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郭美美事件.doc

时间:2024.3.27

试论重塑中国慈善组织形象——由郭美美事件谈起

内容摘要: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事业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度下降,慈善组织自身生存能力较低等问题。郭美美事件后,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受到更加严重的挑战,中国慈善组织如何健康、持续、稳步发展成为新时期慈善组织的重要课题。文章中主要论述了中国慈善组织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重塑社会形象、社会公信度的问题。

关键词: 郭美美事件 中国慈善组织 发展瓶颈 解决措施

20xx年新浪微博上备受关注的网友“郭美美Baby”,年仅20岁的女孩,在微博上多次发布其豪宅、名车、名包等照片,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由此而引发部分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红十字会”的“经理”身家居然如此富有,不由得让众多网友起了猜疑,“我们捐给红十字会的钱到哪去了?”、“ 红十字会机构是否从中谋取暴利” 、“红十字会内部程序怎么运作”等等一系列关于红十字会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 郭美美事件后遗症 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郭美美事件”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但其对各级红十字

浅析郭美美事件doc

会造成的信任危机阴影,似乎才刚刚显现(如下表)

总体而言,中国慈善遇冷。受郭美美事件的影响,社会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

任急剧下降,去年3—5月,全国慈善组织共收捐款62.6亿,但在去年6—8月份,①李妍,中国经济研究院,《中国经济周刊》,2011

全国慈善组织共收捐款8.4亿,降幅达到86.6%。②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受到社会公众的挑战。就各个地区而言,中国慈善组织也遭受“拿破仑滑铁卢事件”,慈

善捐款呈现发展不乐观趋势,各个地区发生不同的郭美美事件后遗症。深圳佛

山红会在事件后所收捐款几乎为零。无独有偶,佛山市红十字会于8月2日公布

了去年6月至今年6月红十字会医院学校的资金收支情况。一年来,该校共收到捐

③款88.6万元,但是在“郭美美事件”后,再未收到任何捐款。另外, 河 南 红 会 称

去 年 受 美 美 事 件 等 影 响,和上一年度相比,20xx年,全省红十字系统接受捐赠

款物总数减少了5000余万元。去年全年,全省红十字系统共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

物价值3866.46万元,其中,资金2039.33万元,物资1827.13万元。而在20xx年,这个数字为9093.19万元,其中,资金7239.53万元,物资1853.66万元,较前年

④整体减少5226.73万元 四川慈善义演丑闻 、章子怡 “诈骗门”以及去年

的“郭美美”事件、“卢美美”事件让国内慈善组织的形象大打折扣。自从“郭

美美事件”之后,中国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度受到更加严重挑战。郭

美美事件持续发酵,中国红十字会陷入信任危机。公众之所以抓住红十字不放,

与其说是对红十字的不满,不如说是对整个慈善制度的质疑、对慈善机构运作不

透明的愤怒。中国慈善组织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社会公信度的问题,其运作程序

的透明度、捐款的去向、组织机构内部设置程序及人员配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成

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并对其产生了信任危机。建立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慈善组

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的要求所在。

二、中国慈善组织在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及原因分析

1、慈善组织自身的问题

(1)中国慈善组织发展比较缓慢,相对西方发展来说还不够完善。我国现代

意义上的慈善事业从上世纪80年代末艰难起步,经过30年的发展,对我国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起到

积极的作用,但中国慈善机构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从

各个方面而言,都不够成熟和完善。发展中面临诸多与社会经济、政治不

相适应的问题。

(2)慈善组织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内部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一方面慈善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资金的使用方面根本无法追踪,捐赠

者难以知道、核实自己的款项的去向和实际到位金额。另一方面财务缺乏透明度,

管理费用奇高,对于不明慈善捐款处置不当,由于不明捐款都没有登记,所以存

在被管理机构或个人直接贪没的可能。郭美美在新浪微博上晒名牌包包 、炫名

车等一系列炫富行为,再加之挂钩中国红十字会的名号,致使社会公众对捐赠钱

的去向产生质疑,这无形中暴漏了中国慈善组织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

慈善捐款的不透明造成公众的极大的怀疑和不信任。 宋宗合 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中心,《中国经济报》

