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影评

时间:2024.5.13

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注:阿尔卑斯)山,说,“我比Alps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借鲁迅之言,是为题记。

电影《兵临城下》,其实看完电影后觉得这个名字实在是取的有些不靠谱,兵临城下,“黑云压城城欲摧”,给人的第一映像就是宏大的战争场面,于是就以为是像国内的抗日战争或是解放战争的电影或电视剧一般,是描写双军对垒的杀伐、指挥官运筹帷幄的谋略,或是某种历史使命、民族大义之类的。可是电影所表现的完全不是这样,虽然也有大场面的描写,可也只是作为表现电影主题的铺垫罢了,于是把《Enemy at the gates》译成《兵临城下》是在是有些让人诟病。主角瓦西里在影片的末尾对丹尼洛夫说:“他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因而我觉得,是否译成《咫尺外的敌人》更能表现两个狙击手对决的紧张感呢?

关于战争电影,以我不多的电影阅量来看,国内的战争电影似乎更多地侧重描写整个战争全局或是历史进程,描写的都是集体、团体,记忆中似乎很少有直接描写个体的战争电影。国外的战争电影只看过《拯救大兵瑞恩》和这部《兵临城下》,怎么说呢,或许偏颇了,可是就觉得,国外的战争电影,描写地更为细腻,更为精致,我们可以看到剧中每一个人物的喜嗔憎怒,每一个任务的爱恨情义,他们的性格,他们的信念,每一个人都能让你觉得是人,而不是符号或是雕塑。甚至那些小人物,或许你不会记得他们的名字,可是你就是能回忆起他们。像瓦西里的一任任助手们,第一任的两位,是情侣吧?两人如此亲昵,男战士嗜烟,女战士的胆怯和懦弱。第二任的两位,年长的洒脱、豪放可是又带着细腻,年青的略有些呆愣。连剧中连名字都不太会出现的小人物都能让你记得,可见,欧美的战争电影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的纤毫毕现。比如男女主角在战地上的重见,男主角瓦西里因对女主角的好感而不自觉的局促和好强、两人微妙的眼神和表情,让人不觉莞尔,到现在扔觉得似乎宛在眼前。

好了,闲笔少置,谈谈电影。“我是一块石头,我一动不动,慢慢地将雪含在嘴里,这样它就不会感觉到我的呼吸,我从容不迫让它靠得再近一些,我只有一颗子弹,瞄准了它的眼睛,我的指头轻轻按在扳机上,我没有颤抖,我现在是一个大男孩了??”电影以主角幼时祖父对他的教诲开始,既交代了主角身份——乌拉尔地区的牧羊童,又为之后主角瓦西里甫一上战场就适应战场惨烈压抑的气氛然后以弹无虚发的技术为撕裂了法西斯笼罩在斯大林格勒天空上的阴霾埋下了伏笔,观众在看到他精准的射击时,不会去疑惑:“欸?他居然是个神枪手么?”而是会莞尔一笑:“没错,就得是这样。”这段伏笔是必不可少的,可是我总觉得把这一段放在电影最开始略有些突兀和衔接不畅的感觉,若以插叙的形式在电影中间以瓦西里的梦境的形式表现出来会不会有更让人惊喜的感觉?

好了,铺垫结束,电影正式开始。电影或是电视剧甫一开始,那人头攒动之中,画面慢慢定格的必是主角无疑,而主角“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的那个与旁人有着些许区别的异性,差不离就是女主角了。斯电影亦如是,拥挤的列车上,男女主角视线的碰撞,似乎就让两人的命运轨迹契合了,而且再无法分开。这一段虽紧张,可总有些暴风雨前的宁静的意思,当呼啸的列车载着懵懂的小伙子们真正到达伏尔加河畔,他们那些发愣的眼睛和灌铅似下不了列车的腿以及适时响起的炮火声,似乎让广众也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硝烟——战争,来了。监兵员粗鲁的推搡、伏尔加河上敌人收割生命的炮火和子弹、河面上的断臂残躯、不时响起的炮火的轰鸣、长官对逃兵的严酷和残忍、冲锋时敌人的子弹和战壕、溃逃时督战员的子弹和那张冷酷的脸??这些雏嫩的小伙子们,似乎明白了,这里不是建功立业、实现自己英雄主义梦想的地方,而是一个绞肉机,他们,就是绞肉机

