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影评《一次别离》

时间:2024.5.14

去年的《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后文简称:《一次别离》)从柏林电影节夺得金熊奖之后,几乎一路横扫美国各个影评人协会的年度最佳外语片,最终也包揽了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殊荣。送上一句实至名归有着马后炮的谄媚,对于伊朗这个神秘的国度,《一次别离》里的世界应该最贴近伊朗人民的生活现状。

导演阿斯加?法哈蒂的这部电影对整个伊朗社会进行了一次白描,通过一对夫妻的离婚间接反映了现代与传统、道德与法律、诚实与谎言、婚姻与爱情、父母与子女、移民与留守等众多问题的离别。影片有着伊朗电影一贯的优秀特点,纪录片式的摄影手法,用长镜头和非职业演员的表演最大化的还原生活的真实面貌。

因为森严的宗教信仰,伊朗电影和周边几个国家大相径庭,比如土耳其电影的完全的欧化,俄罗斯电影的通俗和故事性,伊朗电影则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响巨大,风格写实,镜头语言朴素,追求纯净的影像风格和简单明快的叙事。电影主题往往是对本土现实、本土文化和本土体验的殷切关怀,导演们的创作灵感讲究来源于个人的生活体验、价值观和世界观,艺术之根植于伊朗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因为伊朗素有“诗人之邦”的称号,诗意也从很多导演的骨子里渗透到作品的每一帧画面里,也成了影迷对伊朗电影印象的一部分。

《一次别离》这样的道德故事有着强烈的伊朗民族特色,只会发

生在还有道德和信仰的国家。电影扎根现实,围绕着一起民事诉讼的官司剖析了人性、道德、宗教和社会阶层之间的深刻命题。下面的文章将以电影中几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对白浅析一下这部电影。

“我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

电影的开头西敏向法官陈述要带女儿出国的理由时说:“我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法官问:“怎样的环境”?西敏没有回答。

其实伊朗是个很现代化的国家,只是伊斯兰宗教思想和政府对文艺产业的监控很严格,女人虽然都要蒙上那层黑纱,但她们却可以有独立的思想和发声的机会,甚至有让很多男人都会羡慕的工作。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在政府的条条框框之下,自由是有的,只是没有绝对的民主和自由,这一点相信中国的影迷很好理解。

“伊朗社会并没有西方化,我认为它只是现代化了,人们在他们自己的文化基础上现代化了,伊朗人民的真实面貌就是这样的,更确切地说是伊朗的中产阶层。这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出现的。”法哈蒂如是解释。

影片中纳德和西敏一家就是思想西化的中产阶级家庭,妻子想要

移民出国,而丈夫拒绝离开的理由是要照顾患上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西敏质问纳德,“他还认识你这个儿子吗?”纳德说,“他不必认识我,只要我知道他是我的父亲就可以了。”这个病重的老父亲形象就像一个诗意的隐喻,象征伊朗社会的过去,那些政府的条条框框在一些思想西化的中产阶级眼里已经病入膏肓,他们开始选择逃离。而纳德的思想却和西敏不同,还对自己的国家和老父亲抱有一定的期待,父辈的遗留苦难他们这一代甘愿去背负。

对于“这样的环境”未来会如何就像电影的开放式结局一样,没有答案。如果父亲一辈象征着这个国家的历史,而孩子这一辈就象征这个国家的未来,女儿特梅最后会选择跟母亲一起出国彻底被西化,还是像父亲一样留着自己的国家对未来充满期待?这倒真是个棘手的问题。孩子的未来正如这个国家的明天,究竟该何去何从,需要时间说话。

“在萨珊王朝时期,人们被划分为两个阶层:上层特权阶层和平民百姓。”

电影中外婆和特梅在法庭外复习历史知识时说过,“在萨珊王朝时期,人们分为两个阶层,上层特权阶层和平民百姓”,外婆特意强调了“平民百姓”。在伊朗,社会等级是一直存在的,正如片中的这

两个家庭,代表资产阶级的纳德与西敏一家,代表普通百姓的女佣瑞兹一家。在法庭的戏份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有钱人掌握着话语权和法官的好感,法官在发言权上偏袒资产阶级,就连被请去作证的女教师都帮着纳德一家,即使她是在说谎。

电影中讽刺是,越是受过教育的人越容易说谎,反而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社会底层老百姓更加真诚,而法庭显然更相信受过教育的人的素质。道德和法律,诚实与谎言犹如风中飞絮般摇摆,这也是这部事故性影片的重点,究竟是谁在说谎?真相到底是什么?

