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教案

时间:2024.5.4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六课

强 项 令

范 晔

[幻灯片2:题目](等待上课时用)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人物传记,而在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现代的人物传记文章,对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已经掌握。因此,这对学生学习古代的人物传记有很大的帮助。本文是记述董宣办理湖阳公主家奴杀人一案中表现出来的不畏权贵、执法严明等精神。

[学情分析]

第七单元教案

文,一次学习难度无疑就增加了。但是,学生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学习了现代文的人物传记,对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已经掌握,如此一来学习时先疏通文意,再理解课文也就相对容易了。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章故事情节和结构;

2.学习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廉洁奉公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分析董宣“格杀”家奴的是非,树立学生的法制观念。

[重点难点]

1、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故事情节和结构。

2、学习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廉洁奉公的精神品质。

[教学方法]

1、阅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讲授法 4、作业训练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理念:

以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为出发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以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纽带,以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为重点,以学生正确思想

观念的树立为关键。关注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法制观念,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交流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新课程理念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创造性,努力确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3)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社会是法制社会,讲求的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那么,我国古代社会的人们,又是如何来维持社会秩序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强项令》这篇文章,从而去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制状况。

出示教学目标(幻灯片4)

1.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章故事情节和结构;

2.学习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廉洁奉公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分析董宣“格杀”家奴的是非,树立学生现代法制观念。

二、作者简介

(出示幻灯片5、6)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补充介绍本篇文章的作家作品。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元嘉初年,任宣城太守时,取各家关于后汉史事的著作,删繁补略,撰史学名著《后汉书》。该书以文采著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

三、整体感知

(一)听读课文。

要求:1、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结合文中的注释,疏通文章意思。(幻灯片7)

1、给下列生字词注音。(幻灯片8)

晔 (y?) 圉(yǔ) 骖(cān) 臧(cáng)

敕(chì) 鬻(yù) 旰(gàn) 徇(xùn)

蹙(cù)) 恂(xún) 箠(chuí) 枹(fú)

2、指出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幻灯片9-13)

强 项 令

范 晔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

主苍头白日地名,在今河南杞县 特别征召 当时 家奴

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

躲藏 等到 陪乘

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 拦住车马 数说 打死。格,击打 指汉光武帝刘秀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

用鞭子打死 乞求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

复兴 平民,百姓 治理 用不着 能够

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

当即 柱子 盖,覆盖 指宦官 认错

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 叩头 按,撑 低头 平民,百姓 隐藏逃亡犯和死刑犯 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

施行,施加 (皇帝)命令

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 脖子 全,全部 分发 捕捉,打击 害怕得发抖 称 “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歌颂 鼓槌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死 察看,视察 妻子和儿子 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 几 伤感,伤心 才 因为

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系印纽的绿色丝带

(二)默读课文。

要求:1、谈谈课文主要记叙了哪几个故事来表现人物? 2、结合故事内容,分析文章所讲述故事的起因、发展、 高潮、结局和尾声。(幻灯片14)

1、本文主要记叙了有关董宣的两个故事:(幻灯片15)

(1)记叙“董宣执法”的故事。

(2)记叙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境况。

2、本文的故事结构为:(幻灯片16、17)

(1)起因(从开始到“吏不能得”):湖阳公主家奴白日杀人,隐匿主家,官府抓不到。

(2)发展(从“及主出行”到“因格杀之” ):董宣寻机,斥责公主,格杀家奴。

(3)高潮(从“主即还宫诉帝”到“终不肯俯”):公主告状,皇帝令董宣谢罪,董宣誓死不从。

(4)结局(从“主曰”到“赐钱三十万” ):汉光武帝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重赏董宣。

(5)影响(从“宣悉以班诸吏”到“枹鼓不鸣董少平” ):从此不法之徒都惧怕董宣,董宣获“卧虎”美称。

(6)尾声(从“在县五年”到文章结束 ) :董宣去世后的家庭境况以及皇帝对他的评价和待遇。

三、合作探究

(一)请观赏“董宣执法”的故事连环画。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幻灯片18)

1.董宣为什么被称作“强项令”?请从文中找出依据。2.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出示“董宣执法”的故事连环画。(幻灯片19-30)

(1)汉光武帝非常注重法令实施,当时的洛阳令董宣性格刚正不阿,认为皇亲国戚犯了法,同样应该法办。

(2)一天,光武帝姐姐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了人,躲在公主府里不出来。董宣不能进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门口守着。

(3)过了几天,湖阳公主坐着马车外出,随从里就有那个杀人凶手。董宣得到了消息,就亲自带人赶过来,拦住湖阳公主的车。

(4)湖阳公主大发雷霆。董宣没有被吓倒,他拔出宝剑往地下一划,当面责备湖阳公主不该纵仆杀人。

(5)湖阳公主骄横地搬出皇帝弟弟来压制他,董宣丝毫没有畏惧,吩咐手下立刻把凶手逮起来,当场就把他处决了 。

(6)湖阳公主差点儿气昏过去。她马上赶到宫里,哭哭啼啼地向光武帝告状,说董宣欺负她。

(7)光武帝一听,也很恼怒,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侍卫当着湖阳公主的面责打董宣,想替公主出气。

(8)董宣说:“陛下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应该尊重法令。现在您容忍公主纵仆杀人,还能治理天下吗?用不着打,我自尽就是了。”说罢,董宣就向柱子撞去。

(9)光武帝连忙命人把他拉住,董宣已经撞得血流满面了。光武帝知道他说得有理,但是为了顾全湖阳公主的面子,便要董宣给公主磕头赔礼。

(10)董宣宁愿把头砍下来,也不肯磕这个头。侍卫把他的脑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两手使劲撑地,挺着脖子,死也不肯低头。

(11)侍卫知道光武帝并不怪罪董宣,就说:“回陛下的话,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光武帝也只好笑着说:“把这个‘硬脖子’撵出去!”

(12)后来,光武帝不但没办董宣的罪,还用重金厚赏他,奖励他执法严明。(完)

1.为什么被称作“强项令”?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幻灯片31)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2.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幻灯片32)

董宣秉公执法,他知道如审判湖阳公主家奴,必遭公主阻挠,或许就杀不了家奴。这样做,体现了董宣的当机立断,果敢英明。

(二)试结合文章内容,整理文章的主题思想。(幻灯片33)

本文记叙了董宣秉公执法、力斩豪奴的故事和他平生清贫的生活,表现他不畏权贵、秉公办事的精神和清廉为官、刚正做人的品格。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幻灯片34)

蜀大姓王齐雄坐①杀人除名。齐雄,太后姻家,未更②赦,复官。齐曰:“果如此,法挠③矣!”明日,入奏事曰:“齐雄恃势杀人,不死,又亟④授以官,是以恩废法也。”帝曰:“降一等与⑤官可乎?”齐曰:“以恩废法,如朝廷何!”帝勉⑥从之,乃抵齐雄罪。

【注释】①坐:犯罪。 ②更:经过。 ③挠:屈服。 ④亟:立即。 ⑤与:给。 ⑥勉:勉强。

(幻灯片35-36)

1、翻译句子:

(1)果如此,法挠矣!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法律就要被搅坏了!

