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加缪《局外人》中的几个典型意象

时间:2024.5.9

解读加缪《局外人》中的几个典型意象

文学院09级2班 李绍文 2009012781

摘要:加缪的《局外人》“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表达了自己同时代人的忧虑和希望。其中,“沉默”、“真实”、“阳光”、“时间”、“局外”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五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它们彰显了默而索坚守自我个性、渴求心灵自由、敢于反抗荒诞、保持生命真实、追寻生命意义的“默而索精神”。解读这些意象,有助于形成对《局外人》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的深层意义上的理解。

关键词:加缪、《局外人》、意象

阿尔贝·加缪这个名字,对于全世界人民来说,都显得格外有分量。他是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并在19xx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法国20世纪文学史上最为年轻的诺贝尔获奖者。

加缪于19xx年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丧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耳聋的母亲将加缪抚养成人。从小便在贫民区与母亲相依为命,尽管生活困苦,非洲的烈日和地中海的海水却在童年加缪的身边勾勒出一幅幅自然的和谐的画面。然而,随着战争的继续,饥饿、疾病、死亡、荒诞使得人们的生活状态死气沉沉、麻木低迷,敏感的加缪日渐体会到现实生活的种种矛盾、人类生存的重重困境。17岁时,加缪又经历了肺结核的打击,因此而退学,这种病在当时的医疗水平下几乎是不治之症,他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失去生命的危机。令人震惊的是,肉体的疾病并没有击倒他,反而激发了他对人的精神领域的虚无、荒诞的疾病的思考。之后,又接连遭到贫困、离婚和政治信仰危机,种种经历和体验丰富了他作品“关于混沌世界中的关于人的生死问题的思考,突出了茫茫宇宙中人类的孤独与无助”。①

作为一个传染病患者,可以说,加缪一直处于一种被隔离的状态中,这种状态,广泛地体现在他的“内在之我”与“外在之我”的隔绝,个人处境与社会秩序的隔绝,以及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的隔绝,使得他更加关注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忧患而深沉的“生命存在之思”。而19xx年,他来到法国疗养身体,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内心焦虑不安,孤单寂寞,这让他产生了自己被弃绝的感受,一方面是来自外界的弃绝,另一方面也是他对这一世界的审视和弃绝——也就是在这 1 ②

时,他完成了《局外人》的写作。

作为加缪的代表作,《局外人》一直备受研究者的重视,但是以往的研究总是侧重于从主人公的话语、行为、思想、道德来给人物简单归类,并由此分析作者的倾向性,探讨存在主义的思想与根源。而这样的解读方法很大程度上是思想先行,把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强加到了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容易导致对作品审美内涵和思想意蕴的曲解。因此,本文试图从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沉默”、“真实”、“阳光”、“时间”、“局外”这五个意象说开去,解读这些意象在《局外人》中所彰显的思想意义,进而形成对《局外人》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的深层理解。

谈及“意象”,它是一种客观的“意”与主观的“象”相统一的艺术形象。“作家的情感、思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对某一事物产生强烈的感觉,形成有意识地重复回忆或无意识地反复出现的心理活动,在创作中经过创作主体审美意识的加工和整理,转化为充分表现作家意图、与作品语境相契合的文本景观。”而从《局外人》中我们看到,默而索是一个对外界事物、对自己内心很敏感的人,作品中大海、沙滩、太阳、虫鸣、鲜花等等意象反复萦绕、反复出现,像是“太阳怎么在天上升得那么快,我发现田野上早就充满着嗡嗡的虫鸣和簌簌的草响”,“我整天整天地望着它的脸上那把白昼印象黑夜的逐渐减弱的天色”,“田野的声音一直穿过我的耳畔。夜的气味,土地的气味,海盐的气味使我的两鬓感到清凉”??这样的描写数不胜数,而它们之所以重要 ,就在于它们反映着默而索的内心世界,是默而索一切行为(诸如母亲下葬、打死阿拉伯人、遭受审判)的原因所在。下面笔者就通过文本细读,提炼出了《局外人》中的五个典型意象,并逐一对它们进行分析解读。 ③

一、关于“沉默”

在我看来,《局外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加缪的半自叙传,了解加缪本人的思想世界有利于解读默而索的行为状况,也即,默而索的“沉默”就仿佛加缪的“沉默”。而我们看到,在加缪记忆的深处,就存在着父亲话语的缺失,他的父辈家族因贫穷而从法国移民到阿尔及利亚,而父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丧命在一战战场中。而在他生活的世界里,也存在着母亲话语的缺失,将他抚养成人的母亲天生就存在听说能力方面的缺陷。这就意味着加缪本人一直生活在没有交流的空白和沉寂之中,也正是这种静默的成长氛围,令他学会了冷静与理智地应对考验,用爱和宽容来抵御人类世界的荒诞与纷争,就 2