金羊网——羊城晚报 20xx年8月3日

④ 凤凰资讯 大河报 20xx年2月5日 ②③

(3)慈善组织存在人才缺乏且员工的总体素质还不高的问题。慈善事业是一

项横跨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的工作。这需要专业人士和高素质的

人员。人是一个组织中最具活力的物质因素,人才匮乏无疑使慈善组织形同“骨

架”,没有迸发的原动力。在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全球经济化的影响下,中国慈善

组织要想走向国际化,在国际舞台走的更远、更长久,人才资源是必不可缺的重

要支撑。中国慈善组织目前除领导者之外,其他大多员工素质和活动能力较低,

开展展活动较困难、难以胜任工作的,呈现难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况。。

因而,“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理念应在慈善组织得到落实与发展。在郭美

美事件中,郭美美自称是“中国红十字商业总经理”, 这样一个爱慕虚荣、张扬

的炫富女就不应该成为中国红十字会的的成员,这样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

人入住中国红十字会对其形象和社会公信力都将受到严重的挑战。 像中国红十

字会这样的具有公共性、公益性的慈善组织吸纳的应该具有职业道德、正确价值

观、人生观、世界观的专业人员作为中国慈善组织的领导人。

(4)我国的慈善机构自主意识以及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还相当薄弱。一方

面,中国慈善组织活动资金来源匮乏、筹资渠道单一。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团

体研究中心对民间组织进行的调查问卷编制中,在中国像北京、浙江这样的一线

城市,中国慈善组织的筹资能力表现得相当弱,可想其他二线、三线城市慈善组

织资金运转的严重状况。⑤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资金和活动场地成为阻碍慈

善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中国独立的慈善组织发展比较缓慢,大

多都是挂钩政府的,对政府依赖性较强。没有形成独立的运作系统。

2、 慈善组织存在的外部问题

(1)中国公民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度不高。由于目前公众对慈善机构认识

不清,许多人将慈善看成是虚伪的东西,有的公众认为自己没有这个经济条件来

从事慈善失业,那些作出捐赠的企业家都是有自己的企图。种种不同的观点,让

公众对慈善认识不清,不能从更为深刻的角度来看待慈善。据中华慈善总会的资

料显示,每年的捐赠大约75%来自国外,15%来自国内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

而美国10%的捐款来自公司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85%来自民众。这在一定程

度上也可反映出认识误区导致公众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度不高,由于认识不清或是

认识不全面 。民众不愿参与或只有少数人参与慈善事业。较低的民众参与度致

使慈善组织缺乏强大的群众基础,后盾力量不够强大。 郭美美事件后 ,社会公

众更加深信自己的判断,认为慈善组织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不真实东西。认为捐

钱只是表面想象,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2)中国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不高。慈善组织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和内部

建设,违法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慈善机构的公信度,挫伤了公众慈善捐款的积

极性。虽然我国的《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对慈善组织的监

督做了较详细的规定,但实施方面未取得有效的结果,像章子怡“诈捐门”、“郭

美美”等等事件让中国慈善机构公信度进一步降低。慈善组织本是社会公益性组

织,因运作程序出现违法现象,会降低其公众形象及组织权威,且公信力受到挑⑤ 李红艳,上海商学院公共管理研究,《中国科学辑刊》,2007

战和怀疑。 (3)政治环境成为中国慈善发展的障碍。一方面,中国现行税法的相关规定,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纳税所得3%以内的部

分,准予免除;个人向慈善公益组织的捐赠,没有超过应纳税额的30%的部分,

可以免除”,这个规定的结果是“捐款越多,纳税越多”。⑥在我国这种税法环

境下,降低了公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认为“办好事要纳税,办的越多反而纳

的越多。”从而削减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对慈善的税收优

惠政策只针对货币捐赠,实物捐赠不享有,使捐赠者的选择范围比较狭小,不能

最大限度的方便具有公益精神的企业家进入慈善领域。 中国政府的不够重视,

导致慈善发展面临政策环境的问题。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

持。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政治环境有助于慈善组织的稳固与可持续发展。

(4)中国慈善组织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有效的外部监是督慈善组织合理、

合法、正常运运转的重要保障。中国慈善组织的合法认证是由民政部门管理的,但民政部对其认证后的活动处于“盲区”,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另外,政府作为