影片在这方面的剧情编排让人惊艳,一场官司被编剧处理成了犹如推理嫌疑片,扑朔迷离的线索逐渐推进剧情,各执一词的据理力争,简直上演了一场《罗生门》。人性的自私,信仰的挣扎,亲情的博弈,现实的贫苦,无论真相如何,双方都有各自的难处。纳德说自己不能坐牢,因为无法抛下年老的父亲。瑞兹的谎言最初源于对丈夫的恐惧,后来庭外和解的金钱索赔除了正义感使然,现实的贫穷显然也是其中因素。最后剧设聪明的用宗教信仰驱散了谎言,女佣瑞兹道出了事实的真相,而思想西化的纳德家的小女儿特梅年纪轻轻却最后在法官面前说谎为父亲辩护,这也算是教育悲哀。但是平民百姓的善良和诚实却是出于对信仰的恐惧,或者说虔诚。绝对的信仰往往等同于绝对的恐惧,这也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结果,辩证起来这本身也是互为矛盾。

“我没有偷钱。”

这场官司的导火线就是纳德怀疑女佣瑞兹偷窃,而偷窃的对于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是一种罪名。瑞兹坚决说自己没有偷钱,但纳德抽屉里的零钱确实丢了,钱呢?对于钱的去向一直是个很有争议的地方,但电影中这类叙事的留白显然很有意思,而且拿钱的绝对不是瑞兹!

对于钱的去向大致有两个推测:一种推测认为钱是西敏拿的,最后给了钢琴搬运工;另一种推测认为钱是老年痴呆症的父亲拿的,因为老父亲曾跑到楼下买报纸。

对西敏拿钱说,影片中确实有蛛丝马迹可循,西敏答应给钢琴搬运工加钱之后回到房间,她在拿钱之前至少翻到了第二个抽屉才找一沓零钱,她数钱的时候女儿来到房间门口,她还飞快的瞄了一眼。西敏似乎是做贼心虚,而女儿却变得小心翼翼起来,探头朝房间张望,不敢直视。西敏显然比纳德有钱,她可能只是没有零钱给搬运工,在分居的当口又不好意思向纳德开口借钱,于是她就拿钱了。后来纳德第二次推保姆瑞兹出门的时候,女儿特梅明显有片段的欲言又止。她可能是为了保护母亲,就像她会在法庭为父亲撒谎证明父亲不知道女佣怀孕一样,出于爱。

对老父亲拿钱说,影片中的某些瞬间似乎也可以说得过去。痴呆的老父亲下楼买过报纸,这也直接导致了女佣被汽车撞击并流产。在纳德和女佣争吵的时候,在纳德的一个主观镜头里,我们看到老父亲突然很反常的看着这场争吵,随后他将自己反锁并瘫倒在房间里,自此之后他连之前基本的对话都不能说了。即使之前还能下楼卖报纸的老父亲拿了钱,之后他也彻底开不了口承认自己拿过钱了。

其实钱是谁拿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瑞兹确实没有偷钱,但就是因为这个偷窃的罪名引发了一场官司。法庭上纳德再三强调丢钱的事实,钱也成了事件的因果——因钱而起,以钱消灾。电影探讨的其实不仅仅是不同社会阶级间人们的隔阂和难以交流,在两个家庭内部都有同样难以沟通的矛盾。如果西敏拿了钱,她最终没有说出来,她和纳德之间也存在着沟通问题,两个人离婚问题和伊朗独立女性最看重的尊严;而女佣瑞兹不敢说出流产的真相,可以猜想其丈夫日常的野蛮甚至暴力,这可是同一阶级之间的问题。

对于伊朗电影史的系统研究其实资料并不丰富,网络上随手可以搜索到的结果大都比较雷同,都是关于伊朗电影诞生到19xx年之间的资料和各种数据。一些关于讨论伊朗电影的文章,内容也都是大段

