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教学反思

时间:2024.5.1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新课程考研着历史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灵活性,尤其是在讲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节《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时,这些挑战就更加具体而且严峻,课前我准备了很多教学素材,并且自己也下了很多功夫,想把知识讲的深入浅出,又能让学生感觉轻松愉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总体上课堂气氛很融洽,但是还是遇到了几个小问题。

首先,本节课开始前,我预先设计了一个《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图表》,然后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填写表格,在填表格的过程中我进行了适当的讲解,然后在课程结束前,我对这个表格进行了重组,让学生凭借记忆来回答所学知识,学生似乎掌握了知识,但是事实上等到下节课去问学生时,似乎都忘记了一大半,这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

我发现自己似乎总是举着新课程的旗帜,但却忽视了新课程的内涵,注重了基本史实,却忽视了教学内容的人文资源,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其实,让学生记住了四大发明又怎样,还是无法引导学生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和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进行比较,未能使学生思考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和教训、民族振兴的方法以及树立远大的科学价值观。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应该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资源,落实情感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设计中,除了在知识层面上要求学生记忆科技成就外,更应采用探究性活动学习的方法,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加以糅合,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思想感悟。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成长,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是我们历史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时为了分数,很多时候我们把历史学习变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这节课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反思我发现自己讲的内容还是多了点,我始终围绕着课本内容,如成就史实、时间、地点、发明家,发明及改进的过程,影响等等,事实上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尤其是科技史的教学更强调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理解,我们必须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素质教育的观念来理解和指导科技史教学,我想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打破传统僵

化固定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历史,思考历史,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导地位,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教学中真正得到体现。

当然了,科技史的内容包罗万象,而我的文化修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专业术语和名词时常常感到茫然。我觉得我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水平,提高自身文化史专业素养,高屋建瓴地吃透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些文明。

在对第一节课进行教学和反思后,我在接下去的几节课中,感觉到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我要求自己认真严谨对待每一堂科技史的教学,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我发现每一节课,我都会感受到我和我的学生们一次次的思想冲击和享受,有时候会觉得教学相长的过程很幸福。

我想,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单是让科技史内容真正走进学生生活,同时也让高中历史课堂真正鲜活起来。


第二篇:第1课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专题二 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1课时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教学时间】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演变的过程。②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③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①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②结合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地位、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后来滞后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②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重点难点】重点:(1)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

参与的意识

难点: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认识科技发展的双重性作用问题(如核技术、克

隆技术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

【高考动向】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过程】导入:“四大发明”图片。你知道“四大发明”这个名称的由来吗?最早给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冠以“四大发明”美誉的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代表——四大发明。

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四大发明为代表

(一)造纸术:1、书写材料的演变:

⑴秦汉:竹木简牍和丝织品

⑵西汉;最早发明纸。帛.竹.木.纸并存。

⑶东汉: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用植物纤维造纸(即蔡侯纸)。

2、意义:⑴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著。

⑵作用: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造纸术的外传,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⑴战国:司南。《韩非子》中提到“司南”。

⑵北宋:①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

②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⑶南宋:《事林广记》中介绍民间流行指南装置——木刻指南鱼和指南龟。

2、指南针的传播: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

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1)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①北宋《萍州可谈》和南宋《梦梁录》都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进行航行的记载。②为明代航海家

郑和运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③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

⑴实践经验: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⑵知识积累:①春秋战国: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②汉 代:《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发明创造条件。

③东 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2、火药的应用

⑴唐末至宋初: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出现火炮。

⑵北宋时:发明家唐福将发明的火炮、火球、火蒺藜献给朝廷;石普用火球、火箭为宋真宗表演。《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3种火药配方。

⑶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影响: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⑵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四)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进步: ⑴雕版印刷术:唐朝(868年)《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⑵活字印刷术:

①发明: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泥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作用:节省雕版的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②改进: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清代:《今古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2、印刷术外传:由波斯传到欧洲。

3、对欧洲影响:⑴推动文教发展:14世纪末出现木版雕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印刷书籍。

⑵推动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条件。

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

1、进步性:⑴孔子“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思想符合现代科学原则

⑵《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承认自然规律存在,要顺应自然规律。 ⑶《老子》“无为”思想可理解为不要违反自然的行为。

⑷总之,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有合理意义的。

2、局限性

⑴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探求和技术总结,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⑵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3、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⑴重视人文,轻视自然。⑵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⑶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忽视理论概括。

★探究:一、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对外: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

7、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

①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②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③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三、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

1、经济:到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限制对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

3、传统:“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技发展

4、思想: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5、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交流,阻碍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小结】总结本节内容,并思考:古代中国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为什么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发展之后?

