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回顾与反思

时间:2024.5.18

对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回顾与反思

泉州五中 陈宏明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成效

大部分学校按照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学分管理、过程性评价、必修课教学、选修课开设、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作出了难能可贵的探索,形成了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一系列亮点。

1.过程性评价得到充分的重视。

过程性评价适用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特别是自主探究性活动)的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这对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把模块修习课时、平时学习表现 、考试(考查)成绩综合起来,形成学生模块成绩。这样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评价显得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和合理化。

2.灵活的课程设置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加得到人文的关怀。

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既保证了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获得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10学分,也满足了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发展差异。同时,大部分学校在盘点学校课程资源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开设了校本课程。伴随着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趋向个性化,作为对国家课程之延伸与拓展的校本课程将愈来愈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学校课程魅力和课程个性之所在。另外,课题式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也是这次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一种创新尝试。

3.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角色转型。

就教学理念而言,语文教师开始形成以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和审美素养、发展言语能力为核心的生本观,从而使教学的价值重心由教师向学生位移;就教学方式而言,语文课堂上开始了多元开放、动态生成的教学尝试,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也开始更多地走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机械单一的讲授式的教或接受式的学已逐步得到改观。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自觉地从课堂上的主宰者转变为主持人,大家都在努力克服单向度挥洒教师才情的通病,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交给学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教师角色的转型是关系课改成败与否、关系课改在多大程度上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二、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新颖的课堂形式影响了课堂内涵的深度。

伴随着学习者作为课堂主体地位的确立,有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简单地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形式特征的群言堂替代了以教师意志为主宰的一言堂,结果创新只是停留在课堂组织和活动样式上,停留在以一种新鲜的感性活动样式更替另一种乏味的旧有活动样式上,导致改革虽然花样翻新但缺少实质性意义。例如,有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踊跃,但是文本的解读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甚至是错位解读,直到课堂终了既看不到教师精彩的点拨或有机的升华,也看不到学生思维的闪光,甚至部分教师有意识用多媒体的画面、音乐、视频、动画来掩饰苍白的内容。这样,虽然学生身心达到了愉悦,但语文本身的内容却未被重视。简单地说,课堂活动形式的新潮与教学内涵单薄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及由此而来的文本自身意蕴的深沉与师生解读的肤浅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成了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致命伤。

2.教师主导地位失落。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教师担忧被人嘲笑为封闭课文、包办学堂,便放弃了教师的引导;有的教师担忧被嘲笑为用“预设”压制“生成”, 便有意避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结果进行引领性的评议。结果,这样的课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

其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自觉引导并非截然对立,否则教师将会丧失“导学”之功能。如果教师淡化了“引导”意识,“放手”学习就会异化为“放任”学习,即使是课堂上的生成过程也未必能实现优化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我们应该知道,在学生对作品的言语形式和言语意义缺乏正确而深刻的感知的情况下,讲析仍不失为一种最快捷的方法。语文教学走向对话不应理解为就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的自主阅读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如一盘散沙。

3.篇篇讲解、篇篇必讲的阅读教学模式依然存在。

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加之新教材的压力,一些老师认为:不讲不放心,不讲完成不了任务。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不放心说”或“任务紧张说”,忽视的是学生的需求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权利。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没有在老师指导下的个性阅读的过程,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就沦为一句空谈。而个性阅读的突出特点,就是亲历(实践)和独立思考。事实上,人类的所有进步都是从阅读质疑开始的。我们必须明白的是:课堂是“学堂”而不是“讲堂”。

4.学生被动学习的观念和习惯依然根深蒂固。

学生改革意识的欠缺也成为制约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瓶颈”。目前,学生的学习习惯仍很传统,习惯于对知识的被动接受,缺少自主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反感及至排斥新课程。教师固然要转变教学观念,学生更要转变学习观念。而目前看来,转变学生学习习惯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5.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难以有效实施。

从实施情况看,过程性评价的操作尚存在如何细化、量化和科学化的难点,在没有提升过程性评价在学生总评价中的权重之前,在语文教师没有真正获得相对考试自主权、相对课程管理自主权之前,要将过程性评价的共识转化为可操作的评价实践,难度很大。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亟需落实的工作是:

1.对教材进行选择、取舍、整合。

“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想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到。使用教材,需要选择、取舍、整合的勇气与智慧。我们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做教材的仆人。

无论是使用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都需要选择、取舍、整合。选择、取舍、整合教材的目的是: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教,学生更好的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学科素养、综合素养和考试素养。具体而言:

必修教材:不管是阅读鉴赏里的单元或课文、表达交流里的专题,还是梳理探究里的专题、名著导读的篇目或内容,都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程考纲进行选择、取舍、整合。

选修教材:重视高考考纲及高考试题的指向,以新课程为借口忽视对高考的关注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也是对教育的不负责;明确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之关系(必修教材是选修教材的基础,选修教材是必修教材的提高),根据学情和考情选择合适的选修教材。

2.在阅读教学中,真正落实“用教材教”的观念和做法。

所谓“用教材教”,就是依据课标,借助教材的学习素材,忠实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的教学行为。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全部掌握,教材也不能成为高考命题的依据(其实,就高考的大部分内容而言,教材早在新课程之前就已不是命题的依据了)。伴随着高中教学使用教材版本的多样化,高考只能依据课程标准而不是某个版本的教材来命题。

为了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和的实质性转变,教师必须考虑两大问题。其一是教什么,其二是怎样教。最重要的是改变篇篇讲解、篇篇必讲的阅读教学模式。

3.重视课堂生成的问题。

真实的课堂是讲求信度的课堂。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真实的学生,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也许超出你的预设、也许滞后于你的预设,真实的课堂就应该及时调整教学,而不能死抱着教案一成不变,置学生的疑问而不顾,照着课前设计的轨道走下去,这样的课堂是缺乏生命的灵性的。

4.重视课堂学习中的广度、深度。

提倡“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面。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知识面的拓展。

一堂语文课要上成有意义的有效率的课,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和拓展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最后,我引用几句话和大家一起共勉,因为新课程充满希望而又任重道远。

◆ 中国的新课程并没有产生,尽管有了政府的强力推动,尽管有了新课标、新方案、新教材,但新课程仍然处于生成与打造阶段,生成与打造亦是渐进的过程,现在是“从无到有”,离“由有到好”还有很长的路。

◆ 热衷于理论上热热闹闹的解释而忽视课堂上实实在在的教学,竟成为许多人的通病。

◆ 课程改革中的盲从者,就象跟着小鸭去戏水的小鸡,溺死的首先是自己。

◆ 成功的教育改革,大多数是在原有基础上循序渐进式的“改良”。是肯定过去,寻求更好,而不是否定过去,“砸烂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

◆ 大多数新的理念仅仅是老理念的重新组合,任何新的思想都离不开前人的教育智慧。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突破”中国的孔子以来、欧洲的柏拉图以来许多人阐述的关于教育的旧道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观念是传统的,但与我们眼下时髦的“分层教学”,“师生互动”,“资源互补”,“独立思考”又有多少差别?我们能简单地否认传统,割断历史吗?

