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1]

时间:2024.3.31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

地址:乳山市城关中学

姓名:李国辉

电话:6689427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

摘要:关注学生解题水平,提炼数学本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文就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的策略进行探究,提出数学解题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规律。

关键词:大胆猜想、提炼数学本质、专项训练、正向迁移。

本人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有二十多年,教学成绩还算可以。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自己深感教学理论水平不足,有实践却很少总结经验,更缺少理论学习。在教学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对课本习题、复习题非常熟练,解答顺利,照常规他们的成绩应是很理想的。但却出乎意外,成绩很平常,甚至出现低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熟能生巧”这句古语究竟是否是数学学习的一条规律?……这一系列的问题促使我挖空心思,不断反思教学行为,最终我发现这其中的奥妙:引导学生经历必要的具有一定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从根本上培养能力,让学生不仅掌握书本上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思维能力。根据这一发现,探索出初中数学解题的一些做法和规律,借此与同行共勉,恳请指教。

一、 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过程的反思,写出反思的得失。

解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就有不同的效果。引导学生,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想、发现等一系列数学活动,经历从问题情景中获取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体验,养成对解题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使知识得以内化,方法得以迁移,能力得以提高。如在初四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这一节时,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4个题目。

1、在高为2cm,倾斜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求地毯的长度。

2、如图,梯形石坝的斜坡AB的

坡度为i=1:3,坝高BC=2米,

求斜坡AB的长。

3、数学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去测一条南北流向的河宽,如图某生

在A测对岸C,C在A北偏西30°

的方向上,沿河岸向北行20米到B,

再测C在B北偏西45°处,求河宽。

4、小明想测量电线杆AB的长度,

AB与地面所成60°的角,他发现杆的影长

恰好落在地面AC和斜坡CD上,

CD与地面成30°的角,量得AC=12米,

CD=6米,且此时高为3米的竖杆影长

为4米,求电线杆的长度。

然后,启发学生对4个题目的解题过程进行类比性反思,教师并出示反四体目。

(1)请同学们归纳概括4个题目在解题过程中有何相同点?

(2)通过类比反思你发现了什么?

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发现这几个题目,表面上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有如下几点相同:

(1)都是实际问题。

(2)运用方程求解。

(3)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

(4)运用几何知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并板书反思过程:实际问题——几何化——方程化——三角函数定义

通过对四个题目的反思,学生对解决这类问题更加清晰明了,并对反思的对象和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思的规律。

二、引导学生从解题后的反思出发,大胆猜想,努力培养主动意识,发现和提出新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从提出问题中培养思维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理论高度,把数学心理学等其他教育理论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用数学启发法去剖析解题思路的发现和结论的猜想。在例题教学中,要经常从解题后的反思出发,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提炼,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如:在讲解四边形内角和时,给出下面的问题:

1、图(1)中作对角线AC、BD

   能求出四边形ABCD的内角和吗?

2、图(1)中如果在四边形ABCD

的内部任取一点P,连结PA、PB、PC、PD能得到几个三角形?

根据这些三角形,你能求出四边形ABCD内角和吗?

教学中我利用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并解答,最后在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不断的开发学生的思维,提出新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能力。

通过思考很快得以解决,在此教师顺势进一步引导学生“图中的点P可不可以移动,移动后是否还可以推出四边形内角和?”教室一片寂静,突然,一个学生兴奋的喊到:老师,我做出来了!紧接着,学生都举起了手,纷纷发表自己的做法,出乎意料,学生又说出了下面五种解法:

方法1:如图(2)在AB上任取一点P,连结DP、CP

∠A+∠B+∠BCD+∠ADC

=(∠A+∠1+∠7)+(∠2+∠3+∠6)+(∠4+∠B∠5)-(∠5+∠6+∠7)

=180°+ 180°+ 180°- 180°

=360°

方法2:如图(3)在四边形外任取一点,连结AP、BP、CP、DP

∠BAD+∠ABC+∠BCD+∠ADC

=(∠DAB+∠8+∠7+∠1)+(∠2+∠3+∠6)

