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品社教学反思1-2

时间:2024.5.2

第1课《镜子里的我》教学反思:

建构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第1课《镜子里的我》这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并喜欢自己的相貌、性格、特长等;初步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学会互相尊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个作业:回家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有哪些特点?并思考你喜欢自己吗?为什么?

[课堂实录]: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回家去照照镜子,看看镜子的我有什么特点?现在请大家来交流一下你们照镜子后的感受。

石慧:我喜欢镜子里的自己,因为我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大家常说我的眼睛是水汪汪的。我还喜欢自己的嘴巴,大人们常说我嘴巴很甜。

师:确实在课堂上,小朋友会经常听见老师叫石慧的名字,因为她很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胡咏雪:我的皮肤黑黑的,外婆老说我是“黑里俏”。我最喜欢的是自己的这双手,因为我会画画。

师:瞧,教室里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就是出自胡咏雪的双手,老师还知道,胡咏雪的画还参加过中日友好比赛,得了大奖,真了不起!

黄梦婷:我的皮肤很白,眉毛弯弯的。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跳舞。

师:来,黄梦婷,给大家表演个舞蹈动作。

肖旭东:我的皮肤也很白,嘴唇红红的,我很会动脑筋,爱帮助人。不过我太调皮了,常惹妈妈和老师生气。

师:肖旭东很不错,通过照镜子,把自己的缺点也照出来了,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改正的。 姜菲挺:我喜欢镜子里的自己,因为我长得很帅。

葛思琪:我的眼睛小小的,我很爱笑,一笑起来,会露出我那不太整齐的牙齿。就算这样,我也很喜欢镜子里的自己,因为那才是我!

??

[听着孩子们的肺腑之言,我觉得这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可谓是水到渠成,我充满自信地问了学生一个问题。]

师:小朋友说得真不错,那么你们喜欢镜子里的自己吗?

[小朋友异口同声地告诉我:“喜欢。”正当我准备讲述下一个环节时,有一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似乎是不同意大家的意见。]

刘嘉森:我不喜欢镜子里的自己,因为我觉得自己长得很难看。

[在那一刹那,我真的有点蒙了,我没想到长相还算不错的刘嘉森,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冒出个我根本没想到的问题。]

师:有没有和刘嘉森一样想法的小朋友?请举手。

[没想到居然还有1个小朋友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大概就是平时老师眼里所谓的“差生” 吧——吴俊杰,上课不认真听讲,爱开小差,做小动作,学习成绩也是班中最差的。既然如此,我只得临时改变自己的授课方案。]

师:现在,刘嘉森和吴俊杰都不喜欢镜子里的自己?那么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我喜欢吴俊杰,因为他曾经帮助过我。

吴家真:刘嘉森的皮肤很白,笑起来也很甜,我喜欢和他做朋友。

高苏婷:虽然吴俊杰上课老是要做小动作,经常被老师批评,可他很热情,教室里的班级文化布置就多亏了吴俊杰的爸爸,才使得我们班这次能得第一名。

??

[就这样,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述说着他们的优点,当然也包括一些不足之处。] 师:现在,老师想请你们俩再照一照镜子,看看是不是和以前的感受一样?

刘嘉森:我开始有点喜欢自己了。

吴俊杰:我也是的。

[课后评析]: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通过这个实例,我认为课堂教学目标还应是一个分层次的系统。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我在执教时,只顾及到了教学目标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并喜欢自己的相貌、性格和特长”,而忽略了一年级学生还不能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所以才会在课中出现我所预料不到的情况。在课中,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全班同学的帮助下,让这两位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真诚地欣赏自己。虽然这堂课的最终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但这它所给我的启迪却是深远的——在课堂教学中应建构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第2课《到阳光下去》教学反思:

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能力[案例]

《品德与社会》第二册的第2课“到阳光下去”课文设计得很有挺有意思的,学生们通过学习,懂得了到阳光下去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于是,在课到中段,我请学生们一起到阳光下去,随着音乐声做做游戏,跑跑步。

10分钟后,孩子们喘着气,满脸笑容地回到了教室。我问大家:“刚才从操场上活动了回来,有什么感受?”

