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爹之星’李天一 反思中国的教育问题

时间:2024.5.4

?坑爹之星?李天一反思中国的教育问题

两年前被教养,刚出来又犯轮奸,李某可说是‘坑爹之星’。现在,人们关注李双江不再是因为他雄浑的军旅歌声,而是他的儿子了。于是,一场关于李双江教子问题的讨论在媒体上迅速蔓延传播,连美国、日本等国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学校、社会亦是其师,一子肇事是家事亦是社会之事。在“中国式教育”下,“李天一”绝对只是典型,而不是唯一。而类似李天一的肇事者也并不一定是非富即贵者,普通家世的人也可能成为肇事者。李天一作恶变本加厉,李双江教子无方,理当难辞其咎。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导致这个即将成年的孩子如此暴力和疯狂?问题出在哪里了?社会?还是家庭?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吗?

李天一变本加厉作恶敲响了家庭教育警钟“问题孩子”成为困扰父母后半生的恶梦

中国的孩子正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种种诱惑和痛苦之中,中国的父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惶惶不安、忧虑重重。《孩子是父母的事业》、《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作者张文质认为,家庭教育是教育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但目前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问题孩子”成困扰父母后半生的恶梦。

“教育孩子一旦失败很难有办法弥补”!孩子的家教更重于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在目前中国非常缺失的。因此,呼吁广大父母严肃对待家教问题!

20xx年2月,李双江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聊到育儿经时说“你不能要求孩子什么都好”。但他恐怕没有想到,孩子的那个“不好”更让他担忧而无力。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

孩子犯错,人们常常责怪的是他的父亲。孙云晓在其新作《好好做父亲》一书中,曾就李双江教子问题做过分析:从反面来看,李双江的儿子能如此目无法纪,可能就是因为有个名声显赫的父亲。有些孩子之以退缩,胆小怕事,抗挫折能力差,这往往也跟父教的不足有关,因为父亲往往代表着外在的世界、冒险的世界,缺少父亲的指导,男孩往往没有胆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父教的两个基本品质:爱与管教缺一不可。

有一些父亲对孩子往往充满了无限的温情与关爱,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正当,都予以无条件的满足,不管孩子的行为是否适当,都予以无条件的许可,他们认为这就是好爸爸的标准;还有一些父亲对孩子过于严厉,总是板着脸挑孩子的错,他们既不知道也不愿意表现出对孩子的关爱。这样的父亲,在孩子眼里,往往是冷冰冰的,缺少温情与关爱,父亲与孩子的距离往往也非常远。

许多父教出现问题,不外乎这两个原因:一是过度关爱,缺少管教;二是管教过度严厉,缺少关爱与温情。而歌唱家李双江算前者,一个过度关爱的问题典型。

李天一暴力殴打他人被收容教养一年的事件被披露后,有媒体曾专门搜集了李双江夫妇教育儿子的信息,想了解是什么促使

这个年仅15岁的男孩如此张狂。结果总结是“李双江夫妇的纵容溺爱可能是其儿子如此张狂暴力的重要原因”。李双江老来得子,李天一出生时他57岁并已成名成家,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物质条件也使溺爱成为可能。

一位负责任的好父亲最重要的品质有两个:一是爱,即理解和尊重,给孩子自由;另一个是管教,教给孩子规则。一个好的父亲是严慈相济的,自由与规则是不可偏废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亲对于子女的爱如果不够,子女会感到痛苦,但过分的溺爱,虽然也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父亲的世界是“法律和秩序的世界、纪律的世界”,父教是规则之育。

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规则意识逐渐形成、规则行为习惯化、逐渐社会化的过程。刚刚出生的婴儿是完全没有规则意识的,他可以自由地吃喝拉撒睡,一旦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以哭叫的方式来自由表达。随着孩子的发育,孩子开始跟外部世界发生更多联系。大约两周岁时,孩子就需要一定的规则和指导,以现实的、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时候,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逐渐给孩子立规矩,了解社会规则、道德原则、风俗习惯以及行为规范。

我们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是由规则构成的。一个有规则意识的孩子才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为这个社会所接纳,才有施展抱负的空间,才有成功的可能。那些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往往都是一切规则意识没有建立起来的青少年,当他们的个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不是调整自己,而是以身试法,最后锒铛入狱。