(2)以恩废法,如朝廷何!

只用皇恩荒废了国法,像什么朝廷!

2、简要说出短文中的蔡齐和课文中的董宣在执法上的共同点。

不畏权贵,秉公执法。

五、板书设计

强 项 令 不畏权贵

董宣执法秉公执法

去世境况廉洁奉公

刚正做人

六、[作业安排](幻灯片37-38)

请观赏有关“董宣执法”的录像资料,并且结合现代法制生活,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课后记]

25、河中石兽

纪昀

[教材分析]

《河中石兽》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二篇文章,它是清代才子纪昀《阅微草 堂笔记》中的一篇志怪笔记小说。本文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可 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内容与结构上,叙述与议论相结合,既承接了七年级以 前所学的叙事性文言文又引出了下学年议论性为主的文言文章, 起着非常重要的过渡作用。 因此,《河中石兽》的教学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新课标要求 7-9 年级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 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要掌握边读、边摘录的阅读方法,还要注意 把握文章内在的条理,理清作者思路。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的教学就是要学生学习诵读文章,体会文言文朗读的情感与语调,在反 复诵读、合作交流的基础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体味文章严密的逻辑性。 基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结构和逻辑分析能力不是很强,我把能正确流 利地朗读课文和准确翻译课文、理解文中“河中寻石兽”的四种方法内容作为本课的 重点。本文有较多的疑难字词、倒装句和文言长句,因此我把准确翻译课文作为本文 需要突破的第一个难点;另外,品味写作特色、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主旨,是本 课要突破的第二个难点。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棹”“傎”“圮”等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 、训练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2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 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内讲读课

[教学方法]

串讲法 诵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示标导入

1、讲一小故事:

有关纪晓岚的儿时的趣事说明这一“满清第一大学士”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其才华了。也组织学生讲一讲,引出《阅微草堂笔记》

2、作家作品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二、查学诊断:

1、给下字注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柿(f?i)

湮(yān)啮(ni?)溯(sù) 欤(yù)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山门圮于河 ( )(2)阅十余岁 ( ) ..

(3)曳铁钯 ( )(4)湮于沙上 ( ) ..

(5)尔辈不能究物理 ( ) ..

(6)如是再啮 ( )(7)不更颠乎( ) ..

(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 .

答案:(1)倒塌(2)年(3)牵引,拖着(4)埋没(5)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6)冲激(7)颠倒 (8)按照

三、导学施教: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

(1)注意停顿和语气节奏;

(2)标出疑难字词。

2.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齐读,男女生轮读。

(2)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并标出重点词句,提出疑难字词句。

(3)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互相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

意。

3.应掌握的重点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4)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译文: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4、朗读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案: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四、练测促学: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一寺临河干 ( ) .

(2)竟不可得 ( ) .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

(4)遂反溯流逆上矣 ( ) .

答案:(1)岸边 (2)最终(3)凶猛的河水(4)于是,就

2.翻译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

(2)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译文:

答案:(1)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2)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

五、反馈延伸:

1. 课外阅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进一步了解纪昀其人其文。

2. 思考文章为何把讲学家当作嘲讽的对象。

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

理,实践才能出真知。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

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纪昀

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寻找经过人物

讲学家 老河工 寻找的地点原地水中 结果 不可得 无迹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课后反思: 顺流而下 原地沙下 求之于上流失败 果得于数里外

第二课时

一、示标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二、查学诊断:

1.通假字

曳铁钯 “____”通“____”,_________ .

答案: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2.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为众服为确论 ( )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

答案:被/认为/成为

3.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 .

古义:________ 今义:并列

(2)尔辈不能究物理 ..

古义:________ 今义:一种学科

(3)是非木柿 .

古义:________ 今义:判断词 是

(4)阅十余岁 .

古义:________ 今义:阅读

(5)盖石性坚重 .

古义:________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6)但知其一 .

古义:________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答案:(1)一起(2)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3)代词,这(4)经历(5)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6)只,仅仅

三、导学施教:

1. 朗读课文。

2. 质疑: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 质疑: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

(1) 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 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 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

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 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 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5. 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6. 质疑: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四、练测促学:

1.讲学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答案:讲学家是一个虽一知半解但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的人。

2.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答:

【解析】从老河兵的身份出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方面考虑作答。

答案: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5.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答:

答案(示例):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五、反馈延伸:

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示例:遇到问题要具体考虑,不能想当然。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保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出真知。希望同学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少闹那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讲学家一样的笑话。

布置作业:

1 熟读背诵本课。

2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纪昀

课后反思:

第七单元教案

《河中石兽》课堂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疏通了文意,本节课我们就进入文章内核,去品读语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简明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起因。“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讲述了僧人寻找石兽的事件,语言简洁,如水般平静,但细细琢磨,却是波澜起伏,

深藏韵味。你们觉得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推敲品味的呢?

生:我觉得“求”很有意思,“求”不是“找”,它是“寻求”的意思,可见僧人找寻石兽的

用心。

师:如果不考虑词句的意思,能否换成“找”呢?(生犹豫)我们分别读一下“求石兽于水

中”“找石兽于水中”,看看能否有新的发现。

生:(读)“求石兽于水中”,“找石兽于水中”。

师:发现什么了吗?

生:我觉得原句似乎顺畅一点,读起来好听一点。

师:想过原因吗?

生:(迟疑)好像“求”字听起来更适合古文。

师:你的感觉很敏锐,这就是古文的音韵之美。“找”字似乎有点现代的味道,“求”字似乎

古意更浓。我们再来通过朗读体会一下音韵之美。(生读)

师:现在我们继续探讨僧人为什么要找寻石兽呢?他可以重造石兽啊。

生:这样化费太厉害了。

师:这是一种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吗?(生沉思)大家从文中找寻依据,这石兽丢失的时

间是?

生:“十余年”。

师:十多年了,找寻很不方便,更何况“求”而不得,他苦苦寻求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怕“化

费”吗?

生:哦,有可能这个石兽是难得的石兽,也许它雕塑得相当美,可是现在却无人能造出这样

美的石兽了。

师:可以找那人重造啊?