因为有了亲身体验,所以,学生们个个都举起了手。

王邢毅:太阳照在身上很暖和。

顾笑寒:是啊是啊,我都出汗了,脚也变热了。

叶玉佳:我觉得大家在操场上做游戏,很开心。

王靖娴:我们锻炼身体了。

潘文斌:老师,我还想到操场上去玩玩。

这时,我提示学生:小朋友们,闻闻看,你们的衣服有什么样的味道?

“是香的是香的!”学生们高兴的叫了起来。

我再深一步地提问:哎呀,在阳光下活动,给我们这么好的感觉,那下课后,小朋友们,你们想在阳光下做些什么活动呢?

付文沁:我想到滑滑梯上去玩玩。

张杰:我喜欢和我的小伙伴比赛跑步。

戴一杰:我最喜欢老鹰捉小鸡了,在教室里不能玩这个,下课了,我可以到操场上去玩。 夏凡:我就是不玩,晒晒太阳也很舒服的。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可以看出,学生们通过活动,通过联系日常生活感受,已经明白了到阳光下参加活动的好处了。但是学生们所举的活动还显得比较散,于是,我教学生制订一个健身计划,使学生们懂得怎样得到最好的锻炼。

[分析]

一、改变学习方式,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人们要想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尝试、体验 ,亲自去做。学校教育主要是以语言和抽象符号为媒介来进行的,这种教育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利于儿童系统、有效地掌握科学知识,但另一方

面从儿童的学习经验中剥夺了在实际情况下可以得到的有意义的体验,从而产生把学生的专心致志、好奇心、求知欲关闭在教科书和课堂教学之中的倾向。因此除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外,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和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寻求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生活化、情趣化,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经常提供给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加强体验过程,就会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越来越丰富。所以,在“到阳光下去”一文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走出去的方法在学生的亲身感受中完成一项教学目标。这一活动性质上是有别于教室里的教学方式。这种将学生带入生活中的学习方式,学生个体明理的效果就更加凸显。

二、重视学生已有经验,加深体验,提升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了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而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倘若离开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离开了主体的参与、体验和感受,也就失去了生活的真正意义。正因为如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

本课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到室外去动一动,畅快地游戏一番,使他们更加充分地感受到“到阳光下去“的好处。由于这个体验的过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这对于增进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将其融会贯通,十分关键。这一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力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第4课《父母不在家》教学反思:

父母不在家时??

[案例]

为了让学生知道,到父母不在家时应该遇事不慌张,知道一些正确的应对或求助方法。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就问到,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留着你一个人在,你觉得怎么样?原本以为学生们会露出满脸的恐惧,说说一个人在家难以处理突发事件的苦恼。可没想到,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潘文斌:我最喜欢一个人在家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管,多自由啊!

潘文斌的话,似乎立即在孩子们心中产生了共鸣——

华晨妍:我妈妈总是不放心我,可我已经长大了。

印俊:我喜欢看动画片,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就可以随便看了。

钱程浩:一个人在家时,我就算趴在阳台上也舒服。

??

学生们的回答出乎了我的意料,如果让他们一直这样呼应下去,我想教育他们一人在家知识的教学目标看来是很难完成了。

于是,我露出为难的表情对学生们说:“我也很喜欢一个人在家,因为这时候自由自在的,感觉很舒服。可是,你们如果到天黑了,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或者陌生人来敲门了,遇到这样一些事情的时候,你们的心里又会怎样呢?”学生们一经“提示”也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叶玉佳:有一次,家里一个大人都没有,姨妈出门前还给我准备了好多吃的,但是,天黑了他们还都不回来,我吓坏了,都不想吃东西了。

