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之昆曲和京剧

时间:2024.4.30

中国文化之我见

中国戏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用当今流行的话来说,它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结构。若干年来,戏曲理论界对戏曲本体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创获。然而,毫无疑问我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在此我只浅谈谈我对中国戏曲文化之京剧和昆曲的一些浅微的见识。

昆曲

前世,我走在江南水乡,带着淡淡的忧愁,浅唱低吟一场风花雪月的梦。倚窗而望,眼波流转,场景变幻,蓦然瞥见那淡雅如莲花的容颜,嫣然一笑,悄然退场,隐觅于繁华之外。

这是我最初开始接触昆曲时,内心中最大的感受,在我的心中,我总是认为昆曲是一种唯美的象征,是一种诗意的美,是一种动人心魄的美。我深深地为之心醉、为之震撼。

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在20xx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万历末年,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 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昆曲的演唱本来是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但在传入各地之后,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戏曲。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昆山腔开始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万历年间,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到了清代,由于康熙喜爱昆曲,更使之流行。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据学者研究称,“昆曲所代表的美学趣味虽然明显是南方的,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但是其文化身份却并不属于一时一地,它凝聚了中国广大地区文人的美学追求以及艺术创 造。正是由于它是文人雅趣的典范,才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有得到广泛传播的可能,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基本保持着它在美学上的内在的一致性。” 昆曲的舞台上一向以《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老剧为主。古老艺术要推陈出新,除了复排传统剧目外,创作昆剧新戏已成为重点。作为中国昆曲艺术保护工程重点扶持的首个新创剧目,浙江昆剧团用十年时间创作了新编历史剧《公孙子都》。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主题思想深刻,开拓了昆曲在正剧上的表现力。昆曲传统剧目中为观众所熟知的多为爱情剧,《公孙子都》

则是一部心理戏,讲述了春秋时期郑国讨伐许国一战中,副帅公孙子都争功心切,用暗箭射死主帅颍考叔后终日惊惶、最后身亡的故事。其以传统剧目《伐子都》为底本,跳出古人"善恶相报"的狭义是非观,着意写子都暗箭射人后的惶恐不安--"避过法诛却难避心诛",以此鞭挞人类共有的心毒--嫉妒。主创人员表示:"虽然故事发生在东周列国时期,但嫉妒是人类的'原罪',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以引起现代观众的共鸣。" 二是表演上恢复昆曲的"武戏"传统,是现代昆曲"阳刚戏"的代表作。昆剧的武戏启蒙了京剧的武戏,但近代后,昆剧格局逐渐缩小变为"小生、小旦、小花脸"的"三小戏"。"《公孙子都》的突出亮点是创编了一部多年来昆剧极为少见的整本武戏。"戏曲评论家刘厚生说。扮演公孙子都的是浙江昆剧团团长、"梅花奖"得主林为林,以长靠、短打武生戏见长,有"江南一条腿"之称。该剧结尾处,穿着厚底靴的公孙子都从高处反跃前扑而下,常引得满堂喝彩。

有人主张,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只求保存,不用发展,此说遭到昆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的反对,也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保证这些杰出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它们未来的发展。但是,昆曲确实面临着困境:人才的流失,使得胜任昆曲创作的人员寥寥无几;而要革新昆曲,又面临两难的境地――不对昆曲作较大的改变,就无法缩小昆曲与时代的距离;倘若作大的改变,昆曲就失去特性而不成其为昆曲了。各国列入此次口头文化遗产的艺术,大都处境艰难,濒临绝灭,这说明全球都面临着如何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对昆曲而言,要走出困境,绝非一蹴而就,除了靠昆曲自身的艺术力量及昆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积极性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政策保证和切实可行的得力措施。为此,文化部今年6月召集了全国昆剧院团长及剧团所在地的领导会议,商讨发展昆曲大计,并正在制定《保护和抢救昆曲十年规划》。一些专家还呼吁,建立“保护振兴中国昆曲艺术专项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昆曲因其特性不可能在当今大红大紫,亦无法恢复往日的辉煌,但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作为世界遗产,我们有责任不让她自生自灭!

