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宁县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5课 杜甫诗三首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时间:2024.4.27

25 杜甫诗三首

甘肃省宁县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1


第二篇:八年级 语文 杜甫诗三首 教案


杜甫诗三首

青岛五十中 黄蕾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诗歌意思。

2、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3、体会三首诗因时代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风格和不同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通过不同要求的读来领略杜甫诗歌的写景、抒情、叙事的独到。 学习难点:比较三首诗的不同风格所代表的“诗史”的特点。 教、学法:朗读

教学用具:录音机

课前预习:查找资料

1、 公元736年、公元757年、公元759年的社会状况。

2、 有关诗人杜甫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一、 导入

杜甫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的三首诗。在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课前查找的有关杜甫的资料,与大家分享,来大体了解一下杜甫其人、其诗。(找学生介绍杜甫)

教师总结:杜甫,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因此诗歌也经历了由盛唐时的浪漫豪情到“安史之乱”后的忧国哀民的转变。他的诗因为很好地反映了当时唐朝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民生活,被称为“诗史”,因其诗作杰出,他本人也被称为“诗圣”。

杜甫生活于公元712——公元770年之间,那么,在他生命中的736年、757年和759年,唐朝是一种什么状况?杜甫又是在诗中如何表现的呢?让我们先来了解那时的历史,再来学习《杜甫诗三首》。 交流查找的资料。

总结: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正是所谓的“开元盛世”,国泰民安,大唐就像个强壮的青年,有着无尽的理想和希望,宽广的胸怀似乎包容的下所有的豪情。这时正值青年的杜甫正在南北游历,他路过“五岳之尊”的泰山,写下《望岳》一诗。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安史之乱”的第三年,大唐进入由盛转衰时期,玄宗早已弃都而逃,长安被攻占,人民生活在战乱中,大唐一片混乱。中年杜甫在投奔肃宗路上被判军所俘,困居长安,写下《春望》一诗 公元759年,尚未平息“安史之乱”,唐朝派大将郭子仪等九位节度史围攻安庆绪,兵败后到处抽丁补充兵力,人民既要遭受战乱之苦,又要受兵

吏抽丁、生离死别之苦,民不聊生,杜甫这时被贬官,回华州途中,写出《石壕吏》等著名的“三吏”“三别”诗。

我们今天所学的这三首诗,可以看作是反映唐朝这一段历史的三个小片段,杜甫“诗史”的特点可见一斑,那么在这不同时期所写的诗作风格上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在学习时仔细体会。

二、整体感知

首先,让我们对这三首诗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

听读,注意结合历史背景体会三首诗不同的感情。(放配乐录音朗读) 解决字音:决眦( zì ) 未了( liǒo ) 搔( sōo )

簪( zōn ) 逾( yá ) 邺( yè ) 戍( shù )老妪( yǜ ) 幽咽( yè )

我们先来学习一首——《望岳》

1. 自由大声朗读,琢磨体会节奏,用铅笔画出停顿岱宗夫如何? (体会言诗2 1 2 或2 3式停顿韵律)

2. 找个别学生读,要求读出诗歌的“韵律”,学生评价。

(注意停顿和尾字的粘连,形成诗歌抑扬起伏的音乐美)

3. 再自由读,体会作者在这首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4. 找多个学生读,要求读出自己理解的诗歌的“感觉”,学生评价。 (问:你认为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使学生初步理解诗歌感情,能体会到少年意气的“豪情”即可)

5.全班齐读,要求大声有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理解的“豪情”

三、研读赏析

那么,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的呢?让我们来细读此诗。

1. 默读,对照课下注解理解诗句的意思。

要求:“诗无达诂”,大意了解即可。

2. 质疑

学生提问,教师解释字义上的疑点。(串讲诗意)

(1):指的是泰山上脉。它在上东中部,以北为古齐国,以南为古鲁国,绵延二百多公里,其上树木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头,极言泰山面积之“广”之“大”!

