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24.4.8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      赵晓玲    王晓静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围绕“保护环境、关爱动物”这一主题来安排教材内容。导语开篇点明主题,告诉孩子们大自然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幅画要靠我们的双手来共同描绘。识字7是一首拍手歌,她告诉小朋友们“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红领巾”真好》讲了小朋友们清晨来到林中放鸟巢、插警示牌,乐得小鸟高唱“红领巾真好”。《清澈的湖水》讲了小女孩小洁宁可长时间地把面包纸攥在手里,也不愿弄脏那“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讲了一位善良执着的小男孩一条一条地将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捧回大海。《父亲和鸟》中父亲和鸟是知音,通过看动静,闻气味,父亲就能清楚地知道鸟儿的活动情况。“语文园地七”中的“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也安排了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说”“编”“做”的实践活动。整个单元的内容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

教学设计思路

以“单元整合,主题阅读”策略为指导,结合二年级孩子的学情特点,采用以点带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在学习教材文章时,通过读、找、画、说、演等多种活动形式,来理解课文,然后把这种理解内化成语言,并且把这种思想从课内引导到课外,从而转化为指导自己的行动的内在动力。

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量,而且能读懂简短、浅显的文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法、直观教学法、媒体辅助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以读为本”、“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活动体验调动情感”为评价宗旨,构建开放的,生机勃勃的富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

本单元教材围绕“保护环境,关爱动物”这一主题编写,人类生存的环境正在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浅薄,对怎样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理解还不深刻,因此教学本组教材,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言语实践,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很自然地意识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相融相依,从而使环保意识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单元教学目标

1. 会认44个生字,会写40个字。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4、有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单元教学流程】

第一模块:——主题单元预习达标课(2课时)

预习内容:

《识字七》、《“红领巾”真好》、《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

预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44个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流程

一、以“环保”为话题,导入本单元学习

多媒体出示:蓝天、白云、高山、河流,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把图画画得更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与环保有关的课文。

二、自主预习环节

教师根据本单元内容与要求设计预习卡,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如果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把预习前置,放在课前,课堂上直接进入达标评价环节。

单元预习达标卡

三、预习达标环节

1.小组预习达标检查:四人小组内,小组长根据预习卡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对字词和课文朗读过关检查并做好记录和评价。课文内容的概括放在课文学习中进行,此环节只作交流不做评价。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读课文。

3.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师抽查预习情况

教师抽查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根据抽查情况作出评价。重点指导预习中的字词、朗读的问题。梳理全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模块  ——“动物,人类的朋友”精读课文整合(1课时)

教学内容:

《浅水洼里的小鱼》、《“红领巾”真好》、《识字七》。

教学过程:

一、预习汇报,整体把握

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我们将围绕本单元学习主题,继续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红领巾”真好》、《识字七》三篇课文。

二、走进《浅水洼里的小鱼》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语文主题学习《动物,人类的朋友》。在一片深蓝的大海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小鱼,它们结伴同行,快乐嬉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它们将面临怎样的命运,这节课让我们关注那一群浅水洼里的小鱼吧!

(二)、初读课文,走近文本。

(三)、精读课文,体会“鱼儿在乎”

1.小组合作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小鱼多的语句。

2.小组汇报,读后感想。

师: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                      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我们刚才看到这浅水洼里不是有水的吗?小 鱼怎么会干死呢?

生:水会被沙子吸干。被太阳蒸干。

生:太阳光炙烤着,沙粒变热着,水温在升高着,水洼里的水正在逐渐减少着,如果此时此刻你,你,你,你们(手指同学们)就是这些小鱼中的一条,你们会怎么想?读出小鱼的心情。

师:小鱼们的心情和你们是一样的。可是,来来往往的人,又有谁会在乎他们呢?

师:那些小鱼生命垂危,孩子们!谁来救救他们呀?

(四)、精读课文,感受“男孩在乎”

1.小组合作学习

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至6自然段。

B.画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2.小组展示汇报

生:老师我认为这几个词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弯下腰、  捡起、扔回。

生:我会配上动作读一读。

......

3.师生共读课文,教师配声乐,并即兴采访。

师:孩子们!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生:我知道。

师:那你为什么还要捡呢?谁在乎?