慈善组织重要的外部监督机构却直接参与慈善组织的经营管理,致使慈善组织的

外部监督沦为形象工程。20xx年北京儿童福利院王晨光曾挪用公款为儿子做生

⑦意,这就是中国慈善组织缺乏有效监督的典型代表。从实例可以看出,有效的外部监督对慈善组织的透明、高效、协调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是规模小、企业及个人积极性普遍不高、慈善基金运作

不透明、慈善事业独立性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慈善机构数量太少,目

前我国慈善公益机构仅有100多家,而且绝大多数是“官办”,相当比例的慈善

捐款流入了政府税收的专户,这不仅是不合法的而且严重挫伤了民众的捐款积极

性;我国每年募集到的慈善资源不到GDP的0.1%(美国慈善机构掌控的慈善资源

占美国GDP的8%—9%),且近80%来自港澳台以及海外捐款,内地捐款只占20%;

国内工商业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到10万家,说明

99%的企业从未参与过慈善捐赠;各个慈善机构的资金运作不透明,资金挪用现

象严重,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我国现行税法的相关规定也打击了企业和民众的捐

款积极性。所以中国慈善组织改革发展势在必行。

三、重塑慈善形象,提升慈善公信度

郭美美事件说明中国慈善组织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慈善组织形象在公众心中大

打折扣。如何扭转慈善组织危机、重塑慈善组织形象成为新时期慈善组织持续、

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1、自身改进、健全体制

(1)对慈善组织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健全管理体制,促使中国慈善组织步

⑦ 中国税网 荆楚网 2005

入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发展道路。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优化内部人员结构,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信息披露平台,网络公开捐款用途和去向,以此提升自身的社会公信度,不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协调运转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从而削减郭美美时间给中国慈善组织

带来的负面影响。 (2)汲取专业、高素质人才,优化人员结构。慈善组织设置要遵循以人为

本、参与沟通激励、层级节制与幅度适中的原则。根据人本原理,人是一个组织成功运转的第一要素,一个组织中员工若没有工作积极性,这个组织将

失去工作生命力,人的要素在慈善组织中同样重要,所以要形成量才用人、职能相称,扬长避短,各尽其能,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人才使用原则。

再者,慈善组织内部要形成梯次的年龄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互补的能

力结构以协调的气质结构。

(3)提高生存能力、增强自身的民间性和独立性。一方面,拓展资金

来源渠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慈善组织要开展活动离不开经费,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物资 购置,一直到日常的组织工作、社会管理活动都不能没有经费,不能没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慈善组织应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实现资金来源全方位,多元化的格局。不断加强中国慈善组织组织在国内及国际的公信度,尤其是中国国内社会公信度,汲取社会各个领域,不同群体的资金捐赠和投资。另一方面,中国慈善组织应与政府建立一种监督与被监督、平等伙伴的关系。改变以往寄托政府篱下的附属关系,形成自身独立的运作程序和系统,增强自

身面对社会的独立性,促使自身不断走向成熟。

2、树立形象,提高公信

(1)调动公民参与慈善组织的热情,扩大参与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

由于公众对慈善组织整体认识不清、了解不够全面,走进不少误区 。所以在中国慈善组织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强社会宣传,宣传与慈善组织相关知识的活动。调动群众参与慈善组织的热情和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慈善组织,奉献慈善组织。

(2)加强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度建设、提升社会公众形象。若要修复公众对

红十字系统等慈善组织的信任,必须让捐赠使用信息公开,加快慈善组织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于对商业系统红十字会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中提出的“加快红十字会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明确的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和制度;加强红十字品牌管理;加强反腐倡廉,抓住捐赠款物和招标采购等关键风险点,真正实现捐赠款物公开,财务管理透明;招标采购公开,分配使用透明”

⑧的倡导,建立透明、公开的运作程序。另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

也表示: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找回慈善组织缺失的社会公信度。建立⑧ 凤凰网资讯 《 经济观察报》——《郭美美事件启动公民社会建设》