在孩子规则意识、规则行为形成的过程中,父亲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父亲往往被看作孩子的规则来源。著名心理学家弗罗姆也认为父亲的世界是“法律和秩序的世界、纪律的世界”。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母亲会表现出更多的包容,父亲更喜欢给孩子立规矩。如果连父亲都不舍得给孩子立规矩,那么往往就会没有人给孩子立规矩。

让孩子认识规则、了解规则并按规则行事,有时候看起来像是一种限制,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有一项研究,想了解小孩子在设有篱笆和未设篱笆的游乐场游戏,哪种环境下比较守规矩。研究结果表明:小孩子在未设篱笆的游乐场会比较没有安全感,他们所到的场地范围较小,大都挤在游乐场中央;有篱笆的保护时,孩子游戏的范围更大,一直延伸至篱笆的边缘。

中国“富二代”问题层出不穷,富裕家庭“金钱能解决一切问题”教育误区:

常说“富不过三代”,即指优越家庭条件却出“逆子”,富二代教育问题主要存在于家庭教育方面。

《孩子是父母的事业》作者张文质认为:在如今对孩子诱惑非常多的社会成长环境下,如果家长事业得意或处于高位时对家庭教育顾及不到,很可能造成更多的悲剧。

广州海珠区唯一的工读学校看起来与其他学校没有两样,然而这里有着一群家庭条件极好,却品德行为偏差、违法违纪,普通学校难教、家长难管的中学生。“出生于公务员或有较好社会地位家庭的孩子占了四分之一,富裕家庭的孩子几乎占了一半。”据了解,入读新穗学校者,要么是偷窃、销赃、抢夺、诈骗、敲诈勒索者,要么是寻衅滋事、持械斗殴甚至参与卖摇头丸者;要么是参与赌博,不听老师、家长教育者,要么是经常旷课、逃学、严重扰乱学校秩序者。据对入学以来学生进行的不完全统计,有逃学旷课行为的占91%、打架占63%、勒索占44%、偷窃占48%、打机成瘾占53%、赌博占17%、抢劫占9%、打骂师长占37%、发生性关系引起纠纷群殴占15%等。

“富二代”的问题层出不穷,与富豪父母们忙于商务、交际、应酬,没有时间顾及孩子教育问题密切相关。多数时候,

金钱成了富豪父母们表示关爱的第一选择。从小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富二代”们“金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扭曲心态;养成金钱至上、权利至上的畸形观念。

没有父辈的言传身教,“富二代”大多不理解父辈创业时的艰难,再加上家庭教育只注重物质满足而忽视精神道德教育,使得他们大多无法继承父辈身上积极进取拼搏的精神,却养成挥霍无度、目空一切的态度,稍不注意就变成“公害”。

隔代抚养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大问题:

一个人童年过得好不好,第一条标准就是:有没有跟父母住在一起。如果没有父母在身边,心灵的成长是不完整的,而这种影响,会延续孩子的一生。

孩子成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教育,隔代抚养出的问题最多,而李天一特殊的成长环境就相当于隔代抚养。十多岁的孩子易受种种原因诱导,以至步入歧途。现在,多数父母都忙于奔波,不单是富二代、官二代,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在城市务工的青少年都缺少陪伴教育,在价值观、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

对孩子最核心的教育是品格力、意志力、道德水准的教育。知识的教育重点在学校,但是品格、行为习惯、教养的教育在家庭。而爷爷辈却由于进入衰老期而无力在这方面严格要求。

李双江57岁时生下李天一,对于老来得子的李双江来说,当然是将小儿视为掌上明珠,常用一个祖父的眼光来看待儿子,自然在管教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大的特点就是溺爱、护短,什么事儿都惯着、宠着。

在20xx年2月9日《鲁豫有约》中,李双江曾温情地回忆,儿子刚出生时脸一下紫了,被送至北京301医院的温箱中观察,“像个小猫猫一样的,在里边呆了三天三夜”,而他也在温箱前守了三天三夜,“一分钟都没有睡觉,我就怕哪个护士把(温箱的)电线踢了。”可以窥见对儿子的溺爱程度了。

