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博物馆参观有感

时间:2024.5.15

中国铁路博物馆参观有感

借着做近代史报告的机会,我与铁路博物馆相遇了,若不是这门课程,估计我与他永远无缘吧,但是机缘巧合,我有幸步入其中,领略其跨越历史的芬芳。

它是一个欧式建筑,据说前身是北京铁路正阳门东车站(这点从大门上方的字就可看出)。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幅有关中国铁路发展的壁画。我想,这三幅壁画或许就是博物馆所要介绍的东西了吧。

“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由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俗称前门火车站)改建而成,该车站始建于清光绪29年(19xx年),19xx年北京站建成通车后它才完成了历史使命。20xx年该车站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建筑面积达9485平方米,馆内集收藏、陈列、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分为“蹒跚起步”、“步履维艰”、“奋发图强”、“长足进步”和“科学发展”五大部分,向人们展示了自清朝末年(1876年)至今我国134余年的铁路发展史。

远观博物馆,这座灰白相间的老式西洋建筑在繁华的前门外显得宁静而庄重。走进博物馆大厅,老铁路车站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一层展厅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中国自己制造的“龙号”蒸汽机火车头的复制品,车头虽为复制品,但其停放的铁轨却是真的。这段铁轨取材自京郊延庆的康庄,是从由詹天佑设计监修的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上整体截下的一段。展厅另一处的一台有80余年历史的铁路客票印刷机也十分惹眼,至今它仍可以印刷出像豆腐干形状的硬板车票。据展厅讲解员介绍,在我国铁路史上这种硬板车票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停止使用。

在二层展区中,现代化的火车模型及铁路设施与一层老式的装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特别为参观者准备的“和谐号”动车组仿真模拟舱内,参观者可以直接坐在火车司机的后方体验时速350公里列车带来的急速享受。除此之外,展区还以沙盘、模型和多媒体演示等多种现代化方式向参观者介绍了青藏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等的整体情况。

博物馆三层的多功能放映厅每隔20分钟就会播放精彩的3D铁路宣传片。参观者只需戴上专用眼镜,便可在影院里享受全方位立体式的影音震撼。影片中对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做了详细的介绍,使观众对我国科技的进步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中国铁路最早可追溯到清朝。1865年,英国人在北京宣武门外建造了一条1公路长的铁路,试营小火车,纯属展出性质,企图让中国人接受它。然而根据展馆里的油画来看,人们见到火车的表情都是惊慌失措,场面狼狈不堪,都仿佛认为它是怪物。后来,清政府赎回并拆掉了这条铁路。

这是中国铁路的起始。随着几次战争的结束,外国列强强迫撬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并大建铁路。当人们逐渐意识到铁路的方便时,也便慢慢接受了它。后来,经过一群工程师的努力,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19xx年10月,中国建成了第一条“国产”客运专线——京张铁路。你不得不感慨詹天佑的智慧,因为“之”字形路线完美地解决了当时没有大功率机车的难题。

为了孙中山先生规划的16万公里的中国最终铁路总长的“理想”,中国开始了大规模铁路的自主设计和建造。在地下一层,我见到了整个博物馆最大的沙盘——青藏铁路沙盘。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xx年建成通车投入运营,因此这段不必烦叙。我记得当我还小的时候,我爸爸经常出差去上高原,参加青藏铁路格尔木到拉萨的1142公里的建设。我总是不能够理解,为什么爸爸每次从工地给我打电话的时候都会气喘吁吁,后来才知道,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人连生活都是问题,更不别说修铁路了。到20xx年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之时,我并没有多么激动,但是那天在博物馆,看到巨大的沙盘,想象着工程师和工人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去铺铁路,我心脏跳得很快。我不仅为我爸爸骄傲,更为中国铁路事业而骄傲。