生:也许雕塑的人不在了呢。

师:哦,原来石兽身上有着难以重现的艺术美,所以找寻石兽找的更是一种艺术美,一种历

史文化之美。由此你如何评价这些僧人呢?

生:这是一个爱钱但更爱艺术的僧人!

师:哈哈,好有意思的评价。这是一个雅俗共存的僧人。所以这僧人寻找石兽的心情是——

生:急切的!

生:迫切的。

生:心急如焚的。

生:兴冲冲的!

师:啊!那是一个多么焦急的僧人啊!让我们怀着这种急切之情读“求石兽于水中”这个句

子吧!

生:齐读“求—石兽—于水中”

师:再读!

生:“求—石兽—于水中”(声音更高更深切)

师:但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寻找石兽的结果如何?

生:没找到。

师:哪些字告诉我们的?

生:“竟不可得。”

师:去掉“竟”字可否?

生:不可。因为“竟”是“最终、到底”的意思,最终没有找到,到底没有找到,说明了僧人找寻的时间之久,而且“竟”里有着伤心,有着失落,有着苦苦找寻而不得的不心甘,如

果去掉的话,这些心情就体现不出来了。

师:哦,原来纪昀把他对人物的情思凝聚在这“竟”字中了,这真是——小小一个“竟”,破费作者思也,这就是古文的言简义丰,言虽短而意无穷,一个字可以写活一个人。让我们

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读一下吧。注意强调关键字词。

生:(读)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师:“求”字苦苦追寻,但“竟”字失落而归,两个字把僧人的情感波澜写出来了。那僧人

是不是就此罢休了呢?

生:没有。

师:何以见得?

生:从“以为顺流下矣”的“以为”可以看出。

师:你能以僧人的身份说说你的的想法吗?

生:这么好的石兽化了这么长的时间,最终还是没找到,真是伤心,但是我不相信它会飞了,肯定是河水把它们冲到下流去了,铁杵磨成针,哪怕海枯石烂,我定要将你找到,不达目的

决不罢休,徒儿们,我们继续找!

师:哈哈,好一个方丈!孩子们,“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这个句子里,你

能发现其背后的意思吗?

生:我觉得“棹数小舟”很有规模和气势,也许在僧人的发动下,整座庙宇的僧人都出发寻

石兽了呢。

师:嗯!是有这个可能!所以读这句话应该?

生:应该读出一股气势!

师:怎样体现这个气势?

生:“棹”重读,“数”重读,并在“棹”“数”“小舟”间形成拖腔。

师:请试试。

生:棹数小舟(读得很不错)

师:你刚才说僧人发动,能说说僧人的发动词吗?

生:诸位师兄师弟,门口石兽雕工精美,历史悠久,怎奈于十多年前沉没于河水中,今日,多亏诸位施主慷慨解囊,我们才能重修庙宇,可惜石兽不在,若要重雕,不仅化费钱财,更可惜的是当年之雕者至今已不存也,故而我等若能重寻石兽,不仅节省开支,更可以让石兽

的精美雕工长存于世,供后人参观欣赏,所以我们一起出发去寻找石兽吧。

师:好一个有才的僧人,有此妙语妙心,何愁石兽不重现江湖呢?于是那些僧人都干嘛啊?

生:“曳铁钯”。

师:嗯,僧人们“棹数小舟,曳铁钯”,其间他们会干嘛呢?

生:他们可能会说自己划船累死了。

生:可能会说某个人划船力气不够大。

生:哎呀,我的衣服都湿透了。

生:哎,我手都酸了,何时能找到石兽呢?

生:哎,铁钯啊铁钯,我拖了你这么久,你何时才能帮我们捞到石兽呢?求你了,我的好铁

耙。

师:真是情真意切啊,僧人们找了多远?

生:十余里。

师:可见?

生:寻得远。

师:寻的背后还有深意吗?

生:僧人寻找石兽很诚心!

师:但是结果?

生:无迹

师:此时:僧人的内心是?

生:遗憾的。

生:伤悲的。

生:冷落的。

生:失望的。

生:怅惘的。

师:我们怎么读这两个字?

生:前面的文字充满了信心,而“无迹”二字却充满了失落,应该读出对比的感觉,从“希

望”到“失落”的情感变化。

师:你来试一下好吗?(生读)

师:这些僧人此时会在想什么?

生:找了这么久还不见,难道真的不在了吗?

生:石兽啊石兽,茫茫大河,你在哪里啊?看在我们追寻的份上,诚意的份上,请你出来吧!

师:但是,石兽依然——

生:无迹。

师:苦苦搜寻,劳师动众,可结果依然迷茫,此时此刻,僧人的情绪可谓波澜起伏,希望,失望,不绝于希望,依然失望,纪昀将这起伏的心情凭借这简洁的文字白描了出来,引我们联想,引我们追思,一个字写活一片心,一个字激活一群人,在短短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出

的是人物的心情,是人物的言语,是人物的形象。所以说,纪昀的文字言虽短而—

生:意无穷。

师:让我们带着情感,再一次读这段文字吧!(生读)

师:现在我们来读一下文章第二自然段,(生读)这里涉及到一个新的人物,他的身份是什

么?

生:讲学者。

师:这个讲学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第一节课给学生看过翻译,刚又读过一遍,这些家伙

应该有初步的感觉)

生:自以为是。(此时有的“坏蛋”在说“男人”,还有说“女人”,我的课堂就是这样的缺

少严肃之感,呵呵)

生:老师我来说说看,图书馆里的书说这个讲学家是自命不凡、自高自大、骄傲自大、以为

自己很有才华的一个人。

师:我觉得这是一个定位较准的评价,你从哪里看来的?

生:图书管理有一本讲明一些奥秘的事情的书,这本书中选录了这篇文章,然后还对讲学家

作了评价。

师:这就是阅读的力量!它可以让你的眼界更广阔,知识更丰富。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纪昀是怎样通过他的文字刻画讲学家自命不凡、自高自大、骄傲自大、以为自己很有才华的呢?

我们先从第一句入手,句中“之”是何意?

生:代前文的事情。

师:前文何事?

生:僧人沿河求石兽这件事。

师:张杰概括得特别精准!僧人沿河求石兽。讲学家听到这件事后,他的表情是?

生:笑。

师:我们在“笑”前加一字,你会加什么字?

生:奸笑。

生:嘲笑。

生:大笑。

师:嗯!绝对有可能,(模拟情形)“哈哈哈哈——咱这么笨的呢!”