如他自己所说:“一个沉默多余说话的人是一个更有价值的人。”

因此,加缪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专注于自我的沉默、周围环境的沉默以及当代人心灵的沉默,在‘沉默’的人生命题中积聚了不可抑制的激情与力量。他笔下的‘沉默’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它既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给养。” 他认为,包含着爱与思考的沉默是值得尊重和保留的,而人类所遭遇的种种冷漠和疏离的缄默是应该反对和抛弃的。

《局外人》中“漠视一切”、甚至在母亲葬礼表现得“无动于衷”的默而索,与母亲之间很多时候是沉默的,他说母亲在家的时候总是默默地用目光追随着他,“妈妈在家的时候,一天到晚总是看着我,不说话。”似乎不需要语言的表达,而母子之间已经建立了心有灵犀的联系,借助一些沉默的符号,如微笑、目光等,母与子可以默契地交流,这便是一种充满爱的沉默,这也正是局外人默而索在相当多的时候都选择沉默和少言寡语的原因。作品还写到,在默而索被捕后,玛丽来看他,在那时他目睹了一堆母子隔着栅栏默默对视的场景:“只有我身旁的小青年与他母亲之间,仍是无声无息,就像孤立于喧嚣海洋中的一个寂静小岛。”是啊,在默尔索看来,这对母子用“沉默”铸就了一个爱的岛屿。他认为,因为有爱,所以有了爱的沉默,所以根本不需要像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那样闲言碎语、切切嚓嚓,作品中描写默而索来到养老院给母亲守灵,穿过院子时不少老人在闲谈,“我们刚一过去,他们就又说开了。真像一群鹦鹉在嘁嘁喳喳低声乱叫。”默而索对外界的喧嚣、吵闹是十分厌烦的,人们的嘈杂总会是他的头脑混乱,于是他更多的时候喜欢沉默,在他看来,沉默是因为爱,就像文中所描写的“过了彼此不说一句话的黑夜,我们的亲切感到增加了。”

另一方面,沉默还代表着思考。在默而索为母亲守灵的晚上,门房试着与他交谈,而他只是说了三个短句:“不想。”“不知道。”“我明白。”这给人带来了他对母亲的死无动于衷的印象,而实际上,他的表面冷漠恰恰反映了他头脑的高速运转,比如沉浸在对母亲的回忆中,当一个人转向自我、转向思考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沉默甚至冷漠的形象。而这点,并不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因为他们缺乏思考、每天只是机械地世俗地运转,就像在审问默而索时,“他首先说人家把我描绘成一个生性缄默孤僻的人,他想知道对此我有什么看法。我回答说:‘因为我没什么可说的,于是我就不说话。’”是啊,默而索就是这样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懂得让生活的每一件事都做的有意义,因为没什么可说的,所以他宁愿选择不说话,而不是毫无意义地去随便说话,再说开来就是,如果要活着, 3 ⑤④

他就一定要让生活有意义,如果生活失去了意义,那他宁愿不再活着。

总的来说,提到“沉默”,人们往往会与虚无、孤绝,这样的感受联系在一起,想到交流的缺失甚至死亡的威胁,而在《局外人》中,“沉默”由灰暗变得闪亮,化身为深沉的爱和思考的符号,由此,“沉默”对于人生变得有意义起来。

二、关于“真实”

加缪在写《局外人》的时候强调:“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可能被判死刑。”这就意味着,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和它一致的人,它容忍不了背叛它的人,任何违背了现代社会基本法则、即所谓“常人话语”的人都将受到社会的惩罚。而默而索之所以成为了“局外人”也正由于这一点,由于他没有遵守社会的法则,这便彰显了他的真实。他敢于真实地、本真地、本我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认为这是默而索这个人物形象最具价值和意义、也最令人感动的地方。

《局外人》的第一部分从默而索的母亲去世开始,写到他在海滩上杀死阿拉伯人,完全是按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的,是默而索最真实的生活状态的写照。他在接到母亲去世的电报时没有哭泣,在母亲下葬时也没有流泪,为母亲守灵的夜晚,他在母亲的棺材前吸烟、喝咖啡,在葬礼第二天就去海滨游泳,和女友一起看滑稽电影??这一系列的事件,都表现出他在本真的活着,默而索把他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听凭肉体的需要来行动,在真实的状态中尽情地宣泄着自我的悲痛,而不是像世人一样虚伪地带着假面地做作地活着。他活得如此真实,这对于生活在日益理性化、机械化、数字化的现代社会中异化了自我本质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和颠覆。