大段的雷同,比如关于伊朗电影的两次“新浪潮”运动;关于伊朗比较出名的三代导演;关于伊朗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再赘述这些对于很多喜欢伊朗电影的人大有“复制—粘贴”般不思进取的嫌疑。但对于19xx年之后的伊朗电影,目前资料是少之又少。

很多人提到伊朗电影都会想到《小鞋子》或者著名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也正是这伊朗电影人在国际电影节上的屡屡获奖让全世界的影迷认识了伊朗电影。

19xx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政府高喊“高扬伊斯兰教义,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许多导演被冠以“腐蚀公众”的罪名而被清洗,有的甚至被判刑,它的影响其实也有好的一面。它让革命前那些用裸体、暴力、低级下流、大腕歌星等快餐式粗俗化的作品彻底淘汰了,因此,电影音乐、美丽的外景、精美的化妆、特技镜头及特殊色调和表现手段则受到重视。这些可视为革命后电影技术改善的因素。与此同时,在80年代的电影中宣传道德价值是比较明显的,但在以后的几年这种品位逐渐失去颜色:在80年代初的电影中“内容”高于“形式”,但后来“形式”占了上风。关于它坏的一面更好理解,除了限制了电影人的创作自由之外,政府也彻底掌控了伊朗的电影行业。导致19xx年后的伊朗电影主要有三种形式:流行的毫无艺术价值的“垃圾电影”,官方推崇的为宗教及政治服务的宣传片, 国际上受到认可的蕴涵人生哲理的儿童片,这也是伊朗的儿童片国际上比较

有名的原因。

19xx年之后霍梅尼以后的伊朗领导人不再采取强烈的政治措施来阻挠伊朗电影的发展,特别是19xx年穆罕默德?卡拉米当选为伊朗新总统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扶持伊朗电影的发展,重新制定电影工业规则,改进发展电影文化功能,并明确将电影定义为伊朗的娱乐产业等。但严厉的电影审查制度依旧让伊朗电影人不敢越雷池一步,就像去年柏林电影上不能出任评委的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你可以试想一下,如今的伊朗电影里夫妻离婚还是敏感话题,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一种文化的后退。

尽管像有马基德?马基迪的《小鞋子》在全世界享有赞誉,用一种极简主义的叙事风格,靠孩子天真的童年打动全世界,但温情感人的背后,贫穷暴露了这片土地上的事实。也有贾法尔?帕纳西这种敢于说真话,屡屡打破伊朗题材禁忌的电影人,靠阿巴斯式的《白气球》(19xx年),儿童电影《谁能带我回家》(19xx年),表现女性生活困境的《生命的圆圈》(20xx年)享誉世界。他们也是伊朗第二代导演的代表,不同于第一代阿巴斯和默森?马克马巴夫等老牌导演的极端生活化和高度个人化,第二代电影人作品的故事性和娱乐片式的剪辑方式更容易被普通影迷接受,不至于昏昏欲睡。对伊朗的第三代电影人,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背马鞍的男孩》《黑板》的女导演萨米拉?马克马哈夫,她是穆森?马克马哈夫的女儿,也是伊朗比较杰出的女

性导演之一。她的几部作品大都也继承了父亲的特点,干净, 令人感动,并且更有力量,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获得了成功。

《一次别离》的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出生于19xx年,作为伊朗的第三代电影人,19xx年便参加了伊斯法罕青年电影协会,开始用8毫米和16毫米胶片拍摄短片,后取得伊朗塔比阿特莫达勒斯大学和德黑兰大学戏剧艺术和舞台指导专业的双学士。无论是从现实隐喻还是诗意哲思,从剧情编排还是镜头语言,从传统的美学观念还是作者化的个人见解,《一次别离》都非常完美。