杜新颖:妈妈每次出去的时候都对我说:“如果有不认识的人来敲门,你千万不要敲门。

可有时,我听听门口的人讲话,觉得他不像坏人呀。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回答中,男孩子的胆子要相对来说大一点,徐灵子面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就举手说:“有什么害怕的,家里有电话,打个电话问大人就可以了。”

就这样,在及时的引导下,学生的话题没有“跑远”,在自然而然中引入课题,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分析]

我想出现一开始时这样始料不及的情况源自于这样两点:

一、对学生的心理了解还不够充分

教师和学生在年龄上有20余岁的差距,所以,在教师的心目中,认为学生就是个孩子,他们会对变化的情况产生恐惧,惊慌。可是,孩子的认知结构虽还不够完善,但也有自己的心灵感受,平时在父母的“监督”和“关爱”下也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所以,要避免如案例中的这番“尴尬”,就要求教师必须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过分依赖教材及参考资料。

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举例说明居家安全的注意事项(如不随便让陌生人进入家中,接电话的注意事项,注意煤气、电器、水的使用安全等);遇事不慌张,知道一些正确的应对或求助方法。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再思考。现在有句流行语叫“以人为本”,我想,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应该把这句话放进来,让教材成为引导学生明理的航标灯,而非束缚。

“六一”,你好

教学反思

用好媒体,展现生活的真实

在进行《“六一”,你好》的教学时,达成教学目标——“知道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儿童,并不是都能享受‘六一’的快乐,激发起学生热爱和平、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是教学难点。我考虑到“战争与炮火、贫穷与疾病”离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儿童距离遥远,就设计了活动“广角镜里明道理”作铺垫,目的是降低坡度,突破难点。

首先,我通过“广角镜”为学生提供了一组真实的镜头,在凄凉的背景音乐的衬托下,镜头里出现的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是无家可归的儿童,他们在呐喊、他们在哭泣,再加上贫困失学的儿童那渴求知识的眼神,这一切给学生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在这种直接而强烈的视觉体验后,启发学生交流“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什么他们得不到快乐?”学生愤愤不平地揭露战争的罪恶,由衷地呼吁停止战争,并表示要为希望工程捐款,让流浪的孩子重返课堂??更主要的是,这些活生生的资源,不仅令学生为之动容,情感得到深深地感染与熏陶,而且,将时空的距离缩短了,学生真实地体会到了失去和平后,苦难生活的滋味。自然流露出他们呼唤和平、热爱和平、为和平作贡献的美好情感。难点化解了,目标也就达成了。

回顾这一教学环节,我觉得达成了教学设计的意向,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目标的有效实施,关键是用好媒体。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将信息与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带给学生的已不仅仅是普普通通的幻灯,而是在音效、画面烘托下的网络资源的编辑与开发。恰当的媒体必定令学生热血沸腾,有感而发。

因此,我认为在活动设计中,针对学生实际,挖掘教材资源,采取图像感知、情境体验、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真实的事例、直观的画面,为学生提供比较具体、形象的感知,实实在在地触动学生心灵,情感得以内化。不失为提高《品德

与社会》课效能的手段。


第二篇:中2教学反思1-6


中(二)班教学反思

第一周:

星期一活动(一)

《快乐的小丑》教学反思:

《快乐的小丑》活动上完了,通过活动中孩子的表现和自己的反思,我觉得以下几方面是做的比较好的。

1. 绘画材料体现创新。

报纸和气球是幼儿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是随处可见的材料,我们却可以用它来做成一个滑稽的小丑面具。孩子们一见到这个会话材料马上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这个活动还充分体现在家长得参与性上,活动前,我们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这个气球面具,用废旧的报纸一层层贴在气球上经过数天的风干制作成气球面具。当孩子们看到我将气球一切两半,变成两个面具,而气球却完整被切开的景象,他们的兴奋与惊奇油然而生。我想通过这次我们对绘画材料的创新利用,能萌发幼儿的创造意识,自主的利用身边的材料来进行美术创意活动。