里被碾碎的肉。对于战争场面的铺垫性描写,忍不住和《拯救大兵瑞恩》开头诺曼底登录的那一段做了对比,发现《大兵瑞恩》对于战争铺垫描写的更为出色,最为突出的就是适时的静音和缓慢画面的加入,忘记了是谁说过,两军对垒,你和战友一起冲锋时,会有一种战争群体意识取代你的个体意识,你会忘记自己是谁、忘记自己是什么,而只是一味地冲锋、冲锋、冲锋,直到你饮弹,所有的硝烟和轰鸣如潮水般退去,整个世界开始变的缓慢时,你才意识到,你前面在冲锋,现在,你要死了。所以,我觉得《大兵瑞恩》里适时的静音和缓慢画面,很好地表现了这种茫然和空洞,能够更好地表现战争的残酷,个体的脆弱,已经新兵对于战争的恐惧,当然,也更扣人心弦。

时势唤英雄,前面的场面描写只是对主角神武的反衬,在苏联红军一片哀嚎和溃败的愁云里,主角出现了。或者换句话说,主角瓦西里的神枪法被政委丹尼洛夫发现了——利用仅有的五颗子弹、破旧的步枪、敌人相互间视线的盲点、炮火爆炸声的掩盖,硬是在敌人环伺之下狙杀五人,这何等英武!于是在丹尼洛夫的宣传之下,瓦西里和他的枪成为了敌人的梦魇,成为了悬置在敌方指挥官头上一柄暗刃,成为了勒紧敌人咽喉的枷锁,硬是逼一路高歌猛进的法西斯德国干出了让普通士兵冒充军官这般无奈的举动以避免军官的损失——他们不想让他们宝贵的军官仅仅只是成为瓦西里功劳簿上的又一个红叉!于是瓦西里只身柄枪,硬生生击穿了横亘在斯大林格勒上空和苏联指挥官心头的阴云,他让德军畏惧、逡巡和胆怯。砰!“观尔乃插标卖首”,何等信步闲庭。

于是他成了苏联红军的榜样,成为了英雄,成为国民心中的偶像。人们在津津热道他今天又杀掉了几个军官、又收获了几个“狗牌”,他在人们的心中似乎战无不胜,无可阻挡。若电影剧情就这么发展那自然过于俗套和无趣了些。当德国人的实在是无可奈何,不得不遣派“军中第一狙击手”的柯尼格少校来“猎杀”瓦西里的时候,剧情开始起了波折,电影的高潮拉开了序幕。

整个电影的主体部分,就是苏联的瓦西里和德军的柯尼格少校的相互猎杀和博弈,双方都嗅到了对方的存在,可是却谁也没法奈何地了谁。有点有趣的是,似乎所有的电影里,主角的宿命对手刚开始都比主角要强大,这部电影也不例外。电影里借瓦西里之口表现了柯尼格的强大“他作为一个狙击手却从不换埋伏的地点,他有着无与伦比的信心”、“他一枪就能狙中高速移动的人,我不是他的对手”??敌人太强大了,瓦西里的助手在一次又一次地与柯尼格的交锋和博弈中死去,而瓦西里却总是慢柯尼格一步,一次又一次。长官开始不满瓦西里的拖沓,为了保持瓦西里的英雄形象和标志作用,要求瓦西里尽快杀掉柯尼格。于是,这纷至沓来的压力,将电影的剧情在起伏和波折中不断向高潮推进着。

