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十四课《蜜蜂》教学实录

时间:2024.4.5

《蜜蜂》教学实录

墙南中心学校 张娜

【设计理念】

教学本文紧扣本单元“留心观察,善于发现”这一专题,一方面采取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弄清作者为什么做试验,试验是怎么做的,最后结论是什么,同时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研究作风;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文本的教育功能,让学生知道,只要做生活的人有心人,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动脑思考,每个人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材分析】

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教学片段】

师:你是否注意过鲜花的开放,是否注意过蜜蜂的纷飞,唐代著名诗人罗隐,在他的《咏蜂》里写“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蜜蜂》。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

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咱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蜜蜂的什么问题,让我们读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自读课文,把有关的语句画来来。

生:(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师:你在哪里找到答案的?

生:(第一自然段)

师:谁能来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哦,读了这里,我知道了作者的实验原因,是?

生:(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师:听说?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作者没有迷信盲从人家的结论,而是自己要动手实际做一下试验,你们有兴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这个试验吗?

文中找找相关的语句,并用横线画出来。

师:看看试验共分了几个步骤,标上序号,小组讨论一下。

师:谁来当当小解说员,把试验步骤说给同位听听。

(1)、在自己家花园里捉来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

(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

(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

(4)、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

师: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1)、在自己家花园里捉来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便于观察

(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抛弃的 (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证实蜜蜂是否认识回家的路

(4)、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了解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师:从这些做法你,你感受到作者是个怎么样的人?

生:(考虑周到、思想周密、思考全面)

师:蜜蜂被放出来后,你看到了什么?

生:(蜜蜂四面飞散,好象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

师:真的触到地面了吗?

生:(没有,从几乎可以看出来。)

师:作者的用词非常严谨啊,一个几乎,就把蜜蜂将触未触的在风中飞行的艰难情况描绘出来拉。

那么这里,你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担心的,着急的,怜爱的。)

师:不仅仅我们观察到了蜜蜂飞行的困难,作者也看到了,并且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生:(我想,他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师:为什么我这样推测呢?结合作者的试验过程以及试验后观察到的现象找找我推测的依据。

生:(远,闷在袋子里,起风)

师:放飞蜜蜂后,作者进行了一连串的想象和推测,你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人。)

师:仅仅会观察生活的人,如果不肯动脑筋,那么他永远不会进步,而只会思考的人,不去从实际出发,那么就只能闭门造车,而我们的作者就是一个懂得把观察和思考相结合的人。 读课文的3到4自然段,找找还有哪些段落,写了作者面对蜜蜂,引发的种种思考?

生:(我放飞蜜蜂的时候是两点整。也就是说,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在什么情况下,作者进行了这样的思考?

生:(没等我进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在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师:哇,居然小蜜蜂比他回来的还要快,真厉害,听到这个消息时,你是什么心情? 生:(高兴,激动、甚至有点意外的心情)

师:那么就请你带着高兴,激动,甚至有点意外的心情,读读三四自然段。

师:蜜蜂仅仅飞回来两只吗?

生:(不是,第二天,我又发现15只飞回来了。)

师:看到归巢的蜜蜂,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生:(尽管他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师:通过这样的赞叹,更萌发了作者对蜜蜂怎样的情感。

生:(喜爱)

师:当20只蜜蜂里,有17只蜜蜂飞回蜂巢时,作者做出了结论,你找到揭示试验结果的段落了吗?

生:(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师:作者到最后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了吗?

生:(没有,而是给我们一个“无法解释”这样的模糊答案呢。)

师:为什么这样认为呢?结合当时的“我” 的推测想想。

生:(因为前面写着‘我’把蜜蜂装在纸袋里,走了两里多路才放出来的。就是说蜜蜂根本没有看到我走过的路,可它还是回来了,说明它回来不是靠记忆力。而是它本身就具有的一种辨别方向的能力吧。)

师:非常好,作者确实也没有搞明白原因,体现出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 师:同学们,究竟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呢?你是怎样推断出来的?”

生:(我觉得蜜蜂是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的,我是从作者的试验结果推断出来的,因为‘我’带出去的二十只蜜蜂有十七只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 )

师: 是呀,只有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才会有所发现。学习也应该这样。

可还有三只没有飞回来,它们去了哪里呢,真的是迷路了吗?请大家静静地思考,也可以和同学探讨一下。

生:( 我认为那三只蜜蜂没有迷路,它们可能是看到了更多的蜜源,在那里安了新家,不想回来了。)

生:(我觉得它们会回来的,因为课文中只是说第二天又回来了十五只,他没有提后来几天的情况,也许第三天或者第四天它们回来了。)

生:(我觉得那三只蜜蜂不是迷了路,因为我在课后的资料袋中了解到,蜜蜂会用舞蹈和同伴交流,可能它们又交了一些新朋友,去了别的地方。)

师:那能因为3只没有回来,而否定试验结果,说蜜蜂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吗?