(2)聚集。有“钟情”一语可与之相互理解,有拟人意。言泰山之“秀”

(3)割:划分。有“刀切”联想。可想像泰山像刀一样切断阳光,使之一面阴。一面阳。极言其“高”

3. 请根据问题 理解诗歌

(1) 本诗抓住哪个字进行咏诵的?运用想象来描绘诗中图景。

(2) 你最喜欢那一句?为什么?读读,说说。

(3) 谈谈你对这首诗思想感情的理解。

4.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5. 大课堂交流

总结:(1)抓住“望”字。从不同角度进行咏诵。由远观泰山的广大青翠,到近看泰山的高大秀丽。从早晨的阴阳变化看到傍晚的倦鸟归巢。从望眼前实景,到由望生出心底感受——游荡不平,又由望之感联想到望之愿——登上泰山顶,让天下众山匍匐于脚下——这实在也是人生之愿、之情。

(2)各抒己见。可从用词、意境、感情各方面谈,有自己体会即可。

(3)表达诗人的早年远大抱负——希望攀登上人生顶峰,兼济天下。

四、总结

这是杜甫青年时期激情所做。未登泰山已然有此抱负。其远大志向可见一斑。让我们发挥想象,做一次青年的杜甫,大声再次朗读本诗,深刻体会诗歌意境和感情。

五.当堂成诵

六.作业

(1)背诵全诗

(2)学写对偶句出上联对下联

新风——(旧俗) 莺歌——(燕舞) 迎新春——(辞旧岁) 春回大地 ( ) A福满人间 B国秦民安

艳阳照大地 ( ) A春归柳叶新 B日影泛槐烟

C春色满人间 D紫燕剪春风

校园沸腾春来早 ( ) A勤学苦练气象新 B书山万仞志能攀

C韶华不为少年留 D师生团结佳话多

(二)

青年的杜甫写出激情飞扬的《望岳》,中年的他抱负实现了吗?还会有青年时的感情吗?让我们来看《春望》。

一. 整体感知

同(一)中的二1.2.3.4.5

感情:中年遭变后的“哀情”。

二. 研读赏析

同(一)中三的1.2

(1) 国破:国都(长安)被攻占。

(2) “感时”两句:互文,翻译时要注意。可结合课后一中第2题

来理解。谈谈理由。

(都可以。一为写实,一为拟人,都当时内心所能体察的愁苦之情。)

(3) 短:少。白发越来越少,为愁事所烦。

3、根据问题组,展开想象,理解诗歌

(1) 本诗中“望”的内容与《望岳》一诗有何不同?

(2) 你最喜欢哪一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

(3) 谈谈你对这首诗思想感情的理解。

4、四人小组讨论。

5、大课堂交流

总结:(1)望: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乱草遍地,春城败相,让人触目惊心,满目凄然。望残花带泪,飞鸟惊心,触景伤情,情由景生。由望眼前之破败景象更想到亲人杳无音信,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不由得催人早衰,忧愁难解。

(2)在读中品位用词意境和感情。

(4) 抒发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

三、总结

少年意气荡然无存,随着时事的变化,中年杜甫的心、笔都随着转移到忧国忧民、感时伤怀中去了。

1、 大声有感情再读,读出这种感情。

2、 当堂成诵。

四、作业

1、 背诵默写

2、 对偶句练习(课后三)

(三)

一、整体感知

同(一)中二的1、2、3、4、5

感情: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二、 研读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请你默读此诗,根据课下注解理解其大体意思,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有官吏夜晚抓人当兵,作者投宿的这家主人逃走了,他家的三个儿子被抓

去当兵,死了两个,只有儿媳和小孙子在,最后老妇人只好被抓去给官兵做饭。)

思考讨论:

1、 你认为学习本诗可以抓住写诗中两个人物的哪几个字来理解?