严格的电检制度对伊朗电影的题材限制影响很大,但很多导演却反对夸大(甚至否认)电影检查制度对他们的影响,但这一制度最明显的对于题材的限制却是众所周知的。在这方面,中国的电影人应该也深有体会,尽管中国导演要相对来说幸福的多。但在思想西化的伊朗电影人眼里,最致命的还有伊朗的伊斯兰教信仰,甚至会在《被投石处死的索拉雅?M》《荣誉谋杀》(Land Gold Women)等电影里被彻底妖魔化,成了伊朗电影印象的另一个极端。其实荣誉谋杀这项罪名不单单只发生在伊朗,土耳其、约旦、意大利,甚至旧社会的中国也有类似的洗门风之类谋杀行为,只是伊斯兰教教条森严的伊朗被电影极端的一再放大过罢了。

有阳光就会有背光的一面,这很正常,但真相往往就在极端和普

遍的拼凑之后


第二篇:影评《一次别离》


姓名:王静 学号:2013110143

我所欣赏的“中立”

——论《一次别离》中信仰与人性的天平

许久没有坐下认认真真的写一个影评了。个人也很少接触中东地区的电影,如果不是看到名称好奇,可能就会错过这部惹人深思的伊朗低成本电影了。如此,还算是一个幸运的巧合。

《一次别离》给我的整体印象就是一种淡淡的焦灼感并笼罩着朴素的力量。这种朴素不是没有任何修饰,而且导演将生活化的场景和细节经过巧夺天工的处理让人们观看时并无觉得不妥反而有一种顺畅的真实感。真是这种质朴的基调奠定了电影的整个情绪。导演以一种完全中立的视角对待《一次别离》,这里既是纳德和西敏夫妻间的别离,也是他们和女儿之间的别离,更是纳德家庭和女佣瑞茨两个家庭的别离。他们分别映射了伊朗的传统和激进,现在和未来,宗教和社会准则!

在导演的镜头里我们看不到任何偏向,即使我本人会随着电影小高潮来波动情绪,但是可以看到导演并没有大肆渲染。正是这种犹如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一样的真实感,往往更容易让人沉浸,不禁思考着故事的发展,各种暗流涌动。比如导演在刻画纳德这个人物的时候,给大家展现的是(注意我用的是展现,而不是刻画,因为,纳德好像本来就是那样的)一个爱父亲的孝子,一个爱女儿的父亲,一个有着良好教育与职业的社会公民,一个为人处世有原则甚至有点儿大男子主义的人(不会为了怕麻烦而向女佣一家妥协即使后开为了女儿被迫同意赔偿,也要女佣手放在古兰经上起誓才生效,不会因为女儿被扣分而允许她读错误的单词),一个会为了自己的家庭撒谎同时又很善良的人(在瑞茨丈夫因顶撞而被判拘禁3天时为他们求情),这些都表明他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传统男性,同时又会为了社会生存法则而向违背道德而撒谎。西敏是一个有着先进思想的伊朗女性,她代表着伊朗先进的一群人,希

望出国或找到其他途径来突破现状,同时她们又是懦弱的、狭隘的,对于丈夫与女佣间的冲突,一味的指责丈夫过错的同时积极协商赔偿问题,虽然这之中她女儿占了很大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对事实真相的不愿探究对哈德特威胁的懦弱。女佣瑞茨同样是一个立场不坚定的人,她深信教义,所以才会在服侍纳德父亲时为身体接触而犹豫,直到打电话确认后才放心给尿裤子的纳德父亲擦拭身体及换衣服,才会在最后对着古兰经起誓的关头说出真相,宗教的信仰与她而言甚至比社会准则以及司法更重要。他的男人哈德特起初令我十分反感,粗鲁放肆,虽有信仰却早被生活磨去,更看重生活本身。除却其他细节不谈,光是这4个主角的性格和行为准则就不光映射了伊朗宗教和政治的矛盾,更加突出了人民在本我和社会生活中天平的倾斜。

他们在各自的世界中无疑都是一个好人,好家长,遵纪守法或是尊崇教规的好公民。但是一旦当事情牵扯到他们的生活中,生活在他们的亲人身边发生变化时,这些就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这时,就出现了所谓的“中立”,没有绝对的界限来区分一个好人或者坏人。没有任何界限能规定什么样的准则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又是对的?难道大义灭亲才是对的么?难道为了道德葬送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才是对的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答案,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杀人犯也有柔情时刻——并且每个人的性格和成长路线并不一定由己,造成这一切原因的社会环境又该承担什么呢?即使是人人陈称赞的好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是谁赋予人类完美人性了?