2.情境性教学法让课堂自然“生”情趣。

在活动中教师注重创设一个情境化的活动氛围,并运用情景化的语言进行引导,很好地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始终带着愉快的情绪投入整个活动。如:刚开始,教师以介绍一位新朋友的形式介绍小丑,在孩子们的笑声中,活动以一种友好愉快的氛围开始,在幼儿创作前,教师接到马戏团老板的电话,老板想请小朋友参加小丑的舞会,参加小丑舞会当然要装扮成小丑的样子了,于是孩子们开始想办法设计自己的小丑面具,创作活动也自然的展开。完成创作后,教师带着一群“可爱的小丑”一起参加小丑舞会,跟着视频尽情的表演,幼儿更深切的体验到活动的愉悦和幽默。

3. 背景音乐“画龙点睛”。

音乐具有开放性、宽容性和自主性。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教师在幼儿创作时选用了轻松幽默的背景音乐,愉快的音乐让创作者的心情更放松、自然。 思考与调整: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缺乏与幼儿互动的经验,教的痕迹多,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做的不够。如在总结小丑特点时,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来总结,而不是教师替幼儿说出来。另外,在每一个环节,教师的提问还不够“简当”,语言过于随意。这表现在很多处,如何让自己的课堂语言自然而不随意,“简当”而又具有启发性,递进性,还需要我努力探索。这不是一次短期“围剿”而是一次“长征”。需要在平时无论教学、带班中时刻注意,长期积累。

在选择让幼儿欣赏的幻灯片时,如何做到“恰当”。我觉得我们这次考虑到活动时间的关系而删减了几张幻灯片的欣赏,将部分幻灯片在孩子创作的时候播放,起一个隐形的教育作用,这一思考是否巧当,还是值得在研讨的。教师如何恰当的把握活动的时间,我想关键还是不在欣赏的“量”上,而在于教师提问的“质”,如何提高这个“质”,和教师语言艺术又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对自身的状况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也认识的更清晰了,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会在教师语言、如何与幼儿互动多方面下工夫,争取有质的进步!

星期一:活动(三)

《小猪像大象》教学反思:

由于这是3/4拍节奏的音乐,因此学习起来有点难度。难点在可惜少了条长鼻子,尽管我让孩子根据节奏念了很多次,可一跟上音乐孩子们的节奏就出错。 反思1:孩子们还是第一次接触3/4拍节奏的音乐,因此比较难以适应并掌握。 调整:

1、课前让孩子掌握3/4拍节奏的规律:强弱弱。

2、对于难点可出示形象节奏图谱,再辅以形象生动的动作帮助孩子掌握。 反思2:活动设计不够情景游戏化,缺乏激发幼儿兴趣。可设计图谱及课件。 调整:

一、听主旋律做小猪律动进场:

师:小朋友,今天有一群小猪来我们班做客,我们一起跟小猪做游戏好吗? 小朋友听主旋律学习小猪各种动态的动作进场(如小猪鼻孔朝天,闻气味的动作……)

师:小猪的鼻子长的什么样?它有什么用?(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鼻子翘翘的,鼻孔朝天,能拱食物、玩球、还能闻气味……)

师:小朋友真棒,能知道小猪鼻子有这么多的本领,我们再来学学小猪鼻子样子吧。(第二次体验小猪鼻子的功用)。

2:出示大象手偶做律动

师:有一只大象看到小猪这么可爱也想出来跟小猪一起玩,我们也把大象请出来吧!

提问:大象的鼻子长的怎么样?它有什么用?(引导幼儿做大象卷鼻子卷木头的动作律动)。(小结:大象的鼻子长长的、粗粗的、可以吸水,还可以卷东西。)

二、观看课件欣赏歌曲《小猪像大象》,熟悉音乐

提问:这首歌曲里说的是谁?说了件什么好玩的事情?