+(∠4+∠CBA+∠9+∠5)

-(∠8+∠9++∠5+∠6+∠7)

=180°+ 180°+ 180°- 180°

=360°

方法3:如图(4)在AB延长线上取一点P,

连结DP、CP

∠A+∠ABC+∠BCD+∠ADC

=∠A+∠3+∠4+∠5+∠5+∠BCD+∠1+∠2

=(∠A+∠1+∠5)+(∠2+∠3+∠4+∠BCD)

=180°+ 180°

=360°

方法4:如图(5)在DB延长线上取一点P

∠A+∠ABC+∠C+∠ADC

=∠A+∠4+∠3+∠C+∠2+∠1

=(∠A+∠1)+(∠2+∠C)+∠3+∠4

=∠6+∠5+∠3+∠4

=360°

方法5:如图(6)延长AB、DC交于P

∠A+∠ABC+∠BCD+∠D

=∠A+(∠1+∠P)+(∠2+∠P)+∠D

=180°+ 180°

=360°

如果我们对上面的解法仅停留在“一题多解”操作面上,那就是“进宝山而空还”,错过提炼精华的大好时机,甚至还会使部分学生在众多信息的干扰之下,反而,连一个基本的解法都掌握不了。因此,应该分析上述图中众多解法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本质联系。

从数学思想方法上看:

1、化归的思想方法。

都是通过辅助线将四边形内角和化归为三角形内角和。

2、分解与组合、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如图中的分割、转移、合并、代数式的拆项、交换与结合。

3、不变量思想。

如角A、B、C、D变化,但和不变。

从众多解法的关系上看:化归时,做辅助线的方式千差万别,有多有少,但本质上都是先取一个点(P),然后将这个点与四边形的顶点(A、B、C、D)连线。点P与四边形的位置关系是共同本质。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巡回辅导,平等参与。关注重点是:数学本质、数学思维、问题解决中化归思想的提炼,让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增长智力。

三、引导学生对习题特点的反思,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有效的解答习题过程,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套用公式、定理,应该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不断引导学生对习题的特征进行反思,用自己的语言对习题

进行重新概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图:三角形ABC是圆的内接三角形,

AE是直径,AD⊥BC。

求证:AB.AC=AE.AD

引导学生对题目本质特征进行反思,发现此题的圆可以不画出来,因为任意三角形都有外接圆,其外接圆直径则是客观存在的,直径不一定要画在如图的位置。只要有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出现,就应该有上述结论成立。通过对题目的领悟,再用自己的语言对习题进行概述就得了结论:“任意三角形的两边、第三边上的高、它的外接圆直径,四个量中任意知道其中的三个量,就可以求出第四量”;“三角形外接圆直径等于第三边上的高除两边的积”。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特有的知识板块,同化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学生利用自己反思的规律解题简洁明了。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为3和6,第三边上的高为2,学生就可直接求出外接圆的直径是9。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解题后的反思可使解题过程对象化和结果化,说明反思结果的运用,可缩短解题的思维航程,使思维更加敏捷。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探索,反思策略的具体实施,我真正体会到只要你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学生便会还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四、引导学生对题目的结论进行反思,扩大解题成果,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在活动中以独特的方式来展开思维。解完一个题目后,应根据此题的结论,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审视题目,能否从此题目出发编出另一个属于自己的新题型?这样去反思,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在这方面,我所任教的学生有三分之一以上在解完一个题目后将自己的新发现写出反思,有的“发现”很简单并且正确。如,在学习完“圆周角定理”与“正多边形和圆”后,在解完求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边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之后,许多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反思中声称发现了3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就是圆的半径。面对学生的发现,有些我很难在短时间内辨别真假,必须经过反复推敲,与他们共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同学们这种不迷信权威的精神正是我要培养和希望见到的,一旦遇到这样的同学,我就可以在他们的作业本上高兴地写上:“你很伟大,你的这种执着的探索精神让老师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自己新编题目并进行反思,体验设计问题的过程,享受成果的快乐。这样做,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兴趣,而且能得出他们所寻找的数学解题方法及规律。实践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思维的专项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反思能力。