曾有报道说,李双江在谈论儿子时说,“我儿子天赋好,他喜欢运动、喜欢交朋友。我儿子学什么都很灵。舍不得打他,有时真想打,但不能打,就劝说,我们吓唬一下。还没打,自己眼泪就下来了。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上进,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办法。”“孩子总归学不坏,因为我们所给他的东西都是正面的东西。”

然而,不到法定驾车年龄的儿子从小就喜欢汽车。李双江就让他玩车,可不是假玩而是真玩,玩的竟然还是一辆几十万改装的宝马汽车,车内还放有人民大会堂的临时车证,八九个月间就有32起违章记录。

正是李双江这种纵容式的溺爱,阻碍了儿子规则意识的形成,阻碍了他对外在世界的正常认知,使他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稍有不如意就动手打人。并且,在李天一驾驶宝马撞人案获释之后,邻居们惊讶地发现李天一这个外号“小石头”竟然又换了辆价值逾百万元的白色GTR跑车了!

忽略人格品德教育,家庭教育成才观影响孩子成长的价值取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洪明说:重品德的家长可能会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行为和习惯上。但是,当下更多的是重视知识、开发智力的家长。在他负责的一项调查中,家庭中家长与孩子谈话的主题,高达93.4%是“学习”;73%是“学校的事情”。

6岁之前的孩子,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让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诚实守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要有责任感。

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韩国教育部前部长、首尔大学教育专家文龙鳞教授在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后,得出了“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无法适应10年后的社会”的结论。他的忠告是: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但现在出版大量家教的书,都是指导教孩子如何成功,家长都被成功学的迷魂汤灌醉了,品德教育严重缺失。

教育还是要从常识、常理、常规这些最基础的地方做起。大多数家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业上,忽视了他的品行教育、习惯教育、自信心培养,忽视对他与人相处、合作能力的教育。

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的困境中,我们要细致地引导孩子,逐渐地让他形成一个开阔的理解力、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生命的意识,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素养。另外,怎么样让他活得更自信、更有乐趣、更有人生的梦想。教育的理想就是培养正常的人、健康的人、有快乐体验的人,能从平凡人生中体验到满足感、快感与乐感的人。

要把“陪伴孩子”当第一工作,要把自己一生的一半交给孩子

有关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超过90%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关。很多富裕或不富裕家庭孩子出现问题,要么是父母一心挣钱或忙于事业,要么就是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却忽视了心灵的关注。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把“陪伴孩子”看成第一件工作,我们不是以家庭为主线,我们是以工作为主线,以父母个人的发展为中心。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压力很大,往往是顾了事业就顾不了孩子。培养孩子,真的要像卡尔·威特说的那样,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开始,持续地、耐心地做下去,不是说这样做就会有多大的回报,至少我们会少很多的遗憾和痛苦。台湾著名电影导演魏德胜,拍《海角七号》时30多岁,就表示不再花更多时间做电影了,他说准备当爸爸以后,要把梦想的一半交给孩子。当时我看到这段采访很感慨,我们很多父母都忘了这一点:我要我的一半交给孩子。

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夜晚的时间,是家庭的时间。现在很多父母总是强调自己忙忽视孩子。难道有谁比奥巴马还忙吗?奥巴马女儿的家长会,都是他亲自去的。奥巴马感慨说:我非常珍惜跟女儿在一起的时光,再过几年,她就成人了,她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跟我们在一块儿了。英国首相卡梅伦为了亲自送孩子上学,把内阁会议推迟十分钟。

坑爹之星李天一反思中国的教育问题

反思中国社会教育

法制社会中,钱权交易、特权作祟助长了少年犯:

有网友爆料称:李天一轮奸事件中女主角已撤销控诉,达成和解意向。受害人得到巨额物质补偿,包括落实北京户口、工作及一套房产。

虽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这种常识在现实中并未成为铁律,生活中钱权交易催生出的各种荒唐判决并不少见。在我的家乡宜章这个小县城,就曾有两年轻人互相殴打,其中一个是本地地痞还有过前科,两人都入院无大伤,出院后有前科的无事,但另外那个无前科的却被关进了监狱,关了2年后仍然在监狱,据其父母说还不知道要关多久呢??同样不例外地,在李双江之子这个“星二代”身上,我们也屡屡捕捉了特权作祟的影子。