任务:

扫清字词障碍

分析理解难句

梳理探究,分析结构层次

北大校长就职演讲1

蔡元培2

五年前,严几道3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教育服务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和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1

2 选自《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讲》,王菁、杨博编著,京华出版社,20xx年版。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

3 严复(1854—1921)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曾任北大校长。

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其做官司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学,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茍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重,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惜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役,吾人这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事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茍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心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一也。

二曰砥砺德行。/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则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茍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营营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这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于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逻辑:条理;事理)//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茍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苛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诸君者三也。

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义。诸君既研究高深学问,自与中学、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员讲授,尤赖一已潜修。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二曰添购书籍。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敬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乏矣。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


第二篇: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反思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反思

【 摘 要 】 20xx年开始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是以往历届语文课程改革中力度最大的一次。它不仅是一般的人才培养,更是关系到中国民族性格塑造的重大问题。然而从笔者一年半的教学实践来看,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着很多改革的困境,需要我们作深刻的反思,切实的行动,从而真正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中国语文教育质的飞跃。

【关键词】 困境 反思 发展

广东省高中新课程改革,自20xx年开始施行,至今已有一年半时间。期间实施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对此,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常常引起我的思考。

20xx年开始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是以往历届语文课程改革中力度最大的一次。教学的理念、方式和教材,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力图培养与世界接轨,面向未来,具有创新能力的全新人才。这种改革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尤其显得必要和紧迫。特别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它不仅是一般的人才培养,更是关系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重大问题。然而从笔者一年半的教学实践来看,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着很多改革的困境,需要我们作深刻的反思。

一、 语文教学的道德负荷

语文学科在中国极具特殊性。相对于其它近现代才出现的学科,它最晚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孔子时代,拥有数千年的传统,不仅仅是一般的工具性学科,更是涉及思想领域的人文性学科。这在道德倾向浓厚的中国社会,就使语文教学自觉不自觉间,背上了沉重的道德负荷。极大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语文改革的第一大困境。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教师先入为主的确定一个主题,千万百计的引导学生接受这个主题。这种做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文艺的性质道德化,结果学生的所谓“体会”“理解”,实质上都是老师的“体会”“理解”。如契诃夫的《套中人》一文。我们教师通常的处理方法是首先通过文章背景大谈沙皇统治的反动性,再在文中搜集“罪证”,来对以“套中人”为代表的小人物进行批判,进而上升到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论证无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而不是让学生通过文章并结合自身体会,自发的理解以“套中人”为代表的小人物在沙皇统治下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感受作者在批判的同时,也带有深深的同情。

再如当我们讲解古人描写山水田园,隐逸闲情的诗文时,常常要扣一个“消极”思想帽子,以今人的道德去死套古人。如广教版语文选修2第六课《六一居士传》的“思考探究练习”第二题:“古人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之说,请你谈谈“六一”与‘三立’的关系。”(第24页)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前者积极进取。后者意志消沉”,将两者完全对立起来。殊不知欧阳修因政见不同而甘居林下,其实正是一种“立德”的表现。

由上可见,当我们需要学生对一篇文章或人物作道德价值判断时,切不可进行简单的所谓一分为二的辨证分析,但又如何能让学生真正自己去理解和体会呢?沉重的道德负荷再次成为了语文新课程改革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

二、 学生能力的评价滞后

语教学道德负荷的直接制造者是教师,教师之所以甘愿背上这个沉重的十字架,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的严重滞后。而能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则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

目前学校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唯一考察手段是考试,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大小。仅仅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手段,其益处不言而喻,但其害处也是不可忽视,尤其是语文学科,它不仅损害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严重束博了学生创新求异的能力,与语文新课改的目的背道而驰。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而高中语文侧重点应是其人文性。因此高中阶段的语文考察重点应当不再是字词句,而是着重对文章、人物、社会的鉴赏、评价和判断。而所谓“诗无达诂”,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理解,便没有对与错之分,正如一万个读者可以有一万个哈雷特,一万个学生也可以有一万个答案。但我们语文考试的标准答案却只有一份。阅卷老师为了便于操作,常采用“踩点打分”的方法,有时甚至“将错就错”,以求得所谓的“公平”。于是大大小小的考试,不仅成了学生评价的唯一准则,也成了教师教学的最高指挥棒。教师和学生为了能考出好成绩,不得不总结出条条“规律”,准备一个个套子,拼命端测命题老师的意图,讨好阅卷老师的口味,而不是真正从内心出发,鉴赏作品,发表意见,提升素养。于是学生做现代文鉴赏题目,常常需要在原文中断章取义,或者生吞活剥,来凑足答案;写作文时则出现大量假话、大话和空话,言之无物而又辛苦万分。 有些所谓“开放性”无答案的题目,又很难达到真正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如广东2007届高中(必修)阶段测试,有道开放性题目是“泰尔瓦塔村刚刚受到海啸的重创之后急需救援,这时到灾区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合适不合适?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7分)”。本题只要言之有理,无论从哪个方面回答都可以,但这些题目显然不能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多只能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相去甚远。

三、 教学理念的资源缺失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但道德负荷和评价滞后这两大困境的存在,使这种教育理念很难实现。而教学理念难以实现的一个最重要原因,便是学生语文学习资源的缺失。

这里所指的语文学习的资源指的是学生除了课堂教学中语文课本和老师讲解之外的知识获取途径。现代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应是一个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正配合的立体学科,它不仅贯穿于我们生活当中,也应投射到社会中去,是一种走出课堂的生活化、社会化、人性化的“大语文”;只有这样的语文,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的时代人才。因而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不应该、不能够,也不可能只限于课堂教学的课本和教师。课堂教学之中所获取的有限知识,肯定不能够满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而课堂教学之外所获取的博杂知识,倘若没有适当的引导,不仅无法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甚而造成学生个性的畸性发展,走向社会的对立面。这种没有合理引导的知识获取途径,我们也姑且称之为“缺失”。

现代高中生语文学习资源缺失非常严重,而社会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又越来越高。高中新课改后各科分量加重,仅语文就由原先的六本书,变为现在的五本必修再加上若干选修。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难有时间向学生补充课外知识,或进行课外活动和指导。在学习的高压之下,图书馆借书,只是星星之火,难以燎原;课外书籍,大多为口袋小书或时尚杂志,需提防老师家长的“穷追猛堵”。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基本局限在课堂上,仅凭课本的简单展示,老师的零星讲解,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到契诃夫笔下小人物的悲哀,也无法深入领略欧阳修文中自托山水的情怀,则更不用说让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考试当中即使出现此类型题目,也很难达到考察学生的目的。如广东省2007届高中(必修)阶段测试,现代文鉴赏第11题,命题老师选了巴金《家》中两段有关鸣凤与觉慧相爱和投湖的文字,又提供巴金关于鸣凤原型翠凤经历的一段材料,让学生比较分析作者这种艺术处理的好与不好。(12分)倘若学生读过《家》,此题并不难作答。但是事实我所教的两个理科班,没有一个学生完整的读过《家》,更多的学生是只闻其名,末读其书,其语文素养如何谈起?至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广大社会资源,由于没有有效的整合途径,对于学生如何吸收转化,语文教学只能是各听天命,冷眼旁观。

语文教学的道德负荷,学生能力的评价滞后,教学理念的资源缺失,这三个语文教育上的困境,由来以久,但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今天,其弊端日趋明显,值得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去反思。其实这三大困境并非不可克服,在中国古代和西方教育史上都不乏成功的先例,关键

