎么来的?指名请个别口述这种方法的思考过程。每人说给同桌听。

3、“摆一摆,算一算”:

听要求:

同位合作摆12根小棒,拿走9根,问还剩几根?怎么列式?在本子上写出算式: 12-9=

同位合作摆16根小棒,拿走9根,问还剩几根?怎么列式?在本子上写出算式:

16-9=

(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4、“圈一圈,算一算”:

“做一做”的第一幅图让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先在图上圈一圈,再填得数。

5、你还能创造其它有关十几减9的算式吗?(师板书)

观察:将板书这些算式的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和得数逐一强调。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同一个算式中这两个数,你能发现什么?

(得数比个位的数多1)

追问:为什么会多1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

6、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抢答:十几减9的算式。

三、提高练习

1、帮小白兔解决问题。

2、送信游戏。

3、给小蚂蚁帮忙“推箱子”。

4、拓展:( )-9=( )你能有几种填法?试试看!

四、运用知识,总结本课

十几减九

撰写教学设计是每个教师都必须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十几减九》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的标准,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3.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展示平台,16根零散的计数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一)师生交谈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园活动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参加一个有趣的游园活动。

(课件出示情境1:书上10至11页的主题图)

师:看,这些同学玩得多开心呀!谁来说说他们在做些什么?(买气球、买风车、猜谜语、套圈圈) 师:有趣的游园活动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你想不想来解决这里面的数学问题?

生:想。

[评析:让一年级的学生投入到十几减九的计算课的学习中,关键在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情境,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数学问题。]

(二)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2:买卖风车的场景,稍做修改)

师:首先,我们到卖风车的地方去看一看。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

师:告诉老师,你们看懂了什么?

生:原来有12个风车,小明要买9个风车。

师:从你看到的信息中,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生:还剩下几个风车?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还有谁想来说说你想解决的问题?

生:还剩几个风车?

生:我也想知道还剩几个风车。

师:还有哪些小朋友也想解决这个问题?(几乎全班举手)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评析:让学生充分地说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在全班引起共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意识到本节课的知识将在解决问题“还剩几个风车”中进行学习。]

二、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新知

(一)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 师:你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知道还剩几个风车? 生:数一数。(教师给予肯定) 生:用小棒摆一摆。

师:可以。但是你要用多少根小棒来摆呢?

生:用12根小棒来摆。

生:我们可以看看书上。

师:你很会利用手中的书本来学习。

生:我们可以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还可以问问老师。

师:真棒!

生:我们还可以列出算式算一算。

师:好办法!谁能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

生:列式是12-9=。

师:你们的桌上已经有你们解决问题需要的用具,现在你们就可以用你们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评析:让学生说说自己解答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的手段有多种多样,培养学生用不同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中的几种方法:

1.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2.摆一摆小棒。

(1)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先从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师:还有谁和他的这种方法一样?再来说一说。

师:这种方法是从几根里面拿走9根的?

生:是从10根里面拿走9根的。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出计算过程:

(2)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先把2根拿走,再从10根里面拿走7根,剩下的就是3根。所以12-9=3。

师:这种方法是怎么拿走9根的?

生:先把2根拿走,再从10根里面拿走7根。

师:对,他是把9根分成两次拿走。

教师边说边板书出计算过程:

(3)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9根,一份摆3根。把9根拿走,剩下就是3根,所以12-9=3。 师:这种方法是把12分成了几和几?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出计算过程:

(学生通过自己合理的分开小棒和拿走9根小棒,教师做相应的提示和指导,使学生通过摆小棒的过程,逐步理解12-9=3的计算过程。)

3.想加法、算减法。(教师要板书出计算的过程。)

因为3+9=12,所以12-9=3。

师:还有谁和他的这种方法一样?再来说一说。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12-9=3

想:3+9=12 4.其他算法。 ①先用9-2=7,10-7=3,所以12-9=3。 ②先用12减去10,12-10=2,再2+1=3,所以12-9=3。(出现此算法,教师要追问:2为什么要加1?)……

5.看书。

如果学生是看书知道计算方法的,就让他带领同学们一起看资料。

师:你们今天太了不起了,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12-9=?,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手中资料上的计算方法和我们的哪一种相同。

师:上面的这么多方法,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知道还剩下几个风车了吗?

