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

时间:2024.4.13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

一、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伟大的史学家、政治家。

司马光出身于仕宦之家,其父司马池为官清廉正直,官至三司副使、天章阁待制。司马光就出生于其父在光山(今属河南)知县任上,因取名光。司马光六岁(1024年)开始诵读经书,七岁开始听讲《左氏春秋》(即《左传》),用功诵读,深思明辨。

他20岁(1038年)中进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熙宁三年(1070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1071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著史。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病死,不满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政,高氏不满王安石新法,召反对新法的司马光入主国事,被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他执政期间,废弃新法。同时仍事史学,推荐黄庭坚与范祖禹、司马康同校《通鉴》,还编了《稽古录》一书。他因多年用功写书而体质衰弱,“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又因近年为废除新法而带病视事,以至心劳力竭,终于在元祐元年九月初一日去世,终年68岁。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虽然政治上保守,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教条,竭力反对、阻挠王安石变法,但他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为官清廉,恭谦正直,襟怀坦白。 他“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自少至老,语未尝妄。”(《宋史·司马光传》)他热心治国,为国事殚精竭虑,深得百姓拥戴。他任相国执政一年半,竭尽全力日夜操劳,耗尽了毕生心血而死。当时“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在灵柩送往夏县时,送葬之“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至于画像祭奠的“天下皆是,家家挂象,饭食必祝” (《宋史·司马光传》)。 他生活简朴,不喜华靡,民间流传曾流他“典地葬妻”的故事,他“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惟不喜释、老”;“恶衣菲食以终其身。”(《宋史·司马光传》)

他一生热爱读书,勤奋好学,不喜佛老,留意史学,博通经史,知识渊博,写作认真,字迹工整,著述宏富。在《通鉴》系列著作中,还有《通鉴举要历》80卷、《历年图》7卷、《稽古录》20卷、《本朝百官公卿表》6卷。另外,尚有其他著作20种,200余卷,是他对我国史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诗词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和著述的成果,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孝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话》、《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

二、司马光的思想

1、 政治思想:

(1)理想的圣王模式

司马光企盼出现“圣帝明王”,并依靠圣王的力量把社会带入“有道之世”。他不厌其烦地从各个方面来塑造理想的圣王模式,试图通过这个模式来对君主进行引导和规范。他极力赞扬明君,斥责昏君,对那些无道之君则进行无情的揭露。他将君主品分为“五才”,即五类:创业、守成、陵夷、中兴和乱亡。他说:“创业者,智勇冠一时者也。??守成者,中才能自修者也。??陵夷者,中才不自修者也。??中兴者,才过人而善自强者也。??乱亡者,下愚不可移者也。”(《稽古录》卷16)他在《稽古录》(卷16)中说,要成为英明的君主,首先要具备“三德”,即仁、明、武。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首先就要修炼和完善自己,然后才能顺利地实现政治统治。司马光塑造的圣王形象是具有高尚道德修养、超凡气度和渊博学识与才智的明君,这是他所追求的君主的理想人

格。他把政治的复兴以及国家稳定寄托在圣王身上,表现了他的政治历史观是一种英雄史观。

(2)以德为先的用人之道

他在《传家集·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状》中认为,要发挥君主的决定作用,还必须把“三德”体现在政治过程之中。他在《资治通鉴》卷68中认为,君主的政治统治艺术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即“致治之道三:曰任官、曰信赏、曰必罚。”用人之道包括四方面:广采众长,辨伪识真,善用其长,用人不疑。他探讨了才与德的关系,据此分人为四类:“才德全渭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卷1)

2、史学思想:以史资治:以史为鉴,以史正心,以史论政,以史定礼

(1)以史为鉴

司马光超出前人史学家的地方是,从政治家的角度来审视历史,把历史看成政治史,因而他以史为鉴的政治意识更加强烈。他对历史材料的选择、编纂都渗透了这种观念,《资治通鉴》一书正是这种意识的反映。他说:“臣闻史者,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先,是故人主不可以不观史。善者可以为法,不善者可以为戒。自生民以来,帝王之盛者,无如尧舜,书称其德,皆曰稽古,然则治天下者,安可以不师古哉!”(《传家集·乞令校定资治通鉴所写稽古录札子》),司马光把“师古”与“治天下”联系起来,强调了“师古”的现实政治意义。