幼:有小猪,小猪像大象,没有长鼻子……

幼儿和老师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2次

三、学唱歌曲(边看课件边学唱)

1、幼儿和老师一起唱学《小猪像大象》

师:小朋友在唱的时候要注意把小猪胖乎乎的动作表现出来,重点唱“可惜少了条长鼻子”和“哈哈 哈”这个节奏型。

2、分组唱

3、幼儿和老师一起表演唱

鼓励幼儿把歌曲中的内容用肢体表现出来,特别是胖乎乎和长鼻子以及鼻子短又翘这里。

四 、延伸活动:

哎呀,小猪表演了这么久,肚子也有点饿了,我们一起出去找点吃的,好吗?(师幼边听音乐边离开教室)

第二周:

星期三:活动(一)

《八月桂花遍地开》教学反思:

活动进行至此,幼儿踩高跷已如平地,借以面具、服装、道具等装扮以及一些技巧动作的表演,使高跷这一民间艺术韵味尽情展现出来。尤其是又胖嘟嘟的辉国扮演老太太,穿着大褂挎着篮子急匆匆赶路的样子让人捧腹大笑。也许是有踩高跷者是稚气十足的孩子,整个活动场面给人的感觉是喜庆中透着诙谐,热闹中透着可爱,在活动过程中,个别幼儿的活泼调皮更添特色。

此次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是孩子们在精神需求方面得到了满足和宣泄,也是幼儿的身体技能能到了发展或提高,更有了探索其他知识领域的兴趣和信心

星期三活动(三):

《快乐的小松鼠》教学反思:

1、活动的游戏性强。本活动是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将故事情节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由浅入深,环环扣紧,衔接自然。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始终坚持着角色身份,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很高。

2、组织形式多样化。活动中既有自由玩球的分散活动,又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在采松果时,还考虑到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别性,特设了远近两条路线,注重了个体差别。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使幼儿在反复练习中不觉枯燥乏味,跳的能力得到了充沛提高。

3、充沛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方法发明性地玩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能按教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完成活动的要求,整个活动是在愉快、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的。

4、良好的情绪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活动中,教师始终以松鼠妈妈的身份贯穿活动,处处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幼儿兴趣盎然,达到了身心锻炼的目的。活动中,教师赞许的目光、小伙伴的掌声、加油声,给胆怯的幼儿增加了胆量,使他们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也发展了他们适应群体的社会能力。 第三周:

星期四:活动(三)

《美丽的花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是一次美术活动。考虑到中班幼儿喜欢各种颜色的花,在参观小兔的花园中潜移默化的渗透活动内容,他们会乐于参加。针对这一特点,我以“小兔的花园”引出活动,并以给花瓣穿彩色衣服的形式,让幼儿动手操作,大胆快乐的参加活动。我把目标定位于培养幼儿对粘贴画的兴趣。初步体验合作的快乐,学习花的粘贴。让幼儿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

这次活动符合幼儿年龄的特点,幼儿对活动比较感兴趣,大多幼儿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粘贴,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活动中强调了粘贴的步骤和提醒幼儿完成粘贴后要记得擦手。

教学活动后,发现存在了一些不足,我将整个活动进行了一个反思和总结。 第一、 引导的这个环节上是以小兔家有个大花园想请小朋友去看看引出活动,出示的是花园的挂图,不够吸引幼儿,以后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幼儿展示动态的花园,老师在语言组织上还有不精练的地方,姿体语言还欠缺。

第二、 收作品时我设计的是让幼儿把美丽的花送到花园老师来粘贴,也许让幼儿自己粘贴或者是分组进行粘贴更能体现合作的快乐。

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引起孩子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引导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相信孩子们的主动性是很容易就能被调动起来的,而我们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我应该看到我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一定会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星期三:活动(一)

《我们会刷牙》教学反思:

对幼儿来说,刷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看到各种颜色的牙膏变成白花花的泡沫,他们会感到很奇妙。《小牙刷》这首歌曲欢快活泼,间奏部分的交替出现,像是一名幼儿正在探索玩耍,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幼儿刷牙时好奇快乐的心情。

这首儿歌以幼儿现实生活为题材,密切联系幼儿已有经验,所以教学时我考虑把幼儿在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带入课上,再把课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生活中去,以游戏形式展开与幼儿的亲密对话,让幼儿说说、做做,从而养成爱刷牙的卫生习惯。体验的过程就是亲历实践的过程,创设一种真实的情境,让幼儿的认识在实践中习得,行为在实践中养成。当幼儿在情境中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后,也会在生活中落到实处。

1、以生活为主线,引发幼儿探究。

儿歌“刷牙”,融入生活、健康、劳动、语言等多项内容,贴近幼儿实际,关注幼儿体验。但在生活中常见的事,并不等于会让幼儿关注。因此,我通过猜谜、照镜子让幼儿自己捕捉生活问题,通过想办法“怎样保护牙齿?”引出儿歌。

2、以兴趣为抓手,提高教学有效性。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条件是幼儿主动参与,为了让幼儿乐学,学习儿歌变成了一种游戏。通过拿牙刷、挤牙膏等情节,激发幼儿内在兴趣,虽然刷了一遍又一遍,可幼儿乐此不疲,切实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这首歌曲歌词简单,富于情境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幼儿记忆歌词、创编动作,其中的难点在于间奏的交替出现,因此,在图谱设计中用两把牙刷来表示。借助于图谱,幼儿可以很轻松地掌握歌曲结构的特点;并让幼儿体验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周

星期一:活动(一)

《会爬的动物》教学活动反思:

本周主题是《爬呀爬》,爬是一种基本动作,区别于走、跑、跳等幼儿经常练习的动作。幼儿已有爬的生活经验,而在爬的过程中要与地面、墙面亲密接触,在游戏中把自己想象成小蚂蚁或螃蟹等,这是一件非常有趣好玩的事。因此,在开展《会爬的动物》一课时,先让幼儿初步认识爬行的几种动物,及动物的爬行特点。

在活动中我引导孩子去模仿常见的几种动物爬行。如 “毛毛虫、蛇、蜗牛、螃蟹”等。蛇的爬行方式在动物的爬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我引导幼儿认识蛇这种蠕动前进的方式也是爬行的一种,知道蛇爬行主要是利用腹部前进的。在幼儿模仿中,蛇的爬行对孩子来说有点难度,因此我没有严格要求幼儿一定要按照蛇蠕动的特性进行游戏,而是让他们自己想象蛇的爬行进行游戏。蜗牛爬行时,小朋友爬的速度比较快,我在旁边提醒说:“蜗牛的贝壳重吗?”小朋友气踹踹的说:“今天我们吃饱了饭,力气很大。”螃蟹爬行的特点很独特,他是横向爬行,大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已有经验,在学螃蟹爬中,每个孩子都很有兴趣,各个人都把自己当成小螃蟹,不停地横向爬行。模仿动物爬行游戏的环节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我在最后总结了几种爬行动物的特点,在快乐和笑声中结束了这次活动。

星期三:活动(一)

《恐龙》教学反思:

这个关于恐龙的活动,让教师了解到孩子们的兴趣,在谈话活动中,是为了让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建构了下一步活动系列开了好头,这也让那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也能大胆的讲述,我们老师应从旁指导幼儿应该怎么样思想。自己思想,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创设语言环境时,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当老师提到: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孩子们能积极大胆的表达出内心的想法,这也

激发起了他们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了解大自然奥妙的欲望。并增强幼儿表达的信心和勇气,使得孩子们兴趣更浓厚,生成的思维空间更广泛。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失去一个发展的机会和一个进行探索学习的机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去大胆的探索。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得以转变,教育应该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在这份开放、愉悦、自主的氛围中,孩子们的灵感在这里碰撞,孩子们的想象在这里升华,孩子们的智慧在这里凝聚,让我们创设儿童成长的环境,以适合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发展儿童只有适合儿童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第五周:国庆放假