天天练51

1. (20xx年1月常德市质检6题)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近代影响人类进步的三次科技革命中,我们却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C.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2. (20xx年1月常德市质检4题)《梦梁录》记载:“??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与晓市不断出现,时都城临安(今杭州)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万,城内极其繁华,被称为东南第一州”。与这段描述的情景可能同时代出现的有( )

A.在西藏地区设宣政院进行管辖

C.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B.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输出国外 D.《四书章句集注》始编成

3. (20xx年5月福建四地六校考前模拟22题)《西儒耳目资》一书,1626年刊行于杭州,内文中已采用罗马字,注明汉字发音。从中可以看出( )

第1课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A.此书采用雕版印刷,并提出版权保护 B.今天通行的汉语拼音至少在明朝就已经确立

C.这是帮助中国人了解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 D.这是帮助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字的工具书

4. (20xx年3月江门市一模13题)“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以上材料反映了( )

①竹简和丝帛是重要的书写材料,但使用不便 ②“蔡侯纸”材料易得且便宜

③汉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④造纸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 (20xx年5月衡阳市三模33题)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以下对其解读

第1课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①中国古代科技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以应用技术为主 ②明清科技发达,领先世界 ③西方科技采用观察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科学 ④西方医学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6. (20xx年山西太原高三调研5题)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 B.“相”退出历史舞台源于内阁的设置

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战国史

7. (20xx年5月烟台市三模10题)“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这主要表明的是

A.儒家主张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C.中国古代不重视人自身和科学研究 B.儒家认为人与社会、自然不可分离 D.中国古代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8. (20xx年4月北京丰台区一模15题)宋代公私刻书业都很兴盛,当时不仅皇家秘阁和州县学校藏书丰富,士庶之家亦皆有藏书,且动辄就有万卷之众。这说明宋代( )

①印刷术先进 ②商业繁荣 ③普及了教育 ④文化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20xx年5月浙江百校联盟13题)明清时期,苏州的出版业出现了两个持续百年的高潮。其兴盛的背景因素包括①重商主义影响,商品经济繁荣 ②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发展③统治者政策开明 ④工商业市镇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 (20xx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6题)唐朝时期的人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

C.火药用于战争 B.阅读用印刷术印制的诗歌 D.在长安城里逛市场

11. (20xx年1月广东四校高三联考13题)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 ①设置中书门下,强化君主专制②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2. (20xx年5月海口市二模3题)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传播。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与火器 D.指南针

13. (20xx年江苏高考3题)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答案:1、答案:D 考查点:四大发明及其贡献。解析:本题考察对科技现象的认识。本题可用排除法来解,A项不能说明,智力因素并没有人种的差异;C项所述不符合中国的史实;B项不能证明,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有辉煌灿烂的科技发明;因此应选D项,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主要科技成果为农业服务,农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到了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外来冲击,为近代农业服务的科技较少。

2、答案:D 考查点:古代陶瓷业的发展,程朱理学,四大发明及其贡献。解析:本题考察宋朝时期的史实。根据提干信息“都城临安”分析,所述现象属于在南宋时期,因此排除A项,西藏设宣政院是在元朝时期;B项应是在北宋;《四书章句集注》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著作。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

3、答案:A 考查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解析:从图片中“武林李衙??翻刻必究”可以判断A正确。

4、答案:B 考查点:四大发明及其贡献。解析:本题考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材料中只提及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背景和概括,也即①②;③说法是错误的,纸张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是在魏晋时期;④为造纸术传入西方后产生的影响。

5、答案:B考查点:四大发明及其贡献。解析:从材料中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主要是农学、医药等方面的整理,以应用技术为主;而西方主要是在自然科学(物理学)上的发展。答案为B。

6、答案:D 考查点:明朝内阁,四大发明及其贡献。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跟中国古代游戏象棋的发展相关的历史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火炮最早出现在唐末;丞相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明朝初期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的措施而非后来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而“楚河、汉界”源于秦朝末年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之争的历史。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7、答案:D 考查点: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贡献,四大发明及其贡献。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表明儒家认为研究人类社会应该从人本