当然电影不能一味地让主角处于下风,否则观众心理可是不能接受的。瓦西里和柯尼格交锋的转折点,是在废弃的拖拉机厂——主角被柯尼格逼在一个铁箱后,而枪也不在手里,这可谓是双方交锋里,主角最危险的境地。这里电影用了一个很奇妙的手法,利用破碎的玻璃,让两个宿命般的敌人见了一面,似乎在宣告:哦,我看见你了,你离死期不远了。主角处于最危险的时候时,自然也是剧情转折的开始,触底当然要反弹。女主角的出现,为主角扳回了劣势,利用玻璃的反光对柯尼格视线的阻碍,成功地让主角伤了柯尼格的左手。这,似乎是个很好的征兆。

斯大林格勒车站,这个在史书中被书写上斯大林格勒战役最惨烈的一笔的地方,成为了两人命运般决斗的终点。最终政委丹尼洛夫甘愿为饵,以自己的生命给瓦西里加上了最后的胜利砝码。当柯尼格一枪狙爆丹尼洛夫的头,以为自己获

得了如此长时间的狙击手博弈的最后胜利而放松警惕走出掩体时,却发现自己走进了瓦西里的瞄准镜。嘭!左眼中弹,柯尼格倒地死去。我不由得想起了电影刚开始祖父对瓦西里的教导:“我是一块石头,我一动不动,慢慢地将雪含在嘴里,这样它就不会感觉到我的呼吸,我从容不迫让它靠得再近一些,我只有一颗子弹,瞄准了它的眼睛,我的指头轻轻按在扳机上,我没有颤抖,我现在是一个大男孩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论是彰显主角运还是战争的正义性还是别的什么,在一个一个人用自己的牺牲为主角增加胜利砝码的时候,其实这场争锋的结局早已经被注定。

最终,是个美丽的结局,男女主角在战地医院重逢,彼此安好,或许俗套,可这,便是最大的幸运,也是最好的结局。

整部电影看下来,没有看到一点领导者的光辉决策和伟大领导,而只是能看到一个个平凡的人们,为了自己,为了胜利,而在战争的泥潭中挣扎。或许电影在提醒我们,诚然,战争的胜利我们不能忘记领导者的功绩,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平凡的士兵和平民。


第二篇:兵临城下影评:人性的思考


人性的思考

我喜欢战争片。在我看来的战争片是永远离不开战争、战友和对手。《兵临城下》令我震撼,它给我带来了一份意外,一份对于人性的细腻刻画,所以片中人物的魅力最令我欣赏。

战地英雄——瓦西里·扎采耶夫

巨幕拉开之后,一只狼在白雪覆盖的森林之中伺机而动,狼的眼睛紧盯着猎物—— 一匹作为诱饵的马。之后,一只被伪装过的猎枪和幼年的瓦西里出现在画面中,他神色坚毅却无法掩饰那份面对猛兽的紧张,狼开始冲向猎物,速度逐渐加快,而瓦西里的枪却开始在颤抖,在爷爷的不断催促下,少年瓦西里终于开枪了,但是少年瓦西里因为恐惧和紧张,那一枪并没有击中狼,在狼撕咬白马的时候是爷爷射杀了狼,也给少年瓦西里上了可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堂课,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要像石头一样冷静,机会出现时要勇敢果决甚至冷酷,不可有一丝迟疑和惊慌。瓦西里从猎狼中获得的能力和经验很快就在战场中表现出来,新兵被派到战场上与德军展开对攻,面对火力强大的德军,冲锋无异于送死,而后退也一样会被红军打死,瓦西里在两个人一杆步枪的情况下,赤手紧随着前面的士兵冲锋,他伏着身向前跑,冷静的躲闪飞来的子弹,时刻寻找拿到枪的机会,比起那些直着身子猛冲的士兵他活下去的机会大了很多。最后,当前进后退都要死的时候,瓦西里以装死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整个过程中瓦西里表现出了与新兵极不相称的冷静与智慧,而这些除了天分外就要拜猎狼的经验所赐。