(2)以史正心

司马光发展了以史正心的传统,认为人们只知道历史过程还不够,还要对历史上的是非善恶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让人们懂得什么是善或恶。他以史家的政治责任感,把“正心”视为首要任务,他说:“吾闻古圣人之治天下也,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闺门睦而四海率服,朝众和而群生悦随。”(《传家集·交趾献奇兽赋》)。

(3)以史论政

司马光在叙述历史过程的同时,以史论的方式阐发政治见解,将史论和政论一体化。从《资治通鉴》中“臣光曰”的基本内容看,大多是选择那些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史事进行评论。如对那些不遵礼法,为政不仁,为臣不忠,为子不孝,违背纲常名教的人和事严加痛斥,对那些恤民、求贤、守信、尽忠、孝顺的人和事则加以赞扬和肯定。他指出:“自景佑以来,国家怠于久安,乐因循而务省事,执事之臣颇行姑息之政。”(《传家集·上谨习疏》)司马光是根据现实政治的需要,通过论史来论政议政的。

(4)以史定礼

司马光著史,意在以史来确定政治规范,重构社会的秩序性和规范化。他把礼视为人们最高的行为准则和政治规范,在《资治通鉴》开篇中,就对礼的作用进行了表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为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他对历史上遵礼者给予充分肯定,违礼者则予以贬斥。

三、《资治通鉴》及其编撰

1、《资治通鉴》主要内容及特色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战国初期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末年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丰富的历史事实。往上去是和左传相衔接的,因为《左传》最后一段叙智伯的事,而《通鉴》从魏、赵、韩初命为诸侯叙起,也正是智氏被灭的结果。虽然中间还差七十几年,事实却是一贯下来的。所以也可以说《通鉴》是继《左传》而起的一部重要史籍。全书计294卷,另附目录30卷,《考异》30卷。这部书,取材甚广,网罗极富,除依据正史处,还采用了野史杂志320余种,而且对史料的取舍极严,考辨异同,尽力求真,所以记述内容,比较翔实可信,为历代史学家所推崇。《通鉴》力求简明扼要,文笔生动流畅,朴质精炼,富有文学意味。不仅可以作为历史著作阅读,有些篇章也可当作文学作品欣赏。

2、《资治通鉴》的编写

编写《通鉴》这样的巨著,决非司马光一人所能胜任。这部著作是汇合当时第一流史学家的智能能力,费19年(终于1084年)不断努力的光阴而完成的。成书以后,又经许多学者钻研讨论,给后来读史的人不少便利。司马光是主编,还有三名助编。他选请来的三名助编是,刘恕(字道原,1032—1078)、刘攽(字贡父,1023—1089)、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1041—1098)。司马光选择这三人参加编写工作,既是因为他们政治观点和态度基本上一致,在当时都不赞成王这石变法,企图通过编写史书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抱负,又考虑到他们每个人都学有专长或有志于史学。刘恕对几千年的史事了如指掌,刘攽精于汉代历史,范祖禹年轻而有干劲,专治唐代历史。他们掌握了当时官府和私家的图书资料,除采用《史记》至《新五代史》19种正史外,还参考了杂史、奏议、笔记、文集等300多种。

3、《资治通鉴》的优缺点

优点:(1)采用编年体叙述和重大历史事实详述相结合的方法,使人既能清楚了解史事的发展线索,又能在整体历史背景把握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2)虽然记史事,但却能简明扼要记述历代制度的沿革和它实际运用的情况。(3)虽然是编年体,可是对重要历史人物的描写不忽略,利用各种资料来补充,通过细致生动的刻画,将史事的内容更逼真地烘托出来。(4)保留以前正史的记述,并慎重补充以别史杂史以及其它私人著作,采摭宏富,前所未有。(5)叙事平平实实,清清楚楚,虽大体上保存《左传》的语气和文体,但前后映带钩勒,却比旧史更为分明。做到了编年兼具文学性。(6)附录中收录的与正史本传相关的文章比以往的史籍更丰富,且能重视对反映时代风俗诗文的收录。(7)对于正统僭伪的看法,更为通达,且删除旧史中一些迷信的内容。

缺点:(1)主观见解过于浓厚,由于思想保守,重德而不重才,在人物和史事取舍上,对于革新和进取的人物史事重视不够。如对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改革的言论,删除过多,史事记述过简。(2)轻视和排斥与政治相关的文人和史事。如屈原谏止怀王之事只字不提,对于忧国忧民的杜甫也提之过少。