身着手,而不是从自然科技方面进行。正是因为持此看法与主张,导致了他们反对对自然科学进行研究和探索,这是在以儒家为正统思想的古代中国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正确选项为D项。

8、答案:B 考查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四大发明及其贡献。解析:可用排除法。普及教育在封建社会是无法实现的,选择B项。

9、答案:B。考查点:四大发明及其贡献。解析:明清时期,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①不正确;此时统治者政策日益封闭保守,故③不正确;苏州出版业的发展、繁荣得益于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发展和工商业市镇发展,故②④符合题意。

10、答案:A 考查点:四大发明及其贡献。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是在宋朝。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1、答案:C 考查点:“市”的形成与发展,四大发明及其贡献。解析:①说法错误,设置中书门下,起到了削弱相权的作用,然而,强化君主专制这说法是错误的;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应是在明清时期。

12、答案:B 考查点:四大发明及其贡献。解析:根据时间公元751年,结合四大发明的外传,可知选择B项,8世纪左右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方。

13、答案:D 考查点:四大发明及其贡献。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特别是活字印刷术。根据所学,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本题分析材料,大意是说,崇祯十一年时朝廷的邸报开始采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制。分析各选项,A项活字印刷术从明代开始使用说法错误;B项活字印刷术发明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说法不符合史实,雕版印刷术自隋唐开始就有使用;C项说法也不正确,最早的活字是胶泥活字。本题应选D项,活字印刷术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造纸术在西汉时已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活版技术从北宋开始使用;活版之前传递信息并不是均用手抄,如雕版;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泥活字。A、B、C表述错误。造纸术出现于西汉、指南针出现于战国、火药出现于东晋,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在四大发明中活版出现最晚。

更多相关推荐: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反思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反思扶余县五家站镇中心校施春华国学经典诵读成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我们年级的学生学习已有一年了学生对我国的经典文化已有了初步了解收到了启蒙教育开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诵读实践活动每天一次固定时间的诵读师...

国学教学反思

国学自羲农教学反思杨芙蓉本次国学研讨课活动我选择了执教三字经中的自羲农一课选择这一内容参加国学研讨课主要基于以下思考1作为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代表性内容三字经已经进入小学教育内容中源于南宋迄今700多年历史的三字...

国学反思

诵读经典明理导行礼贤镇第二中心小学张雅娈8月2225日我有幸参加了大兴区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培训分别从教育和教学两个方面为教师们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将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精髓浸润在现代...

国学教学反思

国学教学反思篇一国学gt教学反思学校国学课题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校内外形成良好声誉作为圈内人士有幸接触这个课题并参与其中应该说是教学生涯一大幸事本学期在国学教学实验中有得有失总结如下一gt收获1教学模式更为清晰由...

国学教学反思(下)

国学教学反思在此我想谈谈二年级国学教学的一些感想通过教学现在二年级的孩子们对千字文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形成了固定的学模式二年级千字文的教学旨在背诵课堂上孩子们在一起共同朗读几遍课文后难免会感觉厌倦因此一定...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反思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反思知识是最简单的事心灵的塑造是最难的把品德教育化为学生心灵内在的需要经典可以做到这一点13岁之前是一个人吸收知识最快的阶段越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海绵式吸收经典虽然深奥难懂但我们不必要求学生目前...

国学教案、反思

学国学学做人教育系列材料国学教案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弟子规入则孝教案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前六句教学目的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

弟子规教学反思

弟子规精选佳句六教学反思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通过学习国学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这是我们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

教师诵读国学之反思

教师诵读国学之反思井沟中学薛世平作为一名天天与XYZ打交道的数学老师天天不受学生待见的严肃老师经过一学期的国学诵读学习后我觉得我的知识丰厚了很多而且也能拿国学经典与学生PK一下了也能让自己的枯燥课堂变得灵性起来...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现在的小学语文非常重视古诗文的积累古诗还在积累对于现代诗歌的重视程度就明显不如前者了就连我们的阅读等级考核也只是在6级测试中见到了一首再别康桥虽然我本人一向认为中国诗歌的最精华所在是古诗尤其是...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反思

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反思这篇课文主要是激起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教学时我先播放国歌在班级里举行一次小小的升旗仪式后就用自己的感情朗读课文把学生带入课文里去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

国旗国旗真美丽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通过观看国旗的图片欣赏国歌学生懂得了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她由红色作底四颗金黄色的小星围绕着一颗大星大五角星代表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 产 党四颗小的五角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

国学教学反思(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