为了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本人在20##年12月份对学生进行了三方面的训练,其一:充分利用已知条件,进行做题训练。其二:利用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联系,进行训练。其三:解题后的反思训练。训练结束后学生反应良好,效果显著。部分中等以上学生能在熟练做题的基础上,自觉钻研某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事实说明,思维训练与学科特点并用,需要专门进行训练。我还采取让学生和家长共同探讨本次训练后的体会,并书面整理装订好。通过信息的反馈,使我感受到教育实践被别人认可时那种成功的喜悦,更加坚定了我对数学教学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从以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落实解题后的反思,对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其重要的意义,它是由知识到能力的一条必由之路。

总之,教学中,反思环节是学生提高数学能力的一条捷径,有了反思要求,老师就不会出现一味强调反复操练的盲目性,有了反思,学生就会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就很容易把数学过程对象化,而不只是把数学看作就是一些过程,一些细枝末节。有了反思,就不停留在把过程、法则,当作无意义的符号游戏的认识上,有了反思,使学生的学习观念不只停留在会算、会变形、会套公式的认识上,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要学,那就是数学思维方法、数学语言的学习。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指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数学过程和自己的解题过程的反省上来”。反思环节的实施,是消灭“题海战术”,减负增效,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中小学数学》、《中国数学教育》。

    郑航信、肖柏熊著《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

    马光衬编《数学思维理论》


第二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与策略[1]


浅谈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与策略

浙江省安吉县凤凰山中学(313300) 董晓红

联系电话:130xxxxxxxx 电子信箱:dxh.cs@163.com

【摘 要】:论述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意义、内容,并从数学教师“提高对数学教学反思的认识、能力及反思的方法”这三个维度上讨论了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师 教学反思 新课程 有效

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说出:“从来如此,便对么?”这话里深含的质疑精神、批判性思维,正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成长和发展所必需的。新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专门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最为便利又十分有效的途径就是教学反思,而且教学反思的对象和机会就在每一个教师的身边。因此,我们一线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1.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使教学活动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使教师成长地更快、更专业。反思不是单纯的事后行为,还包括事前和过程中的反思。

2.数学教师反思的意义

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动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同化,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造。”这使我们感悟到反思的重要。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意义体现在:

2.1 数学新课程的呼唤

反思是数学教师自我适应与发展的核心手段。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十反思。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要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者”、传统的“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研究者”、“专家型”的教师。

新课程有关的教材、教学过程、师生关系都在发生变化,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建立科学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反思的目 1

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才能适应当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逐步学会教学。从“操作型”教师队伍中走出来,走向科研合理型。从新的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学反思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它作为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手段,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数学教育最优化。

2.2 实践性知识获得的需要

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性知识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关系,并非专业性知识越多越好。”同时,其他条件性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才能发挥功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而这类知识的获得,因为其特有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特征,要求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靠他人的给予似乎是不可能的。例如,我在挂职学习期间听过一位来应聘的老师借班上的一节课,准备得非常的充分: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富有情趣,语言生动幽默,旁证博引。但是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这个班级的学生明显不能适应这位老师的快节奏,快语速、快思路,教师的“博学”与学生的“无知”扩大了师生的距离,压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老师的问题如石沉大海无人回答。由此可见,如果老师缺乏对课堂教学情景及时反思和策略调整的能力,往往会导致学生与老师的“陌生”与“迷惘”。

2.3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堂,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最富有生命意义的所在。在这里应该“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下面一些场景我们在一些展示课、公开课上经常能见到:教师唱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的学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做出回答,并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学会如何揣摩老师的心理;教学程序化,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案,出现硬拽学生进入教师预定的轨迹中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形式热热闹闹,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没有很好体现,有些问题的抛出,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进行交流;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教学是学生跟着课件走,看似热热闹闹,实质流于形式。这些没有意义的、无效的学习,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反思和解决。因为教师是新课程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