监督体系系统成为慈善组织建立良好的社会公信度的必然要求。

(3)加强政府与中国慈善组织的关系。中国慈善组织的健康、稳步发展有赖

于良好的政治环境,一方面,政府与慈善组织共同努力,建立一种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交流机制,政府与慈善组织共同采取措施,不断提升慈善组织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增强慈善组织的筹资能力和渠道。慈善组织积极汲取政府组织的建议和意见,促进本组织科学化、民主化的发展。从而在公众树立积极向上、全心全意服务民众的良好形象。政府与慈善组织建立有效地双向互动,有利于慈善组织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制定合理的管理章程,支持和鼓励我国慈善组织参加各种活动,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强社会影响力,进而实现政府作为其监督主体的作用,推进慈善组织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4)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中国慈善组织要接受来自社会不同全体、不同

国家机关的监督,保证自身的合理合法运行。依法在民政部登记并接受其监督。实现与政府的双向沟通,不断提高内部监督体制的建设。捐款来自公众,要接受来自公众的监督,在社会上不断进行民意测评,积极汲取社会公众的意见,接受他们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李妍:郭美美后遗症[J],中国经济周刊,20xx年35期。

【2】李红艳: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建议[J],中国科学辑刊,20xx年第

06期。

【3】黄强、彭向刚:领导科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年7月 。

【4】倪星:行政组织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5】何芸:重塑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J],学习月刊,20xx年11期。

【6】赵白鸽:郭美美事件启动公民建设[J],经济观察报,20xx年1月。


第二篇:如何看郭美美事件


如何看郭美美事件

“郭美美”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慈善机构的质疑。公众对于这一事件的态度反映了更深层的社会问题——社会失衡。

由“郭美美”引发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质疑尚未平息,另一个“卢美美”又迅速蹿红,这名24岁的“85后”女孩卢星宇,因其头顶“秘书长”、“执行主席”等头衔光环,牵扯出“中非希望工程”及其背后运作的庞杂关系网,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两个涉世未深的年轻女孩,为何成为舆论“泄愤”的对象?她们代表了社会中哪一类人,舆论的“愤慨”又从何而来呢?

应该说,在社会急速转型的过程之中,一部分人财富的增长显然突破了公众的常识认知,而他们似乎也没有做好向社会解释其财富来源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准备。“美美”们的“上流生活”,在充斥着“拼爹”、“蜗居”和“蚁族”的现实社会当中,带给普通阶层巨大的心理落差。对物质财富的渴望、对公平正义的怀疑、对社会精英的奚落,引燃“沉默的大多数”内心的火花,令他们对社会公平的话题异常敏感。社会心态焦虑的背后,提醒社会管理者警惕三个层面的社会失衡。 第一个层面是不同社会群体财富失衡。贫富分化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统计显示,从20xx年到20xx年,我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下降了11.66个百分点,最新行业收入差距更高达15倍,为世界之最。这些年又恰恰是科技变革突飞猛进、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的阶段,各种消费需求不断被创造出来,而大部分社会成员的财富收入却

跟不上他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市场经济与造富神话激励着各个阶层创造财富的热情,但现实中这样的机会只属于极少数人。当马拉板车与玛莎拉蒂并行于道,这种悬殊会更加让人触目惊心。按资分配对按劳分配的冲击,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都让刚刚“入市”的普通阶层难以适应。

第二个层面是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失衡。财富分配的失衡,有待于社会保障、社会救济,乃至慈善事业的安抚和补充。然而从现状来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近年来虽然有所加快,但仍然掣肘于财力不足、地域分割和体制壁垒。城镇职工、农民工、农民等不同群体分别享受不同体系、不同水平的社会保障,“城里”和“乡下”,“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壁垒依然没有打破。而“开宝马住经适房”、“富人领低保”等案例的曝光,慈善机构的信息不透明,诱发公众对于社会救济的不信任。

第三个层面是权力和权利的失衡,挤占社会成员的上升空间,显露阶层固化的隐忧。社会财富、声望和权力向一部分人集中,“赢者通吃”、“人情社会”、“潜规则”愈演愈烈,侵蚀着社会应有的公平正义法则。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保证人才上升渠道的畅通,和社会成员机会的均等,但反观当下,一边充斥着“富二代”炫富,干部子女“萝卜招聘”;另一面却是“寒门再难出贵子”,“漂一族”从逃离北上广又逃回北上广;“奋斗二十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隐喻,“青春何处安放”的焦虑,这些都折射出不同社会阶层越来越封闭,越来越缺乏对流和互信。

