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表达形式之一:【教学反思】

时间:2024.4.20

成果表达形式之一:【教学反思】

什么是教学反思  

一个教师是感性的实践者还是理性的研究者,其根本区别在于他能否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育反思作为教师的基本研究行为,从狭义上讲,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不同于日志、叙事的一般性记录和白描,也不像案例有明确的问题发现、分析、解决线索,而是在记录教育事实基础上所进行的思考和评判。这种形式在教师的教育研究中占有大量的比重,尤其在研究的初期。

反思什么 

有问题、有障碍才会有思考、有分析。课堂教学中有哪些问题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这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反思的一个前提性问题。教师在开展教育反思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反思教学的得与失

每节课都有成功之处,例如充满兴趣的课堂导入、有趣的对话、巧妙的设问、幽默的讲解、创新的小实验、恰如其分的多媒体应用等等。任何人的教学总会有不足之处,即便教师十分熟悉教材、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也会在课堂上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如表达不清、处理欠当、方法陈旧、演示失败等。

教师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达到预期效果和引起学生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把课堂中出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教学反思中,然后进行认真分析、思考,日积月累,就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反思教与学的机智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而在课堂实施教学中,随着教学的展开、师生思维的发展及情感交流的深入,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在特定环境下产生,若不及时地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为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时有突发事件发生,教师机智灵活地应对,恰当地处理,也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借鉴。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有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独到的见解或新奇的问题,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给课堂增添异彩,有时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对教师来说,这是教学相长的机会(也就是说采撷学生思维的“火花”,有助于开阔教学思路,做到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学生的“问题回答”,教师对学生就某一问题发表的独特见解,应给予鼓励,并及时记录下来,以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

反思教学预设与成效达成

比如,在教学目标方面,可以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如果没有完成的话,原因是什么,教学目标设置得是否合理;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反思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单元教学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是否合理,能不能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反思什么样的方法比较适合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对于讨论法、小组学习法等是否适应,在选择、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什么策略;在教学程序方面,可以反思教学的导人、教学的推进、教学的结束等教学环节是否衔接得恰到好处,各环节花费时间是否合理;在师生互动方面,可以反思教师是否过多地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是否过度地使用了预设,是否过分地强调了课堂纪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积极参与,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敢于提出不同于教师、不同于同学的看法,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否处于师生互动的边缘等。

如何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而把这些思维活动记录下来,则可视为一种写作文体。它作为研究方式,运用简便,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它作为研究成果表达形式,写法灵活,可成为教师成长发展的忠实记录和反映,因而在教师研究中广为应用。

把相关经验和理论作为反思的重要参照。
进行教学反思时,需要回忆、整合先有的经验,借用某些已有的理论来分析。在反思过程中,要看看同行是怎么做的?查查文献资料是怎么描述的?促使教学反思成为联系以往经验与现有做法的桥梁,成为贯通理论与实践的中介。

把整体反思与局部反思相结合。

课堂教学的反思,既可以是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的整体思考,也可以是对课堂教学某个环节的局部思考。有的时候需要从整体层面来分析,有的时候需要“就其一点而不及其余”。两种反思的方式都是允许的,视具体情况而定。

要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系统化思考。

偶尔的反思并不困难,也是绝大多数教师能做到的,但持续不断的系统反思却不见得是每个人轻易都可以做到的。作为研究的反思,应该是持续的、不间断的、系统的,它摆脱了零散片段反思的状态,将反思渗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反思的类型

教育反思运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研究中有以下几种类型(也是写法):

专题反思——有着明确的问题取向,常常围绕一个特定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整体反思——不把反思的对象集中在教育教学的某一个具体问题上,而是总体把握教育与教学各方面的行为,就其中突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即时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立即对活动过程中的现象、问题或活动的成效等进行的反思。
延迟反思——有时教师可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并不马上对课堂或其他教育教学情境中的事件做出系统思考,而是在以后结合其他教育事实对其进行综合性批判性分析,这种反思因其反思时间的滞后,故称为延迟反思。


课前反思——在课前准备的备课阶段进行,具有前瞻性,能使教育教学行为成为一种自学的实践,并且有效地提高
课中反思——主要指向课堂教学,解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自我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这个阶段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例文

教教材与用教材

——以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为例

现行的物理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十五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的内容有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功的原理三部分内容,第二节是机械效率。第一节的内容难点多,学生很难理解,需要很多时间慢慢让学生通过例子来认知,一个课时无法完成。我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总感觉此处学生对于知识的衔接不是那么畅顺,课堂教学效率不怎么高,总觉得第一节功的原理与机械效率的联系更紧密些。

我反复研究教材,觉得功的原理让学生知道使用机械不能省功,反而会费功,那么多做的功不就是第二节课中的额外功吗?学生如果把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一起学的话,知识的连贯性、知识形成的阶梯性就得到很好地体现,学生的知识形成就会有个很好的层级性,对于知识的掌握会更清晰。这几年,我在教学中采用拆分和重组的办法,对教材进行重组。第一节课时讲授前两个内容:功的概念、计算公式,把功的原理留到下节课和机械效率一起(具体内容见下表)。