是如何将这些成功的先例,与中国当前的实际相结合,真正作到尊重教学规律,给教师和学生一个自由、开放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将教师和学生从这三个困境解放出来,真正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中国语文教育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4月第一版

《语文课程标准 ( 实验 ) 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xx年4月第一版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新课改中的一些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认为:(一)、语文教学方式无论怎样变革,仍然不能忽视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可实施性。(二)、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教育。语文教学要把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和谐的、畅达的感情通道,使三种情感融于一体,形成共振,产生共鸣。以培养健康人格,为他们打下精神的底子。

(三)、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应加强对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的指导,大幅度地增加阅读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减少对课文讲练,减少作业量,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生动活泼的阅读,并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阅读方法和技能,从而使语文课超越教师,超越课本,超越课堂。(三)、作文教学要重视作文评改这一过程,要改革评改方法,把主动权教给学生,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从而提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教改 教学目标 情感教育 阅读教学 作文评改

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疏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使之置于现代教学理论的规范之下,不难发现,虽然我们付出了太多的热情和汗水、时间和精力,但我们工作中的失误、纰漏还真实地存在着,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研究它,审视它,深究它的根源之所在,使我们的教学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设置

目标教学“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之后,渐渐风平浪静。谈论这个话题好像有点不合时宜,人们谈论的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建构主义、对话教学。其实,这与目标教学并不矛盾,不论什么样的教学,也必须是在目标的指向之内。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也必须是在目标指向之

内的探究、自主、合作,否则,不会有什么效果可言。尤其是对话教学,如果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向一味信马由缰,不置可否,学生将一无所获。

谈到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于漪曾指出“每课堂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作一番认真的剪裁,要确定重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分解疏导”。“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可见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重要位置是不可替代的。把教学目标作为讲课、听课、说课、评课的重要标准,这在全体教师中也早已形成共识。

但就目前的课堂教学状况看,目标的可实施性所存在着问题,教学目标或流于肤浅,或过于繁杂,或目标与内容脱解。最近我的一节公开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目标的效果就不好,分析起来,就是对学生接受能力把握不准,同时课堂上总想面面俱到,不能做到有所不为。相反,如果把目标设置的过于肤浅,过于简单,那样看似目标完成得很好,其实是低效的。因为它减少课堂容量,也是对教学对象了解不够的表现,同时,课堂上学生往往思维没有障碍,不能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

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是教师完成与编者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充分考虑与学生的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必须首先考虑到作者,编者的意图和语文教学的总导向性,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课时目标,它应该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链节,所有的课时目标之和就等于整个语文教学的总目标的完成。所以每一个课时目标必须像指南针一样坚定不移地指向语文教学的总目标。

而我们的课时目标考虑较多的是教参,是考试的内容,是课文的内容,对教学对象考虑的少,对教学的导向性考虑的少,对教学方式考虑的少。过分的依赖教参限制了老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教参中关于教学重点、难点的阐释,只是编者的看法,仅仅是我们的教学参考,因为编者并不了解我们的学生。其次,教学目标的可实施性还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可检验性和可操作性上,否则教学只能是空对空,就谈不上效果。

著名的语文教师冯起德说:“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师素质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求知欲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思维的张力,活跃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活动朝着高效快速的方向发展。

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必须成为一堂课的指针和精髓,而不是出于一般应付的虚设,整个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内容的增删,教学方法的设计、运用,教学环节的衔接,都应始终如一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诚然,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流程,教学目标存在着生成性和不可预知性,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体现着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艺术。

二、关于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新课程标准 把情感教育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与共同构成一堂课的三个维度。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恰恰因为过分强调训练,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致使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少生气和乐趣,缺少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缺少对文字所描写生活的兴奋和激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做知识的保持、再现等枯燥乏味的劳动,缺少真正的感情投入,导致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欲得不到满足,厌学情绪,不满情绪潜滋暗长,于是我们由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太笨了,许多知识讲了好几遍就是不能掌握,许多显而易见的道理就是不能理解,许多感人至深的事物,就是不能接受,试想如果我们把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成就感、紧张感等积极的情感因素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我们的课堂势必会出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首先要把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和谐的、畅达的感情通道,使三种情感融于一体,形成共振,产生共鸣。

选入教材的作品,大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或讴歌真善美,或鞭鞑假恶丑,情感色彩极其鲜明强烈。然而,要使学生从中接受更多的情感教育,关键在于我们教师的情感投入和诱发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先爱语文,被文字和文字渗透的情感所感动,进入语文角色中去,然后才能带着鲜明而深厚的情感色彩去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再加上教师科学的授课艺术,优美的抒情语言,形象的表情动作,才能使作品的感情于春风化雨无声的滋润中,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 去年我们去天津听报告,一位著名的校长语出惊人称他们学校语文课堂取消了范读,并得意地称这是该校语文改革的举措之一,对此除了深表敬佩之外,实在不敢苟同。范读是最能诱发学生情感的一种手段,它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渴望,大大缩短作品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时胜过不厌其烦的讲解。如学习《最后的一次演讲》、《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等课文,如果能做到绘声绘色、感情到位的范读,学生也就基本上理解了课文,当然,我们可

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借助于媒体,但那只能是对范读的强化。

情感教育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在进行认知与能力训练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选好突破口,点燃他们情感的火焰,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使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忧作者之所忧,于潜移默化中接受教材的感染熏陶,最后达到树立美好理想,培养健康人格的目的。

三、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叶圣陶说,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培养学生自会读书的能力。我们的学生能“自会读书”了吗?不敢说。在国外阅读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叫“杰克现象”。一个叫杰克的学生被老师们认为缺乏阅读兴趣,他常常抱怨语文课太没味道,不精彩,但在家里父母却埋怨他过分地迷恋阅读,以至于一份杂志,一张旧报纸,甚至一页广告也百看不厌。这与我们身边的学生何其相似。看来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使同一作者的同一篇文章,放在课本以外,学生就爱不释手,一旦选入教材,学生就可能深恶痛绝了。问题的结症在哪里呢?其实并不在课内课外,恐怕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按照叶老的说法,我们的阅读课立足点应该是通过教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能,然后逐步向个体阅读和自由阅读过渡。而我们的语文课很少把阅读方法、阅读技能作为教学目标,所谓“讲读课”在对课文进行“整体—局部—整体”的分析、概括时,忽视了学生的独立阅读,忽略阅读方法的指导。我并不是否定整体阅读的原则,它是符合阅读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这样做固然能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但对阅读技巧的形成不起直接作用,那么学生如何具有独立阅读的经验,如何向日常阅读、个体阅读、自由阅读过渡?我们的补救方法是“讲练结合”于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试题,同一过程不断重复,来使学生形成技能,其结果必然导致高耗低效,学生厌学,从而丧失了阅读兴趣,仍不能达到“自会读书”的目的。也有的教师因为过分的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忽略了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的指导,这是不足取的。

如何扭转这一局面?从教学实践中看,几乎所有成功的语文教学者和学习者都注重和发挥了阅读的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应加强对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的指导,大幅度地增加阅读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减少对课文讲练,减少作业量,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生动活泼的阅读,并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阅读方法和技能,从而使语文课超越教师,超越课本,超越课堂。