生:3个。

[评析: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要正确地认识和承认学生的差异,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并能从教师对每一种方法的肯定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选择自己

喜欢的计算方法与同学交流,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从而增加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三、学生在情境问题的解决中巩固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1.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阿姨卖气球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电脑演示情境3:书10~11页上的主题图中买卖气球的情景稍做修改。)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阿姨原来有15个气球,小红买了9个。

师:根据刚才看到的,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想知道阿姨手中还剩下几个气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会。

师:在四人学习小组里,说说你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学生交流完后,请稍逊色一点的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15-9=6。

[评析:巩固新知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充分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再次了解计算十几减九有不同的方法,同时教师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有差异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进步,感受到成功时的快乐。]

2.揭示课题。

师:看一看,想一想,今天我们解决问题所列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都是十几减九的计算。) 师:(板书课题:十几减九)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师:今后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你觉得哪种方法好用,算起来方便,速度快,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评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同时,又培养学生优化计算方法的意识。]

四、运用新知,自主练习,体验成功

1.书上“做一做”的3道题。

师: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叫做考考你。同学们愿意来试一试吗?

生:愿意。

完成书上12页“做一做”中的3道题,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按要求做一做。

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做第1题的学生到展示平台上来边摆小棒边讲方法,做第2题的学生把图片在全班展示,做第3题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读算式,直接说得数。(课件出示情境4:出示一些小动物,他们的背后藏着算术题。)

师:看,这里有很多小动物,让我们把他们邀请到游园活动中来。你们想邀请谁?(学生选择小动物后,电脑出示相应的题目,学生立刻算出得数。)

3.做一个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的计算游戏。

师:同学们,学习了十几减九的计算,你们想不想自己当老师,出题考考你的同桌?

生:想。

(1)每个人在一张白纸上,出3题十几减九的算式。

(2)把你的题目交给你的同桌,然后听老师的口令,现在开始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交换批改,你当老师批改一下你的学生的作业,如果他做对了,你就给他画一个大笑脸;如果他做错了,就给他一些鼓励。

(4)说说你的同桌哪一题错了,教教她怎么改正。

[评析:富有儿童情趣,具有挑战性的层次练习,很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既能让学生更熟练地计算十几减九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通过这些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

五、总结,师生交流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师:我们把今天学习的十几减九的算式再 复习一遍。让学生开火车说出得数。

10-9= 11-9=

12-9= 13-9=

14-9= 15-9=

16-9= 17-9=

18-9= 19-9=

(学生说得数的速度越来越快。)

师:你们为什么算得越来越快?你从这些算式里面还能发现一些什么吗?

(学生能发现规律就说,不能发现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点拨规律:十几减九的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数多一或者说十几减九可以用十几减十再加一。)

[评析:谈收获,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后的喜悦,在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的同时,知道十几减九还有更巧妙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初步概括能力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材说明

这一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9加几的基础上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来算十几减9。学生掌握了这个方法,后面学习十几减8、十几减7……就比较容易了。教材在教学十几减9之前先安排了一道准备题,复习9加几填未知加数的式题,为教学十几减9做准备。

教科书第1页例1,教学11减9的计算方法。教材给出两幅插图,并根据插图的含意列出了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两幅插图中苹果的排列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右图中用虚线圈把9个苹果圈起来,表示去掉,从11个苹果中减去9个苹果。使学生直观地看到9加2等于11,11减9等于2。通过对比,使学生领会加、减法的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用加法来算出减法的得数。例题中还给出想的过程:9加几得11,9加2得11,11减9得2。这里不要求做抽象的概括。

第1页例2,有两道小题。每一小题中的图,都用虚线把9个圈起来,表示去掉9个。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摆一摆,算一算,教材中在每一幅插图的下面都列出算式,并注出想的过程,让学生根据图例把算式和想的过程填完全。这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算12-9,要想9加几得12,想出9加3得12,那么12减9就得3。同样14-9,要想9加几得14,想出的数是5,那么14减9就得5。

第2页例3,不要求学生摆,而是要求学生借助实物图来思考计算的过程,想出括号里该填几(也可借助实物数);然后,想出减的结果是几(也可以借助实物数),填在方框里。

例4比例1、例2、例3抽象了一步,要求学生不借助于实物来思考计算的过程,并简化了步骤,要想出括号里该填几,那么减得的结果就是几,然后直接在方框中填上算出的结果。这能帮助学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为了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安排较多的练习题。