而对于母亲死后默而索的种种表现,会令很多人觉得他是冷血动物,其实不然,他表面上是冷漠的,而实际上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对母亲的最真切的爱,只是他用了他的真实的表现方式,而没有像常人那样表达而已。他对母亲的爱,从他亲昵地称呼母亲的口吻就可看出,他用的词不是成人化的“母亲”,而是儿童化的“妈妈”,接到养老院告知母亲去世的电报后,他马上赶去,“真想立刻见到妈妈”,他没有哭,是因为“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了解脱。”在监狱里,他告诉律师,“毫无疑问,我很爱妈妈”,“我能够肯定地说的,就是希望妈妈不死”。而之所以在第二天就与女友约会,他认为没什么,因为他需要,“我有一种天性,就是肉体上的需要常常是我的感情混乱”,而且“人总是有点什么过错的”,“安葬妈妈的那天,我很疲倦,也很困,我根本没体会到那天的事的意义。” 在葬礼上他没有哭,也不愿意装哭;他不爱玛丽,也不假惺惺地 4

说爱她。他坚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着,他真是地表达,真是地行动,拒绝一切假的东西。

默而索就是这样,能够身处在不真实的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作假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而他却依然保持本真的状态和心灵的真实,不说假话,甚至孤独和被人误解。默而索无缘无故杀了阿拉伯人,死刑的结局并非无望改变,只要他按照律师的要求去做,以谎言的方式来表示对社会秩序的拖鞋,然而,默而索说:“不能,因为这是假话。”他的个性就是“真实”,他拒绝说谎,拒绝对上帝的忏悔。他如此真实而坦诚的人,因为真实,所以他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更不愿意言不由衷地说话做事,这样的敢于真实的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人对我们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巨大的启示。

三、关于“阳光”

加缪在《局外人》中屡次出现对阳光的描写,在他的笔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景:树在生长,空气在肆意流动,阳光在暴躁地跳跃,并且阳光总要伴随着大海、沙滩、群山而出现,带着不可抑制的强大力量。而且,阳光对于默而索的身体上、精神上的变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阳光”这一意象的理解对解读整个文本有很大的帮助。

在我看来,“太阳”象征着一种强大无比的统治力量,一种类似“常人”的强权话语,在太阳的普照下,人不自知地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屈身于它的霸权统治;而反抗太阳、逃离阳光,则意味着反抗荒诞、追求自由与解放。很多人认为太阳是积极的、光明的、伟岸的、崇高的,殊不知,太阳在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留下了阴影,在带来强大热量以后又落下,给世间留下的尽是凄冷与黑暗。太阳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永无止境地凌驾于天空之上,凌驾于万物之上,成为统治人们的专制与强权的力量,令生存在社会中的人们只能顺从,一旦违背便成为了“局外人”,最终走上被判死刑的道路。

小说开头,默而索接到养老院“母死”的电报,他坐的是两点钟的火车,由于天气的炎热和长途的颠簸,特别是“道路和天空亮得晃眼”,他被阳光弄得“昏昏沉沉”的,让他的“血直往太阳穴上涌”,这种肉体上的不适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他在为母亲守灵、送葬时所表现出的冷漠。而且后来,默而索面对沙滩上“一片火爆的阳光”,被太阳晒得头昏脑胀,“想逃避太阳”,“决议要战胜太阳”,当太阳“在我身后挤来挤去时”,他完全失去知觉、丧失理性,他无法摆脱太阳对他的控制,而最终莫名其妙地枪杀了与自己毫无利益冲突的阿拉伯人,这都是太阳对他造成的不良影响。

如果说,默而索对于一切的人和事都无动于衷,有一种不动声色的漠视与淡然,那 5

么他对阳光则是始终有着一种敏感而细腻的感觉,因为太阳放射着猛烈而刺眼的强光,散发着灼人的热量,仿佛要把人世间的一切都包罗在它的照射之下,“由太阳所代表的日神精神要把所有的一切纳入到它的规范秩序中,太阳把人从私人的空间剥离出来,使人暴露在公共的场合下,迫使默而索离开自己的心灵自由之地,走向人堆里,走到群体中。” 太阳强大的光芒和热量给默而索身心都带来了巨大的不适感,以一种来自外界的强大的姿态侵入到默而索自我的格局中,剥夺了他的理性和自由,太阳对默而索的胁迫正象征着社会对他的排斥和拒绝。

