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进 酒》教 学 反 思

时间:2024.3.31

《将 进 酒》教 学 反 思

刘淑艳

叶圣陶老先生给语文下的定义是“说出来的为语,用笔写出来的为文”,这就是说语文教学不单要重视书面表达,口语表达能力也同样重要。在以往的诗词教学中,多为老师的讲解挖掘,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李白《将进酒》这课,我采用的是读准字音、读懂内容、读出感情的“三读”教学法。我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为依据来选择教学策略。这堂课我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诗歌意境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我的课堂充满了朗朗的书声。

以前我没有发现班级有这么多同学喜欢朗读、擅长朗读,这节课不仅让我发现了班级中的许多“小诗人”,而且也极大调动了同学们的朗读积极性。语文课堂就应该书声朗朗。

传统的课堂以“讲课”为主,即出发点是把知识讲出来,落脚点是让学生听懂、听明白,而新的课程改革倡导的课堂以“教学”为主,即出发点是教学生学起来,落脚点是使学生想学、会学、有效地学。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以“和谐、互动、探究、创新”为核心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这节课,我觉得“和谐、互动”体现的比较到位,但“探究、创新”还较欠缺。让学生有所探究、创新,首先教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在这一领域就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才能因势利导的点拨学生;其次,学生也应该充分预习,才能有探究的欲望。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坚持以教后记、学后记为切入点,对课堂教学进行不断的

反思,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1


第二篇:《将进酒》学案


《将进酒》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2、诵读诗歌,理解诗歌中作者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诗歌。

2、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分析法、讨论法

【课前自学】

1、作者:

李白:字___,号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人。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 诗人,有___之称。其诗风 ,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李白主要经历:14岁立志“济苍生,安社稷”;24岁 离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42岁入长安,供奉翰林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 登御筵”;44岁被排挤 “赐金放还”;54岁“安史之乱“爆发,入永王幕府;56岁兵败,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61岁 因战事再次请缨,因病而半道还;62岁卒。

2、背景: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3、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4、给加粗字注音:

将进酒 金樽 烹羊

馔玉 恣欢谑 沽取 将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明诗情。

1、作者劝谁喝酒,为什么劝酒?

2、李白为什么要狂喝痛饮

三、再读文章,理思路。

这首诗的基调是 。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 ,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 ,“钟鼓”以下六句写 ,“主人”句至结尾写___。

四、读文章,赏析形象。

1、概括作者形象

用“从 中, 我看到了一个 的李白”的句式。

2、人物形象示例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简析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该词描写了一个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五、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模式:

步骤一、指出是什么形象(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步骤二、结合诗句来说明

步骤三、概括形象的意义

【课堂练习】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分析诗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搜集与“酒”有关的诗句

(1)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

2

(5)兰陵美酒郁金香, 。 ,不知何处是他乡。

(6)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

(7)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

意, 。

(8)艰难苦恨繁霜鬓, 。

(9) ,青春作伴好还乡。

(10) ,怎敌它,晚来风急!

(11) ?杨柳岸,晓风残月。

(12)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课后反思】

【考点链接】

关于诗歌形象鉴赏

一、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和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理解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的描写及侧面、环境的烘托渲染,概括出人物的特点,要结合作者的处境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1.诗中主人公形象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或寄托自己的理想。如:《诗经·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

2.诗人自身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诗人自身形象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藐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诗人自身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塑造的是一个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诗人自身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如陶渊明《饮酒》中塑造了一个归隐田园的诗人自身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诗人自身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这两位诗人的许多诗歌都 3

表达了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进而凸显了他们矢志报国的爱国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塑造了一个思念故乡亲人的诗人自身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杜甫的《兵车行》体察人民疾苦,反对战争,塑造了一个反对征伐的诗人自身形象。

二、题型一人物形象类

【设问方式】

①此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②诗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

③人物形象所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

④请简要地分析某形象。

【思路点拨】

①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②结合诗作分点说明、概括。

③概括形象 的意义(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指出作者抒发的感情)。

三、技法点拨

1.借助意象或典故,感知形象。如杜甫的诗《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要分析人物形象,则要分析“片云”“孤月”“落日”这几个意象,还要了解“老马识途”的典故。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仍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

2.抓住细节描写,定格形象。人物形象的塑造多着重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比如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词人紧紧抓住“嗅青梅”这一动作细节,把—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3.结合时代背景,把握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分析人物形象就要联系作者的身世来分析。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因此其形象为: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4.明确诗歌题材,推知形象。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

更多相关推荐:
将进酒的教学反思

将进酒教学反思哈尔滨市第十一中学语文组黄水莲我今天讲的是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赏析示例将进酒这一课学生对于诗歌总是会产生厌倦或不感兴趣的行为我做这课时首先就是立足于学生对学生的一个喜爱...

《将进酒》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将进酒教学实录郑春茂盐城中学一导入新课师中国诗歌的历史很长而酒的历史更长酒在中国文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诗酒风流从远古一直流淌到现在成就了中国文学的博大豪迈与精深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真性情的文人墨客这其中自然少...

《将进酒》教学反思

将进酒教学反思一教学流程本课原本的教学流程是以诵读为切入点在诵读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体验诗歌中的情感变化感受李白诗歌豪放的艺术特色进而拓展延伸由其不受任何约束冲决一切的艺术特点谈李白诗歌在唐诗风格转变的意义出色地完...

《将进酒》教学反思

将进酒教学反思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诗篇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倾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得有失其中一些重要的思路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之后的教学一教学设想及...

《将进酒》教学案例

将进酒教学案例设计渝中职业教育中心罗佳联系电话138xxxxxxxx一案例的背景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重新审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形式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学...

《将进酒》教学设计

ltlt将进酒gtgt教学设计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一中韩英振设计说明诗缘情发诗歌教学一般情况下应该抓住情感这样一个关键点尤其是李白的诗歌作为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更是感情饱满激越将进酒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

将进酒 精美导学案 教师版

赤壁市蒲圻高中高二语文导学案编号14上YW003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第3周主备人饶军审核人语文组课题将进酒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该诗的时代背景深化对作者思想的认识2理解酒这种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

贾铖虎《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授课者山西省长治市一中贾铖虎指导思想与背景将进酒是人教版高二年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选修教材第三单元的赏析示例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古典诗歌学习提出的要加强诵读通过诵读感受作品的意境和...

春天的故事教学反思

我的中国心课后反思孙吴县第四小学郭琦不足之处1这一课重点是歌唱课所以把欣赏春天的故事放到学习歌曲之后但在六年一班上课时发现效果并不好修改之后把欣赏环节放学习歌曲之前再在六年二班上课时收效较好2春天的故事是歌颂改...

山青青教学设计与反思

山青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廖平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重难点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从诵读中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三教学准备课...

《春》教学设计与反思

春教学设计与反思单位白浪镇九年制学校姓名王强电话158291319xx教材依据人教版七年级第十一课设计思想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先试后导这是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我在讲授春一课时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从学生的口头训练入手分层设置...

品读语言 生动体验——《春酒》教学案例与反思

品读语言生动体验春酒教学案例与反思初中语文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要从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激情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现代文阅读教学应破繁戒空现代文阅读教学以往的现代文教学喜欢将文本肢解爱讲...

将进酒教学反思(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