第六周

星期二:活动(一)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蜗牛与黄鹂鸟为线索由此展开,同时引出了歌曲的节奏。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身体节奏。如图谱就是整个活动的灵魂,提高幼儿的积极性,简单的身体动作对于我们中班幼儿来说更加容易接受。活动中这个环节也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但是在第三环节打击乐合奏中,幼儿对于蜗牛与黄鹂鸟的角色没有分辨清楚,第一次听音乐打击节奏是效果还是比较好,但是到了交换乐器时,可能是幼儿我班幼儿没有接触过这种形式的打击乐合奏,所以孩子们就比较的乱,以致于没有很好的掌握自己的角色,也许是我解释的不够到位。活动过后让我知道,中班幼儿的乐器交换能力和角色能力不是发展的很好,要从日常的活动中多多锻炼,多多加强提高孩子们的这方面能力。

星期五:活动(一)

《小鸟与牵牛花》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语言活动,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幼儿听一段小鸟鸣叫的录音,主要因为鸟儿的鸣叫能让孩子心情愉悦,从而产生一种美好的感情。用这样的方式进

入活动,意在给孩子们创造和这个故事内涵同样美好的情感氛围。

接着的环节,我让幼儿通过欣赏故事图片,幼儿自由猜测图片上发生了什么?再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随后跟着我逐层递进提问不断的思考,让孩子逐步理解这个故事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机会。

最后在让幼儿通过自己复述故事、模仿故事对话,从而体验到故事中的角色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感,同时也让每个孩子获得语言上的联系和提高。

最后的故事表演环节,即是对幼儿理解故事的一个检测,也是对幼儿表现力的一个体现,让孩子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

今天的整个活动,欠缺的是我没能让幼儿很好的理解牵牛花这种依附其他植物攀爬的特性。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九年来不管是在以前的浞水中学还是在现在的县庆中学我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工作想想过去虽无什么成就但深有体会因为思想品德科目的特殊地位所以要成为一位受学生关注和欢迎的政治老师并不那么容...

初中思品教学反思

初中思品教学反思多年来我从事初中思品课教学工作回顾教学经历有苦也有乐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进行反思回味成功与不足本学年我担任九年级思品课教学工作本学期政治教学内容的建构以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理念为出发点以国情教育为重...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参加小学品德与社会听课评课教研活动反思田庄小学王如美4月22日我在历城区双语实验学校参加了品生品社片际教研活动通过参加听课和评课一系列活动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

思品教学反思

思品教学反思我从事了几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同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罗大山自从上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以来自我感觉费了不少的心力一段时间下来可学生根本不领情总有学生违反纪律批评教育谈话谈心但收效甚微我时常问自己怎样才能上好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经潜心学习和实践认真...

思品教学反思

思品教学反思篇一思品gt教学反思我主要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要反省反思反思课堂反思学生因为反思是一种促使自己进步的方法及时进行课后反思能有效地掌握自己在课堂上的好与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我今年任教八年级思想品德课...

小学思品教学反思

小学思品教学反思今年我担任了三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以前总习惯于一言堂的方法传授知识导致课堂气氛死板学生思维受限表能力得不到提高鉴于这些现象自己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借用国培所学的知识以及上网学习他人教学经...

新课改下思品课教学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反思咀头初级中学刘别劳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教学奉行的是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教师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形式这样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

二年级思品教学反思

20xx年教学反思二年级思品教学反思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西厝中学朱进航反思过去许多感慨酸甜苦辣一应俱全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思品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

我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我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对照本人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我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分享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让学生克服困难对学生的创造活动产生积极的内驱力以前的教学老师们...

思品教学反思(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