生:(我认为即使那三只蜜蜂没有回来,也可以证明蜜蜂是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毕竟有十七只回来了,如果他们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能回来这么多吗?那三只肯定是出什么意外了。) 师:最终我们有了个肯定的答案,就是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到底靠的是什么,请同学们下课收集资料,多多学习,去生活种寻找答案吧。

【教学反思】

《蜜蜂》一课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既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怎样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呢?“默读”,正是最适合学习这篇课文的方法.

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明确了默读要求,即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在此基础上,我又采用了分层次默读的方法进行训练,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初次默读,,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次默读时,就已深入到词句中或带问题思考了。如: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等等。默读时,还可以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较多和比较深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读中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在这样的课堂上,我看到了学生读书时的专注,听见了他们在深入思考后的侃侃而谈,感受到了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因为,这样的“收获”是从自己的“读”中得到的!我喜欢这样的课堂!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四课蜜蜂同步练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四课蜜蜂同步练习

我会

找 试 验 测 括 误 途 证 冲 阻 超

平舌音的字:

翘舌音的字:

我会填

闷mēn ( ) 尽jìn( )

mèn ( ) jǐn( )

火眼金睛

括( )坚( )试( )蜂( )测( )扩( )艰( )释( )锋( )侧( )

找朋友

近义词:推测--( ) 激动--( )反义词:陌生--( ) 减少--( )

我能排

按照法布尔做试验的过程,把正确的顺序写下来。

1.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2.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3.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4.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5.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6.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正确顺序:( )

我会选

因为??所以?? 不是??而是 尽管??但

(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蜜蜂靠的( )超常的记忆力,(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 )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写一句话吗?

阅读思考

请默读《蜜蜂》一文。想一想,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从法布尔的身上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听听查查

我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靠的是什么?法布尔肯定地说:“不是超常的记忆力”。那又是什么?人类已经有了新发现??

问问养蜂人,走走图书馆,把你了解到的记在下面。

小学语文阅读窗

蚂蚁的趣闻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liǎo le),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bēn bèn )向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去,或是同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chǔ chù)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胃口,触角就摆动得(de dé děi)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的景物辨别方向。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面留下一种气味,回来的时候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

1、划掉( )里不正确的读音。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 经常---( ) 特别---( )

反义词: 经常---( ) 特别---( )

3、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短文分别从( )、( )和( )三方面介绍了蚂蚁的趣闻。

更多相关推荐:
蜜蜂教学反思

蜜蜂教学反思35中学冯婷婷20xx年10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33团组织的联片教研活动我上的是第十四课蜜蜂经过这次的教研活动使我收获颇丰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感受我上的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蜜蜂教学反思

三年级蜜蜂教学反思三年级蜜蜂教学反思一语文三年级上册14蜜蜂教学反思蜜蜂是一篇科普文章课文中讲到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将20只蜜蜂背上做好记号装进纸袋里带到两里多外的陌生地方进行放飞看看...

蜜蜂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通过典型事例说明蜜蜂具有方向辨认能力的科普文章文章首先介绍了问题的产生即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接着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法布尔在女儿的配合下进行了蜜蜂能否辨认方向的试验选编...

蜜蜂教学反思

蜜蜂教学反思得胜小学马晓艳蜜蜂一课讲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可以飞回原处法布尔决定做一个试验来验证这种说法是否正确通过试验证明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在教学时我想先用学生学过的蜜...

《蜜蜂之家》教学反思

中班常识活动蜜蜂之家教学反思执教者杨凯姝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本节活动一开始就创设了蜜蜂之家的情境让幼儿在欣赏蜜蜂之家的同时找到身边的图形借助幼儿已经的生活经验分辨六边形这样就拉近了抽象的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

蜜蜂教学反思

蜜蜂教学反思篇一蜜蜂gt教学反思本反思以蜜蜂一课的教学设计为基点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谈几点看法一尊重和信任学生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一部分在授课时应该从学生的...

《蜜蜂》教学反思

蜜蜂教学反思蜜蜂一课叙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为了实验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的事情学习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认真探索的精神蜜蜂我上的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主要是了解做试验的过程及...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金色的草地的教学反思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特别是课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又以...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七颗钻石教学反思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

蜜蜂引路教学反思

二年级蜜蜂引路教学反思时间20xx07作者西欧点击108次内容摘要课前透视讲读课文蜜蜂引路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列宁通过观察蜜蜂采蜜和飞行的路线利用蜜蜂作向导终于自己找到了养蜂人的故事说明列宁是个善于关键词课文课前...

蜜蜂引路教学反思

蜜蜂引路教学反思蜜蜂引路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列宁通过观察蜜蜂采蜜和飞行的路线利用蜜蜂作向导终于找到了养蜂人的故事课文篇幅虽短小情节简单但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从学生认知和思维特点入手把传授知识开发智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13花钟教学反思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能够读一读讲一讲说一说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喜欢哪句就说哪句可以在想象的召唤下转换角色变成小喇叭可以身临其境徜徉在百花园中观看花儿绽放的...

三年级蜜蜂教学反思(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