四、关于作文的评改

作文的评改不是作文教学的终端,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一次次评改,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升。作文评改中充分体现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观念、思想直接影响着学生写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预示着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中学期间,不仅是学生长身体的阶段,而是他们长思想、长情感、长知识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他们去幻想,去创造,去表达,去倾吐,在作文训练和评价时少一些条条框框,小心翼翼地培养和呵护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淡化主题的思想性,淡化文体意识,重视语言表达、重视思维想象的发挥训练,重视情感流露,在要求学生写出“真实的体验,独特感受”的同时,鼓励学生多写一些童话、神话、故事、寓言等,让他想象的翅膀在自由的天际飞翔,对那样有争议的作文,既要指明其缺陷,又要充分肯定其中所表现出的创新意识,决不可把它们的作文当作批评的靶子。有人说最好的批评是欣赏,这是有道理的。我们要学会善于理解学生在作文中所表现出的思维行为,懂得欣赏他们的个性,对个性中闪光之处充满热情的鼓励,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

随着作文改革的深化,在评改方式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如我们常用:教师批改,师生集体讨论评改,学生互改、面批面改等等,这一点我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集体评改,教师在第一节课先讲清评改的标准与尺度,然后学生互改,按照标准与尺度给出合理的分数,写出简评和建议。第二节课针对评改时出现的特殊问题,集体评议,教师适时指导。这与其说是单纯地培养能力,还不如说是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培植他们的心理优势和自信心、自尊心。把评改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批评者和研究者,在评改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制定出合理的评改标准,引导、示范和调适。至于怎样改,怎样评价,提出怎样的建议,学生需要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魏书生在这方面的做法是具有典型意义的,95年他曾说,至今已16年零6个月没有批改一篇作文,他的经验是列出批评的基本要求,由易到难,让学生围绕这十个方面逐步学会评改作文,十个方面是:(1)格式是否正确;(2)卷面是否整洁;(3)错别字几个;(4)有几处病句;(5)标点有几处明显错误;(6)看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集中;(7)看文章选材;(8)看文章结构;(9)看表达方式;(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客观地说,评价不同的作文不可能有绝对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但从写

作的基本规范入手,交给学生知识和规则,并在作文评改的实践中不断运用、训练和强化,无疑是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出路。

标 题】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讨

【作 者】 胡章勋(四川省内江市第十中学)

【刊 期】

【关 键 词】 高中语文 课程改革 问题意识 方法探讨

在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从

【内容摘要】 突破体裁、学科观念,做到课内外、集体与个体、固定组合与自由组

合相结合,开展对问题速度、深度和广度的比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对话、合作、探究、交流”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导理念,而新的高

中语文课程标准则明确指出:“适应时代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

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高中

语文课程。”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

式,采取多元性的发展评价,承认学生差异,使学生有期待地学习,

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无疑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而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则无疑应

成为核心的切入点。本文试对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的方法和途径作一探讨。

1 指导学生“三个突破”

1.1 突破体裁

高中语文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

语文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对于不同的体裁(文体),从教到

学往往有一定的操作方式,常常易使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问

题模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体裁

【原 文】 (文体)的樊篱,开放性地思考和探究问题。当然,在突破体裁,指

导学生思考问题时须注意对体裁的区别,不同类型的课文之间存在的

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有的重在发挥联

想和想象,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要注意寻求适应的引导方法。对体

裁的相通性,要竭力去挖掘,甚至也可以突破体裁的固定思维而寻求

逆向的思考,对比性思考,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激起学生的思

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欲望。

1.2 突破学科界限

高中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切忌“学科本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更不能把问

题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否则,划定了“势力范围”的问题,无

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求知欲、进取心,更无法使学生成为自

主选择、自我规划、主动学习的独立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

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沟通。

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应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跨学科思考,从不同

的角度和层面去挖掘问题,把语文学科变成“普遍联系”之一环和一

个引领问题的起始,与其它学科互补互动, 为学生学习创设开放的问题空间,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潜能。

2 要求学生“三个结合”

2.1 课内外结合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无疑是主渠道,但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必须与学生的认知相联系;理解性、探究性、应用性决定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课内外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课外课程资源的利用,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宣传櫉窗、文化长廊等,延伸学生对课内问题的思考,使这种思考能向纵深探究和发展。二是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学校之间的课程资源的互补性为学生思考问题提供了视野,使这种思考极具可比性。这既有间接经验转为直接经验的思考,更有“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接轨而产生出的“问题火花”,这对“问题”的启发意义是深远的。

2.2 集体与个体结合

高中课文课程比较注重共同基础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按照新的课改理念,它还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的方面的差异,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或以集体为单位,如四人小组、八人小组探究问题,或以学生个体为单位思考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一般来说,篇幅较长,涉及面较广的课文可采用集体方式,集体内部可做适当的分工。篇幅较短,涉及面较窄的课文可采用个体方式,对个体要提出明确要求。

2.3 固定组合与自由组合结合

高中语文课程比较注重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学生对语文教育有不同层次的期待。在语文教学中,将固定组合与自由组合结合起来,这种组合可相对稳定,也可随时变化,完全取决于学生的“爱好”或“特长”的不同。这种合作思考、探究问题使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处理、利用信息,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要多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协作与分享。 3 鼓励学生“三个比赛”

3.1 比赛速度

比赛速度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效率”意识。鼓励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章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对问题作出较为合理的阐发。方法上,一是定时,即在规定时间内比赛提出的有效问题的数量。二是定量,即规定问题的数量而比赛其所花费时间之长短。不论何种方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速度、阅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 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一般来说,这类比赛以个体为宜。

3.2 比赛深度

比赛深度即培养学生的“问题质量”意识。鼓励学生注意个性化的思考,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创造性的阅读和理解,充分发挥想

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深度的评判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

所提的问题与古今结合(对比)、中外结合(对比)的深度。二是所

提的问题的新与奇,问题的深刻或符合逻辑或出乎意料。深度问题的

比赛,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一般来说, 这类比赛

以个体为单位或以组合方式为单位均各有优越。

3.3 比赛广度

比赛广度即培养学生的“问题范围”意识。一篇文章,容量往往是很

大的,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从作家作品到育人功能,从古到今,

从中到外,从应用到审美,到与科学进步的联系,与其它课程的沟通,

从自然到社会到人生??开展广度问题的比赛,使学生将语文学科与

其它学科自然、和谐地融合,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相

结合的特质和实践性、综合性相结合的特点;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

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之路不受学科的禁

锢。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一般来说,这类比

赛可以课内外结合,以学生的组合方式进行,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

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4 结语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程度和能力发展程度”。传统语文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将学生教得没问

题,而现代语文教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使学生充满问题,把课堂变成

“问题场”,通过“场”的引力凝聚问题智慧,使问题成为对学生学

习的引领和评价的重要方式,使单一的语文知识学习变成“探究、交

流”问题探索过程,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反思

语文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的广泛的关注,从黎民百姓到教育的决策层,从学生家长到教育专家。然而语文教育是有规律的科学活动,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要遵循科学规律。当前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也是如此,不能光凭热情,要讲究科学性。本文对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几个值得注意的动向,在此提出向各位老师请教。

一、高中语文课程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研究方法论是否科学。

由于历史原因,受原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国语文课程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经验总结、思辨分析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课程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

展,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提出,为我国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研究的方法论提供了反思的武器。

在理论研究上,语文课程改革关于以下几个语文教育的基本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一些共识:语文教育是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根本还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为本位还是以学生的言语能力、能使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为本位;是强调科学主义的语文教育观还是取向人文主义的语文教育观等。