生:讥笑。

师:嗯,讽刺地笑。现在我们按照所加的字的情境去读,读出感觉,还原场景。我们一唱一

和地读。

师:闻之大笑。

生:闻之大笑。

师:闻之奸笑。

生:闻之奸笑。

师:闻之嘲笑。

生:闻之嘲笑。

师:闻之讥笑。

生:闻之讥笑。

师:这就是这位讲学者的笑,根据其性格,每一种笑皆有可能,那我们看看下面一句话该怎么读,请陶敏怡同学以讥笑的方式读“尔辈不能究物理”。(陶敏怡比较害羞,没有很好的展

现其讥笑的观点。)

师:理解的很好,读得不够好。请严志鹏以奸笑的方式读一下“尔辈不能究物理”。

生:“尔辈不能究物理。”(严志鹏读得比较入情,全班笑声满堂。)

师:下面我以嘲笑的口吻把讲学者之言读一遍,然后我们一起读,从而体会其性格特征。“尔

辈不能究物理??乎?”

生:(读)“尔辈不能究物理??乎?”(生读得不错,有点嘲笑的味道)

师:刚才你们念错了一个句子的停顿,“是非木杮”该如何停顿?

生:是/非木杮。

师:对了,请在书上画上节奏,再来读一遍,“是/非木杮”,起。

生:是/非木杮。

师:刚才严志鹏说讲学家是一个自命不凡、自高自大、骄傲自大、以为自己很有才华的一个

人。现在我们就从字里行间去验证这个评价。请仔细阅读文章,读出自己的发现。 生:第一句的“尔輩不能究物理”,还有接下来的整体,讲学家说他们不知道“物理”,他作

为一个讲学家能知道“物理”吗?

生:这个“物理”是“事物的道理和规律”,不是现在的“物理”。

师:嗯,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请大家关注课文注解,我们一起把“物理”的注解读一下。

(生读)还有新的发现吗?请从具体的字词句出发。

生:从“笑”和“究”可以看出。这个“笑”是“嘲笑”,从“究”字可以看出他的自高自大,他认为只有他才能“究物理”,别人都不如他,都是脑子有问题的,做出的都是傻事。

师:“笑”与“究”字的发现与分析很有力,“尔輩不能究物理”言外之意是?

生:只有我才能究物理。

师:带着这种“自以为是”,读一下“一讲学家??不能究物理”。(生读)

生:从“颠”字可以看出。

师:很厉害的眼光,理由呢?

生:“颠”是“癫狂”之意,僧人沿河寻找也是有他们的道理的,他们认为石兽被水冲到了下游,因此沿河寻找,但讲学家不顾僧人的想法,就断定他们是癫狂的。而“癫狂”是用在疯子身上的,只有神经病的不合理言行才能说癫狂,讲学家却贸然给僧人戴上这顶癫狂的帽

子,可见其自以为是、自高自大到了极点。

师:精彩之至!我们一起读“不亦颠乎”。

生:不亦颠乎!(夸张地疯狂的)

师:还有新的发现吗?(生暂时沉静,师读讲学家之言来启发)

生:我从“耳”这个语气助词发现,它的意思是“罢了”,这个“罢了”体现了他看低别人,

来显示自己很有才华。

师:很独特的感觉。语气词体现了人物说话的方式,给人的感觉很自已为是,从这个语气词

里我们可以读出讲学者说话时的手势是——

生:对别人指指点点。

师:说话的神情是——

生:趾高气扬!

师:我们就按照这种手势和神情读一下“渐沉渐深耳!”

生:“渐沉渐深耳!”(读得很好)

生:我从“岂”字可以看出。

师:“岂”的意思是?

生:“岂”是“怎么”的意思,它读起来给人一种压迫感,给人不容置辩的威压,能体现讲

学者自以为很有道理。

师:嗯!这种感觉真敏锐!“怎么能?”“难道能?”给人一种很趾高气扬的,很张扬的感觉。

生:对的!

师:太自以为是了。

生:是的。

师:你能把这句话读一下吗?(生读,强调“岂”字)我们全班再来一次!

师:从句式角度考虑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生:反问句。

师:本段有几个反问句?

生:两个。

师:我们把这两个反问句连读一遍。(生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不亦颠乎?”)现在让

我们以陈述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下。

生:不可能被河水冲走的。

生:实在是太癫狂了。

师: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吗?

生:这两个反问句子语气非常强烈,说话的言语甚至有点恶毒,把讲学者自以为是、自傲自

大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陈述句似乎稍弱一点。

师:好!让我们再次把两句连读一遍,再次体会讲学者的性格特点。

生:我觉得从“尔輩”两字可以看出。“尔輩”的意思是“你们”,讲学者的意思是“只有我知道,而你们不知道”,“尔輩”体现出讲学者自以为比别人更聪明,更高人一等的想法,好像自己是别人的长辈、老师一样,从而体现其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特点。 师:分析得丝丝入扣,很透彻很在理,奖励你把它读一遍吧!(生读,重读“尔輩”“究”)我们全班一起读,(全班读)现在让我们综合刚才的分析,把讲学家所说之言根据他的性格

特点读一下,我读旁白,你们读学者所说之话。(生读得很好)

师:现在请在课文批注上这么几个词:自高自大、自命不凡、自以为是。(生批注)请从文

章最后一段找出四个字来形容一下讲学家的做法。(师读文字,生听,寻找)

生:是“据理臆断”。

师:是的,看课文对“据理臆断”的注解,我们读一下,(生读注解)请把这四个字也批注

在讲学者的形象中。众人对之的反映是?

生:“众服为确论”,众人也都认为是正确的。

师:似乎不够精准哦。

生:众人都信服地认为这是高明的见解。

师:带着这种情感读“众服为确论”,生读。

师:纪昀通过一个“笑”字和人物的语言,鲜活地刻画了一个貌似渊博的讲学家。通过一个“服”字,塑造了缺少主见和分析的众人。但是来了老河兵,故事就有了新的起点,让我们

进入老河兵的故事。我们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师:讲学家判断石兽的位置是有道理的,但老河兵为何发笑呢?

生:因为老河兵考虑到三个因素: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石对于水的反激之力,而讲学家只考虑到前两个因素,而第三个因素恰恰是结果的关键所在。可讲学家却自以为胜券在握,“指

点江山”,这是无知轻狂的表现,所以老河兵笑了。

师:请用文中之言评价讲学家的做法。

生:是“据理臆断”。

师:他的意思是?

生:只根据一般事理主观推断。

师:也就是他缺少了实践的因素,历史上哪个人物与其做法相似?

生:应该是赵括的“纸上谈兵”吧?

师:对的。毛泽东说:没有时间就没有发言权。就某个程度而言,这是一个真理。那么我们

该如何评价老河兵呢?

生:我觉得可以用“虑事周全”来评价吧。

师:对,他虑事确实十分周到。

生:我觉得这还是一个大胆的、不盲从的、有智慧的、从容的、不卑不亢的老河兵。

师:这个连珠式的观点如激流直下,很有气势,能说说从哪里发现的吗?