生: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4.角色扮演,读中升华。

 三、走进《识字七》

    同学们!你们不仅有一颗火热的爱心,更有一颗动人的感恩之 心,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做课中韵律操《识字七》。

   1.拍手歌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动物?

   2、你喜欢哪种动物,就去读一读文中相关的句子,读出喜爱的感情。

3.你想为保护动物做些什么?

四、学习《“红领巾”真好》

(一)、播放动画,引入课题

清晨的阳光为我们打开了树林的大门,走进树林,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清新、欢乐的画面。在这清新的晨曦中,你看到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有位小朋友把看到的这一切,写成了一首很美的小诗!想听吗?

(二)、自读质疑,走近文本:

   齐读题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1、红领巾是谁?为什么要加引号?

2、这句话是谁说的?

3、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

(三)、研读课文,引导感悟:

1、学习第3小节:

(1)理解红领巾是谁?为什么要带引号?

(2)这句话是谁说的?你能把这句话读出来吗?[从文中画出]我们一起来学着小鸟夸夸这些少先队员吧!(齐读)

(3)好在哪里?为什么说它真好?

2、学习第1小节:

(1)那么,清晨,林中又是谁最快乐呢?

(2)学习运用象声词:小鸟的叫声我们怎么说?那小溪流的声音呢?

(3)指导朗读:我们来当当这些快乐的小鸟,自己来读读吧!

3、学习第2小节:

   你能用刚才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和同桌合作学习第2小节吗?

四、激发情感,升华主题

   1.播放课件,教师配乐介绍人与动物的和谐之美。

   2.播放动物惨遭人们捕杀的图片。

五、口说我心,总结升华。

看了这些图片你最想说些什么?同学们!让我们把爱动物牢记心间,落实在行动上,来!一起把我们心底的声音说出来,师生共读课件: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第三模块:“爱护动物,保护环境”——1+X主题阅读(1课时)

一:学习《父亲和鸟》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爱护动物的文章,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父亲和鸟》,看看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爱护小鸟的。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体会教师朗读时的情感。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质疑。

(三)、精读课文,体会“父亲”知鸟、爱鸟。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父亲说鸟的句子。

2、同桌互读找到的句子。

3、小组内交流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汇报,说说你从哪一句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父亲的话)

(1)父亲突然站定,朝着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2)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3)“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4)父亲又说:“听,鸟要唱歌了。”

(5)、“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6)、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5、指名读,赛读,教师范读,再次体会父亲对鸟的爱。

6. 小组内讨论交流

(1)、出示句子:“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2)、讨论:如果这样的父亲是猎人,小鸟的命运会怎么样?

(3)、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

7、小结:在父亲的熏陶和感染下,“我”也成了一个爱鸟、护鸟的人。

二、学习《清澈的湖水》。

(一)、揭题导入:

多媒体出示:蓝天、白云、高山、河流,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会用自己的双手,把图画画得更美!(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感悟景美

过渡语:我们不仅要爱护小动物,还要学会保护环境,请大家打开书,我们一起走进《清澈的湖水》这篇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洁是怎样爱护环境的,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风景优美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再朗读出来。

2、小组内交流,欣赏“景美”。

(1)、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同桌互读找到的句子。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读好这些句子。

“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三)、感悟“人美”

过渡:小洁被湖里美丽的景象吸引住了。这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请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1、出示句子“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生自由回答)

2、如果你是小洁,你会对小男孩说……(生自由说)

3、从哪里看出小洁对小男孩的行为不满?她企盼什么呢?

4、小男孩把香蕉皮扔进水里,而小洁是怎么处理手上的面包纸的?

(出示第五自然段,齐读)

5、你觉得小洁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想怎样夸夸她?

6、你身边有像小洁一样的人吗?你以后会怎么做?

(四)扩展练习

1、你家周围的环境怎样?如何劝说你的家人和邻居自觉保护环境?

 2、列举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数字、事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学习丛书《小溪的倾诉》

1、生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读课文,说说读后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说说听了小溪的倾诉后你有什么感受,你以后会怎么做?