社会物质层面的失衡,必然加剧社会心态的不平衡。就上述三个层面来说,第一层面是最为直接的物质因素,但受财富积累、职业差异、个人禀赋的影响较大,需要法律的规范;第二层面更多的体现为政府责任和社会自觉,善待普通阶层实质是巩固社会塔基;第三层面是社会成员改变命运的原始支点,也是成本最低,最容易通过行政力量实现和维护的层面。就财富分配、社会保障和机会均等三者来说,实现个体之间的财富均衡或许是久远的社会理想,完善保障也可能需要长期和大量的投入,但社会成员机会的均等,则无需等待,也不应该等待。

在一个社会,如果富有阶层财富的增长以挤占普通阶层为代价,阶层之间“弱肉强食”,则必然导致阶层关系的紧张。而一个阶层关系紧张的社会,谁都不会是最后的赢家。

一个健康多元的社会,必须要采取措施化解社会失衡,平和社会心态,营造健康稳定、充满活力的社会。在这其中,共生共赢的社会理想、依法务实的财富创造、一视同仁的社会保障、均等通畅的人才通道,应该成为化解社会焦虑,营造社会和谐的良药。

更多相关推荐:
OECD范本(OECD Model Double)

OECDModelDoubleTaxationConventiononIncomeandCapital19xxTITLEOFTHECONVENTIONConventionbetweenStateAandStateBfortheav...

OECD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简介

OECD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简介OECD国际税收协定范本是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范本19xx年3月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xx年该组织为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所取代财政委员会宣告成立自19xx年起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财政委员...

OECD税收协定范本更新及若干热点问题研究

OECD税收协定范本更新及若干热点问题研究有程序拷贝的计算机磁盘或者是通过调制解调器的连接直接在其计算机上接收到并不重要quot受让人对软件的使用可能受到限制也没多大关系quot修订文本依据所涉及权利的不同将交...

OECD协定范本和UN范本的区别

尽管两个范本在结构和内容上大体一致但由于站的角度不同反映国家的利益不同在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处理上有些不同和分歧OECD协定范本尽力维护发达国家利益偏重居民税收管辖权而UN协定范本则尽力主张发展中国家利益强调收入来...

中新税收协定和OECD范本以及UN范本的比较分析

中新税收协定和OECD范本以及UN范本的比较分析一第五条常设机构规定的差异分析1不列入常设机构范围的准备性或辅助性活动条款1OECD范本中常设机构认为不包括一专为储存陈列或交付本企业货物或商品的目的而使用的设施...

联合国范本与OECD范本中关于第五条“常设机构”的异同

联合国范本与OECD范本中关于第五条常设机构的异同常设机构条款PE确立了在双边税收协定下来源国按照经济参与程度对经营所得征税的水平类似于居民国对投资所得的征税如果来源国对投资利润征税外国投资者的居民国必须按照税...

20xxOECD范本注释

OECD范本第五条常设机构1常设机构定义主要用于确定缔约国一方对缔约国另一方企业利润的征税权按照第七条规定缔约国一方不得对缔约国另一方企业的利润征税除非该企业通过其设在该缔约国一方的常设机构进行营业11在20x...

税收协定解读之三:常设机构

税收协定解读之三常设机构梁若莲行使居民管辖权的关键是确定自然人或公司企业的居民身份而对被确定为居民以外的人非居民而言行使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核心问题是确定跨国收入或所得的来源地国际税收所处理的跨国所得主要有四种形...

Debit Note 与Credit Note

debitnote是什么意思在国际业务中debitnote一般指借记单或借记票而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明确debitnote和Creditnote使用情况此外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掌握debitnote使用方法是件很有必要...

credit

信用证样本学习信用证首先是信用证审核信用证审证的基础是以前的谈判结果或合同并应坚持由知名大银行开立或保兑单证及其他要求合理可行备单做事不求人无软条款可参考福步外贸论坛资料整理大全信用证软条款出口商的陷阱实践中常...

credit memoNO.1 - 副本

CREDITMEMOFromSouthportGatewayZhenjiangApparelTradeCoLtdToROMEOampJULIETTEINC7524OLDAUBURNROADCITRUSHEIGHTSCA95610U...

施工合同范本(工程类)Microsoft Word 文档

工程施工合同工程类合同编号签订地点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经甲乙双方充分协议甲方将工程发包给乙方由乙方负责施工现甲...

oecd范本(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