对于李天一此案,不知道是否如其母梦鸽所说,抱着“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的态度,但众所周知明星家庭拥有常人不及的能量。日前,连杨澜都在微博上为李双江之子“叫屈”,后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道歉。李双江之子也在看守所内也有意无意地多次提及父亲。种种迹象都在强化这样一个认知:这一案件能否受到公正审判,关乎法治尊严,也维系着公众对建设法治社会的信心。

奥迪、宝马多次违章未处理

在北京市交通违法查询网上,输入奥迪车牌号晋O00888后发现,该车自20xx年9月4日开始,到20xx年8月31日期间,共违章36次。其中,违反交通信号灯指示6次,超速3次,违规在应急车道或专用车道内行驶9次??在这些违章记录之后,处理情况均为“未处理”。

有记者通过查询车牌号得知,使用过该车牌号的单位,包括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和山西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对此,山西省国税局回应称,车牌在20xx年8月之后,已上交山西省交警部门。而山西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听到此事之后显得惊讶,“我们单位的确在使用这个牌照,但并不是黑色的奥迪,而是一辆白色的吉普,现在这辆车就停在我们单位院子里。”该工作人员表示,黑色奥迪所使用的晋O00888车牌,极有可能是套牌。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称,无牌改装宝马先前归梦鸽所有,是一辆白色宝马,今年5月份,他曾陪同李双江之子在“宝马亿佰欧改装俱乐部”进行改装,变成了以黑色为主体,橘色镶边的改装豪车。事后多家媒体爆料:20xx年1月至9月,这辆改装宝马9个月违法32次,且全部未接受处罚。北京一家汽车改装的工作人员也介绍,该车改装费花了30多万元。 今天的李天一很可能被判超过10年的徒刑,假如李双江和梦鸽还为了溺爱儿子,通过什么关系为儿子减轻处罚,也许就要再犯糊涂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希望那些执法者们对待同一类罪犯时,不要因为李天一是歌唱家的儿子就怀恻隐之心,行使特权网开一面,使之不能受到严厉的惩戒和教诲。那样不但是纵容孩子的暴力本性,同时更会害了李双江一家,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少管所是否是其重新犯罪的推手?中国的收容教养制度亟待改进:

李天一的问题虽然大多应归咎于家庭的责任、父母的教养,但我们的社会也脱不了干系,收容教养了一年的李天一何以难改疯狂暴力的本性,这其中肯定有不可忽视的原因。

也许我们会想到,李双江夫妇的名气使少管所的老师们放松了对他的管教,李双江夫妇通过关系到收容所打招呼,请少管所给儿子特殊关照,放松了对李天一的谆谆善诱和严格管教。据说参与强奸的5人,其中就有李天一的狱友,这就更能说明问题了,这孩子被收容,不是学好了而是更坏了,在少管所不但没有遭罪,反而认识了臭气相投的狐朋狗友,对出狱后实施犯罪埋下了伏笔。

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广州新穗学校教务处主任邱华说,上次打人的李天一应该进工读学校。学校老师教育问题孩子的方法和警察对少管所少年犯的管教是不同的。工读学校,立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该校“二进宫”的学生非常少。他说,北京海淀的工读学校转化“问题”孩子很成功,以前曾以这个学校素材为题材拍摄了一部非常有影响的电影《寻找回来的世界》。

当然我们不能说李天一被收容教养一年,偏重的惩罚是其重新犯罪的推手。但当前的收容教养制度确实有待改进,是大家的共识。

孩子如果被家庭“捧杀”了,社会是否还要追击“棒杀”?

李天一案件正在成为社会的焦点并持续发酵,也成了“两会”代表关注的话题。很多教育家和少年犯罪问题专家都对李双江表示极度的同情,甚至张文质教授也要求记者报道此事要理性。因为社会环境的复杂,“男孩子难教”在转型期的中国已是社会普遍的问题,何况李双江老来得子属于隔代抚养,更容易造成教育不当。

李双江的溺爱无疑是“捧杀”孩子,也是他对复杂社会对孩子影响力的低估。然而,当那些被“捧”上了天的孩子做出种种作奸犯科之举时,我们又该报以怎样的心态?难道恨不得“棒杀”了之?还是伸出一只包容的手,还是抛下一块石头?是将他关进没有希望的囚笼,抑或排挤出我们的社会?