在理论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强调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引进国外一些课程理论和流派时,缺乏本土化的过程。对建构主义、后现代课程观这些即使在当代西方社会也是仍有争议的课程理论缺乏应有的理性思考,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中过于强调国际化,忽视了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继承和发扬。另外,如何把握好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度”也一直困扰着语文教育。

在实践研究层面,语文教育开展了广泛的教改实验。“教育实验,作为人类获得知识、检验知识的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它能超越狭隘教育经验的局限,通过合理的控制和干预,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的内在关系,从而检验、完善和发展科学理论”①。近年来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一些语文教育命题进行了论证,并且激发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创造性,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应,这些实验都促进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验的准备不够充分,一个实验方案的出台进入实验,显得过于仓卒,缺乏充分的论证。教育改革实验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必要的规划,然后从小范围逐步推广到大范围。

相比当前我国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缺乏整体的系统规划,课程评价方案迟迟未能出台,评价实验改革没有同步进行,使得广大语文教师对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缺乏全面的认识,对语文改革的方向显得茫然不知;语文课程结构改革必修选修已经开始实施近一年,然而选修课的教材还是迟迟没有露面,有关学生如何进行选修、选修课程如何进入评价范畴都是一团雾水;高中课改实验才刚进行,就已经决定从20xx年开始在全国推广,这对于高中这样一个敏感而重要的阶段,显得有些草率,即使改革的方案经过修订,也很难保证方案的成熟与完善;在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评估上也较多采用例证法,以局部地区个别学校个别案例来论证整个的实验方案,这从研究方法上说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从科学研究的态度上说是极不负责任的。

二、对语文新课程“新”的理解

新课程实施以来,听得最多的是这次新课改是一次“全新”的改革,是语文教育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革新”。如何恰当的理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对当前课改有很强的现实性。

的确,相对于以往的历次语文课程改革来说,这次课改有许多革新之处,它的“新”体现在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对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中尽可能做到两者的统一;强调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实践性;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更新等众多方面。

但是,对语文新课程“新”的理解也要一分为二,不能为了“新”去片面强调“新”、追求“新”。任何教育改革都是对原有教育活动中不合理因素的抛弃,对合理因素的继承,而不是为了改革、为了求新去另立炉灶,以显其“新”、显其“革命”的一面。在我国的语文教育史中任何一次改革都不可能是一次“全新”的。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要警惕这种刻意求新的倾向。我国几千年语文教育有相当多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不断去挖掘。这次课改中所提出的一些语文课程“新”理念、课程实施的“新”方法其实很多都不是“新”的,只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总结和继承。例如,学科性质问题,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对古代语文教育中“文道统一”的继承和发扬;语文新课改强调“诵读”法,古代语文教育中就提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须成诵”(宋代张载语);新课改提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写真情实感,发挥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传统语文教育中,写作被分为两个阶段,从“放胆文”到“小心文”,其实早已经体现这一语文教育思想,宋代的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更提出“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所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等等诸如此类的新课改中提出来的众多新理念其实不新,是“新”中有“旧”,是对传统语文教育基础上的发展,近些年来我们在课改中的刻意求新,却忽视了求新与继承发展传统语文教育的内在关系。

三、语文课程改革的现实与理想

教育理想的实现要建立在教育的现实性基础上,语文课程改革也是如此。

1.关于语文课程目标

以人为本语文教育思想的提出,使语文课程目标中单纯对知识技能的关注,发展到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观。三维目标观试图解决在关注语文知识技能教学

的同时,也能够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形成语文学习的方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高尚人格的形成。应该说,这种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人”的目标观是以往知识本位的语文课堂教学难以企及的。但是,由于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我们应该看到三维目标在语文学科中也是有层次性的,不能将其看成是并行的三个层面。在三维目标中,言语知识与能力的形成是基本的,在这基本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学生言语知识与言语能力的形成是语文学科独特的任务,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所有基础教育共同的责任与目标,并不能奢望这些目标在语文一个学科中得到全部的实现。企图将三维目标在语文教育中同时全部实现,这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是语文教育改革中的理想主义。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出现这种语文课不像语文课、文化课不像文化课、伦理道德政治课不像伦理道德政治课的三不像课堂教学的倾向。

2.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

这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对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在必修课的基础上设置了选修课(其实,早在19xx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中就出现了选修课程,只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故大多数教师对此并不了解)。选修课程的设置,对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的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早在19xx年已经提出的方案为什么得不到实施?当前是否已经具备了实施的条件?设想的美妙不一定在实践中是可行的。由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与现实,使得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高考仍然是相当多数的中国青年改变自己命运、争取自身发展机会的一条主要道路。高中学生并不会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自主选择课程,他们会更为理智的做出判断,选择什么课程有利于高考,这对于开设选修课程的初衷却是相背离的。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我们至今还没有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案,能够将选修课制度和高考制度能够较好的结合。

当前我国语文学科的师资力量也是使语文选修课程只能成为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教育部最近公布的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阶段,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7.85%、91.9%、75.71%③。在一个教师学历还远没有达标的高中阶段进行选修课的教学,显然对教师来说是很勉为其难的了。语文教师们如果缺乏对选修课的把握能力,很可能就照搬大学的一些课程(这种情形已经在某些中学出现),这样,中学语文的选修课就成了大学中文系学习课程

的压缩,而学生为了高考却由不得不选。选修课程非但没有起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却完完全全的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成了语文课程改革目标中高不可攀的理想。

四、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

语文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语文课程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实最终都要由语文教师来完成。如何使语文教师认识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满腔热情地实施新课程,这是目前语文课程培训的主要任务。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培训备受重视,使大多数语文教师对语文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语文新课程改革也较为关注。 但是,语文教师的培训也有值得我们需要关注的地方。

1.培训的内容

在语文新课程培训的内容上过于注重知识培训,理念培训。就如同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一样,对知识的过于关注,忽视了对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情感态度形成。据调查,教师对实施新课程很热情的只有9%,较热情的有34%,冷淡的竟达到49%,甚至8%的教师对新课程表示反感④。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与情感将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另外,培训中由于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过于关注,忽视了对语文教师将所掌握的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能力的培训。对语文课程新理念的了解并不等于就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实施新理念,如何将教师课程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目前语文课程培训中要切实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培训的方式

当前的语文课程培训方式大多采用专家讲座的方式,这种接受性的培训方式和学生的接受性学习一样,它虽然可以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对新课程有更多的了解,但是它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它忽视对语文教师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某些地方出现的案例分析培训、学员专家互动交流培训等方式,是对单纯专家讲座式培训的有效补充,或者说应该成为语文课程培训的主要方式。

另外,目前的语文教师培训主要采用的是集中培训形式,这种形式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种单一的集中培训形式其弊端是显然的:培训时间太紧,培训内容没有时间消化;培训的技能和理论过多,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联系太少;语文教师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参加全程培训等。为此,语文课改培训应该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师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进行校本培训、语文教师自行研修等。当前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起步,并将进入关键时期,对这一阶段

的语文改革我们要慎之又慎,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关注,否则,延误的不是一批人,将是一代人。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陈维贤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20xx年9月由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开始实行,到目前为止共有十个省、自治区参加。结合高中课改实践,特别是对来自课改实验区与非课改区学生的调查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应特别关注以下五个基本问题。

一、语文教学应在继承中稳步发展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和勃勃的生机: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百花齐放;语文课程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必修选修模块内容纷呈,学分管理既突出语文的基础性,又能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令人耳目一新;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各种新的教法、教学理论如雨后春笋??同时,我们也看到,形式化的讨论合作、刻意的掌声鼓励、无义的表演创新、随意的多元解读等充斥课堂;由新课标、新课程衍生出的新理论、新教法比比皆是,但这些“科研成果”大多不能转化为教学力,问题何在?