四、课文赏析

1、赵武灵王改革介绍

赵武灵王,约生于赵肃侯十年(前340年),卒于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名雍,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六代国君(前325年至前299年在位,执政27年)。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他将王位传给了次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史家又称他为“赵主父”。他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正处在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各诸侯国均在发愤图强,以图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吞并诸国,称霸华夏。当时,赵都邯郸,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其周围被齐、中山、燕、林胡、楼烦、东胡、秦、韩、魏等国包围着。时人称赵为“四战之国”,其形势之险恶可以想见。赵武灵王即位前,赵的国势很弱,往往无力抗击二、三等小国中山国的侵扰。赵武灵王即位后,在实行“胡服骑射”前的18年中,赵屡败于秦、魏,除损兵折将,国力大衰外,还不得不忍辱割地。林胡、楼烦也乘此机会,连年向赵发动军事掠夺,赵国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赵武灵王决心发愤图强,以振兴日渐衰弱的赵国。他客观地分析了当时赵国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认真研究了壮大赵国力量的办法,以超凡的才略和气魄,毅然抛弃了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作战形式,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族军事上的优点,下令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赵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削除中山国这个“心腹之患”,进而继承先祖赵襄子“兼戎取代,以攘诸胡”的事业,靠中原传统的步兵和战车配合作战的方式是不能成功的,因为笨重的战车只宜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作战,在复杂的地形中运转十分不便;众多的步卒也无力对付那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骑兵。必须学习诸胡的长处,壮大自己,才能免于被动挨打。只有以骑兵对抗骑兵,是增强赵国军事力量的唯一出路。同时,只有改中原地区的宽袖长袍为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才能适应骑战的需要。在普遍以中原正统和华夏礼乐文化自负的氛围中,他敢于改革传统的舆服制度,而取法胡人的服饰习俗,足见他的确是一位雄才大略、气魄宏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由于胡服骑射不单是一个军事改革措施,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移风易俗的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更新,因此,在施行之初,阻力很大,除了百姓接受有困难外,朝廷内的抵触情绪也很大。以公子成、赵文、赵造、周绍

等人为代表的贵族官僚,抱着“循法无过,修礼无邪”的传统观念,拒绝胡服骑射。他们或公开反对,或称疾不朝。群臣也都不愿意穿戴胡服,怨言四起。在这样巨大的阻力面前,赵武灵王没有灰心,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耐心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由于胡服骑射顺应时代的要求,代表赵国的利益,符合人民抗拒强敌侵扰的愿望,加上赵武灵正采取说服教育,自上而下逐步推广的措施,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胡服骑射初期,赵武灵王攻占了原阳(分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南黑水河南岸),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美,是一处良好的天然牧场,也是训练骑兵的理想场所,加上这里的人民素有骑射的习尚,容易取得成功,于是,此地便成了胡服骑射的试点。《战国策》注云:“武灵王破原阳以为骑邑者,盖始教一邑,然后行于境内。”这种在原阳取得经验后,推行全国的办法,保证了改革的最后胜利。

至于赵武灵工的胡服骑射是在赵全国普遍推行,还是仅局限于北方边地的将土,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是在举国上下军民中普遍实行的。”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更接近历史本身。

2、课文串讲

[课文]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译文] 赵武灵王向北进攻中山国,大兵经房子城,抵达代地,再向北直至大漠中的无穷,向西攻到黄河,登上黄华山顶,与大臣肥义商议让百姓穿短衣胡服,学骑马与射箭。他说:“愚蠢的人会嘲笑我,但聪明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这样做,一定能把北方胡人的领地和中山国都夺过来!”于是带头改穿胡服。

[课文]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使者以报。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译文] 国中的士人有不少反对,公子成假称有病,不来上朝。赵王派人前去说服他:“家事听从父母,国政服从国君,现在我向人民宣传改变服装,而叔父您不穿,我担心天下人会议论我徇私情。治理国家有一定章法,总以有利人民为根本;办理政事有一定常规,执行命令是最重要的。宣传道德要先针对卑贱的下层,而推行法令必须从贵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样来完成改穿胡服的功业。”公子成拜谢道:“我听说,中国是在圣贤之人教化下,用礼乐仪制,使远方国家前来游观,让四方夷族学习效法的地方。现在君王您舍此不顾,去仿效远方外国的服装,是擅改古代习惯、违背人心的举动,我希望您慎重考虑。”使者回报赵王。赵王便亲自登门解释说:“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东胡;西面是楼烦,与秦、韩两国接壤,如果没有骑马射箭的训练,怎么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国倚仗齐国的强兵,侵犯我们领土,掠夺人民,又引水围灌鄗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几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为耻。所以我决心改变服装,学习骑射,想以此抵御四面的灾难,一报中山国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国旧俗,厌恶改变服装,已经忘记了鄗城的奇耻大辱,我对您深感失望啊!”公子成憣然醒悟,欣然从命,赵王亲自赐给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于是,赵王正式下达改穿胡服的法令,提倡学习骑马射箭。