他是个优秀的狙击手,是机智果断,沉静含蓄的化身。他坚难地匍匐在大敌于前的杀场坑道献身抗战,夜晚挑灯回信同胞;他利用玻璃来混淆敌人,在死人堆里藏身,还有为朋友,为恋人英雄流下男儿泪的一刻。在当他亲眼目睹战友死在自己面前,脑浆迸裂的时候,他的手是颤抖地,心情是复杂的,但他努力地让自己平静,因为这是在战场,还要继续战斗下去。在与丹尼洛夫、塔妮娅三角恋关系中,在面对科尼格上校的猎杀出现恐慌,在一次狙杀科尼格上校的时候居然错失良机,而且当时经过长期作战又等待了一夜的战地英雄也是人,也是会困乏的,导演编导了多么人性的一面。难怪有人说高手过招,最忌心浮气躁,对于狙击手来说,错误永远是致命的,哪怕是最小的。他曾对塔尼娅说过,他的的理想只是平凡地想成为一个工厂的管理者,他有自己的情爱牵挂、有自己的脆弱和无助。平凡的个体负载过多无法承受的内涵,即便是英雄,撇开被外界神化后的耀眼光环,他们依旧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牵有挂的平凡人,而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对英雄的平凡化而不是神话的诠释,给了不一样的震撼,一个强者总有脆弱的一面,内心总有一片柔软的地方,这是人类无法避免的本性。

英雄的制造者——丹尼洛夫

丹尼是一个忠诚的红军军官,他发现了年轻的神枪手瓦西里。在红军失利,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时,在所有的军官面对将军的自杀、面对赫鲁晓夫的暴怒都不敢出声时,他大胆地提出了“我们需要英雄。这里的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被德国人的子弹要么是被我们自己人打死,也还有另一条路,一条勇气之路,一条热爱祖国的道路。我们必须重新发布军队的消息,我们必须要讲述一些宏伟的故事,才能够振奋人心、重整旗鼓。我们必须让他们坚定胜利的信念。我们必须给予他们希望、自豪和去战斗的欲望,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制造先例让他人跟随其后。”于是,瓦西里,这个鼓舞了整个红军队伍,甚至鼓舞了全苏维埃人民的英雄诞生了。他放大了瓦西里的每一天的胜利,神化了他的体能和智能,让他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神。他为战争服务,为国家服务,对瓦西里则不存在道德,甚至是残忍。他甚至不惜利用房东的儿子,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沙查,让他接近想刺探消息的科尼格上校,天真烂漫地为上校提供“情报”,再让瓦西里早于科尼格上校一步埋伏在上校准备捕杀他的地方。瓦西里两次失手后,科尼格上校终于醒悟到这个对他提供的巧克力口水直流的孩子骗了他,他把沙查吊死水塔,一个在瓦西里会出现的地方。在这件事上,丹尼洛夫是刽子手,他把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当手榴弹扔向了敌人,但在他的心中自己是一个军官,在为祖国而战。

塔妮娅中流弹,身负重伤,被送上了开往后方的轮船。目睹这一切的丹尼受到了重创。此时的丹尼,还可以有许多种选择。丹尼说,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这话未必对,很多人经历了极度的痛苦后,仍然不能大彻大悟。但是,丹尼确实是大彻大悟了。有些事只有失去后才知道珍惜,有些事只有到失去后才知道放弃。失去最珍惜的之后的绝望给人的清醒,不到那个时候永远不会明白。两个绝望的男人,到头来终于可以敞开心扉,“我们努力去创造平等世界,希望大家不用妒忌别人。可是人总有令别人妒忌的东西,一个微笑,一份友谊,求之而不得的东西。在这世上,即使是苏联的世界,总是有富有贫,富于天赋,贫于天赋,富于爱情,贫于爱情。”丹尼洛夫用他的觉悟来换取瓦西里最后的胜利。不论那最后一击有多么不可思议之处,这段话足以叫我们默默回味。但是人生来不平等,一生追求的是更加不平等,谁都希望自己过得比别人更好。人性是不会改变更不会彻底湮灭的,那种理性的社会会实现么?不是为了任何一种体制。人性才是我们要舍生保护的。他来到两个狙击手对峙的猎场,对瓦西里说:我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然后,突然闪动,让科尼格上校将他击毙,从而使得瓦西里发现了科尼格上校的位置,并将其枪杀。

