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时间:2024.4.20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辨认东南西北是学生在学习了上下、左右、前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教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根据生活经验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体验“前北、后南、左西、右东”,培育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第二部分根据实际生活认识地图上的四个方向并能看懂地图的基础上学会利用。对于刚刚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掌握这么多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起联系,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就成为我研究这节课的重点。

开始环节我设计了介绍你前后左右同学的名字。主要考虑“前后左右”是学生在一年级学过的方位词,利用学生熟悉的旧知引入新知,既是对旧知的复习,同时也为后面继续学习新知作了铺垫。然后我告诉学生太阳从哪升起,在我们教室里是从哪面升起的,然后在加上动作来做。在教室里辨认东西南北,我让全体学生起立做了一个游戏:听老师口令,现在都面向东,学生面向东,全部面向西,学生再面向西。 通过让学生指一指,认一认,贴一贴,转一转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并获得数学经验。

在学生进一步熟悉方向之后,在教室里创设一个实际的情景发作业本,让学生实际的来想一想、走一走,从实际的情境中逐渐抽象出,再回到平面图,小朋友们应当怎样走。此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二篇:分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教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镶嵌于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折纸、直接比较等实际操作,把图和数有机结合,逐步建立分数模型,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创设矛盾冲突,初步感知分数。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教师展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场景--"有趣的数学活动",通过让学生独立观察,获取信息。在交流中发现,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数一数,可以知道很多物体的数量,如"有3个小朋友在搭积木,4个小朋友在分月饼,鸽子有7只,大树有8棵……"等等,这时,老师结合场景图问道:"看,叮叮老师正在分西瓜,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西瓜?"学生们纷纷说"一个西瓜",这时老师一只手指着图中一个小朋友手中的西瓜,另一只手顺势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又问道"他手上拿得是一个西瓜吗?"学生们在老师手势的引导下,立即发现每个小朋友分得的不是一个整西瓜,愣了一下,马上又说道"不是一个西瓜,是一块西瓜",老师紧接着问道"一块西瓜只是一个西瓜里的一部分,那每个同学分得西瓜的个数能不能用1表示?""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3、4、7、8这样的整数表示呢?那该用怎样的数表示?"这一连串的问话,产生的矛盾冲突,极大的激发了的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从中也感受到整数是不断数出来的,而分数是一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等分出来的,当有些物体的数量不能用整数来表示时,需要用到一个新的数--分数来表示,在"分西瓜"的问题中,很自然的从整数过渡到分数,在学生的认知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也为新授部分作好了辅垫作用。

二、加强直观操作,逐步认识分数。

"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 ① 初步认识 。教学时,教师从学生熟悉的"分月饼"入手,并用一张圆形纸代替月饼,让学生试着分一分,进一步明确"一人一半"怎么分,教师结合分得的结果说明其中的一半就是这块月饼的 ,很自然地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基础上的事实,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加深对 的理解,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② 从 扩充到 。在继续分月饼的过程中,学生在认识 的基础上,自主类推出 ,并通过折一张正方形纸的 的实践活动,对不同折法的分析比较,再次帮助学生理解了 的意义。这样学生不仅进一步发现分数除了有 还有 ,还进一步感受到分数在学习中的作用。

③ 从 拓展到几分之一。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曾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他们的数学学习"再创造"过程,通过一些主动活动(即:独立或合作探究,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构建数学的模型。教学中,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自由地折喜欢的分

数,这一活动学生实际上是在动手"做分数",在"做"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新分数的含义,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建立了分数模型。还通过互相交流,思维的碰撞,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问题层层深入,进一步认识分数。

在这节课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情景,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如学生在折分数时,教师有意发给学生一些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当学生折出许多不同的几分之一之后,教师及时的引导学生观察两张一样大的圆形纸所表示的 和 ,你发现了什么?随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观察同样大小的圆形纸所表示的 和 ,你又发现了什么?最后教师结合这两组分数比较的结果,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这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学生也在这不断的观察和发现中,不断的深层次的思考,不仅拓宽了对分数的认识,也主动参与了知识的建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分数。