因此,默而索要反抗太阳、逃避太阳,这意味着他对社会规范的背离,对生存荒谬的反抗,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在母亲葬礼之后,默而索与玛丽约会,“天空中阳光灿烂,地上开始感到压力,炎热迅速增高。”“火辣辣的太阳晒得这片地方直打颤,既冷酷无情,又令人疲惫不堪。”于是,他在海中仰泳,“我的脸朝着天,一层薄薄的水幕漫过,流进嘴里,就像带走了一片阳光。”于是,大海便成了他的理想之地,是他的自由栖身之地,为他提供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精神自由的环境,使他得以摆脱“常人话语”的霸权统治,而得以保持心灵的舒畅和呼吸的自由。 ⑥

四、关于“时间”

在默而索的世界里,“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的走在时钟上的时间概念,而是一种“心理时间”,他生活在自己的时间世界里,而这个世界使他得以获得真正的自由、真正的生存感,而不是像众人一样机械地固定在僵化的生存状态中,为钟表所奴役、甚至成为异化的人。

如果我说出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起床、吃饭、坐车、工作、吃饭、工作、坐车、吃饭、睡觉??周一、周二、周三??都是这样同一种节奏,听者一定会觉得这样的生活简直太空虚、太无趣、太让人无法接受,然而,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又有谁不是这样重复地生活着呢,我们的生活总离不开一块手表,要按照表上的时间来做出种种行动,以此来获取我们生活的意义。而“局外人”默而索之所以为“局外人”,他与我们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按照自己的心理时间来生活,来决定什么时候做或不做什么事。他以这种心理时间的方式打破了机械的物理的时间概念,而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读者通常会觉得默而索被监禁的日子是失去了自由的日子,可从另一角度来看,他只是失去了以往的活动空间,然而却拥有了脱离日常生活常规的自由。因而,在监狱里, 6

他睡觉、回忆、读新闻,用随心的“心理时间”来冲破物理时间的束缚,以至于“最后就失去了时间的概念??他们丧失了各自的名称。” 这样,剩下的就是自己心灵中依然存在的时间感,从而达到思想的自由境界。 ⑦

五、关于“局外”

自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体现了人类社会巨大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生存在其中的人们的不安全感和虚无感,冷漠、反抗现有的社会秩序,表现在默而索身上,便构成了“出局”。

在《局外人》中,默而索的“出局”一方面是主动选择的出局,另一方面是被社会所抛弃的出局。比如,在审判默而索的法庭上,“正当我的律师继续发言时,一个卖冰的小贩吹响了喇叭,从街上穿过所有的大厅和法庭传到我的耳畔。对于某种生活的种种回忆突然涌上我的脑海,这种生活虽已不属于我,但我曾经在那里发现了我最可怜最深刻难忘的快乐:夏天的气味,我热爱的街区,某一种夜空,玛丽的笑容和裙子。在这里我所做的一切都毫无用处的想法涌上了心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只想赶紧让他们结束,赶紧回到牢房去睡觉。所以,最后我的律师大嚷大叫,我也几乎没有听见。”这是他主动把自我与外界荒诞虚无的世界隔离开,自己主动选择的出局。除此之外,法官在审判他的案情时,辩论的主要问题甚至不在于他的杀人行为本身,而是他在母亲下葬那天“表现得麻木不仁”,“谈我比谈我的罪行还要多”,于是默而索“真想打断他们,对他们说;‘可说来说去,究竟谁是被告?被告也是很重要的。我也有话要说呀。’”但法庭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对他说:“别说话,这样对您更有利。”这样一来,默而索的话语权被剥夺了,没有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被排斥在了这场司法审判之外,被动地又成为了“局外人”。“局外”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他爱母亲,却因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哭而被判死刑;他想活得真实,却因为“摘掉面具”的做法而惊动了这个社会;他爱生活,却被以“维护社会秩序”自居的法庭剥夺了生活的权利??