四、小活动:全班共同表演读丛书上的《环保拍手歌》,加深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师总结。

第四模块—— 拓展阅读与汇报(2课时)

一、主题阅读

第一阶段:自主阅读

1.推荐阅读丛书《书山有路》的“爱护大自然”这组中的《世界上最甜的话》、《动物们的阴影》等8篇文章,自己选择其中的3篇文章重点阅读,完成阅读卡,能有自己的阅读收获,其余篇章可以略读。

2.阅读基础好的同学建议上网观看“人与自然”,搜集国家级保护动物有哪些?了解目前它们的生存数量和生活情况。

第二阶段:阅读汇报

活动内容: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书山有路》

活动过程:

1.话题交流

(1)你喜欢阅读哪篇文章?谈谈你读后的感想。。

(2)哪篇文章你感受最深?哪个情节你最难忘?

(3)通过观看影片,搜集一些官方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

2.活动设计

(1)畅谈读后感想,以及你想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事?

(2)设计保护环境标语。

(3)设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彩绘卡。

3、用实际行动记录自己保护环境的点滴小事。

第五模块——积累练习(2课时)

教学内容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和识字方法。

2、积累词语,学会词语接龙及“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替换。

3、进一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会说会展示。

教学流程:

一、我的发现

1、小组合作,观察并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2、拓展练习

 (1)“恐”、“晕”、“鸽”分别可以变出几个字来?

 (2)让学生自己写出能够拆分的字,相互考一考。

二、日积月累

1.“我会接”──词语接龙

  (1)、 出示词语:父亲——亲人——人生——

    齐读词语并观察这些词的前一个词和后一个词有什么联系,教师相机指方法。

   (2)、小组内用“父亲”和“看见”进行词语接龙。比赛在相同的时间内,哪组同学接得最多。

  (3)、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

   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出示课文句子,指名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

 (2)指名练习: “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齐读、体会。

 (3)拓展训练。

  以课堂环境、实物等随机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说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自由练读。

(2)、师范读。

(3)、指名读、分节读,评议。

(4)、小组读、齐读。

(5)、练习背诵《小花鹿》。

三、口语交际

  1、出示课下收集的小动物的图片资料,小组内相互交流,说说这些小动物对人类有哪些益处?你喜爱这些小动物中的哪一个,说出自己的理由。可以挖掘学生生活经验,引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说明。

2、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3、汇报交流: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

  4、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如,设计广告、制作标语牌,画宣传画等。

  5、展示实践成果,师生共同评议。

四、展示台

  一、分组布置展示现场,营造氛围,鼓励表现。

  二、组内交流,分组展示,把自己拍手歌、顺口流、鸟巢,展示给大家看,并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集体交流,激励评价。

教学反思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一定的文本价值,因而在使用教材时,应深入挖掘其内涵,使学生在学习中思想得以升华,本单元以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为主题,我充分抓住了这一契机,在拓展阅读课中让学生搜集国家保护动物们的一些生存现状,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还可以与哪些小动物交朋友。使每个孩子从内心中升腾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宣泄出来,突破了教学难点。

 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多形式读文,体会小动物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小卫士”的快乐自豪,激发学生积极投身到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中去。在教学中我注重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课外拓展中,我让学生结合所了解到的资料和生活实际谈谈还知道哪些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道理?充分发挥学生课前动手查找,课中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在本单元的主题学习中,我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我们扣住“动物世界”把画面上几种美丽的动物也放进课堂,把他们想象为可爱的精灵,充满童趣,克服识字教学的枯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激发兴趣,激起学习的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呈现给学生许多动物自由活动快乐玩耍的画面,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在感受中生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赵老师

教材分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别于其他传统课文,它由小学生张国强和大作家柯岩的信构成,形式新颖活泼,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这篇课文属于略读课文,因此本人在设计和对学生实施指导时,充分地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而且自读和指导的重点放在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中。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同时,引导、提示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读课文。通过自读,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掌握书信的格式。

4、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柯岩的资料(包括多媒体的图片材料),收集其他名人志士给少年儿童的书信。查字、词典并结合课文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和简介柯岩