2、 有人认为老妇“致词”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吗?请把“致

词”分为三个层次,根据内容想象一下吏是怎样问的?编一个小短剧,演一演。

3、 你认为在这首诗中作者除写了对百姓的同情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感

情了,他们矛盾吗?为什么?

总结:1、吏:夜捉人、怒

妇:啼、苦

2、三层:(1)??长已矣!介绍家中情况,以博取吏的同情。

(2)??无完裙。保护儿媳妇,隐瞒老翁情况。

(3)??备晨炊。自请服役。

(编短剧即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又可锻炼他们的组织合作能力,教师需引导点拔)

3.对官吏阶段的“恨”,有些矛盾。是因为他的立场和特定的历史阶段,既需忠于皇室,征兵又是战争的需要,但民众所受之苦又是作者不忍看到的。

三、总结

深夜的哭泣声和晨光中的老翁孤独哀伤的身影必将成为杜甫人生剩余岁月中的“痛”,也是这种痛让他们写出了大量反映当时史实的诗。

从我们所学的这三首诗歌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杜甫诗歌由青年时豪情壮志向中年后沉郁顿挫的诗风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其实也是大唐由盛而衰的社会状况的改变。

就让我们再次朗读这三首诗,体会一下这种变化吧。

四、作业

1、 背诵默写这首诗。

2、 改编《石壕吏》,把它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课后反思:

对于这一课的设计,我力图能将这三首诗纳入一个较统一的框架中,让学生对其进行一个比较阅读,因此我选择了“诗史”这个突破口,以历史的兴衰与杜甫不同时期诗风的变化相联系,从背景的了解中体会诗歌感情,从而把握诗歌的内涵。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达成效果还不错,但耗时过多,在课堂上占比重有些过大,需在今后实际教学中注意酌情把握。

对诗歌的学习重点在于体会其意境,途径在于不同形式的朗读揣摩。从停顿节奏到感情揣摩,从诗眼字词到意境的琢磨,都是在朗读中完成的。本

教案设计对诗歌分析框定的很少,留出空间在“小组讨论”和“大课堂交流”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赏析,提高学生的说与鉴赏力。当然,学生水平有限,不可能说的尽如人意,但只要尽量说就达到目标了。

诗歌语言的学习还应加大力度,对对偶的练习牵扯到语文的一些文体知识,但应加大一些力度在文意层面多加指导。

青岛第五十中学 黄蕾

更多相关推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20xx20xx学年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锦城小学毛美鸿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反思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以环游世界带何物引出书之后作者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及做法号召人们要认真读书全文表现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无限追求初读文章觉...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整理

窃读记教学反思窃读记是五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阅读教育学生要热爱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喜爱和渴望在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1窃读记七教学反思窃有偷的意思是贬义词但本文窃的是读就别有一番情趣在里面教学本课时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那窃书不算偷的话来品读课文时我们伴随着这个怯怯地藏身于大人中间匆忙而贪婪地阅读着的小女孩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执教年学期学生自识字以来一直都在阅读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其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要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学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部教学反思整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部教学反思整理1草原教学反思我上这节课与上一次教学这一课相比时隔五年这五年因为新课程的实施新理念的学习运用更因为注重运用了我校课题成果教学离开了我前两次上课的轨道师生沿着美的新线索重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窃读记教学反思窃读记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写的一篇散文回忆少年时代因贫穷买不起书但又酷爱读书只能到书店蹭书看的少年往事文章因为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所以对当时窃读的心情描写得惟妙惟肖相当的生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20xx20xx学年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锦城小学毛美鸿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反思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以环游世界带何物引出书之后作者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及做法号召人们要认真读书全文表现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无限追求初读文章觉...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窃读记教学反思窃读记是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草原教学反思草原一文教学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一从整体入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的景美营造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爱美...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汉字》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汉字教学反思汉字作为中国的代表性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人们的智慧结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并引发他们早期阅读的兴趣激发孩子对认字产生兴趣我先出示图一让学生找找...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林舒欣)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教案表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一以写字教学为切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小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而新教材已关注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