我一开始把他想成一个高素质的军官,没想到他会有利用沙查和诬陷瓦西里的行为,而且做的那么理直气壮。后来,我对他很失望,我甚至料定瓦西里是要死在他手里的了,没想

到他又会用生命去帮助他完成任务。我们常把一个人的道德看成了一条死河,没有波澜,永远也不会改变航道,和我们一直所接受的“三岁看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有位名人曾说过,道德是行动的对象,而不是思考的对象。当人要思考道德的时候,他实际已经失去了道德的方向。丹尼这个角色之所以吸引我,就在于他一直在行动,他的道德一直就存在于他的行动中。面对现在发生的很多类似小悦悦事件时,我们在思考,在积极思考什么是道德,在积极评判他人的道德,我们却集体丧失了道德的方向。

感人的沙查母子

沙查,一个在死亡面前也不坚强的勇敢孩子。沙查在影片中是一个很勇敢的孩子,尽管他还是个小孩,但为了从邓宁上校那里刺探有用情报,他不惜冒着危险接近上校,骗取他的信任,可惜最终沙查还是被老谋深算的上校识破了,这个勇敢的孩子也因此早早成了战争的牺牲品。其中有一个情节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回味的。剧情中,当科尼格上校在那个铁管子里将沙查逮住的时候,镜头转到了他们两个人的背影,此时我们可以看见沙查在抽泣的背影,在死亡面前他本能地抽泣了。虽说战争能够让孩子学会勇敢,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不能克服心里的恐惧,这点恐怕连大人也很难做到吧。在死亡面前的坚强有点虚伪的成分,而沙查保持了孩子应有的纯真,看到这里让我不禁想起那张可爱的红红的小脸——为了国家可以勇敢,面对死亡也会恐惧。如果换成中国的片子我想那个小孩一定很勇敢在牺牲前一定会高喊:打倒日本鬼子之类的话。或许这就是外国片跟国产片很大的不同点之一。虽然短短的一生,逃不开被利用的命运,被自己的国家利用,是心甘情愿;被敌方利用,是有些悲哀,但他一直很勇敢,直至死亡。他的死,怵目惊心,让人有一种哭不出来的悲痛。

战争中见亲情。沙查的妈妈在影片里有两处我印象特别深刻,一处是:塔尼娅和丹尼洛夫过来跟她说斯大林格勒快要沦陷了,现在要安排她撤退,但是她说:“她不走,这是她和沙查的家。”其实是因为沙查还没回来,她担心沙查的安全。最后丹尼骗她说沙查投降了德军,已经安全了,她才肯走。另一处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她一路向丹尼不停地解释,希望他原谅沙查。尽管炸弹到处飞,随时都有被炸死的可能,她也摔倒了在地上,就在她爬起来那一刻,我以为她会继续逃命,结果她没有,她竟然往回走了,为的是给小沙查留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身体很好,会撤到对岸,沙查,保重。”看到这里,我眼睛有点湿润了——亲情就体现在这细节之中!沙查的妈妈没有那种大义凛然的精神,但是她对小沙查的一举一动,都是尽显一个慈母的伟大。站在一个妈妈的角度上想想,也许,当叛徒,保留性命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没有一个父母愿意牺牲自己的孩子的。