语文系汉语言文学,它根植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土壤之中,薪火相传以至于今。语文改革当在继承中创新,在扬弃中发展,一切改革都要立足于语文的实际和国情、省情乃至校情。守正然后出新,颠覆性的改革、过渡性的超越、矫枉过正的实践,必将使新课程改革受挫乃至失败。远的不说,看看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语文教学改革演变轨迹即可明了。在工具性人文性方面,由刚解放的突出文学性,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到重视工具性,再到今天的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改革在摇摆中发展。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大体符合实际,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世界发展潮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选修必修的课程结构确立,虽系由传统发展而来,但必修的基础性内容不足,选修不便操作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过高等脱离了实际,有待完善。当前,各校青年教师比例大幅度上升,教龄六年以下的教师占了绝大多数,有的连必修课都难以上好(师范生的素质随着高校的扩招也在下降),何况开设一门甚至多门选修课,更何谈个性化教学?过去个别学校“统一教案,灵活操作”的施教模式当今仍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保证基本目标的实现,避免由于同年级教师素质不一导致的学生素养缺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不能忘记传统的、实践证明有效的教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需要,接受性学习也需要。需要讲解的时候,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主体作用和滔滔不绝的一堂课,如果确有必要且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方法的掌握、情感的熏陶,我们为何不去做呢?花哨的形式、热闹的表面现象不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必然。切合实际,符合语文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发展的做法才是科学的、正确的;盲目借鉴,照搬国外做法,割断历史是不可取的。语文教育几千年特别是近百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不能盲目否定,需要继承和发展,更不能割断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谈改革,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仍要继承。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把握教学的目标意识和原点意识非常必要,不能盲目跟风、创新。遗憾的是,个别脱离教学一线的教研员和部分教师矫枉过正,把继承当成了落后。

二、用活动推动语文学习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学生“活动”,用活动推动语文学习,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师生在课堂内外的活动中形成互动的关系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最显著的特征。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活动”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1.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和学生特点,既生动有趣又高效艺术地将文本学习转化为一个个活动(含教学细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提高是实施新课程教法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活动中,学生主体得以体现,课堂教学易于生成,综合能力得以锻炼,而教师对活动的设计、调控、引导也彰显其“平等中的首席”主体地位。山东史建筑教师教学《兰亭集序》时,把文本学习“物化”为“自主解题”“分层美读”“景象描述”“勾画点评”“观点表述”“词语积累”“鉴赏链接”等七项活动,其教学的成功充分地证明了活动的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课堂讨论活动,既体现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理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是教师最乐于采用的活动形式。但它的设计、调控也是最难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科学的讨论方法,达到实效的讨论目的。切忌为讨论而讨论的作秀式讨论、撒手不管的放羊式讨论,或蜻蜓点水、刚一展开立即结束的浅薄式讨论。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的教师课课离不开讨论,其实“合作讨论”的设计、组织以及形成实效是很难的,也未必课课都有必要讨论。

2.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新课型,两者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提高的两大主要途径。社会语文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学校语文虽与之不同,但借鉴社会语文学习的规律、要义,精心设计、组织“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提升能力,是课文教学最有力的补充。现实状况是,不少老师不重视语文综合实践课,或在上该课型时,把它上成了社会实践课、班会课、历史课或“四不像课”了。既然是语文教学,该课型的操作无疑应做到“语文”“综合”“实践”的统一,尤其要突出“语文”。

笔者所在地区使用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有“梳理探究”专题,该专题大多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重要的语文活动。从培养兴趣,增加文化积累、提高综合素养的角度看,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些和高考直接距离较远的,教师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笔者根据学情调整专题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由梳理探究高考考点入手,培养兴趣,注重实效,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对该专题可以取舍、调整,只要达到目的即可。

3.应用性实践活动

教师应根据学情广泛地开展各种语文应用性实践活动。如,在读报时间开展“演讲”“朗读”等口语训练课,以及学生的时文选评课。学生课外广泛阅读,精选出自认为较好的文章抄录下来,加上自己精练的点评,每天由一名学生在读报时间登台朗读、评论。所选的文章由课代表收藏,汇集成册,由大家自己命名、写序、设计封面。这样既促使学生课外阅读,提高评论能力,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

又如,每学期,笔者都要求学生写一篇研究性的文章,或作文方面,或学习方法方面,或课文方面,或学习心理方面等等。在作文研究方面,学生形成了如下文章:《作文形式创新例说》,研究性文章及所附优秀作文;《历史故事与高考作文》《变体作文研究》《新概念作文与高考优秀作

文之比较》《谈谈议论性散文的写作》??每篇文章均附大量例文,立论正确,材料详实,视角新颖,令人赞叹。每篇文章写出来,我都用展板把它们展示出来供大家观摩、借鉴、思考,这对作者也是鼓励。此类语文活动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该项活动和“梳理探究”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体化的。

我们要高度重视“活动”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排练后的演出,而是学习中的真实事件。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活跃课堂气氛的调剂品,而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核心。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少数优秀生得意洋洋展示自我的舞台,而是每一个学生实实在在吸取营养茁壮成长的土壤。语文学习活动必须有提高语文素养的实际效果。

三、高效、实效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关键

在理念层面,广大语文教师经培训学习后对新课改的认识基本到位,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受一些研讨课、评比课的影响,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花哨,机械实践新的课程理念,不重视教学的实效,不能高效率地教学,形成了新的“少、慢、差、闹”现象。

课堂组织形式不是最重要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无论是选修还是必修,无论是课文教学还是练习测试,无论是显性课程还是隐性课程,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教师传授??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方法上有形成,情感上有陶冶,思想上有启迪,习惯上有改进才是目的所在。一句话,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原点、基准,也是高中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语文比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更容易翻出一些新花样,如热热闹闹的课本剧表演、轰轰烈烈的合作讨论、旁征博引的扩展迁移、刻意而为的启发互动、随意无义的多元解读。语文课在其他学科教师的眼中俨然成为“大杂烩”“小品课”。鉴于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无效的课堂形式不是新课程的必然特征;过程高效,结果实效才是教学的根本。

笔者曾任教的高一两个班级,初中毕业于课改和非课改区的同学几乎是各占50%(全校大体如此),调查显示,课改区的同学普遍反映课堂教学很热闹,老师讲得很少,训练不到位,效果差,许多同学感觉没收获;尤其文言文教学,仅仅是读读课文、理解句子大意和讨论文章内容写法等,没有注意到文言知识的积累,也没有形成文言学习的思维习惯等。从高一近半学期的实践来看,课改区同学无论在知识、能力方面还是探究精神、人文素养都没显示出优势。责任当然不能归咎于初中课改,问题的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没有教学的高效、实效意识,没有进行课堂效率研究。

因此,我们当树立“高效、实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之前,我们要明确通过教学让学生哪些方面有所提高,采用何种教学形式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定教,促进动态生成;课后要反思学生所获几多,是否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课堂教学应当也必须是生成和预设的统一、习得和学得的统一、探究和接受的统一、自主和引导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当讲授能快速促进学生科学高效地发展且学习内容也适合讲授时,我们为什么不采取这种形式呢?