1、导入:出示信封,问:这是什么?(提示学生:能说清楚些吗?它有什么作用?)板书:书信

2、师简要介绍书信:提起书信,我国很早就有一个成语——“鸿雁传书”,人们相隔遥远,不能见面时,就靠着书信来互通信息、表情达意。所以,还有一个成语——“见字如面”,见到那细密的文字,就像见到了写信的人。

3、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由两封书信组成的课文,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齐读。

4、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关于课文中的两封书信,你有哪些了解?(学生可能说到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老师的信,一封是柯岩老师的回信,相机板书:张国强 柯岩)相机提问:张国强是一个小学生,咱们都知道?你了解柯岩吗?简介柯岩:(如果是多媒体或图片资料,教师应进行播放)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著名的诗歌有《周总理,您在哪里》。(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说得更丰富一些。)

5、作家柯岩在回信中引用了这句名言,单看字面,它是什么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比寸短的东西)。

6、这句话在课文中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咱们一起来细细学习。

二、自读自悟

1、出示导读提示:

师: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自己读懂,并有所收获。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

⑴ 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

⑵ 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

⑶ 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 ⑷ 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三、交流讨论

可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再全班进行。交流中,老师要作一些精辟的概述和引导:

1、交流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交流时,要读(读有关的原文)和说(说自己的理解)结合,问题⑷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启迪和挖掘,但又要区别对待。

2、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妒嫉过别人吗?别人妒嫉过你吗?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有代表性的让学生交流,要尽可能的说得具体一点。

3、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什么要求?(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适当归纳。)

⑴ 格式:

① 称呼(顶格写,后面加冒号,怎样称呼,依人而定,称呼下面加问候语)。 ② 正文(将要叙述的事情和说的话写清楚,格式按常规的行为格式)。 ③ 结语(单独一行并空两格写上祝语,内容因人而定)。

④ 写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两行写)。

⑵ 语言方面:

相当于与收信人进行面对面的说话,一般用你或者“您”。语言亲切与否,根据收信人和要叙述的事情决定。

四、质疑拓展

1、质疑解惑: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

2、拓展延伸:

⑴ 出示冰心的《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让学生读一读内容,看一看格式。

⑵ 练笔:

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发?他会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仔细想一想,然后给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咨询:作文获奖──嫉妒、寂寞

从自身找原因

回复: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书信格式:1、称呼

2、正文

3、结尾

4、署名和日期

语文园地七

● 学习目标

① 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

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② 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③ 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④ 熟读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⑤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

性学习成果。

● 课前准备

① 实物投影仪

② 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

学习。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有许多感 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

② 阅读习作的三个提示,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③ 根据相同选题,组成若干个小组合作交流,注意倾听,互相补充、完善。

A、成长的故事可以采用编演短剧或配乐讲故事等形式交流。

B、 “从《乌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于乌塔的独

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评家长的束缚。

C、围绕“如何与周围人交往”或“怎样才能过个有意义的生日”进行讨论, 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搜集一些资料,用事实来说服人。

④ 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演练。

⑤ 全班交流。

⑥ 共同评议。

A、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 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B、谈谈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 写下来。

一、 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 现出来。

① 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 把事情交待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 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② “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

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 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

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

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③ 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回信 的特点要表现在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 情。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二、 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三、 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四、 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五、 誊写作文。

教师交代格式和书写要求。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① 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 的文章。

② 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A、内容充实具体。

B、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C、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句通畅。

D、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修改誊写,张贴展览、发表

① 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② 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③ 鼓励学生投稿。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① 各自轻声朗读小林、小东的对话,想想自己从中有何发现。

② 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③ 交流各自的发现。

A、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 现问题。

B、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 等方法。

④ 扩展练习。

A、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

B、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方法。

C、鼓励在今后的读书中不断总结读书方法。

日积月累

① 采取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名言。

② 小组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③ 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归会成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要不断学习才能明白事理,完善自 我成为国家的栋梁。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上的精深造诣,出于勤奋, 做事情成功在于多动脑筋、想办法。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时间一去不复返, 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④ 背诵名言。

