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凯恩读后感

时间:2024.5.4

《公民凯恩》影评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1101班

陈惠娟 201100114

《公民凯恩》是美国电影史上的一部重要实验影片,被誉为"现代电影的纪念碑", "电影史上十大影片"当之无愧的冠军和头号经典。这部纯粹的“电影的诗”处在战前电影伟大传统的结束和四五十年代电影的开端之间,是一部对生活高度凝炼、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心理世界的理性体验的影片。

“玫瑰花蕾”是凯恩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那么究竟什么是“玫瑰花蕾”?整部影片就是围绕记者汤普森查访能够解释“玫瑰花蕾”的与凯恩有关的人而展开。通过采访活动的不断深入,一点点地揭开这位“美国忽必烈”的报业巨子——凯恩的一生,并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的兴衰史,见证了一桩资本主义神话下的复杂真相。

在《公民凯恩》影片最后,看着那个写有“玫瑰花蕾”字样的雪橇板被丢进火堆燃烧起来的时候,作为荧幕外的观众,我似乎隐约明白了玫瑰花蕾的含义,这是一种拥有了一切物质仍然感受不到安全的矛盾?还是一种对爱的渴望?

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制片商们为了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为了迎合观众的欣赏趣味,为了获取票房的高额利润,不断强化电影的类型化概念。那个时代的好莱坞类型电影具有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和模拟化的场景。西部片中的孤胆英雄、硬汉牛仔等形象,铁骑救美、小人物成名等情节以及森林、城堡等场景意象都是好莱坞类型电影里常见的。然而,当时年仅25岁的电影大师——奥逊·威尔斯却改变了好莱坞过去传统的影片拍摄模式,对比《公民凯恩》与好莱坞的类型电影,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不同。

先从影片的故事叙述讲起吧。

整部影片的框架非常简单:凯恩临死前说了一个字“玫瑰花蕾”(Rosebud),某报编辑部派记者去采访凯恩生前的亲人和好友,试图寻找该字的涵义。记者自始至终没有查出真相,但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把“真相”告诉了电影观众--那是凯恩幼年时玩的雪撬的名字,象征着他内心深处对天真纯洁的渴望(一个比国王更有钱有势的人,临终时最舍不得的却是最不具物质价值的怀旧物品)。“玫瑰花蕾”一词其实它只提供了电影的“骨架”,该片的精华不在这骨架里,而全在依附于骨架上的六段闪回中。

《公民凯恩》 这六段“闪回结构”的故事叙述是影片的一个最突出突出特点,用一系

列闪回镜头打乱事件的事件顺序,每一个闪回镜头从讲故事人的角度来进行故事的叙述。这与好莱坞强调故事的客观化,呈现一个基本客观的故事有很大的不同,因为采用这样的“闪回结构”,每段故事都会不可避免地烙印上讲述者个人的情感色彩,对故事涉及的人物、事件有主观的评价。我们可以来看看《公民凯恩》的主要故事脉络:

1.

的遗言。

2. 故事概括。在影片的开头用一则新闻短片简单介绍了主人公凯恩一生中开头。凯恩在“天堂庄园”里去世,在弥留之际,留下了“玫瑰花蕾”

较为重要的事件和遇见的人:去世。庞大的财富和事业,不积极的生活方式,和艾米丽结婚,在参加竞选时“金屋藏娇”事发,与妻子离婚,竞选失败,扶植新任妻子亚历山大的歌剧事业,年老的隐居生活。

3. 故事的导火线。记者汤普森受命采访凯恩从前的合伙人,以发掘“玫瑰

花蕾”背后的涵义。

4. 5大块的闪回场景展示凯恩的一生。在汤普森调查和凯恩生活两条线的穿

插之中,汤普森分别从塞切儿、他的经理伯恩斯坦、他的好朋友里兰、他的第二任妻子苏珊和佣人雷蒙那里了解了凯恩的童年、他的事业、他的私人生活(第一次婚姻)、他的中年以及晚年的事情等等。

5. 结束。“玫瑰花蕾”秘密的最终揭晓

影片用“玫瑰花蕾”这个线索诱使观众去了解揭露凯恩复杂多变的性格,它故事展开的主心骨,探索“玫瑰花蕾“的含义决定了整个故事叙述的进程,让故事显得紧凑、不松散。以“玫瑰花蕾”为线索,5段采访,5位回忆者的叙事串联起凯恩的一生,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很多场景上,导演也是违反了时间顺序去安排情节。非线性叙事技巧并非《公民凯恩》首创,之前有几部好莱坞电影已经尝试过,但《公民凯恩》把这种“叠床架屋”的形式发挥到极致,打破了以往电影惯用的顺序线性叙事模式,采用了多元叙事结构,灵活地使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技巧,并且突破了叙事的单一视点,而是用多个视角、各个角度去表现凯恩。每一段的时间跳跃和重叠都很大,有些情节写得很虚,有些又很细致,很多视觉、对白及主题在不同段落中遥相呼应。