教科书第2页上的“做一做”中,安排了两道巩固练习题。第1题,是借助实物图加深学生对十几减9的思考过程的认识。第2题,是上下两题对照,使学生从算式对比中看出9加几等于12,12减9就等于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加、减法的关系。

对练习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

第1题,是利用20以内数的组成与退位减法的对比,从另一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思考方法。 第2题,是按顺序的十几减9的题目,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第3~5题,在巩固十几减9的同时,渗透函数思想。第4题还带着练习写减法算式。

第9题,加减法成组对比,突出加减法的联系。

第15题,通过学生动手摆,孕伏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数量关系,为后面教学这类应用题做准备。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教学十几减9,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一的作业。

2.课前,教师可以用硬纸板做一个比较大的虚线圈(能圈住9个苹果),也可以让学生每人做一个虚线圈(能圈住学具袋中的9个苹果),供教学十几减9时,演示和学生操作使用。

3.教学例1之前,要复习一下9加几的题和9加几填未知加数的题。还可以出两个10以内加法算式,如5+2=7,6+3=9,让学生分别想出两个减法算式,复习已学的加、减法的关系,为学习新课做较好的准备。

4.教学例1时,先出现左图,让学生自己说出图意,并独立列式。明确把9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并起来,求它们的和,写成算式是:9+2=11。然后教学右面11-9。先出11个苹果图,提问学生: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也摆出11个苹果。然后教师说要拿走9个(用虚线圈把9个苹果圈起来,同时让学生也用虚线圈把9个苹果圈起来),提问学生:还剩几个?列式是11-9=□。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怎么能想出得数?对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最后教师结合图说明:11个苹果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9个苹果,另一部分是2个。现在拿走其中的一部分(9个苹果),剩下另一部分(2个苹果),也就是11-9=2。如果不数怎么想呢?要想把11个苹果分成9个苹果和几个苹果,也就是要想9个苹果和几个苹果合起来是11个苹果。因为9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起来是11个苹果,所以从11个苹果中拿走9个就剩2个。最终归结到:算11减9,先想9加几是11,9加2是11,那么11减去9就得2。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种算法,还可以联系填未知加数的练习,在11-9下面写

出9+( )=11,想出9加2得11,所以11-9=2。

5.教学例2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先摆12朵小花。然后问:从12朵小花里,要去掉9朵,还剩几朵?怎样列式?写成减法算式:12-9=□。让学生用虚线圈把其中9朵小花圈起来。然后问:算12减9该怎样想?学生说的可能不一样,不论是根据数的组成说,还是根据加法说,只要意思对,都可以。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想9加几得12,然后在书上填得数。

例2中的14-9,可以用同样的步骤进行教学,并让学生看着自己摆的圆形说一说想的过程。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用加算减的方法。教学后面的几个例题,也要让学生说,通过几次反复,学生对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就会比较熟悉。

6.教学例3时,可以根据班里大部分学生的情况选择教法。如果接受的比较好,可以不再让学生摆,只看图说一说想的过程。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摆一摆,以加深印象。

7.教学例4时,就可以不再依靠实物进行教学,而是由教师稍加提示,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一想,说出想的过程,要多让几个学生说,然后把得数填在书上。教学时,可以参照参考教案。

8.在学过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以后,要根据教学要求,在教师的直接组织下,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堂练习,使学生逐步达到看见或听见十几减9的式题都能较快地说出得数。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比较熟练地掌握9加几的计算和填未知加数的练习是学好十几减9的重要条件。为此,练习时,要反复复习上述内容。

(2)开始做减法时,注意多联系加法,特别是多联系填未知加数的练习题。如教科书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还可以把9加几填未知数的题与十几减9的题,上下对照着写在一张卡片上,如下图。

12-9=

9+( )=12

练习时,先出上面的减法题,然后出相应的填未知加数的题来引导学生想。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加减法的关系,学会用加法算减法。以后学生逐步掌握了方法,就可不再出填未知加数的题。

(3)练习要逐步提高要求。开始应多让学生说出推想过程,逐渐达到直接说出得数。先要求计算正确,然后再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先要求看着式题算出得数,以后要求听老师念题也能较快地算出得数。先进行单项练习,后进行混合练习。

(4)有些题可以反复进行练习。如练习一第3题,教师可以把题写在黑板上,随便指一个被减数,让学生说出减9以后的得数。

9.教学十几减9以后,可以照着教科书第19页上的减法表,把十几减9的题目,竖着排列起来写在纸上,贴在教室里,供学生课上、课后练习使用。

10.关于练习一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题,把十几分成9和几,列式就是十几减9,请学生说一说要填□里的数应该怎样想。使学生明确,也是想9加几得十几,十几减9的得数就是□里的数。