⑤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言,鼓励平时积累。板报上专辟一角,每周一 句名言。

⑥ 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写在自己随时看到的地方,鼓励自己。

展示台

① 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归纳展示内容。 ② 小组讨论展示内容、展示形式,提出建议,确定本组展示形式。

③ 班长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④ 举行“成长的故事”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附范文:

成长中的一件事

人在成长中总会遇到许多事,有开心的事,有悲伤的事,有生气的事,也有好玩的事。但是,下面我要写的这件事,连我都有点迷糊了,这究竟是什么样一件事呢,快来看看吧。

星期三下午,我在手工课上 剪纸 ,就在我剪的“骆驼祥子”的狮子受到老师表扬时,我忽然给王欣老师叫了出来。哎呀,该不会我们上午在走廊疯跑的事穿帮了吧!虽然当时我的对我而言已经很吓人了,但事实比我想像的还可怕。什么,我一击把同学打骨折了。经过我一番询问后,我得到了老师手上的一份化验单,。吴思贤被我打成锁骨骨折,三周上不了体育课。不过,就算白纸黑字,我还是很怀疑,我是谁?李小龙吗?还是说我其实来自克星(动画片超人的家乡)的外星人,拥有可怕的潜力?直到吴思贤来了,我才明白这是真的。于是我和吴思贤便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尾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老师。老师听罢,说:哦,那么你们两个都有不对的地方。

吴思贤,你不应该先打黄子扬,黄子扬,你不应该不问清情况就和吴思贤吵架,更不应该刺中他的痛处。不过,如果光是找个,老师的问话不怎么样,真正让我不寒而栗的其实是我爸爸,平时笑呵呵的,生起气来呀,妖怪都怕得不得了呢!可是呢,老爸到学校时竟然还是笑咪咪的。天哪!我想,这该不会是世界末日的前兆吧!不过好像没事呀!而且妈妈也来了,看起来我能活下去,至少今天。最后,老师提出了一个主意,我们一起去吴思贤家拜访一下,于是,这件“凶案”就这样圆满的结束了。后来,我们获得了吴思贤父母的谅解,此事也就告一段落。不过这到底算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

算了,不管了,但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一次教训,给我留下了好多的思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七单元作文:从《乌塔》想到的 这个星期,我们学了《乌塔》这课。品味着小女孩乌塔的一句句话语,我思绪万千??

乌塔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却靠自己的能力挣钱去游欧洲,真是了不起!而我呢,却当家中的“娇娇女”,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她为这次欧洲之旅准备了三年,路线日程安排得滴水不漏──一个中学生,几乎不要家长帮忙,与我们这些同龄人相比??唉!想想我,除了读书,看课本,什么都要依赖父母。和乌塔的自理能力比起来,我就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娃娃。

从乌塔身上,让我懂得了,做一个优秀的人才,对未来有用的人才,能回馈

社会的人才,不是光会死读书就够的,经验和社会知识的积累不是光看电视图片就能学到的。“从电视和书本上认识世界并不完美。”乌塔的这句话,如雷贯耳!在我沾沾自喜自己能发表几篇作文的时候,乌塔已经在自费旅游多个国家了。

和乌塔比起来,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或者说,我们国家小孩在自理能力上的欠缺。我们都在父母的爱护下娇养的有些软弱苍白了。其实,小孩子应该学会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总是一帆风顺的话,长大后走入社会,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就会很差。容易在困难前退缩。平时得到锻炼的人,面对困难时,就不会显得手忙脚乱,就能自信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不会轻易言“败”。

亲爱的爸爸妈妈,多给我们一些锻炼和自由吧,让我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让我们多一些自信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把你们对我们的爱变成溺爱,过度的保护只会使我们丧失独立的能力。不要把我们当做小鸡护在羽翼下,我们要做的是雄鹰,展翅高翔的雄鹰!社会需要的是能独立思考动手干实事的人才。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未来是我们的,请放开对我们过度的保护,让我们经受风雨的磨练,在这美丽的大千世界里开辟属于自己的天空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七单元作文:请理解我们吧 ——读《乌塔》有感

今天,我学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乌塔》。文章主要写14岁的德国少女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表现了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有对生活的热爱。