斗转星移,戏剧在多元的娱乐形式中已经悄然落伍,昔日京剧的火红似乎也即将成为记忆,而昆曲更是如陈旧但却华丽的丝绸一般,虽然光艳照人但却难以保存。习惯了快节奏生活和快餐文化的我们似乎再也静不下心来听这如春雨般缠绵细腻的江南艺术,以致曾经一度昆曲爱好者与从业者的人数持平。

昆曲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看到自己衣袂飘飞、情意缱绻的前世。倚窗而望,我们看到的是前世的今生。可我们的后人呢?若干年后他们是否能透过昆曲看到他们前世那一场淡雅如莲的梦呢?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一点点昆曲, 以前一直都认为昆曲好似天外的飞仙,只是远远望着,却看不明白。直到那天,也是旧人旧事旧的心情,陪着外婆听一出 《惊梦》 方才瞥见昆曲的一角衣袂。那悠远的水磨腔磨得人心里直痒痒,却又感觉到些许欣喜。因为在昆曲那酥人的腔调中分明嗅到了一丝江南微湿的味道。 然而京剧对于众多人来说却要熟悉的很多,在这我也谈谈我对此的一些了解。

京剧

京剧,我们并不陌生。特别是在中央11台,基本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京剧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华美。有别于昆曲的唯美,京剧展示的是一种华丽的壮观之美。也许正是基于这种美,才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国粹。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

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 嘉庆 、 道光 年间同来自 湖北 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发展。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习称四功五法的四功,即指唱念做打四种技艺的功夫。 “唱”,指的是唱功。“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念”指的是音乐性念白。而“打”则指的是武功。 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的,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玩玩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京剧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 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20世纪的第一个50年,是中国京剧的鼎盛时期,著名的“四大名旦”、前后“四大须生”都产生于这个时期。20xx年11月16日,经由正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4个成员国共同审议,北京市文化局代表全国京剧传承机构和流布地区申报的京剧成功入选20xx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而昆曲和京剧的美:唯美与华美,就如同中国文化一样,一柔一刚。正是这种刚柔并济的美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美,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刻,由此我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第二篇:成也流派 衰也流派——论中国戏曲京剧表演流派的利弊


成也流派衰也流派论中国戏曲京剧表演流派的利弊

更多相关推荐:
戏剧剧本格式范本

剧名作者名人物主角基本描述年龄职业个性爱好等与主角关系及其基本描述与前面人物关系及其基本描述时间某年某月某日地点某地第一场呼啸的风声在无明中肆虐不止一名衣衫褴褛的行者出现在舞台边上他每走一步都会屈膝跪下再五体投...

戏剧鉴赏 范文

赏堂吉诃德悟人生真谛初次接触堂吉诃德这部戏剧是在高中那时看的是书在我的印象里觉得堂吉诃德是一个既可笑又可叹的人物堂吉诃德做事从不考虑方式方法一味凭幻想蛮干下去他三次出游一次又一次落得可悲的结局成了一个最讲道德最...

戏剧作文

戏剧作文gt戏剧作文一说真的在以前我对戏剧是没有一点感兴趣奇怪的腔调在舞台上哇呀的叫听不懂的词花花的脸谱也不觉得有什么美常常一个亮相动作弄个半天的戏剧我是没有觉得戏剧美在哪里只感到老土无趣看到外公外婆津津有味的...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戏剧影视文学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

戏剧

戏剧知识一定义及其特征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

戏剧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戏剧学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

戏剧类学术论文范文:阿尔托对东方戏剧的领悟与误读

戏剧类学术论文范文阿尔托对东方戏剧的领悟与误读陈晖内容提要有学者认为东方戏剧只是为阿尔托提供了想象性资源东方主义的狭隘偏见是其理论的起点这一判断并不符合实际阿尔托对东方戏剧的了解相当有限确有误读但带有殖民主义和...

戏剧戏曲学排名

050405戏剧戏曲学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戏剧戏曲学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戏剧戏曲学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戏曲学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戏剧戏曲学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戏剧戏曲学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戏剧戏曲学中国戏...

戏剧是一个综合性艺术

剧是一个综合性艺术它融歌唱舞蹈杂技美术于一炉表演上讲究唱念做打上千年的艺术实践所形成的意象和形象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既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又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它不仅让中国人喜闻乐见而且许多外国人也很喜欢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

我喜欢的一个戏剧人物作文说课稿

我喜欢的一个戏剧人物作文说课稿湖南省常宁市洋泉镇东桥中学刘阳青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作文指导课我喜欢的一个戏剧人物下面我将从教材理念教法学法流程几个方面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作文是学生的难题也...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介绍赏析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介绍赏析中国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戏剧种类主要有藏剧白剧壮剧侗剧傣剧苗剧彝剧布依戏毛南戏等藏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西藏用藏语演唱过去多在广场演出有戴面具和化妆两种演法一般认为产生于14世纪成熟于17世纪演出...

戏剧大赛主持稿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xx年戏剧大赛初赛主持稿开幕词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第七届外语戏剧演绎大赛初赛现场我是今晚的主持人方斯婷在比赛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莅临本次晚会的评委和嘉宾他们是...

戏剧(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