第5题,也可以把10、11……19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这种题可以反复练习。为了提高练习效率,可采用教师指题,每个学生举数字卡片的办法。 第6题,带着练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这种形式的练习,以后要经常练习。

第7、8、10、13题,是以十几减9为主,适当加入已学过的内容。经常把已学过的内容与新内容混起来练习,对巩固提高所学的内容很有好处。

第12题,可以先启发学生说出题里告诉了什么,要求的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解答。

第15题,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根据摆的结果得出得数。这里不要求学生写出算式6+3,再算出得数,可以问学生是怎么摆的,引导学生说出先摆和○同样多的△是6个,再摆3个△,就是第二行摆9个△。

练习一最后的思考题,要让学生自己想,这种形式前面也有,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初步的创新意识。

“十几减9”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2、让学生经历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难点:会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达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红花10朵、黄花2朵、小棒2捆零7根。

教学过程:

1、复习

9+( )=11 9+( )=13

9+( )=15 9+( )=16

2、教学10~11页上的主题图

⑴谈话引入

师:“一(1)班的小朋友去公园参加了一次有趣的游园活动(屏幕显示课本第10~11页的游园会全景图)。请仔细观察,在这个游园场地上,左边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右边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左边的小朋友在买气球、买风车;右边的小朋友在猜谜语、套圈圈)

师:“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小朋友买了几个气球?”

⑵教学气球图

① 课件动态显示:阿姨两手一共15个气球,卖了9个。请同学们根据这个情节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⑴还有几个?⑵再卖几个就全部卖完了?

②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怎么解答。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算式:15-9= ③引导学生看着气球图,说15-9的计算过程。学生的算法有:

a、看着气球图,数剩下的气球个数;

b、6+9=15,15-9=6;

c、10-9=1,1+5=6;

d、15-5=10,10-4=6;

e、9-5=4,10-4=6。

评价学生以上算法,说明都正确,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你认为哪种方法方便?

⑶教学套圈

①课件显示套圈图。

师:看看这边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玩套圈圈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一人只能投14个圈,正好轮到小明投了,我们来看看他套中了几个圈?

课件动态显示小明投圈的过程。同时配上小明的配音:我投了14个圈,套中了9个。

②组织学生根据以上情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是:还有几个没套中?

③请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独立列式解答。同时说一说是怎么算的?(学生说的算法与前面15-9的算法基本相同。) ④小结:刚才小朋友从游园活动中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计算来解决,大家想出了计算的不同方法,真了不起!现在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十几减9的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板书课题:十几减9。

3、教学例1

⑴出示12-9=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12-9。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允许他们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

⑵组织学生交流12-9的不同算法。要求每个学生应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想一想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相同吗?如果不同,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学生1:通过摆学具,我先从10朵红花里拿掉9朵,剩下的1朵红花和另外2朵黄花合起来是3朵,所以12-9=3。(请学生在投影仪下摆。学生说完后,教师在算式12-9的下面板书算的过程:10-9=1,1+2=3。)

学生2:我不摆学具,想9加几得12?9+3得12,所以12-9=3。(学生说完后,教师又在算式12-9的下面板书另一种算的过程:9+(3)=12,12-9=3。)

学生3:12-2=10,10-7=3。(教师又板书出第三种算法。) 学生4:9-2=7,10-7=3。(教师再板书出第四种算法。) ⑶对比、讨论上面不同的算法。 提问:上面这些算法中你明白了哪一种(或哪几种)?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这些算法都很好,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时,你认为哪种方便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4、课堂练习 ⑴完成“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作业。对有困难的学生则让他们先用学具摆一摆,摆好后说一说算的过程。反馈时,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如先摆好1捆零1根,从1捆里拿掉9根,再把剩下的1根和1根合起来是2根,所以11减9等于2。)帮助

他们从操作中提升十几减9的基本算法(或破十法,或做减想加)。

⑵完成“做一做”第2题。

这题的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破十”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思考,悟出十几减9的“破十”思维过程是:先从10个里面圈出9个,再将剩下的一个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可得出结果。 ⑶完成“做一做”第3题。

在学生已掌握一种算法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十几减9的6道式题。

⑷完成练习二第1、2题。

学生完成后,让他们思考:第1题怎样算出13-9的?(做减想加)第2题是怎样算出12-9、15-9的?(破十法)。通过思考,进一步弄清多种算法的算理。

⑸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显示字谜图。师:这群小朋友在玩猜字谜游戏,共有几条字谜呢?有几个小朋友在猜?他们猜中了几条呢?课件显示声音、文字:有13条字谜,我们每人都猜中了1条。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又回到第10~11页上的猜字谜图,首尾呼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十几减9的知识计算猜字谜游戏中的数学问题,一方面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5、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了十几减几的减法?你怎样计算这样的减法?