生:因为文中的“凡??当??”是一个判断句,这是一个很肯定的语气,“凡”是“所有”的意思,毫无例外,这说明老河兵很有底气,容不得半点“可能性”;“盖??”字为他的观点提供了充分的理由,而且在讲学家的理由上又加上一点“反激之力”,使其难以批驳;“??必??必??”连用,语气坚定,不容批驳。老河兵的言语有理有力,说观点,讲理由,而且他的理由更胜过讲学者。面对一个“众服为确认”的讲学者,他不是盲目信从,迷信权威,而是与众不同,据理反驳,这可谓大胆有智慧有主见;批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如诸葛舌战群儒,可谓悠闲从容;不因为自己是一个河兵就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反驳,而是以事实说话,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可谓不卑不亢!(众生热烈鼓掌)

师: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对你的口才,对你的言语谈吐深感佩服!你抓住文章的字词句的内涵,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似乎你就是那个老河兵了,你说老河兵像诸葛,我觉得你也有孔明雄辩之才,让我们再次为他鼓掌吧!(众生热烈鼓掌)奖励你一个机会,你就以老河兵的

身份把这段文字读一下吧,可以吗?

生:(害羞的)好吧。(读得很不错,再次得到大家的掌声)

师:真是一个“老河兵”也!孩子们,让我们大家也当一回老河兵,读一下这段文字吧,自

由地读。

生:“凡河中失石,??果得于数里外。”

师:老河兵在说话之前,文中有一个神态描写,它是——

生:是“笑”。

师:是什么“笑”?

生:冷笑。因为老河兵觉得讲学者自以为学识渊博,说话十分狂傲,“尔輩”、“颠”等字让

人听起来很不舒服。

师:很有道理,那文中老河兵的哪些话能印证这个“冷笑”呢?

生:是“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老河兵以讲学家之“颠”评价讲学家的观点,可谓聪慧至极,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讲学家“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 师:是的,让我们以这种“治人”的感觉读一下这两句话,(生读)文章到此就再也没有了讲学家与老河兵的语言与神态的描写,纪昀在此留下了空白,谁能把这个空白涂抹上一点颜

色呢?

生:讲学家怒目而视,两腮通红,呆呆地坐在那里。

生:讲学家满脸通红,拿起一本书挡在面前,但没有一个字能进入他的脑海,脑海一片空白。

他不认得字,字却认得他。

生:讲学家羞得无地自容,他觉得每个人都在嘲笑他,讥讽他;他把脸转向书本,似乎每一

个字也都在笑他无知,笑他狂傲。

生:讲学家匆匆收起行装,低着头,默默地离开僧院,从此隐姓埋名,遇事三思而行。 师:空白带给我们不尽的思维空间,一句“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交代了石兽的最终下落,纪昀的笔墨精炼至极,这句话同样带给我们无尽的相像空间,现在我想问的是:找到石

兽的僧人又会说什么呢?

生:我们以后做事一定要三思而行,多询问意见,不然会被人牵着鼻子走,徒劳无功,石兽

之事就是最好的教训。

生:做事不仅要读书,也要从实际出发才好,要将书本与实践相结合,不然纸上谈兵,会让

人笑话的。

师:面对此事,纪昀也发出了他的看法,它是?

生: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师:不错,孔子说:三人行—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

师:曾子曰:吾日—

生:吾日三省吾身。

师:陆游说:纸上得来—

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让我们记住《河中石兽》简练之笔墨,让我们记住《河中石兽》行事之理,做一个三思

而后行之人吧

语文版七下第七单元第三十课

诗 词 五 首

[幻灯片2 : 题目 等待上课时用]

[学习目标] [ 幻灯片3: 展示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把握作品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意境。

3、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4、激发学生想象,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把握作品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活动准备]

(一) 布置自学任务:

1、正确朗读诗词,借助资料或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查找资料,了解这五首诗词的作者概况和写作背景。

(二)查找有关本课的音频、视频资料。

(三)整理归纳练习检测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幻灯片3、4)

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我国的古代诗歌。古代诗歌的艺术光芒能直抵我们读者心灵,感召我们的人生。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数量繁多、文质兼美的古代诗歌更是我们今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我们就一起从这些诗歌中选取五首代表作来学习,共同感受古代诗歌非凡的魅力。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5)

三、学习《迢迢牵牛星》(幻灯片6)

(一)古诗导入

1、众所周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经典之作。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个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发言,老师补充。(幻灯片7-10)

故事介绍:东汉以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大意是织女是玉皇大帝的孙女,爱上了人间的牛郎,结为夫妻,十分恩爱,并生有一子一女。玉帝察觉此事,便派王母娘娘下凡押织女回天庭受审,一对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牛郎悲痛万分,在老牛的帮助下追上天去,快追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一划,出现了天河,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只有对河而泣。此事感动了玉帝,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由喜鹊架桥,在天河相会。以后,七月初七这一天就变成了民间的一个节日,被称为“七巧节”、“乞巧节”。姑娘、媳妇们在这一天要穿针引线乞巧——向织女乞求智巧、灵巧。

唐人《七夕》诗云: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月试着看。

2、千百年来,围绕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很多文人墨客写下感怀之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最早传诵这一神话的古诗《迢迢牵牛星》,看看这首诗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了解相关常识(幻灯片11、12)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第十首,以诗的第一句为题。

2、简介《古诗十九首》

大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五言抒情诗。它们大多抒写游子、思妇主题,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但是,它们没有题目,也不知作者是谁,因此就被笼统地称为“古诗”,意思指它们是魏、晋以前的古人所作的诗。西晋以后很多文学大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的作品。也是在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作品总集《文选》,从这批“古诗”中选取了十九首。

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所代表的东汉后期无名氏五言诗,标志着五言诗歌从以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同时也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高度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的作品在梁代已获高度评价,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三)课文朗读

(1)聆听范读(幻灯片13)

学习诗歌,贵在朗读。下面请先听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语句的节奏停顿。

(2)听读检查

听读完课文, 要求学生放开声音将全诗自由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

(4)检查朗读

挑一名学生范读全诗,师生共评,看读音是否准确,语句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是否得当。

(四)检测字词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要求其解释诗中重点词。(幻灯片14)

迢迢:遥远。 皎皎:明亮。 纤纤:形容手指细长。

擢 :伸出。 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几许:多少。

脉脉:含情凝视的样子。 河汉:银河。 札扎: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五)诗文分析

1、理清结构:

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几个层次,写了什么内容?(幻灯片15)

《迢迢牵牛星》起首两句描写环境,中间四句描写织女,最后四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