衡量一种艺术形式是否“完美”,不能光看它有多少值得炫耀的高难度技巧,而是应看它能否成为反映某个特定内容的最合适的形式。请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想一想,有什么故事结构能比洋葱似的层层剖白更有效地体现凯恩式的公众人物?我们民众看到听到的,是他在公众场合的一言一行;他的法律监护人掌握他身世中的一些不为他人所知的细节,但就像

是父母对成年孩子的了解往往局限于表面,监护人无法理解其内在的动机;他的同事对他的了解则更全面,但却比不上能推心置腹的密友;不过,有些私人细节只有同床共枕的人才知道;最后,对于某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最有机会看到他们另一面的人既不是家人,也不是朋友(他们或被他抛弃,或已抛弃了他),而是守护身边的仆人。

再来看看影片的拍摄手法的大胆创新吧。

《公民凯恩》开创并且运用了大量的景深镜头,使长镜头在这部片子中承担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出来的效果,却是一镜到底,流水舒畅,行云流水般的感觉,使得画面在纵深上有了更多的变化与调度,大大增强了电影画面的空间的张力。

比如:现凯恩的母亲与塞切儿签署契约的那个长镜头里,最先出现的是小凯恩的全景镜头,但是摄影机往后拉,带出了一扇窗,然后是凯恩的母亲,继续往后拉,凯恩的母亲和塞切儿坐在前景的桌子边签契约,凯恩的父亲则站在画面的左侧,窗外(景深处)小凯恩正在雪地里玩雪。这个长镜头将这一情节的复杂性同时地展现在画面中,小凯恩玩闹时的天真无邪与屋里正在进行的契约签订构成一个不论在视觉上还是情感上都是十分强烈的冲击。这一对比冲击也为影片最后“玫瑰契约”秘密的揭示埋下了伏笔。为什么凯恩的临终遗言是“玫瑰花蕾”?其实多少财富,多少事业,多少爱情,多少成就,缺少母爱是她心中永远的痛苦,为开头与结尾的玫瑰花蕾做上了连结与铺垫。这便是运用了深度空间的场面调度来完成画面表达。这种长镜头构成充分地体现了电影的特性,再现了统一的电影时空,比一般的剪辑程序更具有表现力。

现在,我们再想想,如果是经典好莱坞的叙事模式,这一情节会怎样展示呢?我想,最有可能的是运用正打反打,连续性的蒙太奇剪辑来处理。

再比如,苏珊的第一次演出,绝对是个精彩的长镜头 。苏珊在舞台中央唱歌,镜头往上拉,移过幕布进入顶上,最后到舞台上的最顶端的天桥,再一个拉入又回来看见两个工作人员站在天桥上。在真正的舞台上是不可能拍到这样的镜头的,那一段原来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加入一个拉入到后台吊索的缩微模型。

蒙太奇的画面是人工技巧加以改造过的,它表达的是导演自我的观念,是一种表现的手法,镜头单一、鲜明、强制,多为短镜头的组合。而按照长镜头(镜头——段落)和景深镜头的原则构思拍摄影片,是一种旨在展现完整现实镜像的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法,导演自身的理念隐身消除与其中,画面不再是人工加以改造的,而是一种现实的记录,固有原始的力量,镜头含义不再单一。这样的长镜头注重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揭示动机,保持多义的真实。长镜头保证了事件的事件进程收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

联系。

影片《公民凯恩》还运用了大量低角度的仰拍镜头即超低角度镜,使画面具有了非常独特的意味,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十分深刻。本片角度最大的仰拍就是发生在凯恩人生最失败的时候,即竞选州长失败。摄影机的位置已经低到了地面,画面中已经看得见天花板,从而大大突出了这一个空间。在这样的镜头中,不但再现了场景的真实感,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极其压抑的氛围,也暗示着这个巨人的失败,暗示着凯恩从一个成功者到一个落寞者之间的转折。