四、学法指导是教法研究的核心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促使人更加和谐和持续发展。新课标强调“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学法指导主要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学的问题,探讨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语文能力主要是习得和学得的,研究“习”和“学”的方法特别重要。由于语文学科的复杂性,我们既需要和学生一起探讨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也需要人为地把语文按板块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探究其不同规律和学法。我们要具体引导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听课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早晚自习的方法、复习应考的方法和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方法、演讲的方法等语文实践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研究学法比教师研究教法更重要。学法指导旨在使教与学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还应根据掌握的学生语文学习心理以及具体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倾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寻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最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兴趣、态度,学生的性格、意志,听课、写作、说话朗读、语文测试心理等等,教师都应掌握。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捕捉教育契机,调节、锻炼学生心理,使他们热爱语文,永远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学习语文。方法比知识重要,状态比方法重要。当学生以一种痴迷、高昂、执着、上进的状态学习语文时,他就会主动探索方法,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探索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新思路

教育乃制国之本,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始终关注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法实际,冒昧地将自己对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些见解写出,以求抛砖引玉。

我觉得,要搞好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传统教育教学观点必须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摒 弃其糟粕部分,而对其先进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育理念应该兼容并收,同时还必须有机地结合各中学具体情况、所任教学班学生综合素质,然后拟订出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课改方案(就像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中的校本教材编订一样)。在实验阶段,我们不仅仅要交流那些成功的经验体会,对那些失败的教训及相关的案例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而且,在新课程改革的起始阶段,那些失败的教学个案及其相关的案例剖析往往比那些成功的经验总结更有借鉴价值,更值得我们细心揣摩、反复回味。只有如此,我们的教改实验才能较有全面性、科学性,实效性,也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本人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原则:

我所任教的遂宁高级实验中学,招收的生员片区大。不少学生来自遂宁市不同乡镇各所中学。他们原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不熟悉,对自己在未来三年所面对的高中阶段是否会学有所成大多心存疑虑,加上初高中阶段在知识深浅度、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学生一时间还无法适应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于是,个别同学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校高中部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素质也打个"?"。有的学生开始在作文里隐隐约约地流露出对各位科任教师的不信任情绪,发了一些牢骚。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最先发觉到学生这一思想倾向。古人说过:"既来之,则安之。"但是,如果学生对学校没有信心,对自己的各位科任教师没有信心,又怎么谈得上让他们安下心来?又怎么谈得上让他们学好呢?面对这种情况,仅仅依靠简单地说教与粗暴地干预显然是苍白无力的,难以令人信服。于是,在那一周的作文课上我布置了一篇作文,题为《老师,我想对你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谈谈对高中教学的一些看法及改进意见。我当场明确表态,不管是站在一个真心关爱学生的老师的立场,还是作为朋友的身份,我都会负责任地把同学们的意见反馈给学校领导,反馈给本年段各位科任教师,我们对同学们的建议一定会认真讨论,虚心采纳其中合理的部分。结果,学生在这次作文中大多能够倾吐心声。有的学生如是说:"有的教师知识渊博,上课时旁征博引,

令人敬佩。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主动性,以致于教师在讲台上发表精辟的讲话,我们却趴在课桌上与周公进行拔河比赛。"有的学生提出:"不要一味把我们当作毫无感情的知识的容器,拼命地往里边装东西。"有的学生反映:"不要只送给我们鲜美的鱼儿,还应该教我们如何撒网,如何捕到更多、更鲜美的鱼儿。"更多的学生强烈呼吁:"教师应该适时让出一直盘踞的三尺讲台,给我们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倾听学生的建议,我觉得尽管其中有的措辞比较激烈,个别学生甚至有点偏激,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流露出一个共同的心声,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要求学校倾听他们的合理建议,铲除传统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尽早探索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原则,是中学语文诸多教学原则中不可缺少的一条,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容忽视。近几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都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唯一的出路就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进而推行高中课程改革。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其范围极其广泛,任务很多,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就语文学科而言,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应侧重训练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使之转化为学生的个体语文素质。因此,深入贯彻中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原则,促进广大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发展。这不仅是信息时代赋予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使命,而且也是即将推行的高中课程改革不可轻视的一条教学原则。

首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它是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力求使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都能得到发展。而语文素质是一个整体概念,分解出来则是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这四项能力分别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才能相应地提高。可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在作祟,不少语文教学工作者往往只重视读和写方面的训练,而把听和说方面的训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结果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如人意,书面表达能力也徘徊不前。我们只有纠正这种偏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够顺利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其次,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符合系统论的规律。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听说读写是一个以思维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可调控系统,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思维过程)的相互转换上。听和读是由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转换,说和写是由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换。听说读写在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中构成了交错相通的网络系统。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他又指出:"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叶老的话也表明,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为促进的整体,四项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上,都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妙处。

再者,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符合信息论的规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听读与说写是一个承载信息的双向流动过程。它是由说写对信息的编码输入和听读对信息的译码输入彼此循环而构成的。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听和读作为摄取信息的主渠道在人们日常交往中分别占45%和16%,而说和写作为信息的输出方式在人类语言交流中分别占30%和9%。显然,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不能偏废。因此,我们应打破传统教学中相对单一的语基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程式,以提高受教育者语文整体能力为目标,进而促使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早日出炉。

(一)听说读写应该是以说为龙头,以练说活动促进听、读、写等其他活动,进而促使大语文学习环境的形成。

1、以说促看、促听。现实生活是理论学习、创作思维的根本源泉。为了让自己所说的话富有时代感,让听众耳目一新,说话者就必须耳目并用,看、听结合,时时处处留心观察生活,贴近生活,从而在现实生活中采撷到更多更好的说话材料。为此,学生必然会更注重体验生活,更注重平时的听话训练。他们首先应学会如何才能善于捕捉说话者话语中的重要信息,细细体悟说话者话语里所蕴涵的的深层含义,进而对说话者的话语内容、停顿节奏、表情动作等方面加以品评、质疑。这样就达到了以练说活动促进练看、练听活动,反过来,练看、练听活动又对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写作水平都大有裨益。

2、以说促读。学生是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的,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同龄人的肯定,他们是乐意在练说活动中展现自我风采的。为此,他们就会积极地准备练说活动所需的材料,就会潜心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广泛阅读现代的书报杂志,并且从中筛选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强的信息材料。这样,说就带动了读。

3、以说促写。在准备说话材料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不少材料思想性高、可读性强,拿来做讲稿挺不错,只是其中稿件篇幅太长,必须经过摘要、整理;有的文章个别材料过于陈旧,必须以富有现代气息的材料加以替代、充实。于是,说又带动了写。再说,为了在练说活动中取得成功,不少学生干脆自己组稿,从命题、立意到选材,从表达方式、句式选用及篇章结构、语言特点,他们都会反复推敲,删繁就简,标新立异。这样,说话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也随之上了一个新台阶。总而言之,就语文本身来说,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听和读是说与写的前提和基础,说和写又反过来对听和读起着进一步地消化和促进作用。四者互为依存,互相渗透,缺一不可。