3、段落层次分析

第一段简要写赵武灵王向肥义表白为占领胡地、中山推行胡服骑射的志向。

第二段详细写赵武灵王为推行胡服骑射,扫除反对阻力所作的努力——主要是与公子成展开的论辩。分两层: 第一层(第二段始到使者以报)赵武灵王委托使者传达自己意旨与公子成的第一次论争。

第二层(剩余部分)赵武灵王为推行胡服骑射,与公子成的第二次论争及推行胡服骑射。

4、人物形象分析:此篇虽是述史,但完全可以当作一篇小说来读

赵武灵王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远见、有魄力、有智慧、有策略的人。第一自然段他与肥义的一段话显示了他的理想和抱负,他采用胡服的行动说明他有远见,未雨绸缪,他对肥义说完这番话就开始实施胡服也说明

他有魄力。第二段他在克服实施胡服阻力的过程中,选择公子成作为突破口,显示出他的智慧与策略。与公子成的一番论争也显示出他思维敏捷,善于辞令,逻辑缜密。

5、艺术特色

(1)以言行(尤其是语言)刻画人物形象。这从我们上面对赵武灵王的形象分析就可以看出来。对肥义和公子成的一番话显出他的性格特征:有理想、有抱负、有远见、有魄力、有智慧、有策略。赵武灵王和公子成各自的一番话使各人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人物行动的描绘是一笔而过,作为人物性格辅助性的刻画的手段,与语言的结合比较完满。

(2)善于以简单的语言描绘历史事实。其实本文的情节非常简单,但历史事件演绎成相当清楚。首先,司马光非常善于选取历史人物的言行来记述历史事实,使历史事实在人物的言行中得以展开。其次,语言非常精练。如关于历史事实的叙述:遂胡服。

(3)详略得当。作者对于人物语言叙述较详,这尤其有利于刻画人物。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褒贬的价值取向及作者的英雄史观。

五、研习与思考

1.赵武灵王和公子成分别代表了变革和保守的两面,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主张的哪几项理由?你觉得公子成听服于赵武灵王的原因又有哪些?

答:公子成的理由:中原大同为礼乐中心,不能效法蛮夷之道,否则人心不服。

赵武灵王的理由:(1)加强军备可以抵御外辱;(2)前有中山国侵鄗的历史教训;(3)叔父保守,拘泥于旧俗。

公子成听服于武灵王的原因:(1)武灵王使之请之在先,又亲自前往劝说,能礼遇自己;(2)武灵王从国家大局利益为重,言之有理。

2.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变革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然而历史却一次次地证明没有冲突的变革,便没有文明的前进与发展。北魏孝文帝迁都汉化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异曲同工,一个是主张胡族向汉人学习,一个是主张汉族向胡人学习,前后相映成趣,都遭到了巨大的困难,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功。《资治通鉴》对魏孝文帝迁都汉化也有详细的记载,阅读下列文字,谈谈孝文帝是怎样让大臣们听从他的主张的。

(齐明帝建武元年[494]二月)壬寅,魏主北巡;癸卯,济河;三月,壬申,至平城。使群臣更论迁都利害,各言其志。燕州刺史穆罴曰:“今四方未定,未宜迁都。且征伐无马,将何以克?”帝曰:“厩牧在代,何患无马!今代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尚书于果曰:“臣非以代地为胜伊、洛之美也。但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平阳公丕曰:“迁都大事,当迅之卜筮。”帝曰:“昔周、邵圣贤,乃能卜宅。今无其人,卜之何益!且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黄帝卜而龟焦,天老曰‘吉’,黄帝从之。然则至人之知未然,审于龟矣。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昭成皇帝更营盛乐,道武皇帝迁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何为独不得迁乎!”群臣不敢复言。