2

3.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

3.1 对教育观念的反思

观念是行为的灵魂,指导着行为。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只关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成绩的提高,很少考虑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数学和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精神、领略数学的美感、感悟数学交流、尝试数学创造等。这使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 “为什么?”,也不知道要“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在美国的课堂里,学生可以随意打断教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而在我们的课堂里,除非教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允许学生这样做,学生也不敢这样做的。在这样传统的教学观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背多分”式的高分低能者。

新课程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在行动中逐步把自己的教育观念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3.2 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作了较大变化,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树立新意识,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1)反思教学行为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学生自己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形式就为学生创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如在“七巧板”一节中,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副七巧板,并拼凑图形,学生对动手操作很感兴趣,不少同学设计出别出心裁的“七巧板”,并拼出了许多意义丰富的图形,其构思之巧妙,想像之丰富,使人耳目一新,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自己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反思教学行为中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还是知识传递的支配者 传统教法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思维活动完全受教师的支配,这 3

种教学方法不能发掘学生的潜能,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的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在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难时,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3)反思教学行为中教师是“师道尊严”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距离无法缩短,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感情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无法形成。要改变这种形式,教师应该主动由“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与老师讲,互相交流。

4.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

4.1 提高对教学反思的认识

一定程度上讲,反思就是“自我揭短“,这对一般人来讲是痛苦的行为。缺乏毅力者即使反思技能再强,反思也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教学反思呼唤那些具有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进取的勇士。责任感和道德心才会促使反思,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师德高尚,讲究奉献精神,对数学教学精益求精的教师对自身的要求较高,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会因循守旧,他们的敬业精神使他们渴望成功,这种实现自我的需求会成为他们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源动力。他们清醒地知道教师的素质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在更新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形成与继续提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数学教师必须通过实践的过程,从经验中不断地学习,不断的积累,才能不断增长知识,充实主观,从而能对数学教学这一复杂的客观背景应付自如,也才能真正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数学实践,从而成长为自觉的,善于思考的富于创造性的数学教师。

4.2 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己及其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一个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于这个教师的自身素养的高低。

4

(1)加强理论学习,促进理论提升

当前,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数学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主动探究教学的奥秘,寻找教育的真谛是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关键。试想,一个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深刻的理解、领会、悟性和内省,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没有对新理论和方法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和迫切需要,怎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教学教育改革,并经常以批判的态度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呢?如果对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内涵知之甚少,又怎能在教学中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应广泛培养自己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学习的途径有多种多样,如校本培训、专家讲座、网络学习等。

(2)参与教育科研,促进反思的超越

教育科研能力是根植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升华和超越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体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助于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提高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把已有的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提升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有助于在教学中发现新问题、新现象,并主动去探讨,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师必须依托科研,加强教育理论的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反思型教师。

4.3 掌握反思的方法

(1)教学反思的步骤

第一步,发现问题。 反思产生于问题,问题来源与日常行为。成功、失败都是问题的来源,我们要做反思的有心人,善于捕捉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典型事件或灵感,提出问题。

第二步,分享与合作。发现问题后对照新课程理念及时反思,必要时借助别人的帮助,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集体讨论都是很好的形式,也可请教行家,使自己少走弯路而解决问题。

第三步,教学行为的升华。通过反思、提升自己的观念后,教师应在“师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做得更好,教学行为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2)教学反思的几种操作形式

①写教学后记

教师在教完一节课或进行一个阶段教学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践应进行回顾,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 5

依据,即为教学后记。数学教学后记主要报括:记精彩之处、记遗憾之处、记学生的高见、记自己的教学机智和写再教设计等。写教学后记,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长期以往,必有收获。