我爸爸参与过多少条铁路的修建我已记不清,但我印象中最深的,除了青藏铁路,就是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了。那时我初到北京,高铁才是刚刚开始发展。当我听说要建设一条时速350公里每小时的铁路时,我毫无概念,只是觉得它很快,很快。这条全世界最高水平的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伴随着我,目睹着我从一米四长到一米七五的全过程。我一生中最遗憾的事之一就是没能在京沪高铁通车的那一天坐上首发车,原因是考试临近。我并不伤心,因为当爸爸妈妈回来将北京开往上海的G1次高铁的车票给我时,我就已经很满足了。时任总理温家宝当天也在这趟列车上,事后他对这个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如今,中国的铁路事业已经站在了世界的最前端。从最早的蒸汽机车,到跑出了全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486.1公里每小时的CRH380A高速动车,中国铁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鸟枪”换“大炮”。法国“V150”号子弹头列车在20xx年4月3日创下轨道列车行驶速度世界纪录,瞬间时速达到574.8公里每小时。听爸爸说,中国现在已经造出了大功率机车,将在不久之后冲击6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他说:“在中国人眼里,法国人的那个纪录都不叫事儿,破它只是时间问题。”他说这话的时候,我看到他眼中的自信,这是作为一名中国铁路人发自内心的骄傲与自豪!


第二篇:中国文字博物馆有感


感受千年文字传承 领略当代科技新貌

3月15日,我酒店组织部分人员到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进行采风,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前的便是屹立于馆前广场上的字坊,金碧辉煌,庄重典雅。

博物馆主馆以中国文字发生、发展的文化史为主线,历史出土的文字载体、文物为支撑,文字书法艺术为融贯,文字传播应用为注脚,将文字历史、现代和未来汇于一堂,给世人生动阐述了中国文字的历史源流与现代价值,使我们每位参观者都身随中国文字的发展而前行,切身感受几千年的中国故事,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中国文字博物馆不仅仅是中国文字的传承,更是展现中国当代科技的新貌。

博物馆宏伟壮观的建筑风格,金碧辉煌的装修格调,再加上馆内液晶版本的在现古人教学课堂及各种动态化科技的应用,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观看的4D版《神奇的博物馆》影片,他把中国的古文化及现代科技应用的淋漓尽致,不仅把中国古代发展史展现给了观众,更是把4D电影的动态感,立体感以及视觉冲击感让观众尽享当代科技的魅力。

中国文字博物馆,真中国!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今天我来到了中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国博藏品数量为100...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20xx年x月x日(星期二)华民集团组织全体员工参加了一次既深刻而又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在办公室雷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同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增强爱国精神。…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5月8日为了响应毛概老师的号召我和同学来到了国家博物馆由于已经是下午了所以都没有免费的票了所以我们就排队买票排队的人特别多可见国博的热度安全检查也是很到位的一进国博就给人一种气势恢弘的感觉首先我...

参观国家博物馆有感

参观国家博物馆有感上周周末,我们班的党员、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一块儿参观了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国家博物馆,感触很深。国家博物馆是原历史博物馆向四周扩建后重新命名的。站在国家博物馆的门前,一种宏伟、庄严的气氛就笼罩…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国家博物馆之旅伴我成长今年暑假期间我爸妈带我去了祖国首都北京7月11日阳光明媚我凌晨4点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并参加了升旗仪式还有幸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气势磅礴它位于天安门的东侧东长安街的南侧与人民大会堂遥遥...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今年是中国共 产 党诞生90周年为庆祝党的诞生我们经济管理系于20xx年5月8日组织党员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以进一步了解党的奋斗历程领会党的奋斗精神从而促进党组织和党员的发展我很荣幸的成为其中的...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今天我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真的是感慨万千展览分几个部单元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

参观国家博物馆有感

参观国家博物馆有感20xx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的五周年纪念日也是天下所有母亲的节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北京科技大学第201期学生业余党校党校四班的47位同学一起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一起回顾我们伟大祖国母亲几...

中国国家博物馆 观游后感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游后感初一四班徐子萱中国一个响亮与充满斗志的名字在这里我们经历了几百万年的繁衍才终于迎来了今天所能看到的辉煌而中国这一路走来的艰难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土一块都被列入了历史长河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到了最...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为了进一步了解党的奋斗历程领会党的奋斗精神从而促进党组织和党员的发展我很荣幸的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这次参观使我受益匪浅复兴之路总共分为五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部分探索救亡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国博参观感今天学校组织了我们学生参观了国家博物馆我们准时的来到了这里哇我被眼前的建筑深深地吸引了俗话说从这个国家的博物馆就能联想到这个国家的精神风貌中国果然是名不虚传啊放眼望去这个建筑的设计中西结合既有西式的高...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今天我们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走进国家博物馆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场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