在这节课中,教师在数学选材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方面进行了巧妙的设计。学生在认识了分数以后,成功地用新的数--分数再次来描述"主题图"中的相关事物,以及生活中的事和物。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让学生在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与比较过程中促进了认识的发展、深化,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比较的能力。这样由生活到数学再回到生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知识的生产和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及学习效果来看,他们不再对数学感到神秘,不再对新知感到陌生。在应用中,他们感到分数的实用价值,用分数描述事物实在方便,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当然,在课上完之后,也存在一些教学争议,如我们以往教学分数时,一般是把一个整数进行平均分,当分得的部分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引入分数。而在这节课中,我是借助于主题图中的"分西瓜",让学生感受到分得西瓜的个数不能用1来表示,应该怎样表示呢?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可是课后,我又想了想,如果把图中每个学生手中分得的西瓜看作一个整体,那么他分得的西瓜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这会不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干扰呢?这样直接从一个部分量来让学生体验不能用整数表示,需要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对学生而言是否要求过高呢?

我想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一定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抽象,较难理

解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平台,本节课在下面几个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

一、依据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意图。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材中那些经过专家们深思熟虑和精心选取的典型教学材料可以任意调整、增删,恰恰相反,作为使用者的教师,首先应立足于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用好教材。本节课教师在深刻领会编者意图、理解教材背后所隐藏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化静为动的特点呈现教材的主题图,为学生创设了即富有生活情趣又蕴涵认知冲突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二、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自然引入分数,然后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让学生对二分之一有直观理解,并通过反例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二分之一后,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实践活动,创造出不同的分数,再一次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教学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帮学生顺利完成了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到N分之一的扩充,既让学生有效地经历了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又体现了数是在不断地拓展和扩充的数学思想。

三、设计充分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操作,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分月饼、折纸片、涂颜色、找分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分一分、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

含义,在操作、比较、推理、交流中逐步形成并牢固建立起分数的表象意识,在情景化、自主化、活动化、情感化的合作探究中,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

更多相关推荐: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认识方向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能够辨认其余三个方向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在生活中能辨认方向让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认识方向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棣丰中心小学上学期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上下左右前后有了一定的辨认方向的基础我想这节课结合现实生活辨认东西南北方向学生容易掌握而对于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以及根据实际生活认识地图上的方向是教学的...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新丰龙堤小学奚茂顺20xx4认识方向在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本的4345页本课教学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这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与位置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认识方向这一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掌握在生活中如何辨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又要认识指南针同时还要学会如何辨认平面图上的方向以及体会方向的相对性对于刚刚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在一节课中掌握这么多知识是有一定难度...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架起生活走向数学的一座桥认识方向教学反思仪征市陈集中心小学郭士萍联系方式136xxxxxxxx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只有经过反思才能使原有的经验不断的得到提升才能形成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陈杰方向的认识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经验和常识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位置的重要知识这一节的目标是经历在室外和室内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能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认识方向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主要分成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的第一个部分是学生在学习了上下左右前后的基础上进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第二部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是认识方向主要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根据一个方向判断其他三个方向我首先写了写了东南西北四个大字在学生的帮助下分别贴在四个方向上让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并且知道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北极...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反思11月份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教学反思运城中学李##关于这一节,我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反思;1.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中对存在性定理的定位。在课后的反思中我觉得教学中对存在性定理的处理,主要精力放在定理的引出上不是十分…

认识方程教学反思

认识方程教学反思劳村小学何佩华第16周的星期三上午镇组织了本学期最后一次青年教师的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由我与另外一名青年教师在荷村小学借班上课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我选的课题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方...

认识方程教学反思

认识方程教学反思篇一认识方程gt教学反思认识方程是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的第三课时这一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方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方程的意义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概念教学是一种理论教学往往会...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