即: 两星现状----织女的相思----分离的痛苦

2、分析形象: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织女形象,运用了什么方法?(幻灯片16-21) 塑造了一个美丽、勤劳、忧伤、思念丈夫的织女形象,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织女的动作、神态、心理等。并通过借景抒情,叠音词的运用突出织女形象。

具体分析如下:诗一开篇,先写织女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迢迢”是织女心里的感觉,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牵牛郎,既是“河汉女”眼中的牛郎,也是“河汉女”心中的牛郎。这第一句是立足织女的感觉来写,第二句才正面写织女。这一二句诗就为后文的种种场面描写、情思描写而张了本。“皎皎河汉女”是写景也是写人。“皎皎”不仅写出了银河的清亮,也是为后文的“清且浅”做铺垫,同时也写出了织女整体形象的娇美姿态。

接下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诗句,是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纤纤”一词,写织女手的形态,纤细柔长。“素”字写出织女手的颜色,白嫩娇美。“擢”一个动词,写出织女伸手摆动的劳动姿态,娴熟优美。“札札”叠词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纤纤擢素手”写得如见其形,“札札弄机杼”写得更如闻其声。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心情。

诗的五六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无果的原因。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是写景句。“古诗十九首”擅长借景抒情,情寓景中,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绪,从而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诗中写的景,“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本可以涉足而过,但为何织女反而感到“迢迢”呢?原因是“思情”的缘故,因可望不可即,而咫尺胜天涯。这样就更加有力地突出了织女的情绪,更有力地强调了

织女离愁别绪的哀怨。借景衬情,借景写情,景语即是情语,从而使诗具有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句强调织女与牛郎虽只隔一水间,却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来表达心中的渴念和爱慕情意。“盈盈”“脉脉”两组叠词的运用,更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之间的缠绵情意。诗句委婉含而不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无限空间,让读者去思索、去想象、去体味,“河汉女”在爱情上的爱慕、思念、渴望的甘苦。

3、体味情感:

这首诗的诗人借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幻灯片22-25)

诗篇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实际上是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

这首诗看似写神话传说,看似写天上的爱情悲剧,而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此诗产生的年代,正是社会动乱时期,男子从征服役,人为地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夫妇久别是她们的生活,离愁别恨是她们的伴侣,夫妇团聚就成了她们的向往。此诗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这样一种社会现实。

如果再进一步联系《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氛围特征及其所表现的对现世人生的思维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说,诗篇在表现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的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

(六)语言鉴赏

古诗文中,一些结构形式特殊的词,常能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比如叠音词,李清照曾在《声声慢》中写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的使用生动传神的写出了她凄苦忧伤的心理。请找出本首诗中的叠音词,分析它们在表达上的效果。(幻灯片26-28)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这首诗在十句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盈盈”是星空的距离,“皎

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的形状,“札札”是机的声音,“盈盈”是水的形态,“脉脉”诗人的神情。

同是叠音,表现对象却各不相同,加上句句押韵,增添了音乐美,情趣盎然,使诗篇更具浓郁的抒情性,自然而又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同时,叠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既深化了主题,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小结:诗篇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抒发人间别离之感。全诗以叠音词入诗,以描写为主,情景交融,哀怨动人。(幻灯片29)附译文参考:

(看着)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了下来。那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能有多远呢?

虽只隔着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流。

四、学习《渡荆门送别》(幻灯片30)

(一)古诗导入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奇绝丰富的想象,飘逸非凡的气度,历来为后人津津乐道。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他青年时期的一首代表作--《渡荆门送别》,再来领略他诗作的独特魅力。

(二)了解相关常识

1、作者简介(幻灯片31)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2、写作背景(幻灯片32)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二十五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

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三)课文朗读

(1)聆听范读

学习诗歌,贵在朗读。下面请先听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语句的节奏停顿。(幻灯片33)

(2)听读检查

听读完课文, 要求学生放开声音将全诗自由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3)检查朗读

挑一名学生范读全诗,师生共评,看读音是否准确,语句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是否得当。

(四)字词检测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要求其解释诗中重点词。(幻灯片34)

楚国:这里指今湖南、湖北一带。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大荒:广阔无边的原野。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怜:爱。

海楼:海市蜃楼。光折射产生的虚幻景象。

故乡水:指长江水。诗人早年住在长江上游四川。 万里:喻行程之远。

(五)诗文分析

从题目“渡荆门送别”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那究竟是谁在送别谁呢?让我们走进诗中寻找答案。

1、这首诗的首联为我们交代了什么内容?(幻灯片35)

首联交代了诗人远渡的地点(荆门)和此行的目的(楚国)。即介绍了诗人离蜀到楚地漫游的行踪。

2、诗人一路行来,见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这些景色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幻灯片36)

看到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是写他看到的长江远景。

还写了他看到的长江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前句是月夜俯视所见,后句是白天远望所见。

颔联和颈联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诗人沿途所见之景,颈联从月夜俯视之景写到白天远望之景。

3、诗人已被荆门外的美景陶醉,可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尾联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幻灯片37)

作者虽然难以掩饰自己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初次离别,他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尾联说故乡水有情,送我到楚地,实则抒发了他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语言鉴赏

古诗很讲究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恰当的修辞可以使诗歌语言精当,内容丰富,表达生动,耐人寻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首《渡荆门送别》突出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幻灯片38-40)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突出的修辞有:比喻、拟人。

颔联:荆门一边洞庭在望,整个江面至此益发宽阔、平静。夜间,一轮明月倒映水中,宛如天上飞来的皎洁明镜;白天,云雾蔚起,形成海市蜃楼那样的壮丽景致。诗人运用比喻,一“月”一“云”,分别概括出江上的夜与昼;一“天镜”一“海楼”,分别展现出夜与昼的两般景象,令人顿生无限美感。

尾联陡作转折:诗人的思绪从眼前之景一下跳到对故乡的思念,但不明说思念故乡,而出以“仍怜故乡水”,将诗人对故乡的爱恋、留恋、思念的万般感情囊括无遗。水本是无情之物,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却说它万里行来,为诗人“送行舟”,水送人,人怜水,情意殷殷,难分难舍之状如在目前。

小结:(幻灯片41)

这首诗介绍作者离蜀到楚漫游的行踪,描写了途中所见的景色,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美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修辞的使用使诗歌语言精当,内容丰富,表达生动,耐人寻味。

附译文参考:

(长江)远远地渡出荆门山,来跟着我游览楚国大地。

(白天眺望远处)起伏的山峦追随平坦的原野,渐渐消失尽尽,滚滚的长江奔赴无边的旷野,依旧滔滔不绝。

(晚上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中,就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观天空)云气簇拥而至,就像海上结成了座座楼阁,美妙绝伦。