使我不明白的是:同是父母,他们的表现为何截然相反呢??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迷惑不解!经过认真阅读,细心揣摩与体会,我终于解开了谜团:中国父母把孩子当成了旷世奇宝,像掌上明珠一般,一见不着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国有一句老话:捧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就特指家长对子女们的态度;而外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独立意识,所以孩子们才有这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里,我不知不觉地当了上“小公主”,洗碗、洗衣服、叠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来。就连我参加活动,家长也是一百个不放心,一千个不同意。我已经9岁了,你们还要包到什么时候呢?现在我干起家务真是笨手笨脚的,甚至火柴也不会划。有一次,我到李月家里去玩,一进门,就看见还有许多同学也在那儿,我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后,她留我们在她家吃中饭,我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吃着吃着,门铃响了,李月开门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着对我说:“怎么,还在这儿吃饭呀!饭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尴尬,人家还以为我到哪儿也离不开家长呢。望着同学们个个抿着嘴的笑脸,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个缝隙钻进去。

家长们为什么这么不放心我们?咱们还是先从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

同学一起去看望黄飞翔,谁知还没到黄飞翔的家就遇到了三个坏人,同学们吓得惊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群无头苍蝇一般,最后,谁也没去成。通过这件事,更体现出我们的有勇无谋。与课文中那位胆大心细、有主见而不盲从的少女乌塔真是相差甚远。

读了这篇文章,我也应该学习乌塔的独立精神,要像乌塔一样胆大,细心,这里并不是说要我们也一人游历欧洲,而是要在学习与生话方面克服依赖思想,提高独立意识、生活经验和自立精神,不要让我们成为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更不要让我们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家长们,请你们放开鸟笼,让您的儿女们也像海燕一样迎着风浪展翅飞翔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七单元作文:我们要飞翔-----从《乌塔》想到的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

“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独立出门”文中的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并让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孩子,一个个娇生惯养,都像小公主,小皇帝似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什么事都由父母代劳,什么风雨也没经过。天天赖在妈妈的怀抱里,既固执又任性。哪会有乌塔那样独立自主的能力呢?

乌塔在家里就设计了出行路线,准备了地图,还阅读了许多国家书籍,每到一处就会先查寻警察局的号码,以便遇到危险时请求帮助。而中国的孩子根本就不的可能有这样独立的机会。一方面是家长总是排我们干不了,不让我们去;另一方面是从小就由父母带着,没有锻炼的机会。就拿我来说吧;读了乌塔后,我想乌塔一个人都敢独闯欧洲,我为什么不可以从独立睡觉开始呢?所以,我在晚上不怕了,变的像乌塔一样勇敢和具有独立性。

妈妈曾不只一次的告诉我,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有安排,早完成,剩余的时间就可以灵活使用。可我总当耳旁风,心想,反正我能完成,不用你管。可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才发现该完成的并没有完成,只有哭着鼻子写作业。学了这一课,乌塔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今以后,我做什么事就都要有计划,有安排,早完成。

父母的过分溺爱,不利于我们的成长,不经风雨,很难成才,我们要学会独立,放开爸爸妈妈的手,去追寻自己的天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云和县教育研训网·(2009-11-1 20:01:45)·资源下载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xx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但他们中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些问题,更不会意识到这些问题在自我成长道路中所起的作用。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

【教学建议】

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先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2、初读课文,知道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3、深入阅读,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少年周恩来的志向,并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4、教学后,可以让学生谈谈课文哪些部分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畅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初步了解这两位作家。 2、初读时,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知道这两件事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着独立性,然后引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

⑴ 第一件事叶讲老给“我”批改作文,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可以让学生先自读这部分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就“叶老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和“‘我’有什么感受”这两个问题进行交流,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修改作文的方法。

⑵ 课文第二件事,语句含义深刻,是教学的难点。要通过反复朗读,抓关键词语揣摩其含义。

3、回归整体:

讨论课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特别是在写作和修改作文方面的收获。

三、《乌塔》

1、课前师生一起观察欧洲地图,了解欧洲地图的主要国家、著名城市,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反映了乌塔在生活上的独立?一边读一边找出相应的句段,并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理解,然后再进行交流。