(二)明确说话能力训练的总目标,分阶段提出具体的阶段要求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一般的说话常识,基本上具有运用普通话朗读诗文、分析问题、讲述故事、说明事物、口头作文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朴实、明白、生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而高中阶段要求掌握讲演、论辩等说话知识,具有在公共场合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归纳概述、传递信息、社交应对能力,具有发表演讲、论辩事理、即兴发言的能力。同时语言表达力求做到规范、连贯、生动、得体,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

在高中阶段,从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到高三年级,根据每一阶段教学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的深入,学生训练能力的逐步提高,所设计的活动模式也应有所不同。在高一年段,应着手进行如下几项课改实验活动:

1、课前三分钟自我介绍、朗读比赛和成语推介: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交际不广,阅历不深,在公共场合说话时大多表现出口讷神态,仪态欠佳,或是脸红耳赤,抓耳挠腮,忸怩作态;个别敢说的不是音量低、语音含糊,就是语句不连贯、辞不达意、缺乏条理。针对这种情况,我尽力创造说的机会,加强说话训练,使学生由不敢说到敢说,由敢说到能说,由能说到善说,由善说到爱说。在活动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不急于求成。开始阶段,我利用课前三分钟鼓励学生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进行简单地自我介绍,或朗读一篇自己认为较有意义的短文,然后在黑板上抄写三个成语并解释成语的意思供同学们学习。在所任教的高一(2)班和高一(7)班同时进行.这一活动安排每堂课一人次,按学号轮流。教师当场评议,力求挖掘学生"说"中的闪光点,予以鼓励,并中肯指出其不足。一个月下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大多变得能说会道,表现欲望较强,竞争意识也大大提高.为他们适应仿后的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每周一次说话活动课,指导学生能说会评:

只依靠每堂课五分钟的课前活动就想很快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开始举行每周一次的说话活动课。这种说话活动课,唱主角的完全是学生,老师只是充当总编导的角色。活动规则是:按照每个班级学生的人数多少,设计同等数量的签条,写下座位号,请班团干部随意抽出一组学生名单(可设计为每组五名),要求抽到的同学依次上讲台对某个热门话题发表简短演讲,或讲析成语典故,或交流学习心得。每一组结束后,又当场抽出三名学生对上述五位同学的发言加以归纳、评论。教师再对说话者和评论者分别加以简要地品评、指导。再次,通过抽签形式请出五位学生发言、三位学生评论,教师又加以指导……在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参与说话、评论的积极性、创造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少学生参与说话活动训练的激情空前高涨。他们事先都会作了精心的准备,有的讲遂宁的广德寺,有的谈遂宁的街市变化,有的介绍高中学习的体会和感受,有的介绍入世后的机遇与挑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训练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最近学校 举行的"公民道德建设故事演讲"比赛中,我班的王学龙同学、黄岁娥同学分别荣获全校第一名、第四名的好成绩。

3、每周一次的辩论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每周一次的辩论赛,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是一种较高难度的语言训练活动。我把从网上下载的《大学生辩论赛比赛规则》稍作修改,制定了适合于高一年学生的辩论赛规则,分发给学生。并预先布置学生将自己最为关心的辩论题目拟出来供全班择优选取,每周周一公布所选取的赛题。又预先让学生用五分钟时间作好准备,上台发表即兴的竞选纲领,自荐当辩论会的主席。单号、双号的学生分别作为比赛的正、反方参加比赛。各方选派出来的辩手综合整理本方所收集的材料,分别代表正、反两方参赛。在主席的统一指挥下,双方代表依次就陈辞阶段、盘问阶段、自由人辩论阶段和总结阶段进行辩论。近阶段已经举行过的辩论主题有:《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益》《能否以成败论英雄》、《逆境或顺境哪一个更有利于人才成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等等。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擅长辩论的同学。

4、以"手抄报"为载体探索作文教学新模式

考虑到高中学生智力发展的水平,考虑到学生想象力丰富、喜欢展现自我风采的特点,考虑到写作的基本规律。我们应遵循尊重个性,倡导创新为探索新模式的原则,大胆革新创造最佳学习状态,探索出"手抄报"写作新模式。具体做法如下:首先,重视策划,提出合理要求。"手抄报"策划以 " 创新、独特、真实 " 为目标,鼓励学生努力尝试各种文体。具体的要求是:独立创作,追求特色;形式多样,题材不限;文采为先,插图为辅;字迹清楚,版面美观。其次,认真撰写稿件,反复修改润色; 同组合作互相借鉴细心校对。 再者,教师一起浏览专辑,共同评选那些想象丰富、文采优美、有个性、有思想的文章,并在同班之间,本年段范围内交流展评,甚至刊登在学校语文教研园地。

"手抄报 " 写作新模式探索大约半学期的时间,再辅之以 3-4 次目标明确的课内作文训练,把自由写作与限制性训练结合起来,就保证了每学期作文训练的数量与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涌现出大批感情真挚、想象丰富、有个性、有思想、有文采的作品。作文水平好、中、差的同学都能从中获得启迪。特别是热爱写作的同学,其个性和创作才能在"手抄报"作文模式探索中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和发挥。我坚信,这种作文新模式会解放了传统写作思想对学生的束缚,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培养创新精神。

此外,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还有很多新思路、还有很多更适用的训练活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尝试。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今年我担任了高二56两个理科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发现在高中理科班有部分学生严重偏科虽说语文是文理科高考必考科目但许多理科生有意无意地把这门当做文科甚至当作副科日常生活中忽视的情况并不少见他们认为学语...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赵秀英在15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三点一加强教师自身素养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三坚持写教学后记我这样践行着且收效颇丰一加强教师的自身素养我...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阅读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影响至深要学好语文必须进行广泛而扎实的阅读高中学生的课外测读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高中语文新课标对quot阅读与鉴赏quot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涉及到个性化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在大力推行提质减负的当今教育界的潮流和趋势下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没有理由不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更何况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是最大的受害者众所周知语文教育先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快结束了反思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作一小结以鞭策自己更好地迎接新一学期的到来针对班级中后等学生较多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反思高中语文组自己从教已经进入第十五个年头了按理来说应该是精力经验最好的阶段但是同样也伴随着一些不良的毛病具体表现为第一重经验轻研究我总觉得自己对教材的把握较好了对课堂的掌控也有度了因而总想以不...

高中语文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一高中语文gt教学反思1抓住关键从教师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讲解诗歌鉴赏课时我先从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山阳中学唐开朗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快结束了反思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作一小结以鞭策自己更好地迎接新一学期的到来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生的学习质量决定了一个教师教学行为的成败体现了一个学校的优劣学生才是教学工作的...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与反思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与反思皋兰县第一中学俞振元关键词选修课程高中语文自主合作和探究个性化多元开放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和超越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使高中语文呈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其目的在于让...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与反思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与反思皋兰县第一中学俞振元关键词选修课程高中语文自主合作和探究个性化多元开放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和超越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使高中语文呈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其目的在于让...

对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回顾与反思

对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回顾与反思泉州五中陈宏明一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成效大部分学校按照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学分管理过程性评价必修课教学选修课开设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作出了难能可贵的探索形成了高中语文新...

高中语文反思(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