一个理性的社会,对任何孩子都不能“棒”杀。虽然他是富二代,但本质上还是年轻人。“年轻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社会如果把对富人的仇恨都发泄到犯了错的富二代身上,这个人真的就被彻底毁了。

多一些换位思考,理性分析和作出惩罚

个人以为,社会上的人群包括法制工作者,应该多一些换位思考,来理性分析、处理问题。可以假设我们是李天一的父亲,我们是受害女孩的家长,我们是被殴打的夫妻,也可以假设只是一个身份普通的少年侵犯了富家女或殴打了高干夫妻??如果这些假设都成功,那么结果会是怎样的呢?是否又会得到相同的舆论或惩罚呢?

社会在道德审判之前应该理性。而作为围观者,我们不该拿嘲讽的目光去审视教子失败的李双江夫妇,也不要幸灾乐祸于一个“星二代”的沉沦,而应该从李天一轮作恶案件中得到警示、汲取教训,引导教育更多孩子健康成长。

反思中国学校教育

一味追求应试教育,正把中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

去年的一次同学聚会上,我高中的班主总结他执教20年来的2个深深感触:“一是出社会后能有较大成就的,不是那些成绩拔尖的乖学生,而是那些在班级里比较活跃的学生;二是在教育方面,要与孩子对话而不是对立。”

忽然想起5年级的儿子有门思想品德教科书,但自己以往也很少关注这本书。于是,问儿子关于学校思想品德科目的授课情况,儿子的回答令我有些吃惊:“一周有3课,都是语文老师来上课,但几乎都是上语文课了,思想品德课只会偶尔讲一点点思想品德书本上的内容。”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

理论上说,教育的基本职能应该是:按照社会良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完善人的活动,尽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人创设良好个性最佳成长的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

而“应试”教育就是“应付”教育与社会生活中各种必要的考试。教育本来就有“应试”的成分,“应试”本来就是教育的一个必要部分。但是,“应试”绝对不能扩大为教育的大部或全部。教育职能中如果“应试”扩大为教育的大部或全部,就成为了应试教育了。

应试教育脱离了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它以考试为目的,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下的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其主要特征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片面追求升学率。

“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即高分,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

“应试教育”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这显然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初心和宗旨。 “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考什么就教什么,所实施的是片面内容的知识教学。只教应试内容,忽视了非应试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加班加点、死记硬背、“填鸭式”等,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为了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这种应试教育制度流行于东亚地区,如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韩国,还有东南亚的新加坡等,中国是应试教育大国。前几年曾有篇报道说中国的孩子创造力低至历史最低,这就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学生正在成为考试机器,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

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学生正在成为考试机器,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正把中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

坑爹之星李天一反思中国的教育问题

智育目标狭隘化,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限制个性发展形成,而导致真正的个人主义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自私行为;学校整个工作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转,管理目标带有急功近利倾向,严重阻碍教学方法的改革;高分评价学生,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学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一味追求高分,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厌学和差生流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在应试模式中;将学生分数作为考评老师业绩的指标,加重教师负担,加重教师的心理压力;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本末倒置,酿成严重的考试弊端。

早在20xx年,印度上映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就非常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印度当时的应试教育弊端。应试教育教出来的人大部分都是智力严重缺陷,自己没有创造能力,做事机械死板暂且不说,有的甚至自己的事情自己都不会做。好多学生到了大学居然还不会自己洗衣服,这何尝不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功利化流入学界,学校潜规则增加,铜臭味污染“水潭”

很多教育学者和家长都忧心忡忡:应试教育把功利化的作风带进了学界,学校“潜规则”也日渐增多,学校大有演变成为一个带有铜臭味的“水潭”的趋势。

孩子的教育需要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社会、学校和家庭。如果社会风气就是以物质来衡定社会地位,那就别奢望孩子有洁净灵魂;如果学校无法给孩子提供一方净土,社会空气中遍布腐蚀性粒子,那就别奢求温室的花朵均不病变。如果他的家庭教育失败了,我们动不动就将犯了错的未成年人送进劳教所,出来他们变本加厉结伙犯科,那更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而不是孩子。