还有,办公室中的两人对话。那个角度根据一些资料表述,原来是将地板砍了,把摄影机埋在地中构成了一个仰视的感觉。因为人对于平时视角看地到的东西,通常都会不以为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像这样超越视眼范围的视觉角度,会带来一种震撼力。而仰视的手法会提升人物的高大伟岸形象。的确,凯恩有着和常人不同的一面,但他的过人之处中却又搀杂着很多的负面因素。于是从我们的视角中看到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凯恩,但这个画面给我头脑带来的信息不是昂首向上的感觉,反而是种压迫感,给人一股透不了气十分压抑的感觉。从后面的戏份我们越来越能了解凯恩这个人,他和普通大众相比的确非比平凡,然而他的晚年是个悲剧,他被自己的天才和极度膨胀的自我意识抛进了孤独的、高高在上的位置。而这种摄影手法好比神来之笔恰如其分地传达了导演想给观众带来的感受。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之前的好莱坞经典电影的那些程式化的叙事法、公式化的情节、戏剧化的结构原则、定型化的人物设置、单一的客观的视点、模式化的场景,在《公民凯恩》这部影片中已经被完全打破了。《公民凯恩》给电影的叙事话语带来了全新的表达和突破,使得该片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被不断地模仿,对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二篇:公民凯恩--观后感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只是想简单地写一下自己的观影感受,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今天下午起床后闲着没事就把我从快播上下的分为CD1、CD2和CD3的一部美国经典电影《公民凯恩》给看了一遍。在看该片之前呢,我也对此片做了一些简单的了解。这部上世纪50年代的黑白影片在思想界和文艺界可以说是“好评如潮”,被誉为美国荧屏的经典之作。然而,也有人对此片并不是这么认可,称其枯燥无味,看不太懂,不知其好在什么地方。于是,带着这两种褒贬不一评价的疑惑,我观看了这部电影。说实话,开始时我还有可能会看不懂这部经典电影的担心。但是当我看完这部影片时,我确实感受到了这部被称为经典的电影的魅力。电影开始时采用的是播放一段视频----人物回忆的手法-----以凯恩临死前的遗言“玫瑰花蕾(rose bud)”为线索,逐步深入,展示了凯恩的整个人生历程。本片的故事是不难理解的,只有一条单一的线索,但是由与采用的是人物回忆的手法,所以可能在时间上并不是那么的有规律,所以可能会给一些观影者带来困惑。看完完本片后,给我的一个感觉是凯恩是可怜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他富可敌国,一掷千金,几乎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一切。但是他临死时的一句四字遗言“玫瑰花蕾”最终却让我们了解到了,他一直以来最怀念的其实只是童年时期那种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后来以一种顽童般的方式要求别人听从于他的思想,称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干什么。他过早的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和无忧虑的童年生活,这样不是他自己的选择,这对于凯恩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剧呢?

更多相关推荐:
感恩读后感

有一种心态叫感恩读后感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和一个挚友谈及这个话题因为最近情绪低落到极点挚友说人应该学会感恩那样会感到生活无比幸福听了这话心头灰暗的阴云散开些也许我缺乏感恩的心缺乏知足的心态感恩是乐观感谢困难感...

以感恩为主题的读后感60篇

以感恩为主题的读后感60篇读懂得感恩的我有感王周宇今天我阅读了一篇文章懂得感恩的我读完之后我深有感触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陈景文靠着做题赢得的奖票换取奖品当他拿着奖票走到讲台前面面对满桌的益智玩具他左看看右看看突...

《学会感恩》读后感

学会感恩读后感寒假里妈妈和我去书店买书一进书店我便眼花缭乱了经过妈妈和我的一番挑选后我们决定买下学会感恩这本书一回到家我便细细品味起来这本书太吸引人了以至于我一口气读完了读完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文中的学会感恩应该...

感恩的读后感

感恩的读后感感恩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感恩是一种暖人心怀的情感感恩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提到感恩有多少人会颤动有多少人会潸然泪下更有多少人能够认真地考虑这个词有多么沉重如果你想诠释感恩请别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

感恩大会观后感

常怀感恩之心听知恩感恩报恩有感赵雅琪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这些动物都深知感恩可我们人类呢只会把感恩挂在嘴边只有极少数人会用实际行动来表明我们的母亲一个每天为我们准备可口饭菜的人一个每天对我们的关心几乎是无微不...

感恩读后感

感恩责任忠诚观后感化产车间仝兴记10月份我们在培训学习中聆听了李强老师感恩责任忠诚的演讲李老师讲座中阐述了很多观点列举了诸多实例引入了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使我产生了一次次的共鸣当你拥有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你正在体现你...

感恩的书读后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首先说感恩是什么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认为我们应先学会感恩只有先拥有感恩的心才会有回报的行动感恩一切使你成长的人当我们懂得感激时我们便能够...

《争做感恩好少年》读后感

争做感恩好少年读后感捧着女儿的小作文欣慰我的女儿长大了心酸疏于对女儿的照顾由于我繁忙的工作女儿很小就很独立了所以才发生了不幸中的万幸还清晰的记得当我赶到医院时女儿在病床上哭着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对不起而不是妈...

感恩演讲观后感

感恩演讲听后感星期二下午学校举办了一场触动人心的感恩演讲活动那天令我久久难忘一名名同学拥抱老父母向他们鞠躬双手高举呐喊我爱我的父母我爱我的老师晶莹的泪花在眼眶里转动爱需要表达无论是言语还是行动一位位家长和老师握...

感恩读后感

做人要常知足工作要不满足感恩做人敬业做事读后感最近我读完了感恩做人敬业做事一书书中对感恩和敬业的阐述使我对工作对生活又有了新的认识自己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也变得更加的积极书中的一些事例仿佛发生在我的身边时刻提醒我...

《感恩有你〉读后感

感恩有你读后感四1班杨佳明今天是感恩节学校让我们四年级的同学去报告厅参加活动一开始我感到奇怪不知道学校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到了报告厅只见感恩有你四个大字映在屏幕上我才恍然大悟感恩节搞关于感恩的活动很正常呀一开始...

读《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有感

读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有感今天我读了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这本书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篇文章记录的是宇宙之王霍金顽强拼搏的的动人事迹我读了之后深深地被他心怀感恩的举动所震撼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在二...

感恩读后感(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