让每个学生自言自语地说。然后教师指出练习二第1、2题,再次引导学生概括出十几减9的两种一般方法:①做减想加②破十法。

教学反思:《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为学生学习退位减法铺路,又为四则计算奠定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元旦游园会的场景图,通过气球图提问“还有多少个?”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1展示的是“做减想加”、“破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力争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先出示游园会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说给全班同学听。游园会这一情境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初步感知全景图的基础上,及时提出问题“还有几个?你能想出来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计算方法上。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也可能是多样的。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在同组内进行交流,再让学生在全班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二、选择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进行解答。本节课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这些资源中选择一定的信息提出问题,抽象出减法算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用减法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动手操作,体会“破十法”。

“破十法”是一种简捷、易懂的计算方法,因此在学习例1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借助学具的结构(10朵红花、2朵黄花)初步掌握“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做一做”时再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和算一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破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数学。

本节课从儿童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用数字和符号表示的算式,并引导学生摆一摆、算一算,使知识的过渡呈现得很自然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本节课教学的是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应使学生明确“破十法”是计算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比较简便,但也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2、“破十法”的思维过程不要求学生必须死记,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就可以了,因此,本节课教学时不必总结计算规律。

评析:

本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现实的有吸引力的活动背景中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活动学习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第10~11页上的插图,将插图展示的游园活动作为学生学习十几减9的活动背景,使乏味的运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喜欢的活动连成一体。通过解决“还剩几个气球?”“还有几个没套中?”等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不只是写在纸上的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十几减9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新知识,而是一种旧知识,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早有这方面的体验,因此,当需要解决“还剩几个气球?”的问题,引入算式15-9=□以后,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计算“15-9”的结果。在老师的引导下,不同的学生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用直观图点数出结果的,有用做减想加求出结果的,还有用连减法求出结果的?由于学生用足了自己已有的经验,因此,课堂上探究的气氛浓厚,学生的情绪饱满。

3、既鼓励算法多样化,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

在一个班集体中,几十个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在做十几减9的减法时,所用的计算方法在思维水平上也是有差异的。如,须借助直观进行计算的学生的思维水平,明<

更多相关推荐: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反思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反思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新课程标准教学新理念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长埫口小学王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二年下册9697例3例4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理解算理构建...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反思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实录与反思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实录与反思博爱县松林小学苏静静教学目标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反思)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主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重视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前就知道了几百几十加减几十的算法学生的积极性较...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反思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反思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

《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教学反思.doc

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教学反思高金香20xx6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教学反思高金香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教育是多彩的而我们的数学课本提供的教学内容是抽象化概括化一般化的如何能让教学多彩化使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生活数学用数学...

十几减9教学反思

十几减9教学反思今天是开学第一节新授课在上课前我仔细阅读了一下教材心中也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了一些估计同时也想了一些对策本节课是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也可以用破十法算我在上课前前一天还好...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九的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九的教学反思花鹿坪小学马凤琼首先我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说一说列式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列对算式159这时我让学生同桌讨论说一说这道算式你是怎样算出结果可是在讨论中我发现很多...

十几减9的教学反思

十几减9的教学反思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它是学习十几减几的基础因此学好它非常重要但计算课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特别是一年级小朋友基于这一思考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具体情...

十几减8教学反思

十几减8的教学反思这节减法课尽管有十几减9的计算学习作为基础但十几减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还说要达到熟练计算的要求难度很大这次联系情境问题动手操作尝试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源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是数学课程标...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学反思单位杨各庄镇徐流口初级小学姓名揣连飞在以前在教学十几减几时一般都是让学生摆小棒摆出138大部分学生纯粹依赖摆小棒算得数为计算而计算觉得计算题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会导致一年级学生厌倦计算...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反思(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