当然,除了教育问题,我们不排除还有基因的差异,即“人与人之间的基因个性是存在差别的”。

无论怎样,李天一案件已成了一个风向标,无论是被和解、被自愿还是无原则地从轻发落,都将带来社会难以承受的连锁反应。能否排除身份差异,排除权力、金钱以及舆论的干扰,进行真正独立、公正的审判,将成为我们是否重法治尊严、有无诚意建设法治社会、法是否合理的试金石。

但愿李天一的这次愚蠢行为,是他最后的疯狂;也提醒天下的父母,不管家庭贫富,我们都应该对孩子严加管教,而不是溺爱和纵容。

坑爹之星李天一反思中国的教育问题

更多相关推荐:
反思中国教育 读书笔记

反思中国教育读书笔记长寿中学熊巧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现行的教育到底有哪些弊端我们因为缺了什么才导致了今天的教育状态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应该是很教育反思教育改革的第一步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不在它能指明一条中国教育发展的道...

不回避勤反思中国教育的三个问题

不回避勤反思中国教育的三个问题南方网讯毫无疑问这些年来教育为民族造就人才为中国开拓未来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不能不看到这十几年来教育在某些方面走向了它功能的反面如越来越高的学费把不少孩子隔在学校大门之外沉重的学习负...

由印度电影反思中国教育

由印度电影反思中国教育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由阿米尔汗自导自演的片子从一个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身上把印度的教育的方方面面表现的很是透彻比如家庭家庭中的对比学校学校的对比老师老师的对比从这些方面来看的确是十分全面的体现了...

从假哈佛校训反思中国教育

从假哈佛校训反思中国教育有关哈佛大学的校训在中国流传已久并且时常被很多人当作励志名言不过哈佛大学校方近日在其官网上申明那些在中国盛传的校训都是假的是编造的风靡中国互联网被无数人奉为教育经典格言的哈佛校训居然是假...

“人”是怎么不见的——反思中国教育

中学特级教师告诉你中国教育到底给了你什么各位老师同学晚上好首先感谢复旦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邓正来教授给我一个机会能让我在这神圣的讲台上谈自己对基础教育的一些看法感谢王德峰教授骆玉明教授在百忙中为我的讲演做点评感谢...

中国教育模式反思

中国教育模式反思美国纽约时报12月7日的报道说中国首次参加中学生国际标准化考试就取得了不俗成绩代表中国参赛的约5100名上海15岁中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这三项测试中全部取得第一相比而言美国中学生的表现则差得多科...

从澳洲高考制度反思中国教育

从澳洲高考制度反思中国教育20xx0825183836转载文章来源新通北京作者肖广良一周的南澳之行就这样过去了在淅淅的细雨下我再次走进了阿德雷德机场一周以前的我也是在这里迎来了RICK亲切的笑脸此次澳洲之行感慨...

今日学堂之浅谈中国教育

今日学堂之浅谈中国教育教育是什么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21世纪...

从课程改革的利弊到素质与应试教育的反思

从课程改革的利弊到素质与应试教育的反思欧阳衡茜叶佩煦王佳鑫北京四中高一3班指导教师王磊摘要课程改革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一大热门话题它直接关乎到了学生们的利益简要查找探讨了北京市最近一次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重点分析了...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的背景和意义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的背景和意义中日两国虽然在社会制度发展水平及家庭结构各方面相异但是两者对子女生存教育方面整体上都是比较满意和乐观家长们均对生存教育给予重视我认为中日两地在生存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内容和方法...

从美国教育的种种失败 反思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

从美国教育的种种失败反思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作者白彤东发表时间20xx413155456来源中小学管理20xx年12期访问次数3116从美国教育的种种失败反思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摘要结合在美国留学与工作十几年的经历...

反思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

反思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让人心酸的惨剧不断发生不知能否警示那些忙着圈地盖楼大把花钱却在奖助学上面哭穷的高校近年来硕士生和博士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不断出现近日复旦大学44岁的博士生李开学不堪压力猝死在书桌前留下破碎的家...

反思中国教育(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