4、通过读好乌塔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特点。

5、教师引导学生就学习课文时产生的问题和想法谈谈自己的见解。

四、《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1、学生自读课文。

2、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

3、鼓励学生推想:

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

4、教师还应根据文后的提示,讨论从课文中发现的书信的格式、写法。 5、课后,可以建议学生之间互通书信。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有一位伟人,在他12岁的时候,曾经思考了这样的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由读课后生字表里的字。

(二)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出示3组词语

▲帝国主义列强租界

▲闯进惩处吵嚷

▲踊跃回答铿锵有力

2、读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指名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踊跃回答”、“铿锵有力”词语的意思。

(四)梳理课文内容。

1、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

2、在这3个小故事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这件事?

三、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画下感受深刻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

(二)交流反馈,自主质疑。

预设: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洋人,反而把中国妇女训斥一通?

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三)研读重点,深入感悟。

1、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抓住“惩处”一词辐射重点段,理解“中华不振”。

(1)指导写字:学习“惩”字,分析字形,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2)理解词语:读词语,解词义,明方法。

(3)思考讨论:

惩处谁?为什么要惩处洋人?

中国巡警为什么不惩处洋人?

出示: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

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引导学生抓住“衣衫褴褛”,想象、体会妇女的不幸和悲伤,并相机指导朗读。 ▲由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抓住“闯进”一词,理解“租界”不允许中国人随便入内,补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2、出示视频资料,丰富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3、感情朗读。

(1)引读: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______,谁知??_______,反而_________。围观的中国人都________.但是,_______只能________。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同学们,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四、写话或说话训练。

(一)从租界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沉思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下来或说一说。

(二)学生交流写话或说话内容。

(三)深化对课题的认识,齐读课题,再读课题。

五、比较中体会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目的的不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

(一)其他同学为什么而读书?

(二)比较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到: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

起来,体会周恩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三)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并分角色合作读。

六、拓展总结,升华情感。

读最后一段。

2、知道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做了哪些贡献吗?学生结合查找到的有关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所做的贡献的材料汇报交流。

3、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4、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课程资源开发

1、将旧中国东北“外国租界地”图片、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外国租界地”、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及名人名言。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刚才我们复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二)自学生字新词

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形式读词。

2、自由读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指导“曲”在“曲线”这个词中的读音。

4、自由读这两组词。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认真平和质朴

第一组写肖复兴。

第二组写叶圣陶。

(四)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怎么分成两部分?(修改作文1-5.邀请做客6-10)

三、细读课文第一部分,重点品味

(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借助资料袋感受叶老为“我”修改了很多处(密密麻麻),指导朗读。

2、第四自然段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1)通过对比一“张”和一“幅”,体会用字的准确。

(2)通过了解“删”字的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3)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认识两个修改符号。

(4)师生合作读整段。

(5)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第五自然段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实施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1)通过朗读明确写作文的两个要求:写具体事实,表达真情实感。

(2)鼓励学生质疑,体会叶老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三)、整合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填空练习,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一下子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四、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第8自然段

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

3、第9自然段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4、第10自然段

(1)理解词语:楷模──榜样,模范。

叶老的人品──平易近人、真诚宽厚;作品──一丝不苟,写作极为认真。

5、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爬山虎)

(1)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读一读。

(2)全班交流: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

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爬山虎因作者心情不同、时间的变化、光线的变化,前后描写不同。

6、叶老的谈话不仅给了“我”信心,还带给“我”怎样的收获呢?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1、结合重点句理解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2、小结:批改作文、邀请做客这两件事,给了肖复兴极大的影响,鼓舞着他努力学习,坚定了他的文学之路。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五、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一)“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补充肖复兴的相关资料。

(二)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板书:

修改作文───改 一丝不苟

评 指点鼓励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人品作品堪称楷模 邀请作客───亲切(认真、期待)

27*《乌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并能对课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立自强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学难点:

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感知课文。

1、你们独自一个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看样去的?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

2、检查词语的理解。

3、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⑴分组通读课文,教师发现错误,及时引导学生纠正。 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油然而生敬意。