……

魏主欲变易旧风,(十一月)壬寅,诏禁士民胡服。国人多不悦。(卷一百三十九)

(建武二年五月)甲午,魏太子冠于庙。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谓曰:?卿等欲朕远追商、周,为欲不及汉、晋邪??咸阳王禧对曰:?群臣愿陛下度越前王耳。?帝曰:?然则当变风易俗,当因循守故邪??对曰:?愿圣政日新。?帝曰:?为止于一身,为欲传之子孙邪??对曰:?愿传之百世!?帝曰:?然则必当改作,卿等不得违也。?对曰:?上令下从,其谁敢违!?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王公卿士以为然不??对曰:?实如圣旨。?帝曰:?朕尝与李冲论此,冲曰:‘四方之语,竟知谁是;帝者言之,即为正矣。’冲之此言,其罪当死!?因顾冲曰:?卿负社稷,当令御史牵下!?冲免冠顿首谢。又责留守之官曰:?昨望见女犹服夹领小袖,卿等何为不遵前诏!?皆谢罪。帝曰:?朕言非是,卿等当庭争。如何

入则顺旨,退则不从乎!?六月,己亥,下诏:?不得为北俗之语于朝廷。违者免所居官!?(卷一百四十)

答:第一步,说服尚书于果和平阳公两位要臣,讲明治国不应墨守陈规,也不能诉诸迷信。第二步,在朝廷上,当众问明群臣意见;采用严厉的措施,命令全国上下坚决执行,违者治罪。

孝文帝也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这是最主要的;其次,他能抓住主要官员进行劝说,讲明道理;对一般臣民,则采用严厉的惩罚制度,迫令执行。

更多相关推荐: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历史故事_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古部落名我们要不发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司马光学习目标1理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原因体会这一变革的必要性2体会本文所体现的抓住关键重点击破耐心说服以理服人的改革成功途径3认知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4比较赵武灵王与公子...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翻译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向北攻占中山国的土地到了房子一带接着到了代地又往北到了很远的地方往西到了黄河登上黄华山的山顶武灵王与大臣肥义商量把胡人的服装和骑射技术教给百姓他说愚蠢的人所嘲笑的东西贤明的人反而注意它即...

大学语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翻译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向北攻占了中山国到达了房子接着到了代郡一直到达了北边的无穷又向西到了黄河边登上了黄华山与大臣肥义商议要推行胡服骑射以此来教化百姓他说愚顽的人会嘲笑贤明的人会理解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要...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编辑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介绍了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故事故事主要围绕赵武灵王于重臣公子成之间的争论展开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言论表现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作品名称赵武灵王胡...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及其对秦的影响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及其对秦的影响何清谷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赵国的第八代国君公元前三二五年至前二九九年在位他做了二十七年国君之后把王位传给次子赵何就是赵惠文王自称为主父人们也把他叫赵主父公元前二九五年在赵国统治集团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学目标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情节主题2了解赵武灵王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本文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所著史书资治通鉴中的一个选段描述了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故事故...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教学要求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情节主题2了解赵武灵王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二学习要点1赵武灵王改革成功的途径2赵武灵王改革的历史意义三作者生平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六岁开始诵读经书七...

第十五篇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第十五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背景探源一作者简介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死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其父司马池是个进士官至三司副使天章阁待制据传他为官清廉正直他在光山今属河南知...

赵子龙单骑救主

赵子龙单骑救主话说刘备兵败带着自己的部队和民众逃往夏口但是后面的曹操大军紧追不舍刘备与家人被曹操的大军给打散了后面的刘备家人由赵云负责保护由于实在是实力相差太大刘备的两位夫人都受了重伤为了不影响赵云把刘阿斗带出...

【读书札记】《三国演义》之赵子龙单骑救主

读书札记三国演义之赵子龙单骑救主原来赵子龙保护着家小杀退了一批又一批曹军最后他他发现刘备的夫人和儿子阿斗不见了赵云一心要找回夫人和儿子他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带着十几名骑兵冲进曹营张飞又大喝道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到底想...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之赵子龙单骑救主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之赵子龙单骑救主老师让我们阅读一本考级书名字叫做三国演义其中令我最最深刻的一篇文章就是第十八篇赵子龙单骑救主这一篇讲述了赵云从四更时分起与曹军残杀往来冲突一直杀到天明找不到玄德又将玄德的家小丢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