②观摩与交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学观摩是常见的、也是很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单纯的自我反思,通常比较模糊,难以深入,反思活动不仅是个体行为,它还需要群体的支持。而在进行对话时,可以使人的思维清晰,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又会激起深入的思考。在工作中,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而且由于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更容易找到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相互听课、做课后分析等等。交流的话题可以是:“我觉得这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我觉得这堂课比较糟糕的地方是??;这个地方的处理不知道怎么样?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我本想在这里“放一放”学生,但怕收不回来,你觉得该怎么做?我最怕遇到这种“意外” 情况,但今天感觉处理得还可以,你觉得怎样???” 常常提出许多棘手的问题,或新教材中存在的疑惑,大家随意漫谈,相互探讨,许多问题都在这类漫谈,探讨中得以解决。也可通过上分析课、研究课等形式,让教师相互观摩,以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③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拓宽反思渠道

现代教学贯穿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教师的“教”应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及内容应符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认知的思维规律。实施学生反馈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反思策略。为此,在这新学期开始,我就先在学生中作一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数学课的希望,给学生开设课前两分钟的“新闻发布会”,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客体,对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从自己的实际需要,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出发,对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进度、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及效果作出评价。通过学生的眼睛,教师就可能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优点与不足,而且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需要。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要求和规律,又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的层面自我认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施学生反馈,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期中、期末考试以后,利用谈话、问卷等形式,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反思的宝贵资源。 6

5.结束语

由于数学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性思维,从本质上说,数学是科学中的皇后,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就是一种精神,即理性精神。数学是如此的重要,它站在科学的高峰扩展人们的智力,探求真理,数学的研究成果传递给物理学、化学等自然学科,改变着我们普通大众的生活。数学又是这样的美丽,在数学家眼里它是诗、是歌、是画,数学里充满了公式美,逻辑美、秩序美,令数学家们魂牵梦绕,陶醉沉迷。所以对数学教学反思就更为重要了。

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把教师潜意识的活动纳入到教师有意识的活动之中,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使数学教学水平迈向更高而有效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立昌;

3.《中学数学教学反思的研究》 教学资源网;

4.《浅谈数学教学反思》 教海拾贝 姚向阳;

5.《反思性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熊川武 。

7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临河六中张瑞新课程改革已经伴随我们师生一段时间了课改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怎样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摆在所有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记得60年代小学毕业时必须通过考试择优后才能进入中学而今天改变了很多小学...

初中数学课教学反思(4)

初中数学课教学反思查哈阳乡中学陈国平新课程改革已经伴随我们师生一段时间了课改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怎样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摆在所有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记得我们小学毕业时必须通过考试择优后才能进入中学而今天改变了很多...

中学数学教学反思

中学数学教学反思中学数学教学反思一我国最早的教育着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学生现在年龄还小根本不知该怎样学习更不知怎样进行反思那就需...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我们学校以导学式教学法为抓手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求教师在教...

中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与作用

中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与作用20xx04111655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教学反思过程实际...

中学数学教学反思

中学数学教学反思中学数学gt教学反思一我国最早的教育着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学生现在年龄还小根本不知该怎样学习更不知怎样进行反思那...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董静作为一名教师又面对的是新教材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我认为主要要从以下及点进行反思一对教材的反思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如今的教材更注重的是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味的老...

初中数学课教学反思(4)

初中数学课教学反思兆麟初级中学李丹初中数学课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已经伴随我们师生一段时间了课改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怎样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摆在所有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记得我们小学毕业时必须通过考试择优后才能进入中学...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铁佛中学倪小云教然后而知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常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激发教师终身学习以下是本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实体会与反思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学习是中学生增长学...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数学组王清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多年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0分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刚刚接触高中教学的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教好高中...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 - 萍乡中学-Powered by PageAdmin CMS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张谋华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摸索如何引导学生在高三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抓住根本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律对于高三的教学工作有一些体会和反思笔者结合高三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以下几点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依然不可忽...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 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袁海峰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将知识系统化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形成...

中学数学教学反思(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