优雅的狙击手---科尼格上校

整部影片,最吸引我的是那位纳粹枪手——科尼格上校,一个战功卓著的狙击高手,战斗力极强,却有着莫名的迷人气质,在举手投足间散发着猫科动物特有的自媚、优雅与从容,

在贵族风度、温文尔雅的外表下,是内敛的意志。他来到斯大林格勒专门捕杀瓦西里时,他不理睬瓦西里“我不是他的对手”、“我的枪法没他好”、“我会被他杀了的”这样的叫喊,当他的上级误认为瓦西里已经死亡,要求他回国时,他却冒险留下来继续完成任务,坚定地发布着“瓦西里是不会死的”、“瓦西里战无不胜”等消息。这是责任感,还是荣誉感使然?还是为自己死去的儿子复仇?我觉得是他的直觉,他相信作为一个狙击手的直觉,遵从自己的准则。因为他说过:他还没有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我还没有杀死他。只有真正爱护自己内心世界的人才会做这种选择,这种爱,超出生命本身。

第一次科尼格利用一个电线修理工作诱饵,清楚判断出瓦西里小组的位置,并瞄准了他们必经的两个楼体间的断层,当瓦西里的搭档跳跃断层时被一枪狙杀。漂亮!这一枪显示出科尼格恐怖的狙击能力,虽然他知道两个人必然会跳过这个断层,但他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断层距离不远,即使跳跃也就是一霎那的事情,要在看到有人跳出的一瞬间快速反应、瞄准、射击,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就是留有一定提前量的同时还要随机的根据对手的动作方向幅度完全凭感觉的移动瞄准镜,狙杀对手。科尼格完胜,并给对手极大的震慑。

他把沙查吊死在水塔上前说了一句,“我们都是战士。”这句话体现了科尼格的军人操守,如果没有,他就饰演成一个嗜血的杀手,导演编剧的功底颇深,描写如此细致。因为在战争中杀死对方的士兵是一件无可指责的事情,在他眼里小沙查已经干了士兵该干的事情,自己杀死的不是一个平凡小男孩而是一个小士兵。

最后,当科尼格击毙丹尼洛夫并从自己隐藏的掩体出来那一瞬,瓦西里完全可以一枪爆头,可能是导演不想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他希望两个人能有机会面对面的看到对方,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于是,但科尼格走进丹尼洛夫尸体时,他突然静止了,因为他听到了侧方风吹起斗篷的声音,那意味着瓦西里在那里,科尼格的身体僵立紧绷,仿佛一头即将被猎杀却又想做困兽之斗的独狼,他在挣扎是否要做最后一搏,然而他知道那个人是瓦西里,一个在斯大林格勒狙杀了这么多名德军的狙击手,那个弹无虚发的乌拉尔猎人,所有的挣扎都将是徒劳。于是,科尼格的眼睛告诉我们他放弃了,准备以体面地方式接受死亡,他缓缓吐一口气,站直了原本保持警备状态的身体,静静的摘下帽子,转过身注视着这个年轻而强大的对手,那一刻他想必是对对手充满尊重和感激的,能死在自己的强大对手的枪下或许没有什么遗憾,比起老死病榻来讲,这样的死亡更骄傲和光荣。自己除下了帽子让瓦西里射他的前额更说明了一点:在他眼中,和瓦西里之间确实是一场较量,只是输的人要付出性命做代价而已。

两位优秀的狙击手,冷静、坚忍和残酷。他们可以在一个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埋伏几天几夜只为等待一次机会,而对于以“one shot, one kill”一击致命为准则的狙击手而言,一次机会

足矣,当然在机会出现的时候他们绝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和手软。我喜欢库里科夫说的“捕猎场不是由狼来决定的,而是由猎人决定。”狙击,本来就是猎杀。

在残酷的竞争社会中,我们应当向瓦西里学习,学习他的冷静;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要像石头一样冷静,机会出现时要勇敢果决甚至冷酷,不可有一丝迟疑和惊慌;同时要克服心中的恐惧和脆弱.每个人最大敌人是自己,首要是战胜自己的恐惧和脆弱。因为在这个社会优胜劣汰,是不平等的,就像瓦西里说的“他只是个步兵,不值得为了他而暴露我的位置。”人与人是不等值的,人生来不平等,而人一生追求的就是更不平等!