(我)依旧怜爱那江中的流水,这家乡的水啊,它陪伴(我)远行万里。

五、学习《春望》(幻灯片42)

(一)古诗导入

感受了诗仙李白飘逸不凡的气度,奇绝丰富的想象后,下面我们再来领略唐代另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作的风采。

(二)了解相关常识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幻灯片43)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 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幻灯片44)

2、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羌村,去投奔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可是却被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里。。《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是杜甫眺望沦陷中的长安破败景象、想望妻小而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幻灯片45、46)

(三)课文朗读

(1)聆听范读

学习诗歌,贵在朗读。下面请先听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语句的节奏停顿。(幻灯片47)

(2)听读练习

听读完课文,检查学生的听读效果。要求学生放开声音将全诗自由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

(3)检查朗读

挑一名学生范读全诗,师生共评,看读音是否准确,语句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是否得当。

(四)字词检测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要求其解释诗中重点词。(幻灯片48)

国:国都,指当时的国都长安。 草木深:草木丛生,一片荒芜。

感时:感伤国事。 时,时事,时局。 烽火:战火。 短::稀疏。 不胜:禁不住。

(五) 诗文分析

1、本文题为《春望》,在花香鸟语的春天,诗人望见了什么?(幻灯片49)

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即首联是写望中所见。

2、诗人触景生情,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幻灯片50)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 “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 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 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3、忧念国事的同时,诗人还有怎样迫切的希望?(幻灯片51、5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个月来战乱不已,整个春季都在动乱之中。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远离自己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家书的可贵,就在于它是载着深情冒着烽火而来的,由此也触动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

诗人珍视“家书”,还包含有对北地消息的关心。他在长安常常盼望王师平定中原。如今春望之时,感时恨别,自然既盼家人也盼官军了。

4、尾联为我们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幻灯片53、54)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古时男子束发,用簪来束发连冠,杜甫写这首诗时是46岁。一般地说,还在壮年时期,不会白发。可是因为艰难愁苦的生活使诗人早衰,也可能是因了思念而使浓密的黑发变白了。白发本来就很短了,所以说“搔更短”,短到“浑欲不胜簪”的地步。“搔”首是愁苦难解时的动作,发短则是愁苦程度的标志。由此可见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想远方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尾联以诗人望后的情态作结,表达了诗人的忧国思家之情。

(七)语言鉴赏

请找出本诗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妙的两句。从修辞、炼字等角度加以赏析,体会诗作语言的精妙。(幻灯片55—57)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答案举例:我认为“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写得妙,尤其是“深”含义更是丰富。

长安原是豪华繁盛之都,如今只见草木了。往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现在,王公大臣、贵妃宠姬的冶游欢乐不见了,连市井庶民、耕夫樵子的辛勤劳作也不见了,再没有那游人如蚁、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人声如沸、货物如流的闹市,只见细柳新蒲依然绿,昔日宫殿锁千门。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小结:这首诗既写春望之景,又抒春望之情,全诗语语沉痛,国破家亡之深忧巨痛,读来撼人心魄,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幻灯片58)

附译文参考:

国都虽已残破不堪,但山河依旧,春日的长安城里草木长得照样十分茂盛。(只因为)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反而痛哭流泪,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

战火连绵不断,一直到了眼下的三月,(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头发早就白了,(因为忧国念家)变得越来越少了,抓起来简直就要插不住簪子了。

六、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幻灯片59)

(一)古诗导入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类诗歌描写了塞外的奇异风光,抒发了守边将士的复杂感情,诗风奔放昂扬,这就是边塞诗。

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尤其在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期,涌现了大批的佳作。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盛唐时期的一首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去感受边塞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了解相关常识

1、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 江陵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是边塞诗派的重要作家。他曾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岑参两次出塞,从军西北十余年,熟悉边塞生活。岑参多以诗人的敏感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景象,表现边防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诗歌想象丰富,气势磅礴,风格瑰丽雄奇,语言变化自如,擅长七言歌行。有《岑嘉州集》。(幻灯片60、61)

2、写作背景

天宝十三载,岑参二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使封常清的判官。诗中的“武判

官”是他的同僚,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全诗充满了奇情妙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幻灯片62)

(三)课文朗读(幻灯片63)

(1)聆听范读

学习诗歌,贵在朗读。下面请先听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语句的节奏停顿。

(2)听读检查

听读完课文,检查学生的听读效果。要求学生回答诗中红色字的读音。学生回答时,教师及时更正强调,并提醒学生将易错音在书上标注。

(3)学生练读

要求学生放开声音将全诗自由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

(4)检查朗读

挑一名学生范读全诗,师生共评,看读音是否准确,语句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是否得当。

(四)字词检测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要求其解释诗中重点词。(幻灯片64)

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

锦衾薄:盖了华美的织锦被子还觉得薄。形容天气很冷。

瀚海:大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

阑干:纵横的样子。 惨淡:昏暗无光。

冻不翻:是说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

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 掣:牵引。

(五)诗文分析

1、理清结构

由题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看,本诗由两部分组成。白雪歌这部分咏雪,是写雪景,送武判官归京这部分则写送别。请据此划分文章结构。(幻灯片65)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小结并板书:这首诗前10句写雪景,咏雪;后8句则写送别朋友归京。

2、感知内容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请同学们先齐声把课文朗读一遍,然后

思考:本诗前半部分写雪,突出了塞外雪景怎样的特点,后半部分写送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幻灯片66)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先独立思考2分钟,,而后全班交流问题答案。

最后教师小结并板书:本诗描写了边塞奇丽、寒冷的雪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无限惆怅的感情。全诗情景交融,意蕴无穷。

3、朗读体会

下面我们再来把全诗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共同感受边塞奇丽、寒冷的雪景,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无限惆怅的感情。

学生齐诵全诗,体会惜别、惆怅的离情。

(六)语言鉴赏

(1)自主探究

诗圣杜甫曾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子写诗时向往的一面旗帜。古人写诗尤为讲究锤炼字句,在关键处炼得好字,可使诗句含义丰富,令人刮目相看。从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到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彰显了诗歌语言的神韵。下面我们也来感受一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出塞诗语言上的神韵。(幻灯片67—69)

请找出你最喜欢的两句诗,看哪些字或词用得妙,用着重号标出并思考妙在哪里?