三、深入学习课文,集会文章思想。

(一)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

由和见解。

(二)学生带问题,自主学习。

(三)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四、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1、提出讨论的论题:乌塔这样做好不好?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

人远行。

2、初步了解学生的看法后,根据该和不该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在班级反馈。

3、教师根据情况行当评价。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安排活动,课外延伸

课外组织“让孩子独自出行-----学乌塔、家乡寻春记”的活动,活动的范围先确定在“家乡”这一小范围,可以聘请家长、老师同时参加,以小组的形式,尝试自行设计外出路线,自行安排外出设备,自行准备外出经费,设身处地的体验乌塔的感受。活动结束,召开一次座谈会,总结活动的心得,并指导完成一次实践性习作。

板书设计:

1.打工挣钱

乌塔 周游欧洲 2.阅读书籍,了解各国 自立自强

3.懂得自保、自救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重难点:

1、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平时交流中常用什么方式呢?(谈话、电话、收发信息,还有书信。)是啊,书信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以书信的形式进行交流的例文,那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二、学习提示:

自己小声读课文,用铅笔划出

1、来信中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2、在回信中柯岩老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三、深入思考并讨论,探究文中道理

师: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吗?你是怎样做的?

四、对比着两封书信,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对比来信和回信的写法及格式)

1、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从两方面谈: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重点学习书信格式。

结合文后的提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放大的书信进行指导)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五、巩固练习,紧记书信格式

1、出示练习,让学生根据内容改成书信的格式。

练习内容:今天,小明写信通知哥哥爸爸得了急病,请哥哥收到信后马上回家。

(1)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2)指名在黑板写,全班校正。

2、给王虹写回信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时候很多人也像张国强一样遇到一些烦恼常常不知怎样解决,这里知心姐姐给我们转来了王虹的一封来信让我们帮助她跟王虹写封回信,我们能做到吗?

请打开课本,看看王虹遇到了什么问题?同桌商量一下该怎样给她写回信。

六、自己根据口语交际的情况,写回信。

七、交流回信三封

【 文章作者:罗汉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3881 文章录入:罗汉果 责任编辑:

罗汉果 】

更多相关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本单元的课文讲的是几位名人的故事但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名人的丰功伟绩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5灰雀教后反思开课前学生准备了部分关于各个名人的故事所以课前主要以交流有关于列宁的资料为主结果发现学生找的并不多后来我只好给他们介绍一下看来学生还是不太会抓住重点进行预习...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反思本单元有四篇课文5灰雀6小摄影师7奇怪的大石头8我不能失信都是一些名人故事主要是通过一件事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等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及精神品质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教师XXXXXX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这一单元都写的是一些自然美景主要是通过一个自然景观抓住环境的特点气候以及大自然赋予的不加修饰的品质来展现一篇篇优美的画卷在教学本单元的课文时每节课前我都会搜集大量的图片资料以扩展教学资源让学生的...

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教学反思

1大海的歌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应该让孩子们自读自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海之美感悟语言之美感悟作者的发现之美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从而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读中得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上课伊始在引入课题之后我就出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关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少数民族人民的特点孩子们普遍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他们的服饰印象更为深刻与此同时我...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上课伊始在引入课题之后我就出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关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少数民族人民的特点孩子们普遍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他们的服饰印象更为深刻与此同时我...

三年级上单元导读课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第二单元导读课反思西村小学三年级贾海燕名人故事单元共有四篇文章反映列宁喜爱动物爱护男孩的灰雀体现高尔基爱护小男孩的小摄影师记叙李四光小时候勤学好问的奇怪的大石头和体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我不能失信从本学期开...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田口小学何艳玲我们的民族小学有一段描写窗外十分安静的文字我创设了一个蝴蝶飞舞的师生活动情境由老师扮演蝴蝶邀请同学读文段谁能读出安静的感觉蝴蝶就会停留在谁的身边表示欣赏由于有的学生理解课...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单元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教材首次提出开展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安排在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后面目的是使师生了解安排此项活动的意义目的及开展活动的方法因综合性学习不是一次完成的因此在...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4双小张乐6鸟儿翠鸟在翠鸟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1我引导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再进一步弄清楚每一句每一段写了什么然后通过反复朗...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43篇)