更多相关推荐:
《兵临城下》观后感

兵临城下观后感看过这部电影我将从人性的角度去看为什么欧洲是欧洲而俄国永远都只能是俄国而并非从深层次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去探索这一问题也许这部电影带有对苏联的偏见但我只想就电影论事而不考虑任何阶级问题而把这一问题...

兵临城下观后感

前天晚上看了苏联关于二战的影片兵临城下感慨许多现在写一些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其实两年前我就看过兵临城下的海报宣传了解剧情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一个杰出的苏联狙击手华斯理射杀了大量的纳粹德军使德军士...

观《兵临城下》有感

观兵临城下有感前言这是我第一次写电影影评为此在写之前我专门去网上查找了有关电影影评的格式但发现电影影评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大都是先对电影内容做一简单的陈述然后从中阐述自己对该电影的感受包括对人物性格的认识电影所阐...

观《兵临城下》有感

透过宣传读懂价值观观兵临城下有感兵临城下一部改编自威廉克雷格19xx年同名纪实小说的电影影片用影像和声音诠释了这场二战中最惨烈的战争导演试图凭借时空拉开的距离获得景深为观众呈现这史诗性的一幕而今天让我们撇开历史...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观后感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观后感双乳镇中心小学六2班廖卫欣指导教师王传兰今天王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叫做兵临城下决战要塞的二战电影引得我感慨无限啊电影的内容说的是一九四一年苏联卫国战争初始在现在白俄罗斯和波兰边界的布列...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观后感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观后感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gt观后感一决战要塞取材于19xx年苏德战争的布列斯特要塞之战当时德军闪击苏联以横扫千军之势直逼莫斯科苏联边境的布列斯特要塞在外无援军内无有效指挥的情况下仅凭慌乱之后的...

《兵临城下》观后感

守护道德守护和平观兵临城下后有感X月X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全班同学观看了兵临城下感触颇深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影片中的人物和情节都纷纷从我灵魂深处跳出来告诉我那份感动那份震撼非文字不足以描绘非文字不足以记载于是我蠢...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观后感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战争是地狱之下和平是艺术的保姆千百年来战争无数战争使一个国家衰败战争使人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就是可恨的战争在布列斯特要塞这个宁静美丽的小镇人们过着安逸的生活笑声乐声淹没了这个祥和的地方一...

电影战争子午线观后感

电影战争子午线观后感电影战争子午线gt观后感看完战争子午线这部电影我的心情就如那大海的波涛一般久久不能平静gt故事讲述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艰苦的19xx年一支由十二个红军中的孩子组成的特殊队伍在一个叫老兵...

《边城》观后感 Microsoft Word 文档

再看边城早不记得什么时候学习的边城这篇课文也不想去查阅资料告诉我或许是中学的时候吧我还有印象只是有些模糊今天看过这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沈从文先生笔下那个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湘西小城再次勾起我的记忆好向往那个优...

边城电影观后感

边城电影观后感篇一边城电影gt观后感边城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名作沈从文系凤凰人一生都难以忘怀家乡特别是沅水因而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此为环境题材的边城是其中代表gt故事发生在湘西一个风光秀丽人性质朴的边远小城即使是战...

《边城》观后感(最新)

有过这样一座城边城电影观后感忘了是因为看了沈从文的文字而想去凤凰还是因为想去凤凰所以多看沈从文的文字了最近城市的喧嚣让我心神不宁于是朋友推荐电影边城给我看看完后心里突然涌上一句话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

兵临城下电影观后感(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