示范:以陶渊明的《饮酒》为例

我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两句,其中“见”字用得妙,它表明诗人是一抬头不经意地看见南山,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和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怀。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左右。

(2)小组讨论

学生就近4人小组结合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赏析心得。

(3)全班交流

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随时点评补充。

(4)归纳小结

经过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出语言赏析的特点:这些妙字妙词生动形象、含义隽永,能传情达意。以后品析诗歌语言时就要注意从这几方面找到具有表现力的字或词,这样就可以更深地领略到诗歌语言上的魅力。

小结: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全诗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幻灯片70)

附译文参考 :

北风在地面打着卷儿,坚韧的白草都被吹折了,北方八月就漫天飞雪。就像一夜之间突然春风吹来,千万棵梨树开满了梨花。雪花透过帘子飘进来,沾湿了帐子,穿着狐皮袄也不暖和,盖着锦被还觉得被子薄。将军、都护(冻得手脚僵直)拉不开弓、穿不上甲。山谷的阴面纵横散布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主人)在中军帐里为回京的客人摆酒饯行,(边镇少丝竹,只有)胡琴、琵琶和羌笛(伴奏)。傍晚的时候,雪花纷纷,落在军营门口,北风撕扯着冻硬了的红旗,可红旗怎么也飘不起来。在轮台东门送你上路,离开的时候大雪塞满了天山各处的道路。路随山转,很快就看不见你的身影了,雪地上只留下马蹄的痕迹。

六、学习《西江月》(幻灯片71)

(一)古诗导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共同感受了《迢迢牵牛星》的含蓄委婉,《渡荆门送别》的飘逸不凡,《春望》的沉郁顿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奔放激昂,下面再来看看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了解相关常识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湖几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幻灯片72)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

拓了词的疆域, 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集。(幻灯片73)

2、写作背景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作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县西,风景优美,辛弃疾在其附近建有书堂,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他在官场里遭受排挤迫害,而在农村可以得到暂时的慰藉,寻求精神的寄托。正是在这种复杂感情的促使下,辛弃疾才写出了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幻灯片74、75)

(三)课文朗读

(1)聆听范读

学习诗歌,贵在朗读。下面请先听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语句的节奏停顿。(幻灯片76)

(2)听读检查

听读完课文,检查学生的听读效果。挑一名学生范读全诗,师生共评,看读音是否准确,语句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是否得当。

(四)字词检测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要求其解释诗中重点词。(幻灯片77)

别:另,另外。 听取:听到。

社林:土地神庙周围的树林。社,土地神庙。

见:同:现。

(五)诗文分析

1、本词上片诗人选取了哪些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幻灯片78)

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花、蛙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夜色清幽、气氛恬静的盛夏月夜图:明亮的月光照到枝头,惊飞了另一枝头的喜鹊,微风吹来,惹得蝉儿在半夜里嘶鸣。在醉人的稻花香中,只听见一阵阵蛙鸣,好像在交谈着今年的丰收。

2、你如何理解“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话?(幻灯片79)

稻花飘香,沁人心脾,蛙声一片,又闹又静,乡土气息更浓厚了。词人为农

家感到由衷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叫的,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欢唱了。

3、下片又为我们描绘出怎样的情景?与上片的景色有何不同?(幻灯片80、81)

骤雨将至。乌云几乎布满天空,只在一角露着七八个星,数也数得清,词人写星而不写云,只用星星暗示乌云,反增画面的美而不煞风景。“两三点雨”,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

大雨将至,急忙避雨,本来很熟悉的茅店在哪里呢?路转了一转,嘿,茅店不就在眼前吗?焦急和迷惑之后的欣喜,真是情趣横生。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

4、从“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 忽见。”这句中看出:本来很熟悉茅店的位置,一时竞找不到了。这是为什么呢?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幻灯片82)

扑面而来的稻花香,喧嚷的蛙鸣,使词人联想到丰收的景象,他醉心于丰收景象中而竟忘了 自己的位置,这反映了词人当时怡然自得、淡泊潇洒的心态。

(六)语言鉴赏

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这幅江南山村月夜图,尤其突出采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映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这首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以上表现手法的?(幻灯片83—85)

词的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交混,而着重于动静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都是为了突出“说丰年”三字。上阕对“面”的渲染,已形成欢快喜悦的氛围。词的下阕则着重于“点”的刻画。作者选取了夜行途中一个带有戏剧性的特写镜头,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这个妙趣横生的小插曲,使全词声情为之一扬。

词的下阕一、三两句写静,二、四两句写动,而一、二句的“四二”句式,节奏轻快,跌宕起伏,末句的“转”字、“忽”字,更使作者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

小结:(幻灯片86)

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全词情景交融,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附译文参考:

明亮的月光照到枝头,惊飞了另一枝头的喜鹊,微风吹来,惹得蝉儿在半夜里嘶鸣。在醉人的稻花香中,只听见一阵阵蛙鸣,好像在交谈着今年的丰收。 天边有几颗星星,山前下了几滴小雨。从前土地庙周围的树林边有一家茅草盖的旅店,啊,过了溪上的小桥,转个弯,它就忽然现出来了。

七、检测练习:(幻灯片87—89)

[课堂小结]

有人说我们悠久的文化是一条不息的河,两岸郁郁葱葱,花果飘香,那是我们精神永远的诱惑和永世的家园。课下,希望同学们去更多的诵读学习古代优秀诗歌,沐浴在文化的洗礼中,用心感受古代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独特韵味,更深刻的体会社会、人生、自然吧!

[课后记]

更多相关推荐: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17古诗两首本课是唐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杜甫的绝句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本单元学习的都是古代名著中的片段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深厚利用这一点我很好地组织了课堂教学并组织学生们进行了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的课本剧表演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到名著的魅力还训...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反思年级六年级教师邹华千年梦圆在今朝首先教学目标设计从整体效应出发注意了纵向横向之间的关系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应了个别差异的需要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其次是多样化教学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了课时内容授课时采用...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反思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让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先前的主要关注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及反应现象到现在的同时还要关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对化...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可贵的沉默课后反思国门小学李自娟可贵的沉默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抓住了人...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被动语态的教学反思在九年级第五单元中系统地学习了被动语态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这种语法因此学生们接受起来比较慢效果不好我课前下了大量的功夫总结好语法集中讲解便于学生们理解主要讲解如下一语态概述英语的语态是通...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89的认识有了67的认识做铺垫我先通过几道小练习巩固原来学过的知识然后直接入题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主题图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字89这样不仅初步了解了数字8的形成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然后让...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学生自识字以来一直都在阅读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其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要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学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

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数一数教学反思作为一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数一数之中所用到的数字相对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学会数这几个数字了看图数物体时只要他们观察的够仔细相信他们都能数出自己所选物体的个数...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八单元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610各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培养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数数过程中进行了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教育让学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能...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在识字方面这一单元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第五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重点是把如何回报父母和去感受人间真爱相结合起来体会爱与真情的真正含义可贵的沉默启发孩子们懂得如何去回报父母的爱在接受爱的同时更要回报爱她是我的朋友中小男孩误以为...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