也就是说,默而索的“局外”,意味着“对现代社会各项习俗所规定的行为模式的反思和反驳,是成熟的智力对社会、人生观察、评判的结果,是对现实社会包括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怀疑和否定,也是设法使自己与这个荒谬世界保持距离而以求超越的一种方式。”

总而言之,通过对《局外人》中多次出现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沉默”、“真实”、“阳 7 ⑧

光”、“时间”、“局外”这五个意象,深层次地洞悉了默而索这一人物形象的内涵和意义,体会了加缪对现代社会弊端和荒诞生存状态的深沉思考。的确,在这荒诞的世界面前,坚守自我个性、追求心灵自由、保持生命真实的默而索最终没有摆脱悲剧的命运,而且被社会视为一个异己,一个疏离者,一个放逐者,一个局外人;但是,默而索的“另类”的生存方式,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现代社会的人们也要敢于直面人生,敢于真实地活着,敢于义无反顾地区追寻生命的意义。

注释:

①汪小玲《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②杨芬《论〈局外人〉荒诞意向图式的构建》,外国文学研究, 20xx年第4期

③马爱华《理性的沉沦与荒诞的飞腾——论〈局外人〉的“阳光”意象》,广西社会科学,20xx年第一期

④加缪《西西弗神话》,北京西苑出版社,20xx年版

⑤刘海清《人·自然·上帝——论加缪作品的“沉默”空间》,法国研究,20xx年第4期

⑥马爱华《理性的沉沦与荒诞的飞腾——论〈局外人〉的“阳光”意象》,广西社会科学20xx年第一期

⑦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们》,译文出版社,19xx年版

⑧赵艳《试论加缪〈局外人〉默而索形象之意义》,青海师专学报,20xx年第2期 其余所有未标序号的引文据来自加缪《局外人》,桂林漓江出版社,19xx年版

参考文献:

加缪《局外人》,桂林漓江出版社,19xx年版

加缪《西西弗神话》,北京西苑出版社,20xx年版

加缪《鼠疫》,桂林漓江出版社,19xx年版

罗歇·格勒尼埃《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 柳鸣九《论加缪的创作》,学术月刊,20xx年第一期

8

更多相关推荐:
《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看完局外人觉得心里有很多的东西想要表达在莫尔索身上我看到很多人的影子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内容提要如下莫尔索是阿尔及尔一家船运公司的职员因为和母亲无话可说自己雇不起人照顾就把她送到离阿尔及尔80公里的一...

局外人读后感

荒谬作者介绍小说局外人的作者阿尔贝加缪是法国现代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曾获得19xx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出生在一个战乱的时代从小和母亲在阿拉伯贫民中长大对他们贫困的处境有着深刻的同情从而对人生的荒谬感更有体会二战后初...

《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这个暑假我读了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所写的局外人它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局外人的它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

《局外人》读后感

想当个局外人么当我读到莫尔索被宣判死刑时心里的确不好受一个活在书本中与我相伴两个晚上的人就要死了我承认我是一个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人虽然这略显俗气但是我应当像莫尔索一样说实话不欺骗自己与别人我们都知道莫尔索在全文中...

超级原创美文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局外人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我是在假期看完的一个悠闲地假期看此深刻的文章着实感到心酸主人公默而索是一个局外人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小说以默而索母亲的死开篇母亲的死并没有...

《局外人》观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局外人是法国阿尔贝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它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世界来说是无知的无能为力的因此便不抱任何希望对...

读《局外人》有感

感恩一切哪怕只是花开读局外人有感啪是花开铿然有声它冲破了一切束缚只为芬芳一片天地点缀一池春水不该感谢它吗哪怕只是花开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莫尔索的喃喃令我心中一悸那仿佛夏日中毫无预料的闪电这是怎样的惊世...

读《局外人》有感

读局外人有感读局外人有感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小说字数6w左右小巧而精炼gt故事概况起来很简单男主角杀了人然后被判处死刑但这个简单故事却被加缪用一个gt戏剧矛盾特别突出的男主角与社会环境诠释得非常具有冲击力男主角默...

读局外人有感

读局外人有感小说以默而索母亲的死开篇母亲的死并没有让他过度的伤心他甚至连母亲的最后一眼都不看也不流泪将母亲埋葬后他为回到阿尔及尔离开那鬼地方而兴奋不已我想到我要上床睡它十二个钟头时我所感到的喜悦回到阿尔及尔他便...

局外人--外国文学读书笔记

谁不是局外人局外人读书笔记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局外人的开篇几乎可以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开篇相媲美了许多年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堪称二十世纪文学...

小说《局外人》读书笔记

小说局外人读书笔记小说局外人小说以默而索母亲的死开篇母亲的死并没有让他过度的伤心他甚至连母亲的最后一眼都不看也不流泪将母亲埋葬后他为回到阿尔及尔离开那鬼地方而兴奋不已我想到我要上床睡它十二个钟头时我所感到的喜悦...

《局外人》读书笔记

你为什么不和别人一样局外人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一你为什么不和别人一样默而索只是一个正派的职员不知疲倦忠于雇主受到大家的爱戴同情他人...

局外人加缪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