可即使是这样,随着剧情的发展我还是对纳德的大男子主义感到愤恨,为西敏不问缘由的斥责纳德感到生气,为瑞茨明知腹中胎儿不一定是纳德所为还坚持是他推搡的感到羞愧,为哈德特的野蛮行径感到恼怒!甚至最后小萝莉怨念的一眼也让人觉得不舒服——在没有弄清楚的情况下就加上自己的意志的做法实在是欠妥当。但人性不就是如此,在道德和利益的天平上摇摆,最终要被现实打败。

的确,人类要有信仰,要有约束。这样才能使社会有秩序的发展下去。只是这信仰和约束如果尊崇的过了头,泯灭了人性,终究还是会大乱,如何平衡,终究是一个微妙的问题。(在此并不是对剧中人物撒谎等作为的赞同,而是想呼吁大家建立一个置身事外的世界观,从整个环境乃至历史来客观评价他们。善恶一念间罢了,世事无绝对。)

更多相关推荐:
电影影评

电影《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今天是我第一次看这类型的电影没有泪流满面(因为今天是在教室里,我的眼泪在眼睛里打滚儿,仰着头过了一会儿才把眼泪给硬逼了回去),我很喜欢这样的电影,我更喜欢电影里面的人和事,这部电影既让…

电影评论怎么写

电影评论怎么写本人一直收藏的一篇文章也算是我第一篇转帖的关于的电影文章1什么是电影评论电影评论就是观众在观看完电影以后的所感所想相对于专业人员来说电影评论也可以写成复杂详细的电影分析影片分析的最终目的即在于使人...

电影观后感范文

电影观后感范文篇一小孩不笨2gt观后感成长的几个瞬间因为gt故事的流畅性而更加支离破碎结局是好的尽管也有死亡但对于一部类似于励志片的成长电影来说往往得牺牲掉什么这样才能算作完美20xx年唯一一部赚足我眼泪的电影...

影视评论范文1-各种类型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编导类专业测试影视作品分析1美丽的大脚美丽的心灵新华网20xx0407095549来源新华网校园频道美丽的大脚美丽的心灵简评影片美丽的心灵美丽的大脚获得本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七项提名并荣获最佳故事...

专业影评电影《御法度》影评范文—1

在一系列厮杀中与队中最优秀的剑手冲田总司比试过后两名年轻武士被选中一位是京都商人的儿子武士之后加纳三郎松田龙平扮一是前苦目族低级武士田代彪藏浅野忠信扮在接见新选武士时土方留意到加纳俊美有如女子的容貌以及近藤统领...

电影观后感

快乐时光观后感周五我校在离我们不远的大学里举行了一次看电影的活动于是下午第一节课下课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走出教室到走廊里排队一路上同学们嘻嘻哈哈就像度假似的非常开心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电影院里电影院里一片乌黑好不...

电影观后感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电影观后感根据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组织观看焦裕禄等9部影片的通知的要求参加观看了焦裕禄第一书记生死牛玉儒3部影片电影焦裕禄讲述和歌颂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艰苦奋斗一心为民...

电影观后感征文

征文题目参赛单位班级作者姓名辅导教师

电影观后感

小兵张嘎观后感不仅要爱国广西灵山县丰塘镇沙塘小学四年级学生姓名黄现传指导教师方华一九三七年那鬼子就进了中原那瞄了一瞄准哎打死个翻译官那他两腿一伸就见了西天那嗯哎哟我一听到这一首歌全身就兴奋起来感到有无比的劲使尤...

电影观后感

观太极旗飘扬有感以前的我对战争的概念十分模糊总觉得它离我们很远从不了解属于正面战场的士兵的心情和在动荡社会勉强生存的普通百姓的惊恐和担忧我们所接受的教育都是黄继光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邱少云在烈火堆中为不暴露目标...

作文指导__如何写电影观后感

作文指导如何写电影观后感一什么是观后感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

电影《精诚大医》影评范文

观精诚大医小感凡大医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普救众灵之苦来求救者不问贫贱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一心赴救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这是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一生的真实的写照他也用他的一生来践行医者至高的品性今观看以国医...

电影影评(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