第一节课时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功、什么时候力做了功(什么时候力没有做功)、然后慢慢推导出做功与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关系,导出计算力的公式,并完成计算例子。这些知识全是难点和重点,一节课的时间如果掌握得较好课堂效率应该是很高的。第二节课时利用教材中的例子,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做利用杠杆和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实验。我为了突出主体,故意采用较重的铁棍和动滑轮来做实验。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分组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把同样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直接用手提升、使用杠杆提升、使用动滑轮提升做的功分别是多少。学生在这里把功的计算复习了一遍,三种数据都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问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实验是学生做的,数据是学生计算的,学生不会怀疑实验和数据的真实性,但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师引导学生得出使用了机械,虽然可以省力,但是不能省功,反而费功。这样就水到渠成,自然得出了功的原理。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采用机械时多做的功是多余的(额外的),但又不得不做,这样的功为额外功;采用机械时做的功为总功;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完成任务做的功为有用功。学生根据具体实验、具体数据很快就会很清楚地分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突破这个学生很难区分的难点。接下来就是让学生比较那种机械的效率高,引导学生理解机械效率及如何计算机械效率。这样一来,功和机械效率两个重点,由于巧妙地把教材进行重组,把三个新授课课时的内容利用两个课时就完成了,而且整个流程、整个学生知识的建构更趋合理(见下表1),学生能轻易突破重难点,对重难点进行了很好地巩固并充分利用数据导入新的知识点,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根据我这几年的实践和之前按照原有教材的授课,效率和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课堂的有效性的大大提高。

表1: 教材拆分重组后的简明教学流程

第三个课时把教材中的一个探究实验,利用一节实验课把两种要重点掌握的机械“斜面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进行测量,并探究影响它们的机械效率的因素。

原来利用教材需要三个课时,现在把教材拆分重组后课时也只需要三个课时。但是,重组后,知识点的衔接更加紧凑,知识点的导入更加自然,重难点更容易突破,学生更容易听明白,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还增加了实验,让学生对于不是那么直观的知识点利用实验去体会,学生对知识点就会理解得更深刻,而不是简单机械地记忆。两节课两个公式很容易记忆,但能灵活运用好它必须要理解,通过教材的重组,学生对于知识点是理解是层层推进的,而不是靠记忆去背知识点的。

通过这两届学生的实践,证明了这样拆分教材对于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难度大大降低,很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教材的其他知识点我想也应该有类似的地方,通过老师的钻研、思考,解决一些学生难以掌握的地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篇:教学实践成果与反思


教学实践成果与反思

成果

1、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有效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历史与社会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由于时常得到成功的体验、学习的愉快,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潜能被激发了。学生不仅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愉快的学习者。我们的学生活了,他们走出了课堂,走向了社会,走向了自然;我们的课程活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融入了课程,浓郁的民间文化融入了课程,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融入了课程。

2、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性,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通过有效的活动,课堂充满了生气,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把课堂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课堂活动方式的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的不唯一而有开放性等变化,都在很大程度上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通过调查发现,这种多样化的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着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有时还有学生令人惊讶的高见。很多学生说,我喜欢上历史与社会课,我喜欢大家一起讨论。

3、带给教师更多的感悟和体验,促使教师更快发展。学生的活动必然影响到教师的变化。学生在课堂有效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可贵的学习精神、体现的自身的求知需求和能力水平,绝对是教学的第一手资料,让教师再一次在学生的眼中看到教学的得失成败,从而可以引发对教学行为的进一步思考,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改革。

反思

1、要使学生的有效活动得发展,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教师的思想必须解放,教学理念必须更新,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平等,课堂教学氛围必须宽松自如,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教学的评价体系也应得到相应的改善。只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从自觉走向自由。

2、活动结束以后,如何让学生反思提高,如何让学生长久保持活动的兴趣,让活动发挥真正意义上的激励与发展功能也有待于进一步实践。3、有效活动的实践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一泉水”,才能给学生以“活水”,所以教师课前必须精心的准备,备课,同时,在课堂上,做好“引导者”。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不断进行教学的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更多相关推荐:
教学反思表格

两县春蕾小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表

20xx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反思表注此模板可另附纸字数8001000字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个人课堂教学反思表1

个人课堂教学反思表

教师教学反思表

20xx20xx学年下学期教师教学反思表20xx年月说明1本表按镇教研中心的要求制定每月填写一次学校和镇进行常规检查时要求上交2本表自行下载可以手写也可以电脑打印

20xx教学反思表

20xx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反思表注此模板可另附纸字数8001000字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教学反思表

20xx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反思表

教学反思评分表

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评分标准评委组长董茂军评委赵国群汪世富苏芳苏青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评分标准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评分标准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的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学反思表内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它的重点是体会除法运算...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表格式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表

20xx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反思表

教学反思表

20xx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反思表注此模板可另附纸字数8001000字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一年级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反思表(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